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教案

时间:2021-03-26 08:23:52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幼儿园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幼儿园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探索正方形四等分的方法,尝试设计不同的四季花圃。

  2、在看、说、贴中,进一步感受四季花卉的丰富多彩。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圆形、正方形各种形状花坛卡片若干、剪刀、固体胶、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花卉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谜语

  身体长又长,开花黄又黄, 脸蛋儿朝太阳,籽儿香又香。(猜一种花的名称)(向日葵)猜对了,正是夏天怒放的向日葵,它是我最喜欢的一种花。

  你喜欢什么花?它在什么季节开放?

  小结:春夏秋冬,百花绽放,各种各样的花装扮着我们的城市,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二、圆形花坛的四等分

  把圆形花坛分成大小一样 、形状相同的四份,分别种上四季的花。

  1、集体讨论演示

  怎么把圆形花坛分成大小、形状相同的四份呢?

  小结:对折两次的方法,把圆形花坛分成了大小、形状形同的四份。一个大花坛变成了平均的四份,叫做四等分。

  2、分辨四季的花

  圆形花坛进行了四等分,还种上了四季花卉。

  谁能告诉大家都种了哪些四季的花?

  小结:春夏秋冬,四季轮换,每个季节都有鲜花陪伴,真是风景宜人。

  三、正方形花坛四等分

  把正方形花坛四等分,种上四季的花。

  1、幼儿操作

  要求

  (1)把花坛四等分,并分别种上四季的花。

  (2)多分几个花坛,试试不同的分法。

  (3)音乐停止,停止操作,拿着作品马上集中。

  2、讨论

  关键提问:四等分后变成了什么形状?你都是怎么分的?你喜欢这个花坛里的花吗?为什么?我们把正方形花坛四等分,一共想出了几种分法?

  小结:今天,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把正方形花坛进行了四等分,有的平均分成四个小正方形、有的平均分成四个小长方形,还有的平均分成四个小三角形,在不同四等分的花坛里,四季花卉交替开放,装扮着我们的春夏秋冬。

  活动延伸:

  三角形花坛怎么四等分?你想种上哪些四季花卉?

  (对角折, 上下对边折, 左右对边折等)

  活动反思:

  等分是生活中的一个数学活动,探索性强。设计等分数学活动要注重幼儿原有的经验,充分发挥幼儿的能动性,让幼儿自主探索对不同形状物体进行等分的方法,在新要求与旧经验的交织中,实现认知的平衡,获得发展。本次数学活动的目标是学习四等分。大班幼儿对圆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是熟悉的,因此对图形进行等分就有可操作性。活动过程中,通过谜语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学习四等分。在操作过程中,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操作。操作完,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比较,从而掌握四等分的方法。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动脑,想出了不同的分法。整个活动过程中,一环扣一环,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原则,让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不足之处:

  活动时间,环节应该再安排得紧凑一些、该简略的部分再压缩一下。

  小百科:花圃指培育花儿幼株或幼苗的园地。

幼儿园教案 篇2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贯彻《纲要》精神的过程中,特别是受瑞吉欧教育理念的深刻影响,我们在主题探究活动中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有趣的蚂蚁王国》就是其中的一个案例,引发了我们许多思考。

  主题的产生:

  我们到公园春游时,孩子们在树旁发现了一群黑黑的小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他们感到非常好奇,开始议论起来,并邀请我一起观看他们的宝贝,“老师,蚂蚁怎么这么黑呀!”“蚂蚁怎么还会排队呀!”“他们会打仗吗?”……看到他们三人一组,五人一帮的观察着蚂蚁,有的幼儿动手去捉蚂蚁,把它放到自己的跟前;有的把一些食品放在大树旁,吸引蚂蚁,表现出对蚂蚁的好奇。从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出发,我们决定研究蚂蚁,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在自然中,学习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实验,让幼儿认识蚂蚁,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信息传递、社会分工等方面的知识。从而确定了《有趣的蚂蚁王国》活动方案。

  主题总目标:

  1、调动幼儿各种感官,在自由的氛围中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结构及生活习性。(生活环境、吃食情况、对特殊气味的反应)

  2、通过观察、记录、查阅资料等方式探索关于蚂蚁的种类、信息传递的知识,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3、学习把观察的事物现象用自己的方式讲述、记录、统计和表征,培养幼儿有顺序、细致的观察能力,提高幼儿探索事物奥秘的能力。

  4、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主动接近动物,培养幼儿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一:我的猜想

  活动过程:

  活动之前,和幼儿一起去树底下观察蚂蚁,让幼儿说说蚂蚁长的什么样?除了在树底下能找到蚂蚁,蚂蚁的家还在哪里?蚂蚁喜欢吃什么?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发言,看着孩子们急于表达的样子,我建议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孩子们在画纸上,用水彩笔画下蚂蚁不同的家和食物。有的画了蚂蚁住在长满草地的山坡上,有的画了蚂蚁住在滑梯下面的水泥地上,有的画了蚂蚁住在小菜园里、石头地下、沙地里、树干上、花朵里……

  他们猜想的蚂蚁的食物也各不相同,有的记下蚂蚁吃面包,有的记下蚂蚁吃糖、饼干、饺子、馒头、骨头、肉、鱼……

  因为第一次学习填写表格,用的时间较长,但总的来说,每个幼儿都能将自己的想法用图画或符号表示出来,有的幼儿能把自己的多种想法进行表征,填写完后,请每个幼儿讲述自己的填写的内容,讲述的比较完整。

