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时间:2024-03-07 19:00:27 春莲 三年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通用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通用15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1

  【本组说明】

  本单元课内一共有4篇课文:《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想别人没想到的》。《同步阅读》教材中一共有7篇文章供学生选读:《古代寓言两则》《狮子和山羊》《会摇尾巴的狼》《孩子和蜗牛》《战胜命运的孩子》《我的花园》《我没有钓住那条鱼》。这11篇文章有讲对待错误的态度,有讲想问题的方法,有脚踏实地的“实事求是”,也有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课文从多个方面反映了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来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就是教孩子们怎样正确地来认识他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

  在学习方法上可以放手让孩子阅读,因为在上学期已经有这些方面的尝试和探索,所以不担心学生不知道如何做。老师的作用就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其“读书百遍”而“其义自见”。最后辅之以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则“水到渠成”。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学情,以“培养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为目的,编写本教案。

  【教学内容】

  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想别人没想到的》

  2.人教版《同步阅读》教材:《会摇尾巴的狼》《孩子和蜗牛》《战胜命运的孩子》《我的花园》……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

  2.让学生在阅读中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试着学会用科学正确的态度和方法看问题和想问题。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阅读浏览表

  【教学步骤】

  一、导入谈话

  孩子们,我们现在的生活丰富多彩、五彩缤纷。我们每天都听到或看到甚至亲身经历着一些有意思有乐趣的.事,你能把它们说给大伙听听吗?

  (学生说,师与其他同学倾听,一起分享。)

  二、主题回顾

  1.在我们刚刚学习的第一单元中,我们一起学习了四篇文章,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它们是:

  (学生回忆,老师课件出示课内四篇文章的题目)

  这些文章里的每一件事都让我们忍不住要停下来思考一番,从其中的人和事中学习到一些看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正确态度和科学方法。今天,我们就用画知识树的方法来讨论这个问题。(课件出示“知识树”并出示主题——“怎样看问题”)

  2.这颗知识树的主干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怎样看问题”,而这些文章到底让我们学到了哪些态度和方法呢?谁来说说?

  (学生根据课堂教学所学的内容汇报内容与主题,老师总结并课件出示课文题目和主题)

  《寓言两则》——知错能改; 《惊弓之鸟》——观察思考;

  《画杨桃》——实事求是; 《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开拓创新。)

  【设计理念:课内文章在课堂教学时已经理解得很透彻了,本版块重在以复习的方式引出本单元的主题,重点不在文章细节。】

  三、阅读概览

  1. 大家把课内的这几篇文章说得很准确,而在我们的课外《同步阅读》第一单元中,我们也一起选择了四篇相关主题的文章——

  (课件出示四篇文章:《会摇尾巴的狼》《孩子和蜗牛》《战胜命运的孩子》《我的花园》)

  老师还在课前给同学们发了阅读浏览表,请大家拿出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填写的《阅读浏览表》,同桌之间交流、讨论一下。并概括出篇文章的主题词。(师巡视,生讨论交流)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2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教学重点是: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美。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美。

  教学方法:

  欣赏教学法 自学法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们非常喜欢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喜欢多媒体上那一系列神奇的变变化。另一方面他们的抽象思维正在发展,想象丰富不受限制,并且开始尝试用自己的小脑瓜思考问题,开始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积极表达。

  在前几课的学习中他们已了解了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了解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了解了秋天里具体的景物,这些都为他们理解这首现代诗打下基础,虽然诗歌语言精炼,跳跃性强,相信理解起来并不难。

  课前准备

  1.各种音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叫声)的录音带。

  2.配套的课文朗读磁带。

  3.旋律优美的轻音乐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展开想象

  1.游戏导入: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同学们,你们想欣赏一下吗?下面我们做一个听录音猜声音的游戏,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播放声响录音带)

  2.展开想象:听着这些美妙的声音,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次播放声响录音带,引导学生想象并交流。

  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你们想听听吗?(揭题读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遍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3.指名学生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营造乐读氛围,激励学生多人次朗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 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品读第1—3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这些方面来想象)。

  2.指名学生进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点。

  3.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

  4.带着这种美好的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一节。

  四、 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教师有感情地配乐诵读第4—5节。

  2.读后引述:听听,秋的声音还有许多许多,让我们一起走近每一片叶,每一朵花……去听听他们的声音,并仿照课文第1、2节或第3节的样子,也来作一段诗,好吗?

  3.播放声响录音带,说一说你听到哪种声音最美。

  4.学生自由作诗,在小组交流,几个小伙伴可以合作一首诗。

  五、 自由诵读自己的作品,给学生配上音乐。

  六、 品读体会,升华情感

  1.指名诵读最后一节

  2.交流:从这一节感受到了什么?

  3.带着这种情感齐读最后一节。

  七、 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可以一个人诵读,也可以和其他同伴一起合作诵读。可以边诵读边加上动作。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合作修改自己写的诗,然后再朗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3

  一、本组教材的的特点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

  本组单元前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导语,导语中提出了“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揭示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点明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提出了学习的准备。

  2、联系单元专题,加强了精度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

  本组单元围绕“心中的秋天”这一专题,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将精读与略读、阅读与口语交际、习作紧密结合。

  3、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本组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

  二是,在课后练习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引导学生把自己觉得好的词、句、段多读读,或抄一抄;

  三是,教材之后列出词语表,体现对积累词语的重视。

  4、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生活实际,适时安排“小练笔”。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掌握34个生字和29个词语;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和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4、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5、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6、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积累好词佳句。

  7、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8、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三、教学重点:

  1、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

  四、教学难点:

  1、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

  2、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五、课时的划分:

  《古诗两首》2课时、《风筝》2课时、

  《秋天的雨》2课时、《听听,秋的声音》1课时、

  《语文园地》3-5课时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4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编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这也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1) 认识“钥、匙”等12个学习课文生字新词。会写“扇、枚”等10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激发学生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

  2.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谈话导入

  1.播放秋天下雨时的情景的。

  2.激发情感,大家喜欢这秋天的雨吗?就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课文,一定会有全新的感受。

  3.板书课题:秋天的雨。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

  1. 听课文录音,初步感受优美的文字。

  2. 出示课文卡片,认读词语,纠正字音

  (1) 翘舌音:扇(shàn)爽(shuǎng) 柿(shì)

  (2) 后鼻韵母:粮(liáng) 杨(áng)

  3. 让学生说说是如何记这些生字的?

  4. 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听,互相正音。

  三、质疑

  1.提出不理解的词语互相补充说明。

  2.读词。

  四、练习写生字

  1.学习写生字、交流写法。

  2.练习写生字。

  3.抄写词语表中的字。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用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指导学生如何将句子写具体。

  教学重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通过学生的读,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了解如何将句子写生动、具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

  1、春天的雨润物无声,夏日的雨给人带来一阵清凉,而秋天的雨则像一把钥匙,悄悄地打开了秋天的门.。今天让我们一起继续走进《秋天的雨》(板书课题)

  2、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一起来看:(出示词语)

  (1)指名读

  (2)指导写“爽”字,读准多音字扇,和三个轻声。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是从哪四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指名说)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出示小诗))看!这几句话连起来像一首美丽的小诗,谁来把这首小诗读给大家听。

  这首诗就藏在我们的课文中,请同学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秋天的雨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二、整体感知

  1、生读。

  2、反馈秋天的雨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指名学生说。

  在我们的课文中,小作者也写了自己对秋雨的印象,请同学自读全文,把印象最深的部分多读几遍。

  4、指名读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并说说为什么?

