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幼儿园教案十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教案 篇1
引用:
空间智能不是幻想,而是一种能力,是人的思维的一部分。幼儿的空间智能具有以下特点:
1、图像思维,可清楚地说出视觉表象。
2、能轻松看地图及其他图表。
3、喜欢画画、泥工等艺术。
4、喜欢拼图、下棋、走迷宫及类似的游戏。
5、喜欢想象,并创造出内心的表象。
6、喜欢看幻灯、电影或其他视觉上的表演。
7、有好的色彩感觉,经常用图像来记忆。
活动准备:
磁性教具,幼儿用书,红色圆卡10个。
活动过程:
1、 教师让幼儿自己选择把同一种东西放在一个小格子里,直到把4种东西放完。
2、 引导幼儿讨论,每个格子里各有几个东西。
3、 教师与幼儿一起对比讨论,两个方格里,相同位置东西的数是否一样。
4、 请幼儿翻开儿童用书27页,说说本页的内容,有什么图形?这些图形都是什么样的?
5、 引导幼儿用手指着书中的图,第一个中有几个皮球?是什么颜色?第二格中有几个皮球?是什么颜色?
6、 请幼儿在桌子上,用圈圈板摆摆看,下面的第一格与上面的第一格里,对应一样的是什么颜色,有几个。
活动目标效果:
1、 培养幼儿的对应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计数能力。
3、 发展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几种水果的名称与特征,并会进行简单的装饰。
2.会用……的……的句式描述水果的特征。
活动准备:
1.拟人化的水果(在苹果上贴上五官、头发等,打扮成老奶奶;橘子宝宝一个。)
2.苹果、香蕉、橘子、柿子等水果与幼儿人数相同。
3.每组上放好剪好的五官、固体胶、装饰用品等。
4.音乐:生日快乐歌。
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苹果奶奶过生日。
1.出示苹果奶奶。
教师:这是苹果奶奶,今天她特别的高兴,因为今天是她的生日,等会会有好多的水果宝宝都要来为她庆祝生日呢。
2.出示橘子宝宝。
教师:看谁来了,我是橘子宝宝,我第一个来给苹果奶奶过生日的,“我是绿绿的、甜甜的橘子宝宝,祝苹果奶奶生日快乐”。
二、说说自己知道的水果。
1.教师:小朋友们,猜猜还会有哪些水果宝宝会来给苹果奶奶庆祝生日呢?请小朋友来来把水果宝宝请出来,用一句好听的话说说这样水果的样子、形状或味道。
2.个别幼儿说后集体练习。
3.所有的水果摸完后再集体完整练习一次。
教师:真好听,我们在一起来说一说。
三、打扮水果。
1.教师:去给苹果奶奶过生日要打扮得漂亮一点,可这些水果宝宝都还没打扮呢!该怎么打扮它们呀?
2.讨论如何打扮。(给水果上贴上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头发等,幼儿说教师当场示范如何贴。)
3.教师:水果宝宝打扮好了,我们小朋友也来动手做一做吧。
4.幼儿自选相应的五官等粘贴在水果上。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辅导,问问小朋友你打扮的是什么水果宝宝,用好听的话来说一说。)
四、给“苹果奶奶”庆祝生日。
1.教师:给苹果奶奶庆祝生日喽,小朋友来扮演水果宝宝,打扮的什么水果就扮演什么水果宝宝,来说一句好听的话祝苹果奶奶生日快乐。
2.教师示范:我是绿绿的、甜甜的橘子宝宝,祝苹果奶奶生日快乐!
3.在“生日歌的乐曲声中,幼儿唱唱、说说、相互交流。”
教师:来,我们到苹果奶奶的身边来,一起祝苹果奶奶生日快乐。(音乐)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南瓜的明显特征,有兴趣地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与材料表现游戏情景。
2、乐意参与模拟种南瓜的美术游戏,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1、南瓜一篮、背景墙两块。
2、幼儿人手一份的深褐色底版纸,炫彩棒、颜料盘、刷子、印章、海绵、抹布等。
3、自制南瓜镂空模板人手一份(正面为黄色边框,反面为白色边框)。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主题
1、出示藤曼背景墙
师:农场里爬满了密密麻麻的藤,猜猜藤上会结出什么?
2、出示南瓜
师:原来藤上结出的是一个大南瓜!我们今天和老师一起来种南瓜吧!
