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

时间:2024-10-18 18:44:28 三年级 我要投稿

(集合)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集合)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15篇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1

  学习目标:

  1、学会古诗《山行》,读准“斜”,理解“寒山”、“坐”、“石径”等字词的意思。

  2、读懂、感受古诗描绘的意境,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学习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难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教法指导:

  目标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学法指导:

  阅读自悟法、合作交流法。

  预习指导:

  诵读古诗,会认会写本课生字,能理解本课生词,收集有关写春的古诗。

  目标导入:

  1、同学们你还记得哪些写春的古诗,作者是谁?

  2、通过课前预习,你能有感情地朗读《山行》这首诗吗?

  导学过程:

  板块一

  自主学习:

  1、轻声读课文,读对字音,画出生字。

  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

  [从景色入手,了解古诗主要写什么。]

  展示交流:

  1、生字自学情况

  2、课文朗读情况

  3、指名读课文。

  4、回答问题

  板块二

  学习引导:

  1、生字新词意思

  2、了解词语大意

  3、试着说说诗句大意

  展示交流:

  1、理解字、词、句意思

  2、理解诗意。

  (1)为什么称为“寒山”?

  (2)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3)读第二句。理解“白云生处”。说说第二行诗的意思。

  (4)、读第三行诗。

  理解“坐”“爱”。诗人为什么要停下来不走呢?

  看图。诗人眼前看到的是什么?说说第三句话的意思。

  (5)、读第四行诗。

  理解“霜叶”、“红于”。红叶比什么还红?

  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

  板块三:小组合作学习

  你觉得诗中哪些词语写得特别好?请用“我觉得()这个词用得好,因为它仿佛让我看到了()“或”我觉得()这个词用得好,因为它表现出了()“句式说话。

  3、展示交流

  板块四:指导朗读,背诵这首诗。

  四、达标检测

  1、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2、练习背诵古诗。

  3、填空:《山行》中写远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近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诗写到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五、总结提升

  一首好诗是美的,一幅好画是美的,一篇佳作会更美,你愿意把刚才你和杜爷爷一起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吗?你愿意把它画下来吗?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2

  设计思路:

  [本篇课文主要记叙了解放战争时期,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全文围绕教科书的“珍贵”,按“盼书→取书→护书→激励”的顺序展开叙述。教学时应结合课后思考题,紧扣“珍贵”,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故事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反差较大,教师可作适当的背景介绍。整体入手,重点体会,避免零敲碎打、串讲串问,保证学生读书思考、质疑讨论的时间,深入体会人物情感,指导读出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懂得革命战争年代读书的不易,了解张指导员为护书而牺牲的意义,从而珍惜今天的学习生活,学会自我保护的安全知识。

  2.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有不懂的问题试着提出来和大家讨论解决。

  3.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延、艰、锅、替、席、捆、俯、恨、励等;要求会写的字有:延、移、境、顽、强、艰、椅、凳、替、席、省、领、恨、炸等;要求掌握的词语有:延安、转移、环境、顽强、艰苦、椅子、代替、渴望、毛主席、节省、领书、恨不得。

  [4.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第2自然段的写法,把“今天,我们的学习条件非常好”的意思写具体。]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教科书的“珍贵”,感受战争年代读书学习的困难和张指导员舍身护书的可贵精神。

  课前准备:

  1. 朗读录音。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谈话导入,简介背景

  (一)同学们,书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寻常的东西。你瞧,现在老师手里拿的就是一本(教科书)。可是,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在险恶的战争环境里,我们延安小学的同学们要想得到一本教科书是多么的不容易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要流血牺牲,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珍贵的教科书》。(拿出你的小手板课题)指名读课题

  [(二)板书课题。读课题,想一想: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三)简介故事背景。]

  二、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一)默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借助注音和字典把生字读准确。

  (二)播放课文的朗读录音,提醒学生注意生字和新词的读音。

  [(三)四人小组互帮互学生字词。

  (四)出示生字词,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读音。(展示课件第四屏)

  (五)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认真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三、指导书写,掌握生字

  (一)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课件展示第五屏),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字及其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提出同学们写这个字时要注意的地方。

  [(二)教师归类指导:提醒学生注意“省”和“党”几个上下结构或上中下结构的字,不要写得过长;“珍、境、席、省、恨”几个字易写错,要重点指导。]

  (三)学生写字。检查订正,互相欣赏,评价谁写得好、写得美。

  四、理清顺序,分析感悟

  (一)整体感知

  [1.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读后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 自由读课文,读前提示学生注意: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

  (二)理清顺序

  1.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默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归纳总结出课文的叙述顺序。

  [2.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盼书→取书→护书→激励”的叙述顺序。(展示课件第六屏)]

  (三)分析感悟

  1. 课文中哪一部分最令你感动?

  2. 引导学生默读第9—11自然段,画出感受最深的词句,并说说体会。

  [3. 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献身的可贵精神。

  (1)“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下,已经被鲜血染红了。”(展示课件第七屏步骤一)

  ①“完整无缺”是什么意思?]

  ②把句子改成“那捆书压在他的身下,已经被鲜血染红了”好不好,为什么?

  (2)抓住张指导员牺牲前说的话,结合课文插图,引导体会,并指导读出感情。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生字词。

  (二)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是按“盼书→取书→护书→激励”的顺序进行叙述的,并且重点学习了“张指导员舍身护书”这一部分内容,体会到了教科书的珍贵。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其他部分的内容。

  二、继续理解课文内容

  [(一)默读课文1至7自然段,想一想: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教科书的珍贵呢?]

  (二)组织讨论交流,教师相机抓住重点词句引导体会。

  1. “我们多么渴望有一本印好的教科书啊!”(展示课件第八屏步骤一)

  (1)“渴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们”渴望有一本教科书?(联系第2自然段内容,引导体会当时学习条件的困难。)

  [(2)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我们”当时盼书的迫切心情。

  (3)把“渴望”换成“盼望”或“希望”好不好,为什么?]

  2. “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展示课件第八屏步骤二)

  (1)“节省”什么?

  [(2)党中央文件重要不重要?从党中央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印书,说明什么?]

  (三)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抓住“激励”一词,引导体会句子的意思。

  (四)让学生带着兴奋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五)课文中还有哪段话写出了教科书的珍贵,令你感动。

  [书是张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所以珍贵。]

  三、归纳小结,畅谈体会(展示课件第九屏)引导学生联系今天的学习生活,谈谈学习这篇课文的体会。

  四、质疑问难,讨论交流

  [(一)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教师组织交流讨论。

  (二)引导学生总结提问题的方法。]

  五、布置作业,实践活动

  (一)认读字卡,巩固识记生字。

  [(二)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再从课文里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抄写在空花篮中和“我的采集本”上。]

  六板书设计:

  珍贵的教科书

  渴望得书

  关怀印书 珍贵

  舍命换书

  激励前进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名字里的故事,了解名字的独特性和含义。

  2、明白的向别人介绍自己名字里的故事。

  3、认真倾听,与人展开交谈。

  教学重点

  抓住讲话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同学们,我们国家,很多人名字里,都有国庆两个字。知道是为什么吗?根据我们布置的课前小访问,应该知道,因为他们是国庆节出生的,取名纪念。今天我们学习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板书题目。

  二、自学提问

  同学们自己看看这次的口语交际,提出问题,然后老师补充。

  1、知道自己名字的含义吗?知道自己小名的含义吗?