  三、重点感知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本段中描写颜色的词语,用横线画下来;

  2、指名说。

  3、第二节中这些漂亮的词语分别给了谁呢?请同学们大声读读第二小节,注意要把什么颜色给了谁读清楚,遇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4、学习第二句

  刚才老师听见许多同学喜欢读这两个句子:

  出示句子1:黄黄的叶子像一把小扇子,扇哪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A(1)指名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结合图画,反复读这句话。

  (2)刚才我们通过想象银杏树的叶子,把句子读活了,谁能结合想象读下面的句子,自己练一下。

  (3)生练读。

  (4)指名读。

  (5)为什么把“飘哇飘哇”读这么慢?学习这种读书方法,想象画面,齐读这句话。

  (6)谁还想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7)读关于田野、果树、菊花仙子的句子。

  6、这么多漂亮的颜色,课文用一个成语进行了概括。它是?请找出这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我们把能概括整段文字的句子叫作中心句。

  7、刚才我们随着蒙蒙秋雨,看到了银杏树、枫树、田野、果园、菊花都变得分外美丽。现在请一个同学跟配乐朗读,同学欣赏。

  8、秋雨给秋天带来的颜色可不止这几种,我们学着课文的样子也来说一说吧,瞧 ,( )苹果像( ),( ),( )

  ( )像( ),( )。 同学们真能干,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学会了怎样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

  同学们,在你们的帮助下,秋天变得更美丽了。秋天的雨不愧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除了好看的颜色,秋天的雨还有好闻的气味和好听的声音呢!选择你喜欢的一节,读一读,并想想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四、学习三、四自然段

  1、学生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这段是围绕那句话写的?

  2、生回答。

  师:秋天的雨藏着哪些气味?(生答)这么香甜的气味,难怪小朋友的脚会被勾住。

  3、齐读。

  4、学习第四自然段。过渡:除了好闻的气味,还有好听的声音呢!它们好象在告诉人们——冬天来了(生答)

  小喜鹊,你在干什么——

  小松鼠?——

  大肚皮的小青蛙—

  松柏爷爷——

  连杨树、柳树也赶紧躲进树妈脚下。他们都在准备——(过冬了)小朋友们,说说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

  过渡:秋天的雨,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她为我们打开了秋天的大门,使我们看到了美丽的秋色,闻到了那香甜诱人的气味,还听到了充满关爱的声音。也难怪课文第一自然段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板书:钥匙)

  5、让我们把这丰收的喜悦,满天的欢乐用朗读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吧。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随着秋雨的脚步走进了美丽、神奇、又充满活力的'秋天,秋天的雨——(出示每段开头一句组成的诗)同学们真会读书。在阅读中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快乐,体验到了秋天丰收的喜悦。秋天的景物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秋天的山、秋天的水、秋天的树等很多自然景色都很美,选择你喜欢的景物,仿照课文的方法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秋天的雨

  颜色 气味 声音

  钥匙 丰收 欢乐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

  《秋天的雨》这篇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我们的教学要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颇有一些体会:

  在第一课时,我检查了学生的自学情况,做到了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在第二课时又在感受秋天美好的基础上再读课文,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自由练读,在指导朗读时,则以点带面,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对不同的自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第二自然段采用分句理解朗读的方法,第三自然段则用“吃水果”的方式调动学生兴趣,第三自然段则运用引读的方法,一篇课文因采用不同的方法,读得美,读得兴趣盎然,读得充满兴趣。

  在本课的教学目标中,还有理解“五彩缤纷”这个词语的意思,我首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理解,教会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课文,引导学生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理解它。最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画的树叶在黑板上进一步形象生动地理解了这一词语。从工具书的运用到分解词素,方法多样,不同层次的学生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符合多样性的教学课堂。

  另外,在整个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使学生时时感到,我会说,我会学。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处处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你想怎样去读”“你喜欢哪一段“,自主的火花时时闪现,但自主的同时也不忘探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更好地感受秋天的美丽。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5

  一、教材分析: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成。《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它季节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

  1、会认20个字,会写34个字。正确读写两篇精读课文中30组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2、积累好词佳句。

  四、课时安排:

  古诗两首2课时风筝2课时秋天的雨2课时听听,秋的声音1课时

  语文园地二口语交际1+习作2+其他1=4课时

  古诗两首

  夜书所见

  教学目的: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

  2、解题:从古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如:可以知道是写作者在晚上的所见所闻。

  (二)初知诗意

  1、自主学习,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古诗读通、读准确。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着听,互相评议,相互指正。

  3、指名读古诗,正音。

  (三)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结合图意,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划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2、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1)小组汇报读懂的地方。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诗意,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2)交流不懂的地方。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

  3、诵读全诗

  自由读——赛读——评读——齐读

  4、练习背诵

  (四)指导写字“促、深”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王维很有才华,他的诗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

  二、初读

  1、我们先把诗读正确、连贯。

  2、教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

  3、请再读题目,想一想,哪个字写出了诗人离开亲人的心境?(忆)围绕“忆”字,你能提问,启发大家思考吗?(根据学生质疑,板书)

  (简单的疑问根据诗题释疑,重点为:“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在重阳节这天插着茱萸,登高饮酒风俗;“山东”:指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与今天常说的山东不同。)

  三、精读理解

  1、四人一组思考、讨论黑板上的问题。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如:第一句诗。

  ①“忆”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看看一二两行,找找哪个字就是忆的意思?

  ②诗人会怎样思念亲人呢?(“倍思亲”。“倍”:加倍)什么时候“倍思亲”?(“每逢佳节”,“逢”:遇到。)可见诗人平时怎样?

  ③诗人为什么会平时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呢?从而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

  ④朗读指导:“是啊,诗人所处的环境是陌生的,看见的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怎能不感到孤独、寂寞呢?让我们读出诗人寂寞的,极度思念亲人的感受。(指名读→评:突出独、异、倍→范读→指名读、评议)如:第二句诗

  ①诗人极度思念亲人,想到兄弟们干什么?(生齐读三四行)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标出字:遥、遍,说字义)再说句意。(板书:登高)

  ②诗人在家时,总和兄弟们一起登高,可见独自在外,多么遗憾啊。他知道家乡的兄弟们此时此刻也一定在思念着诗人呢。现在,就请你们做诗人的弟弟妹妹,说说家乡的兄弟们会怎么想,怎么说?

  3、朗读指导,并背诵。

  ①自由练读

  ②配乐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③练习背诵。(师生接龙背→指名背)

  四、拓展

  1、今天就是中秋节,我们寄宿在学校,不能回家,就让我们说一说对他们的思念吧!

