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教案 1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3、激发阅读仿生学科普读物和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师生搜集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启示,而有所发明创造的课外资料。
3、教师制作“大自然的启示”专题网页。上课前将学生带入网络课堂。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指点学法
1、联系引入,板书课题。
请回忆前三篇课文,说说主要讲什么?你从三篇课文中明白了什么?
2、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学习这篇课文?
如:围绕“阅读提示”先自学后讨论交流;把课文讲述给别人听;结合搜集的资料学习,等等。
熟读课文,自主学习
1、读读拼拼:自由朗读,同桌对读,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生字多拼读几遍,能熟练认读。教师出示生字卡片与难读句子,进行适当检查指导。
2、读读说说:默读课文,说说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3、自主学习:按照前面提出的学习方法和步骤自学10分钟左右,在书上圈点批注。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是要酎耐心点拨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及时表扬善于学习和效率高的同学。
精读研讨,交流收获
交流的重点是以下两个方面,要注意,交流与读书要结合起来,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要把文本学习与课外资料交流结合起来,但要以文本为主,不脱离于文本之外。
重点之一:交流感受深的语句,交谈受到的启示。如:
“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可采用结合上下文,联系科学课,画生物链示意图等方式理解。
增增增
枯枝败叶土壤肥力森林、灌木、野草昆虫、鸟类、兽类
强多吃多
害虫捕食
吃、咬、钻
灌木砍了野草锄了鸟儿飞了害虫逞凶树林毁灭
重点之二:交流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町以渗透在课文学习之中,如结合“现在,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交流相关资料。也可以在学完课文后结合“口语交际、习作”或“展示台”,集中展示交流相关资料,畅谈受到的启发。
回读小结,延伸拓展
1、朗读全文,闭眼回顾学习过程,小结学习收获与学习方法。
2、教师推荐有关仿生学的课外读物和资料,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激励学生去观察大自然,继续落实好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教案 2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的启示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迁引、导入新课
同学们,走进第三单元,我们就像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大家回忆一下,前面我们学习的三篇课文:《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蝙蝠和雷达》,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其实,自然界中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还很多。今天我们就学习课文《大自然的启示》,看看这篇文章又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板书课题:大自然的启示(学生齐读课题)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需要同学们运用前面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来自读自悟。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启示吧。
[设计意图:联系旧知,利用本单元的前几篇学过文章,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让学生对大自然的感受更深刻一些,为理解本文作好铺垫。]
二、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相读课文。
3、老师:同学们读书非常认真,老师把词语请出来和大家见见面,看看认识吗?
(1)出示词语:遭殃 扫帚 关键 鲸鱼 略微 不折不扣 枯枝烂叶 异想天开 机毁人亡 轻而易举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共同解决难理解的词语。(如:生态平衡。)
4、老师:词语会读了,把生字单独挑出来还会读吗?
(1)出示生字:殃 帚 腐 壤 翼 略 键 鲸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认字组词。
(2)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形声字:“殃、腐、翼、键、鲸”等,“殃、壤、鲸”读准后鼻音。
(3)教师提示:“翼”可与“冀”比较,在读音、字形以及字意上注意区别开。
(4)找出多音字。(扫:扫帚、打扫。)
5、交流朗读情况:
指名分段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字音。(学生接读课文,交流评价)
6、默读课文,说说两篇短文的大意。
读后交流:
《“打扫”森林》主要讲了什么?(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
《人类的老师》主要讲了什么?(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设计意图:通过识字读文,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下一步感悟理解打好基础。而识字过程中给学生安排充分的初读识字时间,由生词到生字认读,降低学习难度,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注意了易错字、多音字的教学。]
三、自主读文,感悟交流。
1、围绕“阅读提示”,结合搜集的资料自主读书,读读画画。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在句子旁批注自己的感受。(自主学习:学生在书上圈点批注。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是要耐心点拨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及时表扬善于学习和效率高的同学。)
出示自学要求:
学习《“打扫”森林》一文。
(1)默读课文,想想为什么题目上“打扫”两字要加引号?
(2)画出你读了本文后理解的“生态平衡”图。(枯枝败叶与动物的生物链)
(3)从这篇文章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4)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生态平衡”的事例?
