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案[荐]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的生字新词。
2、了解杨梅的可爱特点,学习作者把事物观察仔细、把事物写细致的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通过感情朗读、背诵,体会作者爱故乡,爱杨梅的情感,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理解、体会杨梅的可爱,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喜爱故乡杨梅之情。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时间:二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1、读题,想:你是怎么理解题目中"爱"字的意思的?(引导学生用"爱"字组出适合题目的词语)
2、议论: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汇报后,教师作小结。
二、引入新课,初读课文
1、听录音朗读(或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课文哪些内容给你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说说写的是什么?)
2、自读课文,画出课文的生字词语。遇到不懂问题在书中打上"?",或学习课文还想知道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
2、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学习体会。
3、指名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教师小结后指导学习课文生字。
三、指名读课文,巩固认知,指导学生解决下面问题:
1、哪一节写的是杨梅树?哪几节写的是杨梅果?
2、课文重点写的是什么?(指导学生认识课文详写的是什么?)
四、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情况后,进行语言文字巩固训练。
1、你对课文内容了解了什么?
2、组词练习、读读写写重点词语。
3、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程序:
一、简述上节的学习内容,点明本节的学习要求。
二、学习第一节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讨论: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或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回答后,教师作小结,投影开头的方法和作用。
三、学习第二节
1、投影本节内容,指导学生朗读后思考问题:你读懂了(或知道)什么?哪些地方不明白的?
2、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读书体会。
3、指名汇报读书心得后,教师板书:树枝绿叶长。让学生思考:感受的杨梅树怎样?(引导学生说出"可爱")。
4、小结和归纳后,投影课文句子和词语,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四、学习三六节
1、投影杨梅果图片和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3—6节的课文内容。
2、边读边思考:你从课文中认识的杨梅果是怎么样的?
3、学生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杨梅果的形状、味道、颜色等方面作汇报。
4、教师小结学生的发言后作板书:形状、味道、颜色,指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抓住果的形状、味感、颜色等特点进行细致的观察(要求学生动笔在课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词语)。
5、加深对杨梅颜色变化的了解,投影颜色变化过程。
6、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让学生观察和介绍他们熟悉的一种水果,进行说话训练。
8、总结这部分的学习情况。让学生谈谈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五、总结:全文的学习要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的是杨梅,表达的是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板书:表达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四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认“憧、憬、歇”等4个生字,会写“筝、拔、蝴”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知道课文围绕“风筝”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白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具体的。能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把一件事写具体完整。
4.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中感悟“我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明白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具体的。尝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一、谈话激趣,导入学习
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
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
【设计意图:用问句来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先读得正确、流利,再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聪明的小朋友读书的时候会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根据学生的自由述说,相机反馈,并总结概括出下列内容:
童年时候放风筝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课文分写了几个小伙伴在一起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事情。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憧、憬、歇、埂”
“憧、憬、歇、埂”是左右结构的字;“憧”和“撞”是形近字。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筝、拔、蝴、蝶、福、托、梢、歇、踪、丧、圈、坊”
指导书写:“拔、蝴、蝶、福、托、梢、歇、踪、坊”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拔”不要写成“拨”;“筝”是上下结构的字,中间的一横要长一些;“丧”最后一笔捺要舒展。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四、朗读课文,体会心情
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别人交流。
【设计意图:朗读课文,总结概括,对课文内容有初步了解。】
【设计意图:要充分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识字,重视对学生自主识字的引导和交流,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五、课堂练习,抄写句子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蝴蝶 踪影 憧憬
翩翩 磨坊丧气
二、组词。
1.多音字组词。
磨 mó 坊fánɡ
mò fānɡ
2.比一比,组词语。
圈 拔 筝 歇
园 拨 争 喝
三、补全下列成语。
飞起越越 起舞
大色千万 头气
四、仿写句子。
1.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
2. 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
。
【答案】
一、dié zōnɡ chōnɡ piān fɑnɡ sànɡ
二、1.磨砂磨盘油坊教坊 2.圆圈花园拔刀拨动风筝争取歇一歇喝水
三、凌空飞高翩翩 惊失 辛苦 垂丧
四、1.春天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
2.夏天的傍晚,小青蛙们在池塘边歌唱,它们越唱越高兴,似乎把天唱塌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2.知道课文围绕“风筝”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白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具体的。能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把一件事写具体完整;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风筝蝴蝶拔几根幸福托着垂头丧气半圈
树梢歇一歇千呼万唤踪影磨坊
教师集体订正。
2.回忆作者放风筝时的情景,简略说一说过程。这节课让我们细细体会其中的快乐。
【设计意图:由回忆放风筝的情景,引入课题,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培养学生在面对新知时,能主动寻找其现实背景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2.学习第2自然段。
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圈出来、写下来。
学生汇报。
学生在说用什么做风筝时,教师可让孩子结合自身经历及收集的资料谈谈看法。“憧憬”一词可根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查字典,或在具体的语境中解决。“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作“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指导朗读:多种形式读,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
假如就是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多种方式读全段。
3.学习第3自然段。
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多媒体课件,或者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场面的文章,让学生入情入境。
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需要精读的句子:
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注:此二句可根据课堂情况,分析写法,如第一句中动词“托”“牵”的用法。
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再读全段课文。
4.学习第4自然段
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
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方式:读、体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可表演。
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
5.学习5、6、7、8自然段
师: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5、6、7、8自然段。
重点读好: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
想象写话
ɑ找到了吗?作者没有给我们答案,请你展开想象说一说。
b全班交流
c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请同学们把你刚刚说的内容写在纸上。
d全班交流。
三、回顾课文,畅谈感受
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你有过这种生活体验吗?
2.一个提问下,帮助学生再次疏导出全文线索,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并再次朗读几个描写心情的重点句。
【设计意图:“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语的意思。”这一环节主要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这些方法,指导今后的学习。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设计意图:在总结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找出重点词句,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小伙伴们的心情变化。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在读中有所得。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课堂练习,小组交流
1.把自己玩耍、活动时候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写。
2.写几个描写心情的词语,并在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在这里让学生以小练笔的形式让学生续写文章,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
内容 16 风筝
做风筝放风筝幸福鸟兴奋、激动、自豪
继续
找风筝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填上恰当的词语。
地跑起来 的快乐
地喊叫着的木轮
地飞走了 地奔跑
二、按要求写一写。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精心—— 希望—— 依然—— 倏地——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垂头丧气—— 继续——
三、读一读,填一填。
1.“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我从我句话中了解到小作者的心情是,我还能在课文中找出其它描写心情的句子。
2.“我们依然快活……”这句话中“依然”可以换成哪一个词语?试着用“依然”写一句话。
【答案】
一、飞快最大快活巨大极快拼命
二、1.细心期望依旧突然
2.兴高采烈停止
三、1.高兴、幸福;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2.即使下着大雨,我们依然来学校上课。
教学反思
1.在理解“憧憬”一词时,采用查字典的方法,了解憧憬就是向往的意思。也注重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通过读,表现文中小朋友心情的不断变化:“想一想孩子们做风筝时会是怎样的心情?”“激动的、高兴的、兴奋的”“那就请你读出小伙伴做风筝时的激动。”
2.不足之处是千呼万唤:千和万是虚数,不是真正了呼喊了一千遍和一万遍,这一点应该渗透给学生。
【教材分析】
《风筝》这篇精读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饰,笔调亲切、温馨、自然。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一清二楚。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另一突出特色,孩子们心情的变化是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的。另外,文章的结尾是开放型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作者介绍】
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当代作家。 20xx年3月22日,澳门大学向贾平凹颁授了荣誉博士学位。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主要作品:《鬼城》《二月杏》《满月儿》《秦腔》《古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风筝,又名“木鸢”“纸鸢”“风鸢”。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早在两千年前中国就发明了风筝。
史书记载,春秋时代的能工巧匠鲁国人公输班,因看到鹞鹰盘旋于蓝天而受到启迪,传说曾“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看拼音,写词语。
hú dié zōnɡ yǐnɡ shù shāo chuí tóu sànɡ qì
fēnɡ zhenɡ xìnɡ fú bàn quān qiān hū wàn huàn
二、你能写出生字的不同读音并组词吗?
