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蚯蚓幼儿园教案

时间:2024-03-15 11:09:51 春莲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蚯蚓幼儿园教案(精选1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蚯蚓幼儿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蚯蚓幼儿园教案(精选16篇)

  蚯蚓幼儿园教案 1

  活动设计背景:

  每天饭后散步,孩子们经常会停下来捉捉小虫什么的给同伴们看,孩子们围在一起叽叽喳喳的。我就及时抓住幼儿对周围环境的一个偶发性的关注点,又利用我园地处农村,离幼儿园不到50米处就有一大片农田的便利,设计了这个活动。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捉蚯蚓活动,引导幼儿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用处。

  2. 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习惯,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乐于探索的情趣。

  二、活动准备

  1. 活动前先与保育员、保安师傅沟通,说明活动目的与大概过程。

  2. 安排具体地块,考察周边环境的安全性。

  3. 工具:锄头、小塑料桶、玻璃瓶、放大镜、白色塑料布等

  三、活动过程

  (一)捉蚯蚓。

  1.启发提问:

  a.老师准备带你们琪捉蚯蚓,哪里会有蚯蚓呢?

  b.怎样才能发现蚯蚓?

  2.幼儿分组,分发工具,指定跟随人员(配班教师、保育员、保安)。

  3.带领幼儿来到事先已踩点的农田,开始分组挖蚯蚓,要求每组把挖来的其中三条放在白色的塑料布上以便观察,其余放玻璃瓶和塑料桶内带回幼儿园放自然角。

  (二)引导幼儿分组观察、交流对蚯蚓的认识。

  1.观察、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

  a.仔细看看,捉来的'蚯蚓是怎么样的?

  b.用放大镜看看蚯蚓,能发现什么?

  c.蚯蚓有没有眼睛?没有眼睛它怎么钻到泥土里的?

  2.交流讨论蚯蚓的习性

  a.蚯蚓喜欢吃什么?

  b.它喜欢怎样的泥土?

  c.蚯蚓怎样爬行?

  建议幼儿碰碰蚯蚓,观察它怎样爬。

  d.引导幼儿观察捉来的半条蚯蚓,问:它还能活吗?

  3.交流讨论:蚯蚓有什么用?

  (三)整理结束。

  (四)延伸活动:

  继续观察自然角里的蚯蚓,了解蚯蚓的再生、粪便等。

  蚯蚓幼儿园教案 2

  设计意图:

  读了《蚯蚓的日记》这一绘本,被书中小蚯蚓俏皮的形象、本真的个性、执着的勇气深深吸引并打动。透过那一页页惟妙惟肖的图画日记和幽默风趣的语言,我仿佛看到了蚯蚓世界以外的一个个活生生的正在经历着成长的孩子。绘本也幽默诙谐的形式阐述了蚯蚓特点。设计本次活动,旨在让孩子在一个充满趣味性的氛围里了解日记的基本形式与绘本里幽默诙谐的画面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能运用观察、猜测、讨论等方法阅读绘本。

  2、从阅读绘本中了解日记的基本形式。

  3、体会幽默诙谐的画面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运用观察、猜测、讨论等方法阅读绘本。

  难点:在阅读绘本中了解日记的基本形式。

  活动准备:

  ppt、蚯蚓姐姐图片、蚯蚓日记每日事情统计表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封面《蚯蚓的日记》,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封面图片,了解书名,引起阅读兴趣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本有趣的书,我们一起来看看书的封面,你看到了什么?

  蚯蚓在干什么?

  它是怎么写日记的?

  "蚯蚓的日记"是这本书的名字。

  蚯蚓在他的日记里到底写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师幼共同阅读,了解绘本内容和日记的基本表现形式

  逐副阅读,启发幼儿看看,想想,说说,初步理解绘本的基本内容

  (1)、引导幼儿阅读第一页(蚯蚓教蜘钻地,了解蚯蚓会钻地的.特点)师:这是蚯蚓的第一篇日记,你们知道这篇日记是蚯蚓什么时候写的吗?原来记日记的时候是要先写上几月几日的。

  在这一天里,有谁?

  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讲述故事并提问:原来蚯蚓和蜘蛛是好朋友,今天蚯蚓教蜘蛛怎样钻地,蜘蛛成功了吗?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明天蜘蛛又要教蚯蚓怎样倒立走路。你们觉得明天蚯蚓会成功吗?

  (2)、引导幼儿阅读第二页(蜘蛛教蚯蚓倒立走路,了解蚯蚓没有脚的特点,不能依附在树枝上)师:第二天了,日记上的日期有什么变化?

  对了,3月21日,这一天蚯蚓学会倒立走路了吗?

  为什么没有成功呢?

  (3)、引导幼儿阅读第三页(蚯蚓做了一个噩梦,了解蚯蚓是吃垃圾的特点)师:这件事是发生在哪一天?

  你是怎么知道的?

  蚯蚓日记的最上面都标有日期,记录这一天他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在这一天蚯蚓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教师讲述故事:昨天晚上蚯蚓做了一个噩梦,遇见了巨大的鸟,妈妈告诉它睡觉前不能再吃那么多垃圾了。

  (4)、引导幼儿阅读第四页(蚯蚓参加舞会,了解蚯蚓没有脚的特点)师:3月23日,你们听到什么声音?

  蚯蚓可能才做什么呢?

  我们来看看它到底在干什么?

  (出示图片)它在干什么?

  它是怎么跳舞的(教师边讲述边以动作演示)为什么他只能这样跳?我们一起来学学它吧!

  (5)、引导幼儿阅读第五页(姐姐照镜子,了解蚯蚓的头和尾巴是一样的特点)(出示姐姐的图片)师:今天,蚯蚓的日记里出现了这样一个人,它是谁?

  蚯蚓和它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教师讲述故事提问:为什么蚯蚓要这样说它姐姐呢?

  事实是这样吗?

  (6)、引导幼儿阅读第六页(看牙医、不用洗澡,了解蚯蚓没有牙齿住在泥土里的特点)师:昨天是3月24日,今天是?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蚯蚓的日记里写了什么。

  今天,蚯蚓的日记里写了什么?

  教师讲述故事提问:为什么蚯蚓永远不必看牙医?

  为什么蚯蚓可以拖着泥土进屋?

  为什么蚯蚓可以永远不用洗澡?

  三、第二遍完整阅读绘本,了解日记的基本含义教师出示图谱帮助幼儿

  完整阅读3月20日到3月25日蚯蚓的日记。

  师:这么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再来看一遍吧!

  3月20日蚯蚓的日记里写了什么?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诉进行张贴绘本简易图片,并进行ppt画面再回顾)3月21日蚯蚓的日记里写了什么?3月22日蚯蚓的日记里写了什么?3月23日蚯蚓的日记里写了什么?3月24日蚯蚓的日记里写了什么?3月25日蚯蚓的日记里写了什么?