学习《人类的老师》一文。
(1)重点感受“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
(2)这篇文章又带给你什么启示?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教案 3
一、教材分析:
本文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是略读课文。短文语言通俗,表达方式独特,《“打扫”森林》发人深省:林务官“新官上任三把火”,命令护林工人“清扫”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毁了森林,好心办了极大的坏事。
《人类的老师》短小有趣:通过生动的事例,介绍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是: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能让人们从中受到启发,人类只有科学认识大自然的规律,才能科学地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人类只要科学地认识地球上生物一些运行规律,就能有所发明创造。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3、帮助学生认识大自然能给人类警示和启发,激发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请同学们回忆《蝙蝠与雷达》一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人们从蝙蝠夜间飞行中得到启示,发明
了雷达)《在自然的启示》中的`两个故事中蕴含了什么道理,读后我们将受到哪些启发呢?
(二)按问题自学讨论,整体认识课文(问题用PPT显示)
1、按学习小组分组,自读并讨论;
①《“打扫”森林》的故事内容。林务官“好心”办成了坏事,为什么这样说?
②《人类的老师》的故事内容,科学家从蜻蜓、鲸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
2、全班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说。
(三)重点探讨,认识一些自然规律(问题用PPT显示)
1、朗读课文,并以读书回答。
2、探讨:
①林务官“异想天开”给森林带来哪些灾难?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灾难?
②为什么说生物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请举例说明。
③我们国家提出“和谐社会”建设,其中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3、相互补充、修正,以形成正确认识。
(四)整合课文,深化认识
1、自由练习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体会。
2、指名一至二生朗读本文。
3、读人与物的形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①“林务官”的例子从反面讲……
“蜻蜓、鲸”的例子从正面讲……
综合看是:认识自然规律,懂得生态利用……
②说说自己知道的一些“仿生学”“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故事”(三至五生简单说)
(五)把自己听到或从书中看到认识和利用自然的例子写下来(课后完成)。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教案 4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内容、形式和渠道。我们本次就是要围绕“大自然的启示”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为了加深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了解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启示,使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主动收集有关大自然的动物、植物的生长或其他自然现象地相关资料,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提高环保意识。让学生主动探究,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实践的能力,因此,设计了《大自然的启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标:
通过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的生长或其他自然现象,了解大自然的规律,从中受到启发,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对大自然的启示的研究,让学生体验自主、合作、探究的乐趣,学会交流与合作。能写调查报告;办一期手抄报;写一份建议书或一份推广介绍大自然的启示的.活动方案或撰写介绍大自然的启示的短文等。
通过对大自然的启示的研究,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
通过展示成果,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三、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讨论确定学习内容,组合活动小组,小组选择一个内容,进行组内分工。
第二阶段:将各小组搜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
第三阶段:学习成果展示,在同学间相互交流调查研究成果。布置课后作业。
第四阶段:学习成果展示。
1、将搜集的资料办一期关于大自然启示的手抄报。
2、写一份呼吁人们要保护大自然的建议书或写一篇有关大自然的启示的短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教案 5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笔下物象特点,理解作者从大自然中获得的人生启示。
2、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培养学生从大自然中获得生活感悟的能力。
3、培养学生坦然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培养从大自然中获得生活感悟的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中央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叫做《人与自然》,有多少同学看过?看过的举手示意一下。没看过的可惜了,有时间一定要看一看,精彩不容错过哟。(指名看过的同学)请问,你看过之后有什么感想?
二、自由诵读,感知文本。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思考:全文描绘了哪些物象?各有什么特点?从何看出?
三、观察大自然,结合生活,展开联想。读写结合,训练能力,拓展思维。
1、你从作者表达的对人生的感悟中,感受到作者是怎么一个人?我们应该对待生活?
2、你还能从大自然中获得哪些启示?(学生自由发言,探讨与交流。)
四、教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我们身边的自然变化,试着也用细腻的语言表达出来?从中领悟到什么启示,用抒情议论的句子表达出来?题目自拟。
六、点拨:
你看过山吗?山是伟大壮阔的。你看过海吗?海是宽广无边的。一片偶然飘落你手中的落叶能让你想到什么?是它过去曾拥有的历史?是它来自何方?还是依_在枝头上的岁月中所看见的大大小小的、数也数不清的人人事事?
我一直认为,人生在大自然中领悟很多,难道不觉得大自然的一切代表着人的压力、失意、竞争以及喜乐悲愁吗?好,就拿月亮来说,月圆月缺这种自然的现象,常常代表亲友的'团聚、离散。蚂蚁和蚜虫,就表现了为生存而合作互助。看过独自生活的蜜蜂吗?他们讲求的是团结、分工的精神。
大自然还带给我岁月匆匆,务必要珍惜光阴的启示。你看过那日出和日落,仿佛刚刚旭日东升,转眼间却是星月稀疏。夜来香绽放了,又萎谢了,若是说,落花、残叶曾代表着一个个绚丽的生命,那么,它实在太短促了。花蕾初生的光彩转眼间化为死寂的干枯,蝶儿在夏季热闹以后,也会僵死在花儿的冷香里!虽然,它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它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写下最美好的历史,这不也是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吗?