奔 磨 坊
三、模仿秀。
1.风筝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渐渐:
2.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垂头丧气:
3.我们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憧憬: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课文整体梳理。
课文主要讲了第1自然段讲;第2自然段讲;后面的几个自然段讲。归纳一下:课文讲的是。
五、重点段落品析。
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在芦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我们便做起风筝来。做一个蝴蝶样的吧。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作“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
1.在字的正确读音下画“____”。
憧憬 依然
凌空 奔跑
2. 把下面的句子改为“被”字句。
我们把风筝叫作“幸福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的第2自然段是写_______________,第3自然段是写_______________。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试着做一个风筝,再把制作的过程写下来。
参考答案:
一、蝴蝶踪影树梢垂头丧气风筝幸福半圈千呼万唤
二、奔磨坊
三、1. 一轮红日渐渐地坠落下来,风也渐渐变得微弱。
2. 考试成绩出来了,小名垂头丧气地走回家。
3. 我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和我憧憬的未来都归功于我的天使般的母亲。
四、孩子们兴致勃勃的做风筝;孩子们开开心心放风筝;孩子失去风筝、寻找风筝的忧伤。童年时候,风筝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和幸福。
五、1.chōnɡ yī línɡ bēn
2.风筝被我们叫作“幸福鸟”。
3.我们做风筝;我们放风筝。
六、例文:
他先帮我们做好了骨架,因为我们要做的是硬翅风筝,所以就拼了一个十字形的骨架。骨架已经拼好了,接下来就是上色了!经过我们的讨论后,决定画一只米老鼠。何俊成先把米老鼠的造型描绘了出来,然后按原卡通形象的米老鼠涂色。我们分工涂色,我画手部脚部,何俊成画米老鼠的身体。在画的时候呀,纸还会起些毛毛,原来这是海棉纸呀。
在画画的时候,我们都很用心的去画,把风筝装扮得漂漂亮亮的。哦,对了,为了把风筝装扮得更漂亮,我们还画了背景图:蓝天和草地。我来画蓝天,何俊成来画草地,那胡运泽呢就帮我们修补一些我们弄得不太好的地方,做得很好看。
最后只要把线装上去就可以了。当然,胡运泽早就准备好了,他拿出一个小把手,上面还绕了许多白色的线。我把线绑在风筝的骨架上,绑得非常牢固。最后再把尾巴贴上去,一个风筝就完成喽。
四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
2、积累对联。
3、通过趣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
2、积累对联。
3、通过趣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生读对话,反复读,思考:
这段对话告诉我们什么?
2、生反馈。
(读文章,边读边想象,能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3、师生共同再读《观潮》,边读边想象,争取在头脑中出现画面。
4、总结。
二、日积月累
1、生自由读,思考:
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吗?
2、生反复读,背自己最喜欢的。
3、生上台表演。
4、师生齐读,再背。
三、趣味语文
1、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⑴生试着读,看应该怎么读。
⑵生读后,思考:
这样读有什么意思?哪种读法更有道理。
⑶师生小结。
⑷再读。
2、练习:
⑴生自由读:
分析每种读法的意思。
⑵师生再读。
⑶生收集其它这样的例子。
四年级语文教案4
一、 学习目标:
1把自己读过的译本好书,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给他人;通过互相介绍,了解什么是好书,激发读整本书,读好书的兴趣。
2自主选择内容,自由习作,把自己想读的意思 写清楚,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联系修改自己的作文。
3 读我的发现,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4读背歇后语,积累歇后语,初步了解歇后语的作用。
5熟读趣味故事,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感受任务的才思敏捷。
二、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读一本好书。
2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 名言导入 :
对于书,我们都不陌生。书,好书,到底会给人带来什么呢?在我们以前,有很多有成就的人都说过读书的作用。
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没译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伏尔泰说: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依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歌德说:读译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别林斯基说: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自己读过什么好书,向大家介绍一本你喜欢的好书。
二、 自由交谈:自己读过哪些好书。
三、 介绍一本好书:
1指名介绍一本好书
a请一名同学介绍一本好书。
b征求大家的意见,想了解哪个同学的哪本书,请那位同学介绍。
2小组开始互相介绍。
3各小组评出都感兴趣的一本书,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
4教师也参与介绍一本好书,在语言上给学生一种规范、引导和点拨。
5根据学生介绍,把好书名字写在黑板好书看台里,鼓励大家有条件的亲自读一读这些书。
四、 再读名言,能说说通过以前读书的经历和今天的交流,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
小结:名人们说的书,应该都指好书。今天,我们谈到的书,应该说也好似好书。这些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
五、 生活拓展:
1 请家长为自己购买一本同学推荐的好书,要把这本书的内容跟家长介绍清楚。
2 在适当的.时机,多开展几次推荐一本好书推荐一种好杂志的活动,使学生对读书产生持久的热情。
课后反思:
第二、三课时:
一、 导入 激情,拓展思路:
1导语 :同学们,我们已经写了不少作文了,每依次都有内容的要求。有的同学说,要是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那该多好!今天,就请同学们自由习作,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
2读习作提示,想想自己最想写什么。
3全班交流:最想写什么?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从内容和体裁两方面体会习作的自由。如内容,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景;可以写事实,也可以写虚拟、想象中的事。体裁伤害,可以是故事,可以是童话、寓言,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诗歌。
二、 自主习作
三、 师生评议作文
1 交流自己写了什么内容。
2 小组之内交流读习作,选出大家认为比较优秀的文章,并说说好在哪。
在读习作前,小组成员要把文章的特点讲一讲,以激发听者的兴趣。
3 同学读自己的习作。根据实际情况,可体现以下特点:内容各异,体裁各异,语言流畅,内容具体。
4 教师推荐一篇有明显优点也存在问题的文章,引导大家读、修改。修改后在读一读。
四、 拓展阅读风格各异的小文
1 导读:写作文最好是有感而发,写自己真实的想法,真正要说的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写,这样的作文才会感染人。我们来欣赏一下风格各异的几篇文章,有的是专家写的,有的是小学生写的,相信一定会给你很大启发。
2 自己读文章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一、 复习导入
1 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 听写词语。
3 互相纠错。
二、 读对话,了解内容
1 自读我的发现,想想从小林和小东的谈话中,你知道小东有什么发现?
2 同桌分角色读,进一步读好对话。
三、 谈一谈,小东有什么发现
1 谈一谈小东有什么发现?
2 谁还有相同的发现?
3 抓主要内容,你还发现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自由谈,肯定学生学习中注意发现总结方法。
四、 读课本中的歇后语
1 读六个歇后语,说说发现了什么?
