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长春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味道》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春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味道》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长春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味道》教案1
教学目的:
知识和能力:掌握10个生字,1个多音字,认识1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练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意思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过程和方法:以读代讲,在读中感悟课文大意,通过寻找并记录好词佳句的方法,与作者进行感情上的沟通;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与秋天对话,挖掘课文以外的深层内涵,学会发现美、欣赏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获、番"的书写,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有关的秋天资料。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节
教学内容:
认读生字。朗读课文,初步感悟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糖的味道是甜的,盐的味道是咸的,醋的味道是酸的,那么,谁知道秋天的味道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秋天的味道》。
二、朗读课文:
1.范读,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2.借助字典,扫清生字障碍,自由读课文。
3.同桌之间读。
4.其他形式朗读课文(指名读、小组读、开火车读等)。
三、学习生字:
四、指导书写生字:
五、作业:书写生字,熟读课文。
第二节
教学内容:复习生字;感悟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练读生字卡片,朗读课文。
二、理解课文内容:
思考问题:
1.第一自然段中,作者写了哪些事物?(秋风、秋菜、秦艽花、气味、炊烟等)
2.这些事物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用书中的`话来说。(亲切、幸福)
3.第二自然段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为过渡段。
4.在第三自然段中,有哪些你不懂的词语呢,画下来。 (借助词典,查找词语的意思)
5.请同学做小老师来讲一讲第三自然段。
6.你是怎样理解第四自然段的呢?
7.课题是《秋天的味道》,纵观全篇,你认为秋天的味道是怎样的呢?为什么?
三、完整朗读课文。
作业:熟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搜集秋天的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
秋风
秋菜
秋实
葡萄
秋香
秦艽花
味道......
第三节
教学内容: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完成书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并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指名、小组竞赛、齐背)
二、完成课后练习:
1.读一读,说一说:
迫不及待
脑清目明
为之一振
首先要说一说自己什么时候有过这种感觉,实际上就是对成语理解的过程。除此之外,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也需要特殊地理解。比如:硕大无比、蕴涵、鲜活、秦艽花等。
2.把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抄下来。
不要仅仅停留在书本中的示例,要鼓励学生自己寻找好词佳句,读一读,并试着说一说喜欢的原因,争取熟读成诵。
3.做一做: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来感受秋天,在游戏、郊游或参观的过程中,及时地记录或拍摄下珍贵的镜头,在小组合作、全班汇报的基础上,使个人所获的信息更加完整,感受更加全面。
长春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味道》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的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中写出的秋天各种事物的味道,感受深秋时节特有的成熟与满足。
教学重点:积累好词佳句,读懂课文,能够有感情地诵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旧带新,导入新课。
导语: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秋天的文章,说说你的感受。
2.的确,初秋时节是美好的,它给秋高气爽的感觉,然而深秋时节作者家乡那特有的味道却留给作者永远的怀想和追忆,使作者久久不能忘怀。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同桌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3.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卡,全班认读,正音。
(2)小组互动,"我说你猜",小组中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其他成员迅速在文中找出来。
(3)当当小老师。
三、再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可前后桌交流。
第二课时
一、由题入手,整体感知。
1.请同学自读课文,边读边用直线画出描写秋天味道的句子,多读几遍。
板书设计:
秋天的味道
秦艽花
红薯地
玉米秸xx亲切幸福
葡萄:色 香 态xx满足
长春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味道》教案3
一、教材概述
《秋天的味道》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板块中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从秋天的味道入手,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来到家家户户写起,全面地描写了秋天醉人的味道、缤纷的色彩和丰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课文语言朴实、生动、自然。"秋天的味道"是课文的题目也是课文的线索,作者将秋天众多的景物用这一条线索巧妙地串起来,给人们描绘了一幅美丽、丰收、欢乐秋景图。
二、学习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并能恰当的使用;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从而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秋天的美好,以及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读中感悟,了解和想象文中所描写的秋天的美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秋天的味道》是一篇抒情散文,基于散文的特点,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他们没有亲历过秋天收获时的场面,所以不太容易体会文章中所描写的种种景象。但是班级中总会有一些学生来自农村,他们有生活经验,对于文字会有更深的`感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发言权留给这样的同学,以点带面,帮助大家更好地领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三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能力,所以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品味文章的含义,并形成自己的感悟,进而用语言表达出来。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音乐《秋日私语》
2、什么是秦艽花?
六、实施过程
㈠ 复习导入。
1、 认读字卡。
2、 配乐齐读课文。
师:同学们,喜欢听音乐吗?今天老师为你带来一首钢琴曲《秋日私语》,下面让我们一起随音乐轻声地齐读课文。
㈡品读课文,交流体会。
1、板书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秋天的味道》。在没有学习之前请同学们思考
一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感觉味道?
2、带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1)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然后再课文中找一找哪个自然段是作者通过嗅觉感受到的秋天的味道,哪个自然段是作者通过味觉感受到的秋天的味道?
(2)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3、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在这一自然段中,作者都闻到了那些味道?
(2) 凉爽的秋风带来的种种味道是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情感?你用书上的话来说说吗?
(3) 我们班有好多同学他们的都曾经亲身体验过秋天丰收时的场面,那么当你看到作者所描写的这些事物时,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好吗?(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那谁愿意带着亲切、幸福的情感为同学们读读这一自然段。
4、 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在这一自然段种有这样的一句话"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谷粟瓜果,都以成熟的姿态呈现在人们眼前。"请大家想想一下谷粟瓜果的成熟姿态,把你想到的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师:这是我们感受到的谷粟瓜果成熟时的姿态,那么作者
看到的瓜果都有什么,它是什么样的呢?它的味道如何?你想知道吗?那就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然后再书上
画出相关的句子。
5、 学习第三自然段。
(1) 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葡萄样子和味道的句子。
(2) 利用描写葡萄样子、味道的句子,体会作者怎么样通过视觉、嗅觉、味觉来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重点理解"迫不及待、脑清目明、为之一振"三个词语的意思)
师:当作者看到这样诱人的葡萄时他有什么举动?"迫不及待"说明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那你在什么情况下回有迫不及待的心情?(学生说句子)
师:迫不及待地送入口中的这一粒葡萄给了作者怎样的感受?一天当中你会在什么时间有这种脑清目明的感觉?(学生根据经验回答)那么老师希望你们能很好地利用造成的时间,进行晨读,能做到吗?
师:又是什么情况下会让你"为之一振"呢?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3) 有感情的再读第三自然段。
师:我们看到作者发现葡萄后,不仅从视觉上观赏葡萄,还从嗅觉、味觉上品葡萄。从这一系列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浓浓的感情,这种感情由欣喜到满足。你能用你的声音把作者的这种感情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文)
6、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在这个自然段中尼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㈢诵读回味,表达感情。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小组汇报读。
3、 回顾课文,整体感知:细细品味了课文之后,你局的作者笔下的秋天都有哪些醉人的味道?
㈣个性表达
师:在作者眼中,秋天的味道是亲切的、幸福的、香甜的,在你眼中秋天还会有怎样的味道?
㈤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如果喜欢其他自然段也可以同时背诵下来。
板书设计:
秋天的味道 秋天带来的幸福 〉
浓浓的秋香
秋风带来的收获
【长春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味道》教案】相关文章:
长春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17
长春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篇01-02
二年级上册语文长春版教案01-19
长春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汉字家园2》教案(通用11篇)12-15
长春版语文教学设计05-08
长春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案《汉字家园》11-17
三年级苏版语文上册教案02-28
长春版一年级语文教案02-18
长春版语文教学设计8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