  学生畅所欲言。

  2、写字指导

  重点写“异、遥、插”字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6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金秋时节做的事情以及从中感受到的快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2.通过画秋天、画秋天,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描写画面内容,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

  3.通过“我的发现”学习,引导发现表示颜色的单音节词和其他的字搭配可以组成新词,从中进行词语的积累,感受汉语词汇的丰富性。

  4.通过“读读背背”和填空,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5.通过“趣味语文”,感受语文的趣味性。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觉得最快乐、印象最深的事进行交流,能把话说清楚,具有一定条理,要把自己的快乐心情表达清楚,最好能使听的人受到感染。

  2.抓住秋天的特点,把画面描述完整、清楚。

  三、教学准备

  1.提前布置学生周末和家长一起到户外走走,开展一些活动,去感受秋天的美好,有条件的话还可把拍好的照片拿到班上交流。

  2.画一幅有关秋天的图画。

  3.教学课件、图片。

  四、课时划分: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走近自然,交流金秋时节做的事情以及从中感受到的快乐。

  2.引导学生学会互动交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提出问题和意见。

  3.培养学生把话说清楚,具有一定条理,要把自己的快乐心情表达清楚,最好能使听的人受到感染。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觉得最快乐、印象最深的事进行交流,能把话说清楚,具有一定条理,要把自己的快乐心情表达清楚,最好能使听的人受到感染。

  三、教学准备

  1.提前布置学生周末和家长一起到户外走走,开展一些活动,去感受秋天的美好,有条件的话还可把拍好的照片拿到班上交流。

  2.教学课件、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音乐响起,课件出示秋天的图片和学生的照片,师旁边:秋天来了,果子熟了,稻谷黄了,树叶落了。在这么美好的季节里,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到果园里摘摘果子,到广场上放放风筝,到树林里捡捡落叶,到公园里看看菊花;再写一首赞美秋天的小诗,画一画秋天的美景,做一做有趣的树叶贴画。在秋天的大自然的怀抱里,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是快乐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秋天里的快乐吧。

  2.出示课题:秋天的快乐。

  【设计意图】优美的音乐配上秋天的美景,再结合学生秋游活动的照片,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很好地激发学生交流的愿望。

  (二)提供素材,交流示范

  1.师:同学们,在这个金秋时节,我们开展了不少活动,谁来说说,你最近都参加了哪些有意思的活动呢?(指名学生说一说)

  2.师:是啊,在秋天的大自然的`怀抱里,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是快乐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一份快乐吧。

  3.课件出示学生活动照片:放风筝。对照片上的学生进行采访交流。

  (1)你是在什么时候拍的这张照片,当时你和谁在一起,放风筝的地方在哪?

  (2)你当时的心情如何?放风筝的过程中有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吗?你最难忘的是什么?

  4.学生说完后,师总结提炼口语交际要求:

  (1)刚才这两位同学讲得怎样?她讲话的时候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口语交际的要求:讲具体、有感情、有礼貌)

  (2)当别人说话时,我们表示礼貌,我们也要怎样做啊?(教师板书:认真倾听、虚心请教)

  【设计意图】先请学生作示范进行交流,师在相机引导的过程中,使其他学生明白在交际中的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要求,让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有事例可依。

  (三)交流互动

  师:在这个秋高气爽、果实累累的秋天里,我们的生活充满着快乐的气息。让我们在这堂课里尽情述说秋天快乐,跟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1.四人小组交流,说说秋天带给自己的快乐。

  2.指名学生汇报他秋天的快乐,教师作倾听并相机引导他将事情讲清楚。

  3.引导学生就自己没听明白的地方向他发问,注意提问使用礼貌用语。或者补充自己的也有这方面快乐的补充。

  4.指导学生评议。

  【设计意图】以四人小组交流,发挥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学习的功能,给每位学生提供交流表达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质疑。教师参与交流评价,并适时引导帮助,为学生营造和谐的交际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口语交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同时,老师既要注意培养学生交流、应对能力,也注意纠正学生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四)谈话小结。

  1.请学生发言,交流本节课收获。

  2.师小结:秋天,对于我们南方的孩子来说,可能特征并不明显,但我们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善于感受美的心灵,我们也同样可以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里,体会到专属于秋天的幸福和快乐。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发言谈体会,能让学生之共同分享秋天的快乐。让学生明白快乐是要跟大家一起分享的。也可以让老师了解一下学生掌握的情况。

  (五)布置作业

  1.分享了秋天的快乐,我们还要用笔记录下这种快乐,把你今天的思路理一理,把今天分享的内容写成一篇小文章吧。

  2.画一画秋天的美景,为习作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 “我手写我口”,当学生有话可说时,鼓励学生动笔写下自己的感受,及时抓住这种课堂生成的灵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板书设计:

  秋天的快乐

  讲具体

  讲有感情

  有礼貌

  认真倾听

  听

  虚心请教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按一定的顺序,把画面的内容写清楚。

  2、灵活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

  3、再次感受秋天的美好。

  二、教学重点难点:抓住秋天的特点,把画面描述完整、清楚。

  三、教学方法:引导、合作交流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一幅秋天的图画,请学生看图,说说想到哪些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再课件出示,齐读四字词语)

  2.出示银杏叶、枫叶、稻田的图片,请学生描述画面内容,再出示《秋天的雨》一课中好句,读一读。

  3.出示菊花的图片,课件提示:菊花,中山的市花,值得我们细细描绘一番。(指名学生说,再课件出示范例,请学生读一读)

  4.导入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画一画美丽的秋天,写一写秋天的美景吧。(课件出示,板书课题:画秋天,写秋天)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从熟悉的画面勾起回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并使学生体会积累过的好词好句的绝妙之处,最后对菊花的描写更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懂得从生活中寻找创造素材。

  (二)说秋天

  1.欣赏几幅秋天的图画,请学生描述看到的画面的内容,师相机引导。

  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作品,在小组内交流:把画的秋天的景色给同学描述一下。用上平时积累的词语。

  3.风采展示:指名学生到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将巡视中物色好的几幅画的作者请上讲台)

  4.教师小结

  特色一:景物层次分明指导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板书:顺序)

  特色二:有小动物的活动。指导可以写秋天里小动物。(板书:动物)

  特色三:有人物活动。指导可以写秋天里的人物活动。(板书:人物)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爱护他们的热情、冲动和愿望。教师给予肯定、鼓励。

  (三)写秋天

  1.习作导入:这么美的画,还应配上优美的解说词才行。

  2.课件出示写作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图画上的内容,可以有小动物的活动,有人物的活动。写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特别提醒: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3.把你们刚才所说的,再综合老师提出的要求把这美好的秋天写下来吧!(学生开始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机指导学生,使学生明确目标,拓展思路,并学会把学过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体会学习的成就感。

  (四)评秋天(根据具体教学时间灵活安排,如果时间不够,可另外安排一节评讲课)

  1.同桌交流。(一人读,一人听,让同桌细心听,自己在读的时候也能觉察到写得不好的地方,并互相提出意见。)

  2.修改。

  3.全班展示、评价。(实物投影出示几个学生的习作,让全班同学评议。)

  【设计意图】重视习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习作能力。

  (五)小结延伸

  师:同学们,习作是心与心交流的书面表达形式,选择真实的事例,抒发真实的感情,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课后,请大家把习作念给家长或同学听一听,让他们评一评,然后根据别人的意见自己改一改,抄一抄,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好吗?

