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12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主要词语。
2、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来具体叙述维也纳的。
教学用具:小黑板、挂图。
教学用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提示课题
(1)我国民族乐团已连续两次在世界三大著中音乐大厅之一的"金色大厅"举行新年音乐会。你知道这"金色大厅"在哪儿吗?
(2)提示课题。
2、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要求:
①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②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生字词及自己读错的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①指导生字词。
维也纳 阿尔卑斯山 北麓 多瑙河
装饰 华尔兹 掺和 甚至 镂花 梁柱
a.提示学生注意字音:纳、瑙是鼻音声母,甚读前鼻音。
b.字形:卑的第六笔为撇,不能分开。
②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
a.分小节读课文。
b.通读课文。
(3)通读课文,指导分段。
①默读,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在一起?
②交流。
第一段(第1节):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
第二段:(第2~4节):维也纳无论是历史、装饰还是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音乐,不愧为"音乐之都"。
第三段:(5~6节):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非常宏伟壮观,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
(4)质疑问难。
第二课时
1、复习
(1)听写。
优雅 掺和 装饰 星罗棋布
集体订正。
(2)这篇课文分几段,各段段意是什么?
2、精读训练
(1)默读课文,找出最能概括课文内容的一句话,勾划下来。
①交流,出示:
奥地利首都维出纳人是世界著 听音乐之都。
②你认为什么叫"音乐之都"?
③训练朗读。
(2)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交流。
(古典音乐的摇篮;用音乐装饰的城市;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世界著名的歌剧中心。)
(3)学习第1自然段。
①自由读,你知道了什么?
(维也纳的地理位置,这里环境很美)
②指导朗读。
(4)学习第2~4自然段。
①读读想想。
每自然段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②第二自然段。
a.第2自然段写了什么?(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中心句)
b.你知道什么叫"摇篮"/(我们最初成长的地方)
c.像怎么读懂维也纳是古典音乐的摇篮的?
d.指导写法:把中心句放在自然段的开头,突出了要写的主要内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
e.指导朗读。
③第三自然段。
a.找出中心句。
b.你是怎么读懂:维也纳是一座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的?
c.指导朗读。
④第四自然段。
a.找出中心句。
b.你怎么知道维也纳人一天也离不了音乐?
c.指导朗读。
⑤指导背诵。
a.讨论方法。
b.自由练背。
c.配乐背诵。
第三课时
1、复习
指名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继续精读训练
学习第5、6自然段。
(1)自读第5自然段,理清顺序。
这一自然段按什么顺序介绍国家歌剧院的?
(先简介历史,再描写它的宏伟壮观)
(2)细读。
①从文中哪些地方乍出歌剧院的历史悠久?
(创建于1869年,世界歌剧中心)
②看录像,读文。
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歌剧院宏伟壮观?
从整体造型到内部设施。
讨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条理清晰)
(3)引读第6自然段。
小结:国家歌剧院是"音乐之都"维也纳璀璨的明珠,让音乐之都更美。
3、总结课文,朗读课文。
(1)你最喜欢"音乐之都"的什么?找出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
(2)指名读,评价。
4、指导写作方法,延伸
(1)这篇课文有一个很重要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能谈谈吗?
(2)交流。
围绕中心句,从各方面 展开叙述,体现特点。
(3)练习。
每小组设计一个中心句,练习围绕中心句从各方面展开叙述。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学习课文中的11个生字,其中3个只识不写,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摇篮”、“掺和”的意思。
3、能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重点:课文的二、三段为教学重点。
教学准备:
1、收集一些著名音乐家的生平。
2、收集一些维也纳的一些图片资料。
3、一些文字投影。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中的11个生字,其中3个只识不写,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摇篮”、“掺和”的意思。
3、文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
4、学习课文的一、二小节。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出示有关维也纳的图片,师作简单介绍。
板书9 音乐之都维也纳
二:自学课文。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3、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4、交流。(1)字词。(2)读书情况。(3)质疑解疑。
5、默读课文,给课文分分段,并交流。
三:学习第一、二小节。
1、抽读第一小节,说说告诉我们什么。理解“摇篮”一词。
2、学习第二小节,可补充音乐家的有关资料。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继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
上堂课,我们了解了维也纳之所以成为音乐之都的一个原因就是,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都曾在这里度过大部分音乐生涯并谱写了许多优美的乐章。还从哪些地方看出它是个音乐之都呢?