  2、知道别人名字的含义吗?

  3、知道家人名字的含义吗?

  4、知道名人名字的含义吗?

  三、交流解决

  1、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请学生介绍自己名字的故事,体会家长对自己的期望。你们这些好听的名字是谁给起的呢?他们为什么给你起这样的名字呢?谁能大胆说说你的名字小故事?

  2、小组交流。

  3、老师还不知道,其他很多小朋友也都不知道呢,你愿意说给大家听听吗?

  参考答案。

  我的名字叫杨子衿,取自《诗经》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我的名字叫何大伟,因为爸爸妈妈希望我长大后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我的名字叫桑白露,因为我出生的那天刚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

  我的名字叫常慕白,我因为爸爸姓常,妈妈姓白,而我是爸爸妈妈爱情的结晶。

  4、通过交流,你了解了谁的名字?说一说。

  老师提示。出自诗词典籍、出生地、时间、天气、五行八字、家人的期待等等。

  5、说说家人、朋友、邻居的名字的故事。

  老师提示。出自诗词典籍、出生地、时间、天气、五行八字、家人的期待等等。

  6、名人名字的含义

  参考答案。

  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是父母所起。因为他出生在阴历腊月二十三那天,离春节只差七天,图吉利,取名“庆春”是庆贺春天到来的意思,到他上中等师范的时候,他为自己起了一个别名,叫“舒舍予”。这个“字”取得很巧妙,他是把自己的姓拆成两半,成为“舍予”二字。这两字又有讲,是“舍我”——放弃私心和个人利益的意思,也有奉献自己的含义。以后他取“舍予”中的头一字,前面加一个“老”字,成为“老舍”,当作自己的笔名。

  当代著名文学家巴金原名李芾甘,生在四川成都的一个封建大家庭里。父亲做过四川广元县的县官,祖父是这个大家庭的专制家长。封建家庭的丑恶、腐败,社会现状的黑暗、腐朽,给幼小的巴金以深刻的印象。

  巴金是笔名,过去传说是从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两个名字中各取首尾二字而来的。其实“巴金”这个笔名是这样来的:巴金在法国时,曾因身体不好,到马伦河畔的小城沙多吉里休养,顺便在沙城中学念法文。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个叫巴恩波的中国人。这人翌年投水自杀,使巴金很痛苦,笔名中的“巴”就是由此而联想的,至于“金”字则是一位安徽朋友替他想的。他译完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前半部,想用一个比较容易记的字作笔名,这位朋友说出了“金”字,于是巴金的笔名就流传于世了。

  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原名谢婉莹,乳名莹哥。她曾写了《寄小读者》《小桔灯》《超人》《去国》等散文及小说。“冰心”取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所以选择“冰心”作笔名,据她自己解释:“一来因为冰心两字,笔书简单好写,而且是莹字的含义。二来是我太胆小,怕人家笑话批评,冰心这两个字,是新的,人家看到的时候,不会想到这两个字和谢婉莹有什么关系。”所以,尽管人们称之为谢冰心,但她总是署名冰心,从不冠以“谢”姓。

  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原名李仲葵。他在14岁时便以优异的成绩获准公费留学日本,可是他在填写登记表时误将年龄“十四”填入了姓名栏内。由于表格不好换,他急中生智,将“十”字加上几笔改成了“李”字,“四”字却无法再改。但是叫“李四”这名字不好听又没有意义。怎么办?他一抬头,看到中堂大匾上有“光被四表”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是形容盛德善行远播四方的,于是他灵机一动,在“李四”后面加上一个“光”字,后来便叫李四光。

  我国现代作家张恨水,原名张心远。有一次他读了李煜《乌夜啼》末句诗“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后,醒悟到时间如流水,切不可让它在叹息中白白流逝。于是改名张恨水,作为对自己一生的鞭策。

  四、课外阅读

  五个奥运福娃的名字的由来。

  (1)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贝贝温柔纯洁,是水上运动的高手,和奥林匹克五环中的蓝环相互辉映。

  (2)晶晶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给人们欢乐。作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深得世界人民的喜爱。晶晶来自广袤的森林,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他的头部纹饰源自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晶晶憨厚乐观,充满力量,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黑色的一环。

  (3)欢欢是福娃中的大哥哥。他是一个火娃娃,象征奥林匹克圣火。欢欢是运动激情的化身,他将激情散播世界,传递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欢欢所到之处,洋溢着北京2008对世界的热情。欢欢的头部纹饰源自敦煌壁画中火焰的纹样。他性格外向奔放,熟稔各项球类运动,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红色的一环。

  (4)迎迎是一只机敏灵活、驰骋如飞的藏羚羊,他来自中国辽阔的西部大地,将健康的美好祝福传向世界。青藏高原特有的保护动物藏羚羊,是绿色奥运的展现。迎迎的头部纹饰融入了青藏高原和新疆等西部地区的装饰风格。他身手敏捷,是田径好手,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黄色的一环。

  (5)妮妮来自天空,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其造型创意来自北京传统的沙燕风筝。“燕”还代表燕京(古代北京的称谓)。妮妮把春天和喜悦带给人们,飞过之处播撒“祝您好运”的美好祝福。天真无邪、欢快矫捷的妮妮,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绿色的一环。

  五、教学反思

  老师课后完成。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4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说说自己可爱的家乡,抒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想象古人离开故土后如何抒发思乡之情。

  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这首诗。(课件显示课题——夜书所见)

  二、指导看图,感知图意。

  (多媒体课件放映第二张幻灯片)观察电视中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放映第三张幻灯片,重点指导生字词)

  3、放映第四张幻灯片,指导古诗朗读: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4、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

  四、再读感悟,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边听边仔细看图,思考两句诗的意思。

  (放映第五张幻灯片,画面中出现两个问题。)

  问题一:诗中描写了哪几种事物?

  问题二:这首诗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各自对上面的问题发表见解。

  3、(放映第六章幻灯片,画面出现参考答案:)老师重点点拨理解:

  答案一:诗中描写了梧叶、秋风、儿童、灯明。

  答案二: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4、有感情朗读。

  五、拓展阅读。

  1、你还知道哪些思乡的诗句?(放映第七张幻灯片)

  《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教学反思:

  中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感受诗的内容,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然而诗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加之诗人的创作背景学生根本无法体验。所以,不能单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应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行感悟。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5

  教师小结:只有感同身受的这种体会,才能读得更加吸引人,文中的这些细致的语言和心理描写也正是这篇童话的生动所在。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和体会青头的语言、心情,理解了青头和红头的友情之深。通过朗读关键语句,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四)感受人物形象。

  教师同时出示四张描写青头的图片,让学生感受青头的人物形象,全班交流。教师引导:你能从这四张图片上来谈谈自己喜欢青头的理由吗?

  预设

  1:我喜欢青头是因为它一个遇到危险沉着冷静的人。预设

  2:我喜欢青头是因为它一个知识积累比较多的人。

  师小结:说得真好!作者正是用这样一个人物形象生动、通俗地介绍了一个科学知识,同时还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因此我们在编写童话故事的时候,也可以用到这种方法!

