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案[必备1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语文教案 1
教学目标
1、认识文章中的“遭、悯、咛、咐、啕”5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读懂课文,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
在读中感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人和人之间深厚而真挚的爱,学会关爱身边的人。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导入
1、教读世界各国语言的“妈妈”。提到妈妈同学们脸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说说妈妈对于你来说是怎样的人?
2、引入课文:有一个孩子和我们差不多大,却永远失去了妈妈,这个孩子的名字就叫卡罗纳(板书),让我们一起轻轻地叫他的名字。这个可怜的孩子失去妈妈后第一天来到学校上课,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
1、打开课本,去读读这个故事吧,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你能用几句简单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卡罗纳的妈妈去世了,他心里非常悲痛。当他来到学校上学时,大家都用自己的行动来关心他,安慰他。)
3、第一次读完这个故事,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三、默读课文,感受卡罗纳的悲痛
1、是啊,多可怜的孩子!老师和你们一样感受到了卡罗纳的悲伤,那么是课文的哪些句子让我们感受到了卡罗纳的悲痛呢?让我们细细地默读课文,让文字带我们走进卡罗纳的心。
2、学生反馈4个句子
评价:同学们很会读书,就是这些句子把我们带进了卡罗纳悲伤的世界,如果你是一个懂得体谅的孩子,你一定能把他悲伤的心情读出来。先试着正确地读读这些句子,然后选择一句读好它。
(1)“他面容灰白······”慢慢地读,带着我们走进卡罗纳的内心
(2)“卡罗纳走进教室······”(配乐)
就在这个熟悉的教室里,有着卡罗纳的妈妈关心他的点滴回忆,也许他想起了妈妈总是来接他,也许他想起了要考试了,妈妈总是俯下身来对他千叮咛万嘱咐,也许他还想到了什么呢?
预设评价:A、是的,妈妈很关心他的生活;B、我们的妈妈都为我们做过这些事呀!
所以,在这个留下妈妈身影的教室,卡罗纳一走进来就——大哭起来,这么多妈妈的爱,他以后再也不能——享受了,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齐读)
(3)“卡罗纳翻开书······”
读词:号啕大哭 强调多音字“号”,“啕”字的偏旁是口字旁
这是一种怎样的哭泣?(大声、伤心、撕心裂肺)这样的哭声多让人心疼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4)“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
一个简单的我拥抱妈妈的动作竟能让他如此伤心,请所有女孩子读读这句话
四、自主学习,感受大家对卡罗纳的关爱
1、过渡:我们感受到了卡罗纳的伤心,他身边的人也感受到了,面对这样的伤心的卡罗纳,身边的哪些人给予了他关爱呢?
2、板书:老师 同学 同学母亲
3、当卡罗纳来到学校,老师、同学和同学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他的呢?接下来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老师这里有一个学习提示,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注意红色的字
4、反馈:
(1)“老师把卡罗纳拉倒自己胸前······”
评价:是的,老师的话语里既包含着母亲般的温暖,又不乏理性的坚强,鼓励卡罗纳在悲伤中站起来,这温暖的话语充满着爱与智慧,这真是一位伟大的老师,让我也忍不住向这位老师学习了,还有谁想和我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总结:老师的话语充满了对卡罗纳的关爱,她用温暖的话语(板书)表达了对卡罗纳的爱
(2)“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
预设:A、老师怕大家的话会勾起卡罗纳伤心的回忆;B、这时他的心可脆弱了;
C、这看似是一个严肃的命令,其实是一份温暖的爱
(3)“母亲把我推开了······”
你从母亲的举动中体会到了什么?
是的,虽然作者没有马上明白母亲的用意,但当他看到卡罗纳悲伤的神情后,恍然大悟了,我——(引读)“没去拉母亲的手·······”
总结:在这里,“我”和妈妈对卡罗纳的理解和体谅(板书)也是一种无声的爱
(4)“我本想和他说几句······”
(动作示范)这样动作你会和谁做?(妈妈,亲人,好朋友)是的,这样的动作我们只会和最亲密的人做,作为同桌的“我”用这样一个动作让卡罗纳感受到了我的安慰,在这儿,爱是一个——亲密的动作(板书)
读读这个句子,读好这个温暖的动作(指名读,齐读)
(5)“我的心里······大家都屏息凝神······”
“放学的时候·······”
如果你就是围在他身边的一个同学,你想用目光向他传达什么?在这儿,同学们关注的目光(板书)也是一种爱
5、总结:如果说,第一次读课文,我们从文中感受到的是卡罗纳的不幸和可怜,那么现在你想说什么?(有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他是幸运的)
五、升华练笔,学会关心
1、如果你是卡罗纳的同学,他就想你身边,当你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怎么说或者怎么做呢?
2、学生分享自己的练笔
3、总结:看来,学了这篇课文,大家都长大了不少,因为大家都学会了怎样去关爱身边的人了。为了奖励同学们,老师决定送一首小诗给大家: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爱有时是一句温暖的话语,有时是一缕关注的`目光,有时是一个亲密的动作,有时更是一种理解和体谅,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六、介绍《爱的教育》
《卡罗纳》教学反思
《卡罗纳》选自《爱的教育》这本书。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在教学中,预习课指导学生充分的预习,从字词到重点句子的品读感悟,让学生自学,简单问题小组解决,疑难问题红笔批注。展示课把大量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找读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句子,说说谁最让你感动?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引导学生在亲近文本之后充分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我只是在关键的文本上作简单的点拨和语言表达的示范,而更多的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阐悟有学生自我去实践、提升,真正体现“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主体观。最后设计了两个层面的拓展,一是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都以不同的方式关爱着他,除了文中的老师、同学,家长,还会有谁也在关爱着他?二是如果你遇到像卡罗纳这样遭遇不幸的人,你会怎样做?让学生也学会关爱。一节课学生展示有序,积极性较高,围绕导学案的几个问题展示,各抒己见。回顾课堂,暴露出不少问题:
1、课堂上学生们围绕“找出卡罗纳失去母亲后感到悲痛的语句。”和“周围的人们又是怎样表达对卡罗纳的爱的?”这两个问题品读感悟。学生也找出来了,会积极补充,谈自己的感受,好的句子反复朗读,但读的不充分,情感上没有引起共鸣。应引导学生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情的描述,品读、批注、交流,感受师生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之情。学生那同情与怜悯的神情,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他们正沉浸在爱的教育中。体会卡罗纳将坚强面对现实,成为生活的强者的内心感受。今后应指导学生读书,教给读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创设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2、学生精神饱满,积极参与。学生预习充分,针对本组展示内容积极参与,但有的小组展示人在讲解时语言不简洁,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小组之间展示有序,但衔接不太紧凑。其中一个小组展示“根据意思写词语”时,一人直接读意思,
学生对学习目的不明确。讲解人准备不充分,平时对学生展示环节的目的性缺乏指导。展示形式太单一,每个环节都进行了,但不太扎实,没有落到实处。
3、整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但教师没能及时点拨,本课的难点没突破。学生找出文中大家关爱卡罗纳的语句时,谈了自己的感受,谈得不深入,当时没能及时引导,应引导学生抓关键词体会,带感情读,充分感受关爱之情。对个别学生的回答没能及时评价,对学生独特的见解应给予肯定,树立学生的信心,让学生敢于展示自己。
4、本节学生之间的互评比起原来更具体,更有针对性了。如:字词展示完,围绕板书的书写、讲的是否清楚简洁,是否讲出了特色、他们队的听讲情况等来评。分析体会重点句子让他们从是否抓重点词体会,朗读的形式,和大家的互动等来评。说起来也简单,学生真正评起来很难。不过这节,具体到展示的内容,学生的评价有点针对性了。学生及时的有效地评价,是有很强的必要性,我们在评价上还要加强指导。
在教学中,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的改进提高。
四年级语文教案 2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知道麋鹿是我国的一种珍惜动物,教育学生保护动物,保护自然环境。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的传奇经历。
3.会认“榜、棕、孕、匿、厄、沛、衍”等7个生字,会写“涂、榜、敏、捷、繁、殖、孕、匿、输、基”等10个生字,掌握“滩涂、敏捷、繁殖、销声匿迹、输出、基金会”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的传奇经历。
教学难点
从麋鹿多舛的命运,领悟到野生动物的命运往往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麋鹿的传说故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预习提纲
二、激情导入:
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那些珍贵的野生动物?