  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很高,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说出蚂蚁的住处和喜欢吃的食物,并初步学习了运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表征。在幼儿提出各种想法时,是否正确教师不给予指正,而是让每个幼儿把自己的想法填入表格,为下一步打下伏笔,想办法来证实自己的想法,以便顺利推展后面的活动。

  活动二:寻蚂蚁

  活动过程:

  为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开始了寻蚂蚁的活动。我们分别从:草地—沙地—菜园—花坛—石头缝—花丛—路边(水泥地、土路)—树(树干、树底、树叶)— 滑梯—楼道去寻找蚂蚁。孩子们分散到自己认为最有可能的地方寻找蚂蚁。“我在草地上发现蚂蚁了,蚂蚁的洞口很小很小的。”“我在树上发现一群蚂蚁。”“老师,我们挖挖蚂蚁的窝,看看它里面有什么吧!”“不行,那样小蚂蚁就没有家了!”……

  回到教室后,幼儿分组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提醒幼儿记录在《我的发现》表格中,下午离园时,我们发出书面通知,请家长引导幼儿观察蚂蚁,找找哪些地方有蚂蚁,并帮助幼儿做好记录。

  反思:

  在寻找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的积极性、参与性很高,每个幼儿都认真仔细地找,并把自己的发现及时的告诉伙伴,共同分享发现的快乐。通过猜想、寻找,从想象到实践验证,幼儿对蚂蚁的生活环境有了确切的认识,对自己的错误猜想通过实践自己进行否定,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活动三:引蚂蚁

  活动过程:

  蚂蚁究竟喜欢吃什么呢?真的和小朋友猜想的那样子吗?第二天,我们请家长协助幼儿从家中带来自己认为蚂蚁喜欢吃的食物,投放在蚂蚁经常出入的地方,有的幼儿把食物放在蚂蚁洞口旁边,有的放在有蚂蚁的地方,幼儿观察周围的情况,结果放在洞口的食物蚂蚁发现的比较快,很短时间就引来了蚂蚁,孩子们

  还发现:“我给蚂蚁放了面包,它们没吃,给它投了白砂糖,它们很快围上来,一起把它抬回洞里。”“我把饼干给它们吃,饼干变小了”……

  通过验证,幼儿发现,蚂蚁喜欢的食物与自己猜想的基本一致,他们还发现,小的食物蚂蚁会马上托运回家,大的食物,蚂蚁会通过触角相互传递信息,在一段时间后,食物上就会粘满蚂蚁,黑压压的一片。对于肉骨头、饺子蚂蚁发现很快,能迅速占据食物,经过两天的观察,食物没有托运回洞,而是慢慢变小。

  幼儿把这些发现填入表格,把引蚂蚁的每种食物用图画表示出来并作上自己的标记,填此表格时幼儿填写比较迅速、规范。

  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的探索欲望非常高,调动了全体幼儿的学习热情,尤其是班级里特调皮好动的孩子,活动中他们与老师配合的最密切,讨论时提出的问题最多,表征时也是做的最突出的,给了我们很大的震撼,由此,我们意识到必须重新认识幼儿。在参与活动时我们体会是:对于孩子的问题,老师可以在活动中适时适度引导孩子自己去探索,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获得认知、情感、意志、品格等方面的`知识经验;同时,给幼儿提供学习的机会,并通过正确的启发和诱导,让幼儿观察、探索等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活动四:认识蚂蚁

  活动过程:

  户外活动时,幼儿发现几只蚂蚁,捉了几只带回来,我们把它放在透明的鱼缸里,立刻引来了孩子们的注意。看到围上来的孩子越来越多,我们便把蚂蚁放在桌子上,并准备放大镜,让幼儿仔细观察。开始大家争着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看着孩子们的争论,我们提出一个孩子们在游戏中常用的办法“剪子、包袱、锤”来表决,他们同意了,并分成了两组,一组幼儿观察,一组幼儿查找资料。

  观察中孩子们发现“蚂蚁的头是弧形的,头上有两根长长的触角。”“蚂蚁的肚子像椭圆形,有点尖。”“腿长在胸上,有六条腿。” 有个幼儿提出:“蚂蚁的触角有什么用?”有的说可以找方向,有的说是好看。在观察蚂蚁的嘴时也发生了分歧,有的说蚂蚁的嘴很小,有的嘴很大,有的说“蚂蚁的嘴上长有两颗大牙呢。”任哲说:“那是蚂蚁用来打仗的。”王琪:“那是吃饭用的。”他们谁也不服气谁。对于孩子们的争执,我们没有给予回答和抑制,而是引导他们去查找有关的资料。孩子们对蚂蚁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后,我们出示蚂蚁身体结构图,引导幼儿按顺序观察,系统讲述。

  在资料区中,我们引导其他幼儿学习查找有关资料,将资料中的不懂得文字念给他们听,并引导他们将查找的有关内容讲给观察组的幼儿听。

  孩子们认识小蚂蚁的外形特征后,在区角活动中,有的幼儿用水彩笔画出各种姿态的小蚂蚁,有的幼儿用手指的不同位置画出蚂蚁的各个部分,然后添画上腿和触角,并在周围添画上景物,组成一副完整的图画。