2 熟读歇后语。
3 讲解三个典故关羽失荆州王羲之写字周瑜打黄盖。如果学生知道,可请学生讲一讲。
五、 说说在读书过程中,关于用歇后语的句子。教师出示几个带有歇后语的句子,让学生体会歇后语在句子中的作用使句子形象生动
1 水滴穿石非一日之功,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张小亚是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的。
2 他对人了解得很深刻,讲起某人的特点来,那真是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3 你才有了一次好成绩,看,一大意又落后了。这真是应了那句话: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六、 趣味语文
1 自读二个小故事,读熟练。
2 你觉得趣在哪?说一说。
3 读对子,反复吟诵,感悟趣。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4 拓展作业 :
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家人听。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趣联妙对故事,在语文活动课上讲给老师和同学听。
七、 阅读延伸
课外作业 :读选读课文。
四年级语文教案5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作家王宜振把我们们带进了一个美妙的诗歌世界,使我们喜欢上了这首文字,韵律都很优美的诗歌《小草之歌》,让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
2、板题
3、齐读课题
4、结合上节课学习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请你谈谈小草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生答)小结:看来大家都很喜欢小草。
5、师:老师很想倾听你们美妙的.读书声,愿意展示一下吗?(老师走到谁面前,谁就读一小节)(伴乐)。
小结:字字入眼,句句入心,声音真好听。
6、上节课,同学们提出并解决了两道自探题,我们来复习一下(出示)。
1)小草之歌中的“之”相当于什么?(生答)师:那小草之歌,也就是——小草的歌。让我们再一次饱含深情地读课题。
2)看第二题:按结构、内容,诗歌可以分几个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生回答)。
师小结:上节课同学们收获不小,老师真高兴。
二、学习诗歌,理解感悟
(一)学习1~3小结
1、设疑自探
1)请同学们朗读1~3小结,并根据内容提出你的问题。
2)生提问。
3)师:老师归纳了几道自探题,找同学谈一谈。(出示)(自探题下写有自探方法),学生在下面边读边自探。
2、解疑合探
1)这一部分写了小草什么特点?回答、板书:索取很少。
2)修辞方法:拟人。
小结:把小草比作人进行自述,显得生动、亲切、易懂。在写作时,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使文章具体、生动、形象。
3)“我向大自然索取很少。”什么意思?(生答)师:抓住重点词,理解句子含义,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小草不渴求什么,只有阳光、雨露就能茁壮成长,为人们带来绿意。
3、找2组女生读1~3小节(一组三人)(要读出对小草的喜爱)。
师小结:小草是渺小的,他却那样乐观、自信;小草是弱小的,他却那样勇敢坚强。让我将小草的喜爱融入到课题朗读之中,齐读课题。
四年级语文教案6
◆教材分析
《长童话的森林》主要讲我们读过的许多美丽的童话都发生在森林里,像《白雪公主》《小红帽》。郁郁苍苍的大森林里,长着各种各样的树木、花草,也藏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可是,也许有一天,我们只能到童话里去找森林了。因为森林正以令人揪心的速度在减少。
告诉我们不滥砍伐树木、不破坏树木,有保护树木的意识懂得怎样去保护森林。同时还表达了对森林的美好向往以及对破坏森林行为的憎恨。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揪心”“春暖花开”两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森林的锐减以及森林锐减带来的灾害,懂得怎样去保护森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句中个别词语的意思;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对森林的美好向往以及对破坏森林行为的憎恨;
2、使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总结全文,动员学生行动起来,为植会造林,绿化祖国做出贡献。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词语卡片
3.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森林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你们都看过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吧,还记得故事发生的地点吗?
2、拓展思维:你还知道哪些童话故事也是发生在森林里的?
3、教师小结并板书:森林是一个长童话的地方,它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快乐。可是,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能再也不能读到新的森林里的童话了。(出示句子:因为森林正在锐减,快得让人揪心)
二、品读句子,体会森林锐减的速度之快
1、指名说一说什么是“揪心”。(心里紧张、担忧)
2、指名读一读(引导学生点评:你们揪心吗?)
3、教师示范读,引导学生读出心里的紧张和担忧。
4、教师导读课文:森林的锐减到底有多快呢?居然快得让人揪心。请同学自由地读课文,用笔把介绍森林锐减情况的句子画下来。
5、指名反馈主要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
6、教师:你们从哪些语句体会到了森林减少的速度很快?
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三自然段。
8、引导学生讨论:是什么原因促进了森林的锐减?
9、拓展延伸,教师展示搜集到的森林遭受破坏的文字资料以及图片资料。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人类在不断进步,可是森林却在快速地锐减。森林的锐减将会造成怎样的严重后果呢?课后同学们可以自读课文,也可以搜集其他资料,帮助理解。
四、指导生字的书写
1、出示生字词卡片。全班一起读一读。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的要点。
3、指名反馈,教师强调。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第二课时
一、巩固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
2、师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森林正在快速地减少,那么森林面积的减少,对人类有什么危害呢?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二、学文,了解森林面积减少的危害。
1、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指名反馈:森林面积的减少,对人类有什么危害?
3、要求学生反馈搜集到的已经发生的森林锐减有关的灾害资料。
4、教师补充播放森林破坏带来的灾难录像。
5、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观后感受。
6、教师小结:人们在砍伐一片森林之前,怎么会想到自己的这一刀葬送的将会是自己的家园呢?所以当你拿起砍向森林的刀时,请多想一想。
7、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读出灾害的严重性。
三、学文,知道怎样保护森林
1、教师导读:我们该为保护森林,保护生态环境做些什么呢?请大家先听听作者是怎么说的?
2、指名读第五自然段,其他思考。
3、指名反馈。
4、拓展:你们还有什么办法吗?
四、课堂总结
教师小结:是呀,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节约一张纸,种下一棵树,相信地球上的森林覆盖面积会不断增加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板书设计
14长童话的森林
森林面积锐减灾难严重保护森林资源
◆教学反思
(略)
四年级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联系上下文和自学理解“窘住”“不辞辛苦”和“沉吟”等关键词意思。
2、在洞察人物内心世界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能利用导学稿对文章做简单的分析,品味文本中关键词句。
情感目标:感受小女孩对妈妈真挚的爱和大胡子老板美好、善良的品质。以及使学生感悟到感恩所有善待自己的人,用心去爱自己的亲人、朋友和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比较完整地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
通过具体的语句感受故事中人与人之间可贵的真情及美好品质。
教法与学法
以导学稿为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运用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资源
幻灯片、音乐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引入课题
世间最为美好,最令人感到温暖的莫过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正是这爱谱写了世间最伟大的旋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八版块“人间真情”的第二篇文章《圣诞老人的礼物》。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导学稿研学交流
检查导学稿
小组合作学习
(1)学生对导学稿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
(2)学生自选感兴趣的问题汇报,师随机板书。
1、师指名读词语:橱窗假发项链恳求不辞辛苦、遗憾包裹、纯洁。
2、课文中介绍了几个人?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请你根据上面词语的提示,试着用三、五句话讲一讲这个生动的故事。
指名读文:请同学们品一品这是一位怎样的小女孩?
汇报最能体现小女孩特点的语句。
1、体会小女孩看到假发时的欣喜和激动。
从哪些语句能看出小女孩很孝顺?(第一自然段第二句话)
小女孩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此时小女孩什么心情?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高兴、激动、欣喜、喜出望外)
把你的感受融入朗读中,读一读这段心理活动的描写。
2、体会小女孩钱不够时的无奈和窘迫。
还从哪些语句中能看出小女孩很孝顺?(第三自然段)
小女孩因为什么为难呢?(体会项链的价格与假发的价格相去甚远。)如果你是小女孩,此时你心里会怎么想?(无奈、悲伤、失望、羞涩)
把理解融入朗读中,试着读一读。
愿望与现实的差距太大了,小女孩有没有放弃?她又是如何做的呢?
3、体会小女孩为换回假发付出的辛苦。
“想尽了一切办法……”“但……、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小女孩所付出的'难以想象的努力和辛苦。
小女孩手臂上的伤口就是无声的语言,看着这一道道伤口,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什么画面?
播放音乐,教师范读第4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
指名读课文。
4、体会小女孩听了老板的话表现出的坚强和失望。
小女孩听了大胡子老板的话又怎么样?
小女孩因什么而“愤怒”?又因什么而“忧伤”?体会小女孩当时的心情。
指导有感情朗读。
小结:虽然老板的回答让小女孩的希望破灭了,但她那美好的愿望,那么多天的努力,那么多辛苦的付出她变得愈发地坚强,她那小乌鸦反哺般的美好情怀令我们感动。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这句话。
四、联系前文,再次品味
1、你知道圣诞老人是谁了吗?
2、说说从哪里得知圣诞老人就是大胡子叔叔?
3、再读一读这句话,在大胡子老板“沉吟”了一会儿,想象你是老板你听到这样的恳求,看到小女孩手臂上的伤痕和手上的零钱时,你会有何想法?
带着对小女孩境遇的同情,带着对大胡子老板的敬意,来欣赏一首小乌鸦爱妈妈的歌曲。
小结:正是小女孩对妈妈的真爱感动了大胡子老板,也正是大胡子老板的真情帮助让这母女俩在圣诞节收到了这份意外的惊喜。看到这意外而温馨的结局,此时此刻,你想对故事的三个主人公说些什么?