  (设计意图:此环节借助评价人物和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让学生从童话故事内容和写作方法两个方面学到知识,汲取营养。)

  三、整体回顾

  (一)讲演故事。

  教师引导:如果给家人讲这个故事。我们要注意什么?先给你的同桌讲一讲吧。

  (二)梳理文章及主旨。

  (三)拓展延伸。

  教师引导:在生活中有许多人歌颂友谊。古人也用诗句歌颂过真诚的友谊。我们来欣赏下。

  学生自读摘抄。

  四、课堂作业设计

  1.

  选择红头的正确旅行路线。(见课件

  43)

  2.

  按提示,想一想,写一个片段。(见课件

  44)

  五、板书设计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起因

  捉迷藏误入牛嘴

  谊深厚

  经过

  红头(

  嘴-第一个胃-第二个胃-嘴

  )

  青头

  鼓励

  安慰

  帮助

  结果

  红头脱离危险

  惊险之旅

  情

  【课后作业设计】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填序号)

  ①dā

  ②dá

  ③jǐ

  ④cènɡ

  ⑤ɡū

  ⑥jī

  几.乎(

  )

  答.应(

  )

  蹭.(

  )着

  几.个(

  )

  回答(

  )

  一骨.碌(

  )

  二、比一比,读一读,看谁读得更准确旅行

  要好

  咱们

  草堆

  作声

  答应做梦

  可怜

  救命

  拼命

  马上

  消化当然

  刚才

  知觉

  光亮

  眼泪

  来得及大吃一惊

  三、课内阅读。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

  )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

  青头就给(

  )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

  )起来大声(

  ):“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1.

  把动词填到合适的括号中。摔

  蹦

  喊

  爬

  2.

  根据句子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形容对发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

  )

  3.

  从描写青头行动和语言的句子,可以感受青头(

  )的品质。A.只为个人安危着想

  B.为了朋友不顾个人安危

  4.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一般可以用“谁怎么样”和“谁干什么”的方式概括,有结果的话还可以说清结果怎么样。请你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一、⑥③

  ①②

  ④⑤

  二、略。

  三、1.蹦

  摔

  爬

  喊

  2.出乎意料

  3.B

  4.青头不顾自己的安危告诉红头躲过危险的办法。

  【教学反思】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情节离奇,主题突出。是学生学习和练习写作的一篇好教材。教材选编课文的目的`是落实“感受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这个语文要素,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感受故事所带来的魅力。

  本文虽然篇幅比较长,但由于情节曲折离奇,反倒特别吸引孩子们。本文语言丰富生动。红头与青头的对话,以及青头的动作描写,体现了青头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是学生

  反复品味和朗读的好材料。

  文中有关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想象和表达的机会。因此,我引导学生梳理并画出红头的旅行历程,让学生讲述红头的旅行,然后再仔细品读相关语句,并引导学生在想象中朗读,在朗读中体验着红头的情感。学生就是在朗读、想象、表达的过程中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落实了语言要素,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6

  一、复习目标

  1、会认25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会写32个生词。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语的意思。

  3、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4、掌握语文园地中日积月累部分中的内容。

  二、复习过程

  1、复习《大青树下的小学》

  (1)我会写

  晨chén(清晨、早晨、晨读)绒róng(绒毛、绒布、天鹅绒)球qiú(地球、皮球、足球)汉hàn(汉族、汉语、男子汉)艳yàn(艳丽、鲜艳、艳阳)服fú(衣服、服装、服从)装zhuāng(军装、西装、假装)扮bàn(装扮、打扮、扮演)读dú(读书、读音、朗读)静jìng(安静、寂静、平静)停tíng(停止、停顿、停放)粗cū(粗壮、粗细、粗心大意)影yǐng(影子、黑影、身影)

  (2)我会认

  坝bà(大坝、堤坝、坪坝)扬yáng(飞扬、飘扬、高扬)摔shuāi(摔跤、摔倒、摔跟头)跤jiāo(跌跤、滑跤、栽跤)凤fèng(凤凰、凤梨、凤尾竹)洁jié(洁白、整洁、清洁)

  (3)多音字

  打dǎ(打扮)dá(一打)

  好hǎo(好像)hào(好奇)鲜艳——艳丽飘扬——飞扬敬爱——尊敬

  安静——宁静粗壮——强壮

  绚丽多彩——五彩缤纷

  (4)反义词

  艳艳——暗淡安静——热闹

  古老——现代洁白——乌黑

  (5)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2、复习《花的学校》

  (1)我会写

  落luò(落下、掉落、落落大方)荒huāng(荒凉、饥荒、荒野)

  笛dí(笛子、长笛、笛声)舞wǔ(跳舞、舞蹈、歌舞)

  狂kuáng(疯狂、狂风、狂喜)罚fá(罚款、处罚、惩罚)

  假jià(假日、暑假、假期)互hù(互相、互补、互助)

  所suǒ(所以、住所、所有)够gòu(不够、能够、足够)

  猜cāi(猜想、猜测、猜中)扬yáng(飞扬、飘扬、扬起)

  臂bì(双臂、臂力、手臂)

  (2)我会认

  裳shang(衣裳、青裳)

  (3)多音字

  地dì(地下)de(高兴地)

  假jiǎ(真假)jià(假期)

  (4)近义词

  急急忙忙——匆匆忙忙

  (5)反义词

  湿润——干燥狂喜——沉痛

  急急忙忙——从从容容

  (6)读课文,对于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想想写的是哪些景、物?

  课文写了雷云、阵雨、东风、花、树枝、绿叶等景物。

  (7)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想象:这些花孩子冲了出来做什么?

  这些花孩子在雨中自由的奔跑、游戏、打水仗等。

  (8)想一想,在花儿学校里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说一说,写一写。看谁想得奇妙,写得美妙。

  花儿的学校只要一下雪,孩子们就冲出教室,大家在操场上尽情舞蹈,你瞧风中的梅花还随风摇曳,似乎在欣赏自己的身姿,又像在与雪花比美。

  3、复习《不懂就问》

  (1)我会认

  背bèi(背诵、背书、背课文)诵sòng(朗诵、诵读、吟诵)

  例lì(例子、例如、举例)圈quān(圆圈、圈数、一圈)

  段duàn(段落、分段、自然段)练liàn(练习、练笔、熟练)

  糊hú(糊涂、糊口、含糊)涂tú(涂料、涂写、涂抹)

  呆dāi(发呆、呆住、吓呆)戒jiè(戒备、戒烟、戒掉)

  厉lì(厉害、严厉、厉声)挨ái(挨骂、挨打、挨饿)

  楚chǔ(楚国、清楚、苦楚)

  (2)多音字

  背bèi(背诵)bēi(背包)

  圈quān(圆圈)juàn(圈养)

  (3)近义词

  照例——照常流利——流畅霎时——瞬间

  清楚——明白糊里糊涂——稀里糊涂

  (4)反义词

  流利——结巴详细——简略

  (5)看课文写了什么?你对孙中山“不懂就问”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课文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6)孙中山向老师提问,把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想一想,同学们此时会想写什么?