  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求知的欲望通过启发、引导等方式被自发的调动起来,教师要抓住时机、注重观察、捕捉幼儿瞬间的问题,并给予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其得到满意的答案。同时,教师也应注意自己引导方式的巧妙性,以至于更好的发展幼儿的观察、探索的能力。

  活动五:蚂蚁的分工和分类

  活动过程:

  蚂蚁有妈妈吗?这是幼儿非常关注的问题,提出之后,立刻引来大家的争议,说法不一,怎么班呢?这时,万心怡说:“我们到图书馆去找找蚂蚁的书,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于悦说:“我让爸爸到电脑上查一查,或许能找到答案。”那么我们都去找找,谁找到了就赶快告诉大家。很快我们从网上下载有关蚂蚁的分工方面的资料,孩子们听到找到了答案都有些迫不及待,于是利用投影仪,采取讲故事、提问的方式,介绍给孩子,他们听了更加好奇了,“蚂蚁也有爸爸、妈妈,它们中还有警察呢!”

  反思:

  活动中,发现孩子们查阅资料的机会太少,应利用家长资源,得到家长的帮助,正确引导幼儿收集相关的资料。通过活动幼儿了解了蚂蚁分工的不同,及其所担负的职责。

  活动六:意愿画——蚂蚁王国趣事多

  活动过程: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后,幼儿对蚂蚁有了新的了解和研究,他们的活动已不仅仅局限于寻找资料,解决问题,而是想把他们获得知识用各种形式加以表现。他们在头脑中经常想象,蚂蚁王国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所以我们安排了表征活动《蚂蚁王国趣事多》,为幼儿准备了各种操作材料:纸、胶水、剪刀、水粉颜料、毛笔等,在活动中,选择绘画的幼儿比较多,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材料,自觉的分成了几个组,有合作绘画的,有剪贴的,还有拼贴的,有用圆片拼贴的,很快,一幅幅生动有趣的蚂蚁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

  他们设计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设计蚂蚁找食吃的;有设计蚂蚁大战的;有设计蚂蚁生小宝宝的;有天上的蚂蚁,有地上的蚂蚁;有生活在树上的;有跑的,有玩的,形态各异。

  活动后,幼儿进行了构图讲述,他们的讲述充满了稚气,但我们始终没有干预他们。下面是我们记录幼儿讲述的蚂蚁故事内容:

  蚁后生了许多小宝宝,大家都在忙着给宝宝们准备食物,有面包、大米、糖,还有毛毛虫,真多呀。

  人们开着挖掘机铲除了草,蚂蚁城只剩下一只蚂蚁了,因为这儿要盖楼房,它很难过,只能到别处安家了。

  红蚁和白蚁为了争夺食物在进行大战,红蚁可厉害啦,它们有的用头顶,有的用嘴咬,不一会儿就占了上风,占领了食物。

  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它在用触角传递好消息,告诉伙伴:这里有好食物,快来吃呐。

  反思:

  此活动幼儿兴趣很高,能自愿结合,选择适合自己的伙伴和材料运用绘画、剪纸、水粉的表现形式,共同创设《蚂蚁王国》的画面,使幼儿从中获取了一些有价值的知识,激发创作的兴趣,引导他们用语言进行构图讲述活动,培养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增进了师生之情。

  通过活动我们觉得虽然教师的生活经验比幼儿丰富,但也不能完全了解孩子的需要,教师预设的教育计划不可能完全适合幼儿发展水平,满足幼儿各种需要。教师只有随时的调整和改变预设计划,认真的观察、了解幼儿从他们的兴趣中挖掘有价值的知识,并能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孩子们才能在这个空间里,相互交流,认识和掌握各种知识,使自己的表达、创造等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活动七:人们的分工交流会

  活动过程:

  蚂蚁也有爸爸、妈妈,它们的分工各不相同,那我们周围的人们又是怎样分工的呢?为此,我们让家长与幼儿一起在家庭中展开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做好记录带回来。有的孩子和爸爸、妈妈讨论了家庭成员的分工,有的讨论了爸爸妈妈工作单位的分工,有的讨论了我们幼儿园职工的分工。

  回到幼儿园后,孩子们可兴奋了,他们互相介绍着自己的讨论结果,我们组织幼儿举行一次交流会。通过交流,孩子们更加明确了做一件事情,每个人的工作都很重要,离开谁,就少了一份力量,只有合理分工,才能成功。自然,孩子们想到在游戏中,也要团结合作,并进行表征活动《团结合作在一起》,幼儿的线条虽然不是很流畅,线条不是很均匀,但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画他们一起拔河比赛,画他们排队滑滑梯,画他们一起合作搭建……

  反思:

  随着幼儿探索面的不断深入和提高,我们的兴趣也完全融入到孩子们中间,从蚂蚁的分工延伸到家庭的分工、幼儿园的分工,渗透了团结合作力量大的精神。

  主题的反思:

  《有趣的蚂蚁王国》方案的实施已经圆满结束,回想孩子们在活动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谈话,以及他们对作品的分析,我们对幼儿思维的认识也在一步步的加深:幼儿的潜能到底有多大?主题活动教学对幼儿主动发展有多大的价值?在活动中我们的所见所闻,使我们有了许多体会和反思。

