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模板汇总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和别人进行交谈。
2、体验关心集体、帮助别人自己就会感到快乐的情感。
设计意图:
在与我班孩子的共同生活中,我发现每次在整理收拾玩具的时候,有一小部分幼儿不那么积极,有时故意的躲避,于是我设计了这个活动我快乐,通过引入幼儿进入情景,讲讲说说、分析讨论、采访等形式,让幼儿去感受关心集体、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
活动准备:
幻灯片、笔、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树叶,导入情景
1、出示第一张幻灯片,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我碰到了谁?(小树叶)风儿把小树叶带到了这里,让它去找找谁是快乐的小动物,你们愿意和它一起去吗?”
2、逐一出示后面的幻灯片,引出小树叶与他们的对话:
好,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树叶碰到了谁?小树叶问小鸟:“小鸟你快乐吗?”小鸟说:“我每天给大家带去美妙的歌声,大家都很喜欢我,所以我很快乐!”小树叶找到了第一个快乐的小动物。我们再去看看。(依次引出小青蛙和小狗。)
小树叶问青蛙:“小青蛙你快乐吗?”小青蛙说:“我每天帮大家捉害虫,我很快乐!”
小树叶问小狗:“小狗你快乐吗?”小狗说:“我每天为主人看门,我很快乐!”
二、分析讨论,引起感情共鸣 小树叶碰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快乐吗?
它们为什么快乐呀?(依次类推小青蛙、小狗。)
原来它们做了许多帮助别人的事情,所以他们感到很快乐。
你们快乐吗?你们做了哪些快乐的事情啊?
那你想不想去了解一下你的好朋友、老师、阿姨是不是快乐的?”
好,我们去采访一下!
三、现场采访,了解别人的快乐
1、采访问题:如:你帮助过别人吗?你感到快乐吗?
2、每位幼儿自己也是被采访对象。
3、幼儿可以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记录采访结果。
四、全班分享交流采访结果
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进一步引发幼儿懂得“帮助别人是快乐的情感”的道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幼儿观察动物的基础上,通过幼儿自身的活动,模仿动物的行走方式。
2.发现动物的行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活跃幼儿的思维,并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幼儿观察动物行走方式的兴趣。
3.对动物走路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动物世界课件,录音机、音乐磁带。
2、各种动物卡片和动物头饰幼儿人手各一个。
活动过程实录
一、引课: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去过动物园?现在跟老师一起去动物园游戏好不好?幼儿:注意倾听--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律动:
听《去动物园》音乐进行律动表演--培养幼儿对艺术的爱好。
三、谈话活动:
1、猜一猜动物园里都有什么动物?看一看它们是怎样行走的?幼儿:唤起已有经验,边思考边回答--培养幼儿注意观察能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四、自主探索
(1)结合导入所提供的动物画面,引导幼儿观察,说出画面内动物名称,并说出它们是怎样行走的。
(2)用定格动物画面,让幼儿观察画面内动物的腿有什么不同,是怎样行走的。
(3)在动脑筋,换一种动物行走姿势,让别的小朋友猜,看能不能猜对。--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
五、幼儿表演:
老师准备了许多动物的头饰,每个小朋友可以上来选一种,然后一个一个地学自己头饰上的动物的行走姿势,并且要向大家报一下《我是**,我会走(跳****)》。幼儿:自选头饰、边表演介绍--培养幼儿合作,并谦让的精神。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六、行走游戏:
1、每个幼儿一张动物卡片,幼儿之间相互交流,自己卡片上的动物和其它小朋友卡片上的动物行走方式一样,还是不一样。
2、按动物的行走方式进行分类,分为飞、跑、跳、游、爬、蠕动。
3、行走方式相同的动物走到一起去。幼儿:共同参与游戏活动。
延伸活动:到操场上去比一比谁的行走方式快。
教学反思
