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精选11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 1
妙析教材
这个《语文园地》共设了三个板块。“交流平台”指导学生能和同学交流课文里有新鲜感的语句,有意识地积累自己感兴趣、觉得优美的语句。“词句段运用”中包括交流发现成语的特点,积累成语,通过朗读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并为小组取名字。“日积月累”意在让学生积累古诗《所见》。
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于自己感到新鲜的语句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意识。成语学习在二年级已有接触,因此这八个成语的特点,学生也易于发现。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也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但在组名的选取上需要教师的指导。古诗《所见》是一首描写儿童的诗,学生应该能产生共鸣,背诵起来问题不大。
教学建议
交流平台--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新鲜语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成语--通过讨论交流,从不同的角度发现成语的特点。
句子--借助不同的朗读方式,表达句子的意思。
给小组取名字--合作创新,为兴趣小组取符合其特点且有个性的名字。
日积月累--结合图片、诗意指导学生快速背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互相交流有新鲜感的语句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并能和同学交流成语的特点。
3.指导学生练读句子,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4.指导学生组建兴趣小组,并为小组取合适而又响亮的名字。
5.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所见》。
【过程与方法】
运用交流、讨论、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空间,实现自我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养成互相交流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及朗读的能力。
3.让学生有团结合作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交流成语的特点,指导朗读、背诵古诗。
难点
组建兴趣小组,并为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积累本,课前组建好兴趣小组。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交流有新鲜感的语句,学会摘抄积累词句。
2.积累成语,交流自己的发现。
3.练读句子,交流自己体会句子意思的方式。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会交流。
难点
体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朗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多媒体出示下列语句。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2.请两位学生朗读。
3.拿出积累本,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摘抄。
4.全班交流。
5.评选本周“最佳积累本”。
二、词句段运用
(一)学习成语,交流发现。
1.出示下列成语。
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2.小组内互相猜猜成语的意思。
3.全班交流成语的意思。
4.结合课件了解成语意思。
5.小组内议一议这些成语的特点。
6.全班交流。(这些成语中都有表示人的身体部位的词。这些成语中都含有近义词。)
7.把这些成语摘抄到积累本上。
(二)练习朗读,交流朗读方式。
1.同桌互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读出了什么。
2.课件出示第一个句子。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教师提示学生,从这个句子中你明白了什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兴奋)我们还可以怎样读。
学生练习,教师相机提示。
3.学生自己练习读第二、三句。
4.展示读句子。
读第二个句子时要强调“一点儿”,突出孙中山的“不懂”。
读第三个句子时要强调“不懂就要问”,突出孙中山敢于质疑、勤学好问的精神。
5.教师小结。
要想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可以想象当时的情境,可以改变自己的语气语调,甚至可以用上肢体语言等方式。
梳理板书
语文园地
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第二课时
课时安排
1.指导学生组建兴趣小组并为小组取合适而又响亮的名字。
2.背诵古诗《所见》。
重点难点
重点
让学生学会组建兴趣小组,并为小组取名。
难点
背诵古诗《所见》。
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运用
组建兴趣小组,并为其取名。
1.学生根据课前建好的兴趣小组略调位子,坐在一起。
2.教师出示取名方法。
(1)要能体现活动的特点。
(2)可以在名字中加入有个性的词语。
(3)人看了名字就能记住。
3.小组同学合作为组取名。
4.全班交流组名,教师点评。
5.小组合作设计组牌,利用课外时间制作完成。
二、日积月累
1.导入古诗。
同学们,昨天你们有没有积累新的知识呢?愿意交流的同学和大家分享一下吧。今天,我们一起来积累一首古诗。
2.看图了解诗意。
(1)(出示插图)谁能把看到的内容说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说图意)
(2)师总结:夏季的一天,一个牧童骑在黄牛的背上,唱着动听的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便停止歌唱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看见这一幕,诗人诗兴大发,于是便将此情景用诗句记录了下来。诗名就叫《所见》,你们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袁枚)
3.了解作者。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随园老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
4.初读古诗。
(1)指名读古诗,教师对于其中学生读不准的字加以指导。
(2)学生自读古诗,理解诗中部分词语的意思。(樾:“树荫”的意思。“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欲:想要。 捕:捉。 鸣:叫。)
(3)再次观察课文插图。想象: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优美动听、响亮)
(4)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这可真是一个快乐的小牧童,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牧童此刻的心情呢?