  板书设计:

  按一定顺序

  画秋天,写秋天人物、动物的活动表现秋天的美好

  用上好词好句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我的发现”学习,引导发现表示颜色的单音节词和其他的字搭配可以组成新词,从中进行词语的积累,感受汉语词汇的丰富性。

  2.通过“读读背背”和填空,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3.通过“趣味语文”,感受语文的趣味性。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发现新知,发现规律,并将其运用到以后的语文学习中,使学生爱学、会学。

  2.鼓励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

  3.让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学语文。

  三、教学方法:引导发现、竞赛

  四、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课件出示落叶图,问题用蓝色字显示。教师引趣:秋天,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季节,你们看,树叶的颜色多漂亮啊,你看到了哪些颜色呢?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类,板书:黄、红、绿、蓝

  3.师:如果你再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四种颜色在生活中还分为好多种呢?

  (课件逐行出示,指名学生读一读,扫清字音的障碍。)

  4.分小组读,齐读。

  5.拓展应用:课件出示图片,生用表示颜色的词语填空:

  (1)()的橙子()的杏子()的蝴蝶结()的落叶

  (2)()的手表()的小猫()的波斯菊()的枫叶

  (3)()的荷叶()的竹子()的小苗()的茶壶

  (4)()的天空()的天空()的海水()的宝石

  6.拓展说一说:出示一幅秋景图,请学生用一段话描述一下图上的内容,用上一些表示颜色的词语。

  【设计意图】词语的积累学习,重在应用,通过合适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习用词语描述画面,是对学生能力的考验。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背背

  (1)回忆曾经学过的对子,读一读。

  (2)出示文中插图,说说文中的景象,再出示对子。

  (3)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这两段文字,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男女对、师生对、同桌对、小组对等。

  (4)试背,填空。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朗读,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文章内容,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2.我会填

  (1)自己先试着填一填。

  (2)小组间交流,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教师提示:注意词语搭配的多样性。)

  (4)拓展练习,选词填空:

  匆匆、轻轻、悄悄、甜甜、好奇、认真、拼命、快活

  时间过得(),秋天在不知不觉中()地来到了,树叶从树上()地落下来。

  我对秋天里的一切充满(),我()地观察秋天的变化,才知道秋天原来是这么神奇、美好。

  我在田野里()地奔跑,()地喊叫。我的心情和秋天的果实一样,()的。连稻草人也我一样,()地笑了。

  【设计意图】把词语的应用编排到文段中,使学生意识到词语的积累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趣味语文

  1.绕口令比赛。

  (1)教师引言:你读过绕口令吗?(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绕口令)下面我们开展一次绕口令比赛,比赛的要求是看谁的口令绕得最快。

  (2)学生自由读绕口令。

  (3)教师检查学生自读情况,纠正读音。

  (4)学生练习读,读熟。

  (5)在小组里先进行比试,各组推出一名选手上台开展绕口令比赛。

  (6)师生共评,颁奖。

  2.拓展活动。

  鼓励学生课余搜集绕口令,并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用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四)总结全课

  (五)布置作业

  1.把对子背给家人听,可以的话,试着自己编一编对子。

  2.搜集几首绕口令,与你的朋友比赛读绕口令。

  【设计意图】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7

  教学要求:

  认识“怒、燥、暮”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出“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苏醒”等19个词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学重点:

  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积累语言和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仿写拟人句。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同学们喜欢花吗?现在老师就带大家走进花的海洋,来欣赏美丽的鲜花。(出示花的图片),那钟是用什么做什么的呢?那我们用花来记录时间是不是很神奇的事啊?咱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叫“花钟”(板书课题)

  二、熟读课文,初步释疑。

  自学:请大家自由课文,读准字音,都通句子,边读边写下你的收获和感受。

  汇报: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什么是花钟。

  知道了什么时间开什么花。

  过渡:到底什么时间开什么花呢?让我们共同走进第一自然段。

  三、品读课文,批注感受

  快速找一找文中写了几种花。

  这么多美丽的花!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

  (大屏幕出示并相机积累词语: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作者是怎么写花开的?(板书:花开)请孩子们细细地读一读、画一画。

  汇报:每种花是怎样开放的。(教师引读,学生跟读。)

  理解词语:欣然怒放和含笑一现。

  咱们来看看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学习拟人写法,了解什么是拟人写法,再找一找其余的拟人句。

  再来看看这些表示花开时间的词语,你知道了什么?(作者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写的;“左右”是表示时间是大概的,说明作者的用语非常的准确。)

  再来看这个省略号是什么意思?(预设:还有很多花是在不同的时间开放的)

  你还知道什么花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开放的呢?

  同样是写花开,作者却用了这么丰富的语言,你能像文中那样也写一写这几种花是怎样开放的.吗?(学生仿写,教师巡视,提醒书写姿势。)

  学生汇报自己是怎么写的。

  咱们再来看看这一自然段,快速找一找它是围绕着哪句话来写的呢?(学习中心句)

  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带上我们的体验与感受再美美地朗读这段课文,好吗?(师生合作配乐朗读)

  小结:大自然实在奇妙,这些美丽的花儿为什么开放的时间不同呢?

  请孩子们继续读书,找到原因。

  默读课文第二段,画出表示植物开花时间不同原因的句子。

  小组讨论原因,并汇报。(大屏幕相机出示相关的句子,朗读,并学习词语:“灼伤、吻合”)(板书原因)

  四、总结全文,交流感想。

  过渡:所以植物学家林奈根据花儿开放时间的不同制成了“花钟”

  再次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你的感受。

  回顾全文,说说植物学家修建花钟的做法妙在哪里?

  你从这位植物学家身上学到了什么?

  师小结:同学们,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就会发现大自然里许许多多的奥妙!

  板书设计:

  花钟

  花开温度湿度光照花钟

  昆虫活动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在生活中要知道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4.学习课文按顺序叙述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蚂蚁是怎样救助同伴的。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看到蚂蚁相互救助情景后的感受。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谈话,交流对蚂蚁的认识:蚂蚁是一种怎样的小动物呢?当蚂蚁的同伴遇到困难时,它们是怎样救助自己的同伴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文《蚂蚁的救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同桌相互读生字,纠正读音。

  3.教师检查读音,指导书写难写易错的生字。

  4.再次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课文,感悟理解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是什么?找有关的段落读一读。

  2.“我”看到黄蚂蚁浸在水中是怎么想的?