生命虽然短促,但若能使它放出色彩,但可称之永恒,是吗?
附板书:
大自然的启示
大自然的景获得的启示
小白花小鸟和谐一致
投石水池付出获得
去中变化坦诚谦虚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教案 6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3.激发阅读仿生学书籍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你想采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呢?(围绕阅读提示讨论学习,可结合搜集的资料学习,甚至互读、互问均可。)
二、自主学习
1. 同桌互相抽认生字词和课文,要求读熟课文。
2. 小组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小组代表交流学习情况
三、重点学习,交流感受
1. 出示三个重点句,请学生按自己的学习方法理解这三个句子,谈感受。
(1)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2)现在,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
(3)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2.小组合作学习。
3.交流从这三句话受到的启发和感受。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教案 7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前文迁引,导入新课
1、走进第三单元,我们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
同学们回忆一下,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2、揭题:
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大自然的启示》。
3、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需要同学们运用前面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来自读自悟。
4、同学们发现了吗?咱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其实是由两篇小文章组成的。一篇是《“打扫”森林》,另一篇是《人类的老师》,(板书。)看看老师写对了吗?(“打扫森林”未加引号。)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
二、初读感知,认记字词
1、那么这两篇文章带给了我们大自然的什么启示呢?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仍理解不了的词语查查字典或向同伴请教。
2、认读生字新词,找出词语中的'多音字:
扫:扫帚、打扫。
3、共同解决难理解的词语:
如:生态平衡。
三、了解内容,质疑交流
1、默读《“打扫”森林》,想想它主要讲了什么?
2、再仔细地读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可以是一个小小的问号,也可以简单地将问题写在旁边;遇到感受深的语句画下来,可以用一个词或简短的句子记下自己的感受。
3、师生共同交流,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⑴ 为什么说林务官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呢?
⑵ “打扫”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
4、学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大自然的什么启示?
四、迁移学法,运用巩固
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真会思考!刚才咱们通过读课文,了解了《“打扫”森林》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并通过提出问题,互相交流,得到了关于大自然的启示。下面,我们就按刚才的方法继续学习《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
1、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在感受深的语句旁写写感受:
(结合课件理解“流线型”。)
3、重点感受“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
人类从大自然中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前面的课文──《蝙蝠和雷达》等,大家还了解哪些事例?
4、这篇文章又带给你什么启示?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林务官打扫森林,结果给森林带来了灾难;人们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可见如果我们任意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如果我们拜大自然为师,虚心地向它学习,就能从中得到启发,造福人类。
2、其实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今天课文中所说的这些,希望同学们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继续探究,下节的口语交际课上,我们还要就这个话题作进一步的交流和探讨。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教案 8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是教学的重点。
难点: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教学准备:
小黑板,学生搜集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的启示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习第三组课文,我们走进了一个神奇的大自然。同学们回忆一下前面学过的'课文《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带给我们很多启示,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2、(板书课题),读题,大自然又会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翻看一下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是由两篇小文章组成的)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关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谁来说说难读的词句。
三、了解内容,自主探究
1、默读课文,想想每篇短文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说,老师归纳方法①把各部分的意思连起来②直接引用原文。
3、再读课文《打扫森林》,划出感受深的句子,想想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可以用一两个词或简短的句子在旁边批注。
4、交流汇报,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说说。
5、出示重点句,小组合作探究大自然中的事物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必要时出示食物链。
6、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这句话。
7、小结学法:①划出感受深的语句写批注,②相互交流,得到了关于大自然的启示。
四、学法迁移,巩固运用
1、用学习上一篇文章的方法默读《人类的老师》,看看又会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2、小组交流,选代表发言。
3、大自然教给我们的很多,谁还能说说这方面的例子。
五、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1、林务官打扫森林,结果给森林带来了灾难,人们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可见如果我们任意破坏大自然的平衡,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如果我们拜大自然为师,虚心地向它学习,就能从中得到启发,造福人类。
2、其实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课文上所说的这些,同学们经常走进大自然仔细观察,请说说你从某种动物或植物身上受到的启示,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想。
3、同学们都很关注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想了解更多的关于大自然的奥秘吗?推荐阅读课外读物。
《大自然的启示》丛书《十万个为什么》
六、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第12课,明白了人与大自然应和谐相处,虚心地向大自然学习,就能从中得到启发,有所发明创造,我们还知道了两种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学会了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运用到今后的阅读中,去探索大自然更多的奥秘。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启示
互相联系保持生态平衡
生物是人类的好老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教案 9
大自然的启示
教学分析:
《大自然的启示》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一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它们分别从多角度、多层面地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新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并从中受到启示,同时也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的默读与自学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独特,是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的。《“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
《人类的老师》短小而又充满趣味,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更好地指导我们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3.激发阅读仿生学书籍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教学准备:
搜集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的启示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在11《蝙蝠和雷达》我们学习到了什么内容?