①美美地读一读。
②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
(5)作者袁枚正欣赏着牧童悦耳的歌声,突然,一个小插曲出现了。
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①牧童想干什么?(观察图中牧童的表情。)
②牧童怎么知道树上有蝉?(引导学生找到“鸣”字。)
③读到这里,你觉得牧童是个什么样的小孩?(活泼、顽皮、机敏、开朗、可爱……)
(6)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7)谁能把这有趣的一幕读出来呢?个人读、小组读。
5.尝试背诵。
梳理板书
语文园地
所见牧童 黄牛林樾 鸣蝉迷人的田园风光图
教学感悟
“交流平台”的教学中,我主要以交流为主,让学生交流积累本中的内容,并评选“最佳积累本”,让学生感受到积累的快乐。在教学成语时,我仍然采用交流的方式,只稍作提示,由学生自己发现成语的特点。怎样朗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这一内容,在采用交流的方式之前,我先给学生以指导。对于组建兴趣小组并取名这一内容,我事先让学生组建好小组。课堂上,我打破学生座位的障碍,大胆地让同一兴趣小组的同学坐在一起。这一突破,极大地鼓励了学生参与这一活动的积极性,为他们自取组名创设了宽松的氛围。在古诗的教学中,我讲了学生难理解的,引导他们赏析古诗,进入情境,从而快速背诵古诗。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 2
学习目标:
1、和同学交流课内外阅读时遇到的具有新鲜感的词句,体会有“新鲜感”的语言魅力。
2、能养成主动积累“有新鲜感”词句的习惯。
3、通过看图、感悟、诵读,理解并体会古诗,积累《所见》一诗。
学习重难点:
重点:
体会有“新鲜感”的语言魅力,能养成主动积累“有新鲜感”词句的习惯。
难点:
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教法学法:
图文结合讨论交流感情诵读
学习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
生:阅读记录表
学习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一》的内容。
二、交流平台
(一)师:孩子们,老师在读书时,常常会遇到一些很不一样,具有新鲜感的句子。
课件出示: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生自由读句子、指名读、齐读句子。
1、师:这个句子选自我们这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你觉着这个例句什么地方具有新鲜感?和同桌交流交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树枝不摇、鸟儿不叫、蝴蝶停歇突出了窗外的安静。)
再读句子。
3、拿出课文纸,画出具有新鲜感的词句,并四人以小组交流具有新鲜感的地方。指名交流。
4、师:遇到这样有新鲜感的词句,我们该如何做呢?
板书:摘抄积累反复阅读
5、抄写积累的有新鲜感的.句子。
(二)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篇泰戈尔的散文诗《职业》。师范读。
自由读文,你有什么感受?(职业没有高低贵贱。选择自己热爱的,能为别人做奉献的事业。)
在这篇散文诗里,老师很喜欢这一句有新鲜感的句子。
出示: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1、指名读句子,其他人边听边想:什么地方有新鲜感?
预设:更夫。(每天夜里敲竹梆子或锣来提醒人们时间的人。)
说了说这句话蕴含的丰富哲理。
2、默读诗歌,画一画自己认为有新鲜感的词句,并抄写下来。
(三)读一读自己所积累的词句。
师:就像旅行总能看到新鲜的风景,阅读时我们也总能遇到新鲜的词句。在平时的课内外阅读中,遇到这样有新鲜感的词句,不仅要摘抄积累下来,还要反复阅读。
三、日积月累
(一)师:童年是最幸福的,因为童年生活无忧无虑,丰富多彩。老师想请你们回忆一下,你最难忘的童年趣事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告诉大家。
生自由表达。
师:假如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古代,去看那个时候的孩子喜欢玩些什么,一定很有意思。
生读:《村居》师:和你们一样大的孩子在干什么?(放纸鸢)
生读:《宿新市徐公店》师:这些孩子又在干什么?(追黄碟)
生读:《小儿垂钓》师:这个孩子在干什么?(钓鱼)
(二)出示:《所见》
1、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袁枚笔下的这个孩子在干什么。
2、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师:字音读准了,句子读顺了,还不算会读。我们还要读好诗歌的节奏。师范读。各种形式诵读。
3、孩子们,请你们看看这幅图,谁能告诉我“牧童”是做什么的?
4、齐读,想想:牧童在干什么?板书:牧童
根据回答板书:骑黄牛、唱着歌、听到蝉叫、闭口站立。
5、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师:孩子们,看,这个小牧童起着黄牛,嘴里还唱着歌,他的歌声怎么样?(嘹亮)从哪儿看出来的?(振林樾)什么意思?(在林中回荡)
小牧童走着走着,忽然听见--蝉在鸣叫。师点明:鸣就是鸣叫的意思。
小牧童听见蝉在鸣叫心里--想要捕蝉。谁来说说“欲”的意思。你怎么知道牧童想要捕蝉呢?立是什么意思?