出示图片——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麋鹿。
三、检查读课文。
指名读文。
四、展示汇报,交流成果
1. 同桌互相读课文,检查识字情况。
2.指名读生字新词,正音。
认读:榜、棕、孕、匿、厄、沛、衍
读词:滩涂、敏捷、繁殖、销声匿迹、输出、基金会
3.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4.读一读:
麋鹿俗称“四不像”,其角、尾、蹄、毛等独具特色。
麋鹿胎生,孕期长,生长慢,喜欢生活在气候温和、林茂草丰的湿地环境中。
麋鹿曾因在战乱中惨遭杀戮,在故土销声匿迹。后来,在颠沛流离并几乎要灭绝于欧洲时,英国的贝福特公爵收养了世界上仅存的18头麋鹿于自己的私人别墅──乌邦寺,由于饲养得法,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1986年8月,39头麋鹿结束在海外的漂泊生活,经过长途跋涉,回归故土,回归自然。至今,麋鹿总数估计已逾千头。
5.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段(1):写大丰自然保护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第二段(2—4):具体描述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第三段(5—7):记叙了麋鹿的传奇经历。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这是一篇说明文,读这样的说明文,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知道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但是,我们仅仅知道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读出隐藏在这些知识背后的情感。
建议大家再用心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着读着,我是否高兴了?悲伤了?痛苦了?忧虑了?愤恨了?同情了?生气了?感动了?惊讶了?
六、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涂、榜、敏、捷、繁、殖、孕、匿、输、基”,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涂”:与“除”、“徐”比较。
“捷”:右边笔顺是横,横折,长横,横,竖,短横,撇,捺。
“繁”:“敏”+绞丝底(敏的第四笔是横折,没有勾)
“殖”:与“值”、“植”比较。
“孕”:“乃”盖住下面的“子”。
“匿”:若+三框,三框的横最后写。
“输”:与“偷”、“喻”比较
六、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读一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然后默写在本子上。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麋鹿,姿态奇特,命运坎坷。让我们走近它,了解它。
二、展示汇报,交流成果
学文:
(一)请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跟同桌交流一下麋鹿的生活环境。
为什么说大丰自然保护区“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土地广阔、气候温暖、林茂草丰
想象黄海滩涂的静谧、美丽,体会大丰自然保护区的确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练习读。指名读。
(二)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介绍了麋鹿的哪些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外形奇特——“四不像”
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角型、尾巴、蹄子、毛色)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角——站着的时侯,各个枝尖都指向后方。它的角也很长,站着的时候,角的各个枝尖都指向后方,这是它独有的特点哦,因为其它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
尾巴——鹿科动物最长的。
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行动敏捷。
毛色——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
作为大丰自然保护区的讲解员,你如何向来宾介绍麋鹿?
(三)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再读课文。
1、“麋鹿为什么会销声匿迹”令人奇怪,还有同学担心今后这些麋鹿会不会有“销声匿迹”的可能。
2、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第一、麋鹿在我国出现最早,但后来竟销声匿迹了。
第二,1865年后。特别是1900年,麋鹿惨遭侵略者的偷盗、杀戮。
第三,1986年,麋鹿重回故乡,并在祖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3、研究麋鹿的过去
⑴人为因素:
麋鹿减少甚至到即将消失,关键于人,因为人们没有爱惜它,任意去狩猎,去残杀。
补充:麋鹿不仅是先人狩猎的.对象,也是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祭物。
特大的洪水带来的灾难。
得出研究结论:人类给麋鹿带来了灾难。
⑵人为环境因素:
古时候,人们为了多种庄稼,把许多沼泽或近海低洼荒地被开垦成为农田,使麋鹿没有了容身之所,所以许多麋鹿被迫远离家乡。
适宜的生活环境:气候、温度、以及沼泽地带的湿地环境。
得出研究结论:适宜的生活环境是麋鹿生长的必要条件。
⑶社会因素:
可恶的是国外侵略——
外国人的发现和撰文介绍是麋鹿从国内移居国外的导火线。也是麋鹿再次遇难的重要原因。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最后一群麋鹿惨遭厄运。
“导致麋鹿坎坷命运”的原因不但有人为因素、环境因素、更有社会因素。
得出研究结论: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是麋鹿乃至其他动物以及我们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
从麋鹿多舛的命运,你领悟到了什么?——一是要保护野生动物。二是野生动物的命运也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长大了要建设祖国,使祖国更加强大、繁荣。
三、总结:
展示大丰麋鹿保护区画面,由于人们的重视和保护,几乎绝迹的麋鹿有了自己的家。
四、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1.把你知道的珍惜动物介绍给大家。
2.收集国家级保护动物的资料并开展交流活动。
板书: 麋 鹿
外形奇特 命运坎坷
教学反思:是一篇说明文,旨在让学生了解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让学生从小懂得保护珍稀动物。对于类似于此的文章,《语文课程标准》也在阶段目标中提到,要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这样的课文,如果只是一味地由教师引导学习,学生很有可能会索然无味。只有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热情,学生才会真正走进文本,感受方法,提升思想,实现三维目标。
四年级语文教案 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3、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指名答)
二、学习课文
1、对于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诸神,我们以前了解得不多。读了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我们接触到了几个神:普罗米修斯、众神领袖宙斯、火神、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不知道这几位神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结合课文有关词句谈一谈吗?(先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2、关于“普罗米修斯”:
(1)普罗米修斯很勇敢,他是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拿取火种。(课件出示8)
有感情地读第1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指名读,生评,师注意引导学生谈感受。
指导朗读:这一句要读出普罗米修斯盗火的决心。因为从一开始,他就已经看到了盗火的后果——冒着生命危险,但他还是毅然决定去为人类盗火。
(2)普罗米修斯是个真正的英雄,他很有正义感,认为是对的事,就义无返顾地去做,不怕受到宙斯的惩罚。(课件出示9)(板书:真正的英雄)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读出普罗米修斯的坚定和无畏。
(自读、竞读、齐读)
(3)普罗米修斯是一个勇敢的神,任凭宙斯用残忍的手段折磨他,他也不屈服。(课件出示10)(板书:勇敢的神)
宙斯用了哪些残忍的手段?(指名说)
(多媒体播放图片)(课件出示11)师: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高加索山,到现在都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他独自被锁在这里,既不能动,也不能睡,不光日夜经受风吹雨淋,凶恶的鹫鹰还每天剖开他的肚子,啄食他的肝脏,他要忍受撕心裂肺的痛苦。结合你的理解,再读读第6、7、8自然段。
忍受这样的痛苦,普罗米修斯也没有屈服,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4)普罗米修斯还是一个善良的神,当他看到人类吃生东西,在无边的黑夜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长夜,他很同情人类,就决定为人类盗取火种。(课件出示12)(板书:善良的神)
