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的暑假生活”。说一说自己的暑假生活是怎么度过的,经历了哪些新鲜事。自己在想好要讲的内容以后,可以先试着给家人讲一讲,听听家人的建议,也可以和同学进行交流,交流时要把自己的经历讲清楚。讲的时候可以出示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帮助别人更好地理解自己讲的内容。自己在交流的过程中要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讲,可借助图片或实物讲。本次口语交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养成积累生活体验的习惯,乐于与周围的人分享快乐。
教学目标
1.能选择自己暑假生活中的新鲜事,把经历讲清楚。(重点)
2.能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讲,讲的时候能借助图片或实物。(重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搜集学生假期生活的图片。
学生准备:有关自己假期生活的图片或实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再现画面
师:同学们,暑假生活转眼间就结束了,你们的暑假生活快乐吗?
生:(齐)快乐!
师:相信在你们的暑假生活里都发生了很多值得回忆的事情。看,老师搜集了一些同学的暑假生活的画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课件出示:学生可能去的旅游景点,家庭生活的小片段,小河扑腾的水花,树荫下的游戏,几个小朋友开心大笑或沮丧的面部特写……)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并且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不但激发了学生的交际兴趣,而且带来了丰富的交际材料。
二、明确目标,小组交流
师:书上的小朋友都和我们分享了哪些假期里的新鲜事呢?谁愿意来说一说?
生1:小女孩跟爷爷奶奶学会了做简单的农活。现在她会摘茄子,还会给菜地锄草……
生2:爸爸带她去了游乐园。那是她第一次坐摩天轮,从空中往下看,视野一下子开阔了,地上的人和车都变小了……
师:听了她分享的事情,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觉得做农活这件事很有趣、很新鲜。我连家务活都不会干。她可真了不起呀!
生2:她的这次坐摩天轮的经历让我想起了我第一次坐摩天轮的情景,我对这件事很感兴趣。同样的经历,我却和她有不一样的感受。
师:看来这些事情都吸引了大家。我们在介绍自己的暑假生活时,要把自己的经历讲清楚,讲的时候要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同时,借助图片或实物,可以帮助别人更好地理解你讲的内容。
师:在小组里先与同学说说自己的暑假生活,注意要说出自己的感受,表达要清楚,同时可以结合自己带来的图片或实物,让别人更清楚地了解你讲的内容。
设计意图:围绕教材讲清经历,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既借助了教材提示,又联系了生活。
三、互动交流,分享快乐
师:刚才大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谈了自己的暑假生活。现在,就请小组推荐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生1:暑假一开始,我们一家就跟随旅行团到贵阳去旅游。一到贵阳,我就被田地里的向日葵迷住了。
师:谁愿意当小老师提出意见或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提问?
生2:那是怎样迷人的景色?你能具体地说一说那里的景色吗?
生1:(出示照片)大家看,这是我在那片向日葵地里拍的照片,我的身后是一朵朵金色的向日葵。那向日葵的花就像一个个金色的圆盘,在绿叶的衬托下特别美。再看我当时的样子,双臂张开,笑得简直像开花了,那样子完全陶醉了!
师: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1:景色真美,真是太迷人了!在那里,谁都会感到非常快乐。
师:在小老师的提问下,你能结合自己带来的照片,把自己假期里的新鲜事说得具体,你真棒!哪位同学再来说一说自己的暑假生活?
生3:在假期里,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坐海盗船。那是我第一次坐海盗船。
生2:你第一次坐害怕吗?是什么感觉呢?
生3:刚开始时,海盗船慢慢地摇来摇去,像在校园里荡秋千一样舒服。我刚想闭着眼睛享受,突然“嘭”的一声,我被弹了一下,赶紧睁开眼一看,啊!好高哇!真像腾云驾雾一样,刺激极了。一会儿又猛地晃下去,一会儿又猛地浮上来。
生2:海盗船停了时你有什么表现?
生3:海盗船终于停了,我吓得不敢动,有种想吐的感觉。不过,我还是很喜欢坐海盗船。大家看,为了纪念我第一次坐海盗船,离开时,我还特意让爸爸给我买了一个小海盗船作为纪念品。现在,我只要一看见这个小海盗船,就能回忆起当时坐海盗船的情景。
师:听了你的讲述,我仿佛也跟随着你坐了一次海盗船。值得一提的是,你拿出了自己的纪念品小海盗船,引得老师也想去尝试坐一次了,那一定很有趣!
师:你觉得刚才哪位同学说得好?哪位同学介绍得最有趣?
生:我认为××同学讲述自己暑假时第一次坐海盗船的事情很有趣,他把当时的表现、坐海盗船的感受都讲得很生动。而且,那个拿在手里的小海盗船,特别有意思,我想借来仔细看看,不知道可不可以。
师:分享是一种美德,多分享快乐,就能让快乐传递更远,下课后大家可以互相分享一下。最重要的是在听别人讲述时,我们要认真倾听,边听边思考,最后恰当评价,做个理性的小听众,才是最了不起的!
设计意图:交际过程步步深入,而且注重让学生谈感受,给了学生交流的空间和倾诉的时间。借助照片或实物让听众对所讲的内容感兴趣,突出“能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讲,讲的时候能借助图片或实物”这一教学目标。
教学反思
暑假的生活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快乐和自由的,暑假发生的趣事和经历的有意义的事还历历在目,所以,本节口语交际课是孩子们喜欢的。对于假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他们如数家珍,小嘴说个不停。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把经历讲清楚,说出自己的感受,再鼓励其他学生进行提问,从而启发讲述人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讲,又关注到听课的学生倾听的效果。很难得的是,有的学生还能借助照片讲,有的学生还拿来了实物,如到海边捡的贝壳、登上长城的奖牌,使自己的表达更生动了。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一字多音的现象,能准确读出“朝、舍、缝、量、假、强”在词语中的正确读音。
2、认读关于“风”的词语,体会词语表达上的准确、形象。
3、背诵和书写两则有关动脑的名言。
4、培养阅读能力,感受表达的生动、优美。
5、积累与季节有关的词语。
6、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精神,和乐于表达的兴趣。
7、设计春节节日饰品并进行交流,锻炼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并从中了解我国春节的文化。
教学重点:
语文积累;口语交际和习作。
教学难点:
发挥想象,并记叙下来;综合实践活动。
课时安排:
6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多音字;积累词语和名句。
教学过程:
一、多音字。
1、在本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绿色的生字朋友——多音字。
2、出示词语卡片,请学生“找找双胞胎”
自己试读;同桌互查;指名读。
3、练习给多音字组词,填空
4、你还认识哪些多音字朋友?介绍给大家好吗?
二、认一认,读一读。
1、自由读词,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
2、指名读,齐读。
3、再次小声读词,边读边想象词语描绘的情景和感觉。然后在小组里说说想象的画面。指名交流。
4、通过读这些词,你发现感悟出了什么?
三、写一写,背一背。
1、认读名句,简单说说读后的体会。
2、读帖,与小伙伴商量 一下怎么把这两句话写好。
3、指名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4、练习书写。
5、评选佳作全班展示。
6、用最有效的方式背诵两句名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积累与季节有关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阅读
1、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2、说说初读后的感受。
3、默读,划出你觉得写得很好的地方,多品味品味。
4、交流体会。老师及时总结其中好的方法。
5、有感情地朗读。
三、探究与发现
1、还记得《米佳的愿望》吗?我们的生活中因为四季不同的风情而丰富多彩。而一提到四季,你的眼前也肯定已经展开一幅幅不同的画卷。
2、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3、你还能说出这样与季节有密切关系的词吗?小组比赛:应选择一个季节,看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出的词语最多。
4、总结:其实妙词就在我们身边,关键在于你是否能探究和发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发挥想象,大胆地向他人表达,并努力用语言打动别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小品表演《乐乐和童童的对话》。
二、自由交流
假如风有颜色,你希望是什么颜色呢?为什么?
