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教案

时间:2021-05-30 12:16:52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幼儿园教案模板集锦4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的幼儿园教案模板集锦4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一、活动背景

  一、二、三、go,随着响亮的声音一落,孩子们手中的陀螺也随之飞落在地上,既快乐又兴奋地转起来,一双双明亮而活泼的双眼齐刷刷地盯向了地面。最近常常可以看到孩子们三个一堆、五个一群地蹲在一起比赛陀螺,陀螺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看到这个情景我很是莫名其妙,为何他们会如此精通地玩,一个个都是陀螺高手?为何他们会突然了解那么多陀螺的知识,什么暴旋战斗陀螺、闪光音乐陀螺、遥控战斗陀螺……一个个小问号萦绕在我的心头。在与小朋友的谈话中我的疑惑才迎刃而解,原因都来自于一部动画《陀螺战士》。孩子们口中常说的小龙就是里面的角色。既然孩子们对玩陀螺那么感兴趣,又有着丰富的经验。我想可以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知识,激发孩子们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孩子们探究科学的能力。

  活动一:谈话活动:我最喜欢的陀螺

  目标:

  1、认识陀螺的外型特征,知道陀螺的一些种类。

  2、能说出自己喜欢陀螺的原因,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准备:幼儿带来自己喜欢的陀螺

  过程:

  1、(出示陀螺)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老师提问:这是什么?你玩过这样的陀螺吗?

  2、你还玩过什么样的陀螺?

  徐晟:我玩过拧的陀螺,

  尤志浩:我玩过木头的陀螺,也叫打不死陀螺;

  周杰:我玩过装电池有按扭的陀螺,

  邵未龙:我见过遥控陀螺,很厉害的;

  周舟:我玩过有发条的陀螺……

  (评析:这样的谈话可以让孩子了解到陀螺的种类有很多:木头的,塑料的,拧的,有发条的,自动的。)

  3、你喜欢什么样的陀螺?为什么?

  郁幸娴:我喜欢音乐发光战斗陀螺,因为它会发出火星;

  戚奔:我喜欢白虎陀螺,因为它很厉害,可以打败龙陀螺;

  吕新炜:我喜欢大的陀螺,因为它可以转很长的时间;

  邵未龙:我喜欢小的陀螺,因为它转的速度很快;

  邹蓉蓉:我喜欢牵牛陀螺,因为它很好玩;

  蒋钰:我喜欢铁的陀螺,因为不容易坏……

  (评析:孩子对陀螺真的是爱不释手,又有过玩的经验,所以在讲的时候能充分表达自己的理由。由于孩子的知识能力有差异,所以喜欢的原因也各不相同。由此可见,我们的谈话内容一定要围绕孩子已有的经验进行。)

  4、如果让你设计一个陀螺,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陀螺呢?

  我想设计一个彩色的陀螺,我想设计一个喷火的陀螺,我想设计一个很厉害的陀螺,我想要一个会飞的陀螺……

  (评析:从孩子们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他们喜欢陀螺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动画中的角色厉害他就喜欢那个陀螺,有的是因为转得快,有的是因为转得稳,也有的是因为色彩或图案漂亮。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小朋友对陀螺的种类也多了一些了解。那为什么摇摇晃晃旋转的陀螺不会倒下,为什么陀螺旋转的

  时候会有的快有的慢呢,其中有什么奥秘呢?)

  活动二探索活动:陀螺的奥秘

  目标:

  1、进一步认识陀螺的构造,知道陀螺不倒的奥秘以及如何让陀螺转得时间长一点。

  2、引发幼儿对探索科学活动的兴趣,能尝试说出自己的发现。

  准备:大小不同,材料不同的陀螺若干

  过程:

  1、(出示不同的陀螺)提问:

  你们发现这些陀螺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

  周杰:陀螺的颜色是不一样的

  郁幸娴:陀螺的材料不一样,有的是铁的,有的是塑料的,有的是纸板的

  邵未龙:陀螺的大小不一样,花纹不一样

  徐天喜:很多的陀螺都有拉的东西,

  朱若愚:陀螺的下面都有一个尖尖的东西

  尤志浩:陀螺都是圆形的

  (评析: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孩子明白了不管什么样的陀螺,它都有一个圆的面和一根轴,轴在圆圈的中间。)

  2、重点认识战斗陀螺(幼儿带的最多的一种)

  战斗陀螺有三部分组成:最上面是有尖牙的攻击器,中间的一层是金属做的平衡轮,最下面的是使陀螺旋转的拉线(即轴轮)。每次玩的时候要把这三部分装好才可以玩。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拉了以后陀螺就可以转起来呢?