(5)普罗米修斯是一个值得敬佩的神,他的行为让执行惩罚的火神都敬佩。(课件出示13)(板书:值得敬佩)
3、对别的神,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宙斯:冷酷无情,看到人类受苦一点也不同情。而且,他还很残忍,就因为拿了一颗火星给人类,他就用那么残忍的手段折磨普罗米修斯。
宙斯作为众神的领袖,太霸道了,他很可怕,几乎没人敢违抗他的命令,一旦违抗,他就会给以最严厉的惩罚。
火神:是一位有正义感的神,他对普罗米修斯的`行为很佩服,并且他想救普罗米修斯。(指导读第三自然段)但是,他也很软弱,尽管他知道普罗米修斯没有错,却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板书:火神有正义感的神)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力气很大,还很有正义感。
4、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不错,我想,普罗米修斯的神话故事之所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大概是他为正义而战,不屈服权势的原因吧。在人们心中,他是真正的英雄!(板书: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有正义感)
三、讲述内容
(出示上节课概括的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14)
1、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故事内容。
2、为了能更准确地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在理解完了课文的基础上,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上节课所概括的主要内容,你可以怎样适当地添加一些词语,体现普罗米修斯的无畏、为人类献身的精神。(生试着添加,师作引导)
3、小结: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幸福,带来了希望和理想。现在,当我们读到普罗米修斯这个名字的时候,不仅仅觉得他是一位神,一位英雄,更觉得他是人类的理想和希望。当我们叫着普罗米修斯的名字的时候,我们就会想到人类充满了希望,充满了理想。
四、总结拓展
普罗米修斯是大家都应该记住的故事。当然,我们今天学习普罗米修斯也是为了打开一扇门,打开一扇通往古希腊神话世界的门,课文后面的资料袋给我们列举了《神话选择百题》中的故事,大家都去读一读。
《普罗米修斯》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故事讲述了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取火,受到严厉的惩罚,最后获救的故事。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我觉得自己基本达成了自己预定的教学目标,并体现了几个特色。
一、给学生开一扇窗,让读书兴趣自然萌芽
本组单元主题为“故事长廊”,向学生展示了多种体裁的文章。本课属于神话,意在让学生对古希腊神话有所了解。根据课文特点,我本着“有效”的原则,来进行教学。在本课教学中,从课前谈话到导入新课,由中国神话向外国神话过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探究阅读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从读通外国神话的人物名字入手,感受到它与中国神话的区别。然后抓住“众神各自有什么样的内心想法?”这一问题来进行探究性阅读。逐步感受普罗米修斯的精神。在阅读、思辨、对话的过程中,学生一直兴味盎然。本课只能算是众多世界文学作品中的冰山一角,老师在这给学生打开一扇文学的、文明的、文化的窗口,让孩子们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引向课外。我认为本节课对于阅读兴趣的激发与保持是有效的。
二、给学生递一根拐,让学生领悟人物心情
本课情节复杂、人物众多,所以学习方法的相机授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课我向学生渗透“融入文章中读、扣住关键词想”的学习方法,来领悟人物的心情。领悟普罗米修斯的心情时,我先是抓住“想法”,品读心情;然后扣住“做法”,领悟“心情”;感受宙斯的心情时,采用品评想象,刻画心情;理解火神的心理时则采用自由练笔、抒写心情的方法。无论怎么领悟,我始终要求学生将心融入文中去读书,扣住关键词来体会。并将学法的使用贯穿始终,即“提示学法——展示学法——小结学法——迁移学法”,让学生真正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的品读感悟,我认为是有效的。
三、给学生搭一座台,让情感智慧走向超越
教学是一种对话。在本课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与文本、与同学进行对话。在探寻“普罗米修斯”的内心想法时,我引导学生扣住反问句和“坚定”一词感情朗读,让学生融情于文本中。神话的显著特点就是想象。在课中,我抓住文中的空白处,多次引导学生想象。如:倾听乐声,想象火种来到人间的“快乐”,理解“气急败坏”时,想像宙斯的表情。这样不断的进行着对话,因而,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本课的对话也是有效的。
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教学机智不够,对学生的点评还缺乏激励、点拨,需要不断改进。
四年级语文教案 4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处处、时时、慢慢”等词语在文中的作用。积累“撕心裂肺、死去活来、挣扎、呻吟”等描写病人痛苦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像华佗和抬汉子的人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再写下来。
3、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医华佗在行医中总结经验,反复试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华佗发明麻沸散的经过,感受华佗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优秀品质。
教学用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媒体出示: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
二、导入新课
1、我们学习12课,指名读,跟老师写课题,注意:“醉”左边西里面有一横。
2、齐读课题,读了后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
(1)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是谁?
(2)麻醉剂有什么作用?
(3)他是怎样发明的?等等。
3、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里。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初读课文媒体出示:勉强、凑巧、挣扎、大夫、折了腿、撕心裂肺出示图片,介绍:动手术的病人喝了这种药,便会昏昏入睡,手术结束后才慢慢苏醒。
出示: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有一位的大夫叫华佗。由于他医术高超,被人们称为“神医”。
出示:“高超”泛红。初读课文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从文中找找答案。
正音,读准词语:勉强、凑巧、挣扎、折了腿、撕心裂肺
重点解决(1)、(2)问题
1、解释“麻醉剂”。课文中指的是什么?找找句子,再看看它对病人有什么作用?文中指麻沸散——一种中药麻醉剂。动手术的病人喝了这种药,便会昏昏入睡,手术结束后才慢慢苏醒。读句。
2、谁是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华佗)用书上的句子介绍华佗。
A、什么叫“高超”?能不能给它换一个词?
B、谁能变换一下句式再来介绍一下华佗?研读课文
出示:表格着(),华佗心想。出示:看着这醉汉,华佗沉思起来:如果有一种药,让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样,动手术不就没有痛苦了吗?
出示:华佗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他看到()。
出示:华佗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他看到()。又想起()。出示:第二次手术做完后,病人竟没有一点儿痛苦,人们十分惊讶。华佗也觉得很奇怪,就问抬汉子的人:“?”抬汉子的人回答道:“ 。”
出示:8、9小节的内容。出示:从此,华佗时时留心,处处搜集单方进行试验,终于合成了一种中药麻醉剂——麻沸散。动手术的病人喝了这种药,便会昏昏入睡,手术结束后才慢慢苏醒。
出示:这样,华佗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他的发明比外国早了一千多年。
出示:华佗,三国时,东汉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鼻祖”。华佗从小就喜欢读书,通晓各种经书和养生的学问。他立志以医救世,为民众解除病苦。华佗行医遍及很多地方,深受群众的爱戴。
三、研读课文
学习2—7小节
1、师过渡:作为一个“神医”,华佗也有深感不安的时候。课文向我们写了华佗两次动手术的过程,分别是:给小孩动手术、
2、给喝醉酒的汉子动手术(出示表格)。华佗在给这两个不同的病人做手术时分别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结果怎么样?又想到什么?请你们静心读课文,并完成课后表格。手术看到听到想到给小孩割去毒疮乱蹦乱跳给跌折腿的醉汉做手术
4、读课文第四小节,完成练习。
(指导学生先用课文中的说法说,然后再换一个说法说。)
5、这句话是什么句?
(1)指导朗读。
(2)你能不能抓句子中关键词语提问?预设:沉思是什么意思?华佗沉思什么?他为什么会这样沉思?