  同学们会想:孙中山胆子真大,先生肯定会揍他的。

  4、复习《语文园地一》

  (1)含有表示人的身体部位的词语还有:

  肝胆相照口是心非左膀右臂交头接耳花拳绣腿油嘴滑舌

  (2)背诵日积月累。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会认“缩、努”等8个生字。

  2、能根据要求独立阅读课文,了解这粒种子最终成为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3、能根据文段结构,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粒种子的生命历程。

  4、体会种子坦然、乐观的人生态度,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能归纳一粒种子到变成木地板的变化历程,并能根据文段结构,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段生命历程。

  教学难点:体会种子坦然、乐观的生活态度,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方法:创境激趣法,谈话法。

  学习方法:想象体验,交流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播放音乐《童话镇》。

  2、出示童话故事的图片,聊童话中的人物,最吸引人的情节,故事的结果。

  二、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板书课题。

  2、结合我们刚聊到的童话故事,用”那一定会很好”练习说话。

  (1)灰姑娘想:要是——————,那一定会很好。

  (2)丑小鸭想:要是——————,那一定会很好。

  (3)卖火柴的小女孩想:要是——,那一定会很好。

  3、文中的.主人公是谁,他也有自己的愿望,对愿望他一定满怀?带着这样的感觉读课题。

  三、学习阅读提示,明确学习内容。

  1、抽生读阅读提示。

  2、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师生合作读。

  2、学习字词。

  (1)出示图片学习“茎”字,茎的下半部分,在哪些字里见过。

  (2)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努”,出示“怒”让学生猜字。

  (3)说说自己分清“拆”和“折”的方法。

  (4)学习拟声词“吱呀”“吱吱嘎嘎”。

  (5)反义词和动作识记:推、拉

  3、通过填写这粒种子的变化过程,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4、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种子经历的变化。

  五、再读课文,体会感悟

  1、种子发生的这些变化,是因为它有美好的愿望,找找它的愿望,用波浪线划出来。

  2、生交流找出的句子,要求读出对美好愿望的期待之情。

  3、用“先……再……接着……然后……最后……练说种子产生愿望,愿望实现,再产生愿望的过程。

  4、引导学习第一个愿望。

  (1)默读思考: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愿望?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2)按“原因——愿望——做法——结果”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3)体会愿望实现后种子的心情。

  5、扶学第二个愿望,引导学生复述。

  6、自学后两个愿望,练习复述。

  7、一粒种子慢慢长大,不断实现自己的愿望,最后又慢慢变老,多像人的一生啊,你认为童话中哪些想象特别奇妙?你认为这是怎样的一段历程?

  8、同样的童话,不同的孩子读就能有不同的想法,太有意思了,但我们都觉得能心想事成是多么美好啊!

  六、拓展延伸

  1、看看这些图片,这些小动物、植物能心想事成吗?它会经历一段怎样的历程呢?选你喜欢的一幅图画,来讲一讲。

  2、木地板又想变成一棵树,它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呢?那又会是怎样美好的历程呢?

  教学反思

  今天我执教了《那一定会很好》这篇童话故事,文章内容有趣,含义深刻,在教学时我以学生特点及单元目标为依据,做到以生为本,落实目标,提升素养。鉴于此,我的课堂呈现出了以下特点:

  一、抓住主线,凸显主题

  《那一定会很好》一文中,“那一定会很好”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这也就成了文章中的主线,教学时我抓住这一主线展开,引导学生默读找出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四句话,并弄明白了这四句话分别是种子、大树、手推车、椅子的想法,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自然而然将学生引入课文之中,感受他们为人民服务的快乐与舒服。

  二、引导质疑,促进提升

  常言说:学贵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在学习时引导学生质疑非常重要。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引导学生预习课文,让学生先将课题读两遍,说出初次读课题的想法,此时孩子们的想法是好奇的,也是发自内心的:什么一定会很好?“那”指的是什么?等问题油然而生。学生们会带着好奇走进课文。当读了几遍课文后,又引导学生质疑,此时就不单单停留在对课题的质疑,而是深入到对课文的理解之中,步步深入,了解学情,真正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教,孩子们在质疑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提问。

  三、读演结合,激发兴趣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没有做过多的讲解,而是放手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本组最感兴趣的一次变化历程读一读,演一演,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孩子们兴趣高涨,小组长分工安排,组员们默契配合,声情并茂地朗读与栩栩如生地表演将学生带入情景之中,在读与演中展开想象,亲身体验,感受种子的坚持不懈,大树、椅子、木地板的无私奉献,在评价之中又一次将文本的理解深化。

  四、展开想象,获得启示

  童话故事富有想象,在教学时我也紧抓这一点,在学生读文中引发学生的想象,在想象中受到启示。如课文引导学生想象种子在泥土中的难受及生长时的努力,体会愿望的实现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想象手推车装着东西跑来跑去的快乐以及椅子看似休息,却还给人们提供方便,感受它们在奉献中获得快乐的心情。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读童话中受到启示,这也就达到了童话教学的目标。

  在看到优点的同时我也感到了课堂中的不足:

  1、学生在评价种子的表演时很精彩,不但从动作中体现心理,还从神态上进行了评价,如果此时再让另外一个学生演种子,其余学生朗读,相信种子那种为了实现愿望的不懈努力的精神一定会在孩子们的心里扎根、发芽,学生对读演结合的学习方法也会掌握的更熟练。

  2、因为本节课容量太多,因此对含有“那一定会很好”四句话的朗读上欠缺,致使孩子们不能真切地体会到大树、手推车、椅子的心情。

  3、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组长分工明确,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这是一大进步,可在汇报之后,一节课结束时,不能对小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小结,使孩子们小组学习仍处于盲目状态,如果在课末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小组长对各组学习进行一个小结,对各位组员的表现进行点评,教师适当引导,相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会得益于法,今后会运用此法,使小组学习落在实处,并走向成熟。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8

  【教学设想】

  设计时,着重通过朗读,再现蒲公英的美景,感受蒲公英给我们带来的乐趣。通过仔细品读课文,引导学生发现蒲公英一天里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观察的重要性。最后的拓展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小小伞兵随风飞,飞到东来飞到西,降落路边田野里,安家落户扎根基。

  (蒲公英)

  2、介绍蒲公英。

  (1)课件出示蒲公英图片。

  (2)师生交流:这是什么啊。大家一起说。(蒲公英)是的,同学们,你们看到过蒲公英吗。说一说。

  (3)教师评议,并介绍蒲公英。

  蒲公英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

  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蒲公英的花中午开,早晨和傍晚不开放。在乡间,它也叫布谷英。? ?