  尤志浩:因为里面有齿轮

  朱若愚:因为拉的绳上有尖尖的牙齿

  朱文君:因为绳子是不平的

  师:对了,(老师边做边说)绳子拉的时候带动了里面的齿轮就会转了。

  师:你在我们幼儿园的科学发现室有没有玩过这样的游戏呢?

  朱若愚:有过,就是大的轮子带着小的轮子一起转。

  吴家乐:大轮子和小轮子是连在一起的。(评析:提高孩子对战斗陀螺的认识)

  3、幼儿自由地玩陀螺,老师观察指导,过后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师:你在玩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唐尤伟:我玩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陀螺和李国庆的陀螺撞在一起发出了火花。(引导幼儿观察他们的陀螺,发现两只陀螺都是铁做的才能摩擦起火。)

  邵未龙:我玩的时候发现颜色变了,都变成圆圈了。

  秦奕恒:我发现大的陀螺会把小的陀螺打倒。

  徐晟:我发现拧陀螺还可以倒过来玩,因为倒过来也有一个点可以放在地上转起来。

  师:陀螺什么时候会不倒呢?

  徐晨辰:陀螺在转的时候不会倒,陀螺不转的时候就倒了

  周杰:拉不出来的时候陀螺也会倒。

  邵未龙:当陀螺歪歪扭扭的时候就要倒了,转的时候不会倒的

  师:怎么样玩可以让陀螺转的时间长一点?

  郁幸娴:用力拉就可以转得时间长

  唐尤伟:快一点拉就能转得时间长,幼儿反驳:要慢一点拉

  李国庆:把陀螺放得低一点拉,陀螺也可以转

  得时间长一点。

  老师请两个幼儿进行比赛验证大家的说法是否正确,结果发现并不象小朋友说的那样

  邵未龙:我知道了是方法不对,方法对了就可以转得时间长一点

  吴家乐:在地上转的时间长一点

  朱若愚:光滑的地方转得时间要长一点

  徐天喜:大的陀螺转的时间长一点

  (评析: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通过自己的边玩边观察,发现并验证了陀螺转得时间长短与方法是否正确、场地的光滑、陀螺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

  师:陀螺在转的时候你发现颜色有什么变化?

  尤志浩:陀螺在转的时候颜色会夹在一起

  邹蓉蓉:陀螺在转的时候颜色很漂亮,是一个一个彩色的圆圈

  师:陀螺在转的时候颜色会混合,就会变成色环,很漂亮。

  (评析: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陀螺的许多知识,既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老师的逐步引导下,孩子讲述自己的发现,老师把孩子的发现进行共享,使没有玩过的幼儿也对陀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了解了一些有关陀螺的知识。幼儿特别感兴趣,气氛也相当地热烈。这是一个轻松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激发探索兴趣的过程。)

  活动三数学活动:按特征分类

  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陀螺的某一特征设计标记,并进行多次分类,用数字进行记录,锻炼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2、继续学习用语言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培养幼儿的倾听和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准备:每个小组有不同种类的陀螺5个,操作记录纸,笔

  过程:

  1、商讨陀螺的分类标记:

  (1)老师出示有代表性的陀螺,让孩子观察有什么地方不同?

  幼儿:颜色不同,大小不同,转得速度不一样,有的是拧的,有的是拉的……

  (2)老师:今天我们要给陀螺来做标记

  a:大小标记、颜色标记我们已经学过了,那速度标记可以怎么画呢?

  朱文君:转得慢的陀螺可以用蜗牛的线来表示

  徐晨辰:转得慢的陀螺可以小圆圈来表示

  邵未龙:转得快的标记可以饶很多很多的圆圈

  朱若愚:转得快的标记可以用飞机表示,慢地可以画一只蜗牛。

  最后商讨出快标记是画很多密一点的圈,慢标记画梳一点的圈。

  B:材料标记可以怎么做呢?