(3)根据问题提出讨论。联系上下文,完成填空。(指导学生给“任人摆布”换个说法)
(4)华佗这样想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在前面的句式上加上:“又想起()。”
(5)从中看出华佗是个怎样的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
7、师生合作读2—7小节。
8、展开想象,练习说话:当第二次手术做完以后,病人竟一点儿痛苦也没有,人们十分惊讶。想象一下,这时,华佗和抬汉子的人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练一练,说一说。 小结:前面我们通过读读句子、抓住重点词语提出问题及深入思考的方法理解了课文、体会到华佗是一个能为病人着想的、有良好医德的`人。
学习8—9小节
1、华佗究竟是怎样发明麻醉剂的呢?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默读8、9小节,用学过的抓重点词语提出问题的方法先找出这句话中的重点词,然后根据词语提出问题,并设法解答。
2、先交流第8小节,根据学生交流,点出重点词语:时时、处处。
(1)华佗时时、处处搜集,这说明了什么?(写出华佗随时随地都注意观察,注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2)说话练习:开动脑筋,想象华佗在发明麻醉剂时是怎样时时留心,处处搜集单方进行试验的?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
(3)“终于”这个词语说明了什么?(写出了这项发明是极不容易的,华佗为取得理想的效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交流第9小节
(1)根据学生交流,重点词语泛红。
(2)“第一个”“一千多年”等词语说明了什么?(说明麻沸撒是医学上的重大发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超前和发达、古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值得我们自豪。)
(3)齐读句子。(赞美、敬佩)
5、简单介绍华佗。
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华佗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是因为他具有善于从最常见的和偶然的事件中发现问题并刻苦研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因为他具有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的好品质,他不愧是神医。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将来也能创造出一个个世界第一来,为国争光,为人类造福。
板书设计:
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
华佗深感不安病孩痛得死去活来沉思醉汉任人摆布终于时时留心,处处搜集
四年级语文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槐、掺、涩、撩、俊”等5个生字,会写“掺、涩、裤、兜、愧、俊、撑、掠、惟、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二、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
1、导语:今天,我们开始新学期第一个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我们将读到哪些有趣的文章呢?还要掌握哪些读懂课文的本领呢?让我们一起打开书,读一读“单元导读”吧!
2、学生自主读“单元导读”。
3、交流体会。
4、引导学生提炼学习目标。
(1)学会体会情感的方法。
(2)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二)谈话引入。
1、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种子吗?看看这两包树种,说说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种子》。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掺杂、羞涩、惭愧、凝望、惟恐、小心翼翼。
(五)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根据投影出示的内容,练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投示出示:根据下面的意思把课文分成三段。
(1)望着交上来的树种,我想说点什么。
(2)小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3)“我”深受感动。
各组讨论后,在全班汇报。各组派代表发言,如果有意见分歧,老师可以适当点拨:先找出重点段,即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小女孩交树种的?让同学再讨论。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将课文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课文的第1自然段,写每个同学交来的树种都挺多,我想说点什么。
第二段是课文的第2~8自然段,写班上一个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第三段是第9自然段,写“我”和全班同学深受感动。
(六)练习朗读课文。
1、轮读。
2、自由练读。
3、同桌互读。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复习导入。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种子》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
2、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见到同学们交上来很多树种,我准备说点什么,老师会说什么呢?为什么?
经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明白:因为“讲桌上堆放的洋槐树籽有浅黄的,甚至还有豆绿的。籽粒里掺杂着荚皮和角柄。”“浅黄”、“豆绿”什么意思?说明从颜色上看出种子不成熟,不饱满。“掺杂着荚皮和角柄”写出了从成色上看不纯,杂质多。一些同学只追求上交的树种的数量,而不注意质量。
2、学习第2—8自然段。
(1)默读,思考:小女孩交的树种和大家的有什么不同?
(2)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从书中找出描写小女孩的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同学边说教师边板书:
①外貌:略带羞涩、低下头(感到愧疚)脸刷地红了站着(深深自责)。
②动作:掏出、展平、凝望、抖(认真专注)。
③树种:一般大小、饱满、乌黑光泽(精心挑选)。
(3)你们喜欢这位小女孩吗?为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4)为什么小女孩的种子少,却令我很感动?用“因为……所以……”说说。
3、学习最后一段。
(1)有感情地朗读。
(2)说说从全班同学的神态和那位老师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积累语言。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
(四)巩固生字、新词,指导书写。
1、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指导书写。
(五)总结全文,深化体会。
如果你是这个班集里的一员,你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年级语文教案 6
教学目标:
1、感受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俭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初步培养热爱和敬仰周总理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会本课生字。教学重点:学会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培养对总理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课前准备:
让学生搜集有关周总理的故事。
第一课时
目标1、感受周总理生活俭朴的崇高品质。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3、了解总理生活的简朴,并能仿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出示课题《一夜的工作》,读题
2、读了课题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
二、熟悉课文
1、自读课文5分钟,注意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了解你最想了解的东西。
2、反馈:你了解了什么?顺带检查朗读情况。
三、理解课文
1、把最后两节读二遍,比较一下这两段文字,有什么联系?
2、指导朗读最后两节(女同学,轻声的,男同学声音响亮地)
3、带着“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一句话,读读课文1-7节看看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了周总理生活的简朴?
提示:
(1)"我走进他的办公室。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说明因陋就简。
(2)"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说明陈设简单。
(3)"两杯热腾腾的热茶,一小碟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好像并没有因为今夜多了一个人而增加分量。"说明生活简单。
4、有感情的朗读。
5、片断练写把这些组合起来,(可以增加一些词句,删掉一些词句)以“周总理的生活是多么简朴”为开头写一段话。
6、交流。
7、小结:通过朗读,我们学习了语言,通过练笔,运用了课文语言,变成了自己的语言,这就是我们学习语文的方法。
四、作业
第二课时
目标
1、感受周总理工作劳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
2、学习描写总理工作劳苦的句段,并仿写一段话。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研读课文
1、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总理工作是多么劳苦?
提示:(1)从工作时间上看:"我今晚上……""……就听见公鸡哦哦地叫明了。"
(2)从工作量上看:"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厚厚的一叠文件说:我今天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
(3)从工作态度上看:"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是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 在研读中区别三组词的意思和用法。
2、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
3、把这些句段组合起来,(可以增加一些词句,删掉一些词句)以“周总理的工作是多么劳苦”为开头写一段话。
4、交流
5、联系全文,想想“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6、作业
二、拓展
颂总理故事交流会
1、请学生主动上台讲
2、伙伴间交流
3、网上查询更多
请以《我想说……》为题写一写你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激动和感慨。
四年级语文教案 7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局促不安、京剧、毫不相让、一日三餐、滋味、倘若、从容不迫、侍候、脾气、扬长而去、空空如也、责备、供养不周、邻近、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白鹅的特点。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先总写后分述的写法。
教学重点:
1、 读写生字新词。
2、 整体感知课文,了解白鹅的特点。
教 具:
生字、词语卡片
教 法:
引—读—议—悟
学 法:
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背诵古诗《咏鹅》,激发学生兴趣。
2、 导入,揭题? 板书:白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要求:①大声朗读读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②标画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边画边读新词,并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③读文,整体感知:课文中的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 学生自主学习。
3、 检查自学情况,并相机纠错、点拨。
① 认读生字词语。指导书写“餐”“脾”“蹲”。
② 学生汇报: 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讨论: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鹅的高傲?( 姿态、叫声、步态、吃相)
2、快速读文,标出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白鹅的`姿态、叫声、步态、吃相。
白鹅的姿态(第1自然段) 白鹅的叫声(第3自然段)
白鹅的步态(第4自然段) 白鹅的吃相(第5—7自然段)
3、认识过渡段(第2自然段),并了解其作用。
承上启下,统领全文。
4、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先总写后分述的写作方法。
四、积累:
抄写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四年级语文教案 8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理解“珍贵”、“诚实”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第一、二节。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课文理解词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
课时划分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亲爱的孩子们,当新年的脚步向我们走近,当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你是不是也有许多美好的愿望向大家诉说?你是否也有许多美好的祝福带给大家呢?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走进新年,聆听诗人徐鲁的诗歌《你好!新年》。
用手机上的配乐朗读《你好!新年》。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孩子,课堂上最美妙的是书声琅琅,请自由、放声地朗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字字入眼,读得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有没有字音容易读错的生字?(提醒注意“淙”是平舌音,“草垛”的“垛”是四声,“雪橇”的“橇”右边是三个毛字,把学生提出的生词写在卡片上。)
3、现在请孩子们读读这些生词。(淙淙、流淌、草垛、雪橇、滑翔等)
4、孩子,书是读出来的。请孩子们再读读课文,朗读的美感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声声悦耳,让琅琅的书声在教室里回荡。
三、品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二、三小节。
1、读读第一、二、三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
2、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新年来了?(抓住“冰河”、“燕子”、“冬末”、“草垛”等词语)
3、新年美吗?让我从你的声音、表情中感觉出来吧。
4、请推荐一位你们心目中读得最好的同学示范一下。
5、有他的示范,我们都可以把课文读好。朗读接力赛,女士优先。(女生读)
6、男孩子,不甘示弱。(男生读)
7、春雪初融,燕子归来,杨柳新枝,鲜花满园,让我也来感受新年到来时的喜悦吧(师范读)。
8、孩子,最高境界的朗读是能与作者心心相通。这些文字出自我的口,外在表现是把对文章的理解写在脸上,写在眼睛里。
9、学生齐读第一、二、三小节。
10、这么美的一段话,让我们把它记在心中。(学生练习背诵第一、二小节,老师和学生一起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四小节。
1、朗读第四小节。
2、说说你都读懂了些什么。
3、孩子,让我们共同欢呼新年的到来。
4、孩子,此时此刻,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让我们双手合十,默默地许下心中的愿望。(停半分钟)
5、孩子,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新的一年,新的'希望;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新的一年里,一切都是新的。孩子,把你刚才在心里默默盘算的计划或者许下的愿望,写一写,画一画,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学生分组交流)
6、汇报
二、学习最后一节。
1、朗读第五小节。出示:
三百六十五片叶子,叶叶青翠,
请你把第一片珍贵的叶子捧在手上;
三百六十五里路,路正漫长,
请你用诚实的脚步去把它丈量。
2、你从这段文字中体会到了什么?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
3、“三百六十五片叶子”指什么?(三百六十五天)“珍贵”是什么意思?谁能用“珍贵”说句话?你觉得“第一片珍贵的叶子”会是什么?