  春夏之间,蒲公英开出了一朵朵金黄色的花,其实不是一朵而是很多朵组成一朵,很多花形成一个花絮,每一朵花下面隐藏着一个很小的果,蒲公英的每一个果上,长着很密很长的冠毛,这些带冠毛的小果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毛茸茸的圆球。

  每当风吹来,蒲公英的种子就被风吹起,落在地上等到第二年春天它又会发芽长大。

  3、质疑解疑。

  (1)今天,我们要去看一片有趣的蒲公英,走进那金色的草地。(板书:金色的草地),一起读课题。

  (2)这金色的草地可美了,谁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课题。读到这里,爱思考的小朋友脑海里会有什么问题呢。

  ①这金色的草地在哪里呢。为什么这草地是金色的。

  ②请你自己读一读这段话吧,相信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师生交流,教师小结,指导提出学习方法。

  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

  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

  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

  (教师巡回指导)

  4、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

  (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

  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一本正经、引人注目、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三、熟读课文,厘清顺序。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思考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2、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我们住在乡下,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第二段(第3~4自然段):蒲公英白天开,晚上合,草地也因他们的开合改变着颜色。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四、自由朗读。

  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个自然段。

  把它美美地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或观察挂图:在草地上盛开着一片蒲公英,它们金黄金黄的,太美了。

  2、导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色的草地》一课的生字词,还记得它们吗。(出示生词,学生开火车轮读)

  3、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一个小男孩发现了一片金色的草地,你对草地印象如何呢(学生答),谁想赞美这美丽的草地。

  4、设疑激趣:我们随着小男孩一起走进这片金色的草地,看看我们能发现什么,那就读读课文吧。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出与你感受相同的句子,然后再读一读。

  (2)指名读,评读。

  (3)看到这片金色的草地,“我们”的心情如何。

  (4)“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我们”是怎么玩的。请大家各自放声读一读,然后同桌间互相边说边演一演。

  (5)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一幅情景。

  (6)开满黄花的草地多美啊,在草地上吹着蒲公英的种子玩多有趣啊。让我们再去经历一回,齐读一、二自然段。

  (7)谁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二自然段,把这兄弟玩乐的情景生动地描述出来。

  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谈话过度:蒲公英一直是金色的吗。

  “我”有了一个什么新发现呢。

  (2)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

  (3)总结:蒲公英的花瓣是可以合拢的,它随着时间变化而一张一合,张开就是金色的,合拢就是绿色的。

  (4)这一部分当中有些词语和句子表达的效果很好,令人回味,可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比如:“我起得很早去钓鱼”这里为什么要强调“起得很早”呢。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因为过去没有起这样早,所以一直误认为蒲公英的花是金色的`。

  “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并”在这里有哪些含义呢。用上这个“并”字,给人的感觉是“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不是现在才这样认为,并强调了对过去错误认识的否定。“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用手掌最简单的动作打比方,就把一种不太容易说清楚的现象讲清楚了。

  (5)拓展交流: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蒲公英的开放是和温度的变化有关的。他通常是上午8点左右逐渐展开花瓣,到了中午温度最高时花瓣完全张开,下午4点左右,温度下降,花瓣就慢慢合拢,深夜温度更低了,花瓣就越包越紧,所以我在很早的时候看到草地是绿色的。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个发现令“我”非常惊讶,大家再来读读第五自然段。

  (2)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3)指名读、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看板书,全班交流。

  2、拓展:

  (1)其实自然界还有许多花草也有这个特点,有没有发现的,谁来说说你知道的。

  (2)总结:同学们,大自然就是那么神奇美妙,大自然的花花草草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时时处处和我们一起生活,一起成长。课下请观察你喜欢的花草,下节课说说你的新发现,好吗。

  板书设计:

  蒲公英

  (早晨)(中午)(傍晚)

  绿?金色的草地?绿。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会写13个字,正确认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总结课文,感悟意境。

  3.习得方法,练笔拓展。

  教学重点

  1.会写13个字。

  2.总结课文,感悟意境。

  教学难点

  尝试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教学流程

  一、出示画面,积累语句

  师:走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我看到了平时从未发现的美丽景色。大家快来看啊!

  画面一(出现潮湿的地面):你会想起我们上节课积累的哪些词语或句子?

  画面二(出现梧桐树掉叶子的画面):你又会想起我们上节课积累的哪些词语或句子?

  画面三(出现一条铺满梧桐树叶的小路):你会怎样描述这条路?

  画面四(出现一双穿着雨靴的脚在落叶路上的画面):这双小脚会怎样走在这条路上?

  二、入情入境,理解感悟

  师:同学们,小作者仔细观察秋天的水泥路就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他还想象自己的雨靴就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多美啊,带着这样的想象,美美地朗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理清脉络

  师:同学们,课文我们又读了一遍。你们发现课文的`写作特点了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

  1.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晴了。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

  (若学生找不到,教师可直接指导。)

  2.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句尾用上省略号,让人产生无限的想象。)

  3.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让句子更生动、形象。)

  4.一个亮晶晶的水洼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量词的运用,让句子优美、清新。)

  四、学习字词,认真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读一读。

  2.为生字找词语朋友。(指名口头组词)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4.全班交流,特别注意几个字的书写,如“铺”字右边的点不要漏写;“印”的第一笔是短撇;“规”左边的点不能写成捺。

  5.学生书写生字。

  五、丰富文本,完成练笔

  1.出示课后的“阅读链接”。

  2.学生自读,发现和课文在写法上的不同。

  3.教师简介汪曾祺及《自报家门》这篇文章。

  4.学生交流读后感。

  5.出示学校周围的图片,引导学生想一想上学或放学路上自己看到了什么?

  6.小组内互相交流,说一说自己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的发现。

  7.师:同学们,你能像课文或“阅读链接”那样把自己看到的景色写下来吗?

  8.学生练笔。

  9.作品展示,全班交流。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10

  教学要求: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第一段的写法,从不同方面把一个地方的景色写具体。

  3.学习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4.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海滨小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按不同角度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仿照某一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欣赏到美丽的景色,今天,我们又要到美丽南国来欣赏,地处广东海滨的一座小城的迷人景色。(板书课题:20海滨小城)

  2.分析审题:海滨指的是哪里?课文写的是什么地方?课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同学们,思考一下。

  二、理清文章思路。

  1.自由读课文,标清段的序号,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海滨的,哪几自然段是写小城的?

  2.讨论分析:

  第一部分(1-3)海滨的景色。

  第二部分(4-6)小城的景色。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海滨的哪些景物?用“横线”标出来。(板书:大海沙滩)

  2.自由读1-2节,用“()”标出体现大海是美丽的词语,加以理解。

  3.学生找句子--抓词语--谈体会(板书:蓝棕银白白灰金黄)

  小结:这两段主要抓住景物的颜色进行描写,表现了大海是迷人的,景色异常美丽。

  4.自由练读--互读--指名读(要求读出颜色的美,大海景色的迷人)

  5.默读3节,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景物?(板书:贝壳船队)

  6.投影显示,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并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1)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2)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7.二人互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读(要分别读出海滩的宁静与喧闹氛围)

  四、学习第二部分。

  1.过渡:刚才学习了1-3节,了解了海滨是美丽的,下面用同样的方法自学4-6节。

  3.投影显示思考题:

  (1)课文写了小城的哪几个地方?用““标出。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用”( )“标出。

  (2)抓住关键句体会:它们美丽在哪里?

