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会飞的蒲公英》原创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1-04-05 19:03:39 五年级 我要投稿

《会飞的蒲公英》原创优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会飞的蒲公英》原创优秀教学设计

  《会飞的蒲公英》是长春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版块的第一篇课文。本篇课文是一篇叙述性散文。文章写了“我”在母亲的鼓励和引导下,一点一点地飞行着,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也是妈妈的)希望,终于飞出大山,真正成了会飞的蒲公英的事。无论是童年,还是上小学、中学、大学、乃至上大学以后,在“我”成长的不同时期,妈妈为“我”做的事都离不开蒲公英,一直在对“我”进行着有关蒲公英的教育。本文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借助“会飞的蒲公英”来表达妈妈对“我”的殷切期望,以此来象征千千万万个山里的孩子。用蒲公英象征山里的孩子,表达了山里人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渴望。每一个山里的母亲期待的,是孩子像蒲公英那样飞出大山,飞向广阔的天地,同时坚守山里人特有的淳朴、善良的品质。本篇文章有多条写作线索,教学时别有一番情趣,耐人寻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相结合,体会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升华情感,从而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1、体会课文内容蕴涵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课文脉络,学习作者运用象征手法按一定线索进行写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体会”会飞的蒲公英”与”妈妈的殷切期望”的相似之处,学习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并按一定线索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层层深入,感悟文意。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有一种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出示蒲公英图片)。看,它圆圆的脑袋,洁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这是一朵怎样的蒲公英呢?(板书课题:会飞的蒲公英)

  二、整体感知

  (一)、回顾体裁,设置悬念。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课题旁标明:叙述性散文)那么作者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呢?相信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会找到答案的。

  (二)、紧扣文题,提出问题。请大家把书打开,老师请几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蒲公英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并划出文中相关的句子。(文中第2自然段的内容)对蒲公英来说,“外面的世界”指的是哪些地方?(田间、山坡、草地、路边、村庄、校园的沙地、河边、沟谷……)结合课文内容,你能理解“闯荡”的意思吗?(指蒲公英离开妈妈,到自己喜欢的地方独自生存)

  过渡:妈妈的这句话难道仅仅是感叹蒲公英坚韧不拨的品格吗?(不仅感叹蒲公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妈妈还希望“我”能像蒲公英那样飞出大山,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妈妈的愿望实现了吗?你能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吗?(课文第8自然节相关的内容)

  三、研读悟情

  (一)、抓住主线,理清思路。在“我”成长的历程中,妈妈一直对我进行着关于蒲公英的教育,“我”成长的历程都经历了哪些阶段呢?请大家在文中找到表示时间段的词语。(随即板书:童年、小学、中学、大学)在我成长的每个阶段中,妈妈分别给了我什么礼物,怎样教育引导“我”的,“我”的表现又怎样?

  (二)、落实重点,注重学法。教学时,我以板书为主线理解课文内容。学生汇报“我”在每个成长阶段,妈妈对 “我”的教育方式及“我”的表现情况时,我具体采取了以下教法:

  童年时期(第1——3自然节)注重落实6个知识点:1、板书。我在童年时,妈妈送了“我”什么礼物,我的快乐在哪里呢?(随即板书:蒲公英、山坡)妈妈是怎么送给“我”这份礼物的?(引导学生读第1——3自然节)2、引导学生对省略号的运用,培养孩子的想像能力和积累词汇的意识。“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省略了更多五颜六色的野花)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花?3、对比的写作方法的渗透。作者在描写山坡一侧和另一侧不同的景致时,你发现了什么?(运用了什么手法)4、课件出示重点句子指导朗读,品味内涵。1)描写蒲公英外形的句子,感受蒲公英轻盈飘飞的情景。“花儿怪逗人的……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2)描写“我”和妈妈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如“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妈妈希望孩子也能像蒲公英那样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说明妈妈的话在“我”的心里留下的印象很深,“我”梦想到自己也像蒲公英那样了,到世界上去闯荡。5、抓住重点词语感受“我”天真、活泼的性格。当你看到这么可爱的蒲公英时,你高兴吗?文中哪些词语体现了作者天真、活泼的性格?(快活地拍着、蹦蹦跳跳采摘、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6、抓住两个“常常”理解我的梦想的产生。文中用了两个“常常”,赶快找一找,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它们之间是因果关系。正因为妈妈常常领“我”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所以“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