  看了蚯蚓的日记,你们能告诉我什么是日记吗?

  教师总结:我们知道了原来日记是用文字或者图案的方法记录自己的想法和每天发生的事情,可以是你开心、难过、害怕等事情,而且每篇日记都要标有日期。

  四、拓展幼儿思维,启发幼儿大胆想象。

  教师运用神秘的语气启发幼儿对蚯蚓3月26日日记的想象。

  1、引导幼儿自由讨论。

  2、请个别幼儿进行讲述。

  五、延伸部分你们也想写写自已一周的日记吗?我们一起回去试试吧!

  蚯蚓幼儿园教案 3

  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活泼好动,为了激发或发现幼儿对科学的兴趣爱好和探索欲望,特别设计了这节科学活动课。

  活动目标

  1、积极寻找蚯蚓,对蚯蚓充满好奇。

  2、能细致地观察蚯蚓,清楚地表达观察的内容。

  3、了解蚯蚓的名称,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用途。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重点难点

  能细致地观察蚯蚓,清楚地表达观察的内容。

  了解蚯蚓的名称,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用途。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小铲子,小锄头等工具。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找找蚯蚓宝宝在哪里。

  (1)提问:在哪里能找到蚯蚓?

  (2)幼儿分散寻找蚯蚓,并用小铲子,小锄头等工具挖一挖泥土,看看蚯蚓在哪里。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蚯蚓宝宝的样子。

  (1)引导幼儿看一看:蚯蚓的身体像什么?身体的前后有什么?蚯蚓是怎样行走的?鼓励幼儿摸一摸:蚯蚓的身体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2)引导幼儿交流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说说蚯蚓是什么样子的。

  3、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蚯蚓宝宝的本领。

  (1)提问:你知道蚯蚓宝宝有什么本领吗?

  (2)引导幼儿探究蚯蚓的本领、如:请幼儿介绍寻找蚯蚓的办法,说说哪里比较容易找到蚯蚓;观察有蚯蚓的土壤和没有蚯蚓的土壤,发现分们的'区别;做小实验,观察蚯蚓再生的本领。

  (3)简单介绍蚯蚓的其它本领(蚯蚓能预报天气,粪便可做肥料等。

  活动提示

  1、此活动宜在户外有较湿润土壤的地主进行、活动的难点在第三个步骤,教师可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蚯蚓的再生现象,并通过让幼儿比较有蚯蚓的土壤和没有蚯蚓的土壤来加深感性认识。

  2、将蚯蚓放在自然角饲养,引导幼儿自由观察,看看蚯蚓爱吃什么。

  教学反思

  看得出,孩子们有着浓厚的探究欲望,特别喜欢上有关于科学常识的课,教室里时而出奇的安静,时而三五成群的议论纷纷,这是我喜欢的教学氛围!

  由于幼儿园没有适宜的土壤可以挖到蚯蚓,事先我就从家附近挖了一些蚯蚓带到班上,在每张桌子上都放了一条,孩子们兴致极高的观看着这个有趣的小生命,他们也边看边说着自己观察到的发现,特别是我示范解剖蚯蚓的时候,幼儿都屏住呼吸认真的看着,虽然我也有些不忍把一条活蹦乱跳的蚯蚓弄得鲜血直流,但为了幼儿们能更好的理解蚯蚓的再生功能,也只有这样了。幼儿有一定的对科学的探索欲望,今后要多引导他们去探究!

  蚯蚓幼儿园教案 4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能运用多种方式大胆猜想和表达对蚯蚓的认识。

  3.初步熟悉科学研究的方法,体验探究、发现、交流的快乐。

  活动准备

  带领幼儿找蚯蚓并摄像;鼓励幼儿提出问题、猜想并记录;生活在泥土中的蚯蚓;蚯蚓的课件;放大镜,白纸,擦手布,记录纸;展板:我们的猜想、我们的问题、我们的发现。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经验,引出问题和猜想

  1.看录像,回忆经验。

  提问:上次我们到花坛边干什么去了?你找到蚯蚓了吗?在哪里找到的?我们来看看那天的录像。(边看录像边讨论)

  2.介绍问题并猜想。

  师:我们不但找了蚯蚓,还提出了许多问题,作出了一些猜想,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三块展板,分别是我们的问题、我们的猜想、我们的发现。(分别出示并介绍三块展板,整个活动中提醒幼儿将问题、猜想及发现分类放到相应展板上。)

  师:谁来说说你有什么问题?(将记录问题的纸片送到“我们的问题”展板上,师幼共同猜想。如幼儿甲:蚯蚓和人一样有手、脚、眼睛吗?同伴1:我见过蚯蚓,没看到它有手有脚。同伴2:我认为蚯蚓有脚,要不然它怎么走路……)

  (此环节是为了满足幼儿好奇好问的需要,同时通过共同猜想,引导孩子向同伴学习和带着问题去探究。)

  二、自由观察,初步感知

  1.提出观察要求。

  师:是不是像我们猜的这样呢?今天,我把蚯蚓请过来了,待会儿我们再仔细地看一看、小心地摸一摸,然后,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

  2.幼儿自由观察、议论、记录,验证猜想,教师参与其中进行必要的引导。

  师:请小朋友把你发现的用图画或标记记录在纸片上。(幼儿有观察记录经验,这里的记录方式不做硬性规定,幼儿自主发挥。)

  师:蚯蚓的身体长什么样的?摸摸它的身体有什么感觉?身体里有骨头吗?长了脚吗?

  师:仔细看看蚯蚓的身上有什么?(一圈一圈,一节一节的)它的嘴巴在哪里?

  (科学活动离不开观察和感知,这一环节我给予孩子充分观察和探索机会。观察前提出要求,目的是培养幼儿对生命的关爱和敬畏之情,同时教给孩子科学研究的方法。)

  三、集体交流,分享发现

  1.提醒幼儿收拾好蚯蚓和工具。

  师:请你们轻轻地将蚯蚓放回泥土,把放大镜和记号笔放回篮子,带好你的记录到老师这儿来。

  2.幼儿讲述自己的猜想和发现。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的'发现和你的猜想一样吗?请幼儿将记录纸放到投影仪下介绍展示。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观察验证了一些猜想,发现了蚯蚓的身体是细细的、长长的、软软的;身上是一节一节的,它是一种环节动物;它没有骨头也没有脚,但是它能在泥土里钻来钻去,它靠刚毛和身体的一伸一缩来蠕动。

  (幼儿有了充分的观察感知之后急于想表达自己的发现,教师及时满足孩子的愿望,并引导孩子将自己的发现和先前的猜想作比较,从中领悟科学研究需要大胆猜想,更离不开实际的操作验证。教师简明扼要的小结,意在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四、肢体模仿,体验快乐

  师:你们喜欢蚯蚓吗,为什么?我们来学学蚯蚓松土和蠕动的样子。(幼儿模仿蚯蚓钻土、蠕动、打滚、蜷缩……)

  (幼儿用肢体模仿蚯蚓,能加深对蚯蚓的认识。同时,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五、观看动画,整理经验

  师:我还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谁呢?(小蚯蚓丁丁)。

  看动画后提问:小蚯蚓丁丁告诉我们什么了?进一步巩固对蚯蚓的外形特征和习性的认识,重点讨论奇怪的再生现象。

  六、鼓励提问,引发新的猜想和探究

  师:蚯蚓的秘密可真多,关于蚯蚓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1.相互提问并讨论,同时记录问题放到展板上。

  2.提问留白,引发新的探究。

  师:老师也有个问题,蚯蚓是怎样生小宝宝的呢?有人知道吗?不懂的问题怎么办呢?

