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3-01-08 14:19:36 三年级 我要投稿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2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28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①认识“阅、固、调”等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等17年词语。

  ②理解课文内容,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③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课前准备

  ①生字词卡片或制成的电脑课件。

  ②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拓展“资料袋”的内容。

  第一课时

  谈话揭题,质疑导入

  ①同学们,你们爱玩吗?平时都玩些什么呢?

  ②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板书课题并读题)读题后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呢?(学生质疑,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是谁玩出了名堂?他喜欢玩什么?他是怎么玩的?玩出了什么名堂?)

  由疑而入,整体感知

  ①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a、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遇到生字新词、多音字多读几遍。

  b、同桌互相听读课文,纠正字音,读通句子。

  ②学生交流。通过自读,你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在交流中可顺便让学生介绍一下搜集到的列文虎克的有关情况。

  逐段朗读,探究发现

  ①学习第一自然段。

  a、读一读。指名读、齐读这一段。

  b、议一议。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你们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呢?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c、语言引述:在科学,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就是在玩耍中产生的荷兰的列文虎克就是其中的一位。下面,我们来进一步了解他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好吗?

  ②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a、读一读。指名多人次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教师重点指导读准多音字的读音。

  b、说一说。列文虎克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

  c、想一想。从列文虎克玩镜片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列文虎克玩镜片的特点:在做中玩,玩中做。

  d、联系自己的“玩”,谈谈你对列文虎克的这种玩法有什么看法?

  e、带着自己所产生的情感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指导写字

  ①出示生字卡片“堂、镜、闲、待、阅”。

  ②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③同桌提醒写字注意事项,介绍写字经验。

  ④学生写字。

  课后作业

  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复习回顾

  ①听写上堂课学的生字新词。

  ②说一说列文虎克是怎么做放大镜、玩放大镜的。

  逐段朗读、探究发现

  ①学习第四自然段。

  a、语言引述:列文虎克在玩中做成了放大镜,玩出了乐趣。那么在玩放大镜中,他又玩出了什么?让我们跟随着他一起去玩,一起去探究,好吗?

  b、读一读。

  这一自然段内容很长,我们采用分组轮读的办法来读,第一排读第一、二、三、四句,第二排读第三、四句,第三排读第五至八句。

  再指名三位同学分读这一自然段。

  c、引导发现。读了这么多遍,同学们对列文虎克的玩又有什么发现,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d、交流发现。让学生说说列文虎克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

  e、读到这里,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些什么?

  f、带着敬佩的情感自由朗读这一段。

  ②学习第五自然段。

  a、读一读。指名读、齐读这一段。

  b、说一说。读到这里,你知道列文虎克玩出了什么名堂了吗?引导学生阅读“资料袋”中的资料,大致了解微生物,从而体会列文虎克玩出的名堂很了不起。

  c、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总结回顾

  ①师问:读了课文,你对玩又有了哪些新的看法呢?

  ②学生交流。

  拓展延伸

  ①古今中外,还有许多像列文虎克那样在玩在玩出了大名堂的人,你们能来说一说吗?

  ②小练笔:平常我们都爱玩,让我们来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吧。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初步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会认五个生字。

  教学重点:

  自主学习、探究,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空气在我们身边的各个地方,植物、动物的离不开空气。

  教学准备:

  课件或录象(出现空气在水中、在空中、在物体中、在身体中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

  前几课我们学习的都是关于科学的课文,了解了电脑棋手、认识了茅以生,知道了达尔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

  板书课题:空气在哪里

  二、读课题,质疑:

  齐读课题:注意“哪”字的读音:

  板书:那、哪,进行区分。

  再读课题:注意语气,质疑:什么句?为什么没有标点?

  使学生了解文章题目不加标题的常识。

  三、自由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检查。

  3、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题目中的问题是谁提出来的?

  4、熟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

  课件出示:小猴在哪里找空气?找到了吗?它知道了什么?