  (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杜威曾提出:“在儿童兴趣和需求中,早已暗含着教育所要追求的东西。”《有趣的蚂蚁王国》主题的确定正是孩子们的需求所在。作为教师应真正走入孩子们的童心世界,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兴趣点,从而协商确定主题,以满足孩子们的不同需求;作为教师应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在愉快的情绪支配下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活动中来,支持和鼓励幼儿去探索科学现象,使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孩子们学习内在的动力。

  (二)宽松的环境是幼儿主动探索的前提。

  为了让幼儿更好的投入到探索性活动中,我们在活动前反复斟酌、思考,确定幼儿在活动中探索什么,如何去探索;探索中需要什么样环境,如何创设环境;创设的环境如何减少各种无关的干扰,以确保幼儿在创设的环境中能愉快、创造性的探索、表达。活动中我们同幼儿一起收集资料,根据幼儿探索的活动内容和活动需求,共同创设了观察区、创意区、幻想区等区角,并充分利用角区、园内环境、家长、社区等现有的环境资源,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活动。

  (三)家园互动,形成合力。

  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人们越来越清楚的意识到:要教育好幼儿必须家园、社会同步进行教育,共同创设一种有助于幼儿发展的环境,在这种大环境下,家庭的影响力是很大的。作为教师应树立大的教育观念,积极推动家园共育。

  探究型主题活动是一种弹性课程,主题的确立、内容的选择、活动的推进和拓展,都来源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探究中需要孩子们搜集大量的信息、材料,无疑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在这方面,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帮助我们搜集,家长们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帮我们搜集了大量的动画片、知识问题的vcd光盘、电脑下载打印的资料、图片,

  为我们在活动中查阅资料、寻找答案,准备了第一手资料。另外,我们每天把活动情况尽可能的展现给的家长,请他们在家中继续我们的活动。整个活动下来,仅仅这些书面通知,就成为解读本活动的一本小书。

  通过家长的指导和协助,孩子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也增进了亲子关系;同时,使家长在活动中逐渐转变了对幼儿的教育观念,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整体素质,并更好的支持和配合了幼儿园的教育教改工作。

  (四)师幼互动,事半功倍。

  活动中,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找到答案,教师在活动中只是引导者、帮助者,而不是操纵者、主宰者。整个活动,没有现成的答案,都是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研究探索得到的答案,幼儿的思维活跃了。活动中,经常听到幼儿出乎意料的见解,“老师,我有不同的想法”“老师,我要发言”幼儿的新鲜事多了,想象力丰富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力提高了,更增强了幼儿的自信。

  在主题探究活动中,有些内容是生成的,不是老师提前预设的,如果条件成熟:教师的知识、幼儿具有相关的经验、有足够的操作材料和适宜探究环境,就生成活动,满足幼儿的需要。而如果条件不成熟:教师的知识和材料没有准备,幼儿的兴趣就会消失,所以,通过活动我们体会到:幼儿是考官,我们是他们的学生,面对幼儿我们必须去翻阅大量的书籍吸取知识以便应付自如。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只有丰富的知识才能给幼儿的活动带来很大的支持;只有适时适度的引导才能给幼儿的活动带来新的生机;只有全身心的参与才能给幼儿活动带来活力。同时我们意识到,如果教师在活动中能过抓住机会,对孩子提出一些通过他们自己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会进一步拓展幼儿思考范围,更有益于促进幼儿的发展。正如:要给孩子一杯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活水”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以及重阳节的一些风俗习惯。

  2、知道爷爷奶奶的辛苦,懂得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孝顺他们。

  活动准备:

  邀请爷爷奶奶来园;为幼儿准备一些桔子;请爸爸妈妈和孩子事先为老人准备一份画。

  活动过程:

  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欢迎您。

  1、看看今天来了谁,谁愿意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2、为什么要请来这些爷爷奶奶。

  3、教师给孩子们介绍重阳节。

  二、介绍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1、今天你们家谁参加我们的重阳节活动,请小朋友们把他(她)介绍给大家。

  2、你喜欢他吗?为什么喜欢,他给家里做了些什么事情。

  3、你们的爷爷奶奶都给家里做了些什么事情。

  4、教师总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辛苦了,先把我们的爸爸妈妈养大,现在还要来照顾我们,为我们每天做很多的事情。

  三、欢迎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表演节目。

  四、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件事情

  1、请我们的小朋友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剥桔子。

  2、把和爸爸妈妈一起画的画送给爷爷奶奶,送画的时候要对爷爷奶奶说一句好听的话?

  3、教师总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年纪大了,我们小朋友要听他们的话,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他们锤锤腿,敲敲背,做个懂事的好宝宝。

  教学反思:

  农历的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在《易经》中,将"九"定为阳数,所以,重九又叫"重阳"。九月初九又称"重阳节"、"重九节"。这一日正逢秋高气爽,是郊游登高望远的好时候。在古代,重阳节又被称为"登高节"。登高、游园、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等是重阳节活动的主要内容。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花生的组成结构,认识花生的生长过程。

  2.学习从内向外有序的观察。

  3.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对花生的认识。

  活动准备

  1.每组准备一小筐花生。

  2.投影仪。

  3.花生的生长过程图片(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4.铅笔、记录纸(每人一份)

  5.各类花生制成的食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布袋):“我的袋子里有一样东西,我要让你们来摸一摸,看看你能不能猜出是什么?”