  结语:今天,我们验证了我们的猜想,发现了蚯蚓许多的秘密,又提出了很多问题,进行了新的猜想。那么,蚯蚓是不是像我们猜想的这样?我们可以问问有学问的人,可以去查资料,还可以自己观察、做实验,继续研究。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重要得多,此环节设计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能大胆思考和提问,是良好科学素养的具体体现,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培养。)

  七、将蚯蚓送回大自然

  活动延伸

  在活动室一角为蚯蚓营造一个“家”,进行进一步的猜想、观察和实验。

  蚯蚓幼儿园教案 5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倾听、操作发现使幼儿知道蚯蚓外部特征生活习性及与人类的关系。

  2、通过活动使幼儿懂得保护蚯蚓。

  3、培养幼儿大胆的精神和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蚯蚓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四个装有泥和蚯蚓的盆、水盆、抹布、塑料工具。

  2、食用盐和糖若干。

  3、投影仪、和相关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蚯蚓及外部特征

  1、观察泥土找蚯蚓

  师:请小朋友用工具拨一拨泥土,找一找蚯蚓在哪里?

  (引起幼儿兴趣,初步感知蚯蚓的生活环境,为下文做铺垫)

  2、观察蚯蚓的外部特征

  师:请小朋友看一看蚯蚓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上面没有什么?

  (简短的引导幼儿观察让幼儿自己发现蚯蚓是没有眼睛、耳朵、鼻子和腿的)

  教师小结:蚯蚓的身体是长圆形的,身上有好多节环形,一头细一头粗,在身体前端有一个像戒指样的环扣,它没有眼睛、耳朵、鼻子和腿也没有骨骼。

  (这里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投影,让幼儿更清楚的看到蚯蚓的外部特征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得出结论)

  二、 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

  1、 蚯蚓的.生活环境。

  师:请小朋友看一看蚯蚓生活在哪里?把它放在水里能生存吗?

  (引导幼儿对比蚯蚓在潮湿的土里和水里的活动进行观察探索)

  教师小结:蚯蚓生活在潮湿、阴暗的泥土里,白天藏起来晚上出来找东西吃,它不能在水里生存会淹死的,所以下完雨的时候因土里的水份增多,我们会看到蚯蚓钻出地面来爬树的。(这里可以出示不同环境里蚯蚓的图片如:菜园里、粪土里、砖瓦堆等让幼儿更多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

  2、 蚯蚓喜欢吃的食物。

  师:蚯蚓是怎样找食物吃的呢?它吃什么呢?

  (引导幼儿观察蚯蚓蠕动的身体和把蚯蚓分别放在盛有盐和糖的容器里进行观察现象)

  教师小结:蚯蚓是靠身体的向前拱凸起来的姿势活动的,它的触觉很发达能感觉到食物和震动。它喜欢吃一些有机物如:枯叶碎片、家畜的粪便、没有毒的生活垃圾腐烂的草根树叶等蚯蚓是杂食动物,实验证明它不喜欢吃咸喜欢吃甜性食物。所以被人们称为“环境保护的卫士”

  3、摸摸蚯蚓。

  师:请小朋友大胆的用手摸一摸蚯蚓会有什么感觉?它用什么呼吸?

  (鼓励幼儿消除害怕心理,大胆的尝试探索)

  教师小结:蚯蚓身上有一层黏液可以帮助它在泥土里穿行,也可以保持体表的湿度进行呼吸。

  4、 切断蚯蚓

  师:现在老师把这条蚯蚓切断后会出现什么状况呢?

  (这里老师可以进行投影放大影像,再次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其观察发现。)

  教师小结:当蚯蚓不小心断成两节后,它不会死而且还会长成两条蚯蚓,具有再生功能。

  三、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

  1、具有松土利于农作物生长的作用。

  师:生活中蚯蚓在土里进行翻拱觅食的时候起到一个松土的作用,把有机物如:树叶、草根动物粪便拖到地下产生大量肥料,还有蚯蚓自身排除的粪便都是一些利于农作物生长的肥料,故此,我们要保护蚯蚓,它是人类的好朋友。(让幼儿产生要爱护蚯蚓之情,保护蚯蚓)

  2、具有入药治病的作用。

  师:蚯蚓在药名中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地龙”,它可以入药治病,所以现在会有专门饲养蚯蚓的人来饲养它们。

  (我想“地龙”这个好听的名字一定会让幼儿记住的)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幼儿兴奋紧张的场面比如:在摸蚯蚓环节时有的孩子胆小不敢摸、或者壮大胆把蚯蚓捏死的意外,我们要给予幼儿正确的指导和处理好该事情,让幼儿处于一种轻松、自然地状态下完成认知。《纲要》提出: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支持鼓励它们大胆探索与表达。整个过程关注幼儿在生活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应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蚯蚓幼儿园教案 6

  [活动目标]

  1、了解泥土与动植物的关系,知道很多动物的生存和成长离不开泥土。

  2、认识蚯蚓简单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本领(吃垃圾、给植物松土等),渗透情感教育及环保教育,培养孩子热爱小动物的情感,3、培养孩子的观察、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对蚯蚓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带孩子到周围环境中观察生活、生长在泥土中的动物、并在户外活动中带领孩子玩泥,并设置泥工角、种植角、饲养角,让孩子在操作中了解和自己发现泥土和动植物的关系。

  2、泥土、蚯蚓、大挂图、动物图片、音乐磁带、装饰有花草的长布。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呀,我给大伙带来了一大堆的宝贝,你想不想看一看是什么?”带领孩子找一找,发现泥土。

  (二)通过引导提问,让孩子根据已获得的`经验建构新的知识

  (1)是什么呀?

