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爬山虎的脚》四年级语文教学片断赏析

时间:2024-10-15 19:26:24 秀凤 四年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爬山虎的脚》四年级语文教学片断赏析

  《爬山虎的脚》是冀教版、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课文,也是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课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爬山虎的脚》四年级语文教学片断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爬山虎的脚》四年级语文教学片断赏析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是如何描写爬山虎的脚的。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和颜色的句子。

  (学生自由朗读后)

  生 1:“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这句话写出了爬山虎脚的位置和形状。

  师:你找得很准确。那从这句话中,我们能想象出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吗?

  生 2:我觉得爬山虎的脚就像蜗牛的触角一样,细细的,长长的。

  师:非常好!那作者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蜗牛的触角,有什么好处呢?

  生 3: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形象地理解爬山虎脚的形状,感觉很生动。

  师:没错,这就是比喻句的妙处。那爬山虎的脚是什么颜色的呢?

  生 4:“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句话写出了爬山虎脚的颜色是嫩红的。

  师:很好。那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爬山虎脚的特点。谁来说一说?

  生 5: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叶柄反面,形状像蜗牛的触角,颜色是嫩红的。

  师:你总结得很全面。接下来,我们再仔细读一读这一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爬山虎的脚的。

  (学生再次朗读后)

  生 6:作者是先写了爬山虎脚的位置,然后写了形状,最后写了颜色,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的。

  师:你真聪明!这种观察和描写的顺序非常清晰,让我们很容易就了解了爬山虎的脚。那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观察过其他植物的某个部位呢?可以像作者这样说一说。

  赏析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通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找出描写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和颜色的句子,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巧妙运用比喻手法: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蜗牛的触角这一比喻句,让学生体会比喻句的生动形象,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爬山虎脚的形状,还让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提高了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注重总结归纳:在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爬山虎脚的特点,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让学生思考作者的描写顺序,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技巧。

  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观察其他植物的部位并进行描述,将课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这个教学片断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分析文本、总结归纳和联系生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语文知识,提高了语文素养。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教学片断。

  作者介绍

  叶圣陶(1894年-1988年),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汉族人,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语文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他也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民进中央主席。叶圣陶于1988年2月16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

【《爬山虎的脚》四年级语文教学片断赏析】相关文章:

语文《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04-23

爬山虎的脚语文教学反思06-28

语文《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5篇)04-23

语文《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5篇04-23

四年级语文《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05-05

四年级语文《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06-17

四年级语文《爬山虎的脚》教学实录08-16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05-25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09-10

爬山虎的脚的教学设计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