4、“诚实”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说句话吗?
5、你是怎么理解“三百六十五里路,路正漫长,请你用诚实的脚步去把它丈量”这句话的?
6、孩子,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诚实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请看,古今中外,有很多有关诚实的名言警句:
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我的座右铭是:第一是诚实,第二是勤勉,第三是专心工作。
——卡耐基
没有一种遗产能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
——莎士比亚
始终不渝地忠实于自己和别人,就能具备最伟大才华的最高贵品质。
——歌德
诚实,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未来的教育学家赵苹
7、孩子,你一定也能像老师一样,写上一两句。把它当做新年的礼物,送给你最想送的人,你也可以制作成新年卡片。
8、学生汇报。
四、小结
孩子,今天,在新年到来的时候,我们用最虔诚的心在这里写下自己的心愿。请将这页纸夹在书中,等新的日历撕下第365页时,回头再瞧,一年里的努力是否让自己满意,自己双手捧着的是否与今天的期望相同。孩子,祝愿你们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心想事成!
四年级语文教案 9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蜿蜒、依据、突兀森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并领悟按照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3.能够大致复述“双龙洞”的景象,了解“双龙洞”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熏陶。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并学习如何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2.理清课文的脉络,感受双龙洞的特点,尤其是体会“双龙洞”内孔隙的特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分享经历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优美、壮观。你们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游记。让我们一起沿着他的足迹去观赏这神奇的溶洞吧。(板书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与同桌互读检查。
2.请8名同学按自然段先后顺序轮流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在文中画出判断依据。
3.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本文的行文线索:一是作者的游览顺序;二是泉水流经的路线。
4.让学生默读课文,按照游览顺序理清作者记叙的思路,并尝试画出作者的游览示意图。(按游览顺序写)
5.学生自由举手汇报交流,理清作者游览的路线。出示画好的示意图,并按图说清图意,然后相互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对照示意图,找到相应段落再次朗读。(金华→罗店→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6.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课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之情。)
三、品读交流,深化理解
1.品读路上的见闻。
2.游览外洞和内洞。这里重点学习作者如何描写孔隙的窄、小的特点。
(1)抓住文章细致描写的部分,让学生通过朗读初步体会。
(2)抓住第5自然段中的“从、到、没有、才”等关键词语,让学生反复品读重点词语,加强体会,再次感受孔隙的低矮、窄小的特点。
(3)理解通过“船的小、孔隙的险、自我感觉”三者相结合来突出孔隙的特点的表现手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习旧知,导入新课
1.我们来看图说说作者的游览过程,再重点讲讲内洞的情景。
2.文章在讲述作者的游览过程中,运用了许多优美的句子。品读文中的优美语句,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及作用。
二、整体感悟,划分层次
1.简单交代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的内容。
2.根据图示,对照课文,按照游览的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游览的时间和目的`地。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讲路上的见闻。
作者沿途看到了什么?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
(作者沿途看到了映山红、油桐、山上的沙土、溪流。映山红开得茂盛、精神,油桐花也很多,粉红色的山独具特色,溪流随着山势不断变化。)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介绍游览洞口和外洞的情景。
(1)洞口可用“宽”字来概括,外洞可用“大”字来概括。(板书:宽大)
(2)洞口外的景色使你产生了什么感觉?(板书:突兀森郁有气势)
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介绍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
(3)从外洞到内洞要经过一段路,这就是孔隙,那么什么叫孔隙?(出示投影片,指导学生理解“孔隙”。)
(4)作者用什么方法通过孔隙?(小船)坐这样小的船通过孔隙说明了孔隙的什么特点?(板书:窄)
(5)坐小船经过孔隙时的感觉是怎样的?用“”画出有关句子。出示“眼前昏暗了……挤压过来”一句,自由朗读,读后问:“挤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这又说明了孔隙还有什么特点?(板书:矮、险)
第五部分(第6—7自然段):介绍游览内洞的情景。
经过孔隙就进入了内洞,内洞又有什么特点呢?(板书:黑奇大)
第六部分(第8自然段):讲乘船出洞。
3.我们跟着作者游览了浙江金华的双龙洞,了解了洞口、外洞、孔隙和内洞的特点,你有什么感受?
三、整体回归,学习写法
1.贯穿全文的两条线索:一是游览的顺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二是泉水流经的路线:一直紧跟着作者的脚步,起着指引路线的作用。这与作者的游览顺序正好相反。
2.作者移步换景,情随景变,既描述出双龙洞的神奇景色,又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四、情境再现,总结延伸
1.观看游外洞内洞的视频。
2.说话训练:假如让你当一个小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旅客介绍双龙洞呢?(根据游览示意图,注意导游的用语。先四人小组练说,再个别上台表演。)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典型的游记类散文,条理十分清晰,描写具体生动。教学本课时,在导入部分,我出示双龙洞剖面图,让学生通过示意图,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及路线。我采用了“找特点,读特点”的方法,引导学生读书,谈谈“孔隙”给自己的印象,并在书上勾画,找出孔隙窄、矮、险的特点,让学生反复体会。为了突破难点,让学生感受孔隙的窄小,我抓住文章细致描写的部分,让学生通过读初步体会。通过“船小,孔隙险,自我感觉”三者相结合,突出孔隙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前后句子的比较,学习作者细致描写的方法,让学生研究作者的写法,从内容回到语言,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进一步深化。
此次教学,我让学生先理解,后积累,再运用。将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找特点,读特点。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并让学生分清文章主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年级语文教案 10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
4、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感受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了解生活在那里的异兽珍禽。
教学重难点:
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感受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了解生活在那里的异兽珍禽。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谈话激情
你或你的亲友有人去过九寨沟吗?把你所了解的九寨沟介绍给大家。
3、读了课题后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⑴读生字词
⑵读句子,你觉得哪些句子有些难读,你能读好它吗?
⑶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范读
讨论:
1、你听了课文录音,仿佛看到了什么?
2、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九寨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其它自然段写了什么呢?