生:科学家们探究蝙蝠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
生: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生:我们做事认真、努力。
生:蝙蝠通过嘴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碰到障碍物,反射回蝙蝠的耳朵,蝙蝠就能改变飞行的方式。
师:科学家通过反复研究知道了蝙蝠和雷达的关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大自然的启示》,从中你们又会发现了什么?板书课题:12大自然的启示
师:通过预习,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发现?
生:这篇课文有两篇短文。
生:打扫森林的打扫加了引号。
师:很好,观察得很仔细。这篇课文由两篇短文组成。同学们一定很好奇森林里面杂草丛生、荆棘密布,怎么“打扫”?谁是人类的老师?首先我们来学习生字
二、自由朗读,学习生字
1、这些词语同学们认识吗?大屏幕出示词语:
遭殃 扫帚 腐殖质 土壤 逞凶 机翼鲸鱼 惨祸 关键 异想天开 宽敞 生态平衡 栖息 省略
2、指名学生读词语。(纠正字音)
3、指名学生领读,全班跟读2遍
4、同学们发现了没有在这些字当中还有个多音字呢,指名学生回答。“扫”
三、学习“打扫”森林
1、会读了生字词,我们就先来学习第一篇课文“打扫”森林。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想想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想好了可以先和同桌一起讨论讨论。
2、指名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结构是什么?
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砍光,把杂草、枯枝烂叶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害虫大量繁殖,森林渐渐被毁掉了。 因果结构,因(1-3)灌木砍光、杂草除尽 果(4-6)害虫逞凶、森林被毁
3、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要把打扫加引号呢?
生:一方面,“打扫”不是真正的打扫,而是针对下文所说的“砍光”和“除尽”;另一方面 “打扫”含有批评之意,这一“打扫”对森林有着致命的危险,同时也告诫人们不要做这些异想天开的事情,否则就会自食其果。
4、同学们,林务官下命令把灌木统统砍光,把杂草统统除尽,甚至连地上的枯枝败叶也不放过。那为什么说他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呢?
生: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害虫大量繁殖。
师:很好,从哪看出来的?
生:枯枝败叶,看起来是脏东西,其实,它们腐烂之后,变成腐殖质,能增强土壤的肥力。它们还是一些小动物的食物和隐蔽场所。矮树丛也是许多动物栖息的地方。森林里的灌木和野草多了,昆虫、鸟类、兽类也就多了。许多动物以植物为食,像甲虫和毛毛虫吃树叶、嫩枝,而鸟儿在矮树丛里营巢,捕食森林里的害虫。
师:这段话里面有很多的联系。同学们看看怎么将它们联系起来。
生:枯枝败叶——小动物——矮树丛——昆虫——鸟类——兽类
师:它们构成了森林中的生物链,正是这样的关系才能维持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5、指名说说感受深刻的句子,引出过渡段和中心句。
①把灌木统统砍光,把杂草统统除尽,连地上的枯枝烂叶也不放过。
“统统”说明“打扫”得十分彻底、干净。
②林务员看着,心里美滋滋的。
“美滋滋”说明林务官对“打扫”的结果非常满意,欲抑先扬,为后文蓄势;朗读时
应略带得意之情。
③几年过去了,橡树和菩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光秃秃的像一把把扫帚,有些树木甚至干枯了。
把光秃秃的橡树和菩提树比作扫帚,说明森林被侵袭的程度大。于痛惜中带给人深深的思考,引出下文。
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
过渡句的用法。过渡句/段就是连接上下文,由一个问题过渡到另一个问题的句子。 ⑤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这是全文的中心句,揭示了大自然万物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
⑥它们大量繁殖,成群的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没有天敌来制服害虫,树林就渐渐给毁了。
“吃”“咬”“钻”“毁”(变色)四个词写出了害虫的危害之大,点明了“打扫”森林造成危害的真正原因:人为地破坏了生物链,是生态失衡,才造成了恶果。
6、同学们想想这篇文章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指名学生回答。
生:讲述了德国林务官异想天开地下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从而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了的故事。教育我们要树立爱护和保护大自然的观念。
四、学习人类的老师
师:学习完了打扫“森林”,现在我们来学习下一篇短文。快速的阅读课文,告诉老师谁是人类的老师?