  3.讨论板书:

  庭院--树多花园--树茂街道--干净

  4.投影显示,理解带点词的`意思。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5.指导朗读:作者把小城写得这么美、整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赞美之情,要通过你的朗读,让别人也体会到这种情感。

  6.自由练读--齐读。

  7.根据提示练背5节,投影显示:

  小城的公园()。这里栽着()。一棵棵榕树就像()撑开的(),树叶(),可以(),()。树下(),每逢(),()总是()。

  五、总结。

  1.齐读全文,体会作者的热爱、赞美之情。

  2.结合板书,思考: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板书设计:

  海滨

  小城海滨(1-3)大海

  沙滩

  小城(4-6)庭院

  花园

  街道美丽

  整洁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一开始我并没有告诉学生此文的写作顺序,而是让学生自己讨论,同桌间相互交流,结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就给了我一个启示:很多事要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讨才会加强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编辑推荐:小学1-6年级各个版本语文教案汇总

  提醒:

  新学期军训、分班卷、课本同步试题

  尽在“”微信公众号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指导我有一个想法》语文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指导我有一个想法》语文教案

  写作思路:

  1.审阅题目:本题要求我们写关于生活中的想法。

  2.选定内容:自己生活中遇到过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否需要改进呢?把你的想法写出来,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

  3.表达方式:叙述。

  4.表现手法:首尾呼应,开篇点题。

  5.结构顺序:在写作文时,首先提出问题,把你的想法写清楚,然后写对这种想法的改进办法或建议。

  下水文:

  我有一个想法

  我有一个关于房子建设的想法。

  ①我觉得现在自己住的小区里,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就是没有一个像邮箱一样的收取快递的箱子,如果有这样的箱子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很实用的一个设计。

  ②因为白天的时候,我们上学,父母上班,家里都没有人在,快递员只好把快递送到物业保管。有的时候回家晚了,物业也就关门了,我们只有等到第二天的时候才能去拿。

  有的时候,妈妈给快递师傅说,将快递放在我们家的门口就好,可是师傅为难的说,按照规定这样子做是不被允许的,还是要放在物业。

  ③所以我想,要是家门口有一个带锁的能够放快递的箱子,师傅就可以直接把快递放进去,然后我们回到家就可以拿,这是一件多么方便的事情啊。

  ④我希望在房子建设的时候,能够在每家每户的门口,都设计一个快递箱。

  ①开篇开门见山,提出问题。

  ②指出以前房子建设的问题。

  ③根据妈妈和快递师傅的谈话以及房子建设方面的问题,产生了奇特的想法。

  ④根据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看完上面小作者的想法,你有什么想法呢?请写一写吧!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1.认识“黎、凝”等5个生字,会写“朝、雾”等13个字,能把“雾”“蒙”“翅”“鼻”等字写正确写美观。会写19个词语。

  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内容辨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

  教学重点:

  1.正确识字、写字,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能结合课文内容辨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

  教学难点:

  能结合课文内容辨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一)(板书:树林)看到这个词,你脑海中浮现了哪些词语呢?(预设:茂密的、碧绿的……)

  词语也是有温度的,想象平时见到过的画面,带上自己的体会,就能读出自己的感受。

  (二)(补全板书:父亲鸟、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三)齐读课题。作者用上了一个顿号,一个“和”字,把三者联系在了一起。

  读着这个课题,让你想象到怎样的画面。

  (四)找出文中写父亲、树林和鸟之间关系的句子。

  出示: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全文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二、诵读课文,初步探究。

  (一)明确阅读要求

  1.(课件出示阅读要求:同学们,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带有拼音的字词,多读上几次;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勾画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3.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情?

  (二)学习字词

  1.出示第一组词语:黎明雾蒙蒙猎人鼻子翅膀

  (1)指名读词语。正音“雾蒙蒙”,作为ABB式词语,后两字应读成第一声。

  (2)说说“黎明”是什么时间段?看图验证。

  (3)指导书写

  ①关键部件写正确:“蒙”字不要少了秃宝盖下的一横;出示“鼻”字的篆文知道上半部分是“自”,不是“白”。

  ②关键笔画写美观:阅读“语文园地”第98页的“书写提示”,知道“雾”“蒙”“翅”三个字关键笔画是撇和捺,要写得舒展才能美观。

  ③念口诀书空指导写舒展:

  撇有锋,捺有脚,笔画要拉长,笔锋要展开。

  ④学生在田字格内书写“雾”“蒙”“翅” “鼻”,教师对照标准评价投影点评。

  星级评价:★书写正确,★注意横画间距,★撇捺写得舒展。

  ⑤对照标准,学生再次各写一个“雾”“蒙”“翅” “鼻”。

  2.出示第二组词语:浓浓的苦苦的热腾腾

  (1)指名读词语。正音“热腾腾”,作为ABB式词语,后两字应读成第一声。

  (2)发现本组词语的特点:都是叠词。

  3.出示第三组词语:一瞬间舒畅凝神静气

  (1)指名读词语。正音“凝”字读作“nínɡ”.

  (2)不同方法理解词义:“一瞬间”指时间很短;做做“舒畅地呼吸”的动作、“凝神静气”的样子。

  (三)把握内容

  1.课文用了很多段落来写父亲。主要写了父亲干什么?读课文,标出写父亲的段落,连起来读读,说说发现。

  2.根据回答小结:主要写父亲和我谈鸟的事情。

  3.全文讲了什么事情?再次自读课文,试着从文中找出以下信息。

  4.借助图表,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做出判断

  (一)读了几次课文后,我们对于父亲有了一定了解。看课后第2道判断题。(出示语句: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

  ◇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

  ◇父亲很善于观察。

  ◇父亲热爱自然。

  ◇父亲曾经是个猎人。

  (二)这些说法是正确的吗?

  1.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这个说法对的吗?

  2.交流后总结方法:依据课文中的原句对这道判断题进行判断。板书:原句对照。

  3.自主阅读课文,对后四个说法进行判断。

  4.前后四人小组内交流,指导学生整合信息,并用上句式“我认为()这句话是(正确、错误)的,因为()。”说清判断的理由。

  5.用以上句式全班交流:

  ①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

  第二条判断是正确的`,重点交流第12-17自然段父亲和“我”的对话。

  “鸟也有气味?”

  “有。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黎明时,所有的鸟都抖动着羽毛,要抖净露水和湿气。

  “每一个张开的喙都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

  “鸟要准备歌唱了。”

  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

  根据学生汇报小结:父亲对鸟睡觉、起床、呼吸、歌唱等生活习性非常了解,从而判断这句话是正确的。(板书:知鸟性)

  讲解13、14、15自然段只有前引号没有后引号,因为这是父亲一个人说的话。

  ②父亲很善于观察。

  这条判断是正确的。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关注课文1--6自然段,用“--”划出描写父亲善于观察的句子和词语,抓住“上上下下”、“望了又望”、“闻了又闻”等关键词句谈理由,初步感知父亲观察非常仔细、全面、认真。(板书:看知鸟动闻知鸟味)

  ③父亲热爱自然。

  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引导学生关注第18-19段,了解父亲为鸟的快乐而快乐。可见他热爱大自然。再联系全文看,父亲喜欢树林和鸟,了解鸟的习性,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

  ④父亲曾经是个猎人。

  这条判断,可引导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关于父亲是否做过猎人,凭借课文中的信息,并不能得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的结论,学生能自圆其说即可。

  6.总结方法:

  关于课文的说法对不对,有原句的时候,可以对照着原句判断;没有原句的时候,可以从文中找出依据判断。(板书:联系全文。)

  四、摘抄语句,做好积累

  把文中觉得优美生动的句子,抄写下来。

  五、板书设计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12

  教学要求

  1、初步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掌握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讲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在小兴安岭春天这个美丽的大花园中,都有哪些美丽的景物呢?请同学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____”画出这些景物。(相机板书: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1)“抽出”是什么意思?(长出)那么课文为什么不用“长出”,而用“抽出”呢?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学生思考、自由回答(只要是感受到树木发芽生长速度快,这样写更加生动形象)