6、袁枚笔下的牧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悠闲自在、机智聪明、活泼可爱)从哪儿感受到的?指导朗读。读出他的--
7、师:这首诗很简单,我相信你们很快就能背诵下来。自己先试着背一背吧。
指名背。齐背。(节奏)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 3
教学目标
1.积累本单元所学的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并正确地摘抄。
2.学习描写人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成语,并学会正确地书写。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把握停顿节奏和重音。
4.给兴趣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
5.背诵古诗《所见》,感受古诗的美好。
重点难点
重点:
1.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2.积累描写人的成语。
3.背诵古诗《所见》,感受古诗的美好,感受诗中的美景和情感。
难点:
1.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把握停顿节奏和重音。
2.给兴趣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学习“交流平台”。
过渡语:我们在学习一篇课文时,经常会遇到生字、生词,还有一些很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我们可以多读几遍,然后摘抄到笔记本上。
1.学生自由朗读书上的两个句子。
2.小组内互相读、正音,交流自己喜欢的其他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书上的句子。
4.抄写词语、句子。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学词语。
1.自由读这些成语。
2.指名读,带读。
3.谈发现: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
(都是用来描写人的,有的形容人的动作,有的形容人的.神态和心理活动。)
4.还能说说类似的成语吗?(如:怒目圆睁、弓腰驼背、心急如焚等)
5.选取一个成语演一演或用成语说一句话。
(分组合作,先是组内互相表演,然后在全班内表演,再指人点评)
(二)读句子。
1.按要求试着自由朗读书上的三个句子。
2.小组内交流,互相朗读,互相评议。
3.指名朗读,全班评议,教师相机指导。
朗读句子,除了要将句子读正确、读流利之外,还要恰当地运用停顿和重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表示停顿)
示例:
(1)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2)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3)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4.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
(三)给兴趣小组取名字。
1.教师提出建议。
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请你来给兴趣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吧!
2.小组内交流讨论,写出兴趣小组的名字。
3.请各小组派代表说出兴趣小组的名字,全班评议。
教师相机指导:给兴趣小组取名字,注意名字要新颖、响亮,能体现出这个兴趣小组开展活动的特点,要加入一些个性化的词语,让人一看就能够记住。如:
天籁合唱团小天鹅乐队快乐读书吧
兰亭书法小组蓓蕾语文社圆梦足球队……
4.自愿组建兴趣小组,推荐组长,商议如何开展活动。
(四)课后活动。
第2课时
学习“日积月累”。
1.观察左边的图片: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喜欢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完整的句子)
2.指导朗读。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指名读,强调某些字音的正确读法。
(3)老师示范读,要读出节奏美。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再指名读,要读出真情实感。
3.体会诗意和诗境。
(1)同桌交流:从这首古诗中你读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教师补充讲解诗歌描绘的画面及大意。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4.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古诗并背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 4
教学目标:
1. 回顾并交流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能够自然、大方地表达。
2. 准确区别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并能正确运用。
3. 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积累优美语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交流课余生活,积累语句。
难点:准确区别多音字,运用识字方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展示活动前师生共同设计的展示区域及展示物品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一组图片展示不同小朋友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交流课余生活
学生四人小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内容可以包括课间游戏、娱乐活动、小制作、小发明、阅读、兴趣爱好等。
每组推选一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 评议与分享
引导学生讨论各组课余生活安排的不同之处,评选优秀代表并颁发小奖品。
学生谈交流后的感受和打算,教师小结。
4. 多音字学习
学生各自轻声读课本中的多音字,比赛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讨论每组多音字的共同之处,如字形相同但读音和意义不同。
齐读巩固。
5. 识字方法运用
学生自由读课本中的词语,发现并运用识字方法,如形声字、同音字等。
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分享经验。
6. 优美语句积累
学生回顾并背诵本单元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分享给全班。
教师出示几个有代表性的句子,引导学生分析其优美之处。
作业布置:
完成一篇关于自己课余生活的短文,要求内容充实、表达流畅。
积累并抄写课本中的多音字和优美语句。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 5
教学目标:
1. 能够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运用,提取写作方法。
2. 朗读、背诵古诗《所见》,理解诗意。
3. 学会抓住小动物的外形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背诵古诗,提取写作方法。
难点:抓住小动物外形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古诗《所见》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
回顾上一课时内容,简单复习多音字和课余生活交流。
2. 词句段运用
学生辨析近义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通过例句学习如何抓住小动物的`外形特点进行描写。
学生自由读例句,分析特点,然后尝试描写自己喜欢或熟悉的小动物。
3. 古诗学习
导入古诗《所见》,介绍诗人袁枚及创作背景。
学生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观察插图,说说诗人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分组读、齐读、师生对读等多种方式朗读古诗。
引导学生尝试背诵古诗,并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4. 写作练习
学生根据所学方法,选择一种小动物进行外形特点的描写。
小组内交流,选出优秀作品全班展示。
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古诗《所见》。