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我抓住幼儿活泼好动、模仿力强、兴趣转移快、好奇心强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真实的直观形象的画面一下子就把幼儿带入动物的天地,通过对动物的观察激起幼儿对动物进行探索的欲望,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我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仅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引导幼儿由易到难,采用谈话、游戏等方法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了解常见动物的行走方式。
本次活动以师生共同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让幼儿在自由、自主的游戏情境中主动参与、积极表现、乐于交流。 设计、构思、充分调动了他们活动的积极性,满足每一个孩子表现与表达的欲望和需求,实现幼儿原有经验的再现、整合与提升。
在这节课中,由于教师掌握了幼儿本年龄特点的各种感官能力,鼓励和个别帮助为辅,给幼儿充分的表达自由,使他们能做到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积极讨论、互相交流,使幼儿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表现有趣的活动,通过观察与探索,幼儿发现动物行走方式有飞、跑、跳、游、爬、蠕动,实现了各个教育目标。通过本次活动,我也发现,只要给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探索空间,孩子们的发现是无穷的,他们想到的问题老师有的都想不到。所以老师应该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在探索中发现,去获得知识,积累经验,幼儿只有在亲自实践中去探索去发现,才能对获得的知识掌握扎实。
小百科:动物生物的一个种类。它们一般以有机物为食,能感觉,可运动,能够自主运动。活动或能够活动之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了解蝌蚪的生长变化。
2、蛙类的成长过程图片。
活动准备:
1、在自然角的鱼缸里,养数条小蝌蚪。
2、蛙类的成长过程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蝌蚪的特征
请幼儿猜谜:河里抓青蛙,抓到黑娃娃,大大头来,细尾巴中的黑娃娃是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水里的蝌蚪,并提问:蝌蚪长什么样子?(头大大的、圆圆的,有一条长尾巴,像个音符)
2、请幼儿再看一看每只蝌蚪是否长的一样?幼儿自由发言。
3、蝌蚪是怎样运动的?是用身体的哪个部分让它前进呢?(游动、尾巴)
二、观察蝌蚪的生长过程
1、观察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后提问:
⑴从小蝌蚪到青蛙会经过哪些变化?
⑵蝌蚪变青蛙是先长出前脚还是后脚?
⑶身体的哪个部分会消失?
⑷变成青蛙后都停在哪里?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以幼儿用书中蝌蚪的生长过程图统整概念。
三、比较青蛙和蝌蚪
1、教师请观察比较蝌蚪和青蛙,然后提问:
⑴青蛙长什么样子?(有四只脚,嘴很大、眼睛凹凸的)
⑵青蛙是怎样运动的?
⑶青蛙和蝌蚪外形有什么不同?运动方式有什么不同?
2、教师总结幼儿回答并统整概念。
四、观察不同蛙类
1、观察不同的蛙类后,提问:
⑴蟾蜍长得好像青蛙,有没有发现它们哪里不一样?(颜色较深、皮肤有疙瘩)
⑵树蛙和青蛙哪里不一样?(居住环境不同、脚趾没有蹼有吸盘)
2、让幼儿思考后回答,教师再总结说明幼儿的讨论。
活动反思:
能说出青蛙的生长变化,能排列出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根据观察幼儿用书上的内容,能说出两种不同蛙类的外形特征。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性质:
学科带头人展示研讨课
活动班级:
大(2)班
执教者:
香花幼儿园陆美华
教学名称:
绘画———画味道
教学要求:
1、感受区分冷暖色调。
2、联系生活,发挥想象,并能正确运用冷色、暖色。
教学准备:
图画两张(一张为冷色图画,一张为暖色图画)
调味(分为甜,辣、苦、冰四种味道)
油画棒绘画纸记号笔
教学流程:
欣赏与感受——区分两种色调——尝味道————画味道———展示作品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画,感受区分冷暖色调。
1.出示两张图画
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两张美丽的图画,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
你们看了这两张画有什么感觉?
2.幼儿回答。
3.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引导幼儿发现这两张画运用了不同的色调)
哪些颜色给人暖洋洋的,是暖色调?
哪些颜色给人的感觉冷冷的,是冷色调?
4.小结:运用不同的色调绘画,会给人不同的感觉,不同的绘画效果。
二、尝味道
师:老师有几个调味瓶,请你尝尝它是什么味道,给你怎样的感觉?如果让你把这种味道的画出来,你觉得应该用冷色调还是暖色调?