  2.个别幼儿上台隔着布袋摸一摸并说出自己的猜测。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猜测及理由。

  3.教师倒出布袋中的东西证实幼儿的猜测结果。根据幼儿猜测的理由初步印证花生的外部特征。如:硬硬的、麻麻得不光滑。等等。

  二、幼儿探索。

  (一)探索花生的外部特征。

  1.每桌发放一筐花生。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拿到的花生的外型特征。幼儿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发现。

  教师:“每人拿出一颗花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先看看花生长的什么模样?”

  教师:“花生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教师:“最后我们来闻一闻,花生是什么味道?”

  3.教师小节:把幼儿对花生外型的感知进行总结。

  4.利用投影仪集体观察。

  把幼儿的观察结果对照投影仪上的实物说一遍。花生的外壳颜色是乳白色的,样子像麻花、摸起来麻麻的、不光滑。

  教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摸到的都是花生最外面的样子。在花生的硬壳壳里是什么样子的呢?你想知道吗?”

  (二)探索花生的内部特征。

  1.教师:“花生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回答)

  “是你猜的,还是你看到的?”

  “怎样打开花生?”(幼儿说出自己的方法)

  2.剥开花生。

  教师:“用你自己的方法打开花生,并把你的发现记录在纸上。”

  3.幼儿剥花生并观察记录。

  教师巡视幼儿活动情况并给予适当指导。

  4.幼儿说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师把幼儿的观察记录放在投影仪上,让其对照自己的记录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观察结果。

  5.幼儿在记录方法上会有所不同,教师在引导幼儿说观察结果时可适度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的记录方法。

  三、利用投影仪集体观察花生剥开后的各部分及生长过程。

  1.教师对照花生的实物从外向内介绍花生。

  2.教师:“花生是生长在哪里的?”(幼儿回答)

  3.教师把花生的生长过程的图片利用投影仪向幼儿呈现。

  教师对照图片向幼儿介绍花生的生长过程。以及根据花生的结果实时的特点,向幼儿介绍花生又叫“落花生”。

  四、讨论了解花生的用途。

  1. 教师:“人们很聪明,不仅知道花生可以吃,还把花生制成了各式各样的美味食品。你知道花生以做什么食品呢”

  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看到的、吃到的花生制品。

  2.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花生的药用价值。如:花生红皮可治疗贫血、胃不好的人常吃花生可以养胃等等。

  五、品尝花生制品。

  幼儿边品尝边说出所品尝食品的味道。

幼儿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现在大多数孩子在家是“小公主”“小皇帝”,从平日的家长接送幼儿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现象较严重,尊老、礼让的意识较薄弱,甚至是长辈要让着孩子。这无疑给我们一个提醒,礼仪不能忘。中国是礼仪之邦,“礼”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是要我们去继承与发扬的。对幼儿来说,正是学礼仪的最佳时期。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诗句的含义。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背诵所学的经典原文。

  3、体验活动的快乐,萌发尊敬长辈,学会礼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白板、多媒体课件。

  2、弟子规内容。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步理解“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的意思。

  1、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我们小朋友在生活中,在路上见到长辈应该怎么做呢?

  (幼儿自己谈想法,老师指导总结)

  2、提问:如果我们小朋友坐在车上遇到长辈应该怎么去礼让长辈先走呢?

  (发挥幼儿的想象,让幼儿大胆表达想法,老师适时给予解释、补充)

  二、在白板上图文并茂呈现《弟子规》中的“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的内容。

  1、呈现图片,让幼儿直观感受“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的礼让长辈的正确做法。

  2、配上原文,结合图片,老师向幼儿再次解释原文意思,加深幼儿对原文的理解。

  三、进行情景表演

  1、老师呈现三个角色:马儿、老人,小孩,让幼儿进行自由选择,老师可适当对幼儿角色选择进行指导分配。

  2、幼儿根据自己的角色进行“怎样去礼让长辈”的表演。

  四、多种形式变化学习诵读“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1、老师示范读。

  2、师生集体吟诵。

  3、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读这句话?

  4、还想怎么读?(摇头,加节奏)

  活动延伸:

  1、自主活动:在自主活动中继续诵读弟子规。

  2、家长工作:和孩子一起讲讲弟子规中的故事。

  3、发放《尊老敬贤的评价表》

  活动反思:

  单一地学习《弟子规》,幼儿会觉得枯燥。所以,在活动的开始,我通过提问和联系幼儿实际说一说,来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也发挥了孩子的主动性。在理解原文句子时,我加入了情景表演,来帮助幼儿理解意思,也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附《弟子规》内容: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幼儿园教案 篇6

  一、主题名称:

  幼儿园主题活动 《美丽的冬天》

  二、主题选择:

  的原由提起冬天,大多数人的感受是寒冷,刺骨的风,一望无边的茫茫白雪,但对于孩们来说就有所不同了,滑雪、堆雪人、打雪仗,这些活动乐此不疲。因此,我们设计了《美丽的冬天》这一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充分的感受冬天的美丽与神秘,激发孩子们对冬天的热爱之情。

  三、主题目标:

  1.使幼儿了解冬天,学会自我的保护方法。

  2.学习用自我的感受,描述冬天的特征。

  3.给孩子们讲述有关雪的科普知识。

  4.让孩子们欣赏冬天的绘画作品,并自己描绘心中的冬天。

  5.教幼儿学会歌曲《我们滑雪多快乐》,并尝试创编歌词。

  6.给孩子们讲一些有关冬天的童话故事。

  四、主题网络图

  五、教学活动方案

  教育活动

  一:歌曲活动《冬天的赞歌》

  活动目的:

  1.感受曲调的高低,学会愉快的演唱歌曲。

  2.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天眼歌唱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开办《我爱冬天》主题活动,使孩子们了解冬天的特点。

  2.有关歌曲的磁带与图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激发兴趣播放歌曲,吸引孩子们的注意了,顺势自然引出对话。

  老师: 这首歌好听吗?