  5、自学感悟。

  四、交流汇报:

  1、小组交流。

  2、合作填写表格:

  空气所在肺里

  作用供氧气

  3、总结:空气究竟在哪里?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1、自愿结合,人数、形式自选。

  2、练习朗读。

  3、汇报、评议。

  六、布置作业:从下列作业中任选一项。

  1、调查、了解空气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

  2、续写课文。

  3、设计关于空气的手抄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懂得课文中两次“掌声”的含义。

  3、领会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与鼓励。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我们班欣赏同学们上课,作为主人你们想用什么行动来欢迎老师们的到来呢?(全班鼓掌欢迎)掌声这么热烈,真是一群热情好客的孩子。能够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课文,老师感到真高兴!可是,老师此时的心情挺紧张的!你们想用什么来鼓励我呢?(掌声)

  2、师:谢谢你们的掌声,有了你们的掌声,老师已经不紧张了。掌声不仅改变了老师刚才的心情,它还改变了一个女孩的命运。多神奇的掌声啊!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英子的内心世界,走进课文《掌声》(板题,齐读课题)

  二、走进文本,感受人物变化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仔细想想,英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自由朗读后交流:(自卑、忧郁、不快乐,孤独……)(板书:自卑忧郁)

  2、同学们体会得真好,你们是从哪里感受到这一点的呢?

  课件出示句子:“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想象一下当时同学们在干什么,引读“当同学们()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生:同学们在做游戏、唱歌跳舞、在操场上奔跑,跳绳、在尽情地说笑。

  课件:当同学们()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当同学们快乐地游戏的时候。读

  生(齐读):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当同学们唱歌跳舞的时候。读

  生(齐读):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当同学们在操场上奔跑,跳绳的时候。读

  生(齐读):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3、师:是啊,那是教室的一角,更是孤独的一角,谁愿意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英子的孤独呢!指名读

  (指名读评价:“总是”读得重一些,“默默地”读轻一点)

  4、师:是呀,看来,同学们都很理解英子。那时的她不爱说话,默默无闻,多么可怜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一下英子的痛苦和孤独吧?(齐读)

  齐读→评价:多么自卑、忧郁的孩子啊

  5、过渡:那时的她对生活已失去了希望,我们再来看看现在的英子,她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变得怎么样了呢?谁来读读第5自然段,其他同学想一想现在的英子变得怎样了?

  指名汇报。(活泼、开朗、自信)板书:自信快乐

  6、我们真替英子的变化感到高兴呀,那么你们能把她的活泼开朗读出来吗?请大家齐读第5自然段。感受英子的变化吧!

  三、感悟变化,领悟掌声内涵

  1、师:是呀,我们都希望英子开朗、自信。后来,英子真的改变了。一个忧郁、自卑的小女孩变得开朗、自信了。是什么给了她力量,让她有了如此大的转变呢?请同学们默读2——4自然段,想想掌声在课文中一共响起了几次?把描写英子动作、神态变化的句子用直线画出来。在特别有感触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感受。

  2、学生反馈:A“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起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师:英子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当时她的心情是怎样的?(害怕)。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表现英子此时的自卑、紧张的心情?(立刻)她想上去吗?(不想)她能不上去吗?(不能)

  无奈之下,英子只好慢吞吞地站了起来,1秒钟,2秒钟,3秒钟,她的脚刚抬起,又慌慌张张地收了回去,她紧张得全身都在发抖了。你就是英子,读读这句话,读出你的感受。

  (评价:你把“一起”读得比较重,“低了下去”读得轻,读得有感情。老师听出了你的无助/自卑/害怕)

  B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此时此刻,英子真是左右为难,万般无奈,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体现出这种心情来?(犹豫)。

  “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英子,在犹豫什么?(上去还是不上去)

  因此,从“慢吞吞”、“眼圈红红的”我们体会到英子的内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无奈)。

  5、师引读: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6、师:此时英子内心充满了痛苦、无助,甚至快要哭出来了,这个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的女孩,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生接: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这个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女孩,在全班的注视下—————生接: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7、师: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这句话呢?(指名读)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师: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把终于读得这么响亮?(生答:下了很大的决心)

  (评价:理解的多深刻啊!)

  8、师:师:谁愿意来读读第3自然段体会一下英子的这种复杂的心情呢?