其实,这个世界并不缺乏爱,我相信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爱,用我们无限的真情,就会在爱的阳光中,享受生活。
五、布置作业,展开想象
作业超市,自由选择
1、想一想做一做,用你的实际行动表达爱。
2、给故事续编一个合理的结局。
3、从小女孩、妈妈、大胡子三个人物中选择一个或两个,把想对她们要说的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圣诞老人的礼物
换赠
小女孩假发老板
得
妈妈
课后反思:
本课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以爱为线索,讲述了小女孩对妈妈纯真的爱————送一顶假发给妈妈,同时也讲述大胡子老板对小女孩的陌生人的爱。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份美好的情感,本课教学我主要突出以下两点:
一、运用多种方式读文,感悟母爱情怀。
在初读课文之后,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这是的一个女孩,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分别填上“有孝心”、“爱母亲”或是“不辞辛劳”,并找到相关的语句进行了品读。在学生汇报时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了感悟、理解。并采用了指读、引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体会人物的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走进文本,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爱的教育。
二、创设情境,感受人间真情。
在结束全文的学习后,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中爱的存在,只要你有爱心,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爱的使者————圣诞老人,你能说一说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这样设计让学生捕捉生活中爱的信息,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诞老人”,让学生的情感升华。
不足:
1、时间安排不够合理,课堂的小练笔:“我想对您说”这一环节给学生的时间不够,学生表大地也就不够充分。
2、拓展延伸不够,只局限于本文,没有爱的体现。
我想,在语文课中,只有充分发挥文本、学生、教师三者的和谐统一,才能促进课堂教学质的飞跃。
四年级语文教案8
【教学理念】
力求体现在自由选材、大胆表达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习作指导。情贯始终,情知结合,以“知”为出发点,以“知”为落脚点。在“三维目标”的整合中促进学生写作素养逐步形成。
【教学目标】
1、激发表达情趣,乐于表达父母爱自己的事或父母和自己之间感人的事;
2、拓宽学生思路,让学生觉得可说可写的内容很多;
3、能不拘形式地表现事情中感人的细微之处,写出真实感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小学生之友》是广大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儿童刊物。能在这本刊物上发表习作是孩子们的心愿。借母亲节、父亲节即将到来的时机,以《小学生之友》编辑部发出约稿信的形式导入,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进行这项习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1、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小学生之友》编辑部向我们班同学寄来了一封《约稿信》,你们看!(课件:《约稿信》的内容据语文书上的习作内容编写。)
2、学生看后,师问:母亲节、父亲节快到了,这是约什么稿呀?(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教师相机板书:写父母的爱。)
二、激情拓思
(设计意图:以情为纽带,通过图画、音乐及教师的语言魅力感染学生情绪,叩开记忆之门,搜寻、回忆爸爸妈妈爱自己的事。教师引导拓宽学生思路,使学生感到有很多内容可以写,生活中点点滴滴都有父母的爱。)
1、另外,编辑部还让余老师带来了几幅我们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温馨图画。想不想欣赏?(课件:“温馨图画”,教师伴着画面的'出现,和着音乐简单描述。)
2、其实,生活中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打开你的记忆大门,搜索一下,选一件印象最深的事用一、两句话简单地和同桌的小伙伴说说吧!
(以和同桌用一、两句话简单说说的聊天方式,消除学生对习作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
3、现在,谁愿意来说说?(开始学生说的内容一般集中在生病时、下雨时。这时,教师从生活上、学习上、困难上、快乐时等角度拓宽学生思路。)
三、顺学而导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并不刻意地安排学生学习“怎么写”,也不用所谓的“范文”约束学生的表达方式,而是从学生的表达需要出发,在学生把事情原原本本说出来的基础上,教师顺势发掘所说事情中的细微感人之处,引导学生把这些感人的地方说出来,然后让听的同学从自己听后的感受中拎出这些细微感人之处,使学生自己感受到怎样表达真情实感。这样的“导”从学生中来回到学生中去,不露痕迹,学生完全是自悟所得。)
1、同学们,你们看,父母的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要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这份爱,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地说出来呢?先在四人小组里和小组的同学原原本本地说说这件事。
(设计意图:在上一个环节“用一、两句话简单说说这件事”的交流中,教师以情促说,学生产生了表达的愿望,已不满足于简单地说。这时,教师提出让学生原原本本说这件事适应了学生的心理需要。而且“原原本本地说”是学生们易于理解和操作的“伙伴语言”。让学生觉得这样说一件事不难做到。)
2、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得非常热烈,谁愿意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设计意图:从学生说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势利导,体现两个层次,一是清楚,二是感人。其中,说清楚是低年级说话、写话的要求,学生易达到。在这里提出是作为说感人的阶梯。这两个层次体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寓“导”于学生的自悟自得中。)
(1)清楚。
①当发言的学生能把这件事原原本本说出来时,引导其他学生体会这样说一件事,一步一步说出来,让人听了觉得很清楚。
②如果发言的学生不能把这件事原原本本说出来时,引导其他学生向这位同学问问听得不明白的地方,在生生互动交际中让发言的学生说清楚。再让学生比较前、后两次的说,体会后来说的清楚了。
(2)感人。
①当发言的学生已经能清楚地说一件事时,以师生平等对话的形式,教师站在一个倾听者的角度,在询问中让发言学生自己发掘这件事的细微感人之处。然后引导师生、生生^对`话交谈听后的感受,在评谈中顺势拎出诸如“话语、拥抱、贴着、微笑、泪水……”等细微感人处并板书。
②如果发言的学生在说一件事时,已经把一些细微感人之处表达出来了,那可以直接引导师生、生生^对`话谈听后感受,再顺势拎出细微感人处并板书。
3、父母的爱,情深似海。我们在爱中一天天长大,懂得感受爱,也要懂得回报爱。请看一段录相。(课件:公益广告“洗脚”的录相)
(1)学生观看后,师引导:你为爸爸妈妈做过什么事,送过什么礼物吗?
(2)你们看,爸爸妈妈真是太爱我们了!我们为他们做一点点事儿,都会让他们那么感动,那么高兴!我想:此时此刻有一首诗最能代表我们共同的心声。(课件:《游子吟》配古筝乐)(学生齐声朗诵这首诗。)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既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又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动而辞发”。另外,整合教育资源,把语文园地中的背诵内容适时渗入。)
四、激励习作
(设计意图:当学生争先恐后,谈兴正浓时,正是转入书面表达的良机,由说到写,直抒胸臆已是水到渠成。在此环节,放手让学生自由表达,一气呵成。)
同学读得美,表达的情感更美!小作者们,还等什么!(课件:“投搞箱”)赶紧拿起我们手中的笔把刚才说的事写下来吧!在写的时候,把事情写清楚,尽量把感人的地方都写出来。别忘了给写的内容加个题目!