二:学习课文重点段。
1、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然后利用合作的形式学习。
2、交流。
(1)维也纳是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学生说说相机出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指导朗读。
(2)分三个层次说:一是这儿到处是音乐大师们的雕像;二是这里的许多建筑都是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三是就连王宫花园草坪上的鲜花图案,是用鲜花组成的巨大的音乐符号。
(3)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从四个方面说:一是人们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优美的华尔兹舞曲;二是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三是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室内演奏的传统;四是在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是,会前,会后都要奏一曲古典音乐。
(4)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有名。学生边读书,边说,师边出示图片,边指导朗读。
3、指导背诵其中的一段。
三:总结。
同学们,维也纳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此时,你想说什么?
四:作业。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述说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2、迁移练习。照样子,写句子: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少年宫是( )的摇篮。
( )是( )的摇篮。
( )是( )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仿照第三段,按作者所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描写方法,抓住显著特点多学校的教学大楼进行焦距体的描写。
教学过程:
一:谈话。
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师相机指导朗读。
二:迁移练习。
1、读第三段,说说作者是怎样写维也纳歌剧院的。
(1)介绍了维也纳歌剧院的设施、规模以及在全世界的影响。
(2)从哪可看出歌剧院的规模宏大?
(3)介绍了歌剧院的哪些设施?
(4)按什么顺序来写歌剧院的?
2、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的教学大楼。
(1)外观的形状。
(2)规模,设施。
(3)按一定顺序描写。
3、学生写一写。
4、习作欣赏。
三:作业。
1、用“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这一组词语描写自己看到的景观。
2、开展“维也纳——音乐之都”专题研究,引导学生组成小组,自行选题。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主要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受维也纳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的音乐情趣。
教学准备:
录音机、挂图、投影仪。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我国民族乐团已连续两次在世界三大著名音乐厅之一的:“金色大厅”举行新年音乐会,引起轰动。你知道这“金色大厅”在哪里吗?
2.揭示课题: 9 音乐之都维也纳
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 二.初读指导
字音,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读顺句子。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读。
(2)解释词语的意思,教师相机点拨。
3.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每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各段讲的是什么。
5.理清脉络。
讨论:课文分为几段,每段段意怎么概括?
交流:
第一段(1):介绍“音乐之都”维也纳的位置。
第二段(2-4):从三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第三段(5-6):介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宏伟壮观以及在世界上的影响。
6、小结。
三、指导写字
1、分析字形
2、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读词语。
2.这篇课文分为几段,各段段意是什么?
二.精读训练
1.默读课文,画出中心句。
(1)交流,出示: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的音乐之都。
(2)谈谈你对“音乐之都”这个词语的理解。
(3)指导朗读,突出“世界著名”、“音乐之都”。
2.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体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交流。 板书:古典音乐的摇篮
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世界著名的歌剧中心
3.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文。
(2)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3)指导朗读:
突出“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
4.学习第2—4自然段。
(1)读读画画想想:
①每自然段写了什么?
②是怎样写的?
③为什么这样写?
(2)同桌讨论后交流:
①第2自然段写了什么?
②能谈谈你理解的“摇篮”吗?
③这一自然段是怎样体现出维也纳是一个“摇篮”的呢?
④把中心句放在自然段开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⑤指导朗读第3、第4自然段。
5.指导背诵第3、第4自然段。
(1)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才能更好更快地记住这两自然段?
交流。
(抓住中心句来背诵)
(2)自由练背。
(3)配乐背诵。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第3、4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指名背诵第3、4自然段。
二、继续精读训练
学习第5、6段。
1.自由读第5自然段,理清叙述顺序。
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国家歌剧院的,画出有关词语。
2.细读品味。
(1)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歌剧院的历史悠久?
(2)出示挂图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歌剧院的历史悠久?
(3)指导朗读,读出宏伟壮观的`气势。
(4)思考:这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歌剧院的?
(从整体造型到内部设施)
讨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3.引读第6自然段。
小结:国家歌剧院给“音乐之都”维也纳戴上璀璨的光环,让音乐之都名声远扬。
三.总结课文,朗读课文
1.作者怀着赞叹的心理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伟大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光彩夺目,令我们深深地向往。同学们挑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
2.指名读,评价。
四.指导写作方法
1.思考:这篇课文有一个很重要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借鉴,能说说吗?