生:鸟,蜻蜓,鲸鱼。或者说是动物,生物。
师:按照学习“打扫”森林的方式,首先了解大概故事和文章结构,然后提出问题,对句子的理解,最后是对我们的启示。
1、 讲述了什么故事?
讲述了科学家不但从鸟类、蜻蜓等飞行动物身上得到启示,研制出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还根据鲸的外形特点设计出来流线型的轮船,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2、文章的结构是什么?
分-总
分(1-2)蜻蜓:解决机翼剧烈抖动。 鲸:流线型外形阻力最小。
总(3)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
3、为什么生物能成为人类的老师?
因为科学家从生物身上获得了启示,从而有目的性的发明创造。
4、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5、你从中受到了怎样的启示?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更好地指导我们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五、回读小结,延伸拓展
师:我们现在已经学完了两篇小短文,大家想想为什么课文已有标题《大自然的启示》还要设置小标题?
生:自然界的启示是多方面的,第一个小标题《“打扫”森林》讲述了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做法得到了一个使森林蒙受灾难的教训,从反面告诉人们大自然给(jǐ)予的深刻警示;而第二个小标题《人类的老师》讲述了科学家从自然界的生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从正面告诉我们大自然的生物是人类的好老师,给人类带来了好处。一反一正两个例子紧紧的融合在一起,为主题服务,体现了主题,教育我们如何对待大自然,启示鲜明深刻。
师:大家回忆一下,还有哪些人类从生物身上得到的启示从而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生:鸡蛋和薄壳结构
生:蛙眼与电子蛙眼
生:潜水艇和鱼的气囊
生:苍蝇与小型气体分析仪
生:响尾蛇与夜视仪、响尾蛇导弹
六、课下拓展:
1.阅读仿生学书籍
2.完成同步课堂练习12课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启示
“打扫”森林 人类的老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教案 10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理解“改观、遭殃、关键、异想天开、生态平衡”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运用在前三篇文章中学到的方法,概括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3、认识究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示,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
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师生收集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启示,而有所发明创造的课外资料。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
1、 出示精读与略读的连接语:
科学家们探究蝙蝠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可以说,蝙蝠是人类的“老师”。其实,自然界中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还有很多。默读下面这篇文章,说说其中的每篇短文主要讲了什么,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画出自己感受深的语句,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它们抄写下来。
2、读了这段话,你知道怎么样来学这篇课文了吗?
二、按提示自己学习,全班交流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1、从文本结构上去发现:(两个小标题,写了两篇短文、)
2、谈谈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发现是(从一反一正两个方面谈人类破坏自然与利用自然的不同事例。)
3、交流感受深的句子:
“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三、学习“打扫”森林
1、出示课题,齐读,有什么想说的?围绕双引号讨论
打扫的本意——美化森林,找到有关的段落读,体会林务官的初衷
打扫的后果——使森林遭殃,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交流感受
明白为什么加引号,好心办了坏事。
2、阅读课文,明白为什么好心办坏事
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画联系图,解说原因
枯枝败叶——增强土壤肥力——生长得好——昆虫、鸟类、兽类多了——捕食害虫
灌木丛砍了——鸟儿飞走了——害虫逞凶了——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森林毁了
谈谈“吃、咬、钻”这几个动词的顺序能不能换。
3、从这件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我们不能破坏这种生态平衡。
四、学习人类的老师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中人类的老师指什么。
2、默读课文第一段,找出飞机与蜻蜓之间的联系,自己说说
3、默读第二段,找出轮船与鲸的联系,谈谈自己的看法
4、人类还从什么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和创造,学生谈自己课外搜集的信息
出示教师补充的信息:
建筑上的薄壳结构
长颈鹿与抗荷飞行服
云杉与电视塔
5、齐读——“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五、作业
阅读课外科普小短文,丰富自己的知识。
板书设计:
“打扫”森林—————————树木干枯 光秃秃
砍光灌木
遵循自然规律 保护生态平衡
人类的老师
鸟类————飞机
鲸—————轮船
发明创造 改善生活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教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语文下册《大自然的启示》教案02-27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大自然的启示06-14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12-27
语文《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10-23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8-03
大自然的启示小学作文02-04
四年级语文下册《钓鱼的启示》课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