  小学阶段(第4——6自然节)注重落实7个知识点:1、板书。随着这美好的梦想,我上小学了,妈妈送了“我”什么礼物,“我”又在哪里飞来飞去呢?(随即板书:花书包、山路。妈妈是怎么送给“我”这份礼物的?(引导学生读第4——6自然节)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母亲的心愿。“歪歪斜斜”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妈妈掌握的知识很少,也正因为如此,她才希望我能飞出大山,考上大学)3、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文中的破折号起到了什么作用?(解释说明的作用)4、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我”在小学时的表现,同时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哪些词语体现了我向妈妈汇报在学校有所收获的迫切心情和愉快心情?(如“跑回家、刚刚、一边……一边、跳来跳去”等,说明“我”已越来越理解母亲的心),你能用“一边……一边”造个句子吗?(学生造句)5、适当拓展延伸。你们知道《蒲公英的种子》这首儿歌的内容吗?(课件出示儿歌内容,引导学生激情诵读:“我是蒲公英的种子,有一朵毛茸茸的小花,微风轻轻一吹,我离开了亲爱的妈妈,飞呀飞呀,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6、结合实际升华情感。小作者时刻牢记妈妈的心愿,时刻不忘向妈妈汇报每天自己在学校的收获,你的父母对你又报以怎样的希望,他们常常对你说什么,又为你做了什么?你每天又怎样表现的呢?谁愿意说一说?7、课件出示重点句子,指导朗读。抓住描写“我”和妈妈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1)“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些飘飞远去的小白花儿。”——看到孩子会飞了,妈妈很高兴;2)“从妈妈的目光中,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我是一个细心的孩子,妈妈对我的成长很满意。

  中学阶段(第7自然节)注重落实3个知识点:1、板书。带着这美好的梦想,我上了中学,妈妈又送了“我”什么礼物,“我”又在哪里飞来飞去呢?(随即板书:连衣裙、大马路)妈妈是在什么情况下送给“我”这份礼物的?(引导学生读第7自然节)2、抓重点词句理解妈妈的心愿。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为什么望了好久好久?(说明妈妈为了让我能飞出大山所花费的心思之多)你还发现了什么?(“守着”说明妈妈做连衣裙用了很长时间)(小油灯说明家里生活的贫穷和山区的闭塞)3、通过对比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看板书:“我”原来在山路上飞来飞去,现在在大马路上飞来飞去。从“山路”和“大马路”你发现了什么?(说明家乡发生的变化,山区渐渐由贫穷走向富裕,这进一步说明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上大学及大学期间(第8——14自然节)注重落实6个知识点:1、课件出示重点句子,深入体会母亲的良苦用心。几年之后,“我”终于考上了大学,这时妈妈又是怎样教育引导“我”的,“我”又是怎么表现的呢?(引导学生读第8——14自然节中重点句子,并说出自己的理解)1)“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不知不觉”说明了小山坡是母亲对“我”寄予殷切希望的精神领域,也是“我”和母亲交流情感的乐园,共同的愿望使“我”和母亲已达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以前我们常来这里,这次再来这里已达到了不知不觉的程度。)2)“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盈满了泪花。”(在小学,当“我”给妈妈唱儿歌时,妈妈曾激动地流过泪;“盈满了泪花”说明妈妈如今“我”考上了大学,妈妈因激动而再次流泪了)3)“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已经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这是妈妈对“我”再次提出的要求。妈妈对“我”的期望不止是飞出大山,还有很多很多,说明妈妈有远大的志向,对“我”报以更高的期望)2、板书:带着妈妈的重托,我开始在哪里飞来飞去?(板书:林荫小道)3、及时进行思想教育。想象林荫小道是什么样的?(激发学生想象,使他们对富诗意的大学生活产生强烈的向往)4、抓住重点句子,理解“我”的表现,体会人物内心活动和情感。一年后,“我”终于有了一定的收获,把从林阴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了什么话?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出示句子:“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嫩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了。”(孩子告诉妈妈,自己已经懂得怎样去闯荡了)你认为应怎样读这个句子?(指导学生充满深情地朗读)5、紧扣主题提出问题。1)我寄信后多久收到妈妈的回信?很快说明了什么?(说明妈妈非常重视“我”的成长)2)我收到了什么礼物?(板书:水彩画)(学生朗读相关的内容)3)母亲心中诚挚的向往指的是什么?(母亲不仅仅希望自己的女儿能走出大山,也希望千千万万山里的孩子能像自己女儿一样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理想,在人生道路上越飞越高,同时永远保留大山的淳朴,这也是山里所有母亲的殷切希望。)6、体会反问句式的作用。课文为什么用一个反问句作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以反问句结尾,起到强调语气的作用,进一步强调这是山里每一个母亲的心声,每位母亲都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像蒲公英一样飞出大山,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四、回归文本