  (2)你在哪里见过泥土?(通过观察泥土,引起孩子兴趣,发现许多东西都需要泥土)

  (3)你见过的泥土里有什么?(引发泥土与动植物的关系,他们与泥土都是好朋友)

  (三)实物观察,认识蚯蚓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嘘!什么声音?”教师故做神秘,充分引起幼儿兴趣“哇!这里还藏着一堆泥土呢!它在跟谁玩呢?”(引出蚯蚓)

  1、这是谁?你知道它的名字吗?打个招呼吧!(Hello!蚯蚓)

  2、你看蚯蚓长的什么样?(引导孩子发散思维)

  3、(捏着一个孩子的小脸蛋)你看××的皮肤滑滑的、白白的,小蚯蚓跟我们的一样吗?蚯蚓是什么颜色的?你用小手摸一摸它。

  4、小蚯蚓的嘴巴在动呢!它在干嘛呢?(引出吃东西)小蚯蚓吃什么?(如果孩子答不出来)师:那我问问它,小蚯蚓吃什么呀?(如果孩子答不出来的话):师:那我问问它,小蚯蚓你吃什么呀?(蹲下来非常神秘的听小蚯蚓回答,引起孩子的兴趣)小蚯蚓原来吃垃圾、还有树上掉下来的树叶。你学一学小蚯蚓是怎样吃东西的?

  (四)以生动形象的故事贯穿,让幼儿了解蚯蚓给植物松土的本领。

  1、“你们看这条小蚯蚓要爬到哪里去?我们走路用脚,小蚯蚓走路用什么?你学一学。”让孩子来表现,把孩子引到挂图前。

  2、结合情景演示,教师讲故事。

  3、提问:是谁帮小柳树松的土?原来是你们和小蚯蚓一块帮我松的土啊!谢谢你们!你们是怎么帮我松的土?(让孩子表现,引孩子离开故事场景)

  (五)肢体表现:学做快乐的小蚯蚓,为花园里的动植物松土、清除垃圾。

  “你们看!在那边有一片花园,花园里的小花、小草都快长不动了。泥土太硬了?我们一块去帮它们松松土好吗?”引导孩子到装饰有花草的长布下面。

  [活动延伸]

  带幼儿饲养小蚯蚓。

  小百科:蚯蚓俗称地龙,又名曲鳝,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代表性动物。蚯蚓是营腐生生活动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生活环境内充满了大量的微生物却极少得病,这数蚯蚓体内独特的抗菌数免疫系统有关。

  蚯蚓幼儿园教案 7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学习简单的对话。

  2、借助教师的语态及画面中生动的动物形象,初步学习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3、体验动物们互相帮助的情感,产生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故事图卡。

  2、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1、出示春天图卡,引出主题。

  教师:春天来了,什么花开了?(桃花、迎春花)除了它们还有其它很美丽的花儿也开了,它们是谁啊?(杏花、梨花)它们睡了一个冬天,想要感谢叫醒它们的朋友,我们去帮她们找找那个朋友吧!

  2、教师引导幼儿边看图卡,边听故事,边思考问题。

  例如:教师说:“大象,是你给我们松的土吗?”教师提问:“是不是大象松的土呢?”

  是不是小羊松的土呢?小羊怎么说的?

  是不是啄木鸟、小蜜蜂松的.土呢?它们是怎么说的?

  3、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并等待幼儿跟述故事。

  教师和幼儿一起边看图片,边尝试讲述故事,启发幼儿给故事取名称。

  4、采取提问的方式,鼓励幼儿丰富故事情节。

  还有谁会给树木松土呢?如果小朋友帮树木松土,你愿意吗?你会怎么样去松土呢?

  5、情景表演故事。

  给幼儿分配角色并带上头饰,表演故事情景。

  附故事:

  谁松的土

  春天,杏树开出粉红色的花。梨树开出白色的花。田野里多美呀。

  杏树问:“梨树,我们开出这么美丽的花,可怎么谢谢为我们松土的朋友呀!这朋友是谁呢?”

  梨树回答不出来,就问大象:“是你给我们松的土吗?”大象说:“我会浇水,不会松土。问问别的朋友吧!”

  梨树问小羊:“是你给我们松的土吗?”小羊说:“我只会拔草,不会松土。”

  梨树问啄木鸟:“是你给我们松的土吗?”啄木鸟说:“我会捉害虫,给树木看病,不会松土。”

  梨树又问小蜜蜂。小蜜蜂说:“我只会采蜜传花粉,不会松土。”

  那么究竟是谁给梨树、杏树松的土呢?

  这时,一条蚯蚓从土里钻出来。大象说:“噢,我想起来啦!是这位朋友给你们松的土。”

  杏树、梨树感谢蚯蚓,把花瓣洒在地上,表示对蚯蚓的感谢。

  蚯蚓幼儿园教案 8

  目标:

  1.能运用观察、猜测、讨论等方法阅读绘本,理解绘本中蚯蚓在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

  2.从阅读绘本中了解日记的基本表现形式,尝试运用绘画形式来续写日记,并能大胆而连贯地讲述所续写日记的内容。

  3.体验阅读和续写日记的乐趣。

  准备:

  ppt一份,纸和笔人手一份,绘本一本,星期一到星期日的标记一份

  过程:

  一、直接出示绘本封面《蚯蚓的日记》,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封面图片,了解书名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有趣的书,我们一起来看看书的封面,你看到了什么?看懂了什么呢?这个蚯蚓有什么特点?(幼儿回答)

  (根据幼儿回答引入)“蚯蚓的日记”是这本书的什么?有几个字?前面的三个字你不认识没关系,但“日记”这两个字你一定要认识。那你知道什么是日记呢?

  2.引导幼儿讨论:什么是日记?(幼儿回答)

  师:那日记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和你们想的一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寻找答案吧。

  二、师幼共同阅读,了解绘本故事内容和日记的基本表现形式

  1.第一遍阅读,启发幼儿看看,想想,说说,初步理解绘本故事内容

  (1)师引导幼儿阅读第一页

  师:这是蚯蚓的第一篇日记,你们知道这篇日记是蚯蚓什么时候写的吗?(3月1日)原来记日记的时候是要先写上几月几日的。在这一天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幼儿讨论回答)

  师讲述故事:原来蚯蚓和蜘蛛是好朋友,今天蚯蚓教蜘蛛怎样钻地,蜘蛛成功了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明天蜘蛛又要教蚯蚓怎样倒立走路。你们觉得明天蚯蚓会成功吗?

  (2)师引导幼儿阅读第二页

  师:第二天了,日记上的日期该怎么记录?对了,3月2号,这一天蚯蚓学会倒立了吗?为什么没有成功呢?(了解蚯蚓没有脚的特点,不能吸附在树枝上。)

  (3)师引导幼儿阅读第三页

  (播放孩子的尖叫声)师:你听到了什么?这是谁发出的声音呢?他们碰到了什么事情?这跟蚯蚓有什么关系啊?幼儿大胆想象猜测。师讲述故事。

  师:这件事发生在哪一天?你怎么知道?对了,蚯蚓在日记的最上面都有标日期,记录这一天他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你碰到蚯蚓你会怎么样?