四年级语文教案9
一、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是以”自然奇观”为专题编写的,由四篇课文组成。《观潮》选自《喜看今日钱塘潮》,描写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雅鲁藏布大峡谷》,作者用具体准确的数字来证明它的大,还用了好多优美的语言文字写出了它的神奇美丽;《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火烧云》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作品,描写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火烧云图景。
这些课文虽然都是描写自然景观,但描写的.方法却不一样,各有特色。每篇课文都是经典之作。
选编的4篇课文以具体、形象的语言分别描写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南国风光”鸟的天堂”,以及绚丽的火烧云。除了4篇课文以外,还安排了很多与专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有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整组教材中安排的各种语文活动,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组的27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段。重点背诵《观潮》3、4自然段;《鸟的天堂》第七、八、十二、十三自然段,其它部分熟读;《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有关自然景观的四副对联。
3、培养学生描写景物的能力,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自然的景物。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揣摩、品味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中词句的含义。
2、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热爱大自然。
三、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整体学习单元内容的能力,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各篇课文联系更紧密。
2、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用一篇课文学会的方法自己学习相关的课文,举一反三,学习更灵活,兴趣更强。
3、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课文中的精彩片断让学生熟读背诵
4、强化口语表达和写作实践。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言语训练是语文学习的必要途径,因此对口语交际、习作等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听说写的实践中切实感受语言,学习语言,发展语言。
四、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整体学习单元内容的能力,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各篇课文联系更紧密。
2、强化口语表达和写作实践。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言语训练是语文学习的必要途径,因此对口语交际、习作等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听说写的实践中切实感受语言,学习语言,发展语言。
五、教学准备
课件 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景物图片 生字卡片 背景资料
“同伴合作式”备课教案
六、教学设想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以第一篇课文为主,附带其他两篇课文。同时,积累语言,通过熟读背诵,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2、探究景物描写的方法。四篇课文连学,学生自主探索,然后进行归类、概括。同时积累语言,把景物描写的词语、句子进行归类整理。
3、实际能力练习。通过口语交际、习作等,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把语文学习的结果落实到能力上。
四年级语文教案10
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信息较为封闭,对集邮知识接触的也少,对于他们来说邮票就是寄信用的,他们从来没有注意到邮票会有其他的价值,所以本单元的学习对他们既是陌生的又是新奇的。
教材简析:
本文讲述了罗斯福先生一生爱好集邮的故事。课文从罗斯福先生集邮起源写起,又写了罗斯福先生的几件集邮轶事。一是集邮增长了知识。任美国总统期间,在一次军事会议上,罗斯福清楚地告诉参谋部军官,他是集邮者,所罗门群岛的地理位置他很清楚;二是邮票来源。他的八十万张邮票并非出高价购买,而是从信封上揭下或低价购买;三是他在任职期间采取了一些普及集邮的措施。如让邮票印刷机做巡回演出,把重复的邮票捐献给二次世界大战的伤员;四是关心邮票印制,并谈了集邮的体会。他亲自过问两百多套邮票的印制,他认为集邮是要付出代价的,但收获却比付出更多,因为它带来的是欢乐。罗斯福身为总统,和普通人一样花时间集邮,体现出集邮的价值———拓展视野、陶冶性情、积累知识、增长才干。课文简洁明了,无曲折的情节,但内容感人,促发学生集邮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认识并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最后罗斯福的话,了解并体会集邮的乐趣。
3、教育学生要培养良好的兴趣和爱好,并从小养成坚持不懈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体会并理解罗斯福的话。了解集邮的快乐。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资料
师:在上一节课《美丽的集邮册》中,我们共同感受到了邮票世界里伟大祖国的锦绣河山和灿烂的历史文化。邮票是一门百科全书,“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花鸟虫鱼、湖光山色、历史文物、名人风采、无所不及。正因为邮票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因而好多人把收集邮票作为自己的爱好。今天,我们就去探访一位集邮爱好者,他就是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板书:罗斯福集邮)请学生介绍有关罗斯福的资料。
(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加以肯定)(能在预习课文的时候,通过各种方法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这对于学习课文很有帮助)
为了进一步认识他,老师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关于他的资料,咱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罗斯福生平资料,抽一生读)
罗斯福的爱好是什么?(集邮,板书)
一起读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什么是集邮?罗斯福为什么要集邮?他是怎样集邮的?)
集邮是一项很费时间和精力的业余爱好,做为一个日理万机的国家总统,罗斯福却的的确确是个集邮迷,集邮到底有什么妙处吸引他呢?他又是怎样集邮的呢?
你看,现在我们有这么多问题,我们怎样解决它?(读书)对呀,这可是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二、初读课文
1、谁能勇敢地第一个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其它同学可以认真听,也可以在心里跟着默读)
(一段读完后,纠正读音,重点字词可板书,全班齐读)(多音字:转动、不间断,都是四声)
2、现在我们已经能把课文读通顺了,在读的过程中,对于课前那么多的问题,你有没有什么收获要谈?
生发言,可以出现的有:
1)罗斯福是从8岁开始集邮的。
2)罗斯福集邮中做过的几件事,如:从集邮中获取知识、怎样收集邮票、普及集邮的措施、关心邮票的印制。(即罗斯福是怎样集邮的?)
3)罗斯福集邮是因为他从集邮中得到了益处(板书:得到益处)
关于集邮的体会,罗斯福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课件出示罗斯福的话)
(齐读)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得到益处,得到的快乐足以抵偿付出的代价)(板书:付出代价)
他在集邮中得到了什么益处呢?为了集邮,他又付出了什么呢?
这些问题,相信在同学们认真读课文之后,一定会找到满意的答案。有信心吗?
三、细读体会
1、这次读,你可以带着这两个问题去细细体会,寻找答案对于这些问题,除了认真读书,你还可以结合自己课前查找到的和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进行理解,也可以读自己感兴趣的那件事,看看能读出点什么,有了收获,可别忘了在旁边做个标记。
2、交流:大家读得很用心,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你的收获吧。交流的时候,可以说说从自己喜欢的事中你知道了什么,也可以谈谈对问题的理解,如果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3、交流涉及的有关内容及处理方法:
1)罗斯福对集邮的喜爱(详细理解,指导朗读)
交流的学生读第一段后半截,课件出示句子,你从是哪里读出罗斯福的喜爱?(到国外开会,随身携带)平时呢?(不管工作多忙,每晚都坚持半小时集邮)
重点体会“可是他一直坚持每晚临睡前用半小时来集邮”,体会罗斯福对集邮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毅力
我们知道,罗斯福做为一个国家的总统,每天工作压力很大,非常劳累,一天下来,他多么希望躺在床上,好好休息一下,这半个小时,对他来说是多么珍贵。他却能做到一直,每晚都坚持集邮,甚至连去国外开会都随身携带,可见,集邮对于他来说是多么重要,他对集邮是多么的喜爱。
能像罗斯福这样,从八岁一直到他去世,用几乎一生的时间来坚持自己的业余爱好,这种坚持不懈,这种毅力,的确非常难得。看来同学们已经理解了罗斯福对集邮的喜爱,你能把这种喜爱用自己的朗读表达出来吗?(分层次指导朗读)(抽生读,齐读)
在这半小时时间里他和自己喜爱的邮票在一起,心情是多么愉快,虽然付出了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但也从中得到了放松和休息,他是快乐的。
2)从集邮中增长知识(重点是朗读)
交流学生读课文有关句子,课件出示罗斯福的那句话,他想告诉那个军官的是什么呢?(我已经从邮票上知道了所罗门群岛的位置。
提醒大家注意:罗斯福说这句话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下?(军事会议上,一个严肃的场合)把自己的业余爱好拿到这样严肃的场合来说,说明什么?(以自己的爱好为荣,自豪,)
邮票上丰富多彩的信息,使罗斯福在集邮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增长了知识,他怎么能不自豪呢?
你能摹仿罗斯福当时的语气读读他的这句话吗?(分层次指导朗读)(抽生读,齐读)
3)集邮的目的(详细)
读有关句子,从哪可以看出邮票多?(八十万枚、一百五十部)这不是个小数目
我们知道,集邮类似于收藏文物,邮票的价格越高,它的收藏价值就越大,一些以集邮谋生的人,往往通过买进价格昂贵的`邮票,提高收藏的价值,拿这些邮票来交易,赚的钱就会越多。你想:罗斯福的这些邮票的价值会不会很高?为什么?
罗斯福收集了这么多邮票,从来没有花钱买过一张十美元以上的,说明什么?(节俭、虽然爱好但非常有度。)说明他集邮的目的不在邮票的价值。
关于集邮,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说过这样几句话,(课件出示老舍的话,学生理解)
(集邮是一种让人长见识的高雅的爱好,千万不要把邮票当成一种奇货,以赚钱来代替欣赏。)
你能结合老舍先生的观点,评论一下罗斯福集邮的目的吗?
罗斯福集邮的目的只是为了欣赏,尽管他花费了一定的金钱,但他认为值得,他在乎的,不是邮票值不值钱,而是在欣赏邮票的过程中体会到的快乐。
4)普及集邮的措施与目的(略)
两个措施:让美国人民都了解邮票、给伤员捐献邮票,体会:罗斯福为什么要这样做?普及集邮,让更多的人了解集邮)
体会:他为什么要捐邮票呢?(一个爱好集邮的人,邮票是他最心爱的,重复的邮票,对罗斯福来说,也非常珍贵,能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送给别人,说明他很有爱心)
罗斯福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捐献给了别人,是因为他从集邮中得到了很多益处,他想让别人也能像他那样得到快乐,同时,他也在这种活动中感受着快乐。这更说明了罗斯福高尚的情操。(分享快乐,从给予中获得快乐)
5)关心邮票的印制与目的(略)
罗斯福关心邮票的印制,改动头像。
大家注意到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吗?(1933年,正是罗斯福刚当上总统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刚当上总统,一定很希望每一个美国人甚至全世界的人都认识自己了解自己,通过邮票的发行达到这个目的,这件事是个多好的机会)
罗斯福没有这样做,说明什么?(他关心邮票印制的目的非常单纯,不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品格呀。)
他牺牲了个人利益,体现出他高贵的品格。
4、回顾升华
现在,我们再来读读罗斯福的这段话,对于课前咱们提出的那两个问题,你是怎样理解的?