1.幼儿尝味道。
2.幼儿交流。(引导幼儿说出甜、辣的味道给人的感觉快乐的兴奋的,应该用暖色,另两相反)
三.幼儿画味道,教师指导。
1.师:那我们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开心的事,也有许许多多伤心难过的事,他们也有各自的味道,你们能不能用冷色调或者暖色调把他们画出来呢?
2.幼儿作画。
3.指导幼儿色调正确运用,以及同一色调的'渐变运用。
四.展示作品,共同分享。
设计思路:
大班年龄的幼儿对色彩有强烈的敏感度,他们喜欢运用各种颜色进行作画,然而如何运用色彩表现一定的含义,这方面的意识与概念还不明显。于是就通过两副欣赏性的图画让幼儿感知感受,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从而进一步区分冷暖色调。(以前对冷暖色调有初步的认识)然后让幼儿尝味道,用味觉来体验出什么味道用什么色调表现比较合理,当幼儿创作时让孩子们画单纯的味道当然过于的抽象,孩子们难以想象,于是就根据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与绘画基础的特点,让孩子们想想自己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带给自己什么滋味,应该如何用色调进行表现。这样既提供了幼儿自由想象的空间,又达到了色调的运用的效果。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初步了解故事内容,了解一些水果名称,知道水果有营养和吃水果的好处。
2、学习爱吃水果的牛关心别人的优秀品质。
3、感受故事的有趣,乐意随教师和同伴一起看看说说。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
绘本课件、水果卡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要讲一个小动物的故事,你们猜猜是什么动物?是一头牛,牛喜欢吃什么?可是这头牛喜欢吃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老师要讲的是什么故事呢?《爱吃水果的牛》
二、看课件理解故事。
1、看,这头牛为什么爱吃水果啊?这是什么地方,山坡上都是什么?
2、主人每天都会喂它吃各种水果,第一天,吃的是什么水果?我们都吃过吧?什么味道的?西瓜能清热解暑,夏天很热的时候,吃上一片西瓜就会感觉很舒服。牛吃了西瓜后做了一个什么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第二天呢?木瓜有丰富的营养,被称为"长寿果",经常吃木瓜,可以健康身体,活到很大的年纪都不会生病,像寿星爷爷一样呢!主人到书上摘了好多木瓜给牛吃,牛吃完后是什么表情?
4、第三天,主人又喂它吃了什么水果呢?这个水果长得很好看,像星星一样,这叫杨桃。杨桃吃起来有点酸酸的,但是杨桃可以预防和治疗咳嗽、咽喉疼痛,牙痛,经常吃就不会感冒,不会牙疼,还帮助消化呢。看看牛吃了杨桃又做了什么动作?
5、我们猜猜,主人还会喂它吃哪些水果呢?
6、一天晚上,突然刮起了一阵冷风,气温突然下降了,会发生什么事情了呢?主人生病了。牛看见主人生病了,心里怎么样啊?你怎么看出来的?
7、还有谁生病了?猜猜只有谁没有生病?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8、小朋友生病的时候,你爸爸妈妈怎么照顾你的?你想怎么照顾别人的呢?牛会怎么照顾主人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会对主人说什么?(主人请喝草莓牛奶)我们一起来学说。说话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呢?
9、牛还给会给主人喝了什么奶?请小朋友学说"主人,请喝**奶"。主人喝了水果牛奶身体好了,牛还会把水果牛奶送给谁喝呢?邻居们喝了牛奶怎样了?
10、大家知道多吃水果能增强体质,不生病,所以邻居都喜爱吃水果了。你们喜欢吃水果吗?都喜欢吃什么水果11、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水果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你们认识吗?
12、水果不仅有营养,还能做成各种水果娃娃呢!我们来欣赏一下,这是什么水果娃娃?你们想变成健康的水果娃娃吗?