  (4)师引导幼儿阅读第四页

  师:昨天是3月3日,蚯蚓做了一件很调皮的事情。今天是(幼儿回答3月4日),蚯蚓不再调皮了,它变得非常讲礼貌。老师是怎么知道的呢?(从蚯蚓的日记里看出来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蚯蚓今天的.日记里写了什么。

  (5)师引导幼儿阅读第五页

  (播放音乐)师: 3月5日,你们听到什么声音?蚯蚓可能在做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到底它在干什么?

  师:它在干什么?它是怎么跳舞的?为什么他只能这样跳?我们一起来学学它吧!

  (6)师引导幼儿阅读第六页

  (出示蚯蚓姐姐的图片)师:今天,蚯蚓的日记里出现了这样一个人,它是谁?蚯蚓和它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师讲述故事提问:为什么蚯蚓要这样说它姐姐呢?事实是这样的吗?

  (7)阅读完后与幼儿共同得出日记的简单含义。

  师:看了蚯蚓的日记,我们知道了原来日记是用文字或者图案的方法记录自己的想法和每天发生的事情,可以是你开心,难过,害怕的等,而且每篇日记都标有时间。

  2.第二遍完整阅读绘本,引导幼儿进行续写日记。

  师幼完整阅读3月1日到3月6日蚯蚓的日记,那3月7日,蚯蚓还会去什么地方呢?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三、拓展幼儿思维,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并尝试续写日记

  1.师提出记日记的想法,用神秘的语气启发想象

  (1)引导幼儿自由讨论。

  (2)请你来帮助蚯蚓把3月7日这天的日记记下来。

  2.引导幼儿思考日记怎么记?梳理幼儿经验。

  师:记日记的时候我们首先在日记的最上方标上日期(3月7日),写完日期后,再想想会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呢?想好了就把它画在纸上。

  3.幼儿自由尝试记录日记,师巡回观察指导(可以请先画好的小朋友,去找客人老师,请客人老师将他的日记写下来)。

  4.展示个别幼儿日记,并简单点评。

  5.把作品贴在书的后面,引导幼儿发现日记记了几天的事情,其实,3月1日是星期一,那3月2日呢?……原来,在写日记的时候还可以写上星期几,这就是蚯蚓一周的日记。

  6.延伸活动结束:你们也想写写自己的一周日记吗?那我们到教室里再去试试看吧。

  蚯蚓幼儿园教案 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蚯蚓的外形特征,学习简单的记录。

  2、初步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及用途。

  3、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的习惯,体验发现的乐趣,产生探究的欲望,萌发爱护蚯蚓的情感。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有关于蚯蚓的生活习性的介绍)

  2、两、三条蚯蚓放置在大盘中,放大镜、镊子、小刀、筷子若干。

  3、有关蚯蚓的图片若干布置在墙面上。

  4、记录用的纸和笔。事先学习观察记录表格。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观察蚯蚓的兴趣。

  1、师:今天冯老师带来的一个弯弯曲曲的动物朋友,你们猜一猜是谁?引起兴趣。教师在白板上倒序地画出蚯蚓、再画泥土、最后画泥土上种植的树。

  2、引导幼儿细致观察、想象、并互相质疑。(它象蛇,但没有眼睛;它象毛毛虫,但没有脚。)

  二、通过观察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

  师:那我们来看一看蚯蚓到底长得什么样子。请小朋友观察桌上的蚯蚓你能来说说它长的是什么样子?请大家把观察蚯蚓的样子请小组长在记录纸上记录好吗?

  1、每组记录(教师注意巡回观察,并注意引导、帮助引导一些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的,鼓励幼儿互相交流。)

  2、代表性的孩子讲解自己的记录。(教师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并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问题、质疑别人的观点。)

  3、将幼儿记录的表格以视频形式展示给幼儿。

  4、小结:蚯蚓的身体是细长的、一节一节的、弯弯曲曲的,头部有点尖,便于钻土,最在最前面,没有眼睛、鼻子、耳朵、脚。他靠皮肤来感觉,靠“蠕动”来“行走”。

  三、初步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以及用途。

  师:那蚯蚓生活在哪里呢?(泥土里)它吃什么呢?看让我们来看一看蚯蚓是怎样在泥土里生活的。看PPT,让幼儿讲述。你们知道蚯蚓有一个什么特殊的本领?(松土)蚯蚓有用吗?观察PPT。

  (引发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你喜欢蚯蚓吗?为什么?小结蚯蚓的用处。

  四、拓展知识经验。

  1、什么时候会出现许多蚯蚓呢?(下雨过后)。为什么下雨天会有这么多蚯蚓。观察PPT。)拓展幼儿的知识经验。

  2、激发幼儿扮演小蚯蚓的兴趣,模仿蚯蚓爬以及松土的'游戏!

  延伸活动:

  带着工具到户外去挖蚯蚓。

  最后让幼儿看着大哥哥姐姐手拿小工具外出挖蚯蚓的情景图,再次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

  活动反思: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形成幼儿的探索技能和发展他们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在实现本活动的认知目标过程中,我将这方面的任务渗透到幼儿感知蚯蚓的活动中,创设情景让幼儿探索蚯蚓的生活习性以及与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蚯蚓幼儿园教案 10

  活动来源:

  体育活动时,我带领幼儿到软质地面上玩“爬爬乐”的游戏。游戏休息时,有几位幼儿发现了旁边花圃里有蚯蚓。平时‘幼儿很喜欢小动物,但对蚯蚓却不太了解。孩子们有的能用土语说出蚯蚓的名称,但观察不细致,不能准确地用口语表达其外形特征,更不了解蚯蚓的“再生能力”,但有的不认识误认为是怪物、大坏蛋。大班孩子,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对事物充满好奇,小小的蚯蚓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探究热情。他们在议论着,有几个胆大的孩子还用小棒子将蚯蚓挑起来观察。

  《纲要》中提出:孩子们的探究活动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生活中有许多不起眼的东西,其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为此,我设计生成了科学活动《有趣的蚯蚓》,引导幼儿展开了一系列的观察、研究活动。

  活动目标:

  1.感知了解蚯蚓的部分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

  2.学习用简单的方法探究蚯蚓,并能将结果记录与交流。

  3.产生对蚯蚓的进一步探索欲望,知道要保护蚯蚓,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聊天的两盆花》,蚯蚓若干条,实验用品(尺、放大镜、玻璃板、盆子、泥土等)

  活动过程:

  一、由多媒体课件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昨天晚上,我听到窗台上两盆花在聊天。”(播放多媒体课件)一盆说:“我盆里的泥土太硬了;紧紧的裹着我的根部,我吸收营养都困难。你看,我都快枯萎了。”

  另一盆说:“我盆里的泥土松松,软软的,我可以尽情的吸收养分。你看,我长得多茂盛。”

  教师:“为什么两盆泥土会不一样呢?这里面有什么秘密?”