二、贯穿情景,模拟演示
(出示铺满深褐色卡纸的背景墙,代表“开心农场”的“菜地”)
1、引出创作主题
以“开心农场”的菜地里有一根小小的南瓜藤引出创作主题。
师:大南瓜小时候就是一棵小小的南瓜藤,它长得这么小,能结出大南瓜吗?怎么才能让它快快长大呀?
2、用线条表现滕蔓
(1)教师在画面上点2个圆点代表南瓜藤的种子
师:菜地里有2棵小小的南瓜藤,它们说:“我也想长大!”谁来给它浇浇水,让它越长越高吧!
教师边讲边用午比划豢蔓的方向
(2)请2位幼儿同时上来示范,教师在画面上用手提示其方向
师:你来给这棵南瓜藤浇水,让它从下往上长高;她来给那棵南瓜藤浇水,你们比一比,
看哪棵南瓜藤长得高!
分别管2个幺力J乙提俱不同深戈的绿色炫彩棒,便于辨认比较
(3)比较线条的差异
教师先提问:哪棵南瓜藤长得高?
教师以南瓜藤口吻说:“哎呀,我还想越长越多,越长越密,长满整个菜地呢!谁来给我浇浇水,帮助我越长越长吧!”
接着提问:怎样才能快快长大呀?南瓜藤咕嘟咕嘟地喝水,越长越多了(师生共同演示
用不同颜色的笔添画藤蔓)
3、针对幼儿用线条表现滕蔓时出现的情况,即时用情景化语言引导
情况一:单纯涂颜色
引导:南瓜藤说:“不好啦!这是杂草,会抢我的水喝,快点锄掉它……”
情况二:拘谨不敢画到画纸边缘
引导:南瓜藤说:“怎么只长了一点点呵?再给我喝点水吧,让我长得再长一点,咕嘟咕嘟转一转,一下子长到菜地边!”
情况三:线条兜圈子,不会换方向
引导:南瓜藤说:“咦?怎么菜地里有人丢了一根绳子啊?”
4、添画叶子
师:南瓜藤越长越长,越长越密,菜园里爬满了南瓜藤,藤上长出了绿油油的叶子。
提问:数数长了几片叶子?(教师演示敲印叶子印章)咕嘟咕嘟一、二、三!(配以语言节奏来演示敲印)
5、结出南瓜
师:(演示拓印)南瓜藤说,‘快给我喝一点有营养的肥料吧!’南瓜是什么颜色的?(提示幼儿观察模板颜色和放置的方向)哈哈!结出一个大南瓜!
三、幼儿创作,感受体验
师:大家都来当小农民,到开心农场一起种南瓜吧!先给南瓜藤喝水,帮助南瓜藤长满整个农场哦!(否则是结不出大南瓜的。)
巡回指导要点:
1、用南瓜藤的口吻创设情景性语言,引导幼儿关注表现南瓜藤使劲长的方向,如使用了2个重点提示:
(1)锄去杂草(转圈的线条);
(2)长满整个菜园。
2、用工具材料的替换来帮助幼儿把握作画的先后顺序。在此次活动中的具体运用方式为:
(1)表现密密麻麻到处爬满藤(使用深绿淡绿色炫彩棒)
(2)表现藤上长满南瓜叶(使用绿色颜料和叶子印章)
(3)表现结出一个个小南瓜(使用橙色颜料、南瓜模板和小刷子)。
3、引导幼儿通过改变拓印的不同方向位置来关注构图的变化(若构图太空,就可以说“找个好朋友”、构图太满就说“太挤了,不舒服”)。
4、以农民伯伯的口吻,鼓励孩子超越砉师的作品
师:好了不起,你们种的南瓜比我还多1
5、鼓励幼儿画满并添加更多的南瓜
师:比比哪个小农民的本领大,种的南瓜最多!
四、分享交流,布置农场
1、将幼儿完成的作品布置在开心农场背景墙上
师:快到农场里来瞧一瞧,开心农场南瓜大丰收!
2、渗透一和许多、手口一致点数等数学领域内容
师:老师种了几个南瓜?你们呢?比3个南瓜多1个是几个……
3、出示一篮南瓜实物
师:哎哟嗨!哎哟嗨!小农民来把南瓜扛回家,下午请食堂阿姨烧成南瓜汤,一起来品尝,好吗?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5以内的相邻数,能找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2.初步感知相邻两数之间多1少1的数量关系。
3.乐于参于游戏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5只小动物图片、5座房子、1~5数字卡片、1~5点卡、1~5实物卡片
活动过程:
1、小动物找邻居
(1)通过小兔搬新家,初步感知“邻居”概念。
师:今天有个小客人来到我们中(6)班,我们欢迎它(教师出示小兔)!