三、音乐游戏《认识你呀真高兴》,你贴上什么水果,就是什么水果娃娃,介绍自己时就说"我是什么水果娃娃"。
活动反思:
故事是幼儿最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帮助幼儿发展语言的方法。相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则是以教师讲述故事为主要部分。
小班的幼儿接受能力稍弱,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适当,节奏要比平时谈话稍慢些,使幼儿一边听一边想;讲述故事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有夸张的变化,这样不仅吸引幼儿的注意,还对幼儿用肢体语言弥补口语表达能力不中足起到示范作用。在上《爱吃水果的牛》这一课时,我这两方面做得都不够到位,语速稍快,影响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肢体语言不够夸张,没能充分调动幼儿听故事的积极性。
故事教学中往往要讲述多遍,而且要注意方式的变换,才能激发幼儿倾听故事的积极性。我在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时,第一遍时就直接用上教具与挂图,逐图指导幼儿看图理解,正如一老师所说,影响了幼儿对故事的完整欣赏。在第二遍完整讲述时,幼儿注意力有所分散,对故事的倾听兴趣不高。活动目标完成稍显勉强,幼儿虽知道多吃水果身体健康,但并未理解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助人也是一种快乐。
在故事中的提问,对于小班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只能是一些简单,细小的问题。从大班下来的原因吧,此次活动我设计的问题有点难,稍脱离幼儿的实际能力。如:你的朋友生病了,你会怎么做?幼儿仍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还没有照顾病人的经验,答非所问,问题的设计没有起到帮助幼儿巩固理解故事作用,反而打击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通过此次活动再一次体会到,每个活动的选材与组织都必须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让孩子们跳一跳能够得着,才能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更好地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目标:
学会g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准备:拼音、生字卡片。
过程:
一、复习
1、抽读6个单韵母卡片。
2、接顺序读读8个声母卡片。
二、学习"g、k、h"的音形及书写(一)学习声母"g"
1、学习"g"的音:
⑴出示"g"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⑵借助鸽子的"鸽"的音学习"g"的音,读的时候注意读得轻短些。
⑶教师边范读边讲解发音方法:发音时,用手掌对着嘴,感觉不到气流冲出。
⑷学生随读体会发音方法,可用手掌试一试。
⑸开火车读,教师注意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学习"g"的形:
⑴仔细观察图怎样记忆"g"的形?
⑵编记忆小儿歌:9字加弯g、g、g。
3、书写字母"g":
⑴认识基本笔画"竖左弯"。
⑵观察书中"g"的笔顺和占格位置,请同学说一说。
⑶教师范写"g":第一笔是什么?点什么格?教师写;第二笔是什么?占什么格?教师写;注意竖左弯要在第四线上边一点写弯,一定不要挨着第四条线。
⑷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对姿势合格的学生发合格小奖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解故事内容故事,能以肢体动作和语言表现故事情景。
2、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
3、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PPT,幼儿经验准备。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出示拖鞋图片,提问引起幼儿兴趣。
师:这是什么?你知道拖鞋在古代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又是用什么做的吗?
2、出示木屐,告诉其名字。
师:拖鞋在古代的时候叫做木屐,木屐用什么做的?
那木屐是怎么来的呢?有个民间传说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表现故事情景: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2、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听完故事你知道木屐是怎么来的吗?
(2)他们为什么要做木屐呢?
小结:做木屐原来是要木屐发出咯叽叽的声音,让大熊不来伤害他们。
(3)他们在做木屐前是怎么对付黑熊的呢?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听完故事要请小朋友来扮演老婆婆和老公公这两个角色,所以请大家仔细听。
3、再次完整欣赏故事,为故事表演做准备。
师:那用木屐之前老公公和老婆婆是怎么来逃避黑熊的伤害呢?
他们上山的时候,心情会怎么样?那山下的人呢?大声喊的时候表情怎么样?为什么要这样的表情?
那你们愿意来做做老公公和老婆婆吗?
4、幼儿分角色扮演,用肢体和语言表现情景。
预设:老婆婆上山的时候为什么左看看,右看看?老公公为什么不停地大声喊?
你们发现刚刚上山的老公公好像很紧张,为什么?
三、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
师:现在你知道木屐的由来了吗?