  (倒出来看看)原来是小蚯蚓在帮花儿松土,花儿才长得茂盛,碧绿。那我们帮花儿谢谢小蚯蚓。

  (孩子们在情境中发现活动的主角“蚯蚓”,引入课题。)

  二、幼儿自主探究,实验并记录。

  1.小蚯蚓长是得什么样子的?请你仔细的看一看、摸一摸,观察一下。每人用盒子拿一条蚯蚓去研究研究。(为幼儿提供放大镜和透明的小盒)交流结果:

  蚯蚓是环节动物,细细长长的,没有眼睛、鼻子和耳朵。身上有许多水分,摸上去湿湿的。头部有环带。

  (引导幼儿细致观察,了解了蚯蚓的外部特征。)

  2.小蚯蚓是怎么运动的`呢?用动作学学。摸摸它的腹部。

  一伸一缩蠕动腹部有刚毛。蚯蚓借助刚毛爬行。

  3.小蚯蚓还有什么秘密呢?它到底有多长?蚯蚓在地上会爬,它在玻璃、纸上上会爬吗?哪里爬得快?它喜欢什么环境是干干的还是潮湿的?它为什么总是躲在泥土里?他喜欢光吗?我们来做几个实验研究研究。(出示表格)讲解操作方法与要求。

  实验一:提供尺量。

  实验二:提供玻璃和马粪纸。

  实验三:提供手电和纸盒实验四:提供软硬不同的泥土另外:提供笔记录交流探索的结果:

  蚯蚓有不同的长度;蚯蚓在玻璃上、纸上也会爬,蚯蚓没有眼睛和耳朵,看不见,也听不见,但是他可以感受到有光,也能感觉到震动。他喜欢生活在潮湿的泥土中。

  (利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对蚯蚓进行实验研究和记录分析,感知了蚯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三、以趣引路,拓展研究。

  我们发现了蚯蚓的这么多秘密,你还知道蚯蚓的什么秘密?

  1.蚯蚓的粪是宝贝,可以养鸡、鸭、鱼等。

  2.蚯蚓是中药,叫地龙。

  3.蚯蚓还是一种菜,营养很好。

  4.蚯蚓会处理垃圾。

  小小蚯蚓真能干,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这一环节,幼儿知道了蚯蚓更多的相关知识,知道了我们要保护蚯蚓,爱护大自然。)

  四、延伸活动:

  1.有一条蚯蚓受伤了,我们把它养在教室里,看看它会好吗?会有什么变化。

  2.把蚯蚓送回家。

  (在延伸活动中,幼儿了解到蚯蚓受伤分成两段后,它有个小本领,有脑袋的那部分会长出尾巴来,有尾巴的那部分也会长出脑袋来,它就能变成两条蚯蚓啦!)

  活动反思:

  1.选材生活化《纲要》中提出:“”孩子们的探索活动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本活动的内容主体来源于生活,结合活动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关爱人类的朋友——蚯蚓。孩子们兴趣盎然的参与活动,发现了蚯蚓的有趣和奇妙。

  2.环境宽松化整个活动注重每个孩子的参与、探索、研究。幼儿带着问题去探索、研究、寻找、发现。幼儿在活动中能很好合作。教师在活动中是材料的提供者,问题的观察者和探索活动的引导者、启发者,为幼儿提供了宽松、自由的探索氛围。幼儿充分体验了自主活动的乐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意识。

  3.材料丰富化本次活动的材料,看似简单,其实蕴含了丰富的内容我们提供了若干条蚯蚓和相关的探索辅助材料避免了幼儿操作时的争抢,有提供了自主选择、探索的机会。

  蚯蚓幼儿园教案 11

  活动目标:

  1.通过捉蚯蚓活动,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习性及用处。

  2.培养认真观察的习惯。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可乐瓶底若干个,小木棒若干根。

  活动过程:

  1.捉蚯蚓。

  (1)带领幼儿在草地上或花坛中挖几条蚯蚓,并看看它在泥土中是怎样活动的。

  2.观察蚯蚓的外形特征。

  蚯蚓的身体像什么?什么颜色的?有没有脚、眼睛和耳朵?是怎样运动的?

  蚯蚓的身体细长、圆圆、光滑、柔软;全身由许多环节组成。头较尖,嘴长在身体最前面。它没有眼睛、鼻子和耳朵,也没有脚,它是靠身体的一伸一缩向前移动的。

  3.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何用处。

  蚯蚓生活在什么地方?它吃什么?有什么本领和用处?

  蚯蚓生活在湿土中,吃土中腐烂东西,有时也钻出地面,吃地面上腐烂的叶子。它喜欢在土壤中钻洞,人们称它为松土能手。它的粪便是好肥料。蚯蚓还可以做中药治病,也是家禽、家畜的好饲料。

  4.讲述故事《青蛙和蚯蚓》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幼儿兴奋紧张的场面比如:在摸蚯蚓环节时有的孩子胆小不敢摸、或者壮大胆把蚯蚓捏死的意外,我们要给予幼儿正确的指导和处理好该事情,让幼儿处于一种轻松、自然地状态下完成认知。《纲要》提出: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支持鼓励它们大胆探索与表达。整个过程关注幼儿在生活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应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蚯蚓幼儿园教案 12

  活动目标

  阅读理解故事,感知蚯蚓视角里的世界。

  会选择一篇日记重点阅读,用记录、交流等方式表达对画面的理解。

  初步分辨是非好坏,体会幽默诙谐的画面带来的乐趣与感动。

  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课前了解有关蚯蚓的知识;

  《蚯蚓的日记》电子版大图书(ppt,网上直接下载);

  《蚯蚓的日记》大图书分页布置在教室四周(网上下载,打印涂色);

  幼儿人手一份纸笔(纸片剪成小鸡心形状);记录表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分享对蚯蚓的已有经验

  师:你知道蚯蚓吗?把你了解的关于蚯蚓的知识来和大家说一说!

  二、播放电子大图书,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1.观看电子大图书,记下一篇最有趣的日记。

  师:有一条小蚯蚓,他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就是喜欢把自己看到的、经历的或者想到的一些事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他会记录哪些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蚯蚓的日记》吧!注意一边看,一边听,一边记下一篇你觉得最有趣的日记!

  2.通过提问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师:你觉得哪一篇日记最有趣?记录了一件什么事?