师:小兔刚刚搬了新家,搬了新家后还有了两个新邻居,你们知道什么是邻居吗?
评析:以小动物搬新家引出数学活动的主题,活动变得更加生活化、游戏化,大大提高了孩子们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师帮助幼儿理解住在家两边的小动物就是小兔的邻居。
问:熊猫家的门牌号比小兔家少1,熊猫家住在几号楼?
小狗家的门牌号比小兔家多1,小狗家住在几号楼?
(2)出示另外两只小动物:大象、小猴,帮助他们找家。
(3)教师小结:原来邻居就是住在隔壁的人家,小动物们都有两个邻居,就是住在他们前面和后面的小动物。
评析:幼儿已经对邻居有了初步的感知,根据平时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很快可以找出住在前后的两个邻居。教师进一步对幼儿的已有经验加以总结,将活动自然推向下一个环节。
2、数字朋友找邻居
师:小动物们有了新邻居真开心,这里有一些数字朋友,他们也要来找邻居了。
教师出示数字1、2、3、4、5
提问:数字2的邻居是谁和谁(1,3)?
(因为1在2的前面,比2少1;3在2的后面,比2多1)
教师小结:一个数与它前后邻居的关系,是相邻数关系,1和3是2的邻居,也叫做2的相邻数,所以2的相邻数是1和3。
评析:从小动物找邻居自然过度到数字朋友找邻居,并引出相邻数的概念,用更加生活化、游戏化的语言帮助孩子理解数学概念。
3、游戏:找朋友
(1)教师幼儿共同游戏:找朋友
评析: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游戏,帮助幼儿掌握游戏规则,进一步理解、运用相邻数概念。
(2)幼儿自主游戏找朋友
评析:教师鼓励幼儿自主游戏,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加强对新经验的理解和运用。
4、幼儿操作:观察格子里的数字和圆点,在空格中添画相邻的数字和点子朋友。
评析:幼儿操作环节是对幼儿新学本领的运用和检验,幼儿通过书本提供的数字或点子判断出该数的邻居,找出数字的两个相邻数,并记录下来,是一个经验反馈的过程。
5、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鼓励幼儿说一说每个数字(或点子)的相邻数,并说出数与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评析:评价环节是教师带领幼儿提升新经验的过程,幼儿不仅能够迅速找出一个数的相邻数,并能进一步理清相邻两数之间多1少1的数量关系。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染纸工具——宣纸、彩色颜料,引导幼儿学习染纸的基本方法;
2、引导幼儿学习感受和表现上下、左右的对称美,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敏感性和对染纸的兴趣;(难点)
3、养成做事细心、有始有终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
生宣纸每人三张、12色彩色墨水颜料两盒、调色盘8个、范例四张、废旧报纸、抹布四块。
活动过程:
一、用比较法让幼儿观察蜡笔画和染纸画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从材料、效果方面进行比较。教师用图画纸和宣纸蘸颜色让幼儿比较两种纸的不同。师幼小结:图画纸不易吸水,宣纸易吸水、容易破。所以小朋友要轻拿轻放不要撕破。放手让幼儿感知、探索材料的不同。
二、请幼儿探索、操作染纸,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节约纸,不能浪费。
1、下面请小朋友用一张纸试一试,可以怎样折,能染出什么样的花纹来。幼儿染完后请幼儿互相说一说是怎么折、怎么染出来的。
2、师幼小结:可以对边折、对角折,可以折三下、四下······想要花纹大一点,就在颜料中多染一会儿想要花纹小一点儿,就在颜料中一蘸就拿出来。有中心花纹、四角花纹、四边花纹等。
三、将漂亮的范例出示在幼儿面前,请小朋友看一看,它们是什么形状的?花纹象什么?是由哪些颜色组成的?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互相讨论。师幼小结: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由五颜六色的花纹组成。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提醒幼儿每人只有三张纸要仔细染,不要浪费。
1、注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随时把手上、桌上的颜色用抹布擦干净;
2、蘸过后在盘边舔干净,别让颜料滴下来;
3、帮助能力差的幼儿把作品打开粘在黑板上;
4、启发能力强的幼儿大胆设计折叠方法。
五、讲评、展览。
1、请幼儿互评,相互说说自己染纸的花纹、色彩等,并给自己的作品起名字,(如手绢、围巾、桌布、床单等)给幼儿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请幼儿说说谁的染纸最好看?为什么?