小结:其实这只是一个为了纪念木屐诞生的小故事,但人们能编出这样的故事,也体现劳动人民的聪明。
师:可能现在我们中国船木屐的人比较少了,那你知道哪个国家的人民总是穿着木屐呢?原来,别的国家的人们穿着我们中国人发明的木屐,你会有什么感觉?
四、拓展:
除了木屐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也是我们中国发明的,而且这些发明其他国家的人也在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设计背景:
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朗读能力和仿编能力,同时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能熟读儿歌《对对歌》。
2、能理解大与小,多与少的关系。
3、能仿编儿歌。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熟读儿歌《对对歌》。
2、能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 游戏活动,激发兴趣。
1、师:大3班小朋友。(生:哎)
师:我班的小朋友呀!聪明又能干,老师想请你们来做个游戏,好吗?(生:好)
师:老师说一个词,看谁的反应最快。
师:我说:大大大 生:我说:小小小
师:我说:多多多 生:我说:少少少
师:我说:高高高 生:我说:矮矮矮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反应力真灵活。
师:一边多,一边少,出示PPT图片 生回答(一打铅笔、一把刀)
师:一个大,一个小,出示PPT图片 生回答(一个西瓜,一个枣)
师:一边多,一边少,出示PPT图片 生回答(一盒饼干、一块糕)
师:一个大,一个小,出示PPT图片 生回答(一头肥猪,一只猫)
师:一边多,一边少,出示PPT图片 生回答(一群大雁、一只鸟)
师:一个大,一个小,出示PPT图片 生回答(一棵松树,一棵苗)
师:一边唱,一边跳,大小多少,要记牢。
4、下面我教大家有节奏的读一遍。(教师拍手说:一边多,一边少,小朋友说:一打铅笔,一把刀……)
5、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
三、仿编儿歌。
1、小朋友,我们也来编儿歌,好吗?
2、教师示范。
师:出示PPT图片(一打筷子、一把勺)教师念:一边多,一边少,一打筷子、一把勺。
师:出示PPT图片(一棵大树,一朵花)教师念:一个大,一个小,生说(一棵大树,一朵花)
师:出示PPT图片(一盘雪梨,一个苹果)生说:一边多,一边少,(一盘雪梨,一个苹果)
师:出示PPT图片(一条大鱼,一只虾)生说:一个大,一个小,(一条大鱼,一只虾)
师:一边唱,一边跳,生说:大小多少要记牢。
3、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会自己编儿歌啦!晚上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编。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入手,深得学生的喜欢,并能利用PPT让学生观察后,说出图片画的是什么东西,然后连成一句话,从而学习儿歌。不足的是示范朗读次数少,指导仿编儿歌不到位。只有少部分学生会仿编儿歌。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中知道人是各种各样的,并发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尝试用准确的语言表达。
2、学会欣赏自己,为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感到高兴。
重点难点:
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PPT课件
2、经验准备:完成“我自己”的调查表,对人的特征及自己的特点有一定了解。
活动过程:
一、出示书名,引入话题
提问:今天英英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书,看看书名叫什么?什么是各种各样的人呢?
:书中有哪些不一样的人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二、观察交流,说说不同
1、高矮不一样
提问:这两个人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可能会关注到服装等细节上,教师可进行引导。)
:每个人的身高是不一样的,有的人高,有的人矮。
提问:在我们班级里,谁和谁的身高不一样?(引导幼儿语言准确,如我和XX身高不一样,我比他高,他比我矮。)
:原来我们小朋友的身高也是各不相同的。
2、胖瘦不一样
提问:这两个人又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当幼儿说到穿着不一样时,可引导幼儿关注到身材上。)
:每个人的身材会不一样,有的人胖,有的人瘦。
提问:在教室里,你是胖的还是瘦的呢?(引导幼儿语言准确,如我跟XX胖瘦不一样,他比我胖,我比他瘦。)
:每个人的身材是不一样的。
3、头发不一样
提问1:看看她们哪里不一样?(如幼儿说到头发不一样时,可追问:你能说得再准确点吗?怎么不一样?)