4、给课文分段:
四、学习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
2、思考讨论:九寨沟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要求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3、指导朗读:突出“神奇的”、“因为......所以......”、“一......就......”、“童话世界”。
4、齐读。
五、指导写字
四年级语文教案 1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书写6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作者以小见大的表达方式,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小事,学会通过细节表现人物性格或生活哲理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
2.通过探讨交流,表演等环节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采用对比法理解文章内含。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做事情应该多动脑筋、开拓思路,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主人翁精神。
2.懂得应对竞争,把握机遇。
教学重难点:
懂得老板几次给阿诺德提薪,而布鲁诺仍拿原来薪水的原因,从而获得做人的启示。
教学准备:
土豆、西红柿(图片或实物)、录音机、生词卡片(自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一)板书题目:“差别”
(二)提问:文章会写到谁和谁的差别?
他们差别在什么地方?
这些差别给他们带来了哪些不同的效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读。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二)用卡片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
生词:薪水牢骚抱怨差别盘算汇报
预设:有些字在课文上是以人名的形式出现的,如“德”“诺”,在学习中要引导学生提高扩词能力。
(三)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长段落可由两、三个同学共同完成),听者可以进行评价,师生共同正音。
三、初学课文,了解大意。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普通而又意味深长的小故事:两个年轻人同在一家店铺工作,一个能够创造性地为老板做事,得到重用;另一个不能灵活地处理问题,得不到重视。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做人的启示。)
四、作业: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对课文进行学习。
二、精读课文,谈体会。
(一)自读课文
(二)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明理由并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预设一
1.文中2-9自然段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了布鲁诺是一个墨守成规、做事情缺乏主见,没有远见卓识,不能预见事态的发展从而作出更好的处理决定的人。
文中依据:老板说:“您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卖说明的。”
布鲁诺第一次从集市上回来说:“从早晨到现在,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着一车土豆在卖。”
布鲁诺第二次从集市上回来说:“一共有四十袋土豆。”
布鲁诺第三次到集市上去,问了价钱。
2.请男生读这一部分,要求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配乐朗读)
预设二
1.文中10-12三个自然段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了阿诺德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对上级的话不是言听计从,而是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创造性地执行,做事周到缜密,具有远见卓识的人。
文中依据:老板让阿诺德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卖什么的。
阿诺德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向老板汇报说:“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共有四十袋。”他介绍了土豆的价钱是多少;土豆质量很不错,还带回来一个土豆让老板看,不仅如此,他还带回了一个西红柿样品和那个卖菜的农民。
2.请女生带着自己的认识大声朗读这一部分。(配乐朗读)
预设三
1.文中第1自然段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了不同的付出,会得到不同的.收获。
文中依据:(一段时间以后,叫阿诺德的小伙子几次提薪,而那个布鲁诺的,却仍拿原来的薪水。)
2.教师相机提问:“这就是什么?”
这就是“差别”。(解题)
3.请全班同学齐读这一部分,读出理解。
三、角色表演
(一)自由结合成三人小组,分好角色,根据课文内容,再加入自己的想象,补充好人物对话,演一演《差别》。
(二)表演结束后对照课文进行评价。
(三)请表演的同学讲讲自己的“创作思路”。
四、拓展延伸
(一)说一说本文几位人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预设:
1.喜欢布鲁诺,因为他心中有不满,敢说。
2.喜欢阿诺德,因为他有思想、有主见,能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创造性地执行老板的任务。
3.喜欢老板,因为他聪明,能让有才能的人得到重用,能让才能不高的人心服口服。
4.喜欢布鲁诺、阿诺德两个人,因为通过两个人的对比,让我知道了做事情的时候,不要只注意眼前的事物,应该多考虑一下以后的发展,学会动态地看问题。做事情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善于动脑筋思考,学会长远打算才能成功。
五、拓展阅读
本篇课文虽然浅显易懂,但给我们的启迪却很深,课下同学们可以搜相关作品来读,如:《曹冲称象》《一分钟》《悲观与乐观》等。
四年级语文教案 12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拓展练习。
教学目标:
通过课内外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中心“和时间赛跑一定会成功。”
教学过程:
一、交流和时间赛跑的收获
教师导入:“上节课老师布置给大家一个作业,试着和时间去赛跑,感受跑赢时间那份收获的快乐。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指名全班性交流。
(因为学生亲自去做了,有了体验和收获,兴趣会很强烈)
学生可能回答:放学抓紧时间回家,抓紧写作业,比原来节约了时间,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去看课外书、玩游戏、上网等。这一环节充分让学生谈,使学生此时的感受与作者的感受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读第9、10自然段,感受作者20年里受益无穷的喜悦。最后全班齐读第10自然段,把自己感受融汇到读书中去。
二、介绍林清玄背景
这部分内容先由学生介绍,若学生不了解可由教师介绍,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了解林清玄这位作家,对他产生敬佩之情,知道林清玄的巨大成功是他一直与时间赛跑的结果,激励学生如果能像他那样坚持和时间赛跑也能取得成功。同时,激励学生阅读林清玄的书,去吸取作家其他文章的精华。
三、拓展练习
1、出示两道数学课题:
a、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80年共有多少小时?每年365天,80年共有多少天?
学生计算得出:700800小时,29200天。
2、写有关珍惜时间的片断或自己学习本文的`感受。学生此时会把自己发自肺腑的语言真真切切地写出来,如原来自己是怎样对待时间的,今后又将怎样珍惜时光,和时间赛跑等等。四、布置作业
(1)设计“惜时”专栏
让学生把自己搜集的珍惜时光的名人名言,谚语、诗歌、散文制作成手抄报贴在宣传栏。
(2)把自己感受最深最喜欢的名人名言、谚语贴在桌子角上或床头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一直和时间赛跑。
四年级语文教案 13
[教学目的]
1.学习从说明性文字中提取重要信息并编写阅读提要。
2.品析本文准确的说明语言。
3.了解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4.学习由此文拓展,通过查找资料等方式丰富环保知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筛选信息,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内容。
难点:理解本文用数据说明问题的妙处。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搜集相关资料,如海洋对人类的贡献,我国及世界海洋的现状等。(可选一个也可两个都做)
2.资料要详细、真实,切忌泛泛而谈。
3.同学之间可分工合作、共同收集。
(预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搜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在《海思》一文中作者“思”的是什么?通过“思”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
(学生自由简单回答)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海洋忧思录》,作者为何而“忧”?“思”的又是什么?作者写此文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意在将前后所学知识串连起来,形成知识项链,同时通过比较阅读,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交流资料搜集情况
1.分小组交流。
2.每小组推选两位优秀者全班交流。
3.老师对搜集好的同学予以充分的肯定、表扬。
(避免搜集走过场,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习惯,通过鼓励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快乐。)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①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忧”的是什么?“思”的是什么?
明确:“忧”的是海洋生态环境的日益变化,“思”的是人类应如何保护、拯救海洋。
②文章五个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这五个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明确:第一部分:总述了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但人类却从海洋里过度攫取资源,同时又使海洋受到了污染。
第二部分:说明珊瑚礁对于海洋生态平衡的重大意义以及人类破坏珊瑚礁生存的海洋环境。
第三部分:写海洋鱼虾给人类带来大量蛋白质资源,但人类却过度捕捞鱼虾。
第四部分:解释鲸鱼之谜——汀脂锡的污染。
第五部分:排污污染了海洋,呼吁大家都来保护海洋环境。
这五部分是总分总的关系,第一、五部分是总述,二、三、四部分是从不同的角度分述了人类对海洋环境的破坏。
(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有助于提高阅读的效率,此环节可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与认识,学会提取信息并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信息。)
四、 点拨示例
1.分组朗读第一部分两个自然段。
2.这一节两个自然段分别侧重说明什么内容?
明确:第一自然段说明海洋孕育了地球的生命,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多种需要,第二自然段说明人类不顾后果破坏海洋资源。
3.为什么说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人类怎样污染海洋环境?
