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时间:2024-06-09 13:55:14 雪桃 四年级 我要投稿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2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2篇)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1

  教育目标:

  1、对全体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2、预防青少年犯罪

  3、让学生认识到犯罪的危害性

  方式和方法:学生主持,加以学生表演等形式

  一、身边的法律(班长主持开场)

  1.案例一:

  1999年3月27日晚,在襄樊市的汉江沙滩上,一个由几名未成年人临时凑成的绑架团伙绑架了某中专生小刚,正当他们打电话向被绑架人母亲索要6万元赎金时,被樊城公安分局米公派出所刑警一举抓获。据查,他们曾多次敲诈小刚,金额达1000多元。三名犯罪嫌疑人中,最小的方某(17岁)竟天真地问刑警:“把钱还给他(受害人),我可以走了吗?”

  2.学生谈感想、讲身边的事情

  3.请学生指出所知的违法行为

  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许多的时候是由于我们的不知法,不懂法而造成的犯法犯罪的,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就非常的必要。

  4.国家的有关的规定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称为完全负刑事责任时期。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抢劫、贩卖毒品、防火、爆炸、偷渡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成为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一年龄段称为减轻刑事责任时期。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称为绝对无刑事责任时期。同时刑法还明文规定,因不满十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二、预防青少年犯罪

  1.案例二、三、四

  案例二:

  小伟是一位初中生,平时就喜欢开玩笑,搞恶作剧。今年年初的一天,他看到路边的广告语“当你有困难或麻烦时,请你拨打110”,灵机一动,谎称自己因钥匙丢失,无法进家门。赶来的警察识破了他的谎言,严厉地批评了他,并责令其父母严加管教小伟。一向娇惯孩子的父母并没有很好地批评和教育小伟。而小伟却在感到有趣、刺激之余产生了畸形的报复心理。从此,他经常拨打“110”,进行干扰或谎报假警,一个月竟多达三十多次。终于在一次利用磁卡电话进行假报警制造恶作剧时被警察当场抓获。小伟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

  案例三:

  闵某,15岁,是河南省岁三县某中学负责纪律的副班长,1999年10月15日,因午睡时潘某说话,闵上去用小棍敲打潘某不小心打在同桌沈某的头上。沈某挨打后就骂闵某,两人并发生撕打,被同学拉开。10月18日中午12点多钟,闵某约沈某在后山谈发生争执的事,沈对闵的“权威”仍不服气,闵某认为沈没有把他这个副班长放在眼里,一拳将沈打倒在水沟里,并用削笔的小刀在沈某颈部划了两刀,当沈某求饶时,闵某又抓起一把土塞进沈某嘴里,然后解下皮带将沈某勒死。闵某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最近,闵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2年。

  案例四:

  武汉市某中学林某在校园里,不慎将姑母从国外带回来送给他的派克钢笔弄丢了。该校钟某刚好路过,他拾起钢笔回班上课。林某的同学张某、宋某正好目睹钟某所为。林某得知钢笔被钟某拾到便找他索要,钟某先是佯装不知,后见有人作证,便搪塞说放在笔盒里不知被谁拿走了。学校多次做工作,钟某依然不肯归还。林某便向法院起诉,经法院调查,依据《民法通则》判决钟某限期归还,否则赔偿林某经济损失200元。

  2.青少年犯罪的十大征兆

  1)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无缘无故的下滑,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考试时进行抄袭,对考试结果不以为然,留级也无所谓。

  2)对事物的兴趣开始变化,劳动懒散,上课思想不集中,而对武打、言情和低级庸俗甚至黄色的录像、书刊和光盘甚感兴趣。

  3)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厌恶学校生活,这种孩子如果与校外的不法分子或无业人员有了联系,就会越来越不愿意回家。

  4)心理方面有变化,如精神恍惚,情绪波动,举止反常,心神不定,东张西望。

  5)对教师和家长的关心帮助表示反感,甚至怀有敌意,恶语顶撞,有时给教育者出难题,看笑话。

  6)对遵守纪律、要求进步的学生进行讽刺、挖苦和打击,同情和包庇甚至效仿有劣迹或不法行为的人,把反社会的人格或行为当作是“勇敢”的表现。

  7)原本养成的生活规律出现变化,如从早起变成睡懒觉,从注意卫生变为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甚至肮脏,或一反常态地特别喜欢梳妆打扮。

  8)道德品质起了变化,如从诚实变成爱撒谎,爱说空话、大话、假话,从谦虚变成傲慢,从斯文变成野蛮,喜欢逞能,从文明礼貌变成口吐秽言、动作粗野,或在家长、老师面前循规蹈矩,而背后却胡作非为。