完成一篇关于小动物外形特点的短文,要求描写生动、具体。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 6
教学目标:
1. 积累并背诵古诗《所见》。
2. 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准确区别多音字的不同读音。
3. 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并能用流畅的语言进行表达。
4. 培养学生积累优美语句的习惯,提升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背诵并理解古诗《所见》。
2. 准确运用识字方法,区别多音字。
3. 流畅表达课余生活,提升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古诗《所见》的挂图
3. 学生课余生活记录本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课余生活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兴趣。
2. 交流课余生活
学生四人一组,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每组推选代表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评议。
3. 词句段运用
复习多音字,区分不同读音并组词。
朗读并积累含近义词的四字词语,如“摇头晃脑”、“提心吊胆”等,并尝试用这些词语造句。
第二课时
1. 古诗学习
导入古诗《所见》,介绍诗人袁枚及创作背景。
学生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理解诗意,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通过分组读、齐读、师生对读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
2. 习作指导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课余生活,选择一项或一件事进行写作。
教师指导学生拟定提纲,注意条理清晰,内容充实。
学生起草作文,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用词准确性和表达的`流畅性。
学生交流作文,师生共同评议,提出修改意见。
第三课时
1. 展示与反馈
学生展示修改后的作文,教师点评,鼓励学生继续进步。
评选优秀作文,颁发小奖品,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写作。
2. 总结与拓展
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强调积累优美语句和识字方法的重要性。
布置课外作业,如继续观察生活,积累新鲜词句,准备下一次的分享。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 7
教学目标:
1. 积累优美语句,并能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2. 学会抓住人物特点进行描写,完成习作。
3. 熟读并背诵古诗《忆江南》。
教学重难点:
1. 积累并运用优美语句。
2. 抓住人物特点进行描写。
3. 背诵并理解古诗《忆江南》。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古诗《忆江南》的挂图
3. 学生准备的相关写作素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交流平台
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学生分享积累的优美语句。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语句的特点,如运用修辞手法、描写生动等。
2. 词句段运用
辨析近义词,如“荡漾”与“飘荡”、“轻巧”与“轻快”等,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
句子积累运用,分析例句特点,指导学生描写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第二课时
1. 习作指导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特点进行描写。
通过“你说我猜”游戏,让学生描述班级中某位同学的.特点,其他同学猜测。
指导学生选择一两点人物特点进行写作,注意格式和表达的流畅性。
学生起草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2. 古诗学习
导入古诗《忆江南》,介绍词人及创作背景。
学生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引导学生疏通词意,体会词人对江南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学生熟读成诵,教师检查背诵情况。
第三课时
1. 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学猜测描述的是哪位同学。
教师和同学共同评议作文,提出修改意见。
评选优秀作文,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2. 总结与拓展
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强调抓住人物特点进行描写的重要性。
布置课外作业,如继续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为下一次写作做准备。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 8
教学目标:
1. 积累优美语句,并认真抄录在摘抄本上。
2. 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掌握多音字的不同读音。
3. 背诵并理解古诗《所见》的含义。
4. 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分享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优美语句和背诵古诗。
难点: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交流课余生活的'具体细节。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生字生词卡片
学生课余生活记录本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通过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引出《语文园地一》的学习内容。
二、交流平台
1. 回顾本单元积累的优美句子,指名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2. 教师展示句子:“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句子中的新鲜感。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本单元中积累的优美句子及其感受。
三、词句段运用
1. 出示成语:“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 引导学生观察成语中加点字的特点,理解其含义并尝试造句。
四、课余生活交流
1. 学生四人小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包括游戏娱乐、课余辅导训练、个人爱好、家务劳动等。
2. 每组推选一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评议其课余生活安排的不同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成语和优美句子。
二、习作指导
1.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导入主题: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
2. 学生自由讲述自己的课余生活,教师点评并提供写作指导。
3. 学生拟定提纲,起草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4. 学生交流作文,师生共同评议,学生各自修改。
三、日积月累:古诗《所见》
1. 导入古诗,简介诗人袁枚。
2. 学生自由读古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 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结合注释理解古诗意思,体会诗人情感。
4. 多种形式朗读古诗:分组读、齐读、师生对读等。
5. 学生试背古诗,教师检查背诵情况。
四、总结提升
1.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强调积累优美语句和背诵古诗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交流课余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 9
