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科学《奇妙的拱形》教案

时间:2024-07-24 09:58:53 雪桃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大班科学《奇妙的拱形》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奇妙的拱形》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科学《奇妙的拱形》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奇妙的拱形》教案 1

  设计意图:

  薄壳原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如安全帽、拱桥、拱形屋顶等,但这样的知识内容在小学、初中的教材中才会出现,如何让幼儿园的孩子通俗易懂的了解拱形能承受较大力的原理,这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难点,我们用幼儿身边常见的鸡蛋壳、铅笔、纸、积木等,通过幼儿自己亲自动手做实验,来感知体会力作用于凹面、凸面、平面时出现的不同现象,也许不是所有的幼儿实验都能成功,但如果他们在活动中能仔细观察,喜欢探索,这也是我们活动的一个收获。

  活动目标:

  1、探索感知力作用于凹面、凸面、平面时出现的不同现象。

  2、初步理解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原理,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在操作中能仔细观察、乐于探索。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个人操作材料:1/2鸡蛋壳4-5个,削好的铅笔

  2、分组操作材料:针筒、卡纸条、书、积木、装水的盆、托盘若干,红色笔一支

  3、有关拱形的多媒体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小鸡出壳”引起幼儿兴趣

  二、幼儿探索力作用于鸡蛋壳的凹面、凸面的不同现象

  1、提问:鸡姐姐和鸡妹妹吵个不停,你们来评评理,到底是谁先啄破了蛋壳?

  什么东西比较像小鸡的尖嘴巴?你们愿意来做个实验吗?

  2、幼儿用铅笔模拟小鸡的尖嘴巴,分别戳蛋壳的凹面、凸面。

  3、教师、幼儿共同小结:蛋壳的凹面比较容易戳破,蛋壳的凸面要花较大的力才能戳破。因此蛋壳是鸡妹妹先啄破的。

  三、往鸡蛋壳内、壳外做注水实验,明白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原理。

  1、出示针管,演示如何吸水、注水。

  2、幼儿做实验。

  3、幼儿交流实验的结果。

  4、教师讲解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原理:针管里的水就象是铅笔戳在蛋壳上的力,当水落在蛋壳凸面时就散开流掉了,就像是铅笔上的力大部分沿蛋壳表面分散了,所以蛋壳不容易破,拱形桥面也能承受较大的力;当水落在蛋壳的凹面时,水集中在蛋壳里就像是力集中在蛋壳的中心,蛋壳就容易破。

  四、探索力作用于平面、凸面的不同现象

  幼儿用卡纸和积木分组合作搭桥,要求是用两块积木做桥墩固定,卡纸做桥面,桥面至少要承受一块积木的重量不会塌掉。(活动中如果幼儿不能想到拱桥,可提醒幼儿想想还有什么形状的桥。)

  五、分享交流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1、出示拱形积木,提问:这像什么?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的物品?

  2、教师用多媒体图片做介绍,使幼儿明白物品设计成拱形的原因。

  结束:小朋友们可以再去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拱形的,也可以自己设计拱形的物品,并把它们画下来,让其他人了解这些知识。

  活动反思:

  《找拱形》一课从教学预设到教学过程,突出了活动的趣味性、科学的创新性以及学生亲身经历猜想、验证及主动创造的过程,本课教学过程中有三点达成了预设目标:一是较好地组织每个学生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对科学探究活动、对拱形结构的进一步认识有了提高;二是科学概念的形成突出了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基点,紧密联系了学生学情,并在此基础上对拱形的具象化认识有了更多的感触,通过过程中的小组分工、汇报交流让学生充分感知拱形结构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奇妙运用;三是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对拱形物体的研究有了切身的印象,在探究、对话中发现了拱形结构在自然界中以及在人类的创造发明中的生动体现,而学生在教师组织引导学习中也学会了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良好品德。

  本节课不仅是让学生知道圆顶形是拱形的组合,还要了解圆顶形、球形的受力特点,它为什么能承受很大的力,和拱形比,它又有什么特点。确实,如果本节课和“力”脱离了就毫无深度可言了。因为有了这些活动的设计,所以学生能很好的感受圆顶形受力的特点。

  在本课中存在不足之处:

  1、学生回答问题、讨论交流不是很积极,平时要多注重培养。

  2、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要适当延长,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

  3、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少,这样在课的后半段,以至于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4、上课的语速有点快,以后要多注意。

  在科学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活动的设计中我还需要考虑的更全面。

  幼儿园大班科学《奇妙的拱形》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幼儿能够理解拱形结构的特点和作用。

  2.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拱形结构能够承受较大压力的特点。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通过实验探究拱形结构的奥秘,并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

  1.各种拱形建筑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积木、纸张、书本等实验材料。

  3.记录表、笔。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1.展示一些拱形建筑的图片,如拱桥、拱门等,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看看这些建筑,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引出主题“拱形”。

  (二)探索拱形的特点(12分钟)

  1.实验一:“纸张的力量”

  教师给每组幼儿提供一张纸和一本书,让幼儿尝试将纸平放在两本书之间,然后在纸上放积木,观察纸能否承受积木的重量。

  再将纸折成拱形,放在两本书之间,再次放积木,观察纸的变化。

  引导幼儿对比两次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并思考:为什么拱形的纸能承受更多的积木?

  2.实验二:“积木拱桥”

  为每组幼儿提供一些积木,让他们尝试搭建一座平桥和一座拱桥。

  然后在桥上逐渐增加书本,观察哪座桥能承受更多的书本而不倒塌。

  同样让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讨论拱形桥能承受更多重量的原因。

  (三)讨论与总结(10分钟)

  1.组织幼儿围坐在一起,分享他们的实验结果和发现。

  2.教师结合图片和简单的示意图,向幼儿讲解拱形结构能够承受较大压力的原理,即拱形能把受到的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从而能够承受更大的重量。

  (四)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10分钟)

  1.播放一些关于拱形在生活中应用的视频,如隧道、窑洞等。

  2.鼓励幼儿说一说他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拱形,为什么这些地方要使用拱形结构。

  (五)活动延伸(5分钟)

  1.在建构区投放更多的材料,让幼儿尝试搭建更复杂的拱形建筑。

  2.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寻找身边的拱形,并尝试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拱形模型。

【幼儿园大班科学《奇妙的拱形》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科学《奇妙的杯子》教案10-25

幼儿园大班科学奇妙的根教案03-29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复制》10-22

《奇妙的生命》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范文07-07

幼儿园大班科学:奇妙的声音10-17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生命》教案(精选10篇)01-30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水详案》10-12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植物色素》11-07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水教案及教学反思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