  三、分散阅读

  用记录、讨论、交流等方式帮助幼儿归纳并理解

  1.猜测蚯蚓记录日记时的心情。

  师:蚯蚓的日记有趣又精彩,那你觉得蚯蚓在记录每一篇日记的时候心情都一样吗?有些什么样的心情?(高兴、得意、难过、伤心、害怕、沮丧、担心……)

  2.幼儿分散阅读,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日记重点阅读并做好记录。

  师:日记里到底记录了哪些高兴、得意的事,哪些难过、伤心的事呢?请大家仔细去看一看、读一读、找一找,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一篇你最喜欢的日记。

  3.讨论记录的方法。

  师:怎样记录才能让自己或别人一看就知道是你记的,记录的是哪一篇日记呢?(引导幼儿讨论在记录时用最简便的方法:即记录日记的日期,记下自己的姓名或学号、标记等)

  4.出示记录统计表,汇总阅读后记录的情况。

  师:我们用表情符号(微笑、难过)分别表示蚯蚓不同的心情,看看你阅读记录的那篇日记是蚯蚓开心的事还是难过的事,就贴到相应的表情符号后面。

  5.分享交流各自的记录,师幼共同分类归纳蚯蚓在不同心情时记录的不同的事。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记录的喜欢的日记是哪一篇?说说为什么喜欢?它是蚯蚓高兴的事还是难过的事?

  四、深化理解,初步分辨是非好坏

  1.寻找蚯蚓日记中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和需要我们提醒他改进的地方。

  师:在蚯蚓的那么多高兴和难过的.日记中,你觉得哪些地方他做得很棒,让我们感动并值得我们学习?哪些地方还有些小问题或小缺点,需要我们提醒他改进?

  2.记录统计表上增添符号“大拇指、问号”,分别表示“值得我们学习、有问题需要改进”,请幼儿分辨是非,将先前汇总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匹配。

  3.出示最后一篇日记,组织幼儿讨论。

  师:“作为一条蚯蚓,也有不好过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很小,有时大家甚至忘了我们在这里……”小蚯蚓有担心的事吗?担心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保护他们?

  五、延伸活动

  1.区角活动:将图画书放到图书区,引导幼儿进一步阅读书的前后环衬中一张张有意义的相片,观察小蚯蚓使用的桌椅、如何握笔等可爱的形象,加深幼儿阅读的兴趣,深入理解体会《蚯蚓的日记》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思考。

  2.游戏活动:会用手偶在表演区中表演《蚯蚓的日记》故事情节。

  3.家园共育:继续阅读《蚯蚓的日记》,在家长的指导下用实际行动来保护大自然中对人类有益的小动物;在家长的指导下尝试将自己每天或每周有意义的事用图文的方式记录成日记。

  活动反思:

  教学过程中,我先指导孩子细细品读了其中的三篇日记:蚯蚓教蜘蛛钻地,蜘蛛教蚯蚓倒立行走,蚯蚓和蚂蚁打招呼,从而引发孩子对阅读绘本的强烈兴趣,也渗透了一定的写日记的方法。接着让孩子们自己阅读绘本,说一说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从中可以知道如果哦我们学写日记可以仿照蚯蚓写哪些事情。从中提炼出可以写“家里的事”,“学校的事”,“朋友间的事”,甚至是“做梦梦到的事”等等,可以写伤心的、高兴的、难过的、失望的、丢脸的等等。在此过程中,由于我选取了很多孩子们的生活照进行引导,因此孩子们思维很活跃,想到了很多很多我甚至之前没有设想到的写作题材。本周二我进行了初次的日记写作练习。孩子们写的内容也很丰富多彩,而且也能做到格式正确、语句通顺、内容真实,这让我非常欣喜。

  孩子们喜欢这本绘本,并能通过这本绘本学习到技能,我觉得我这堂课的目的就圆满完成了。我以后也会更多地选取一些特定绘本进行教学,希望也能像《蚯蚓的日记》一样,在孩子的心中开出美丽的花。

  蚯蚓幼儿园教案 13

  设计意图:

  这是一节极为普通的科学活动,把介绍蚯蚓作为主要的教学目的,没有花哨的准备和内容,也未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其中,但这节普通的课却运用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把蚯蚓的各部分特征展示给幼儿,让幼儿直观而又全面的接受知识,同时,取得了用图片教学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在本节课中,又利用了因特网,随时解决幼儿所提出的、想知道的各类问题,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望,同时也解决了教师对知识了解不全面,从而面对幼儿提问时束手无措的情况。

  教学目标:

  1、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知道蚯蚓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2、充分感受因特网为日常生活带来的方便。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事先听过《小蚯蚓找妈妈》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出课题。

  细细长长像条虫,没手没脚会劳动;天天躲在泥土中,钻来钻去把土松。猜猜这是什么?(点击谜底)

  二、蚯蚓的`特征。

  用多媒体课件详细介绍蚯蚓的各部分特征。

  教师小结:蚯蚓的身体细长,圆圆的、光滑、柔软;全身由许多环节组成,头较尖,嘴长在身体最前面。它没有眼睛、鼻子和耳朵,也没有脚,是靠身体的一伸一缩向前移动的。

  三、蚯蚓的用途。

  用多媒体课件了解蚯蚓各种不同的作用。

  四、游戏蚯蚓爱吃什么

  请幼儿根据蚯蚓的爱好有鼠标挑选蚯蚓爱吃的食物。

  五、延伸活动。

  用因特网查找关于蚯蚓的资料。

  1、师:你们想知道蚯蚓的哪些事情呢?(教师记录)

  2、师生共同上网查找资料。

  蚯蚓幼儿园教案 1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蚯蚓的外形特征,学习简单的记录。

  2、初步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及用途。

  3、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的习惯,体验发现的乐趣,产生探究的欲望,萌发爱护蚯蚓的情感。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有关于蚯蚓的生活习性的介绍)

  2、两、三条蚯蚓放置在大盘中,放大镜、镊子、小刀、筷子若干。

  3、有关蚯蚓的图片若干布置在墙面上。

  4、记录用的纸和笔。事先学习观察记录表格。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观察蚯蚓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的一个弯弯曲曲的动物朋友,你们猜一猜是谁?引起兴趣。教师在白板上倒序地画出蚯蚓、再画泥土、最后画泥土上种植的树。

  2、引导幼儿细致观察、想象、并互相质疑。(它像蛇,但没有眼睛;它像毛毛虫,但没有脚。)

  二、通过观察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

  师:那我们来看一看蚯蚓到底长得什么样子。请小朋友观察桌上的蚯蚓你能来说说它长的是什么样子?请大家把观察蚯蚓的样子请小组长在记录纸上记录好吗?

  1、每组记录(教师注意巡回观察,并注意引导、帮助引导一些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的,鼓励幼儿互相交流。)

  2、代表性的孩子讲解自己的记录。(教师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并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问题、质疑别人的观点。)

  3、将幼儿记录的表格以视频形式展示给幼儿。

  4、小结:蚯蚓的身体是细长的、一节一节的、弯弯曲曲的,头部有点尖,便于钻土,最在最前面,没有眼睛、鼻子、耳朵、脚。他靠皮肤来感觉,靠“蠕动”来“行走”。

  三、初步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以及用途。

  师:那蚯蚓生活在哪里呢?(泥土里)它吃什么呢?看让我们来看一看蚯蚓是怎样在泥土里生活的。看PPT(图一),让幼儿讲述。你们知道蚯蚓有一个什么特殊的本领?(松土)蚯蚓有用吗?观察PPT(图二)

  (引发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你喜欢蚯蚓吗?为什么?小结蚯蚓的用处。

  四、拓展知识经验。

  1、什么时候会出现许多蚯蚓呢?(下雨过后)。为什么下雨天会有这么多蚯蚓。观察PPT(图三)拓展幼儿的知识经验。

  2、激发幼儿扮演小蚯蚓的兴趣,模仿蚯蚓爬以及松土的游戏!