  幼儿:好听老师:想不想学啊?

  (二)整体感知歌曲提问:你在歌曲中听都到了什么?

  分段学习演唱歌曲1.老师清唱前半段。

  2.出示相关图片和播放曲调,引导孩子一句的有节奏的念出歌词。

  3.通过提问,让孩子们唱出最喜欢的一句。

  (三)整体学习歌曲1.老师先清唱后半段歌曲,提问: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

  出示图片,并播放曲子,提示幼儿年初后半段歌词,由于幼儿记忆相要困难一些,老师要有语言和动作上的暗示,以帮助幼儿熟记。

  2.用不同的方式演唱歌曲,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如:老师领唱幼儿跟唱;你一句,我一句,并伴有动作。

  (四)活动延伸美丽的冬天到了,有 活动的延伸是为了在不一样的冬天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收获。

  教育活动

  二:亲身感受活动《走进冬天》

  活动目的:

  1.通过亲自的参与,让孩子们对冬天有更深刻的认识。

  2.在切身感受中,教会孩子们冬天的一些自我保护小知识。

  3.通过自我感知,体会冬天的别样美。

  活动准备:

  1.开展《不一样的冬天》主题活动,激发孩子对冬天的兴趣。

  2.讲解一些户外安全知识。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激发兴趣出示课件- 引导谈话,关于冬天的图片(雪人)老师:什么季节到了?

  幼儿:冬天老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二)带领幼儿,感受冬天老师: 你们喜欢冬天吗?

  幼儿:喜欢老师:我们去外面看看好吗?

  带领孩子在就近的田野或花园中观看冬天的景色,要求孩子们形容冬天。

  (三)活动延伸要求孩子们对春天和冬天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差异美。并要求孩子们,对自己认为最美的冬天进行描述。通过这些,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想象力以及敏锐的观察力,并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述能力。

  教育活动

  三:动手活动《美丽的雪》

  活动目的:

  1.通过此活动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2.让孩子知道有关雪的知识。

  活动准备:

  1.小铁铲、胡萝卜等。

  2.每个幼儿佩戴手套和围巾。

  活动过程:

  (一)通过对话,引发兴趣老师: 你们喜欢雪吗?

  幼儿:喜欢。

  老师:那我们出去堆雪人吧。

  (二)开始活动将孩子们分成几组,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如,雪人头、身子等。分配工具等一些物品,并进行关于雪的形成的知识讲解。在孩子们制作过程中用相机进行记录。

  (三)指导完成老师在一旁积极的指导学生,完成各部分的制作。同时对总体的组装进行协助,但各部分的形状由幼儿自由制作,不进行限制。

  (四)活动拓展:

  相信在这个活动中通过幼儿的亲自制作,一定对动手能力有所提高。活动中可以鼓励幼儿,用雪去制作一些自己想象的事物,增进孩子们的想象力。同时进一步巩固所学,并加强动手能力,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

  教育活动

  四:绘画活动《我心目中的冬天》

  活动目的1.通过幼儿的手,画出心中的冬天,增进对冬天的热爱。

  2.通过绘画,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花纸和各种颜色的彩色画笔。

  2.关于冬天的美景录像和画。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激发兴趣首先,观看准备的录像,自然引导幼儿对冬天的想象。

  通过话语自然引出活动内容。

  老师:孩子们喜欢冬天吗?

  幼儿:喜欢。

  老师:用你们手中的画笔,画出心中的冬天好吗?

  (二)开始绘画老师可以和幼儿一起绘画,并走动观察孩子的绘画。

  (三)讲评阶段在此阶段,老师只针对每个幼儿作品的特点进行表扬,不对画的整体进行比较,不设名次。

  (四)活动延伸通过绘画,每个人都描绘出了自己心中最美的冬天。此时,老师可以让幼儿们相互观看画作,并可以鼓励互换作品。这样在互相的交流中,进一步拓展想象力。同时交流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增进友谊的过程,从小培养孩子友爱。

  五、主题思路

  阐述比起春天的生机勃勃,冬天有另外一种宁静的美。本主题活动,就是要通过听歌曲激发幼儿对冬天的想象,实际的亲近自然活动增进对冬天的感知与了解。冬天最有趣的事物就是雪了,通过组织与雪有关的活动,使幼儿了解一些冬天的防护小知识,培养合作完成工作的能力,并增进幼儿对冬天的热爱。最后,通过描绘心中的冬天,拓展孩子的想象力,并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冬天的兴趣

幼儿园教案 篇7

  一:活动设计:

  每天晨练的自由活动时间,大部分幼儿争先恐后地选择玩皮球,部分幼儿常为没选到皮球或皮球没气来找老师帮助。鉴于幼儿喜爱皮球以及皮球有多种玩法,我们便设计了《好玩的皮球》这一活动方案,让幼儿在自主的探索中获得新知识新技能和掌握新的学习方法。