  (指名读)(评价:多么无助的英子啊)

  师:走路对别人来说是件多么容易、多么平常的事,可对英子来说却是那么()。生:困难。

  师:为什么?(因为……所以……拓展说话)

  因为她不愿意让别人看见(),所以();

  因为她不愿意让别人看见(),所以();

  因为她不愿意让别人看见(),所以();

  生: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走路不方便,所以……生:因为她不愿意让别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所以……困难。

  9、师: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信心啊!作者对人物的神态、动作做了细致的描写,让我们仿佛触摸到了英子的痛苦与自卑。我们随着她艰难地挪动着残疾的双腿,一步、两步,一摇一晃,她低着头,含着泪,她多么渴望有一种力量能鼓舞她。而就在这时候,——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齐读)

  “骤然”还可以用哪个词来代替?(突然忽然猛然)

  10、如果现在老师是英子,你们是英子的同学,什么样的掌声是“热烈而持久的”你们能用掌声表示一下吗?

  师:这真是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啊,同学们把千言万语化作了这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掌声是对英子的(鼓励、加油)板书:关心鼓励

  11、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用掌声告诉她什么?

  生:英子,你能行,我们相信你!

  生:英子,你真勇敢!

  生:英子,别害怕,我们不会歧视你!

  师:这掌声对英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X接着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男生接着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就在英子最需要鼓励的那一刻,(大家一起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12、师:在同学们那包含鼓励与信任的掌声里,英子流下了泪水。这场面多么令人感动啊!故事讲完了,——生接: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13、师:如果说,第一次掌声,是对英子的鼓励,那么,英子讲完故事后的掌声,又是什么呢?

  故事讲完后的掌声是对英子的XXXXXXXX(肯定、欣慰、表扬、赞美……)

  14、师:英子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呀!无数的话语在英子心头涌动,她想说——

  (出示关联词:如果没有……我就……;拓展说话)

  15、师:但是,她什么也没说,只是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个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师:英子一摇一晃地走上讲台,又一摇一晃地走下讲台,一样的走路姿势,她内心感受一样吗?(不一样)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激之情齐读这句话: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四、感悟力量,升华情感

  1、那真诚的掌声就像一缕阳光冲破了英子内心的阴霾,同学们充满鼓励,满含夸奖的掌声就像春雨,融解了英子内心的冰川,英子变了。曾经坐在教室一角默默无语的她,现在——生接读“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曾经连走路都害怕让人看见的她,现在——生接读“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2、师:英子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那她变成了一个怎样的人呢?

  课件:用一句话交流:她成了一个()的人。

  她成了一个(自信)的人;快乐、开朗、勇敢、不自卑、敢于面对生活

  4、从此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几年过去了,上了中学的她依然惦念着给予她掌声的同学们,她将心中的千言万语全都融进了她的来信——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吧!(齐读)

  我永远不会忘记生活。

  (1)你就是英子,你读吧。

  (2)谁还想读?

  (3)想读的都站起来读。

  5、学到这里,我们逐渐领悟到掌声的深层内涵,它不光是拍手、鼓掌的表示,它还包含着对他人的XXXXXXXXXX?(鼓励、支持、尊重、信任、关爱……)

  五、拓展升华

  1、师:因为掌声,英子勇敢地开始了第一次演讲,因为掌声,英子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请大家想一想,同学们送给英子的仅仅只是掌声吗?(生答:鼓励爱心)

  2、师:因为掌声里有同学们的鼓励,支持,赞美,这些都是大家对英子的一片——爱心啊。(板画)

  3、师:掌声凝聚着颗颗爱心,掌声充满着浓浓真情,让我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一起呼唤吧!(齐读最后一段)

  4、交流:掌声是鼓励,是夸奖,是尊重,是关爱!多一份掌声,多一份爱;多一份爱的鼓励,就多一份成功的希望!你觉得在我们班里,在我们的学校,在社会上,在我们身边,还有谁需要掌声?