  9)结交不三不四的人,或与校外的流失生和有前科的人结交,或拉帮结伙聚在一起甩扑克打麻将,或三五成群出入公共场所,惹是生非,遇事便大打出手,惟恐天下不乱。

  10)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染上了一些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习惯,如抽烟喝酒等。

  3、做个知法、懂法、守法的青少年

  1.预防犯罪的一些措施

  2.学一点法律知识

  3.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4.不结交不良的朋友

  你从今天的班会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以此为题写一篇周记。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2

  目的: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过程:

  一、导入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二、主要内容

  (一)你对法律知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分别做出了一些禁止性规定,中学生不应当违反这些规定。要自觉做到:不吸烟、酗酒、流浪、聚赌、吸毒,不弃学经商、从工,不进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看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书刊、录象,不侵害其他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3、法律知识检测

  A、判断题

  (1)保护在学校中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只是学校的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表明我国用专门法律保护青少年的正当权益,约束青少年的行为。(√)

  (3)社会保护归根结底是要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学校和家庭环境。(×)

  (4)国家专门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全社会共同努力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可见保护未成年人是社会的责任,与我们未成年学生无关。(×)

  (5)未成年人除了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外,还需要社会保护。(√)

  (6)有违法行为的我国未成年人,不属于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

  B、单项选择题

  (1)这幅漫画中父亲的行为是(A)

  A.不依法履行家庭保护的义务

  B.要求儿子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C.确保儿子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D.在履行对儿子的教育义务

  (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是(B)

  A、未满16周岁的我国公民

  B、未满18周岁的我国公民

  C、未满20周岁的我国公民

  D、未满22周岁的我国公民

  (3)有的家长规定,儿子可以上学,女儿不给读书,帮做家务。这种做法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A)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

  (4)未成年人要依法自律,是指(C)

  A、法律提倡做的事情尝试着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一般不要去做

  B、法律提倡做的事情尝试着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

  C、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积极着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

  D、自觉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禁止性规定,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

  (5)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很弱,甚至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需要法律给予(A)

  A、特殊保护B、特殊关注C、特殊照顾D、特殊援助

  C、多项选择题

  (1)据报载,洛阳市3名小学生在金某违法经营的电脑游戏厅打游戏机时,因欠交2.5元,竟被金某用刀杀害。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金某死刑。这一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有(ABC)

  A、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B、未成年人既要依法自律,又要学会自我保护

  C、我国刑法惩治犯罪,保护人民

  D、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应受到法律特殊保护

  (2)据报载,某乡政府将两位不让子女上初中的家长推上了被告席。对这一案例的正确说法是(BD)

  A、子女上学与否是家长的权利

  B、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C、乡政府不应该干涉家庭关系

  D、国家保护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3)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表现在(AC)

  A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特殊保护

  B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

  C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重大,需要国家给予特殊关注

  D目前社会上存在着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

  (4)下列事例中属于违反学校保护规定的有(AC)

  A某小学教师为提高学生成绩,对成绩差的学生在其课上摆上“差生”的标牌

  B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C某校校长仍坚持让学生在已是“危房”的教室中上课

  D某校校长规定每学期要给学生进行一次体检

  (5)广西某彩灯厂私人老板多次派专人到农村招募未成年人做工,数十名未成年人离开父母、家庭,挤住在脏乱的工棚中,每天工作16-17小时,他们中最小的只有8岁。此案(AB)

  A彩灯厂老板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社会保护的规定

  B这些童工的父母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家庭保护的规定

  C这些未成年童工都是自愿的。老板付给他们工资,说不上老板违法

  D有的童工的父母说,家里穷,让孩子自己出去闯生活不是什么坏事

  (6)在加强来自社会的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ABCD)

  A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B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C要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D要依法自律

  (7)老师对学生进行体罚、打骂,是(ABC)

  A违法行为

  B不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

  C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D严格要求,不违法

  (二)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观看一个动画,主要内容是: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因为害怕第二天的家长会很晚才回到家。回家之后父亲知道他成绩很差就辱骂他,逼得他与父亲顶撞之后离家出走。

  请大家思考:你是怎样看待故事中的父子俩的做法的?(讨论)

  (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应该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