在小组里自由发言,小组长组织好顺序,明确发言的要求:说的人态度大方,能让每个人听清楚,听的人认真倾听,有意见应等别人说完再来讲。
三、推荐代表向全班交流。
四、评选“风的使者”
五、延伸
请你也动动笔,画出风的颜色,为下节习作课作好准备。
第四、五课时
教学目标:
大胆想象,并乐于真实地记叙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后大家都动笔画出了心中的风,今天我们来开个小画展吧!
二、范文引路
1、出示一幅春天的图画,朗诵范文《春天的颜色》。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象。
2、交流听范文后的感受。
三、动笔写初稿。
1、像小作者一样,为你的画配上一段文字,让它更丰富更生动,好吗?
2、试写一段话,简要大意即可。
四、交流、补充。
1、在小组里展示自己的画,并读初稿。其它成员提出个性意见。
2、根据个性意见,再次完善自己写的内容。
3、面向全班学生交流,集体补充。
五、定稿。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综合性学习成果的展示交流,增强学生的实践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综合性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相信每位同学都设计出了喜庆的春节饰品,这节课让我们召开一个小小的设计发布会。
二、展示交流。
1、出示自己设计的饰品和设计说明,在小组内交流。
2、推荐佳作全班展示交流。
三、评选“最佳作品”和“最佳设计说明”
1、评选。
2、请设计者上台介绍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炮手为了国家的利益,从作战的全局着想,而牺牲“小我”的精神。
3. 抓住人物对话,理解说话时的心情,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体会炮手与将军间的对话,理解说话时的心情。
导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揭示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
1. 什么是炮手?看插图,图中的哪一位是炮手?
2. 质疑: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3、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找出文中表现炮手神态变化的词句,理解、体会炮手心情的变化,学习炮手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献、牺牲自己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要求
(1)自读课文,画出文中不认识的生字,独立识字学词。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检测。
(1)认读词语。
攻击 服从 瞄准 低沉 原谅 瞭望 财产 苍白 煞白 惨白 滚下 汗珠 流下 热泪 农舍 喝彩 打颤
相机指导认识多音字:舍 喝 颤
(2)初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课文讲的故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法国。
故事发生法国巴黎郊外一个村庄。
相机出示资料:地图,理解“侵入”
小结:德国军队侵入法国巴黎郊外,法国人民为了不让自己的国土被侵略,奋起反抗。这是一场正义的,保卫家园的自卫战争。
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三、合作读议,解决疑惑。
1.明明知道是自己的房子,为什么还要瞄准开炮?
师创设情境:出示图片同学们,这间房子就是炮手幸福美满的家啊,他从小在这里生活,他的美好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现在让他亲自炸毁自己的房子,他的内心怎么能平静下来呢?我想,他肯定是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才做出决定的。
2. 合作读议:炮手明知道那是自己家的房子,为什么还要瞄准房子开炮?
(提示:①找出课文中表现炮手神态变化的词语和句子,画下来。②想一想各种神情变化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③读一读,体会炮手心情的变化。 )
细读课文,在文中画出表现炮手脸色变化的有关句子,读一读。
3、汇报交流
(1)生交流找出的词句。
(2)指导点拨
①炮手脸色为什么是苍白的?煞白的?惨白的?
②什么原因造成脸色发生这样的变化?
③结合将军和炮手的对话:当将军用望远镜瞭望河对岸的小村时,当将军特指那间红瓦白墙的房子时,当将军命令炮手向房子开炮时,炮手心里又是怎样想的?
④指导朗读,炮手矛盾、痛苦的心情。
⑤炮手也是一个普通人,他的内心矛盾着,痛苦着,寒风中
出示课件:这时,裹着大衣的军官们在凛冽的寒风中打颤,可炮手的前额上却滚下了大粒的汗珠。他服从了命令,仔细瞄准目标,开了一炮。
学习对比写法:炮手和将军的表现有什么不同?滚落的汗珠更加突出了什么?
这是一种对比的写法,寒风中的不同表现,更加突出了炮手内心的矛盾。
⑥随着一声炮响,炮手的房子消失在浓浓的硝烟中。
出示课件:将军连声喝彩,回头微笑着看看炮手。
可是,他吃了一惊:炮手的脸颊上流下了两行热泪。
读这两段话,你能发现什么?
仿写练习:你能用这种方法说两句话吗?
出示课件:
面亲自炸毁自己的家园,我会犹豫不决,可炮手却( )。
战争胜利了,战友们都( ),而炮手却 ( )
(3)小结,感情朗读。
是呀,炮手,一个普通的士兵,这间房子就是炮手幸福美满的家啊,从小在这里生活,他的美好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要他亲自炸毁自己的房子,他的内心怎么能平静下来呢?他的神情告诉我们,他也是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才做出决定的。但是,作为一名军人,他的回答又是清晰果断的,他的动作又告诉了我们他知道一名军人的职责,他把对祖国、对家园的爱、对敌人的仇恨化为行动:他仔细瞄准目标。开了一炮。
分角色朗读课文2-10自然段,再次体会士兵的心情。
四、总结升华,读写迁移
1、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炮手?
(以国家利益为重、忠于职守的战士 ;牺牲小家 保卫国家的战士) 这就是奉献精神。
2、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的舍小家为大家,为了国家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人你还知道哪些?把这些名言送给我们心中敬仰、爱戴的他们。
3、读写迁移:将军会说什么? 你想对炮手,对将军,对这些英雄,或者对发动战争的侵略者说些什么呢?写一写吧。
4、积累关于奉献的名言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教材分析
本次积累运用包括“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
教学目标
积累格言警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熟读成诵。阅读短文《给,永远比那愉快》,抓住主要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讲述具体事例,说出自己对培养美德的看法,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听懂主要意思。看相片,写出自己对美好往事的回忆。
教学重点难点
讲述具体事例,说出自己对培养美德的看法,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听懂主要意思。
教学构想
逐题进行练习,使学生学会积累知识,并能在阅读和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准备
投影片、《钓鱼的启示》《小珊迪》《给,永远比那愉快》插图、一张自己喜欢的照片。
教学时间 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读读背背自己的格言警句,自读短文,了解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发兴趣。
1 导入。你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积累了哪些格言警句?谁愿意说一说?这些格言警句你为什么记得牢?2 教师示范背诵一些格言警句。
二、引导学生读、背格言警句。
1 读准字音。
2 注意不读破句。
3 练习背诵,检查背诵情况。
三、阅读短文。
1 反复阅读,了解主要内容。
(1)初读短文,了解大意。
(2)逐个自然段阅读,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把三个自然段的内容连起来说说,抓住短文的主要内容。
2 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高尔基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什么?
(2)读第三自然段,思考:高尔基认为要怎样生活才会愉快?
(3)反复读“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思考:“给”字后面为什么加上逗号?“永远”强调什么?
(4)联系生活实际,谈个人感受。
作业设计
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积累运用八
读读背背——格言警句
阅读——给,永远比拿愉快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联系课文内容,分销足坛谈自己的感想和收获。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钓鱼的启示》《小珊迪》《给,永远比拿愉快》的插图,大家还记得这三篇课文的主人公各有什么美德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地分别在三幅图上写上“诚信”“诚实”“善良”“奉献”。清同学们根据“积累运用八”中“口语交际”的要求,就这一话题,交流各自的看法和感受。
二、自由组成小组,选择交流内容。各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联系《钓鱼的启示》《小珊迪》《给,永远比拿愉快》等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应该怎样培养美德,可以列举革命领袖、英雄模范的事迹,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向他们学习,还可以就身边熟悉的人的故事,说说他们身上有什么美德值得我们学习。
要求:(1)讲的同学先想好内容和顺序,要做到语句通顺、连贯。(2)听的同学要抓住说话人所表达的主要意思。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小组可展开讨论。教师巡视,了解各小组交流情况。
三、各小组在全班汇报交流。在小组的基础上,师生评议:哪个小组说的内容最感人,哪个小组表达的最清楚。
四、教师小结。
作业设计
写一个有美德的人。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从小培养美德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宜”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断、楚”等1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
1、边读边想象画面,感悟古诗描绘的美的意境。
2、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单元,大家读一读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生自由读)
2、古往今来,有不少文人墨客都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这节课我们先走进第17课,一起学习两首描写祖国山河的古诗。(板贴《望天门山》和《望洞庭》,生齐读课题)
3、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首诗题,有什么共同点?诗题中都有个“望”字,“望”是什么意思?(远远地看)“望”字的甲骨文很传神,(出示)你们看,像一个人站在土坡上睁大眼睛向远处看,后来就逐渐演化成了现在的写法。
二、师生共同学习《望天门山》
(一)揭示课题,了解作者。
1、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望天门山》,它的作者是李白,你对他有哪些了解?