  5、师:其实这掌声就是一种爱!(板书:爱)在生活中爱的方式还有很多种:爱是一阵热烈的掌声,爱是一句友善的话语;爱是雨中的一把小花伞,爱是夏日一缕清凉的风。让我们大家都奉献爱,珍惜爱吧!这使老师想到了一句话:

  (课件出示):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1)女同学,请轻轻地把这句话告诉自己。

  (2)男同学,请真诚地把这句话告诉你身边的朋友。

  (3)全体同学,请大声地把这句话告诉所有的人。

  六、小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让我们为自己出色的表现鼓鼓掌,(鼓掌),也把这感谢的掌声送给在场所有老师,(鼓掌)。愿我们今后在掌声中经历风雨,在掌声中快乐成长。让我们把掌声献给别人,献给自己,献给多彩的生活吧!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4

  教材解读:

  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用细腻的笔触、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乡村大花园的美丽景象。1~3小节主要写动物们的颜色、情态,突出乡村大花园的新鲜漂亮;第小节主要写光芒四射的太阳,表现乡村大花园的健康、漂亮;第5小节主要写大花园的动植物都很自由自在。整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其中学习两个多音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具体语段、词句的品读中感受大花园的新鲜漂亮,健康美丽,自由自在的特点。

  3.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洋溢的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洋溢的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教学流程:

  一、旧知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学习了《东方之珠》,去繁华的都市香港参观了一番,又走近田野认识了小露珠这位可爱的朋友,今天让我们深入走进乡村大花园,看一看那里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板书课题《乡村里的大花园》。二、整体感知

  1.想进入大花园一饱眼福吗?咱们得先和生字生词打好关系,它们都是大花园的小卫士呀!请大家自读课文,要求: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读的根据课后注音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出示生字。

  指名读

  则、怎,读音有什么共同点?平舌音,齐读似、睡,读音有什么共同点?翘舌音,齐读“似”在课文中读sh,其实它还有另外一个读音,你知道吗?s,什么意思呢?谁能给两个读音分别组词?s似乎、相似、好似sh似的,记住在这个词中读sh,其余读s文中还有一个多音字,是谁?结,你知道它有几个读音吗?分别组词。ji打结、中国结、结绳ji开花结果、结实。

  3.仔细观察10个生字,怎样才能更好地记住它们的字形?“圆”中间“员”表示读音,“醒”右边的“星”也表示读音“结”:条状物打成的疙瘩,也表示这个动作,与“绳”有关,所以是绞丝旁。

  4.“睡”这个字最难写了,同学们想知道“睡”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吗?“睡”是“目”加“垂”,表示眼皮下垂、落下,就是打盹休息,这样一来这个字就好记了,我们睡觉时眼皮下垂就是“睡”。

  光知道意思还不行,还要会写才行,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左宽右窄横画很多,仔细观察哪一横最长(右边第二横),哪一横次之(第三横),哪两横差不多短(第一、第四)?仔细观察左边四横的距离,右边四横的距离,你发现了什么?等距。好,看老师,举起小手一起写。然后在习字册上自己描一个写一个,注意。投影展示,师生共评。

  三、文本研读

  有了这些生字词小卫士的带领,咱们一起去公园看看吧!

  (一)体会新鲜漂亮指名分别读1、2、3小节

  1.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大花园,用前三小节中的词语回答。(新鲜漂亮)

  2.哪些食物让你感受新鲜漂亮?(蜂子、蝴蝶、蜻蜓、蚂蚱)你能讲具体一点吗?什么样的蜂子、蝴蝶、蜻蜓、蚂蚱让你感觉新鲜漂亮?白的、黄的、金粉的蝴蝶绿的蚂蚱、金的蜻蜓嗡嗡飞着的蜂子,胖圆圆的,小毛球似的哦,白、黄、金粉、绿说的都是颜色,颜色漂亮新鲜。

  3.看到这样的蜂子,你想干什么?摸一摸,为什么?胖圆圆的,毛球似的,多可爱呀!你能读出蜂子的可爱吗?指名读。

  4.大花园里有这么多种小动物,五颜六色的怪不得作者说,你来说:“花园里面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对了,这就是1段中心句。

  5.刚才小朋友“明晃晃”这个词没有读准确,谁来帮帮他?指名读。huǎng,什么叫明晃晃呢?光彩闪烁。齐读2遍这个词,齐读这句话,读出新鲜漂亮。

  (二)感受健康漂亮

  大花园里除了有五颜六色的小动物,还有什么呢?咱们一起读一读第4小节。

  1.这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太阳。什么样的太阳?