  案例一:小陈是一个农村姑娘,9岁时由父母做主,同一个21岁的男青年订立了婚约。男方给了小陈的母亲1960元礼金。小陈13岁时,提出要与男方解除婚约。男方不肯,坚持“要人不要钱”。小陈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便到法院起诉,要求解约。法院经过调查,在做好疏导工作的基础上,依法裁决由小陈的父母退还男方1960元礼金,小陈与男方解除非法婚约。就这样,小陈依靠法律,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例二:小周家住湖北农村,是六年级学生。1996年月11月3日,在骑车回校途中,不慎将8岁女孩小雷撞倒在地致伤,雷家要求周家赔偿,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雷家到镇派出所报案,要求周家赔偿损失。派出所召集双方家长调解未成,于是派人到学校将小周带回去派出所拘留。周母到派出所要求放人,派出所答复,必须交纳1000元才放人。周家因家穷被迫四处筹钱,但仍不够钱,被迫写下欠条,之后,派出所才放出小周。小周回家后,越想越不服,联想起在学校学的法律知识,决定讨一个说法。于是小周向当地法院递交起诉状,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派出所行为是违法行为,必须退还周家交纳的钱。小周终于依法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四)学会断案

  案例1.谁应为未成年人夜不归宿负责任?

  晓雪今年17周岁。自今年5月份起,她在课余时间常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青年人混在一起,甚至夜不归宿。

  叔叔得知此情况后告诉了晓雪父母,并劝说他们多管管孩子。可他们却说晓雪已经懂事,不会出问题的。无奈,叔叔又找到留宿晓雪的房屋主人李某交涉。李某却反唇相讥:“你侄女愿意住在这儿,叫我有什么办法,你家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请问,晓雪父母和房主李某的行为是否违法,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答案:违法

  例2.父母不让孩子上学违法吗?

  村民赵某家有一子一女,均达到法定入学年龄。但赵某有重男轻女思想,仅让其九岁的儿子上学,其女儿则被留在家里帮助干活。村委会干部多次劝说赵某将女儿送到学校去读书,均被赵某以自家的事不用他人来管而拒绝。你认为赵某的做法是否违法?

  答案:违法

  案例3.未成年人被判缓刑学校能否拒绝入学?

  16周岁的小华是某中专学校的学生,去年因盗窃被公安机关抓获。学校在得知小华涉嫌盗窃罪的通知后,作出了开除小华学籍的决定。法院对小华盗窃一案开庭审理后,认定小华犯了盗窃罪,但因他犯罪时不满18周岁,所以法院予以从轻处罚,判处小华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宣判后,小华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学校,要求继续读书。不料,学校却拿出一份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声称学校与小华已不存在任何关系。你认为学校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不正确

  (五)社会实践

  结合相关内容,到当地派出所、法院少年法庭或少年犯管教所作一次社会调查。调查内容:

  近年来当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情况。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教训。

  司法机关在保护未成年人(包括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不足。

  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中学生有些什么希望,中学生应怎样配合司法保护。

  撰写调查报告,并在班上进行交流。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3

  一、主题班会的目的

  通过案例分析,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完善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班会的活动方式

  班干部主持,师生共同参与,以讲解、朗诵、讨论等形式展开。

  三、班会的理论分析

  1、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认识能力、鉴别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正确地传递和接受信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将校内法制教育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自觉地提高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社会认识能力。

  2、引起学生的现实关注;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日趋低龄化、暴力化、团伙化,已向全社会敲响了警钟。专家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校教育不到位;二是受家庭负面的影响;三是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蚀。成长环境,对青少年至关重要。学校教育固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但光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学生天天受到学校的教育和教师的影响,同时也天天受着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上各种人的影响。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必须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共同加以解决。学校的法制教育要首先走在前列。

  3、促进法制教育课的教学。使学生的法制教育学习与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学以致用,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澄清学生心理及思想感情中的模糊观念。

  四、班会活动流程

  案例介绍——教师讲解周边的一些案例——实话实说(讨论)———齐诵——宣布班会结束

  实践证明,青少年学生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青少年学生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尊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

  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青少年学生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青少年学生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青少年学生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青少年学生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讨论题:

  1)年少犯罪就值得宽恕吗?

  2)你怎么样安排假期?

  教师讲解周边的一些案例

  全体学生齐诵:《小学生守则》

  6、班主任总结:不管一个人的知识多么丰富,一个人的家庭背景如何好,当他带上法盲的眼镜时,就容易走错路,跨过法律的界线。让我们擦亮法律的镜片,让他们与法同行吧。

  7、班干部宣布班会结束。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4

  课题名称:

  学会依法保护自己—机智勇敢的于杰

  教学目标:

  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保护他们。儿童本身更有责任保护自己。教育学生有紧急避险的权利,要保护自己的生命权,生命只有一次,保护自己的生命权是最重要的。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地与坏人坏事作斗争,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重点难点:

  1、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

  2、学会用合法的手段机智灵活的处理问题,避免自己身陷险地或脱离险地。

  教学方法:

  事例引入,激发兴趣。抓住重点环节,深入领悟。问题讨论,拓展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起维权大家的话题一定很多,那你们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力

  吗?(使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

  2、你们还有生命的权利,有紧急避险的权利。当遇到特殊情况时要随机应变机智灵活的保护自己。请看这样一个事例。(大屏幕显示事例内容)

  二分析理解

  (一)提出问题,说说自己的理解

  1.看了这个事例,你们能说说于杰是怎样脱离虎口的?