2.交流。
出示:围绕中心句,从各方面展开叙述,体现特点。
3.指导练习。
请每个同学设计一个中心句,然后练习围绕中心句从各方面展开叙述。
(1)各自准备。
(2)指名说说。
(3)学生练习。
五、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3、4、5。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的:
1、熟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
2、体会维也纳的特点,理解为什么称维也纳为音乐之都。
3、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提高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音乐之都”就座落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之中,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在开始学习本文之初,我们有不少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把维也纳叫作音乐之都?(板书:?)这一堂课,我们一起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探究。
二、自学
1、自学要求: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将你读懂的内容设计成问题。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请学生当老师,向大家提问题,教师板书:
(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为什么说维也纳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3)、为什么说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4)、为什么把维也纳歌剧院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三、独立解决问题,抓住重点体会
1、根据上面问题再读课本,要求从书上找到答案。
2、谁提的问题谁找人回答。
3、指导体会重点,实施语文训练:
①回答第一个问题,板书:古典音乐的摇篮
②同学们发现第一句话与后面几个句子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放在自然段开头,突出要写的主要内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③哪几个自然段也是这样写的?
④你能谈谈你所理解的“摇篮”吗?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把维也纳称为古典音乐的摇篮?
⑤CAI出示:照样子,写句子: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少年宫是的摇篮。是的摇篮。是。
⑥齐读。
小结:这一节写了音乐大师在维也纳的创作生涯来体现了维也纳的确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①回答第二个问题:板书: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②CAI出示:欣赏维也纳风光。
③抓住“到处、就连……也”等引读课文。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欣赏到了维也纳这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的独特风光。
①回答第三个问题板书:离不开音乐
②齐读课文。
小结:维也纳人真的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③你喜欢刚才我们学习的哪一节就读。
总结:这里作者从三个方面来写了为什么把维也纳称为音乐之都,仅仅如此吗?
不!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创建于1869年的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
四、学习五、六自然段
(一)学习第五节
1、默读第五自然段,用简洁的词语记下自己读某句或几句话之后的感受。
2、交流、汇报自己的读书体会。
歌剧院大(追问:哪些词句体现)——抓住数字读好相关的几句话。
歌剧院金碧辉煌(追问二)作者连用四个“金色”体现金碧辉煌——练读
历史悠久——1869年板书:世界著名的歌剧中心
3、CAI出示歌剧院,欣赏
小结:国家歌剧院是“音乐之都”维也纳璀璨的明珠,其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它让音乐之都更美。
4、齐读本小节,通过朗读体现出这座音乐之城的伟大与奇妙。
(二)学习第六节
1、引读第6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汇报:音乐会规模大、规格高、演出水平高等。
小结:我们知道了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在全世界的影响。国家歌剧院给“音乐之都”维也纳戴上了璀璨的光环,让音乐之都名声远扬。
五、回归整体
1、齐读全文,为什么说维也纳是音乐之都?
总结:这篇课文作者怀着赞叹的心情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伟大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光彩夺目,令我们无限向往。
六、课文延伸
1、课外搜集有关介绍世界名都的资料,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2、请每个同学设计一个中心句,然后练习围绕中心句从各方面展开叙述。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要求:
1、精读课文,理解将维也纳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重在语言的积累和朗读。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气氛,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准备: 瑞博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音乐之都维也纳》,读课题。
二、精读训练
(一)学习第一段。
(1)维也纳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呢?让我们来欣赏一些图片。(教师出示带背景音乐的图片)
(2)看了图片,再读一读第一小节。
请你谈一谈维也纳这座城市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
(3)维也纳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指导朗读。(配乐)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那么为什么把维也纳叫“音乐之都”呢?
1、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呢?请你说说你找到的中心句。
交流:(1)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3)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4)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2、看了这四个方面,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大致为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3)为什么说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4)为什么国家歌剧院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3、你想知道答案吗?让我们来查资料研究研究。请你选择你最感兴趣,最想研究的一个问题,浏览相关的页面、读读有关的课文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寻找答案,并将自己读后的感受回复在“说一说”栏目中我给大家发的帖子下面。
4、学生自由选择浏览,朗读,回复感受。
5、全班交流。
(一)第一方面。出示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说说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教师指导理解“摇篮”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A、这是一句比喻句,把谁比作摇篮?