  光芒四射、亮、特大特高。

  2.从哪些词句看出太阳很亮?

  亮得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亮得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这说明阳光到处都是,这就是“光芒四射”,光线向四面八方照射去。

  3.这样的大花园又是怎样的一个大花园呢?你能用4小节的词回答吗?(健康美丽)

  4.出示。

  “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是凡”是什么意思?凡是,只要是。作者为什么这么认为呢?想象一下阳光很亮,周围一切都是亮亮的,动物们五颜六色明晃晃的,拍一拍大树都发出干脆的响声,一切都很敞亮。如果是阴雨天感觉如何?湿漉漉、阴沉沉、粘糊糊、灰蒙蒙蜂子、蝴蝶、蜻蜓、蚂蚱等小动物会出来活动吗?拍一拍大树会发出干脆的声响吗?对比一下阳光四射的大花园,这样的花园有活力、生命力,生机勃勃?怪不得作者说“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齐读),这就是这一小节的中心句。小节,读出健康美丽。

  (三)品味自由自在

  乡村里的大花园有五颜六色的动物,光芒四射的太阳也不稀奇呀,作者为什么要写它呢?默读第5小节。

  1.作者在这一小节中又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大花园呢?用课文中的词语来回答。自由,对自由自在。

  2.划出“自由”所在的句子,“都是自由的”,这就是这一小节的中心句。

  3.大花园里的什么事物很自由?

  花、虫子、鸟。找出相关语句。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这里把花和虫子当成什么来写?

  人花睡醒了,是被人叫醒的嘛?不是,花自然开放,就像人睡觉睡到自然醒;想想我们经常因为工作学习的原因被亲人叫醒,或者被外面的噪音吵醒,相比之下,花儿是自由的。

  鸟飞上天,是很自然的事情,想飞就飞,虫子叫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无需别人同意,想叫就叫,一切都神气活现的,这就是活。

  4.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是自由的?

  蝴蝶。哪里看出来的?“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飞来了一堆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

  他们从谁家来,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随意”,太阳光芒四射,哪里都能被他照到,连他都真不知道蝴蝶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你说蝴蝶多自由自在啊!

  5.鸟、虫、蝴蝶想飞到哪儿就飞到哪儿,你羡慕他们吗?谁想当一回自由自在的鸟、虫、蝴蝶?出示句子,指名读出自由自在。

  6.小动物们本来就能自己活动,获得自由对他们来说不算难。除了小动物们,还有什么事物很自由?

  植物。

  哪里看出来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谎花”是说黄瓜只开花不结果。黄瓜不结瓜,种它做什么?但是它就是这么牛,不愿意结就不结。

  玉米能长到天上去嘛?

  不可能,这是夸张。

  有没有人运用先进的科技去控制他们的生长?

  没有。

  这些句子中都有一个词语是“愿意”,什么叫愿意?

  认为符合自己心愿而同意做某事。植物有思想吗?

  没有,但是在作者的笔下他们都成了有思想的生命了,他们都能随心所愿,多么自由啊!谁想当随心所愿的倭瓜、黄瓜、玉米?指名读出自由自在。

  7.这样的大花园,你喜欢吗?作者也喜欢,为什么?因为自由,齐读第5小节,感受大花园的自由自在。

  四、主题探究

  1.文章最后说“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又高又远的天空跟大花园有什么关系呢?想一想,大花园里的自由的鸟儿、蝴蝶可能会飞到哪儿去?随心所愿的玉米可能会长到哪儿去?天上。

  2.你羡慕他们吗,你想像他们一样吗?羡慕,想。作者也是,蓝悠悠的天空又高又远,那是自由的王国。作者和我们一样羡慕大花园里的动植物们,和我们一样向往天空和自由。

  五、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了乡村大花园,感受了它的新鲜、漂亮、健康、自由,并和作者一样对自由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六、作业布置

  1.完成习字册,词语抄三遍。

  2.背诵课文第五小节。

  3.向你的家人介绍乡村里的大花园,让他们也感受一下大花园的新鲜、漂亮、健康、自由。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利用查字典的方法识字,在发现中学习多音字。