  重点指导理解“生命力、生灵、实施、救援”等词语。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重点读好描写“我”的句子。

  四、小结

  从第一自然段,我们知道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摘抄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复习:上节课同学们通过学习第1自然段,知道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因。谁能跟大家说一说?

  2.过渡:“我”认为蚂蚁会安然无恙的,但是蚂蚁的实际处境是怎样的呢?

  二、学习课文,深入感悟

  1.默读第2、3自然段,想一想蚂蚁的处境怎样。

  2.“我”看到蚂蚁的处境后准备怎样做呢?

  3.当作者看到蚂蚁相互救助的情境后,感到很意外,他的决定有什么改变?

  4.重点理解“这个让我心灵震撼的生命故事”。

  (1)指名读这句话。

  (2)探究:为什么说作者的心灵感到震撼呢?

  5.小组合作学习第4自然段。

  (1)小组自由朗读文段,读后讨论:蚂蚁是怎样救助同伴的?

  ①汇报。

  ②相机引导体会“小心翼翼、试探、迅速、逃离”这些动词用得十分准确生动。

  (2)“我”是怎样救助蚂蚁的?引导学生从“我”的动作中感悟:“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3)救助的结果怎样?

  (4)你觉得这些蚂蚁可爱吗?可爱在哪儿?

  (5)齐读第4自然段,深化对蚂蚁的感情。

  (6)默读第5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我”的感受,点明文章的主题。

  三、总结全文

  深化文章主题,理清文章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四、感情共鸣

  你觉得蚂蚁是怎样的小动物?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呢?

  五、课外拓展

  以“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为题,开一次讨论会。

  三年级语文《蚂蚁的自救》教学反思

  上这一课,来源于去年听了窦桂梅老师上的以“母爱”为题的阅读文章《合欢树》一课。该课堂的教学中,窦桂梅老师紧紧地抓住了“好好活……”,把史铁生笔下那份深深的慈母深情发挥得淋漓尽致。教学中,窦老师适时地引入了史铁生其他文章,让孩子们在一种浓厚的`母爱氛围中,感受作者笔下那份深沉、朴素而又高洁的母受。感受史铁生对母亲的那份真切的爱。后来,我又在网上看到了窦桂梅老师的《朋友》主题阅读教学实录。大师手笔,不同凡响。

  今年,我们开始进行课外阅读课的教学尝试,可是,到底怎么进行?如何操作?我简直无从下手。后来,我想,就算是东施效颦,我也学学窦老师吧。于是,我选了五篇文章。准备以《蚂蚁的救助》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

  从课前的准备,到课堂的实施,到课后的反思,我觉得自己成长了许多。

  一是更明确了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这堂课我共改了6次。改得最多的,是课的目标。姚校长告诉我,如果课上得失败了,但目标、方向是明确的,那么,只是操作的失误。而如果目标也没有定准确,那么,这课还有什么必要去上?

  我哑然。是啊,我上这课的目标是什么?一开始,我定的目标是“感悟朋友之情”。可是,这朋友之情的范围也太大了,“生死之交”是朋友之情,“相互敬重”也是朋友之情,“雪中送炭”更是朋友之情……这节课,就让孩子们感悟那么多的“友情”,然后再联系实际,说自己的感受吗?那么,这是语文课还是品德课?我否定了这个定位。几经反复,我确定了“通过阅读文章,感悟蚂蚁困难时不离不弃的朋友之情;通过学习,懂得课外阅读一些基本方法”,这个定位就比较小,也比较容易操作了。

  二是明确了课外阅读方法指导的含义。作为课外阅读指导课,阅读方法的指导应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这堂课中,我要渗透怎样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呢?我觉得,作为40分钟的课堂,你想把一篇文章析透,已经很难很难,更别说还要带其他的几篇文章了,那么,怎么办呢?我觉得,比较恰当地把握精读课文的度,让学生学习“抓住主要句子理解文章中心”应该也是一种比较好的阅读方法指导。于是,我把阅读方法指导定在了“抓住主要句子理解文章中心”这个方面。希望通过一篇文章的阅读指导,使学生能把这个方法迁移到学习其他几篇新的文章中去。课堂结果显示,这种迁移还是比较成功的。

  三是课外阅读指导的度的掌握。这个问题,我上课前觉得很困惑,上课后,还是觉得非常困惑。因为《蚂蚁的救助》这一课中的蚂蚁精神,那在危急关头,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助他人的品质不是平常的“朋友”之义所能概括的,甚至可以说,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没有这样的朋友的。对学生来说,那种在朋友需要帮助时,比如同学要向他借橡皮时,要请教他问题时,热情地帮助他的,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友谊了。课堂上,我把重心放在那只自己刚脱离危险,却不肯离开这是非之地,拼命衔咬泥土救同伴的蚂蚁身上,通过品读那句话,让孩子们真正地感受那种“不离不弃”的患难之友情。

  教学结果显示,这样的目的还是基本达到的。但是,与之相应的是,学生的“共鸣”有多少?

  课外阅读指导课到底怎么上?主题性阅读到底如何把握?路漫漫其修远兮,还需耐心求索。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9

  一、教材简析

  《守株待兔》是一篇寓言,与一般的抒情性课文相比,故事情节性强,而语言文字浅显直白。这样文体的课文,可以让学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在边讲边说边议的过程中,与文本对话,了解故事内容,巩固生字词,感悟寓意。

  在实际教学中,语文老师作为主要执教老师,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通过各教学环节渗透讲故事、复述故事能力的培养。数学老师作为协同教师,通过“一教一辅”型、“学习站”型协同教学模式,进行个别化辅导,将小班变成“小小班”。

  二、学习目标

  认识6个生字:守、窜、撞、桩、此、锄;会写5个生字:守、此、桩、肥、丢。

  通过词语“忽然”、“窜”等体会野兔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通过“白捡”、“从此”、“整天”等词语体会种田人期盼不劳而获的愚蠢行为。在品词读句中明白寓意。

  借助讲故事形式,尝试复述课文,愿意把故事讲给同伴或家人听。

  三、教学重难点

  借助讲故事形式,尝试复述故事,并明白寓意。

  四、课前准备

  课件和生字卡片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揭题引入,激发兴趣。

  揭示课题,朗读正音。

  老师逐字板书课题,教学生字。

  引导学生说题意。

  (二)读好故事,集中识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协同老师巡视,帮助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分组出示字词(带拼音),读通长句。

  ①忽然窜出来(读通句子:种田人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

  ②撞树桩(读通句子: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里的树桩上,死了。)

  ③又肥又大乐滋滋(读通句子:他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乐滋滋地走回家去。)

  ④从此锄头(读通句子: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分组朗读生字

  书写生字:肥、桩、守(协同老师巡视,帮助指导学生书写,并记录下书写特别认真、美观,书写姿势端正的学生。)

  (三)学讲故事,明白寓意。

  了解、讲述故事的起因,随机巩固生字词语“窜、撞、树桩”。

  种田人为什么要“守株待兔”呢?谁能讲一讲。(重点理解:窜)

  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事发之“巧”:一只野兔从树林里飞快地窜出来,刚好有棵树桩让她撞上,刚好撞死了,又被种田人看到,你觉得这一切发生得有点儿——(碰巧/奇怪/不可思议)

  引导学生尝试复述故事的起因

  屏幕提示词语:忽然窜撞树桩(协同老师巡视,帮助指导学生复述。)

  继续点拨:种田人仅仅是看到野兔窜出来,撞死在树桩上就马上有守株待兔的念头了吗?