2、指生交流。
3、出示李白资料。
4、我们学过不少李白的诗,无论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早发白帝城》,还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望庐山瀑布》,都能体现出他的豪迈奔放,他的诗都极具浪漫主义色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也承袭了他浪漫主义的风格,大气磅礴,读完让人荡气回肠。
(二)初读诗文,了解诗题
1、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这首诗?(指生读)你的发音很准确,读得也很流利。想不想听老师读一读?(师配乐朗读)
2、我和他读的有什么不同?指生交流。朗诵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好停顿,读出声断气连的感觉才能读出诗的韵味。
3、谁听出老师刚才读到哪里把声断开了?出示停顿,谁再来读一读?(指生读)
4、这首诗是李白25岁时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乡,乘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途经天门山时写下的。“望”是远望,天门山是座什么样的山?根据注释和山名来预测一下。是啊!天门山,名为天门,必为天之门户也。你看,它多像两扇高高的大门啊!谁再来给大家读一读诗题?(读出天门山的气势;读出作者的愉悦。)
(三)借助景物,感悟诗境
1、提问:作者远望天门山,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呢?请你在书上圈画出来。
2、指生交流: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3、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读到这里你的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4、师小结:青山、碧水、白帆、红日,构成了一副色彩斑斓、美不胜收的大好河山图。
(四)抓关键字,探究诗意
师:李白不愧是诗仙,寥寥数笔就将祖国的大好河山展示在读者眼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读诗文。
齐读一、二句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传说天门山原来是一座山,后来被一把利剑一劈为二。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诗,能读出来这把利剑指的是什么吗?指生交流:结合注释,了解楚江。
2、(课件出示第一句)楚江如同一把利剑,将雄伟的天门山一劈为二,这是怎样的水啊?指生交流:水流湍急的、汹涌澎湃的(板书:水急)
师:看来这奔流而下的楚江威力可真是不小啊,能将一座大山劈成两半!你能把这种汹涌澎湃的气势读出来吗?(指生读)李白看到这水冲山开的奇观,诗兴大发,挥手吟道:天门中断楚江开!(齐读)
3、(课件出示第二句)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里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注释说一说:至是“到”,回是“回旋”,“此”指的是什么?“至此”是到哪了?原本向前奔腾、势不可挡的江水到了天门山这里打了个回旋。你觉得天门山是怎样的?指生交流:高大险峻的、坚不可摧的师:是的,这如刀砍剑劈的天门山高大险峻,屹立江边迫使江水激荡回旋。这句诗表面在写水,实际上则是借水势赞叹山的险峻。(板书:山险)李白看到这山阻水回的景象,忍不住惊叹道:碧水东流至此回!(齐读)
4、(出示前两句诗)你能把这种水急山险的磅礴气势读出来吗?指导朗读。过渡:这两句写了李白远望到的山川之势。随着船的前进,越来越靠近天门山,李白又看到了什么?
出示: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这句诗中哪个字的意思不明白?
交流诗意:两岸的青山相对出现,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缓缓驶来。
2、这句诗主要描写了哪两种景物?指生交流,师趁机板书:山帆作者分别运用了哪两个动词来描述这两种景物的?指生交流,师趁机板书:出来
3、两岸的青山原本就是静立不动的,作者为什么要用动词“出”来描述它?同学们,你平时坐车行进时,路前方的景物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这就是作者李白当时的感受吧!舟行江上,远处的山逐渐扑入眼帘,愈显清晰。
4、两座青山就像主人一样迎接江上来客,此时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高兴、激动)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有了动态美,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舟行途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情。让我们带着这份喜悦之情,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诗吧!
(五)配乐诵读,升华诗情
1、让我们带着对诗句的理解,随李白一起泛舟,远望天门山吧!
2、这首诗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色,全诗在“望”字统领下展开,天门山的山形和长江的水色融为一体,壮丽的景象得到充分展现,也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3、这样壮丽的山河你喜欢吗?将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吧!再读古诗。
4、既然同学们都那么喜爱这首诗,那就把它背下来吧!(指生背,齐背)
三、学习古诗《望洞庭》
过渡:同样是描写山水的诗,与水急山险的天门山相比,刘禹锡笔下的洞庭湖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一)初读古诗
1、请同学们默读《望洞庭》,思考诗人看到了哪些景物?在诗中圈出来。
2、圈完了吗?圈完后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这首诗?
看看能否读准字
1、“翠”是什么颜色?(绿色)
2、都有什么是绿色的?(山是绿色的,水是绿色的)
3、这山是什么山呀?结合注释来说一说。(洞庭湖中的君山)
4、远远望去,洞庭湖里的山是绿的,水也是绿的'。
作者接下来又打了一个精妙的比喻:白银盘里一青螺。
1、“白银盘”指的是什么?“青螺”指的又是什么?
2、刚刚我们说水是绿色的,为什么这里又说湖面像个白银盘呢?两处说法矛盾吗?谁来说说你的理解?指生交流。解读:原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越升越高,月光也越来越亮,洒在湖面上反射出白色的波光,远远看去就像一个白银盘,而湖中的君山依然保持着原来的绿色,就像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小小的青螺。
3、这两句诗中有山有水,精妙的比喻将山水一体的美景写得有形有色,使人倍感亲切。(师板书:山水一体)
4、谁来美美地读一读?
(三)体悟诗情
1、这首诗意境很美,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吟诵吧!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望洞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表达了诗人对洞庭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带着你的喜爱之情,再来读一读全诗。
四、对比提升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李白的《望天门山》和刘禹锡的《望洞庭》,这两首诗有什么异同?
相同:都是山水诗,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不同:一首是描绘水急山险的天门山,雄奇壮观,大气磅礴;一首是描绘湖月相映的洞庭湖,宁静祥和,活泼清新。(师趁机板贴)
2、朗诵比赛:男生读《望天门山》,女生读《望洞庭》。3、请从中选出一首你最喜欢的诗,把它背过吧!
4、检查背诵。
五、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望天门山》。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板书设计】望天门山望洞庭水急山险湖月相映山出帆来山水一体雄奇壮观宁静祥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解读诗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李白和刘禹锡领略了天门山和洞庭湖不同风格的美景,这节课让我们跟随苏轼的脚步去欣赏西湖的风光。板书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生齐读课题。
2、理解诗题1透过读诗题,你读懂了什么?谁在哪里干什么?天气起初怎样,然后怎样?