  老师引导:铁的陀螺在玩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变化?

  唐尤伟:会有火星

  秦奕恒:可以做火星标记

  幼儿都很赞同

  老师:那不是铁的材料做的怎么表示呢?

  邵未龙:可以做一个不是铁的标记

  朱文君:可以在火星上画一条线(老师理解的就是否定标记)

  师幼决定用火星表示铁的材料。否定火星的标记用表示不是铁做的陀螺。

  C:玩法标记可以怎么做?

  老师:我们今天的陀螺中有拧陀螺,有战斗陀螺,可以设计什么符号来标记呢?

  邵未龙:拧陀螺可以画一只手

  李国庆:拉的陀螺可以画一条线

  徐晟:拉的陀螺可以在一条线上画一排牙齿,表示有齿轮

  彭晓阳:拉的陀螺还可以画手上有一条线。

  最后师幼决定拧陀螺用手表示,战斗陀螺用线表示

  2、请幼儿给自己小组的陀螺分类并进行记录,观察孩子的活动情况。

  3、幼儿讲述自己小组是怎么分类,老师记录幼儿的作业情况。

  (评析:幼儿有过按特征分类的基础,只是以前的分类标记都是老师规定的,而今天是孩子们开动脑筋,自己的发现创造的,他们很感兴趣。在活动中,幼儿才是真正的活动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辅助者。在活动中,既开发了幼儿的发散思维,又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从孩子的反映中也可以看出孩子对做图形标记也有了一定的经验。考虑到幼儿有一定的能力差异,所以在商讨出标记以后我是让孩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记录。在学到一定的知识的同时,孩子又学会了怎样与人合作。)

  活动四合作活动:搜集材料

  目标:

  1、探索制作陀螺的材料,能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2、愿意参与材料的搜集活动。

  过程:

  师:我们玩的陀螺除了可以买还可以怎么办呢?

  幼:可以自己做。

  师

  :那我们可以用那些材料来做陀螺的面呢?

  邵未龙:可以用彩色纸来做陀螺的面

  尤志浩:可以用纸盒来做

  秦奕恒:可以用瓶盖子来做

  周杰:不用彩色的纸也可以,可以用自己的蜡笔来涂色,也很漂亮。

  师:哪些陀螺来做陀螺的轴呢?

  周杰:可以用橡皮泥沾在上面

  秦奕恒:可以用牙签

  邵未龙:可以用粗的毛线,尤志浩:可以用细的毛线,朱文君:毛线是一条绳子,太软没有用的。

  朱文君:可以用吸管

  徐晨辰:可以用筷子,幼儿反驳:筷子太长,徐晨辰:我可以把她弄短一点儿,或者买小的筷子。

  吕新炜:可以用教室里短的五彩小棒。

  朱若愚:可以用螺丝来做。

  师:让我们一起来搜集制做陀螺的材料。

  (评析:师幼一起搜集资料,幼儿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既认识了一些材料的质地特征,又要考虑承当陀螺的哪一部分,怎样制作等,在此过程中,既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又培养了幼儿思维能力。让家长也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丰富活动的内涵,使活动更成功)

  活动五手工活动:制作陀螺

  目标:

  1、学习制作陀螺,会给陀螺涂上漂亮的颜色,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2、提高孩子使用剪刀的技能,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准备:不同材质的纸(有的剪成圆,有的要自己剪)剪刀、牙签,火柴棒,蜡笔,吸管,螺丝等材料

  过程:

  一、

  哦方案活动幼儿讲自己的发现

  活动之前有一个小朋友已在那里用带来中间有孔的塑料圆圈进行尝试,结果发现用牙签做轴太细,用筷子做轴太粗,就想到把筷子削细一点。

  二、老师出示制作陀螺面的材料和做陀螺轴的材料

  师:你觉得圆片可以做什么?牙签有什么用?

  幼:圆片可以做面,牙签可以做轴

  师:你知道为什么要在圆片中间弄个小点呢?