2、布置展室,展出作品,幼儿欣赏评议。
幼儿园教案 篇6
目标:
1、初步学习左右对称图案的剪纸,乐意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制作的方法并大胆表现各事物形象。
2、对剪纸活动感兴趣,感知图案的对称美。
准备:
各色手工纸、勾线笔、糨糊、白纸、剪刀、爱心制作示意图、欣赏范例图
过程:
1、出示爱心图案,感受其对称的特点。
(1)师:今天老师剪了一个爱心图案,漂亮吗?你们知道我是怎样剪出来的吗?(根据幼儿回答的内容,请幼儿思考为什么要将手工纸一折二?)帮助幼儿理解对称的含义。
(2)出示爱心制作过程的示意图,请幼儿观察,归纳为: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的制作过程。
师:在画的时候我们要想一想,它的一半图案又会是怎样的呢?
2、请幼儿尝试剪爱心,将爱心贴在白纸上当成花儿。
针对小朋友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如爱心图案不能连接等问题。
3、运用已掌握的技能进行拓展。
(1)请幼儿为花儿剪叶子。
(2)教师出示小动物的图案(小猫、小狗)
师:看到这么美丽的花儿,小猫、小狗也来了,还有什么小动物也会来呢?如果你有信心也来试试吧!
(3)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能完成的图案进行制作。
4、欣赏教师作品,提升幼儿的审美力。
(1)出示蝴蝶、蜻蜓的剪纸,让幼儿欣赏。
师:除了地上的小动物,空中也飞来了小动物,你们看是蝴蝶、还有蜻蜓呢!真漂亮。
(2)欣赏镂空的剪纸作品,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
师:老师也制作一幅剪纸画,漂亮吗?只要一把小剪刀,几张彩纸,就能变出这么丰富多彩的画面,剪纸有趣吗?下次老师再教你们更多剪纸的方法,剪出更精致的图案,好吗?
幼儿园教案 篇7
目标:
1、了解诗歌的内容结构,初步学会朗诵诗歌的技巧。
2、尝试迁移句式,在自己制作的过程中仿编一段诗歌。
3、激发幼儿热爱自己的'老师。
准备:
幼儿已有折纸、涅泥、绘画和搭积木等经验,美工角展示老师的作品。
重点:
了解诗歌的内容结构
难点:
尝试迁移句式仿编一段诗歌
设计思路:
老师在幼儿心目中是神圣的,老师的手很巧,孩子们喜欢模仿老师做事。时值教师节来临之际,选用这首琅琅上口的诗歌来赞扬老师,并在教学中让幼儿掌握诗歌的结构,为仿编作准备,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流程:
活动导入――学习朗诵――仿编诗歌
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展示老师的各种作品,大家一同欣赏。
2、老师引导幼儿讨论这些作品都是老师的手变出来的,老师的手很能干,很灵巧。
(二)学习朗诵
1、老师朗诵诗歌,幼儿倾听。
2、分段学习诗歌,了解每一段的句式。
3、幼儿学习完整地朗诵诗歌。
(三)仿编诗歌
1、出示操作材料,提出仿编要求:老师能干的手还会叫什么呢?
2、幼儿边操作边模仿,老师观察指导。
3、把幼儿编的诗歌用录音机录下来。
幼儿园教案 篇8
设计来源
我园开展的: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园本教研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我们小班组开展了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沙包游戏,我们在玩沙包游戏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幼儿游戏的自由,老师不做游戏的指挥者和导演,开始,幼儿游戏兴趣很高,但持续性不长,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幼儿游戏时玩法方式单一,受年龄及生活经验的局限,他们不能拓展更宽的游戏空间。在班级研讨后,老师们都提出问题的看法和解决的方式,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游戏,创设一定的游戏情景,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来玩沙包。老师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了“打猎”、“森林运动会”、“走小路”、“小马运粮过河”、“小兔与狼”等系列情景沙包游戏。幼儿的平衡、投掷等能力得到了发展,并在游戏中体验快乐。
小马运粮———“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沙包系列游戏之一
活动时间:
20xx 年 6月19日
活动形式:
园本教研活动展示
活动班级:
小班组
活动目的:
1启发幼儿创意沙包的玩法,培养幼儿玩沙包的兴趣。
2训练幼儿平衡能力,培养幼儿积极思考动脑解决问题的习惯。
3复习手膝着地向前爬,增强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4初步萌发热爱劳动的情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1自制沙包,垫子,小篮四只,大筐两个,录音机,磁带,山洞。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激发幼儿兴趣。(老师扮演大马,幼儿扮小马。)
1师:今天天气真好,小马们,我们出去玩,好吗?