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诗题的意思。饮:喝酒湖上:在西子湖畔初晴后雨:先是晴天,后来下起了雨。
3、诗人与朋友在西湖上饮酒游览,适逢天气晴转雨,诗人便饱览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我们再来读一读诗题,注意读好停顿。
4、关于作者苏轼,你知道他的哪些信息?指生交流,师出示资料:苏轼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世人称之为“苏东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二、检查预习,字词过关
1、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这两首古诗,下面检查一下同学们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生字:潋滟亦宜磨初抹镜银螺
(1)指导多音字:磨抹(“抹”右边上横长下横短,与“未”区分开。)
(2)指导易错字:初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长右短。字形从衣从刀,用刀裁布为制衣之始,所以左边是衣字部。意思是“开端,开始”。观看一帆视频,生练写,同桌互评。
三、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眼中的西湖是怎样的,大家快读一读诗文。
1、指名读古诗。(生生评价)
2、那这句诗的意思你理解了吗?指生说,师补充。
3、西湖的美景是这样的出神入化,脑海中想象出画面了吗?(课件出示雨天美景图)带着你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4、无论是天晴时的西湖,还是下雨时的西湖,无论是波光粼粼的西湖,还是山色空蒙的西湖,都是那么美丽,那么奇妙!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奇妙的景象——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一天之中,诗人享受了晴天和雨天两种美,真是高兴。这时他由西湖想到了谁?西子是谁?课件出示西施资料。诗人是怎样赞美西施的?(出示后两句诗)淡妆浓抹是两种不同的装扮,淡妆比较素雅,浓抹则鲜明艳丽。生活中女孩子淡雅的妆扮叫做(淡妆),舞台上演员们鲜艳的妆扮是(浓抹)。
2、那西施是淡妆好看还是浓抹好看?(都好看)你怎么知道的?(总相宜)西施天生就美,所以不论淡妆还是浓抹都适合。我们来夸一夸西施的美:淡妆浓抹总相宜。
3、这句话仅仅在赞美西施么?谁能借助老师给的关键词,说说诗句的意思?指生说。
4、这句诗看似在说西子,实际上比喻的是西湖。晴天水光潋滟的西湖,鲜艳明亮,恰似西子的浓抹;(板书:浓抹)雨天山色空蒙的西湖,淡雅清新,恰似西子的淡妆。(板书:淡妆)作者这样写是想表达自己的什么感情呢?(对西湖的赞美)我们也一起来赞美一下西湖的美景吧!——(齐)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小结:作者运用生动的比喻将西湖不同天气的美景展示在读者眼前,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整首诗吧!齐读全诗。
四、作业布置
1、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收集苏轼描写祖国山水的其他作品,并品析背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有观察了解大自然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难点: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释疑探究。
1.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
2.识字。
(1)自己练读生子。引导学生与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读的时候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应该注意的地方。)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
3.赏读。
(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2)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
(3)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三、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夏 暗 躲 藏 喳 案 就 猜
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应注意的地方。
3.老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
4.学生练习,老师巡视。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挑苹果游戏。(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
你选择第几好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
二、诵读。
1.教师示范,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
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里读得好,哪里读得不好。
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朗读比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三、演读。
1.老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2.学生自由练背。
3.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
四、讨论。
1.课文里提了多少“为什么”?
2.“为什么,太多的为什么,一天到晚我都在心里猜”是什么意思?我心里猜出了些什么?
五、拓展探究。
你能回答课文中的哪些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新的问题?
六、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2.自由练写,小组评议。
3.老师小结,指导重点。
板书设计:
为什么
为什么 不知道
弄明白 想知道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总结默读的基本方法。(重点)
2.能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认识“眨、瞪”等5个生字,大致理解和“目”有关的词语的意思。
3.能辨析“陆续、连续、继续”3个词语的用法,并选择其中一个写句子。(难点)
4.能分类整理购物清单,体会分类列清单的好处。
5.朗读、背诵关于如何待人的名言,大致了解名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生字卡片、词典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
一、交流平台
1.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种读书方法,还记得是什么方法吗?(默读)
同学们,默读是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语文学习中训练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你们学会默读了吗?默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你们是怎样做的?小组交流交流。
2.同学们,谁来把你们小组的交流成果与大家分享分享?
(课件出示)
默读时,我们要做到:不发声读,不动嘴唇;不用手指着读;边读边思考。
默读时,我们还要注意做到:眼到、心到、手到。眼到,就是要认清每一个字,不能一目十行,以免养成不求甚解的不良习惯。心到,就是集中注意力,一边读一边想,理解词句的意思和内在联系。读了以后,能对自己提出的不懂的问题,联系上下文进一步思考,或者向别人请教。手到,就是在默读时,边读边动笔。可以画出重点词句,或标出段中的层次,记下自己不懂的问题,提高默读的效果。
默读时,还要注意速度,不能把注意力放在字词上,而要放在对内容的理解上。
3.同学们,你们做得都很对。我们再来看看小军他们三个人是怎样做的?
(课件出示)
小军:默读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也尽量不要用手指着读,否则会影响阅读速度。
小丽:我默读时,会随时把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读完后再想办法弄清楚它们的意思。
小妍:默读时,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能帮助我理解内容。没读懂的地方我会标记出来,联系上下文进一步思考,或者向别人请教。
同学们,一起读懂这三句话。
-65405168275
同学们,默读时一定要记得这样做哦!
二、识字加油站
1.同学们,现在老师带你们认识几个和“目”有关的字。你们看:
(课件出示)眼睛图,“目”字演变:“目”字外面的方框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两只眼睛。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许多汉字都与眼睛有关。你们认识这些和“目”有关的字吗?
课件出示生字:睁 眨 瞪 瞅 瞧
2.同学们,这些字你会读吗?自己试试。
同学们,你能读准哪个带“目”字的字,就站起来领读哪个。正音:“睁、瞪”是后鼻音。
3.同学们,你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的?把你的识记好方法与大家分享分享。
课件出示:
①眨:形声字。表示眼睛很快地一闭一开。(动作演示)时间久了,眼睛会不会累呀?因此,右边是个“乏”。
②瞪:左右结构,形声字。“登”的意思是上,升。加上“目”表示睁大眼睛。(动作
演示)
③眶:与“框”区别识记。
④睹:加一加的方法记:目+者=睹。
同学们,我们再来看看几个和“目”有关的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眨眼 眼眶 怒目圆睁 目瞪口呆 耳闻目睹
同学们,你会读这些带“目”字的词语吗?同桌互读。
同学们,都会读了吗?把我们的“小火车”开起来吧。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分组比赛,比比这些词语哪组读得更出彩。
同学们,这些字词有什么特点?(都和眼睛有关)你还知道哪些和“目”有关的词语?与大家分享分享。
小结:
同学们,和眼睛有关的词语还真不少!无论看什么东西,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用到眼睛。你们可要好好保护眼睛啊!
1.读读想想,下面几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可以互相调换吗?借助词典了解每个词语的准确含义,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课件出示句子:
①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
②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③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三个句子,边读边思考:这三个词语可以互相调换吗?为什么?小组交流交流。
2.同学们,谁来把你们小组的交流成果与大家分享分享?
(课件出示)
陆续:前后相继,时断时续。例如:下课了,同学们陆续走出了教室。
连续:一个接一个。例如:在大学我连续两年英语考了第一名。
继续:(活动)连下去;延长下去;不间断。例如:我今天得继续做昨天没有完成的
工作。
小结:同学们,这就是用词的准确性。
一起来读读这三个句子。
-654053625853.你们理解了这三个词语的意思,也知道了这三个词语的不同用法。接下来,你能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句话吗?自己试试。
把你写的句子与小组同学分享分享,其他同学评议。
谁来把你们小组写得最好的一个句子与大家分享分享?
第二课时
(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设计理念:
语文课堂要体现开放襟怀,把课外的学习引进课内,使古诗的教学变得充实厚实起来。而且诗人的生平与他诗作蕴涵的精神一脉相承,感悟诗中内涵,学习诗人借物喻人、咏物明志的写法,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设计特色: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如竹与石的对话、把自己假想成郑燮,用情景的创设来加强对文本的体验。教学过程 讲究承接、回环,从入课时赏画到结课时在画上题诗,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郑燮的故事,有关竹的诗句
2、小黑板或课件
一、导入 :
1 看图:图上有什么?(板书:竹石郑燮说到诗人,他还有一个比他的名燮更有名的号板桥)
2 你知道郑板桥的故事吗?学生交流,老师适时补充
(1)江苏兴化人,扬州八大怪之一
(2)写过难得糊涂(原意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3)早年家贫,中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后因帮助县民诉讼得罪地方豪绅而罢官(辞行前,百姓跪请挽留,板桥当即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做鱼竿说他两袖清风回扬州吟诗作画去了,表现得十分坦荡、洒脱)
(4)故事:一天,郑板桥听说镇江江心有座焦山,风景优美,栽了许多竹子。于是他每天逛竹林,摊开纸作画,画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竹的形象。那一竿竿墨竹翠茎葱葱,枝叶扶疏,配上一两块清奇古怪的石头,题上几句妙趣横生的诗文,让人耳目一新。
3 郑板桥人称诗书画三绝,特别是他画的竹兰、山石,形象逼真,姿态万千。留下了许多名画竹石图、丛竹图、墨竹图、兰竹芳香图课件欣赏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题写在竹石图上的诗。师吟诗,生读读古诗。
二、学诗
1 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学习更多的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2 学生说说学古诗的有效方法。
3 学生自渎,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弄懂诗意。合作学习、自我体会均可。
4 反馈:抓住哪些字眼来理解?你认为哪些字词写得最传神?