  邵未龙:棒可以从中间穿过去。

  朱若愚:小棒放在中间才可以转起来。

  师:那我们在制作陀螺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李国庆:中间的小孔不能太大

  周舟:要剪的光滑。

  徐晨辰:小棒要从中间穿过去。

  三、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制作陀螺

  要求:先剪

  ,再涂色,最后做轴

  四、幼儿自由玩自己制作的陀螺

  师:你们在玩的时候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周杰、吕新炜等几个小朋友都是选择的薄的纸发现转不起来,通过和同伴的比较明白太薄的材料不适合做陀螺的面,换材料再做。

  唐尤伟:我选了个大的圆圈,很重,牙签太细没有办法转。

  邵未龙:我一开始的时候可以转,后来孔变大了就不可以了。

  李国庆:我选了筷子做轴,筷子太重了不可以转;邵未龙:要用很重的圆片才可以了;秦奕恒:可以把筷子弄短一点;

  周舟:我涂的颜色是一条条的,转的时候都变成彩色的圈圈了很漂亮。

  朱若愚:我发现小圆比大圆转得快。

  吴家乐:我发现用吸收做的陀螺转得很快

  邹蓉蓉:我也用吸管做的,也很转很长时间。

  吕新炜:我也用吸关管做的不可以转

  幼儿都来看陀螺旋转,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后发现不能转的原因是吸管长,陀螺的面小,幼儿建议他们剪掉一点。

  吴怡辰:我的孔很小我还是转不起来,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小棒不在中间,老师帮助孩子一起重新放小棒,转起来了,孩子露出灿烂的笑容。

  老师:你们觉得用牙签的哪一边放在下面好呢?

  俞奇:不要用太尖的一头

  邵未龙:火柴棒也很的,我转起来了。

  老师:今天你们都尝试用了不同的材料,知道不是什么材料都可以做的对吗?

  (评析:在整个活动中幼儿都非常积极,老师也给予幼儿一定的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材料尝试制作陀螺。幼儿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知道了哪些材料适合做陀螺的面,哪些材料适合做陀螺的轴,老师也有可惜的发现,原来吸管也可以做陀螺。另外还知道了陀螺能不能转起来和轴的长短,孔的大小,棒在不在中间,面的重量都有一定的关系。这样的发现不是老师灌输的而是自己在玩的过程发现的,相信幼儿更会收益非浅。)

  活动感悟:

  老师要了解孩子的世界,关注孩子的兴趣点,你会发现其实和孩子沟通并不是很难。而且通过这样的活动老师也能从孩子那里学到很多。印象最深的就是孩子把陀螺玩的出神入化的时候我根本就不会玩,也不知道怎么装。有一次我无意中拿了一个陀螺,可是没有玩起来,小朋友马上说“老师也不会玩啊,老师你装反了,老师我来教你吧……”我心里咯噔一下,原来,自认为简单的东西并不是人人都会玩的。而我们的教学也是:老师以为很简单的知识,也许对于有的孩子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而认为很难的东西,也许幼儿早已熟悉的不得了了。我们常说:给孩子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是给孩子一杯水,我们要有一桶活水。如果

  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你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行,也会被孩子看不起的。作为老师,孩子喜欢玩的,我们要比他们更会玩,孩子感兴趣的,我们要比他更感兴趣。孩子知道的事情,我们要比他知道得更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解决孩子出现的问题,让孩子信任我们。

  在整个一系列的活动中也不难看出孩子的兴趣点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特别愿意参与这样的活动,积极动脑;有的孩子玩的时候很会玩,但是不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孩子在活动中善于发现问题,就好象徐晨辰她就在玩的过程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战斗陀螺都很快,如果拉条的齿轮很小,攻击器的着力点很小,它也会影响转的速度;有的孩子根本对这个活动没有一点兴趣。但不管怎么样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我想孩子一定能知道许多自己原来不了解的知识。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观看情境表演,知道与同伴一起玩桌面玩具时,要有次序地拿放玩具。

  活动准备:

  1、布袋木偶小猴、小狗各一只。

  2、桌面小积木一筐,放在一张桌子的中间。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围成半圆坐好,教师的左右手分别套上小猴、小狗的木偶,藏在身后。