  2.于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向于杰学习什么?

  (二)结合实际。说说身边的故事。

  根据书、保,收听广播,上网搜索的`材料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少年自护自救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三)讨论(大屏幕出示讨论内容)

  遇到下面的情况你该怎样办?(可选择2—3个感兴趣的话题说说自己的做法)

  1、当你独自一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你该不该开门呢?

  2、路上,如果有陌生人尾随你,你该怎样办呢?

  3、当陌生人送你连环画,说是送礼物时,你该怎样做?

  4、一个人自己回家,开门如发现屋内凌乱,或有味异时,你应该怎样做?

  5、当你一人在家,有人说,你的爸爸或妈妈让他来接你去单位,你去不去?

  6、当不认识的人送给你糖果、饮料等诱人的食品时,你该怎样做?

  7、放学后,有陌生人抢你的书包,或威胁索要钱财怎么办?

  8、当你被坏人挟持后,你将怎样想办法逃离虎口?

  (四)表演《你是陌生人》。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保护自己惩治犯罪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请大家多关注。中央一台的“今日说法”,天津卫视的“案与法”等法律节目并从中学到一些法律知识得到启迪。

  教学反思:

  通过分析事例,弄清了主人公于杰是如何脱险并机智带领干警擒获犯罪分子的,使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学会识破犯罪分子的种种花招以及花招背后掩盖的丑恶目的。

  通过读事例、说理解、讲故事、议收获等环节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以及操作水平,强化了法律观念,拓宽了思路,并通过大家的讨论交流,丰富了自我保护和紧急避险的方式方法,真正的达到了教育目的,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有关法律的基本知识,掌握一些比较适用的法律条规。

  2、能力目标:在了解相关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对自己及旁人的行为有正确的认识并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的小学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用具】

  传统教学工具与现代教学工具相结合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亲爱的同学们,当你走在繁华的大街上与人擦肩而过时;当你走在僻静的乡间小路留恋于周围的美景时;当你与别人交往接待时;当你购物时;你是否想到"侵权"两个字,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为了每个人幸福和快乐,让我们多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增强我们的法律意识吧。为此我们准备了这次《法制教育进课堂》主题班会,在这次班会上我们将通过各种形式来了解掌握法律法规常识,从而使我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讲解新课

  1、法制

  法制是法律和制度的总称,是统治阶级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方式管理国家事务,并且严格依法办事的原则。

  2、我们中国的法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什么会有法律的产生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原始社会,是没有法律的。那个时候,当一个部落和另一个部落出现矛盾时,往往采取“以牙还牙”的报复方式来解决,而不是依靠法律来解决。如果一个部落的人杀了另一个部落的人,那么另一个部落的.所有人都会为被杀的那个人报仇。这样整个社会非常混乱,大家的人身安全每天都受到威胁。只有在夏朝建立后,才通过制定法律来防止这种混乱。所以法律是从夏朝开始的。

  3、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民法》 《产品质量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刑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制度

  校园安全

  不要在教室追逐玩耍,因为活动空间狭小、安全隐患多。

  进出教室要有序、不要推挤。有序进出,顺利又迅速;推挤容易产生意外,出入也不顺畅。

  案例分析:朝阳市某中学小学部五年级在二楼上课。地震开始时,有一名教师说是地震,学生就惊恐地冲出教室,沿楼梯拥挤奔逃。其中有两位男同学分别由二楼通道、窗口跳下。两人落地撞伤后,又被人流踩踏致重伤,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

  在走廊奔跑、追逐玩耍容易发生意外。

  ④上下楼梯时,尽量靠边行走、不要奔跑。

  ⑤体育课、室外活动时……正确使用运动器材、注意听从老师指挥,注意周围同学动向,不要进入其活动范围。

  交通安全

  《道路交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遵守公共交通秩序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为了我们自身的利益,安全和交通环境的改善,我们要从我做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认识交通信号。

  选择适当的交通工具。

  乘车注意事项。

  案例分析

  意外事故的防范及处理

  遭遇意外时,一定要保持镇定,不要盲目逃生,只有保持冷静的情绪,理智应对,才能有序撤离危机现场。

  若在逃生的途中被推倒在地,失去平衡的话,要设法靠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面向墙壁,双手紧扣置于颈后,这样手指、背部和双腿可能受伤,但保护了最脆弱的部位。