(咬字极为有力,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
根据学生学情板书:咬定 千磨万击
坚劲
立根 东西南北风
三、体情
1 合作表演竹与石的对话。
2 诗人喜欢竹子吗?他是怎样表达的?再读古诗,体味诗人写竹,是写什么?
(板书:咏物明志)
借物喻人,表明诗人刚正不阿的品性,不怕打击、不畏风浪的气节。
把自己想象成郑燮,说说自己看到竹石的心情、感悟
3 怀着对劲竹、对诗人的敬佩之情朗读全诗(对读、指名读、齐读)
4 你喜欢竹子吗?你认为竹子具有哪些品质?
(如:竹是空心的,很谦虚;竹在生命的旅程中每成长一步会留下印记;竹不开花,朴素,保持本色;竹扎根很深,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四、拓展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有竹,岁寒三友竹松梅也有竹。有多少人吟诵过这看似普通的竹子!
交流诵读我们课外搜集的竹的典故,竹的诗句。
典故:宋代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
诗句: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苏轼《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李白《慈老竹》里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郑燮《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刘禹锡《庭竹》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五、巩固
在画的空白处题写《竹石》,要求默写。也可以题写你喜欢的写竹的诗句。
竹 石
郑燮
板书:
咬定 千磨万击
坚劲
立根 东西南北风
咏物明志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认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会在默读中思考,在朗读中理解小男孩买黑色气球的心理活动,理解卖气球老人的那段话的含义。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认识到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自信。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在默读中思考。
教学难点:
从老人与孩子的对话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领会老人那番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课题。
1、出示气球的图片,提问:你最喜欢哪个气球?
2、有这样一个小男孩,面对五颜六色的气球,他却选择了一个黑色的。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小男孩,走进小故事——《自信》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
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纠错、正音。
3、检查识字情况。
出示本课生词:基恩博士、一件事、肤色、货车、惊讶、能否、自信
随机读生词,开火车、小老师带读。
4、“自信”是什么意思?
你觉得故事中的小男孩自信吗?不自信也就是——自卑。
三、精读课文,感受男孩的自卑
1、默读课文,你从哪里感受到小男孩自卑?
默读提示:
默读课文第2、3、4自然段,想一想:
从哪而看出小男孩不自信?用——画出来。
2、交流:
A、公园的角落里有一个肤色很黑的小男孩。他羡慕地看着这几个小男孩嬉戏,但不敢过去和他们一起玩儿,显得十分自卑。
B、那几个小孩儿的身影消失后,小男孩儿才拖着残疾的腿,一拐一拐地走到老人的货车旁,怯生生地用略带恳求的语气问道:“你可以卖给我一个气球吗?”
C、小男孩鼓起勇气回答:“我要一个黑色的。”
结合汇报进行朗读,读出男孩的自卑。
3、再读课文,男孩为什么会这么自卑?
交流:肤色很黑的、拖着残疾的腿,
4、补充美国种族歧视的资料,感悟自卑的缘由。
5、师:怪不得男孩会如此自卑,——生读“那几个小孩儿的身影消失后,小男孩儿才拖着残疾的腿,一拐一拐地走到老人的货车旁”
师:怪不得他走到老人身旁却——生读:“怯生生地用略带恳求的语气问道:“你可以卖给我一个气球吗?”
四、感悟老人的话
1、黑色的气球升空了,这时候老人意味深长的对他说了一番话。读读剩下的段落,老人说了些什么?自由读5、6段。
2、交流
出示老人的话。你读懂了些什么?
(前一句,揭示了气球升起的本质原因是“气球内充满了氢气”而不在于它的颜色和形状。这里隐含着一个道理:外表是形式是非本质的,是次要的。后面一句,老人推论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关键是他的心中有没有自信。”)
3、你觉得老人说的对吗?
五、拓展
1、你知道因为自信而取得成功的例子吗?交流。教师出示:(小泽征儿、尼克松的例子)
2、读了课文你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用简单的词语进行概括的能力。
3、了解文章结构,仿写诗歌。
4、通过资料了解课文介绍的太阳系行星的景象,并产生对太阳系进行科学探索的情趣。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太阳系进行科学探索的情趣。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介绍的太阳系行星的景象。
课前: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1、[出示星空、星座的图片]
2、图片上出示《美丽的星空》的片段学生可以读一读,背一背
3、[出示:诗歌是甜美的、想象是丰富的,多读诗,我们就一定能成为勇于表达的小诗人!]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31给星星正名[板书]齐读
2“正名”什么意思?改名不可以吗?谈谈你的理解。
3、再读课题
过渡:这么美的星星,作者却说它们的名字错了,快读读第一小节,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
二、自读自悟,第一小节
1、自由读
2、指名读:其他同学想一想从哪些词可以感受到作者认为星星的名字错了?
预设:完全搞错
怎样完全搞错的呢?文中运用了一个标点符号“——”
破折号的作用有:[1、解释说明;2、表示延长;3、表示转折]在这里选用哪一个?
预设:指鹿为马[故事]
把马叫骆驼[图片]
理解意思:名不副实
3、指导朗读
指名读(读的好,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方法;读的不好,老师范读,学生猜一猜老师为什么这样读?)体会前两句和后四句感情上的不同,再读。
三、细读第二至五小节,结合资料读出自己的感受
自由读2———5小节,哪些星星名不副实?为什么?[生自由读]
交流【板书:水星地球火星木星】
我们先来看看水星
1、水星
1)能谈谈你的理由吗?[可以用自己的理解说;也可以根据课文说]
2)[出示:比方说太阳系中的水星,它哪有水珠一颗。热得石头都冒烟,铅、铝都熔成湖泊。]你能用一个字概括它的特点吗?[热]
3)怎么会这么热呢?让我们了解一下水星吧![资料:水星的平均地表温度为179摄氏度,为427摄氏度。]这样热的星球怎么可能有水呢?