  (二)教师操纵木偶情境表演“我们这样玩”。

  1、出示小猴、小狗,并互相问好,告诉幼儿:小猴、小狗要一起玩玩具啦,看看,它们是怎么玩的。

  2、小猴把放在桌子中间的积木筐拿到自己的面前,小狗说:“把玩具放在桌子中间吧,大家都拿得到。”小猴说:“好的”。就把玩具筐放到了桌子中间。

  3、小狗说:“我用积木造房子。先要一块长积木。”小狗从筐中挑了一块长积木放在桌子上。

  4、小猴说:“我用积木造大炮。先要一块大积木。”小猴在筐子里找呀找,找到了一块大一点的积木,拿出来放在桌子上。

  5、小狗说:“我造的房子是绿墙壁,我需要一块绿积木”小狗找了一块绿积木拿出来房子长积木的上面。

  6、小猴说:“我要一块红积木”。小猴从筐里拿起红积木放在大积木的上面。

  7、教师分别操纵小猴、小狗一块一块拿积木,直至搭出大炮和房子的造型。

  (三)引导幼儿观看小猴、小狗搭造的大炮和房子。教师表扬小猴、小狗能一块一块拿积木。

  (四)告诉幼儿:玩具玩好啦,看看小猴、小狗怎样收玩具。教师操纵木偶将积木自上而下一块一块拿起放回筐里,然后放回玩具架上。

  (五)用小猴、小狗的口吻告诉幼儿:“小朋友,我们是这样玩玩具的,玩积木时要玩一块拿一块,玩好后一块一块放回去。请你们也像我们这样玩玩具好吗?再见。”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吃点心。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1、用鼻子闻,识别各种气味,了解鼻子的用处。

  2、2、尝试用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识别气味。

  重点:幼儿能够用鼻子识别各种气味,并了解鼻子的用处。

  难点:幼儿用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识别气味。

  活动准备:

  1、1、装有醋、酒、花露水的小瓶若干,纱布封口。

  2、2、香皂、洗发水、茶叶等。

  活动过程:

  1、1、引出话题:

  ——“你们闻到什么气味?”

  1、2、引导幼儿操作感知:

  (1)——指导幼儿了解鼻子的用处:“小鼻子上有什么?用手捏住鼻孔,闻得到气味吗?”

  (2)——请幼儿识别瓶盖封口的瓶子里散发出的气味:“桌上放着许多小瓶子,用鼻子闻一闻里面是什么,然后告诉大家。”

  (3)——请幼儿交流自己闻到的'不同气味:“这个瓶子里装的是什么?”“这两个瓶子里装的东西看上去差不多,它们是一种东西吗?为什么?”

  (4)3、教师小结:花露水是香香的,黄酒有股酒香味,醋香味儿。

  2、4、引导幼儿比较分类:

  (1)——出示各种带气味的物品:“用鼻子闻一闻这些物品是什么气味,如果闻到的气味和刚才闻到的花露水、黄酒、醋的气味差不多,就把物品分别送到相应的放置酒、醋的桌上去。”

  (2)——请幼儿给物品分类并验证:“防有花露水、酒、醋的三张桌上分别又放了哪些东西?”“这些又是什么气味的东西?为什么它们在一起做朋友?”

幼儿园教案 篇4

  教材简析:

  测量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科学内容,以往的测量活动大多是教师为幼儿提供一定数量的测量工具如:筷子、绳子、粉笔、吸管等,让幼儿进行测量的,他们的思维就大多被局限在教师所提供的工具内,创造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然而,现实生活中,可供幼儿进行测量的工具有很多很多,有的甚至我们成人都想不到,但是幼儿却能够去发现。

  设计理念:

  本活动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将幼儿身边的事物"桌子"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引起幼儿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自主的探索、发现、操作,进而创造,从而获得测量的正确方法与经验,从中体验经过他们自己探索发现而获得的成功,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创造性地使用各种工具进行自然测量,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并记录测量结果。

  2.幼儿能积极动脑,解决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测量,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蜡笔、纸人手一份2.桌子八张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我们教室里有好多桌子,我们天天都要用到它,可是你们知道这些桌子有多长吗?