  2、积累ABAC式词语。

  3、发现引用人物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积累俗语。

  5、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

  6、看图,续写故事。

  【学习重难点】

  1、识字、积累词语。

  2、正确运用人物的对话。

  3、续写故事。

  【学前准备】

  1、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学生)

  2、相关的内容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一、猜姓名,揭题。

  1、教师导语:同学们,认识老师吗?你们是怎么称呼我的?那你们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

  2、教师引导:知道老师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猜猜看?(生回答)

  告诉你们,我这个名字是妈妈取的,因为我出生在秋天,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硕果累累呀,所以我名字里就有“硕”字,爸妈希望我收获满满。

  3、同学们,你们的名字里有什么故事,把你从父母那了解的情况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二、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

  1、教师出示说话要求:①说说姓什么,叫什么;②说清楚是哪个字;③名字是谁取的?为什么取这个名字?

  2、小组交流。

  3、指名说说自己名字的来历。

  三、拓展练习。

  1、你知道王昊、谢婉莹这两个人吗?她们其实就是月亮姐姐和冰心奶奶,后面的名字是根据她们的职业、爱好取的昵称或笔名。

  2、假如让你给自己取个昵称,你会取什么名呢?(同桌交流)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自己名字的来历,原来小小的名字里还有大学问呢。

  第二课时

  (习作:续写故事)

  一、直奔主题。

  1、学生观察文中的三幅图,了解每幅图画的内容。

  2、把三幅图连起来想一想,讲了一件什么事?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学生交流。

  第一幅图中,李晓明听到班上的小文和琪琪都在高兴地谈论自己过九岁生日时的情景。

  第二幅图中,李晓明一人坐在教室里,想到自己也快过生日了,但是自己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

  从画面中可以看出他很伤心。

  第三幅图中,老师和小文一起商量,一起给李晓明过生日的事。

  第四幅图中,老师和同学们为李晓明庆祝生日,给他的惊喜吧!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说说第四幅图的内容)

  三、学生习作。

  把这四幅图的内容连起来,写一个完整的故事,还要加个题目哟!

  四、点评。

  指名读自己的习作,老师及同学们进行点评。

  第三课时

  (语文园地)

  一、交流平台。

  1、读书时,预测后面的内容的好处:

  (1)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2)读得更细致,注意更多的细节。

  2、列举生活中做事有预测的好处:

  去商场买东西,先预测所买东西是哪一类,再去同类区寻找,这样节约时间。

  二、识字加油站。

  1、查字典识字。

  (1)回顾查字典的三种方法: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数笔画查字法;

  (2)交流每种查字典方法应注意的事项。

  2、学生用字典查找带点的

  字。

  三、词句段运用。

  1、读词语,区分多音字的读音。

  (1)学生自读词语。

  (2)给带点的字注音。

  假jiǎ(假扮)(假装)

  jià(假期)(假日)

  几jī(几乎)(茶几)(窗明几净)

  jǐ(几百)

  中zhōnɡ(中间)

  zhònɡ(中毒)(中奖)(猜中)

  处chǔ(处罚)(处分)(处理)

  chù(到处)

  (3)学生再读词语。

  2、读成语,说发现。

  (1)学生自读。

  (2)交流发现:三组都是ABAC式的成语,每组中的成语第一个和第三个字相同。

  (3)学生列举类似的成语。

  3、学会引号的正确用法。

  (1)学生读三句话。

  (2)说说自己的发现:三组句子都是引用人物的语言,提示语的位置不同,引号的用法也不同。

  (3)学生举例。

  四、日积月累。

  1、学生自读谚语。

  2、交流自己的理解。(团结起来力量大)

  3、学生熟读、背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体验有感情朗读的乐趣并背诵这首诗歌。在读的同时展开想象,理解体会诗歌的意境,并能仿写一段。掌握本课生字,积累喜爱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掌握生字是重点;仿写一段是难点。

  教学构想:

  以读为本。我对本课教学的指导思路即一切在读中进行,老师范读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想象。

  另外,本单元的主题为“色彩”,开课之初便把“碧绿、火红、蔚蓝”置于黑板之上,如果有条件的话将教师内悬挂彩色气球或绸缎,营造出彩色的课堂氛围。

  教学准备:

  与诗歌匹配的音乐。发动学生搜集各种颜色所代表意义的资料,思考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喜欢这种颜色的原因。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1、(书写“碧绿、火红、蔚蓝”于黑板左上角)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写这几个词吗?因为我们第一单元的主题为“色彩”。请同学们听老师背诵一首诗。(放音乐)

  学生活动:

  听,形成对课文的初步印象。

  目的:

  以老师有感情地朗读整体感知课文,激发学生自读的兴趣,并首次开启学生想象的大门。

  目的:

  引出课题

  二、朗读(正确流利)

  1、学生活动:默读,边读边查字典解决生字。

  2、学生活动:自愿为同学们朗读这首诗。选取读得最好的同学领读。(老师注意纠正生字的读音)

  目的:在读中识字,在读中初步感受诗歌透过色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出示第一小节

  目的:重点指导第一小节的学习,为自学做准备

  1、老师引读:我爱~的颜色,因为~~,我~~,连我的~也是~的。

  学生活动:边读边想象诗歌呈现的画面

  目的:通过引读,揭示诗歌的框架,为仿写做准备。

  2、读了这一小节你认为作者在诗歌中蕴涵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爱家乡)

  3、有感情朗读这一小节(配乐)

  四、自学第二三小节

  学生活动:合作学习。各小组长可按照“边读边想象——体会思想感情”的步骤带领小组成员合作学习,当然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学生活动:选取自己喜欢的小节有感情朗读,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目的:这是自学的反馈,看学生是否理解了诗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五、朗读(有感情)

  师生共同有感情地朗读。

  目的:再回到整体,品味全文。

  六、仿写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喜欢什么颜色?“我爱洁白的颜色,因为粉笔是白色的,教室的墙壁是白色的,我爱我的每一位学生,他们的校服上衣也是白色的。”

  目的:老师做仿写示范,

  引导学生抓住身边的事物写出有意义的诗句。

  同学们都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喜欢?

  学生活动:展开讨论(老师引导学生说出美好的、高雅的事物)

  目的:充分想象,充分说,在充分说的基础上再去写。

  那么大家能不能结合刚才大家讨论的,仿照课文也来写一段小诗?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起草。

  学生活动:读自己写的诗,互相评判。(表扬好的创意)

  七、结束语

  同学们,让我们把生活涂上碧绿的颜色,把我们的爱涂上火红的颜色,把我们的理想涂上蔚蓝的颜色,愿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理想,热爱自己的生活。

  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发挥想象,为你课堂上完成的诗配一副画,制作成精美的图文作业(可打印)。

  板书设计:

  1色彩 碧绿、火红、蔚蓝

  爱什么颜色

  我爱……

  因为……

  我……

  第2课时

  一、有感情朗读

  学生活动:比一比看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读而优则背,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当堂背诵。

  二、出示语文天地中的“抄一抄”第1行的词语:碧绿、蔚蓝、辽阔、威武、乘风破浪

  学生活动:复习读准字音——抄写——任选一词造句

  老师巡视,表扬坐姿端正书写正确的同学,将学生在抄写中出现的错字连词板书,集体改错,并让学生说说这些字怎样记才不出错。

  目的:生字紧密结合词语,不单独认字,做到“字不离词”。词语会写之后还要会用,造句练习为避免习作时用词不当。

  三、出示一段小短文:

  太阳,你是粉刷匠吗?你把沙滩粉刷得金黄金黄,就像是一条用黄金铺设的黄金海岸;你把大海粉刷得碧蓝碧蓝,就像一块晶莹剔透的水晶;你把天空中的云彩,粉刷得那么洁白,就像一条轻柔飘曳的纱巾……你瞧,海滩上的小朋友,原先他们那样的白,可你把他们粉刷得像两块黝黑黝黑的岩石。

  学生活动:找出短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一起来读一读。

  目的:积累描写颜色的词语,为语文天地的练习3做准备。

  四、自主学习:(视时间灵活安排,不做全班性的任务布置)

  A自由进行课文背诵或字词书写练习

  学生活动:针对刚才自己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查漏补缺,向老师提问,消灭对课文的疑问。(一对一进行)