2放音乐,大马带小马跑步,散步,吃青草,甩马尾等。
二 游戏:小马运粮。
1师:小马们,大马今天想请你们帮我一个忙,把这些粮食运给马伯伯,你们想运吗?(想)
2小马们都是爱劳动的好孩子,可是,用什么办法来运呢?小马们想想办法吧?(扛过去,背过去)
3我要看哪匹小马的办法好,动作快。大家先来练习练习本领,好吗?(复习双手双膝着地向前爬)
4小马们真不错,个个都灵活又快,现在请大家排好队吧,准备运粮。(分组排队运粮)
5小马们,注意前面有山洞,怎样才能过去呢?大家自己动动脑吧!
6做游戏:小马运粮。游戏中不时鼓励幼儿,完成活动目标。
三 结束活动:
1幼儿听音乐在草地上玩耍。
师:小马今天真能干,个个都是英雄汉,开动脑筋想办法,粮食运回真精彩。
2我们躺在草地上休息一会儿吧。
3(放雷声音乐) 打雷了,要下雨了,马伯伯的粮食怎么办?
4帮马伯伯抬回去吧?
好,让我们和好朋友一起抬回马伯伯家吧。(收拾活动道具)结束。
幼儿园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空气是一种无形无色无味的物质,幼小的孩子往往不注意,但与空气相关的一些现象,孩子常接触或有体验,如空气流动形成风、吹气能让气球鼓起来、憋气很难受……本次活动,借助塑料袋这一材料,再辅以空间图,帮助孩子化无形为有形,变虚无为实在,使幼儿对身边无处不在的空气发生兴趣,并引发探究的欲望。
活动目标
1.通过找空气,感知空气的存在与性质。
2.初步确立做前思、多试试才知道的科学意识。
活动准备
1.大号食品袋若干:数量多于幼儿数,透明度越高越好,事先应至少打开过一次。
2.教具:活动室的二维图一张(事先贴在KT板上),红色水笔1支~3支。
活动过程
一、猜猜、说说,引发第一次认知冲突
1.用言行吸引幼儿的注意和参与。教师拿出一个食品袋,自顾自地正面看、反面看、拎高看、张开袋口朝里看……当幼儿忍不住要问时,抛出问题:袋子里面有东西吗?
(一般情况下,绝大部分孩子会回答“没有”,极个别的孩子会说“有”,是“气”“空气”。)
2.回应幼儿。教师一边问“到底有没有”。一边慢慢收紧袋口,让幼儿判断。
(刚才回答“没有”的孩子会出现分化,他们中的大多数会改变初衷,相信袋子里有东西。)
3.针对幼儿不同的看法,教师采用不同的回应。比如,让还是认为袋子里没有东西的孩子拍拍、捏捏鼓着的袋子;让认为有东西的孩子说说“里面是什么”。
4.揭示词语:空气。
(至此,孩子初步感知到空气的存在与“空气是看不见的”这—性质,他们的第一次认知冲突得以解决。)
二、找找、捉捉,引发第二、第三次认知冲突
1.教师第二次捉空气,并用夸张的语气说:“空气被我捉到袋子里喽,我好厉害。”然后,重新拿个袋子,提出问题:“我还能捉到空气吗?到哪里捉?”
(这是第二个冲突点。一般情况下,有孩子会说“捉不到了”,也有孩子会说“能”,并告诉教师到哪里捉,比如到活动室某个地方。教师顺应某个幼儿的参与,到他认为有空气的地方再捉一次,装、收口、拧紧等动作要夸张,起到隐性示范的作用。孩子会很期待地关注教师的动作、结果,并会因此而欢呼。这时,教师一定要点拨一句:“到底有没有,试试才知道!”然后,教师用红笔在二维图的相应位置上画圈做标志,边画边说:“我在某某地方又捉到了空气。”)
2.幼儿捉空气。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还有空气吗?哪里有?”