  学习句子:他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讲述守株待兔的过程和结果,随机巩固词语“从此、锄头”。

  划找课文写农夫想法的句子,并尝试复述。

  种田人这样想,又是怎样做的呢?

  “从此”就是从哪一天以后?

  理解“整天”:如果把“整天”一词去掉,句子的意思还一样吗?

  评价种田人的行为,明白寓意

  小组内评价种田人的想法和做法。(协同老师巡视、指导学生讨论,并记录讨论有序的小组)

  学生交流,教师随机点播。

  写话练习(情境中写字——此、丢)(协同老师巡视、指导、批阅学生的'写话;指导小组学习,并记录优秀发言。)

  我想劝劝从此以后丢下锄头的种田人。

  我想对种田人说:你别再( ),赶快去( )吧!

  我想告诉种田人一个道理:( )。

  师总结寓意。

  (四)讲述故事,阅读推荐。

  尝试接龙复述整个故事。(分两个学习站,两位老师分别指导)

  建议学生回家把故事讲给家人朋友听。

  阅读推荐:《中华寓言故事》、《伊索寓言》

  (五)学情反馈,多元评价。

  走到进行整节课的课堂反馈。

  教学反思:

  在揭题伊始,我就呈现学习方法,接着通过解题:“守株”、“待兔”,让学生很快地把握了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并巧妙地根据题目“守株”和“待兔”,让学生既快速又准确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这种做法不仅化难为易,而且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

  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积极主动的发展。然后通过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想,自己填,最后归纳出寓意,自己表演和构思新的故事情节,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的10个一类生字和9个二类生字,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不同人物语言的含义,并能说一说自己的第一次。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文中任务的语言和重要的语句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3.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体会到人生的每个第一次成功都是十分不容易的,需要自己不断地付出。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主要含义。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有关于描写第一次的'文章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能够读熟课文,学会本课的一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历了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做饭,第一次演讲,第一次戴上红领巾……相信你的每个第一次都会给自己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你愿意给同学们讲一讲你当时的心情和经历吗?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第一次》。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练习读课文,初步在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订正。

  2.听老师读课文,思考:你能不能用概括性的语言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来。

  4.指名读课文。

  三.学习一类生字。

  旁:已学过。

  阶:

  (1)台阶:阶梯。

  (2)等级:官阶。阶层、阶段、阶级、阶下囚。

  退:已学过。

  腿:已学过。

  哆:由于生理和心理上受到刺激而身体颤动:哆嗦。

  愿:

  (1)愿望:心愿、志愿、如愿、平生之愿。

  (2)愿意:情愿、自愿。

  (3)愿心:许愿、还愿。

  袜:袜子:袜底、袜筒、袜套、袜船。

  沿:多音字。yán:

  (1)顺着:沿途、沿街、沿岸、沿海、沿边

  (2)依照以往的方法、规矩、式样等:沿袭、相沿成习。

  (3)边儿:边沿、炕沿儿、前沿。yàn:水边:河沿,沟沿。

  积:

  (1)积累:积少成多、日积月累、积土成山。

  (2)长时间积累下来的:积习、积弊。

  (3)乘积的简称。积存、积德、积极、积劳、积木、积压、积云。

  执:

  (1)拿着:执笔、手执红旗。

  (2)执掌:执政、执教。

  (3)坚持:执意不肯、各执一词。

  (4)执行:执法。

  (5)凭单:回执、收执。执迷不悟。

  四.巩固一类生字。

  五.作业:书写一类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含义,能读文中的重要句子进行分析。

  教学过程:

  一、明晰课题含义:同学们齐读课题,想一想当你经历第一次时心情会怎样,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一自然段,通过读这一段,你能知道些什么呢?这一段对于全文来说有什么作用呢?(交待了故事中的主人公:不满一周岁的小孩。故事发生的地点:马路旁。说明了这次经历具有一定的困难。)

  2.读2、3两个自然段,看看写了什么,找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或句子,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交流。再联系下文说一说小男孩是怎样成功的?找出描写小男孩的词语。(哆哆嗦嗦信心十足,注视前方积蓄力量,拿下高地胜利微笑)

  3.老奶奶和妈妈分别说了什么?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

  4.最后怎样了?小男孩拿下了第一个高地,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五、练习读课文,注意读出感情来。

  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生字,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听写一类生字。

  二、做课后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一读,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1)找学生说一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哆哆嗦嗦:由于心理或生理上受到刺激而身体颤抖。

  积蓄:积存。

  信心十足:十分有信心的样子。

  胜利:达到预定的目的。

  (2)用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3.讨论交流。(在上一节课已经完成)

  4.说一说。

  说一说你的第一次。

  三、作业:

  写一写自己的第一次。

  板书设计:

  第一次

  小男孩:哆哆嗦嗦信心十足

  注视前方积蓄力量

  拿下高地胜利微笑

  词汇积累:

  旁边台阶小腿哆嗦愿望袜子河沿积蓄后退执着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字,会写8个字,积累四个字的词语,体会它们的用处。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冯婉贞是怎样机智、勇敢、沉着地打败英国侵略者的故事。

  4.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会认8个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冯婉贞的机智、勇敢、沉着。

  教学难点:

  了解冯婉贞“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机智勇敢打退英国侵略者的经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PPT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谁的故事吗?那么课文主要写了冯婉贞的什么事呢?(冯婉贞机智勇敢地带领村民们打败了有洋枪、洋炮的英国侵略者。)

  2.好,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课件一)出示:冯婉贞武艺高强,人也非常聪明。(让学生跟着老师说)

  3.过渡:那么,为什么说冯婉贞武艺高强、聪明过人呢?课文又是怎样写的呢?这节课老师带着你们去更深入地了解这位女英雄。

  三、学习2—6自然段。

  1.过渡: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2—6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表现她聪明过人、武艺高强的重点句。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1)提问:冯三保是怎样组织乡亲们打败敌人的?

  (2)引导想象:冯三保回村是怎么布置大家迎敌的?

  (3)抓住“喊声震天、纷纷倒下、连滚带爬、狼狈逃跑”等词语,体会乡亲们的勇猛以及敌人的惨败。

  (4)读了这段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说,如谢庄的人真的很聪明很勇敢,英国兵中计,狼狈不堪等。)

  (5)指导朗读这段。(读出乡亲们的勇猛,敌人的狼狈。)

  3.过渡:打败了无恶不作的英国鬼子,大家可高兴了。可是冯婉贞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表现?