4)改诗对比:[它没有水珠一颗,因为星球太热。把水星叫做火星,更加适合。]比一比哪个好?为什么?(体会1,原文读起来更有意思;体会2,反问句强调作用)
5)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这一小节。
2、地球
1)理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说明理由。原文中:可是我们的地球,地少,水却很多。假如把陆地削平,海洋将把地球淹没。
2)概括它的特点:地少水多
你对地球了解多少介绍(如学生说不出来,老师补充资料:地球上的水很多很多,据估计水的总体积约为13。8亿立方公里。如果将这些水平均分布于地球表面,相当于地球整个表面覆盖着一层平均深度为2650米的水。但是十分可惜,这些水98%是咸水,主要分布在海洋中。)
3)看来[把地球叫做水星,绝对不会有错。]
4)去掉文中[假如把陆地削平,海洋将把地球淹没。]或者换成数据,行不行?问什么?(假设使我们通过想象,体会更加深刻)
5)再读课文。
3、默读4、5小节,概括行星的特点,并说说理由
(指导学生写一写,画一画)
1)反馈:
火星
特点:冷
企鹅:南极气温很低,年均温在—25℃以下,极端最低气温达—88℃以下,企鹅是如何耐低温的?为了保持体温(恒温动物),企鹅必须大量进食,其皮下也有厚厚的脂肪层,有效保温。另外,其体表的鳞状羽毛可有效阻挡寒冷的冰水。
[原因:再说神秘的火星那里压根儿没火。空气都冷得结冰,企鹅也没法生活。]
木星
特点:没有树
原因:至于大个子木星,充满了强烈的辐射。整天像氢弹爆炸,哪能有草木一棵。
什么是辐射?[资料: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以上,都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物体通过辐射所放出的能量,称为辐射能,简称辐射。
以最常见的电脑辐射为例:电脑主机、显示器、鼠标、键盘及周围的相关设备都会产生辐射,眼睛看不见,手摸不到。据科学研究表明:电脑产生的低频电磁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隐性的、积累的,人们经常(长期)在超强度的电脑低频电磁辐射环境中使用电脑,导致头晕、头痛、脑涨、耳鸣、失眠、眼睛干涩、视力下降、食欲不振、疲倦无力、记忆力减退、部分人脱发、白细胞减少、免疫力底下、白内障、白血病、脑癌、乳癌、血管扩张、血压异常、胸闷、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窦性心率不齐、男性精子质量降低、部分女性经期紊乱、孕妇流产、死胎、胎儿畸形、生殖病变、遗传病变、癌症等可怕疾病。人在操作电脑后,脸上会吸附许多电磁辐射颗粒,经常遭辐射会出现脸部斑疹。一个人连续操作电脑工作五小时,电脑产生的低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相当于一天的生命损失。
氢弹爆炸?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氢弹爆炸的威力[视频]
[齐读:这样的行星,又该叫它什么……]
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你的感受
2)[出示2———5小节]对比,它们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相同:都是名不副实的名字,要进行正名;都是先写名字,再写特点,最后写正名;都押韵
不同:后两个星星没正名(学生说不出来时可以补充,引导)
3)我们来想象一下它们可以叫什么星?可以根据课文,可以根据老师同学给你的资料,也可以根据自己对这个星球的了解正名,一定有理有据。
指名说一说
(老师随即板书)
4)你能用自己起的这么多有趣的名字把这两小节补充完整吗?
[出示:再说神秘的火星那里压根儿没火。空气都冷得结冰,企鹅也没法生活。如此寒冷的星星,叫()感觉不错。
至于大个子木星,充满了强烈的辐射。整天像氢弹爆炸,哪能有草木一棵。这样的行星,叫()合适不过。]
指名补充诗歌
过渡:你们补充的多有创意呀!看来真有不少小诗人从这里诞生了!
四、回顾全文
1、不过[出示:我想这样的例子,天上一定还有很多,如果要一一正名,有待我们去探索!]师生一起读
1、这篇诗歌的题目是《给星星正名》,请你再美美的读一读这篇课文,思考作者真的要给星星把名字改正过来吗?他想通过诗歌告诉我们什么?
1)生自由读文
2)反馈: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热爱科学,勇于探索)
五、总结全文
达尔文曾经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并坚持长期探索。”我希望你们能成为热爱科学坚持探索的下一位“达尔文”。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运用自己的材料仿写一节诗歌
3、推荐读物戴巴棣《大自然的语言》
七、板书设计:
31给星星正名
水星热火星
地球地少水多水星科学
火星冷……探索
木星没有树……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
【学习目标】
1、利用查字典的方法识字,在发现中学习多音字。
2、积累ABAC式词语。
3、发现引用人物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积累俗语。
5、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
6、看图,续写故事。
【学习重难点】
1、识字、积累词语。
2、正确运用人物的对话。
3、续写故事。
【学前准备】
1、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学生)
2、相关的内容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一、猜姓名,揭题。
1、教师导语:同学们,认识老师吗?你们是怎么称呼我的?那你们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
2、教师引导:知道老师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猜猜看?(生回答)
告诉你们,我这个名字是妈妈取的,因为我出生在秋天,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硕果累累呀,所以我名字里就有“硕”字,爸妈希望我收获满满。
3、同学们,你们的名字里有什么故事,把你从父母那了解的情况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二、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
1、教师出示说话要求:①说说姓什么,叫什么;②说清楚是哪个字;③名字是谁取的?为什么取这个名字?
2、小组交流。
3、指名说说自己名字的来历。
三、拓展练习。
1、你知道王昊、谢婉莹这两个人吗?她们其实就是月亮姐姐和冰心奶奶,后面的名字是根据她们的职业、爱好取的昵称或笔名。
2、假如让你给自己取个昵称,你会取什么名呢?(同桌交流)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自己名字的来历,原来小小的名字里还有大学问呢。
第二课时
(习作:续写故事)
一、直奔主题。
1、学生观察文中的三幅图,了解每幅图画的内容。
2、把三幅图连起来想一想,讲了一件什么事?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学生交流。
第一幅图中,李晓明听到班上的小文和琪琪都在高兴地谈论自己过九岁生日时的情景。
第二幅图中,李晓明一人坐在教室里,想到自己也快过生日了,但是自己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
从画面中可以看出他很伤心。
第三幅图中,老师和小文一起商量,一起给李晓明过生日的事。
第四幅图中,老师和同学们为李晓明庆祝生日,给他的惊喜吧!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说说第四幅图的内容)
三、学生习作。
把这四幅图的内容连起来,写一个完整的故事,还要加个题目哟!
四、点评。
指名读自己的习作,老师及同学们进行点评。
第三课时
(语文园地)
一、交流平台。
1、读书时,预测后面的内容的好处:
(1)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2)读得更细致,注意更多的细节。
2、列举生活中做事有预测的好处:
去商场买东西,先预测所买东西是哪一类,再去同类区寻找,这样节约时间。
二、识字加油站。
1、查字典识字。
(1)回顾查字典的三种方法: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数笔画查字法;
(2)交流每种查字典方法应注意的事项。
2、学生用字典查找带点的
字。
三、词句段运用。
1、读词语,区分多音字的读音。
(1)学生自读词语。
(2)给带点的字注音。
假jiǎ(假扮)(假装)
jià(假期)(假日)
几jī(几乎)(茶几)(窗明几净)
jǐ(几百)
中zhōnɡ(中间)
zhònɡ(中毒)(中奖)(猜中)
处chǔ(处罚)(处分)(处理)
chù(到处)
(3)学生再读词语。
2、读成语,说发现。
(1)学生自读。
(2)交流发现:三组都是ABAC式的成语,每组中的成语第一个和第三个字相同。
(3)学生列举类似的成语。
3、学会引号的正确用法。
(1)学生读三句话。
(2)说说自己的发现:三组句子都是引用人物的语言,提示语的位置不同,引号的用法也不同。
(3)学生举例。
四、日积月累。
1、学生自读谚语。
2、交流自己的理解。(团结起来力量大)
3、学生熟读、背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
教学要求:
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所说明的事理、顺序
2、领悟所说明的道理: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得出新的结论。
3、增强科学意识,培养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目标达成:
1、领悟所说明的道理: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得出新的结论。
2、增强科学意识,培养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
感知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
恐龙电影片、图片、生字词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课前展示
1、给下列红字标拼音
遗骸( )蟾( )蜍( )
褶( )皱鸟臀( )目两栖( )
追溯( )天衣无缝( )
2、常识填空
《恐龙无处不在》的作者是( ) ( )国的科普作家和( )小说家。
3、说明的顺序有( )( )( )
4、说明文的类型有( )和( )
二、创境激趣
中国考古人员新近在甘肃省永靖县发现的巨大恐龙足迹化石证明,这种一亿年前的恐龙,两步就可跨过一个篮球场,是日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恐龙足印。
三、自学导航
1、课文开篇提出什么观点?
2、课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3、为了把对象说明清楚,作者首先列举了什么事实?得出了什么结论?
4、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5、什么是泛大陆?
6、什么是大陆漂移学说?
7、、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怎样来说明的呢?
8、课文内容涉及哪两个学科?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合作探究
1、为了把对象说明清楚,作者首先列举了什么事实?得出了什么结论?
2、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3、什么是泛大陆?
4、什么是大陆漂移学说?
5、、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怎样来说明的呢?