  (一)、揭示文题,总结写法。多么伟大的母亲啊!多么感人的散文啊!那么,本篇文章作者为什么以“会飞的蒲公英”为题目呢?(因为会飞的蒲公英既揭示了蒲公英的性格特征,又包含了母亲对”我”的殷切期望。文中每一个山里的母亲都期待着自己的孩子能像蒲公英那样飞出大山,飞向更广阔的天地。“会飞的蒲公英”既揭示了蒲公英的特征,又饱含了母亲的期望。)本篇文章采用了象征手法,借助“会飞的蒲公英”来表达妈妈对“我”的殷切期望,以此来象征千千万万个山里母亲渴望自己的孩子飞出大山,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的美好心愿。

  (二)、品评线索,学习写法。本篇课文在叙述过程中,出现了几条明显的线索?(结合板书内容,指出课文是按以下线索进行叙述的:1)以时间为线索。(教师指板书:童年→小学→中学→大学)文中几次出现了表示时间的词语或句子,如“童年的我”“我上小学了”“我考上了中学”“几年以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想实现了”,这些词语和句子构成了本文的时间线索;2)以收到妈妈的礼物为线索。(教师指板书:蒲公英→书包→连衣裙→水彩画)课文在描写“我”的成长过程的时候,每到一个新的阶段,“我”总能收到“妈妈”不同的礼物。如童年时,妈妈送“我”的是山坡上的蒲公英;小学时,妈妈送“我”的是绣着蒲公英的书包;中学时,妈妈送“我”的是绣着蒲公英的连衣裙;大学时,收到了“妈妈”的水彩画。这是以妈妈送给女儿的礼物为叙述线索; 3)以地点变化为线索。(教师指板书:山坡→山路→大马路→林荫小道)在不同的时期,“我”走在不同的路上。如童年时,“我”的乐园是长满蒲公英的小山坡;上小学时,“我”走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上中学了,“我”走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上大学了,“我”走在“大学的林荫小道上”,地点的变化也是课文叙述的一条线索。这样的线索,使文章更有条理。写作文时,抓住了线索,就容易做到围绕中心组织材料,使文章中心明确,内容集中,条理清楚。大家要学习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按照一定线索进行写作的方法。

  五、拓展延伸

  写小练笔:一年后,“我”把从林荫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母亲……请你想象一下诗的内容,回家后试着写下来。也可以把自己对父母十几年的养育之恩写下来。

  板书设计:

  会飞的蒲公英

  童年 蒲公英 山坡

  小学 花书包 山路 妈妈的希望

  中学 连衣裙 大马路 儿女的回抱

  大学 水彩画 林荫小道

【《会飞的蒲公英》原创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会飞的蒲公英04-02

会飞的蒲公英12-10

会飞的蒲公英07-06

蒲公英会飞吗?03-03

《会飞的蒲公英》优秀教案(通用5篇)04-18

读《会飞的蒲公英》有感04-26

《会飞的蒲公英》阅读练习04-24

阅读题《会飞的蒲公英》04-21

《会飞的蒲公英》理解阅读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