  (1)指名说:只有冯婉贞站在一边不做声。

  (2)她为什么不做声,她在想什么?(指名谈谈感受。)

  (3)她又怎么说?(指名回答。)

  4.(课件二)出示句子“冯婉贞说:‘虽然敌人被我们打败了,但是他们决不会死心,一定会派大队人马来报仇。咱们的枪很少,又没有大炮,要是敌人拉着大炮来轰,咱们村就毁了!所以咱们得想个对策。”

  (1)指名读,齐读这句话。

  (2)提问:通过朗读你明白了什么?(如:冯婉贞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她想到敌人必定还会卷土重来,就想出了对付敌人的好办法。)

  (3)从这儿可以看出冯婉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聪明机智,考虑问题十分周到。)

  5.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体会冯婉贞的聪明。

  6.过渡:聪明机智,考虑问题十分周到的冯婉贞是怎样指挥乡亲们抗击敌人的呢?在4—6自然段中,你画出了哪些句子?请你读给大家听。

  根据学生的读,教师相机出示以下句子:(课件三)

  ①冯婉贞带着一队勇士,拿着雪亮的刀剑,在离村子四里远的地方埋伏下来。

  ②冯婉贞他们一动也不动。等敌人走近了,冯婉贞大喊一声:“冲啊!”大伙一起冲了上去,举刀就砍,拿剑就刺。

  ③冯婉贞看出了敌人的花招,大声喊:“乡亲们,敌人想离我们远一点好开枪,别上当,快追!”

  ④他们个个奋勇当先,紧紧地追击敌人。

  7.同学们,以上就是冯婉贞指挥乡亲们抗击敌人的好办法,你能说说冯婉贞的这个办法好在哪儿吗?

  结合重点词句谈谈自己的体会。(开始她和勇士们埋伏在离村子四里远的隐蔽的地方,敌人没有防备。等敌人走近了,用锋利的刀剑打他个措手不及。敌人有洋枪洋炮,可是冯婉贞这个计策让敌人的枪炮派不上用场。敌人想钻空子后退些再开枪,可是也被我们的女英雄识破,被穷追不舍,没有喘气的机会。这叫做“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让学生自由谈,能说出一点两点就可以,鼓励发表独特见解。相机板书重点词。

  8.在整个战斗中,你又体会到冯婉贞是个怎样的人?

  在学生讨论后小结:面对着强大的`敌人,冯婉贞就像一个聪明机智、沉着勇敢、临危不惧的军事指挥家。

  9.再来看看敌人在我们的女英雄面前的表现吧!指名读读描写敌人的句子。多么狼狈的敌人!

  10.指导朗读4—6自然段。女生读冯婉贞指挥战斗的句子,男生读描写敌人的句子,通过朗读表现出冯婉贞的机智、沉着、勇敢,表现出敌人的狡猾、狼狈。师生评议,指名读。

  11.武器精良的英帝国主义侵略者被冯婉贞他们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窜,此时此刻,假如你是谢庄的老百姓,你想对她说什么?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出来,好吗?

  学生当堂写句子。(打倒侵略者!冯婉贞,我们支持你!你真是我们村最出色的姑娘!)指名读自己写的句子。

  四、总结课文,激发情感。

  1.师有感情地述:1860年,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老百姓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备受凌辱,冯婉贞父女带领谢庄的百姓大胜英军的故事大大激励了全国人民抗击英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热情。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谁来谈谈。(像冯婉贞一样勇敢、机智,像她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学生自由谈感受,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五、拓展延伸。

  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冯婉贞的故事吗?当时和冯婉贞一样不畏强敌英勇顽强的中国人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可以上图书室,或者上网了解更多信息。课后我们再来交流好吗?如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林则徐禁烟等。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12

  学情分析:

  《春天的雨点》这篇文章对于我班学生来说有些难度。师生之间的浓浓感情能体会出来,但不能深入。特别是文章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有难度。我认为本篇文章放在五六年级比较合适。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我班学生特点制定以下目标:

  1、学会本课个生字,读写" 补课、竭力" 等词语,理解" 竭力、发誓" 等词语的意思。

  2、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感受教师对学生关心和爱护。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

  难点:理解重点语句的内涵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我会以达丽玛的心理活动展开教学,走神、溜号(想到了小羊羔、小牛犊、叭儿狗等等)——委屈(忍住眼泪、关在笼子里的小鸟、都走了,只留下我一个)——转变情感(老师嗓子沙哑、嘴唇发干) ——送我回家(感情深入)——送伞(学生对老师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古往今来,赞美春雨,赞美春天的诗篇举不胜举。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赞美的`是什么呢?

  二、学生分组学习课文。要求:

  (1)通读课文,勾画出生字、新词。

  (2)联系上下文或运用学习工具学习生字新词。

  (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自主地读读,议议,记记。

  点拨重点:

  字音:竭、誓、唇

  字形:誓(上半部分是" 折" )补、袍、襟(是衣字旁)

  (2)逐段读课文(正音),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3)课文主要写了谁?(乌汉娜和达丽玛)她们之间发生什么事?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二、朗读感悟

  再读课文体会乌罕娜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达丽玛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

  1、学习第一段。

  上课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1)自由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重点以下几点:" 走神" 什么意思?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达丽玛上课走神了?

  (3)你觉得怎样才能达丽玛此时的心情?乌汉娜老师的话又该怎么读?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段。

  放学后,乌汉娜怎样给达丽玛补课的?达丽玛是怎样听讲的?

  (1)自由读第二段,质疑问难。

  (2)交流:你有哪些不理解或是认为值得研究的问题。

  (3)梳理问题后,再次自学,尝试解决。

  (4)讨论释疑,相机理解重点句的意思,指导朗读。

  "发誓" 在这里指什么?想像一下,达丽玛的誓言是什么?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 你没有看见闪电吗?没听见雷声吗?" 乌老师问。达丽玛摇摇头。(达丽玛为什么" 没看见闪电" ," 没听见雷声" ?)

  " 哦,达丽玛...... 你会学好的我放心了...... " (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乌汉娜老师为什么那么激动?)

  3、默读第三段,思考,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4、交流中引导理解:

  (1)达丽玛摸着自己干燥的衣服,依在门前深情地望着老师的背影在蒙蒙细雨中远去......

  (2)天的雨点,落在草原上正萌发勃勃生机。春天的雨点,仿佛也落在达丽玛心里。

  两个" 春天的雨点" 有什么不同?