默读,抽生说
(他认为集邮是要付出代价,但收获却比付出更多,因为它带来的是欢乐。
他认为集邮的好处远比付出的代价要多得多。)
(相机板书:足以抵偿)
理解了罗斯福的话,让我们再来读读吧。(抽生读,齐读)
四、联系实际谈收获
课文学到这里,你印象中的罗斯福是怎样一个人?了解了罗斯福在集邮中的收获与付出,联系到你自己身上,你明白了什么呢?
是的,无论做什么事,只有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有丰硕的回报。
短短的一篇课文,就让你有了这么多感受,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同学读书读得深入,能够读有所得,更一方面,也得益于这篇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咱们再来回顾一下课文,你觉得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结构来写的?(抽生具体说)(总分总)
写罗斯福怎样集邮的这四件事,的结构,你发现了什么?(每段都有中心句)围绕中心句,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这样才能使文章具体,整篇文章才不空洞,才使得我们对罗斯福和他的业余爱好有了一个很深的了解,我们同学在今后习作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一点。
五、作业
课下,同学们可以搜集一些有关集邮的资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试着也来集邮,感受一下集邮的快乐。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1、新课程标准
2、小学语文教学
3,、小学语文教材全解
四年级语文教案1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5/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抓住总起句展开具体叙述的方法。
4.懂得正是由于前人的辛勤劳动,才会给后人带来甜美和欢乐。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1.谈话:
同学们见过"井"吗?你们知道"井"有什么作用?
2.学生自由谈谈在哪里见过"井"及它的作用。
二、检查预习15'
1.开火车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2.正音:
清楚年龄大碗又酸又甜滋味一辈子开掘
3.理解生字词含义。
"年龄"可以凭牙齿断定年龄
"掘"用手将尸体挖出来
"碗"最初的碗是用石头做的
4.指导书写。
5.指导朗读长句。
三、分段10'
1.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是什么结构?可以分为几段?
2.自己分段,思考段落大意。
3.集体讨论。
四、学习第一段5'
1.指名读,思考:
这口井在什么地方?从哪里看出"古老"?
2.讨论:
井在什么地方?在菜园说明了什么?
从哪里看出"古老"?
3.指导朗读
4.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说出作者怎样写处井的特点?
2.能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5'
1.这口井在什么地方?
2.从哪里看出"古老"?
3.这口井还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讲读第二段20'
1.学习第二自然段。
A.学生自读,勾出这一段的总起句。
B.这一段的总起句是什么?
C.作者用什么事例说明井水清?
D.该怎样朗读这件事?
E.学生练习。
F.指名读,其余评议。
G.再练习朗读。
2.学习第三自然段
A.归纳第二段学法。
B.学生按学法自学第三段。
C.归纳讨论:
总起句,用什么事例说。
D.朗读。
3.学习第四自然段。
A.学生按学法要求自学。
B.小组交流。
C.汇报朗读。
三、学习第三段5'
1.自读。
2."他们"是谁?"他们"的.劳动是指什么?
3.为什么说他们的劳动给人们带来甜美和欢乐?
4.朗读,背诵。
四、课堂练习5'
背诵课文
板书:
菜园古老的水井
清数星星
22.井甜给战士喝
凉浸李子
劳动-甜美和欢乐
四年级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有关白鹅的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鹅吗?想说些什么吗?(播放有关鹅各种神态及活动的录像,展示课文中的白鹅图。)
2.简介作者丰子恺。
二、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卡片,读生字、新词。
强调读准“颈、吭、倘、供”的字音和“看守、净角、譬如、窥伺、侍候、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倘若、供养不周”等词语,特别注意翘舌音、多音字的读音。
2.知道什么是“净角”吗?(播放“净角”脸谱图像) “角”是多音字,在“角色”中读“jue”,而不是“jiao”。自己读两遍。
(点评:字词是构建语文大厦的基石。四年级的阅读课,识字教学也不能放松。)
3.自由大声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说说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感知文本中的白鹅形象。)
4.小结,肯定同学们能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白鹅某方面的特点。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课文是怎么写的?自己读第一、二自然段,你认为哪些句子很重要,和全篇课文有联系的?用横线画下来。(自学)说说你画了哪些句子,为什么?
2.学生谈体会,老师小结:整篇课文都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来写。第二自然段也很重要,它不仅连接第一段的内容,还告诉我们后面几个自然段分别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几方面写出了鹅高傲的特点。
相机板书:好一个高傲的白鹅叫声步态吃相
(点评:以“怎么写”为着眼点,引导从课文的中心句、过渡段总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表达顺序。)
3.齐读第一、二自然段,加深体会课文中心句及过渡段的作用。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文是怎样把白鹅叫声的特点写具体的呢?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一个能表现白鹅叫声特点的词,从这个词,你能想象白鹅在干什么,好像在说什么?把你想象到的在词语旁写一写,或者用图画来表示。
(点评:“厉声大叫”“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等词语十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白鹅叫声的特点。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词语,动手批注或画画,调动形象思维参与解读文本,从形态、声音理解和感受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既培养了学习方法和习惯,又丰富了语言积累。)
2.通过多种形式读,带着想象读出内心感受。
3.认真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说说白鹅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学生再次交流:从“养鹅等于养狗”看出作者认为鹅很忠诚,能看守门户;从“雪白的大鸟”可以看出鹅十分可爱;从“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等词句看出鹅对陌生人敢厉声呵斥,非常勇敢、非常尽职。
相机板书:尽职勇敢可爱。
4.指导读书方法:读书,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还要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写白鹅高傲,叫声很凶,实际是在赞扬它的尽职、勇敢。
(点评:通过引读有关句子,组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及教师的点拨,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认识明贬实褒的表达方法,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阅读。)
5.带着感情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品味作者对白鹅的赞美之情。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感悟作者认真观察的态度和写作方法。
7.齐读本段的`词语: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课文,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白鹅步态的特点?
(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中,体会作者通过鸭和鹅比较的方法突出鹅的步态特点。)
2.同学们能从课文写鹅和鸭的词语中,想象出它们是怎么走路的吗?谁来演一演?下面的同学注意看,要用课文里的词语评评他们演得像不像。
(点评:改变学习方式,变静止的学习为动态的表演,富有创意:一是了解对词语把握的情况;二是进一步感悟观察细致的态度和用词准确,运用对比、拟人来突出特点的表达方法;三是在多种感官及师生合作参与的学习中获得愉悦的体验,提高效率。)
3.再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自由朗读,抒发喜爱之情。
4.小结后齐读第四自然段,加深体会。
5.积累词语──“步调急速、局促不安、大模大样、从容不迫”。
六、积累运用,读写结合。
1.课文用准确的词语和生动的事例写出了鹅的高傲。你愿意把自己当作一只高傲的白鹅,向别人介绍自己吗?