  平时注意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6

  一、班会课设想:

  由于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法盲现象严重,而违反校规校纪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经常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违反了校规校纪。在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也很淡薄。由于缺少法律意识,在自身受到伤害时不知道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所以召开本次主题班会,教育青少年要知法懂法,更要学会用法,争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学生。

  二、教学目的

  1、通过看视频、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一些法律常识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重点内容

  1、加强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遵守交通法规。

  2、组织各种违法行为的教育案例,增强遵守校规校纪的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 案例法 情景剧表演

  五、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违法行为的法律知识、交通事故的新闻。组织学生排演小品、学唱歌曲、挖掘班级才艺展示的学生。

  2、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3、制作ppt 课件。

  六、教学过程

  1、通过小品展示学习法律至少得重要性。

  2、看交通安全的视频进行法律、安全常识问题抢答,班级学生展示小快板《做个守法的好少年》。

  3、联系实际,探讨身边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寻找解决的对策。

  4、班级宣誓,争做知法懂法合格中学生。

  5、班主任寄语。

  6、合唱班歌。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7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3、通过案例分析与学生的.讨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触目惊心:

  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呢?未成年中小学生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二、你对国家的相关法律知道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法律法规。

  2、师总结并出示课件。

  法律词典:

  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侵犯,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三、合作交流:

  问题1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问题2、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还有什么?

  自我预防——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大量事实证明,不良行为习惯正是走向违法犯罪的开始。青少年要从小事和日常生活做起,堂堂正正走好人生每一步,坚决摒弃不良行为。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8

  一、班会课设想:

  由于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法盲现象严峻,而违反校规校纪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常常会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违反了校规校纪。在交通安全方面的学问也很淡薄。由于缺少法律意识,在自身受到损害时不知道用法律武器爱护自己。所以召开本次主题班会,教化青少年要知法懂法,更要学会用法,争做一个懂法遵守法律的好学生。

  二、教学目的.

  1、通过看视频、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一些法律常识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重点内容

  1、加强交通安全学问的学习,遵守交通法规。

  2、组织各种违法行为的教化案例,增加遵守校规校纪的意识,加强自我爱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

  探讨法案例法情景剧表演

  五、课前打算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违法行为的法律学问、交通事故的新闻。组织学生排演小品、学唱歌曲、挖掘班级才艺展示的学生。

  2、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3、制作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1、通过小品展示学习法律至少得重要性。

  2、看交通安全的视频进行法律、平安常识问题抢答,班级学生展示小快板《做个遵守法律的好少年》。

  3、联系实际,探讨身边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找寻解决的对策。

  4、班级宣誓,争做知法懂法合格中学生。

  5、班主任寄语。

  6、合唱班歌。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9

  主题:

  用法律保护自己

  时间:

  xxx

  地点:

  xxx

  班会目的:

  培养学生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知道如何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过程:

  一、主持人宣布《用法律保护自己》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如何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学生畅谈。

  老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其实在法律上,违法行为还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两种类型,他们的区分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严重违法行为对人或社会造成的危害比一般违法行为大。所以甲的失手造成了对乙的严重伤害,他的行为已构成了严重违法,也就是俗称的犯罪。甲违反了《刑法》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主持人:接着幻灯片打出第3个问题:你认为案例中的甲应得到怎么的法律惩罚?

  学生根据自己对案件的理解和情感的投入,各抒已见,有说罚款的,有说判刑的。

  老师:同学们,你们可知道,确定一个人有没有犯罪,犯了什么罪,以及应该受到怎样的制裁,不是凭感情用事,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在法律上,都有明确的条文作为依据。

  根据《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主持人:幻灯片打出第4个问题:从这个案例中,你能够获得哪些启示?学生:我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知道违法和犯罪的区别。

  学生:我知道一个人做错了事,即使是无意的,只要对别人造成了伤害,就是违法的,所以我以后要处事要慎重,不能做出伤害别人的事,因为伤害了别人,其实也是伤害了自己。

  学生:我觉得我们以后不能再与同学随意玩笑,尤其是在楼梯、阳台、马路边、河边等一些危险的地方,因为一不注意,就会有意外发生,我们不能让这个意外毁了我们的一生。

  三、案例分析:

  主持人: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小学生意外伤害的案例:

  出示资料:6月17日下午3:00,连江县东岱镇xx小学六年级(1)班,孩子们正聚精会神地听语文老师讲解和布置各种复习统考的题目。当语文老师讲到汉字的“笔画笔顺”时,有的同学交头接耳地发出哄笑。原来,这个班的学生小东的姑丈的名字与“笔顺”谐音,一些知道情况的同学便把这个当成玩笑。下课后,不明情况而又十分好奇的同学小明便向同学们打听为什么说到“笔顺”大家就会笑,小东顿时不高兴了,觉得丢了面子,便与小明争吵起来。刚吵几句,上课铃又响了,争吵暂时中止,课堂里又恢复了平静。然而,也许是小东、小明都年少好胜,下午5点半放学后,大多数同学都已回家,但小东、小明这两个12岁的孩子留在教室里,继续下午的话题争吵起来,你说一句我顶一句,两人越吵越凶。争吵中,小东伸手打了小明一个耳光,小明不甘示弱,扑了过去,两人开始抱成一团扭打起来。不知什么时候,小明将小东顶在墙壁上,前臂卡住了小东的脖子,五秒钟,十秒钟……悲剧就在这时候发生了。看到小东、小明打起来了,在一旁打扫教室卫生的林某等4名同学连忙上前劝架,4名同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花了一分多钟才将两人掰开。然而,悲剧已经发生,因小东的'脖子被卡得太久,被拉开时就瘫倒在地,脸色发青,小便失禁……经了解,小东与小明同窗时间长达六年,平时还挺好的。然而,因为一个小小的玩笑,两个还不完全懂事的孩子一死一惊,悲剧给两个又是同样贫穷的家庭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学生听了这个更为沉重的故事,又一次陷入了沉思……)

  主持人:让我们多学法,多知法,多守法,让法律指导我们的言行,让伤害远离我们,让我们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请同学们就今天的法制十分钟写一篇感想,再利用多媒体找一些有关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为我们下次的法制十分钟作准备。

  四、教师小结:

  同学们说得非常的好!是的,我们都是活泼好动的少年,爱玩是我们的天性,但我们在玩笑时,千万要注意安全,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伤害了别人,也不能因为一时大意让别人伤害到自己,这样的后果是既触犯了法律,又造成了双方一辈子的痛苦。那将是多么惨痛的事啊!希望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注意与同学和睦相处,玩笑时注意分寸,课间注意文明休息,别让那冲动的一瞬间成为悲剧的开始。另外,我们要多学法,时刻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课后反思与小结

  初中生由于年龄小,好玩好闹,比较冲动,自我约束能力差,所以常会在彼此的玩笑中发生意外伤害。我班开学初期就曾发生过因为一件开玩笑的小事,引起学生打架,造成了不良影响。针对这一情况,为防患于未然,我设计了这么一个关于学生意外伤害的法制教育活动,旨在通过教育帮助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形成基本的法律意识,培养他们对法律规范的内在信仰从而做到自觉用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以遏制违法行为,不要让这一行为对学生造成伤害。今后,我还要教学生如何应对处理别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以避免和减轻不必要的伤害;教育学生怎样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达到预防和维护青少年自身权益的双重目的。当然这样的效果并不是用一堂晨会课就能达到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经常开展类似的法制教育,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使法制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主题更有针对性,以保证学生在法律的阳光下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案例叙述,学生讨论发言导入本课:

  学生杨某,15岁。学习较好,但贪慕虚荣,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常因没钱花而发愁。一天中午12点左右,他到某市201中学后巷,见该校某男生一人回家,就手持小刀威胁该男生,迫使其交出财物。勒索了该男生300元人民币,后被抓住。杨某的行为构成勒索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00天。

  2、讨论明确:少年违法也判刑

  二、理论讲解,法律是治国的工具。

  以法治国,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

  三、联系生活

  1、你知道的法律有哪些

  (《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交通管理法规》)

  2、常见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1)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

  包括: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私财物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2)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

  (3)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

  (4)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

  (5)民事侵权的行为

  3、现身说法,谈谈自己的一件违法小事。

  四、学法用法

  1、小品表演:

  情景一:星期六早上,王丽的爸妈有急事外出,留下一些钱让她自己安排两天的生活。王丽:"哦,太棒了!自由了!"她首先想到了去找同学玩,然而在王丽去找同学玩的路上,有一伙人拦住去路,威胁她交出钱来方可放过她,情急之中的`王丽,会怎么对付这一场面呢(讨论)

  情景二:

  近几天,王威感到非常苦恼,在放学的路上,总有几个高年级的学生拦住他,向他索要钱物,并且威胁说,如果交不出钱来,就让他尝尝拳脚的厉害。王威把这事告诉了中学刚毕业的表哥。第二天,表哥带了几个同学,埋伏在路上,把那几个小"路霸"狠狠地揍了一顿,并且逼着他们交出了身上所有的钱。