  三、小结

  四、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13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12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3个二类生字,掌握两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进一步了解草原,对草原产生热爱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草原。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教学准备:

  地图、天山牧场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跟草原有关的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对草原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一定想更多地了解草原。今天,我们还要一起走进《天山牧场》。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自由练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

  4、学习生字。

  阔:kuò门字框半包围结构开阔阔步前进阔别阔气阔叶树

  蒙:měng艹字头上下结构蒙古包蒙古蒙古族

  (多音字)mēng蒙头转向

  Méng蒙蒙蒙受蒙蒙细雨

  策:cè竹字头上下结构政策、策划、策动、策略、

  托:tuō扌旁左右结构托运托车托办托福托辞托人

  楚:chǔ上下结构清楚楚国楚楚动人

  案:àn宀旁上中下结构教案案子案情案犯案例

  健:jiàn亻旁左右结构健身房、健美操、健在、健身、

  逐:zhú辶旁半包围结构逐渐笑逐颜开追逐逐一

  喝:hē口字旁左右结构喝酒、喝水、吃喝、

  (多音字)hè喝彩

  脉:mài月字旁左右结构山脉、脉搏、脉络、

  墨:mò土字旁上下结构墨汁墨水墨绿墨迹墨守成规

  集:jí木字旁上下结构影集、集合、集中、集体、

  4、复习一类生字。认识二类生字。

  作业:书写一类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请一名同学读第一段,说说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出示祖国的地图,指出天山牧场所在的位置)

  3、自由读第二段,说说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天山牧场很美)说说你从哪看出天山牧场很美?怎么读

  4、其他几个自然段也是描写天山牧场的美丽景色的,可以请学生自学汇报,说说天山牧场美在哪,(草原上不但景色美,而且牧民的心灵更美,)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在理解后读一读。

  5、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让学生自由表达)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这道题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背诵,教师不必做硬性规定。

  二、读一读,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墨绿富丽青翠漫流驰骋乳汁

  映射衬托平展策马畅饮蒙古

  辽阔的'牧场健美的身姿

  嬉逐的马群好客的牧民

  这几个加点的字都是易错的字,要让学生读准。

  三、欣赏句子,比较加点的词语。

  “像”和“似的”都是比喻词。

  “镶”和“渡”都是动词,但是“渡”的面积更大,着色更均匀。

  四、让我们一同走进草原。

  可以让学生广泛的查找资料,在小组内汇报、交流。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14

  教学目标:

  1、知识: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学问、风尘仆仆、纳闷”等词语。

  2、能力:通过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大意,理清文章条理。

  3、情感: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

  教学难点:

  了解孔子拜师经过,初步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

  教学方法:

  朗读法、创设情境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结合孔子生平图片及配乐《破阵》,配合教师导入语,介绍孔子,导入新课。使学生初步了解孔子其人,并初步激发起学生对孔子的敬仰之情。

  导入语: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生活在两千多年前,那个战火频仍、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为了百姓安居、天下大同,他周游列国,不惜累累若丧家之犬;他创办私学,因材施教,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他的言行著录成书,一部《论语》彪炳古今;他被奉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至今被供奉在孔庙大成殿。今天,他涉水而来,跨越那汤汤沂水,缓缓向我们走来。你知道他是谁了吗?(孔子)

  孔子何以如此伟大?学习了今天的课文,你也许会得到些启示。让我们齐读课题《孔子拜师》。请伸出你的食指与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其间指导“拜”字写法)

  二、出示生字生词,检查学生预习

  1、出示生词,学生“开火车”读,教师检查预习情况,纠正读音

  (师:生词是我们认识生字的翅膀,卸下翅膀,单独的`生字你还认识吗?)

  2、出示生字,男女竞赛,看谁读得又快又好。一遍正序,一遍打乱顺序,看男女生谁读得整齐,快速,准确。

  3、同桌互相帮助,彻底解决生字词。

  (师:请同桌两人互相指读课后生字,同桌不会的生字,你来帮帮他。)

  4、疑义相与析

  (师:快速浏览课文,还有哪些生词你不明白呢?说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学生先说,说完后,视情况解决“远近闻名”“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等四字词语,并借机讲解理解词义的几种方法:联系上下文法、拆字组词法、寻求近义词法等。

  三、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

  (师:请几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最后评一评谁读得最好,好在哪里。)

  3、细读课文,概括大意

  (师:请你学着他们的样子再读一读课文,读完后,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四、梳理文脉

  (师:请仔细默读课文,说一说孔子拜师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注意:经过按照“先…然后…最后…”的顺序来说。))

  五、魅力汉字

  (师:悠悠五千年文化,汉字一脉相传承。汉字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从未中断过的文字。从古至今,绵延未绝。今天,我们就结合本节课的几个生字,探一探汉字的前世今生……)(配乐《墨香》)

  1、“尘”字

  讲解“尘”字从(甲骨文)到(小篆)再到

  2、“止”字

  讲解“止”字从(甲骨文)到(小篆)再到

  3、书写汉字

  (师:请你怀着敬畏之心在生字本上认真书写这两个汉字,写完后同桌互评,写得不满意就再写一遍。注意写字姿势要正确哦!请两位同学上黑板来写一写!)

  六、故事时间

  (师:大家已经圆满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作为奖励,老师给大家讲另一个孔子拜师的小故事。)

  (配乐《金陵子》)

  作为拓展,配乐讲述《孔子拜项槖为师》的故事,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课外阅读,组合文本)

  七、余韵绕梁

  (师:课文的最后说道: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呢?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下节课,我们再深入文本,细细品味吧。)(为第二课时做铺垫)

  八、作业布置

  1、摘抄3~4句论语。

  2、小组活动,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1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露珠的美好。

  3、能用“越来越”造句。

  4、能积累好词佳句,练习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刚才我们认读了生字词,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露珠》。

  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小露珠与动植物的交往。)

  二、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看看知道了什么?小露珠是怎么出现的?(越来越)

  2、指导朗读第二句:练习,指读。

  三、第二——五自然段:

  1、轻声读,这部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以用文中哪句话来概括?

  2、小动物们为什么都喜欢小露珠?出示三个小动物的话及图片

  (1)从它们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出示对比图)

  (2)小露珠多美啊,那么闪亮,那么透明,那么圆润,难怪小动物都很喜欢她。

  (3)练习朗读,接读(指名读三个小动物的话,师读叙述,第六自然段齐读。)

  四、第六自然段

  1、指名读,这一段又写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

  2、能试着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吗?(熠熠格外)

  3、出示课件,引导理解比喻句(就像戴上哪些珠宝?联系上下文来想象。)

  4、小露珠不但自己美丽,还能把植物装点得更美丽,这是多么美好、多么温馨的情景啊!看看怎么读才能表达出我们美好的感受呢?练读,指读,接读(师第一句,男生至“格外精神”,女生读其余部分。)

  五、第七自然段

  1、自由读,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小露珠和大家道别,大家依依不舍。)

  2、小露珠是怎么样变成水蒸气的`?指导用“越来越”造句。

  3、这时小露珠的心情怎么样?你从哪里知道的?(笑着笑盈盈)

  4、多么温馨感人的告别场景!练习朗读,接读(师读至“向空中飘去”,后部分学生读至“留住呀”,前部分学生读其余部分,可面向后加动作。)

  六、巩固拓展

  1、末段内容可以用文中一个词概括就是——“告别”,用科学术语概括就是——“蒸发”。

  2、这篇文章写得好不好?好的文章值得积累,练习背诵,齐背读全文。

  3、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摘抄好词佳句;

  (3)了解“蒸发”的知识。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02-28

语文第三单元教学反思04-03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02-01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作文11-05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精选]01-12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02-23

初一语文第三单元阅读教学设计05-05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0-23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精选10篇)01-17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教学反思(精选13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