:原来发型不一样,有的直发,有的卷发。
提问2:除了发型不一样,还有哪里不一样?(幼儿可能说到发色、发饰,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提升。)
:头发的发色也是不同,有的黄、有的黑。(发饰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有的……)
提问3:你和谁的头发哪里不一样?(当幼儿回答简单时可提示说完整,如我和XX发型不一样,我的是扎辫子的,她是不扎辫子的。)
:原来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头发也是各种各样的。
4、其它不一样
提问:除了我们刚才说的身高不一样、胖瘦不一样、发型不一样外,你和别人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根据幼儿的回答及时提升,如两位幼儿不一样的地方多,可引导幼儿说出两种以上不一样的地方。)
:原来你们的脸型、服饰等也是与众不同的。
5、双胞胎不一样
提问:她们两个是双胞胎,你们觉得她们会有不一样的地方吗?你发现她们哪里不一样了?(引导幼儿关注到长相上的细微特征。)
:即使是双胞胎,只要你仔细观察他们,也会发现有小小的不同。
6、兴趣爱好不一样
过渡:刚刚我们说的不一样的地方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还有的不一样是需要我们通过很长时间的相处和了解才能够被慢慢发现的,到底是什么呢?(教师借助PPT进行提示,每个人兴趣爱好不同。)
提问:运动、跳舞、画画,都是他们的什么呀?
:是他们的兴趣爱好,原来每个人不同的兴趣爱好是需要在长期相处中慢慢发现的。
提问: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提醒幼儿用“我喜欢……我和别人不一样”的句式进行表达。如幼儿一开始不会说,教师进行示范。)
:小朋友的兴趣爱好也是各不相同的,非常广泛。
活动延伸:
教师: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高,有的人矮;有的人胖,有的人瘦;有的人直发,有的人卷发;就像天空中漂浮着各种各样的云,好像大海里畅游着各种各样的鱼,好像花园里盛开着各种各样的花。以后不管走到哪里,老师希望你们都能保持自己的兴趣爱好,让更多的人喜欢你,让更多的人和你做朋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0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星期(7以内的数)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
2、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活动准备:
1-7的数字娃娃,大写数字一至七,星期娃娃图片7张,四个星期转盘,星期娃娃头饰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 复习巩固1—7序数,2—6邻数。
1:今天数字娃娃也来到我们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课,(同时出示无序的数字1—7),请你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给数字娃娃排队,还要说出排在第一的是哪个数字娃娃。
2:以“数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戏形式巩固邻数。
老师以数字娃娃的口气问:我是2,我的朋友是几和几?请小朋友帮助我,帮我找出好朋友。幼儿回答:二、二、二,你的朋友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朋友。
二、 新授:以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
1:现在我们要和数字娃娃一起来听一个童话故事,听的时侯要仔细听,故事里讲了什么。
老师讲述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
讲完后提问: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星期妈妈一连生了几个孩子?
它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老师随幼儿的回答出示星期娃娃图片,打乱顺序。)
强调: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子是谁?请你们帮星期妹妹来排队,好吗?(排好队后读一读)
2:转盘游戏“找邻居”。
老师示范转动转盘,然后请个别幼儿操作。
规则:转动转盘后,指到星期几,就请小朋友讲出星期几的两个邻居。游戏反复进行3—4次。
突出强调:星期日的邻居是谁?(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即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结束下一个星期开始。)
三:幼儿操作活动:转盘游戏“找邻居”
幼儿分成3大组,每组一个星期转盘,一组幼儿轮流转动转盘,同组全体幼儿共同讲述指针所指星期几的两个邻居是星期几和星期几。
(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感觉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形成星期这一时间感念。)
四:活动评价:
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谈谈这节课认识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讲讲玩星期转盘游戏的感受。
五:分组进行角色游戏:找邻居。
七名幼儿一组,分别戴上星期娃娃头饰,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个角色形象,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转动,边转边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七个娃娃在一起,快快乐乐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找邻居”。
接着星期一发问:我是星期一,我有两个好邻居,我的邻居是几和几?其余六个星期娃娃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两个好邻居,你的邻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去由星期二、星期三……星期日顺次提问,方法同上,游戏继续进行。
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