  【活动延伸】

  带着工具到户外去挖蚯蚓。

  最后让幼儿看着大哥哥姐姐手拿小工具外出挖蚯蚓的情景图,再次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

  【活动反思】

  《纲要》中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今天的科学活动中我的教学挂图一出示出来,孩子们就开始大声嚷嚷起来:“蛇!快来看呀!好大的蛇啊!”“不对,是蚯蚓呢!”“是蚯蚓,蚯蚓比蛇小好多的。”由此可见,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还是挺多的。这个活动不仅使孩子们观察到了蚯蚓的外形特征,了解了蚯蚓的生活习性,使他们掌握了蚯蚓的作用,还知道了蚯蚓的一个神奇的本领。

  相信孩子们对蚯蚓还只是表面上的了解了一些相关知识,所以今天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项任务,就是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到户外去找一找蚯蚓,在做进一步的观察,并要求他们亲自操作通过自己的观察去了解蚯蚓的再生本领,希望能得到家长们的配合。

  蚯蚓幼儿园教案 15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并复习主要内容和写文顺序)

  (假日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老爷爷互相汲取力量爬上天都峰顶的事。按爬山前、爬山时、爬上顶峰后的顺序写的。)

  2、这节课让我们从一个词开始吧。(板书:汲取)请大声读出来。

  二、品析课文

  (一)读文提问

  1、同学们,这是哪个自然段出现的词?你能读读吗?

  (课件出示爸爸的话)齐读这段话。这一老一小是?汲取的是?(板书:我、老爷爷、力量)

  2、对于爸爸的话你有什么疑问吗?(指名回答)

  (二)爬山前

  1、我们一起到文中找寻答案,看看这一老一小是如何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请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课件展示天都峰又高又陡的景观)看,这天都峰可真呀!(引出高和陡,做上标记)

  教师引领学生朗读“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读后,让学生用动作演示出天都峰的高。再朗读“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真叫人发颤”。

  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及令人生畏的气势。

  3、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可以看出“我”害怕、畏惧的心理。

  4、指名交流。

  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边读边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5、就在“我”犹豫不决之时,听见有人在叫我,这个人是?(老爷爷)什么样的老爷爷?(白发苍苍)

  (1)合作探究:“我”和老爷爷怎么说的、怎么想的。

  (出示第三、四、五自然段的重点句,学生汇报):

  预设:老爷爷和我是这样说的`,我们小组以(齐或分角色)读的方式来展示这段话。当时“我”想的是,老爷爷心里想的是 。

  (“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他们所说的话中都带有一个“也”字,经过讨论,让学生们体会到: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你(您)年纪这么小(这么大)怎么也来爬呀?表面上是双方都有怀疑,其实是向对方表示敬意,说明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2)指导分角色朗读第三、四自然段。(疑问中带着敬佩、赞叹)

  (三)爬山时

  1、“咱们一起爬吧!”我们行动了起来,“我”和老爷爷是怎么爬的?请找到相关段落读一读。

  (1)学生读第六、七自然段,圈画描写爬山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奋力”是“拼尽全身的力气”的意思。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3) 引读第七自然段: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

  (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山的辛苦及上山后的喜悦。)

  (4)让学生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第六、七自然段。

  (四)爬上顶峰后

  1、引读:终于我们爬上了顶峰,在鲫鱼背爸爸为我和老爷爷拍了一张照,这时候老爷爷对我说—(谢谢你啦,小朋友……居然爬上来了。)

  从“拉辫子”、“笑呵呵”指导朗读。

  2、引读:“不!”我说——(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我应该谢谢您!)

  3、思考并回答:他们为什么相互道谢?

  三、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1、所以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汲取力量!”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师小结:在人与人的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这样,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克服。(相机板书)

  四、朗读课文,情感升华

  下面让我们从彼此身上汲取力量,一起带着我们的体会,有感情来将课文美美的读一次吧。

  五、课外延伸,培养能力(机动时间)

  请你把这一周所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

  板书设计

  蚯蚓幼儿园教案 16

  活动目标:

  1.阅读绘本,观察、理解绘本中蚯蚓在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

  2.初步了解记日记的基本要素,能用连贯、概括的语言讲述日记基本内容。

  3.萌发喜欢阅读和续写日记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绘本课件、小卡片等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发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谜语,请你猜一猜:细细长长一条虫,天天躲在泥洞中,松松土来施施肥,没手没脚爱劳动。封面上的.蚯蚓在干什么?什么是日记?

  二、师幼共读,了解绘本内容和日记基本表现形式

  1.初步感知记日记的基本要素

  这篇日记是蚯蚓什么时候写的?

  有谁?在哪儿?干什么?

  蜘蛛学会钻地了吗?从哪里发现的?

  2.前后联系推理第二篇日记内容。

  4月21号的日记会是什么内容?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一天蚯蚓学会倒立了吗?为什么没有成功呢?

  3.根据表情卡片猜测第三篇日记内容。

  接下来蚯蚓又会记录什么事情?看表情猜测并听录音验证。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如果你碰到蚯蚓会害怕吗?蚯蚓看到大家四散跑走,会说些什么?

  4.听音乐推理演绎第四篇日记内容。

  4月22日发生了什么事情,听音乐猜想。

  蚯蚓会怎么跳舞呢?为什么蚯蚓只能这样跳舞?

  一起看看、说说蚯蚓到底是怎样跳舞的。

  5.听录音理解第五篇日记内容。

  你们觉得蚯蚓说的是事实吗?为什么妈妈还要批评蚯蚓?这时蚯蚓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6.梳理归纳,巩固理解日记的基本要素。

  师幼共同梳理绘本中日记主要内容,到底什么是日记?

  三、拓展幼儿思维,尝试续写日记

  如果今天请大家写一篇日记,你想写些什么内容?

【蚯蚓幼儿园教案】相关文章:

蚯蚓幼儿园教案05-27

挖蚯蚓幼儿园大班教案09-14

蚯蚓幼儿园教案(精选22篇)06-30

幼儿园小班《小蚯蚓》教案08-25

幼儿园教案:蚯蚓和老鹰08-26

蚯蚓幼儿园教案合集14篇05-27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蚯蚓的日记》10-16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蚯蚓06-14

蚯蚓07-10

蚯蚓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