出示“快乐写话卡”:
我是一只_______的白鹅。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该练习题很灵活,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练习,既可以灵活运用本课的词语,进行语言重组,又可以拓展思维,有创意地表达。)
2.练笔,展示,评议。
(点评:阅读教学应该引领学生经历“感受──理解──积累──运用”的语言学习过程。课文是读与写的例子,要用好这个资源,创设由内化──外化的转换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地学好语言和表达方法。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年级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读、诵、背想象水乡优美的环境、宁静的气氛,感受江南水乡淳朴的民风和水乡人的勤劳。
3、了解诗歌的叙述顺序,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形式美。学习作者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
4、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主动积累优美词句。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以读带讲,想象、对比的方式,感悟水乡独特的风土人情,并陶醉其中。
2、通过古典诗词与现代新诗的巧妙融合,品味本诗的文字美、韵律美、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诗歌的叙述顺序,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形式美。通过读、诵、背想象水乡优美的环境、宁静的气氛,感受江南水乡淳朴的民风和水乡人的勤劳。
重难点分析:
体会水乡优美的环境、宁静的气氛。
感受江南水乡淳朴的民风和水乡人的勤劳。
课前准备:
收集水乡有关的资料及图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一、激趣导入,感受水乡之美:
(一)多媒体课件出示水乡视频。教师展示并讲解。
师作介绍:这里的水域非常广阔,河道纵横,云水相连。村庄里,绿树红花,流水潺潺,几户人家沿河散立。放眼望去,千百条水渠,把无边的田野划成整齐的稻田,那一块块青翠的稻田带给人们丰收的希望。
(二)学生谈看后感受,激起读文兴趣。
(设计意图:情境导入,让学生置身水乡,感受水乡之美,引起学习兴趣,为阅读学习奠定认知和情感上的基础。)
(三)引入课题:作家沙白写了一首《水乡行》表达他的赞美之情,让我们和他一同走进江南水乡,感受那特有的风情吧。
(设计意图:激起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头脑的表象,对水乡有了感性的认识,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一)自由读文:要求认真读这首小诗,朗读时,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语句读流利。
学生练读时需注意的字:橹、帘、榴、缆。
课件出示诗歌。
(二)指名读,纠正并评论。
(三)我会读。
课件出示生词:门帘、石榴、一副、蝉声、缆绳。
(四)教师配乐范读:课件点击音乐。提出思考问题:请大家想一想,作者先后到了哪里?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设计意图:感知诗歌内容,形成初步印象。总体把握文章内容。)
(五)师生交流。
1、这首诗由远及近,写了进水乡,游水乡,出水乡。
路线:水路上→水上村庄→稻田→离庄时
2、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预设:水面广,人们坐船出入,他们勤劳,景色美,静,热闹。
(设计意图:理清作者游览的路线,既是独立思考所得,也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三、朗读品味,体会水乡之美:
(一)教学时围绕“你最喜欢水乡什么地方,喜欢那里的什么?”这一中心话题,引导学生联系全文,体会感受水乡优美的坏境、宁静的气氛,感受江南水乡淳朴的民风和水乡人的勤劳。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
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1、水乡的每个地方都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再读诗歌,说说你最喜欢水乡什么地方,喜欢那里的什么。
2、喜欢哪幅画面,边读边展开想象,体会着读出自己的感受。
(二)生练读,互相说,师在同学中辅导: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自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学习的活动中去。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集体交流,体会水乡之美。
提出中心问题:水乡行,你感悟到哪些独特的风土人情?有滋有味的读一读。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从有特点的词或者短语中,品词析句,并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用对比的方法,抓住不同,品味水乡的景美、人美、情美,体悟作者展示给我们的优美意境。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全文,体会感受水乡优美的坏境、宁静的气氛,感受江南水乡淳朴的民风和水乡人的勤劳。)
学生的感悟点,预设:
(1)我喜欢水路上的风景:水面很广,水云相接,你从哪知道的?(水云铺)我们平时见到的路是什么铺的?(柏油)水乡的路呢?(水和云彩铺成,很广阔)怎样读?请大家一边品味一边读。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
(2)我喜欢那个小村庄的景色
a、因为那里的'鱼很多,(你怎么知道的?)挂满树?指导读出鱼网的多
b、鱼网像门帘一样,挂在树上,这样的景象你见到过吗?当你第一次见到感觉怎么样?(很特别、很新鲜、惊奇)怎样读?
c、从这么多的鱼网你能看出什么?捕鱼为生,人勤劳,鱼米之乡。
d、我喜欢那个小村庄,因为那里很美,有红色的石榴,翠绿的柳枝又细又长,风一吹就翩翩起舞,(多美啊,你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吗?练读)
e、我喜欢小村庄,因为那里十分安静,因为只有几户人家,又都上了锁,(请你读出村庄的宁静)多么宁静而又美丽的水上村庄啊,谁能根据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美景吗?(指名说)请大家都来读一读,读出喜爱之情(生练读)(设计意图:通过诗歌简洁的文字,激发学生的想象,感受江南水乡的人民的淳朴、勤劳。)
(3)我喜欢稻田,稻田一望无际,像海洋一样,稻浪滚滚(你从哪知道的“海”,请你读出你的喜爱之情)我喜欢稻田里的人们,他们非常勤劳(你怎么知道的?)我喜欢稻田的热闹,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师:耳畔是此起彼伏的蛙鸣,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稻田,请同学们来读,读出喜爱之情(大家练后指名读)
(设计意图:教师引领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音韵美。指导朗读。加强朗读指导,注重语言的积累和感悟。采取不同形式的朗读,将积累语言和阅读理解以及情感烘托融为一体。)
(4)我喜欢离庄时的景色,蝉已经不叫了,夕阳西下,水面上升起薄雾,像一层纱笼罩在小水村,很静、朦胧(你怎么知道的)暮雾。我喜欢那个小孩子,因为他很好客(“送客”看出来)很会划船(一手好橹)那你夸一夸他(生读)
(设计意图:注重文本,注重感悟。让学生跳出文本说出自己心中的感受。让学生自读自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
四、升华情感,留恋水乡之美。
(一)升华学生情感体验:
教师提出问题:现在你和作者都坐在船上,回头再看,心中不免留恋,有许多的依依不舍。你留恋的是什么?
课件出示填空:
坐在船上,回头再看水乡,我们心中不免留恋,有许多的依依不舍。我留恋的是()。
预设:人,风景,稻田……
(二)请你带着喜爱与留恋之情,读一读整首诗。
(三)学生配乐诗读。
课件出示配乐
(四)指导背诵全诗。
(设计意图:使学生不仅读懂作者离开水乡的依依不舍,读懂作者内心,更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留住水乡之美。
(一)你们都知道哪些的水乡?现在就带大家到江南水乡周庄去亲眼看一看。
设计意图:水乡的影像资料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水乡的知识,向往水乡。
(二)、介绍文人墨客笔下的“水乡”。
(三)拓展实践
1、把《水乡行》改写成一篇小游记。
2、画一画水乡的图画。
3、积累描写景色的诗句。
(设计意图:把课内的学习引向课外,增加学生的收获。)
板书设计:
19水乡行
水路上→水上村庄→稻田→离庄时
水静、船多——榴红、柳绿——田忙——儿童送客
四年级语文教案14
一、教学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本课是第八组课文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教学这篇课文,我觉得本课的设计应该始终围绕理解、品味、运用语言来进行,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突显语文学科的特点,在引领学生理解、品味、运用语言的同时,让学生体验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体会说明文的特点。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搜集信息,共同讨论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构建新知,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阅读了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资料,培养了学生课前参与的能力,体现了生活中学语文的大语文关。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本课的第三、四自然段是学生习得语言、学习表达方法的好材料。教学时在运用视频资料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及词语辨析训练,使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水到渠成,轻松顺畅,体验也更加深刻,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
2、有感请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给人类带来得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教学的难点是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四、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一同去感受绚丽多彩的生活吧!(齐读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直奔主题、总体感知课文
师:通过读书你了解到课文的哪句话与课题的意思相同呢?
出示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指名并齐读中心句(理解呼风唤雨的意思)
师评价过渡:那么在这篇文章中呼风唤雨的是谁呢?又是靠什么呼风唤雨的呢?
(三)指导精读、积淀感悟
1、学习第二自然段: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段: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两个问题告诉我们的?(设问)
(2)师生对读设问句(师问生答)
(3)师:那么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用课文中的语言来告诉大家?
出示重点句子,进行词语的辨析
句子: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指名读句子,初步理解发现和发明
师过渡:同学们真会学习,那么20世纪人类都取得了哪些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呢,谁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第四段)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回答、出示片段
(2)为什么说这些发现和发明都是奇迹呢?(学生回答)
(3)播放科技短片,进一步理解20世纪的奇迹般的科技成就和发明。
画面播放:(人类登月球、潜入深海、原子核等;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等)
(4)出示课件:同学们,20世纪的科技发明还远不止这些,老师将同学们搜集的关于20世纪科技方面的发现与发明的资料做成了课件,看完后你对发现和发明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5)搭配课件词语练习,进一步理解发现和发明(图在上,文字在下)
指名读短语
师小结:20世纪出现了如此多的奇迹般的发现和发明,看完以后你对20世纪有一个怎样的评价?(20世纪真是太伟大了,太了不起了。真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过渡: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使得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
出示句子: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A指名读句子,说说“改观”是什么意思?它和“改变”的意思有何不同?