作者列举了大量的数据来说明问题,这些数据究竟起何作用呢?
先让学生找出列举数据的句子,然后由同学们试着分析列数据的作用,最后由老师予以点拨归纳。
例①地球上被称为生物圈的空间约97%由海洋构成。
——说明海洋是生物圈最主要的空间。
例②作为地球上生命之源的水,97%也蕴藏在蔚蓝色的大海里。
一说明海洋蕴藏的水之多。
例③地球上80%的生物生活栖息于海洋。
——说明海洋是绝大多数生物的栖息场所。
以上三个数据例子共同强化说明了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例④人类……向里面倾倒了几十亿吨有毒物质。
——说明有毒物质之多。
例⑤约有lO%的珊瑚礁已被破坏殆尽,而照目前的破坏速度,20—40年后将会上升到70%。
——“20—40年”说明时间之短。
——“10%到70%”说明上升速度之快。
例⑥世界最大的15个海洋渔场中,13个在掠夺性捕捞的重压下已日渐退化。
——“15”与“13”两个数字的对比,说明海洋渔场退化的范围之广。
以上三组数据充分说明海洋环境遭到了严重的污染。
4.引导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
品味示例:
例①约有lO%的珊瑚礁已被破坏殆尽:
——用“殆尽”而不用“尽”,准确地说明了10%中还有少量珊瑚礁没有被破坏,符合客观事实。
例②20—40年后将会上升到70%。
——未来的事情还没有发生,因此只能用猜测的语气,如果删掉“将会”反而不科学了。
例③从泄漏的石油到丢弃的放射性污染物给海洋带来深重灾难。
“深重”强调污染之严重。
(此环节在于教给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角度与方法,让学生知道如何概述内容,品味语言分析中列举数据的作用。)
第二课时
一、实践探究
按照教师的点拨示例,学生分组学习探究二、三、四、五部分。
1.具体分工,全班一、二、三组,分别对应探究二、三、四、五部分。
2.探究内容:
①概述各部分分别说明了哪些内容?
②画出用数据说明的句子,说说这些数据有何作用?
③哪些句子最能体现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呢?试举一两个例子予以说明。
3.分组探究以上内容。
4.交流信息:每组推荐2名代表交流探究的结果。
5.教师小节。
(教是为了不教,此环节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探究的能力。)
二、深入探究
1.文章第五部分引用了一句成语: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成语在本文中具体含义又是什么呢?
明确“水能载舟”是说海洋孕育了生命,孕育了地球文明,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多种要求;“亦能覆舟”是说由于人类过度开采海洋资源,污染海洋环境,势必会遭到海洋的报复。
2.读了本文之后,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此问重在激发学生保护海洋的意识,这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所在。)
3.在生活中我们似乎远离海洋,那么我们该如何为保护海洋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呢?
(既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又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课后拓展训练
1.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如何保护海洋的呢?要求将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好,然后全班交流。
2.如何才能拯救海洋呢?通过查资料,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四年级语文教案 14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师准备(包括媒体):准备教学挂图,将读文与看图结合起来。
学生准备:
做好预习:
预习生字 朗读课文 回答问题 提出质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挂图:爬山虎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墙壁上爬着的一种绿色的植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你能用一两句话把这些特点连起来说吗?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爬山虎
二、初读感知、
1、读课文,学生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
2、学生交流,教师归纳出本篇课文的两个探究点(多媒体显示):
a、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
b.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又是怎样爬的?
小结过渡: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三、理解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提问: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哪些地方写得美?你喜欢哪些句子?
3、自己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想欣赏一下风吹爬山虎的样子吗?
4、老师指导读出美感来。可以采取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补充后半句。
5、拓展
为什么作者能把爬山虎的叶子写得这么美呢?思考:光光的墙上为什么能铺满生机勃勃的叶子呢?
6、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爬满墙,这跟它的什么有关系呢?下节课再来学习。
【学法指导】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兴趣。
四、学习本课生字。
1、读生字词。
2、注意易错的字。
四年级语文教案 15
第一课时
一、读读记记。
1.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读一读。
2.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吗?
第一组是ABB型叠词:油光光香喷喷圆溜溜甜津津
第二组是AAB型叠词:软软的细细的湿湿的青青的
3.照样子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例1:白花花金灿灿
例2:高高的胖胖的
4.选词填空。
白茫茫甜津津灰蒙蒙
()的天空()的葡萄()的雪地
清清的黏黏的韧韧的
()的柳条()的河水()棉花糖
5.你能照样子说吗?
如:胖乎乎的脸蛋黄黄的麦子
二、词语超市(俗语)。
1.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评议纠正,指导再读。
3.认识俗语:群众中广泛流传的通俗而定型的语句,多是劳动人民从生活经验中创造出来的,简练而形象。
4.说说你知道(本题中)哪个词语的意思,并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例:敲边鼓
意思:比喻从旁帮腔,从旁助势。
造句:小林是我的好朋友,很多事情我一出马,他就给我敲边鼓。
5.你还知道哪些俗语?
三、读读想想。
1.投影出示句子,读一读。
2.说说带点的词语有什么作用。
学生说,老师补充,边读边议,认识关联词语的作用。
“不但……而且……”和“不仅……还……”表示递进关系。
“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
“尽管……还是……”表示转折关系。
3.选用这些关联词语说话。
4.你还学过哪些关联词,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四、作业。
搜集查找有关恐龙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写字板。
1.提问:写字时要注意什么?
(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田字格的`位置、正确的执笔写字姿势、书写整洁等)
2.认一认要求写的六个字:歇、剥、蝴、蝶、株、桩
3.辨别字形,说说笔顺规则。
4.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上黑板范写,大家评议。
6.学生先描再写。
二、阅读欣赏。
1.谈话导入。
太古洪荒年代,地球上曾居住着一群奇特生物,它们称霸地球,生存了一亿多年之久,大约在6500万年前,它们竟神奇地灭绝了。这种生物是什么?
对,恐龙,今天我们就来阅读一篇关于恐龙的短文。
2.你们都知道哪些关于恐龙的知识?
学生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自由说一说。
3.读短文,说说你又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4.检查。
(1)分段读短文。
注意纠正字音:沼泽、覆盖、卵生。
积累词语:千奇百怪、庞然大物、望而生畏、展翅高飞。
(2)汇报:说说你从短文中知道了什么。
恐龙的种类、大小、食性…….
(3)你还想知道什么?
梳理问题:对于能解决的问题课内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课后查资料解决;有的问题至今无法解决的,激励学生通过学习长大后研究解决。
5.启发质疑。
大约一直到7000万年前,恐龙还是统治地球的霸主。然而在此后不到500万年之间——也就是6500万年前,它们全部绝灭了。而且,整个灭绝过程还很可能是在仅仅数月内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形,至今仍是一个谜。科学家曾提出各种不同理论,来解释这灭亡之谜,如陨石撞击地球说、大规模火山爆发说、疾病说或食物中毒说等。但任何解释恐龙灭绝的理论,必须能解释当时除恐龙外,其他许多动物种群同时灭绝的原因。恐龙灭亡之谜,至今科学家仍在继续研究中。
希望同学们发奋学习,有朝一日,你们中也许会有人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讲述自己在银行取钱,目睹顾客自觉排队,员工热情耐心地为顾客换零钞的事。
2.学生评议这种社会想象。
3.小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的文明程度提高了,人们的综合素质提高了,那么相应的人们的文明卫生等习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发生在我们身边这些的变化。板书:身边的变化。
二、引导讨论,明确内容。
1.同桌或邻桌互相讨论:你发现了身边的哪些变化?