  (2)你从“淙淙”这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溪水欢快的歌声,生可自由回答)

  (3)教师引导:课文中的.小鹿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来看自己的影子的?(高兴)

  (4)你从哪一个词语感受到呢?(欣赏)

  二、讲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师过渡:沿着作者的写作顺序,我们该走进夏天。(由学生答)

  1、咱们推荐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夏天。(学生推荐)

  2、一生读,其他同学思考:在夏天这个大花园里,你仿佛看到了哪些景象?(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树木雾太阳野花)

  (1)树木这样茂密,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你会用那些词?(密密麻麻/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

  (2)生读“早晨,……整个森林……”师: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3)生读“太阳出……草地上。”师:这里有一个多音字,宿舍的“舍”,读第4声,还有一个读____(让学生说“舍”第3声,组词等)。

  师:这里把什么比着什么?(太阳金光比着利剑)

  (4)生读“草地上盛开着……”师: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花儿正在比美)。

  三、讲读第4-5自然段

  师过渡:小兴安岭春天生机勃勃,夏天葱葱茏茏,秋天和冬天也各具特色呢,请同学们自读下面的自然段,划出描写秋天和冬天特点的句子,一会儿和同学们交流交流好吗?

  (1)师:这里为什么用“飞舞”而不用“飘落”呢?(“飘落”只表示树叶往下落的动态,“飞舞”则表现了落叶随着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生动形象)。

  师:落叶飞舞让你联想到什么?(彩蝶纷飞)

  (2)师:你知道吗,同一个“飞舞”在课文中还出现了呢?请读:“冬天……

  师:从这两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交流,师相机板书:雪花飞舞厚雪没膝)

  四、总结全课,留下悬念

  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走进小兴安岭这个美丽的大花园,欣赏了这里一年四季的美景,那里的树木、积雪、小溪、小鹿,那里的白雾、太阳、草地、野花,以及那落叶、雪花飞舞的样子,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难怪人们会说这是(指课题,生齐读--美丽的小兴安岭)那么下节课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到小兴安岭中寻宝,在寻宝中领略小兴安岭的另一种美丽。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搜集小兴安岭的资料。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13

  教学要求:

  1、认识“钥、匙”等11个生字。会写“盒、丰”等13个字。能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1、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让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到户外去感受秋天,还可查阅资料从文字图片上去感受秋天。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秋色,育情导学。

  1、教师引述:这儿有几幅画面,想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好吗?

  2、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一一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展示课件。

  3、唤起情感:你觉得这样的景色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4、学生交流看法和感受。

  5、想象导学:

  a、请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说说是谁把美好的秋色带到我们的眼前?

  b、有位作家觉得是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在他的眼里,那细细的雨犹如一位变幻神奇的魔术师,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吗?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1、播放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想象画面。

  2、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初步体悟本文语言文字的美。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美的语句和段落多读几遍。

  4、把自己认为美的语句和段落读给同桌听听。

  5、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

  三、品读课文,想象动情。

  1、品读第一自然段。

  (1)营造气氛,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谈谈自己对本段的看法。

  (2)在品读时,注意读好“清凉和温柔”、“轻轻地”、“留意”,其中“留意”一词需引导学生理解。

  (3)想象画面: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2、品读第二自然段。

  (1)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朗读后并回答。

  (3)采取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并把那一句所描写的景物简单地画一画。

  (4)品析文字: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有趣?

  (5)联系生活,丰富想象:你能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书上那样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吗?

  四、变读为述,积累语言。

  1、师引:假如是在诗歌朗诵会上,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把这两段内容朗诵给大家听?

  2、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朗诵练习。

  3、指名学生上台进行表演性朗诵并点评。

  五、识字写字。

  1、学习生字,交流学法。

  注:注意区别“飘、漂、票”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你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

  3、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秋天的雨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有着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她把秋天的田野染得格外美丽,引读第二自然段。

  3、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品悟、想象第3自然段内容。

  a、教师引导:谁能说说你从第3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

  b、学生交流后,再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

  c、出示“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读后让学生说说小朋友的脚怎会被香味勾住?

  d、转换角色,让学生进一步想象,交流感受: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花丛中,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e、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第3自然段,可让学生评赏谁读得好,以评促读。

  2、品悟、想象第4自然段。

  a、师转换话题: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挺会关心人的呢!谁来读读第4自然段?

  b、多人次指名学生读后,可让学生说说,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他会对一些好朋友关心地说些什么?

  c、引导学生具体、丰富地想象后,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其他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d、语言训练:出示说话卡片:“它告诉大家,____________。小喜鹊____________,小松鼠____________,小青蛙____________,松柏____________,杨柳树叶____________,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先让学生说说其它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然后讨论交流这些话如果放在文中,放在哪里最合适。

  三、总结拓展。

  1、出示课文第1—4自然段的开头句,让学生背诵课文,学生愿意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

  秋天的雨,是一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有一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吹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活动:美丽而又丰收的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学了这篇课文后,此时同学们最想做的又是什么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余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观察活动,为语文园地的教学活动作铺垫。

  板书设计:

  秋天的雨

  是一把钥匙

  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带来冬天的消息丰收欢乐

  教学反思

  《秋天的雨》是一篇语言特别有韵味的写景美文。我在教学之前便给它定位为重点让学生欣赏文章的语言的韵味,感受秋天绚丽多彩的`色彩美、美妙的声音,让学生以各种形式的读来感受和想象。

  教学中我首先以秋天的季节特点导入,然后配乐范读课文。让学生听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通过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通过词语分组让学生感受新词的层次,在这里我没有在田字格里给学生范写,这是一个关键的失误,三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独自认读、写字的能力,这一点以后我会多加注意。

  重点讲第二自然段: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在读中抓住两个重点句子:“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呀扇呀,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红红的枫叶像像一枚枚邮票,飘呀飘呀,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读中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句子并同桌讨论,再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然后拓展训练“_______像______”的句式。在让学生欣赏优美句子的同时,让学生发挥想象,能说能写。学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感受秋天的色彩美。说说秋天有那些颜色?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在重点字词上,抓住“邮”这个字,用换词的方法,例如换成“带”可不可以,让学生体会“邮”字的好处,并进行交流。

  上完这节课,我感受很多,思考很多。有收获也有遗憾,教学中,首先是师生都走进了文本,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同时能较好地落实知识点并拓展,收到较好的效果。但也有遗憾,安排计划只能是预设的,而课堂是多变的。当学生不能按照我的预设回答问题时,我有一些手忙脚乱,安排欠妥,在某些环节放开了没能即时收回来,造成时间不够,没有时间“回读”感受也说明我的教学不娴熟,没有做到“教育机智”。而且这篇课文应以读为主,但在指导学生朗读上功夫不够,没有让人感觉到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有层次的进步的朗读,应该让学生也尝试配乐朗读。

  在安排课时上第一课时应该重点强调字词基础,把生字和生词砸实,比如组词,多音字,偏旁等,让学生在预习的同时自己来交流反馈。并且把练习册的练习当堂订正反馈。而我在教学中省略了这些步骤,有失妥当。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应该多多注重细节,灵活应变,争取进步。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1、认读7个字。

  2、选择合作伙伴,分角色朗读课文。

  3、能用冒号,引号写一句话。

  4、懂得在生活中,学习之中遇到困难要坚强、勇敢。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在熟练朗读中体会大山说的话。

  2、体会冒号引号的用法,并试写一段对话。

  教学准备

  1、结合具体内容复习冒号引号用法。

  2、准备图片,课上写话练习。

  3、学生准备

  4、巩固复习冒号引号用法。

  5、课前分组,准备练习分角色朗读。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二、自学生字、新词。

  自由学习生字生词(借助字典等。)

  三、学习交流。

  1、到题目你想问些什么?