  那就让我们自己动脑去量一量吧!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在幼儿生活中,可以用来进行测量的工具有很多,因此活动一开始我以幼儿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桌子来导入,直接进入正题,通过问题"桌子有多长"一下子调动起幼儿的兴趣,让孩子寻找身边的测量工具并积极地去动手操作,解决疑问。](二)幼儿进行测量,自己动脑寻找量具进行测量。

  量完后提问:

  1.你刚刚是用什么量的?(幼儿介绍自己使用的量具)2.那你是怎么量的呢?请你来给大家示范一下。(请多个幼儿回答并示范)3.你觉得他的这种方法怎么样?(每请一个幼儿示范后,让其他幼儿评价一下)4.教师与幼儿一同总结,从而得出正确的测量方法:从左往右或者从上往下开始测量,如果长度不够,做好标记,再从标记处接着往下量。

  [教室里可供幼儿进行测量的工具有很多,幼儿纷纷寻找测量的工具,有的孩子用的是自己的手,有的用的是蜡笔盒等等,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自己的工具去初步感知测量,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而交流的过程则是让孩子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做法,教师始终支持孩子的活动,只作适当的引导,不同的做法其实是孩子智慧的碰撞,最终孩子在交流评价的过程中找到了正确的测量方法。这样的过程让幼儿感到是他们自己在获得经验,获得知识,而不是老师说教、灌输给他们的。真正感受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了发现的乐趣。](三)幼儿第二次操作:再次测量桌子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师:现在老师要请你们用和刚刚不一样的方法,再去量一量桌子的长度,然后把你用的量的工具和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你记录的结果要自己看得懂,别人也要看得懂。

  1.幼儿进行测量,教师进行观察指导。

  2.你是用什么量的?怎么量的?你量的结果是怎样的?(让幼儿出示测量记录表)3.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呢?为什么同一张桌子,你们量了之后记录下来的结果不一样呢?(幼儿讨论后回答)4.教师小结(边演示边操作):虽然量的工具不同,但是量出来的桌子的长度还是一样的!

  5.介绍常用的测量工具,直尺、卷尺等。

  [本环节是对上一环节的巩固。有了第一次的测量经验,这次就容易多了,因而我在这一环节增加了难度,让幼儿用和第一次不一样的方法测量,而且还要记录。记录的过程也是幼儿创造力和能力的体现,因为幼儿由于能力差异,记录的方式会不一样。活动在此逐渐深入,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即"为什么同一张桌子测量记录的结果却不一样"然后在讨论的过程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原来是测量的工具不一样,但桌子的实际长度是不会变的,教师同时适时的引入生活中常见的测量工具,拓宽孩子的经验。教师始终都是让幼儿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在关键时刻用问题来引领幼儿,起一个"推一把"的作用。](四)幼儿自由选择测量对象,进行测量并记录。

  师: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可以去量一量,你还想量什么呢?在量的时候,把你量的对象、量时用的工具和量的结果都记录下来。你还可以和别人对照一下,同一样东西,量的结果一样吗?如果你一个人不行的话,你可以找好朋友一起去测量。

  1.幼儿自由测量,教师观察并指导。

  2.幼儿之间相互交流测量的过程。

  3.集体交流评价。

  4.教师总结。

  [孩子们在学会测量并记录之后,兴趣就更大了,为此,教师适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让孩子去量自己想量的东西,只是孩子们测量的范围更广了,教师也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间和选择的权利:你还想量什么?同时鼓励幼儿进行合作测量:如果你一个人不行的话,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去测量,让孩子从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共同解决问题的快乐,使同伴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六、活动

【实用的幼儿园教案模板集锦4篇】相关文章:

【实用】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模板集锦5篇03-23

【实用】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模板集锦10篇03-23

【实用】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模板集锦九篇03-23

【实用】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模板集锦10篇03-23

【实用】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模板集锦7篇03-22

【实用】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模板集锦四篇03-22

【实用】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模板集锦五篇03-20

【实用】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模板集锦7篇03-29

【实用】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模板集锦6篇03-27

【实用】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模板集锦8篇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