教学目标:
1. 积累含近义词的四字词语,并能用它们说句子。
2. 学会读好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学习有感情的朗读方法。
3. 熟读并背诵古诗《忆江南》。
4. 依托“词句段运用”,学会描写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四字词语,学习有感情的朗读方法。
难点:学会描写小动物的外形特点,背诵古诗《忆江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描写小动物的例句
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 回顾本单元学习,学生分享自己积累的含近义词的四字词语。
2. 教师出示词语:“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讨论其特点。
3. 学生尝试用这些词语造句,并分享给全班。
二、词句段运用
1. 出示例句:“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学生自由读,分析例句的特点。
2. 引导学生抓住动物的外形特点进行描写,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3. 学生尝试描写自己熟悉或喜欢的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并在小组内交流。
三、朗读有方
1.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读好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强调重读和轻读的区别。
2. 出示句子:“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学生练习朗读,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四字词语和例句。
二、古诗学习
1. 导入古诗《忆江南》,简介词人及创作背景。
2. 学生自由读古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 教师范读古诗,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和感情。
4. 学生分组讨论古诗意思,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5. 学生尝试背诵古诗,教师检查背诵情况。
三、实践活动
1. 学生分组设计兴趣小组的名字,要求抓住小组活动特点,体现个性。
2. 小组内交流讨论,选出最佳名字并在全班展示。
四、总结提升
1.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强调积累四字词语、学习朗读方法和背诵古诗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观察小动物,练习描写其外形特点。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 10
教学目标:
1. 积累优美语句,并认真抄录在摘抄本上。
2. 发现并积累含近义词的四字词语,并能用它们说句子。
3. 学会读好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学习有感情的朗读方法。
教学重、难点:
读好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学习有感情的朗读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 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学生分享自己积累的好句子,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2. 教师大屏幕出示两个例句:“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和“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3. 学生读句子,思考并交流阅读体会。
4. 教师小结:阅读是丰富精神世界的良方,读到的好词好句是改变精神世界的良药。
二、词句段运用
1. 出示词语: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
2. 学生自由读词语,教师正音,开火车读词语。
3. 观察词语,发现特点:每个词中划横线的两个字都是一组近义词。
4. 学生选一两个词语造句。
三、朗读有方
1. 教师出示句子,指导学生找出句子中突出意思的词语,并练习重读。
2. 学生练习朗读,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语文实践活动:给兴趣小组起名字
一、自主探究
1. 谈话导入,强调名字的重要性。
2. 学生自学书上的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
3. 教师整理自探提示,学生讨论兴趣小组名称的特点。
二、小组合作
1. 教师出示已有的小组名称,学生讨论其特点。
2. 学生自己设计小组名称,在小组内交流,选出一个最好的,在班级中展示。
3. 教师择优给小组命名。
三、拓展延伸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第三课时
日积月累:古诗《所见》
一、导入
1. 夏天是山村最美的季节,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了解诗意。
二、初读古诗
1. 学生自由读古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 指名学生朗读全诗,教师正音。
3. 学生自读诗文,提出不懂的地方,教师解答。
三、精读古诗
1. 读第一、二句,观察插图,想象画面,体会牧童的快乐心情。
2. 读第三、四句,理解牧童想要捕蝉的情景,体会牧童的活泼、顽皮。
3.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4. 学生试背古诗。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 11
教学目标:
1. 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并学会合理安排课余生活。
2. 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并读给父母听。
3. 发现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4. 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展示活动前师生共同设计的展示区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课余生活
1. 学生四人小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2.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 共同评议,学习好的.课余生活安排方法。
二、习作指导
1. 激发学生兴趣,导入习作主题。
2. 学生自由讲自己的课余生活,教师点评。
3. 学生开始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4. 写好后读给同学们听,师生提出补充意见。
第二课时
一、多音字学习
1. 学生认读生字,区分多音字的不同读音。
2. 组词练习,巩固多音字的掌握。
二、古诗学习
1. 教师范读古诗《小儿垂钓》,学生自由读。
2. 简要介绍诗人及创作背景。
3. 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古诗意思,小组交流。
4. 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教师引导总结。
5. 学生熟读成诵,体会诗意。
三、展示活动
1. 学生准备展示自己课余生活的物品或图片。
2. 师生共同设计布置展示区域,进行展示活动。
3. 评选优秀展示组,颁发小奖品。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相关文章: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语文园地一》07-22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语文园地一》9篇[精品]07-22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语文园地一》(精选13篇)09-06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02-27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12-12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教案04-02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_一单元作文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