  2、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次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说话的方式: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4、次细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注意收集问题

  5、读课文,说一说课文都介绍了谁?

  (出示课件,分角色朗读)(课前分组)

  四、分角色朗读。

  以小组为单位,读。然后选择较好的'小组展示,大家评议。要读出语言行动,形象,活泼,有感情地朗读。指名答,写了小河、小溪、瀑布、大山之间的对话。

  五、让学生说说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懂得到了什么?

  六、指导学生进行写话练习。

  全文运用了冒号、引号,在写句子前,可让学生自选一两句,读一读,体会用法,然后再写。

  1、一看,选一幅你最喜欢的图片。

  2、一想,这幅图中都有哪些动物?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3、挥想象,它们可能会说些什么?

  (充分利用说的机会激发学生想象力,并且引导理解较慢的同学,给他们做示范,时间要给足。先让擅长发言的同学说,之后让理解较慢得说,实在不好的要复述别的同学发言,做到学说,学写,以促进全面协作)

  4、它们之间的对话写出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然后查字典注意正确使用冒号,引号(小组内自己交流,把好的作品再集体展示。)

  七、作业:

  1、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完成写话。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深刻的体会到小河的快乐,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了小河的坚强与勇敢。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15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编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这也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缤”等11个生字。会写“盒、颜、票”等13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教学难点】

  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课前准备:

  1.教师:搜集课文的相关的音频、图片资料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秋色,育情导学。

  1.教师引述:这儿有几幅画面,想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好吗?

  2.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一一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展示课件。

  3.唤起情感: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4.学生交流看法和感受。

  5.想象导学:

  a、请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说说是谁把美好的秋色带到我们的眼前?

  b、有位朋友觉得是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在他的眼里,那细细的雨犹如一位变幻神奇的魔术师,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吗?

  【设计意图】在交流分享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对于秋天的印象和生活经验、感受,以此为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想象,把美好的秋色通过语言进行表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1.播放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你们觉得秋天的雨神奇吗?

  3.你们最喜欢哪几段内容?

  4.梳理文章的脉络。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

  【设计意图】通过听读课文,让学生从总体上了初步感受诗歌的内容,通过交流也让学生进一步清晰了文章的具体内容,也在交流中掌握学生初读课文的学情。

  三、品读课文,感受神奇。

  1.品读第1自然段。

  a、自由朗读:能不能怀着喜欢的感情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b、指名多人次地朗读第1自然段:谁愿意把第1自然段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听?

  c、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情趣体悟情感:你觉得秋天的雨神奇在何处?

  d、指名交流并读出神奇之处。

  e、激发情趣: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2.品读第2自然段。

  a、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b、指名学生朗读后并回答。

  c、采取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并把那一句所描画的景物图片贴到黑板上。

  d、品说文字: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有趣?

  e、联系生活,丰富想象:你能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书上说的那样有趣吗?

  【设计意图】根据诗歌的意境和学生的学习心理,充分创设情境来激发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等多种方式来体会、感受,让学习方式变得丰富,也提高学习效果。

  四、变读为述,积累语言。

  1.师引:假如是在诗歌朗诵会上,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把这两段内容朗诵给大家听?

  2.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朗诵练习。

  3.指名学生上台进行表演性朗诵并评点。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性朗诵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展示和评点来提高对于诗歌的赏析能力。

  五、习写生字和词语,当堂展评。

  【设计意图】当堂的练写效果会比课下的练写效果好,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保障十分钟的课堂练写对于他们掌握生字词、写好规范字是非常有必要的。

  六、拓展练习。

  1.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和自己喜欢的语句。

  2.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点,仿照书上某一句式写一句话。(两个作业可以任选其一)

  【设计意图】抄写和仿写有助于巩固课堂的学习效果,自主选择作业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用多种方式激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检查既巩固上节课的学习成果,也能让学生了解学生的学情,从而自觉调整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和进程。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引述:秋天的雨就象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有着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她把秋天的田野染得格外美丽,下面请再读读课文第2.3两个自然段,看看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好吗?

  2.学生自读:要求学生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3.采用指名读、比赛读等方式激发学生朗读,丰富表象。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的展示,可以了解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程度,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既是对上节课学习要求的'延伸和总结,也更是培养学生重视课文朗读的习惯。

  三、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品悟、想象第3自然段内容。

  a、教师引导:谁能说说你从第3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

  b、学生交流后,再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

  c、出示“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读后让学生说说小朋友的脚怎会被香味勾住?

  d、转换角色,让学生进一步想象,交流感受: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花丛中,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e、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第3自然段,可让学生评赏谁读得好,以评促读。

  2.品悟、想象第4自然段。

  a、师转换话题: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挺会关心人的呢!谁来读读第4自然段?

  b、多人次指名学生读后,可让学生说说,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他会对一些好朋友关心地说些什么?

  c、引导学生具体、丰富地想象后,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其他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d、语言训练:出示说话卡片:“它告诉大家,_________。小喜鹊______,小松鼠_______,小青蛙_______,松柏_______,杨柳树叶_______,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先让学生说说其它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然后讨论交流这些话如果放在文中放在哪里最合适。

  【设计意图】在复习巩固的基础上,通过抓关键词句、找一些语言训练点来精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具体、丰富地想象,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美好意境。

  四、总结感受,拓展活动。

  1.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用以评促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好这段话。

  2.联系全文内容,让学生思考回答: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a、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

  b、然后集体交流。

  3.引导学生拓展活动:美丽而又丰收的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学了这篇课文后,此时同学们最想做的又是什么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余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观察活动,为语文园地的教学活动先作铺垫。)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同时也在交流中拓展了课余观察活动的形式。

  教学反思: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节成功的语文课,琅琅的书声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学设计中,我重点设计以“读”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把抽象的、文学性的语言转化为具体的想象,让一幅幅秋天的图画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同时,通过模仿句式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初读课文时,尊重学生的感受,让学生从整体感受秋天的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谈自己的初读体会,再带领孩子一起走进秋天,去一一欣赏秋天的美景。这样的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能更快地进入状态。真正体现了顺学而导,以生为主的教学原则。

  教学中,我尽可能地营造了一个美的氛围,通过音乐、图片等渲染,创设了良好的气氛,并通过教师的朗读,让学生走进文本,感受秋天的美,课文语言文字的美。在朗读中遵循学生的个性体验,根据学生的爱好,选择性地进行对句子的朗读指导,并没有过多理论上的要求,只是用了一个动作,一张图片,让学生对整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既有了形的感知,又有了情的体验。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06-20

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教案01-13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10-18

部编版上册语文园地教学设计04-12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教案05-22

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教案01-16

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教案07-15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5篇[精选]08-28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精选15篇]06-21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部编版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