6、课文内容涉及哪两个学科?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五、展示提升
典例分析知识迁移
六、强化训练
由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式,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启示一:看问题从多个角度去研究
启示二:敢于大胆想象和猜测
启示三:看问题不是简单化和孤立化
启示四:学会举一反三
七、归纳总结
(一)当堂训练
填空:本文按照_________顺序进行说明。首先,提出说明的主旨________总领全文。然后用恐龙化石在各地发现的事实,阐释对________的证明,用具体事例证明开篇提出的主旨,最后总结恐龙化石的发现对________ 提供了证据。
(二)说明方法的判断
1、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
2、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
3、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个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 )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道理。
2、理解词语:商人、至于、究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反复读和理解老人前后的对话,从后面的对话证实结论的正确,是观察与推断的结果。
教学难点:
理解老人为什么没看到骆驼却把骆驼的特点了解得那么清楚。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骆驼在沙漠上走的片断。师介绍:骆驼是沙漠中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想要在沙漠中运货,可离不开骆驼。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骆驼的一篇课文。
二、新课:
1、板书课题,读题。质疑,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自由读)
3、按自然段读,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商人此时的心情怎样?你现在就是这个商人,你会怎么做?会遇到那些困难呢?
4、具体学习课文。
(1)当商人问老人的时候,他们说了什么呢?同桌同学分角色读(1——7自然段)
指名分角色读。
如果你是商人,听了老人的话,心里会怎样想?
指导朗读(随机指导老人的话,与商人越来越紧张、急切的语气)
(2)老人把骆驼的样子说得这样具体,又说不知道骆驼在哪,你这位商人会怎样想?
指导朗读商人的话,读出生气、质问的语气。
(3)老人说的是不是真的呢?请你自己读读第10自然段。
老人说的是真的吗?他没看到骆驼,为什么对情况知道得这样清楚呢?谁能为在座的商人解释解释。
(4)结果怎样,齐读第11自然段。
5、小结。
(1)学过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点拨。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复习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
复习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画去括号内使用不正确的字
(详祥)细蜂(蜜密)脚(印映)究(竞竟)
二、多音字组词
三、按课文内容填表
骆驼的特征
老人的根据
左脚有点跛
左边驮蜜,右边驮米
缺一颗牙齿
四、给下面一段对话加上合适的标点
老人说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
是的
是不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
不错
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
五、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
教学要求
1.朗读课文,感受我们充满快乐的美好生活。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3.体会冰心奶奶是怎样把吹泡泡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的。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冰心奶奶小时候为什么最爱玩儿的是吹肥皂泡。
2.认真阅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冰心奶奶是怎样把吹泡泡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的。
教学课时:两课时
吹 泡 泡
小时候,我玩儿过很多游戏,其中最爱玩儿的是吹肥皂泡。[①这一开头有什么特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作者小时候最爱玩儿吹肥皂泡的游戏。
阴雨时节,不能到山上海边去玩儿,母亲就教我们在廊(láng)子上吹肥皂泡。她说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yì)破裂(liè)。[句导读:这两句点明了吹泡泡的时间和地点,以及玩儿吹泡泡游戏的原因。][②阴雨时节吹泡泡有什么好处?]
段导读:写了吹泡泡的时间和地点。
我们把用剩的肥皂头儿,放在一只小木碗(wǎn)里,加点儿水,和[huò]弄和弄,使它溶(róng)化。然后用一根细竹管,蘸(zhàn)上那黏稠(nián chóu)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来,吹成一个又轻又圆的泡儿。再轻轻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竹管上落下来,慢悠悠地在空中飘游。 [③上面的文字写出了吹泡泡共分几个步骤?]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shān],它们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段导读:写出了“我们”吹泡泡的过程。
这肥皂泡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清澈(chè)透明的球面上乱转。 [④肥皂泡美在什么地方?]若(ruò)是扇得好,一个大球,还会裂成两三个玲珑(líng lóng)的小球,四散(sàn)纷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cuì)弱的球儿,会扯(chě)得又长又圆,颤巍巍(chàn wēi wēi)的,光影零乱。 [⑤“玲珑、颤巍巍、光影零乱”等词语写出了什么?]这时,大家都悬(xuán)着心,仰着头,屏(bǐng)住呼吸――不久,这五彩的薄球,就无声地散[sǎn]裂了,又变成肥皂水落了下来,水珠洒到我们眼睛里。[句导读:“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孩子们聚精会神地看泡泡飞的神态。] [⑥“屏住呼吸”这个细节说明了什么?]大家都赶忙低下头揉(róu)眼睛,揉出了眼泪。
段导读:写出了肥皂泡的神奇、美丽。
那一个个球儿,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地吹出来的。 [⑦为什么强调是“我们自己”吹出来的?]它们轻轻地飞起,那么圆润(rùn),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它们一个个飞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dù)过天河,跟着夕(xī)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diān)……目送着它们,我们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句导读:泡泡很容易破裂,当然不能飞那么高、那么远。这些都是作者美好的想象,寄托着自己的梦想和希望。] [⑧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表达了什么样的愿望?]
段导读:写“我们”喜欢吹肥皂泡。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写作者回忆自己小时候是怎样玩儿吹泡泡游戏的,以及在玩儿中感受到的无穷乐趣。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规范、正确地书写生字。
3.初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生字卡片。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吹泡泡吗?冰心奶奶小时候最爱玩儿的是吹肥皂泡。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吹泡泡》就是冰心奶奶写的。我想,学了这篇课文后,你们也一定会喜欢上吹泡泡的。
二 学习生字
1.默读全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
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3.小组交流。
4.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卡片。
(2)认读多音字。
(3)理解词语的意思。
若:如果。 浮光:表面的光。 清澈:清而透明。 骄傲:自豪。
脆弱:容易折断、咬裂、破碎。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若”,不要写成“苦”。 “夕”,“点”不要出头。
三 朗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1.朗读全文,读准字音,看谁读得流利。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吹泡泡这个游戏的过程。)
1.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识字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本课要求一节课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教师可在课堂上开展领读、开火车、摘苹果游戏等趣味性很强的活动,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认识汉字,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2.课文中有些好词,如圆润、玲珑、骄傲等,教师要重点讲解。教师可先讲解字面意思再创设情境,通过表演来让学生理解词语。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词语还懂得了怎样运用。
1.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吹泡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欢乐。
2.体会冰心奶奶是怎样把吹泡泡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的。
3.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课文插图,投影。
一 出示插图,导入新课
1.观察画面。图上画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观察他们的表情,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2.谈话导入。
(1)你玩儿过吹泡泡吗?能说说你是怎样吹泡泡的吗?当时心情怎么样?
(2)《吹泡泡》这篇课文是冰心奶奶写的,课文把吹泡泡的过程写得很清楚,也很具体。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体会冰心奶奶小时候为什么最爱玩儿吹泡泡。
二 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
(1)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写出你的体会。 (2)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2.请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并说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3.组织讨论。
(1)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2)说说为什么喜欢。
(3)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4.理解句子。
它们轻轻地飞起,那么圆润,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①“圆润”是什么意思?(饱满而润泽。)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体会四个“那么”。
③练习用“那么……那么……那么……那么……”说话。(五彩池的水五光十色,那么清澈,那么鲜艳,那么美丽,那么神奇。)
5.学习第三自然段。
(1)朗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这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了什么。
(2)请学生分句读这段话,体会冰心奶奶是怎样把吹泡泡的过程写清楚的。
(3)请你用上“先……然后……再……”说说吹泡泡的过程。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冰心奶奶是怎样把吹泡泡的过程写具体的。
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说说冰心奶奶小时候为什么最爱玩儿吹肥皂泡。(因为肥皂水是冰心奶奶自己制作的,看着美丽的泡泡飞上天空,她心里充满快乐,所以冰心奶奶小时候最爱玩儿吹肥皂泡。)
3.练习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1.在教学时,教师可先安排吹泡泡这个活动。课前,教师让学生从家里带来肥皂块、杯子、吸管等工具。上课时安排15分钟时间让学生玩儿吹泡泡的游戏,让学生体验吹泡泡的乐趣。
2.教师在学生吹泡泡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体会泡泡的美丽神奇,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再把自己玩儿的经过说一说,写一写。
3.整节课下来,学生在玩儿当中得到了乐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学问,知道知识来源于生活,在观察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同时,学生们展开丰富的想象,给这篇文章赋予了更多的内涵。
1.看拼音,写词语。
yóu xì(游戏) xī yáng(夕阳) róng yì(容易) fēi yuè(飞越) fú guāng(浮光) jiāo ào(骄傲)
2.比一比,再组词。
3.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骄傲―(虚心) 脆弱―(坚强)
潮湿―(干燥) 分散―(集中)
容易―(困难) 美丽―(丑陋)
4.你尝试过用不同形状的细管吹泡泡吗?用不同形状的细管吹泡泡,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的吗?