B齐读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师过渡: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那么上百万年前的农耕社会又是什么样子呢?
①默读课文:用“——”画出描写人类上百万年历史中生活状态的语句
②出示句子: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③随即媒体出示———农耕社会图
④以图为背景覆盖文字: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师:想象一下没有()没有()的生活该怎么过呀?
师:一百多年前,人们的生活就是这样的,读出你的感受!
师过渡:可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渴望能够拥有神奇魔力,那么人类是借助什么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的?
出示句子: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指名读句子
师:你在哪里听说过“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神话西游记)
让学生说说故事情节,活跃气氛。
师:可是在20世纪以后,人类社会真的有了“千里眼、顺风耳,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啊?
出示课件图片:上下对比出图片(千里眼——天文望远镜、顺风耳———雷达、腾云驾雾——民航飞机)
师过渡:因为有了这些发现和发明,在20世纪短短的一百年中,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速度之快,变化之大足以令我们惊叹,用文中的一句经典的古诗来表达你此时的感受好吗?
屏幕出示句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齐声朗读
A理解诗句
B师范读:听老师读,同学们仔细品味,同学们细细品味其中的'含义
师过渡: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短短的一百年中,人类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
齐读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学习最后一段
师过渡: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八十年后,这段话依然适用。
屏幕出示句子: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八十年后,这段话依然适用。
(1)指名读句子
(2)师:1923年,著名数学家、哲学家的这句话到八十年后的20xx年,这句话仍然适用,那么到今天、明天、后天乃至将来这句话是否依然适用?
此时,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同来感受并畅想21世纪的美好明天吧!
课件:播放科技短片(卫星探测月球、太空出舱)
(3)小组合作说话练习:看了短片后,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美景吧!(可以是异想天开)
(4)汇报交流
师总结:同学们,你们真聪明,你们真会想象,相信,在你们刻苦的努力下,这些想象一定会变成现实,我们坚信,21世纪更将是一个伟大的世纪,也更将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四)有效练习,扩展文本
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要求每组成员共同合作,查找资料,然后选择题目,完成一篇科学小短文。选择题目如下,也可以自拟。
五、教学媒体运用的说明
1、上课伊始,播放画面,教师随画面内容,一方面将学生引入文本,另一方面激发学生想了解科技创造发明的兴趣。
2、引导学生直奔主题,课件出示中心句,初步理解“呼风唤雨”这个重点词语的意思。
3、在指导精读、积淀感悟的环节中,学习第二自然段。利用课件出示重点句子进行词语辨析,进一步区分“发明和发现”、“改变和改观”两组近义词的意思和用法。
4、课文的三、四自然段是学生习得语言、学习表达方法的好材料。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利用课件中的发现和发明引出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播放科技短片,配乐课件展示了大量的关于20世纪科技方面的发现与发明的资料,让学生了解20世纪的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进一步理解、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媒体的使用,使20世纪的高科技发明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像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等画面给了学生很直观的视觉感受。
5、在学习第四段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学习引出课文第三自然段,媒体出示农耕社会图,运用课件进行排比句的品析及朗读指导,运用课前搜集到的《西游记》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的图片与20世纪的天文望远镜、雷达等现代科技的发明及发现的图片进行对比学习,图片的呈现使学生一目了然,深切地体会到了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6、在教学最后一个环节时,利用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在运用视频资料播放科技短片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使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水到渠成,轻松顺畅,体验也更加深刻,媒体的使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运用多种媒体与语文课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媒体的使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运用语言、积淀感悟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运用媒体出示重点句子加以理解并随机指导朗读,突破了难点,受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四年级语文教案15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石城是指哪座城市吗?为什么南京又被称作石城?
师:石城的石一针见血的点出了南京以石而闻名。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课题是泉城(板书泉城),你们说这座城市以什么闻名天下?大声读课题!
师: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解决初级疑问。
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有些问题很快就能明白了。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师:你们的问题在文中找到答案了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引入研究课题,生成高层次阅读期待。
师:有些问题同学们明白了,有些问题同学还未彻底的了解。济南素有泉城、泉都之称。元代地理学家于钦亦称赞说: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这甲天下的济南的泉,到底有什么绝妙之处,能博得天下第一的美誉?
师:这个问题不忙解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把书多读几遍,不光老师的问题能解决,你们心中的小问号也能解开。
3.多种形式练读。
出示自读要求:
(1)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大声慢速朗读课文,读通句子。
(2)小组检查:
由每组的2号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拿出铅笔,在二号同学读错的词句后做上记号。课文读完后,指出他的错误读音,并帮助他纠正。
4.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生词和词组:
晶莹剔透秋雨潇潇虎啸狮吼趵突泉拎到悬崖洞穴水声喧腾昼夜不息水藻清清楚楚
济南大约一亩见方忽()忽()组成占()比吊桶还粗三堆白雪
师:咱们的2号看看上面有没有你刚才读错的生词。现在,请你领着同学再读一读你刚才读错的那个词。
(重点指导读准:剔趵拎穴昼藻济)
师:现在,让我们大声的读读这些生词一遍。
5.联系生词,品析济南泉水。
师:联系课文,你能不能从上面某个词中发现济南泉水的一些特点?也许从这里我们能找到济南泉水甲天下的原因。大声读课文,边读边想。不理解的词,。
指名回答。
6.齐读课文,试着把这些特点读出来。
7.同学们,我们读几遍了,背一背!背不出?不要紧,看书,记得几句背几句。
第二课时
一.小组学习,讨论研究课题。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师:济南有泉城的美誉。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城市地下涌出,汇为河流、湖泊。比如,大明湖就是由众多泉水会聚而成。盛水时节,在泉涌密集区,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清泉石上流的绮丽风光。早在宋代,文学家曾巩就评价道:齐多甘泉,冠于天下。那么,济南的泉到底有何绝妙之处,让他博得天下第一的美誉。
2.学习策略提示
(1)古人说:开卷有益。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方法没过于读书了。请你边读边画下你认为重要的语句。
(2)再读读你画下的语句,想想从中可以发现济南泉水的那些绝妙之处。
(3)想到了?不会说?没关系,按老师的提示慢慢说:济南泉水的绝妙之处在于:第一第二
(4)想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吗?到小组中去,听听别人的观点,也说说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
想一想,再你们刚才讨论的过程中,那一条最能突显济南泉水的.绝妙之处。
二.浅处掘深,提升阅读水平
1.关于七十二泉,要告诉学生,(怎么下达?)(或者在学生汇报时渗透下去)
2.师:同学们刚才都谈了自己的想法,老师也来谈谈自己的观点。当然我们的观点实在没有谁好谁坏。
师:我认为,济南泉水最绝妙的地方可以归结为八个字:数量众多、各具特色。因为济南有七十二泉,济南泉水实际数远不只这些,历代济南七十二泉,和七十二行,七十二变一样,是泛指数量多的意思。事实上,据说济南的泉至少超过一百一十个,济南泉水多如繁星,然而却各具风采。珍珠泉,平地涌泉,形如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古人曾以百尺珠帘水面铺的诗句赞美珍珠泉。趵突泉,泉水清澈,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水花四溅,喷射数尺,壮如白雪三堆。真是平地喷出三尺雪。最能反映这个特点的还得看第一小节。
(1)精讲第一自然节,体会的特点
指名读。找找那一句能反映济南的泉各具特色。
出示:这些泉有的秋雨潇潇
指导朗读,练习用有的有的说话。
三.总结。
四.名篇指径,课内向课外延伸。
出示老舍名作:《济南的秋天》《济南的冬天》。
每小组发一份材料,由组长读,其他同学仔细听。
【四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语文园地二的语文教案04-15
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07-07
四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园地二06-04
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六06-05
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天地十二》06-05
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06-04
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04-04
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04-08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06-09
四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