让孩子先说出他认为有空气的地方,然后再次强调“到底有没有——”,让幼儿跟说“试试才知道”,并要求幼儿到刚才猜想的地方去捉。
教师关注幼儿:一是捉的地点。二是捉的过程。针对个别旋转着捉或跑起来捉的孩子,多问一句:“为什么这么做?”三是有没有捉到。
3.幼儿回到座位,组织交流。
(1)孩子相互交流:捉到了吗?在哪里捉到的?
(2)集体交流,并在空间图上作标志,可以让孩子自己画。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关注孩子的交流语言,提醒、帮助孩子尽可能找对参照物,用对“前后、上下、旁边”等方位词。)
(3)对比观察,引发思考,让孩子自己发现“空气会流动”的特点。
在捉到以及没有捉到的幼儿中,各选一人展示他们的成果。请没有捉到的孩子说说原因,一定要让其边说边演示过程,而后大家一起分析:为什么没有捉到呢?让孩子们从“袋口抓紧与否”的行为中发现秘密,感知空气的流动性特点。
三、看看、说说,用孩子的语言表达对空气的认识
结合二维图,师幼一起看看、说说,共同完成诗歌《神奇的空气》。
空气空气,我看不见你,
空气空气,你在哪里?
(以开火车方式让孩子接——)
我在桌子下,
我在空调前,
我在窗台上,
我在……
空气空气,我看不见你,
空气空气,我要抓住你,
(师幼一起边做边说——)
一不小心,你又跑了。
这次我要抓紧、抓紧、再抓紧……
哈哈,你跑不掉啦!
(教师带幼儿拍着鼓鼓的袋子,由轻拍、稍重拍,到用力拍。)
嘭——!袋子“炸”破啦。
幼儿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佤族的服饰、民居、饮食等风俗习惯,感受佤族的风土人情。
2、激发幼儿用肢体语言来感受佤族舞蹈的粗犷与柔美。
3、鼓励幼儿大胆运用折、剪、粘贴、绘画、泥塑等图像语言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阿佤人是什么样的”的理解与感受,具有一定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培养幼儿喜欢佤文化、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阿佤人家(木鼓、牛头、自制崖画、葫芦、烟
锅、草房、服饰)等。
2、手工材料:绘画纸、水彩笔、油画棒、橡皮泥、白浮胶、各色彩纸等。
3、风味小吃:鸡肉烂饭、牛干巴、米酒、烧浮猪等。
4、录音机、音乐带。
活动一:观察与体验:“佤族人是什么样的”?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发幼儿兴趣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阿佤人家”去做客,你们想去吗?
二、授课教师以“月嘎姐姐”的身份带幼儿参观“阿佤人家”,体验与感受积淀着厚重文化的“佤族人是什么样的”?
1、带幼儿参观阿佤人家,观察与发现崖画、生活物品、房屋、服饰等。
2、幼儿自由参观阿佤人家,体验和感受佤族文化。
3、引导幼儿认识和了解佤族人的葫芦、牛头、木鼓、烟锅等用品、从中感受佤族的一些风土人情。
4、欣赏佤族舞蹈,引导幼儿模仿“月嘎姐姐”随音乐一起跳佤族舞,感受佤族舞的粗犷与柔美。
5、品尝可口的佤族风味小吃,初步了解佤族的饮食文化。
三、与佤族人共渡佤族最大的节日“新米节”在欢快的歌舞声中结束活动。
活动二:表达与创造:“佤族人是什么样的”?
活动过程
一、师幼讨论:佤族人是什么样的?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说。
如:
(1)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2)佤族的崖画很有名。
(3)佤族的鸡肉烂饭很好吃。
二、操作活动
1、分组活动:幼儿自主地分成3组:绘画、剪贴、泥塑,合作表现“佤族人是什么样的?”
2、引导幼儿大胆运用折、剪、粘贴、绘画、泥塑等图像语言来表现与创造。
三、展示与交流
1、鼓励幼儿把自己小组所表现的“佤族人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语言、图文对应的表达出来。
2、激发幼儿喜欢佤文化,热爱家乡的情感。
【精选幼儿园教案十篇】相关文章:
精选幼儿园社会教案汇总十篇03-28
【精选】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范文十篇03-27
【精选】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汇总十篇03-26
精选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范文十篇04-04
精选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模板十篇04-03
【精选】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汇总十篇04-01
有关幼儿园教案范文十篇04-01
有关幼儿园社会教案十篇03-27
幼儿园社会教案合集十篇04-01
关于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模板十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