要求:(1)真实;
(2)具体,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的语言动作……
2.推荐代表说。
其他学生补充,老师概括板书:
超市:文明购物排队付款
车上:自觉投币主动让座
校园:文明用语环境卫生
书店:爱护书籍文明选购
医院:讲究卫生(病人)态度热情(医生)
…………
3.学生列举这些事例的过程中,有可能谈及一些存在的问题,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说,但要注意导向。如果没有学生谈到,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并讨论改进方法。
如:菜市场乱丢垃圾乱设摊点
街道张贴广告乱涂乱画
车上不讲究公共卫生
…………
你认为应该怎样改进?
(1)加强文明卫生的宣传;
(2)提高人的素质。
4.看到这些现象,你想到了什么?
人们的文明卫生习惯正逐渐养成,但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
三、布置任务,具体指导。
1.明确任务。
在我们的生活中,讲文明、讲卫生等好习惯在许多地方、许多人身上大量存在,但一些不良习惯也或多或少地存在。好的典型,我们要及时发现、表扬,不好的问题,我们更要及时发现、改进,所以老师现在布置大家一项社会调查任务,内容是——身边的变化。
2.指导分组。
8人一组,自由组合,老师协调。
推荐负责人,明确其职责。
3.发放调查表,指导填写。
(1)说明:此表为样表,学生可根据实际进行修改,也可根据需要复制多份。一事一份,小组交流后整理一份综合表。
(2)指导填写。
4.强调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加强自我保护;讲文明礼貌,树立红领巾新形象;全员参与,分工合作;及时记录整理资料等。
四、小组讨论,做好调查准备。(调查时间为一周)
附:“身边的变化”社会调查表
组次
负责人
组员
调查内容
记载时间
地点
人物
现象
结论
需改进的方面
收获与思考
第四课时
一、汇报交流。
1.导入。
通过一周的调查,你们一定有了很多新的发现,现在请各小组负责人组织本组成员在小组内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
2.分组整理,选取典型现象准备汇报。
要求:有调查方法、有过程、有自己的思考。
3.汇报交流。
要求:汇报内容各异;汇报人态度大方,声音响亮。
4.老师小结,引入习作。
二、作文指导。
1.明确习作任务。
结合这次调查活动,整理调查资料,写一篇反映身边变化的习作。
2.比较调查汇报材料与习作的异同。
(1)学生自由说。
(2)老师补充。
同:都是调查所得的亲身体验,即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
异:调查材料重现象,重结论,要求多、实;习作重具体场面、过程、细节的描写,如:环境、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情、心理活动……还重自己的思考,要求细、异,描写仔细,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3.学生独立思考,选择习作内容。
4.小组内互相说。
5.指名说,大家评议补充。
可以从以下方面评议:
内容恰当,描写具体;观点明确,态度明朗;语言通顺,条理清楚。
6.老师小结。
第五课时
一、当堂习作。
学生当堂习作,老师巡回指导:发现优秀习作,向大家展示学习;发现问题习作,及时给予辅导。
二、修改作文。
1.自读自改;
2.同桌互读互批;
3.个别学生的作文老师面批。
四年级语文教案 1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掌握文章中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自然美与风俗民情美相融合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积累文言文词语,在诵读中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感受浙江之潮的壮观气势,享受美的熏陶。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2.自学法、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往今来,被称为“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潮,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前来观赏。有一天,它迎来了宋朝的文学家周密,周密眼中的钱塘江潮有着怎样一番景象呢?
二、美读。
1、范读,注意读音、节奏、情感。
2、要求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
3、齐读课文,读出气势。
三、美解。
1、比一比,看谁读得准。
2、相信你一定能翻译。
3、合作交流,翻译全文。
四、美赏。
1、目睹了钱塘江海潮的风采,你想到用哪些四字词语来形容钱塘江海潮?(如:仅如银线、玉城雪岭、呑天沃日、势极雄豪)从哪些角度写的?(色、形、声、势)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让句子形象生动呢?(比喻、夸张、引用)还有什么可让我们琢磨的?(正面描写)海潮如此雄伟壮观,慕名而至的人多吗,多到什么程度?(观潮之盛,侧面烘托。)
2、全文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还从哪些方面写 “观潮”?(作者用镜头摄像的笔法,分别写出了潮来之状、演习之威、弄潮之技、观潮之盛,为我们组成了一幅幅连轴画卷,四幅图画各具情态。描写演习场景,注意动静相衬的写法。还有表现弄潮儿高超技艺的一连串动词等。)
五、美悟。
写潮的诗句: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
2、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
4、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潘阆
5、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天堑无涯。——柳永
结合海潮的图片,结合写潮的诗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试描写一段关于海潮的文字。
六、结束语。
在中国文学宝库中,还有许许多多描绘祖国宏伟壮观的山水风景佳篇,让我们开启阅读的航船,向那一座座宝库进发。
附:板书设计:
《观潮》 周密
风景画 潮来之状
风俗画 演习之威 正面描写
弄潮之技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观潮之盛 侧面烘托
教学反思:
《观潮》是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文章语言优美,词语丰富。作者寓情于景,通过对钱塘江大潮雄奇壮丽,气势非凡景观的描绘,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为了让学生与文本融为一体,感受大自然的雄伟壮丽的景观,我在教学设计中主要注重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整堂课中,主要通过学生的读来读懂、理解课文,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和大潮的雄伟壮观。如在读、议、的.环节里,我始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学生喜欢哪句我便导哪句,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模式,而改为学生学,老师导,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性。
二、指导学生朗读,感受雄奇壮美的景象,深化感情。
为了帮助学生感受景象,更深更透地理解作者的表达感情,我着重采用了朗读的方法。首先我指导学生们自由朗读,再谈感受,并鼓励他们读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读出天下奇观的气势。然后我来读,学生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画面,帮助学生感悟自然美和语言美。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热情,而且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三、抓住文章重点,整体感知教学,体会感情。
教学时我抓住文章重点,围绕“观”这个中心词,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思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首先用小黑板出示自学思考题: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钱塘江潮雄伟壮观景象的?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潮水雄伟、壮观的词句。小组讨论交流后师明确。由于导入新课时,已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学们通过读、思、议,明白了“仅如银线”是抓住潮来时的形状特点。在观看插图之后,再回到文中细细品评,学生陶醉在有声有色的情境中。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
四、赏析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表达。
教学中设计品文析句的环节,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因此,在教学第一段时,我让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海潮的雄伟壮观,然后分析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样加深理解了课文内容,进一步学习了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表达方法。
总之,从整堂课的教学可以看到,学生通过充分读,实现了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通过自己领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体验;通过自由评,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样,学生不仅读懂了课文,而且体会到祖国山河的壮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总的来讲,本课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不足的是在前面的读、悟、品的环节中耗时过多,积累语言这一练的环节因时间把握不够,如一词多义等的训练就稍显不足了。另外,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气氛跟平时的课堂相比还显得不够活跃,除了客观的原因外,我想我的教学感染力还有待于提高。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通过这次教学,有满意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弥补我的不足,尽全力给学生上好每一节课。
执教《观潮》有感
(荆门市沙洋县毛李中学 宋娟)
海潮如约到来,而且
总是被我们提起
就像现在。在此刻
在五里初中的五楼电教室
请做好准备,观潮吧
我们如此喜欢倾听潮水的歌唱
涌动,涌动。海潮的呼吸渐渐粗重
扑腾,喘息,扑腾
似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向着更远处,更高处
灵魂深处
梦想,色彩,声音,全都牵起手来
海潮,暂时停留也好
一直前进也罢
不管昼夜轮回
我们的注视不会转移
我们触摸潮水
我们心潮澎湃
我们把呼叫挂在了耳边
我们会骑一匹白马,我们
和海潮一样,拥有一颗年轻快乐的心
海潮的高度
就是我们渴望的海拔
【四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06-09
四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园地二06-04
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六06-05
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04-08
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04-04
四年级语文园地二的语文教案04-15
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07-07
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06-04
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天地十二》06-05
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