提示:不论用什么形状的管,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的。
一 冰心简介
冰心(1900~1999),中国女作家、诗人。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和自然美是其作品的主旋律。 1918年入北平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这种诗体被人们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练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的成就更高。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橘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二 冰心语录
假如生命是无趣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满足的了。
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了。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
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
一、教材分析
《掌声》这篇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语言质朴,但在平淡的叙述后面饱含着充沛的情感。
三年级学生年龄小,学生的情感不容易与作品的情感、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深刻领会掌声的含义,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设计上,以英子的内心变化为切入点,通过仔细揣摩重点词句,领悟文字背后的声音,在读读说说中与文本对话,进而,在情景诵读中入情,在切己体悟中融情,在拓展延伸中升情。
二、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引导学生初步学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去关爱、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与鼓励。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9.《掌声》———齐读课题。
(二)、复习本节课词语(开火车领读)
(三)、走近人物,感受“情感”变化
(1)感受英子的内心变化。
1、感受英子的忧郁、自卑。
师: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以前的英子是什么样的吗?(细心的同学在课文中能找到这个词)(忧郁的)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非常会概括,非常会抓词。
【板书:忧郁】
师:课文有一个自然段,重点写出了英子的忧郁。快打开书找找,看看是哪一个自然段?
一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从哪些词语当中你们感受到英子内心的忧郁呢?
(“默默的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那你能具体说说吗?“默默的”,什么意思?默读是怎么读?
(不出声音地读。)
师:那默默的呢?是什么意思?(不动声色的)
师:一声也没有,小英子总是这样。还有哪些词让你们有感受?
(她早早地就来到了教室)
师:同学们能够抓住关键词句去体会,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跟刘老师想象一下:当同学们出去快乐活动的时候,英子却总是——
(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当同学们还走在上学路上的时候,英子已经早早地——
(来到了教室。)
师:下课铃响了,她却要——
(最后一个离开)
师:是啊,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呢?
(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师:是啊,身体的残疾使小英子躲躲藏藏,失去了童年生活的快乐。她总是感觉自己很差,不如别人,这说明她的心里还非常的自——(卑。)
师:是的。(板书:自卑)这是我们刚才读书共同的体会,同学们还应该把它——记下来。快动动笔。然后自己试着读读这个自然段,读出英子的忧郁和自卑。(部分学生还在写,师又补充道)自己试着读一读。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读出你自己的感受。
师:让我们再走进这个自卑忧郁的小英子。轻轻地读,“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读!
全班齐读。(师同读。)
2、感受英子的开朗、自信。
师:后来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有什么变化呢?快读书,看谁先找到?
(是第四自然段。)
师:读读吧。
师:原来小英子默默地坐在教室里,现在——和大家一起游戏。
师:小英子还叫同学教她跳舞,能用什么词形容现在的英子?
师:好,让我们把体会记下来。
【师板书】 开朗 自信
师:看到这种变化,你高兴不高兴?端好书,我们把这种感受带进朗读中。师读第一句,
生读:“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2)抓英子的情感变化,通过关键词语概括主要内容。
师:是啊,是什么让英子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同学们的掌声。)
师:现在你能用黑板上这些词,概括的主要内容吗?谁来试试。
(以前英子非常忧郁和自卑,可是经过这次故事会后,变得开朗和自信了。)
师: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记住孩子们,抓住关键词句,我们就能很好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品析段落,体会“情感”变化原因
(一)理解英子为什么犹豫。
师:那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同学们送给英子掌声这件事呢?
(二三自然段。)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二三自然段,同时划出描写英子动作的句子。(划句子要划完整。)
师:好了孩子们,我们先划到这儿,小朋友来读一下你画的句子。
(生:(读)“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即把头低了下去。”)
师:还有谁划了这个句子?请你再读一遍。
师:同学们,轮到英子上的时候,她却立刻把头——
(低了下去)
师:那一刻,英子的心情你们能体会吗?是怎样的心情呢?
(生:很忧郁,自卑)
师:把你的体会送到句子里再读一下。
师:那一刻,英子一定特别——(紧张)
师:好,送到句子里
师:是啊,从低头的动作中,我们体会到了英子的自卑和紧张,“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
( 生:(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师:还划了哪个句子?
(生:“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师:没有划的同学,也把这句话划下来。
齐读。
师:谁能告诉老师,英子为什么犹豫呢?
( 生:因为她怕同学们看见她走路的姿势。因为英子不想让同学们看见他走路的姿势。
因为她的左脚留下残疾。)
师:所以英子站起来是犹豫的。要不要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用自己的朗读试一试。
生试读。
生自由练读。
师:谁愿意来试试?
生读。
师:小英子那一刻该有多难受、多痛苦啊,谁愿意再来读?
生:“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师:我们一起读。
齐读。
(二)体会两次掌声的含义
师:同学们,抓住了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我们才能很好地体会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假如这个小英子就在我们的旁边,你想对她说什么呢?她是那样的紧张害怕,不敢走出自己的座位,你想对她说什么?
(生:英子你不要害怕,上去吧!英子不用怕,我支持你!英子你不要害怕,我们都会鼓励你的。英子你不用害怕,你上去吧。)
师:是啊,你们的鼓励,你们的话语,都化成了一种无声的语言哪!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师里骤然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所有的鼓励都汇聚在这掌声中,所以这掌声——
(生:热烈而持久。)
师:这掌声是同学们对英子热情的——
( 生:鼓励。)
师:好,一起写感受。(生抄教师板书的词语。)
【教师板书】
鼓励
师:在同学们的鼓励下,英子成功地讲讲述了自己的小故事。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次你想对英子说些什么?
(生:英子,你真勇敢啊!英子,以后就和我们一起玩吧!英子,你真棒!
联欢会上我会教你跳舞的。)
这一次,同学们还对小英子送去了自己的赞赏。(师板书“赞赏”,生抄在书上。)就像同学们说的,小英子只是身体上的残疾,其实她也有自己的优点。此时小英子的一摇一晃和上台时的一摇一晃有什么不同?
(生:之前小英子是忧郁而紧张的,现在的小英子开朗和自信。英子先头是不自信,后来是她脸上带满了微笑。)
师:同学们送给英子的,仅仅是掌声吗?
(生:是同学们对她的一片赞赏,同学们对她的一片鼓励,对她的夸奖)
生:同学们对她的夸奖和鼓励,使她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师:是啊,如果把这一切,化成一个字那就是——
(生:(齐)爱。)
(三)体会两次掌声给英子带来的变化。
师:就是这份爱,医治了英子内心的疾病,使她(指板书)从忧郁变得开朗,从自卑走向了自信(生跟说)。
师:所以她才能够鼓起勇气,微笑地面对生活。正如她在给我的来信中所说的——(指投影),读!
( 生:(齐)“我永远不会……微笑着面对生活。”)
四、总结掌声的内涵
我说掌声像一束阳光,温暖着我们的生活!你觉得掌声像——————(生补充完成这句小诗)
五.指导书写六个生字
六.小结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
师: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爱,人人都需要掌声,珍惜别人的掌声,也不要忘记把我们的掌声献给别人!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园地一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1-15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9-12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28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03-31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11-18
三年级语文上册的语文乐园八教案03-31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04-29
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自信》教案05-06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乐园二教案03-12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乐园八》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