  [讨论]王威错在哪里报复心理怎样产生的除了像王威那样直接受到伤害还有哪些情况容易使人萌发报复心理3,做一做:

  1、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C)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A、未成年人禁止进入B、禁止进入C、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

  2、李某身患残疾,赵某就拿他的生理缺陷开玩笑,并给他起绰号。赵某的行为侵犯了李某的(C)。

  A、隐私权B、荣誉权、C人格尊严

  3、饲养的动物咬伤他人,是侵犯公民的(C)。

  A、肖像权B、隐私权C、生命健康权

  4、不满(C)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A、十四B、十二C、十D、十六

  5、虐待家庭成员,被虐待人要求处理的,处(B)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A、三日B、五日C、七日D、十日

  6、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的,依照治安处罚法第(C)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A、二十四条B、三十四条C、四十三条D、五十四条

  7、《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一条规定,行人应当在人行

  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C)行走。

  A、左边B、右边C、路边

  8、《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

  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吸毒成瘾的,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不满(B)的未成年人吸毒成瘾的,可以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

  A、十四周岁B、十六周岁C、十八周岁

  9、因扰乱体育比赛秩序被处以拘留处罚的,可以同时责令其(C)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违反规定进入体育场馆的,强行带离现场。

  A、三个月B、二个月C、十二个月D、六个月

  10、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这是(A)。

  A、我国法律的规定;B、一些地方政府的规定,我国法律没有这种规定;C、国务院的规定。

  二、多项选择题

  1、小红很喜欢上网,也通过网络认识了很多的新朋友,可是小红的下列做法中,哪些是不对的呢?(ABCD)

  A、把自己家的详细地址告诉网友

  B、自己一个人出去见网友

  C、。告诉网友爸妈的具体工作单位和电话

  D、爸妈不在家的时候约网友来家里玩

  2、下列哪些行为被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禁止?(ABC)

  A、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B、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C、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D、旷课

  3、下列哪些行为违反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ABD)

  A、某经营者在学校附近开设网吧吸引小学生和中学生上网玩游戏

  B、某经营者在学校附近开设卡拉OK歌舞厅,并且声明学生光临可以给予优惠

  C、某经营者在学校附近开设一家快餐店,方便学生就餐

  D、某小商贩在学校附近向学生出售日本暴力打斗连环画

  4、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下列哪项罪行应当负刑事责任?(BCD)

  A、盗窃

  B、放火

  C、爆炸

  D、抢劫

  三、判断题

  1、对精神病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对吗?

  (对)

  2、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

  3、醉酒的人犯罪,可比照精神病人犯罪而从轻或减轻处罚。

  (错)

  4、对精神病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对吗?(对)

  5、醉酒的人犯罪,可比照精神病人犯罪而从轻或减轻处罚。(错)

  6、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

  7、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对)

  4、总结:怎样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1)、要依法自律

  (2)、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3)、要勇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五,课堂小结:

  请每位同学用一句话,概括今天所学的内容或说出你最大的感受。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处在一个法制逐步健全的法制化国家里,我们要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当受到不法侵害后,应当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希望同学们能走好青春的每一步,树立法治意识,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学生,好公民!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活动,学会区分违法和犯罪的区别,了解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分析网络的利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辩证思考问题,提高自我管理和控制的能力,学会正确使用网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同学们进一步认清网吧给学生们带来的负面效应,引导学生远离网吧,珍惜在校的时光。

  二、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怎么正确认识中学生在网吧上网问题?

  2、教学难点:怎么样避免上网成瘾从而引发违法犯罪行为?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视频欣赏导入新课

  老师:现在我们开始上课。起立问好!有个伟人说过一句名言:“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终究是你们的”这个人是谁啊?

  生:毛泽东主席

  老师:大家怎么样理解毛泽东主席的这句话?

  生:略

  师:世界是青年的,是因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年担负着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是不是每一个青年都做好担负这种准备了呢?不是!下面我们一起欣赏视频。

  师:看完这个视频大家有什么感触?

