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行》课教学片段

时间:2021-04-09 10:33:55 三年级 我要投稿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行》课教学片段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儿童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这是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的理念。如何使儿童在读古诗的同时,真正感悟到古诗的意境,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下一个片断,我们或许会有所启发: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行》课教学片段

  [案例片断]

  (通过自读──—同桌检查纠正──—齐读等方式使学生能把古诗读正确)

  师:小朋友读书的水平可真高,一会儿就把这首古诗读通顺,读正确了!请小朋友们再轻轻读读这首古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学生小组学习)

  师:哪一组先来交流。

  生:我们组知道“远上寒山石径斜” 中后半部分的意思: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

  生:我可以帮助第四小组的同学补充一下。“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意思是说远远看去,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

  生:我们知道“白云生处有人家”是说白云的深处有一户人家。

  师:是吗?

  (教师随机板画山中云雾绕绕的地方有几座房子)

  生(看了黑板上的板画后举手):老师,我觉得不是白云的深处,应该是在山上有几户人家的房子。

  师追问:那古诗为什么说是“白云生处”呢?(教室里一片沉默,片刻,有一名学生举手)

  生:因为山很高,比天上的云还要高了,所以是“白云生处”。

  师:我今天惊奇地发现,我们小朋友读书的水平已经超过了老师。读书的方法也越来越高明,像刚才结合图画来读懂古诗,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其他组还读懂了哪几句呢?

  生:我读懂了“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说霜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

  师:你说得不错,但这里的“霜叶”是指什么叶子呢?

  (教师随即出示书中的插图)

  生:“霜叶” 指枫树的叶子。老师,我有点知道“停车坐爱枫林晚” 的意思。

  师:那你说说看呢。

  生:我是从书中看出来的。作者在小路上走,看见傍晚路边的枫叶太美了,就停下车来。

  师:小朋友,你们真是太棒了,自己读懂了这首古诗的意思。

  (这时,一名学生把手举得高高)

  生:老师,我不知道“寒山” 是什么意思?

  生:“寒山”是一座山的名字。

  师反问:真的吗?

  生:我认为不是。

  师继续追问:那为什么要用上“寒山”呢?(教室里鸦雀无声)

  师启发:小朋友,你们想想,这首诗是描写什么季节的呢?

  生:秋天。

  师补充:而且是深秋时节,这里的“寒山”指的就是深秋时节的山。因为深秋时节,天气转冷,因此作者在这儿用上了“寒山”。

  生:第四行为什么说“霜叶” 呢?

  师:谁能回答这位小朋友的问题呢?

  生:天冷了,早上就会下霜。所以说是“霜叶”。

  师:说得准确一点,应该是被霜打过的枫叶。小朋友,杜牧用几句短短的诗句写出了深秋时美丽的景色,使我们也似乎看到了深秋时节生机盎然的景色,真是太美了。让我们也来赞一赞这美丽的深秋,好吗?

  (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

  【反思】

  古诗又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1.提供学生足够的感悟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让学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见,虽有点乱,但要珍惜这样的时刻。”在实际课堂中,我发现很多教师在提问后就马上叫学生回答,不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去讨论。如回答不出,教师或是不断重复问题,或是忙着启发。试想,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学生的回答能有一定的深度吗?更何况是对古诗文的体会、感悟。根据“合作互动” 的原则,教学中改变了单纯的师生交往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等环节,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这样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人地感悟,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在《山行》的教学中,正因为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组内自读自悟,才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以绽放,体会得如此有滋有味。

  诗歌教学难易乎?问之,或难或易也。认为太难的,说诗歌意境太深,必须经过教师精细分析,学生才懂。认为容易的,则说诗歌教学不过读几遍能背诵就行,前一种教学,教师心里是好的,巴不得把自己所知道的全部讲给学生,但他严谨的分析解释,虽然像抽筋剥笋一样有些精义,但容易使诗失去本身的意蕴和余味。后一种教法使学生囫囵吞枣,多少有些不负责的`味道。怎么办?从课文中的内容,可以得出教法。我从三篇课文得到启示,总结了一种既简单又能激起学生探求诗歌意境行之有效的三步法。这三篇课文是:初中第五册《(枫桥夜泊)解释质疑》、《不朽的失眠》、《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

  为什么把三篇课文放在一起?它们有何联系?这与我介绍的三步法有密切的联系(教师也可以打破单元观念,把三篇课文放在一起上)。

  三步法是:在阅读的基础上找诗意,在想象的基础上谈诗意,在讨论的过程中道诗情。即写了哪些?有何深意?是何情理?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的启示在于:教诗歌可用三步法;《不朽的失眠》一文道出:学诗歌离不开想象;《事物的答案不止三个》一文明示:学知识应有创造性,探求诗歌不应满足于一个答案,一些诗是永远说不完的。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一文对“鸟啼”,“江枫”“愁眠”新解的辩驳,不就是对诗象的理解么?关于诗意,文中的这样几句话就是对诗意的理解:“凉秋半夜,霜气逼人,月亮下去了,耳听几声乌鸦的惊叫,眼看江岸的丹枫和渔火,船中的旅客不禁惹起了乡愁,久久不能成眠,而寒山寺的半夜钟声,又远远来叩旅人的心扉……”

  不知读者注意没有?我不把“诗意”写成“诗义”,是因为对诗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表面意义上,诗意应包括:表面义,比喻义,联想义,延伸发展义等,《(枫桥夜泊)新解质疑》一文的诗意显然还不够令人满意。请看《不朽的失眠》一文通过想象后对诗的理解:

  “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有鸟啼,粗嘎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一声声叫得更暗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结千草。夜空里,星星亦如清霜,一粒粒零绝凄凉。”

  “江上渔火二三,他们在干什么?在捕鱼吧!或者,吓?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世路的艰辛啊?……”“……只有我张继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个,……也没有福气睡眠的一个……”

  “钟声响了,这奇怪的深夜寒山寺的钟声,……在他,却一记一记都撞吉在心坎上,正中要害。钟声那么美丽,但钟声到底是痛还是不痛呢?”

  这样的想象之解是何等奇妙啊。在他人看来,张继仅仅是一个惆怅满腹的孤独寂寞的人罢了。而《不》一文却通过想象,写出了诗作者内心活动和感受,高度赞扬了张继不甘沉沦、不甘寂寞、不甘失败的精神。对诗情的体会,正这是在这种诗意的基础上,升华深刻的。

  当然,在诗歌的教学过程中,对诗的教学不可能都是这样,但至少可以运用这种行之有效的三步法。

  换言之,如果要让我们教读《枫桥夜泊》一诗,可以简单地运用:找诗象,道诗情的方法。教学流程图可为:

  诗象(选其一种)诗意(选其一种)诗情(选其一种)

  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