B、摇篮是什么意思?(我们最初生长的地方。)
C、为什么把维也纳比作摇篮?。(展示音乐家图片)
(2)教师总结:维也纳曾是那些著名音乐家生活、学习,进行音乐创作的地方,对他们一生的成就产生极大的影响,造就了欧洲的古典音乐。所以被比作“摇篮”。
(3)谈一谈你读了这一部分内容后的感受。看看同学们的感受。
(4)请你读一读这一段,读出你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二小节。(配乐指几名读,再齐读)
(二)第二方面。出示第3段。
(1)指名交流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2)交流“到处可以看到”、“多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就连……也用……”(根据学生回答展示图片文字等资料。)
(3)“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中的“装饰”与“也用鲜花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音乐符号作为装饰”中的“装饰”有什么不同?
看来“装饰”用在这儿来形容维也纳是多么的准确。
(4)谈谈你读了以后的感受。请你抓住重点词语读出你的感受。指导朗读。(配乐)
(三)第三方面。出示第4段。
(1)指名交流为什么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2)交流:“随时可以听到”、“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在晚风中飘溢、回荡”、“室内演奏”、“最有趣的是”。(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音乐资料)
(3)谈谈你的感受。看大家的感受。
(4)悠扬的乐声搀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真让人心情舒畅。指导朗读。
(四)第四方面。出示第5、6段。
(1)学习了这部分内容,你感受到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怎么样?(宏伟壮观,在全世界影响巨大。)
(2)交流歌剧院的宏伟壮观。
A、交流:“1642个座位”、“567座位”、“110人的乐队”、“金碧辉煌”“16尊大理石像”、“金光闪闪”……(出示相应图片欣赏)
B、歌剧院如此宏伟壮观,让我们来读一读。引读第5小节。
(3)交流在全世界的巨大影响。(根据学生交流,出示相关图片)
教师引读:“每年除夕,………。一年一度的文化节期间,………。”
(4)小结:国家歌剧院是“音乐之都”维也纳璀璨的明珠,让音乐之都更美。
(5)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国家歌剧院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了吧!
三、总结朗读课文,赞一赞音乐之都维也纳。。
学完课文,你一定对美丽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由衷地赞叹吧!请你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在“赞一赞”栏目中,用一、两句话赞一赞音乐之都维也纳。
四、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在“测一测”栏目中完成练习。(选择词语的意思)(教师在系统中全面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
2、课外作业
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一背。下一节课,请同学们来给图片资料配音乐旁白。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的:
1、熟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
2、体会维也纳的特点,理解为什么称维也纳为音乐之都。
3、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提高自学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学生回忆上节课自己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把维也纳叫做音乐之都?(板书:?)
二、自学:
1、多媒体显示自学要求: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将读懂的内容设计成问题。
2、学生自学。
3、请学生当老师,向大家发问,教师板书:
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为什么说维也纳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为什么说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为什么把维也纳歌剧院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三、独立解决问题,抓住重点体会:
1、根据上面问题再读课文,要求人人在书上找到答案。
2、谁提的问题谁找人回答。
(回答第四个问题,要引发学生争论:第六自然段是不是也在回答这个问题?)
3、指导体会重点,实施语文训练:
第一个问题(课文第二自然段):
查查“摇篮”的意思。
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把维也纳称为古典音乐的摇篮。
第二个问题(课文第三自然段):
多媒体播放维也纳风光(花坛、城市雕塑)。
再读课文,抓住“到处、就连……也……”等词语读出浓浓的音乐氛围。
练习背诵。
第三个问题(课文第四自然段):
练习抓住要点概括地、快速地数一数,加深感受。
练习感情朗读。
练习背诵。
第四个问题(课文第五六自然段):
A、默读第五自然段,用简洁的词语记下自己读某句或某几句话之后的感受。(批注)
B、交流、汇报自己的读书体会:
歌剧院大——抓住数字读好相关的几句话。
歌剧院金碧辉煌——作者连用四个“金色”体现金碧辉煌——练读。
C、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歌剧院中浓浓的音乐氛围:
师点拨:再读描写歌剧院金碧辉煌的几句话,你会有新的发现。(多媒体显示这段文字,并闪动其中的音乐女神像、音乐大师胸像、音乐女神彩像”等词)
学生发表意见。
练习朗读。
D、默读第六自然段,自由体会。
E、交流汇报:
音乐会规模大、规格高、演出水平高等等。
四、回归整体:
读全文,回答开始的问题:为什么说维也纳是音乐之都?
五、课外延伸:
课外搜集有关介绍世界名都的资料,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小学五年级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反思01-31
语文阅读题音乐之都维也纳04-20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教学反思04-02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以及反思03-31
读《音乐之都维也纳》有感04-09
小学五年级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反思02-06
五年级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反思03-27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反思「汇编」04-05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札记汇编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