  活动一:皮球真有趣

  活动目标

  能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皮球的特征,并对探索活动赶兴趣。

  乐意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皮球,发展语言的能力。

  活动准备:

  皮球(大小,颜色,花纹不同的,有气,气不足的)人手一个,打气筒。

  活动过程:

  玩一玩。

  供各种不同的皮球,让幼儿运用感官,发现皮球的外形特征。

  师:今天有许多漂亮的皮球宝宝来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 (幼儿自选一个喜欢的皮球)请你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的排球宝宝长得怎么样 等会儿介绍给大家。

  幼A:我的皮球宝宝长得圆圆的,还有红绿颜色。

  幼B:我的皮球宝宝硬硬的,上面有一条一条线。

  幼C:我的皮球宝宝软软的,瘪瘪的。

  幼D:我的皮球上有一个小洞洞。(集体找一找)

  ……

  师:你们的皮球宝宝真漂亮,都是圆圆的,都有颜色或花纹,有的硬,有的软,有的大,有的小。

  探索皮球的弹性,师生共同解决皮球可以滚,拍的原因。

  师:皮球宝宝还有许多本领,我们一起来玩一玩,看看它究竟有什么本领 (幼儿自由玩球)

  师:你是怎么玩的 你发现了什么

  幼A:我发现皮球会滚。

  我们一起滚一滚(引导幼儿朝不同方向滚)。皮球宝宝为什么会朝不同的方向的滚动

  幼B:因为皮球是圆圆的。

  师:谁有不同的玩法

  幼C:我是拍的,皮球宝宝跳得很高。

  师:因为排球有弹性,所以我们拍的时候会跳起来。大家拍一拍,看看皮球跳得高不高。(幼儿只有拍球)

  比较有气和没气的皮球,知道皮球要冲气后才能玩。

  幼D:老师我的皮球跳不起来。

  师:为什么有的皮球弹不起来 (展示有气和没气的两种皮球进行比较)

  幼A:弹不起来的皮球软软的,瘪瘪的 ,它没气。

  幼B:弹得高的皮球横硬,气很足。

  师:原来没气 的皮球弹不起来,怎样让它弹起来

  幼D:用打气筒打气。(教师出示打气筒并给气不足的皮球打气,全体幼儿再玩一次拍皮球)

  师:皮球宝宝真有趣,只有充足气它才能弹得高,滚得远。

  说一说。

  (1)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皮球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从大小,颜色,花纹等方面讲述。

  师:你还喜欢什么样的皮球宝宝

  幼A:我喜欢花皮球。

  幼B:我喜欢足球,它有一快快黑白的花纹。

  ……

  (2)欣赏儿歌《玩皮球》

  妈妈买个皮球,上面画个小猴,我来拍拍皮球,小猴翻翻跟斗。

  活动延伸:

  找找还有什么样的皮球 有什么用

  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关于球类体育方面的图片和资料。

  (评析:活动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幼儿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了皮球好玩的原因,发现了弹性特征和充气方法。体现了幼儿活动的主体性原则。

  活动二:分皮球

  活动目标:

  能按皮球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巩固5以内数量。

  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量的多少。

  活动准备:

  颜色,大小,不同的皮球卡片,黑猫花猫卡片幼儿人手一份。

  演示用的动物和皮球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提出要求。

  师:今天,有两个运动队要进行比赛,瞧!两个队的队长来了。(出示黑猫和花猫)

  师:比赛的皮球在这儿,看这些皮球有什么不同

  幼A:颜色不同,有红的,有绿的。

  幼B:大小不同,有大的,有小的。

  师:把大小,颜色不同的皮球分成两份,一份给黑猫队,一份给花猫队,你想怎么分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引导幼儿按一种特征(大小或颜色)进行分类。

  介绍操作材料,让幼儿将皮球卡片分成两份,分别放在黑猫和花猫卡下面,全部分完。

  幼儿介绍各自分法。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幼A:我是按颜色分的,我把红皮球卡片分给黑猫队,绿皮球分给花猫队。

  师:谁有不一样的分法

  幼B:我是按大小分的,我把大皮球分给黑猫队,小皮球分给花猫队。

  数一数黑猫队和花猫队各分到几个红皮球(或大皮球),绿皮球(或小皮球)。

  3。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音乐起,出示四只黑猫)

  师:瞧!黑猫队的运动员出场了,它们喜欢红皮球,我们把红皮球送给它们吧(黑板演示)

  比一比,黑猫和红皮球哪个多哪个少

  幼A:黑猫多,红皮球少。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B:我是数出来的,黑猫有五只,红皮球有四个,五比四多。

  师:谁有不同的玩法,不用数就能一眼看出来。

  幼C:我给一只猫分一个皮球,有一只没有皮球,就是猫多皮球少。

  师:请你分给大家看。(幼C黑板演示)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一一对应的方法。

  比较花猫和绿皮球的多少。

  师:花猫喜欢绿皮球,比比哪个多,哪个少 用什么方法一眼就能看出来。

  引导幼儿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

  4(音乐起)比赛马上要开始了,我们一起去看比赛吧。

  活动延伸:

  (1)观看各种球类比赛录象,引导幼儿从不同玩法和花纹上给三种球分类。

  (2)玩皮球活动中数一数拍了几下 抛了几下

  评析:游戏的情节渗透了数学知识,教师的提问,引导发展了幼儿的求异思维,并能重视幼儿的操作活动,在分类活动中巩固认识皮球的特征。

  活动三:玩皮球

  活动目标:

  1。主动探索滚球,自抛自接,原地拍皮球的方法和技能。

  2。乐意参加体育活动,体验玩球的乐趣。

  活动准备:

  皮球人手一个,红黄蓝大滚球个一个,录音音乐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1)带幼儿抱球听音乐,练习一个跟一个走,走成大圆圈。

  (2)带领幼儿练习自编球操:上肢运动,下肢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跳跃运动。

  2。幼儿探索玩球方法。

  幼儿自由玩球,,鼓励幼儿想出多种玩球的方法。

  师:你知道我们用皮球可以玩哪些游戏吗 请大家想一想,玩一玩。(幼儿各自找球)

  幼儿逐个介绍自己的玩球方法,其他幼儿模仿练习。重点练习滚球,拍球,自抛自接等)

  师:刚才你是怎么玩的 你愿意介绍给大家,让大家一起玩吗

  幼A:我是用手拍着玩的。(教师组织幼儿集体练习正确的拍球方法)

  幼B:我是把皮球放在地上滚来滚去玩的。(教师以我和皮球来赛跑的形式组织幼儿练习滚球)

  幼C:我把皮球扔高再接住》

  鼓励幼儿练习各种不同的抛接方法,提出假设:老师的皮球漏气了,谁愿意帮助我,和我一起玩,引导幼儿两人一组练习相互抛接球。

  3。集体游戏:《赶小猪》

  (1)组织幼儿利用大滚球玩游戏《赶小猪》:分三路纵队进行滚球接力,哪队先完成为胜。

  师:让我们用这些大球玩《赶小猪游戏》。这里有红,黄,蓝三个球,表示红黄蓝三队,你喜欢什么颜色就参加哪个队。

  (2)幼儿游戏,结束后向每个队表示祝贺并小结。

  皮球真好玩,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是我们游戏时的好朋友,以后我们可以找出更好玩,更有趣的玩球方法。

  评析:在玩球活动中让幼儿自由探索玩球方法,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按意愿选择队伍体现了尊重幼儿的原则,使幼儿更乐意参加活动。

  三,活动评价:

  此活动方案借鉴于"方案教学"的理论,其主题来源于幼儿对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某一物品的喜爱,它不同于通常以知识结构或学科结构考虑教学内容的做法,其活动的展开是以幼儿参与,自发生成和教师适时,适当指导为特征。

  此方案分成了三个活动,活动一产生于晨练中幼儿对皮球的偏爱,通过对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皮球的特征,探索皮球的弹性,运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主动收集各类皮球的资料,这样,幼儿的主动学习丰富了原有的经验,为进入新的认知领域作了铺垫。

  活动二将重点放在皮球的分类上,一方面幼儿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方式将皮球安某一特征分类,另一方面对皮球的用途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尤其是体育竞赛项目的渗透,拓展了幼儿的视野,培养关心周围事物的兴趣。

  活动三是在前两个活动的认知基础上,将重点放在玩皮球上,此活动以幼儿为主体,主动探索皮球的不同玩法,使幼儿体验到体育带来的乐趣,使主题得到了升华。

  几个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以连锁的方式相互刺激组合在一起,随着活动的 深入,幼儿所获得资料信息愈丰富,对后面活动刺激组合在一起,新产生的问题推动新一轮 的活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各活动的时间是视活动效果而定的。

幼儿园教案 篇8

  游戏目标:

  1、认识自己小区或周边的停车场,了解停车场的基本建构方法。

  2、能够自由俩俩或三俩组合或者通过合作搭建平面的停车场。

  3、体验合作建构的快乐,提高同伴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游戏准备:

  前期经验:熟悉自己小区的地面停车场或地下停车场。知道停车场的基本建构方法。

  材料提供:不同长短的木板,圆形、弧形积木。奶粉罐、鞋盒,建构积木及配件等。

  环境创设:关于建构停车场的图片及结构示意图。

  游戏指导:

  一、活动前指导

  1、欣赏各自带来的停车场的图片,集体讨论停车场是什么样子的,如何搭建的?。

  2、俩俩过三俩讨论如何搭建停车场?需要用什么材料?搭几个车位?。

  3、在原来马路的基础上(幼教),幼儿分小组合作进行搭建立停车场。

  二、活动中指导

  1、引导幼儿自主观察各自带来的停车场照片,了解搭建停车场的拼接和间隔距离。

  2、对于搭建有困难的小组给予适时的帮助和指导。

  3、请有经验的孩子边搭边向同伴描述搭建对象的基本特征和构造。

  三、活动后指导

  1、集体展示并介绍自己停车场搭建的成果,讨论搭建过程当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采用何种解决策略。

  2、继续调整建构时候发生的一些问题,并进行示范。追求停车场的平整性、稳固性以及美观性。

【【必备】幼儿园教案模板合集八篇】相关文章:

【必备】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合集6篇04-05

【必备】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模板合集六篇04-04

【必备】幼儿园大班教案模板合集七篇04-04

【必备】幼儿园社会教案模板合集8篇03-28

【必备】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模板合集九篇03-28

【必备】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模板合集四篇03-28

【必备】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模板合集10篇03-27

【必备】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汇总九篇04-04

【必备】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模板八篇03-29

【必备】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九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