  生:略

  教师总结:据专家统计,青少年犯罪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占所有犯罪的60%左右,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沉迷于网络中各种暴力游戏而走上犯罪的道路。今天一起探讨一下网瘾引发的违法犯罪行为,让每一个青年都走好青春的每一步。上网成瘾有哪些危害呢?下面由我们同学分组展示我们收集的素材。

  活动一:学生展示上网成瘾的危害——自主学习

  老师:同学给我们展示的素材,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心动不如行动!接下来让我们来观看小品表演《网络下的罪恶》。

  活动二:小品表演《网瘾引发的罪恶》——角色体验

  小品主要内容:二位男同学因上网费的.问题敲诈勒索女学生,女学生报警,警察批评教育,二男同学痛哭流涕写下保证书,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坚决告别网络游戏。

  师:谢谢几位同学的精彩表演,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感谢。未成年人为什么会上网成瘾?怎么样去避免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分组讨论这俩个问题。

  活动三:分组讨论,专家点评——合作学习

  (1)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有哪一些?(注意全面地多角度地分析问题)

  学生回答:

  青少年的自身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

  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放任自流。

  学习压力过大,学生课余生活缺少乐趣,社会教育内容贫乏,一些颓废、低俗的文化流行等。

  (2)怎么样避免上网引发犯罪行为的发生呢?

  定时限量,请人监督,定时检查;注意力转移,可以培养一些健康的兴趣爱好。目标成就激励法;座右铭法。

  师:刚才大家一说了自己看法,下面请我们的两位嘉宾老师谈一谈他们的看法。张庭长,您对中学生上网成瘾引发违法犯罪的原因做怎么的解析呢?大家掌声感,张庭长精彩的分析。下面我们请高老师帮我分析一下怎么样避免上网引发犯罪行为的发生?

  活动四:专家寄语,学子誓言——情感升华

  师:网络世界丰富多彩,网络世界诱惑无限。网络中不良信息的危害也是日益彰显,尤其是网吧,往往是各类事件的原发地,不容忽视,对于青少年来讲,网络道德教育迫在眉睫。我们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的茁壮成长将是祖国明天的美好希望,让我们行动起来,远离网吧、远离伤害、文明上网、健康成长,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的青年。最后我们在我们的团歌声中,全班同学走上讲台,在倡议书上严肃地签上自己的名字。

  四、教后反思

  本次法制课有这样几个亮点:

  1、本次法制课没有使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积极贯彻落实新课改的理念,创设符合中学生心理特征情景老师讲我们师生深刻地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增强了对依法治国方略的认识,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

  2、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体验。

  3、课堂呈现开放性模式,司法系统的专家和心理学专家请进课堂,与学生互动。

  4、选取最贴近学生生活的上网问题作为教学分析的素材,做到新课改的“三贴近”的原则。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12

  活动主题:遵纪守法,预防青少年犯罪

  活动目的:让同学们了解法制的重要性以及中国日后法制的发展方向,联系当前青少年犯罪现象和学校及班级的实际,认识法在身边。通过对校园一些违法、违纪现象分析,使学生认识在学校怎样做个遵纪守法好学生,在社会怎样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使每个同学将来都能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同时通过主题班会的开展,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对报刊网络资料的查找能力和对法制建设的热情。

  活动形式:资料查找,小组讨论,法律知识口头测试。

  活动过程:

  班主任:

  同学们,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就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矩”。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的作用愈来愈重要,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在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在对外交往中,法律也是调整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重要社会规范。作为21世纪主人的青少年朋友,学习、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是实现跨世纪宏伟蓝图、振兴中华的需要,也是维护人类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需要。

  通过学习法律知识,迈好人生的第一步。人生的路很漫长,打好基础是人生之旅的关键之处。青少年时代正是长身体、学知识的重要时期,只有学习了法律知识,才能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学会分辨是非,识别善恶,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讨论::

  1.怎样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学生?(同学发言)

  2.我们的校园中有哪些不文明行为?(同学发言)

  案例分析:学生之间的争斗导致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请同学分析

  讨论:生活及身边的违法行为(结合我校偷窃事件,打架事件)

  多媒体播放: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分析(青少年犯罪十大征兆)

  总结:

  (1)青少年处在一个特殊成长时期,阅历相对简单,社会经验不够丰富,鉴别是非的能力也较弱,比较容易受到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社会不良行为的'伤害,尤其需要强化自我保护。学习掌握自护知识,有助于迈好人生的第一步。人生的路很漫长,青少年时期是打基础的阶段。学会自护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功。

  (2)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争做跨世纪合格公民。下个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法制更加完备的社会,要求每一个公民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广大青少年只有学法懂法,才能树立民主法治观念,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才能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努力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新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重任将历史地落到青少年朋友的肩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肩负并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青少年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必须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广泛的知识面,不仅要学习、掌握科学知识,而且要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意识。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相关文章: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总结11-11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方案11-13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方案04-18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活动策划08-04

小学班会主题教案08-25

励志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1-21

(精选)感恩励志主题班会教案05-15

感恩励志主题班会教案12-12

感恩同学主题班会教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