  B选择课外阅读中的相关篇目来读一读。

  学生活动:独立默读(查字典识字)。

  目的:二者任选其一自由进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 ,将课堂交给学生。也适合老师进行分层教学,特别对语文天地抄一抄练习没有掌握好的同学进行督促。

  作业设计:有感情地背诵全篇诗歌,从中选取自己喜爱的词语抄一抄。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初步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会认五个生字。

  教学重点:

  自主学习、探究,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空气在我们身边的各个地方,植物、动物的离不开空气。

  教学准备:

  气球、课件、展示台。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五颜六色的气球)

  问:气球为什么会鼓鼓的呢?(学生回答)师把里面的空气放掉,再问:空气跑到哪里去了?(生回答)

  2、引入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空气在哪里》。(板书课题)

  二、自学课文。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画出文中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

  2、学生自学。

  3、反馈:课件出示词语花园,指名认读词语。

  4、再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大意是什么?

  5、课件出示:这个故事主要写了小猴子和空气玩游戏,空气一直躲,小猴子一直,最后小猴子明白了。

  (指名回答后,补充完整,全班齐读。)

  三、合作探究,理解课文。

  过渡:同学们自学得很不错,接下来,就要看我们合作精神怎么样了!比一比,看哪个合作小组最先完成学习任务。

  1、出示合作要求。

  课件:

  (1)自己读课文,用横线画出小猴子找空气,知道了空气在哪里。用波浪线画出空气的作用,小组内汇报。

  (2)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3)选出你喜欢的一组对话在小组内进行分角色表演读。

  2、学生先自主学习,再合作完成任务。

  3、集体汇报。(结合学生汇报的顺序相机教学)

  空气在小猴子的肺里

  (1)你们是在第几自然段找到的?空气自己是怎么说的呢?

  (2)我们的肺里有空气吗?试一试就知道了!把鼻子捂住,屏住呼吸,有什么感觉?

  (3)空气有什么作用?

  空气在皮球里

  (1)你在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找到的?空气说什么?

  (2)空气的作用是什么?

  空气在墨水里

  (1)哪几个自然段写的?和你平常发现的一样吗?

  (2)这里,空气的作用是什么?

  空气在汽车轮胎里

  (1)出示课件:汽车在行驶。

  (2)齐读空气说的话。

  (3)它的作用是什么?

  空气在水里

  (1)课件出示:鱼儿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

  (2)你看到了什么?这关空气什么事呢?

  (3)自豪地读读空气说的话。(课件出示空气说的话。)

  空气在火里

  (1)气还有什么作用?读读空气说的话。

  (2)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空气能帮助火燃烧呢?

  空气在田野里

  (1)空气还在哪里?它又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2)谁来用“有了我……才能”改改空气说的话?

  大家学得真好!老师还有个疑问:风是怎样形成的?(用书上的句子回答。)

  4、分组完成下列表格,并选择你喜欢的一组对话练习分角色表演读。

  空气在哪里

  空气有什么作用

  5、展示汇报。

  (1)展示台展示学生完成的表格,集体订正。

  (2)指名分角色表演读,比比谁读得好。

  四、拓展练习。

  1、课件出示:

  (1)我是小小科学家。

  (2)你还发现空气在哪里?有什么作用?(绘制表格完成。)

  (3)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空气在哪里。

  (4)我是小作家。

  我会续写课文。

  2、选择你喜欢的一组作业,可以自己一个人完成,也可以与好朋友一起完成。

  3、汇报,做得好的给予奖励。

  五、总结下课。

  1、学习了本课,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师总结:这神奇的空气就在我们周围,我们就生活在空气中,时时刻刻都在呼吸着空气,为了我们的健康,我们大家都来保护环境,让空气永远新鲜吧!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的暑假生活”。说一说自己的暑假生活是怎么度过的,经历了哪些新鲜事。自己在想好要讲的内容以后,可以先试着给家人讲一讲,听听家人的建议,也可以和同学进行交流,交流时要把自己的经历讲清楚。讲的时候可以出示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帮助别人更好地理解自己讲的内容。自己在交流的过程中要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讲,可借助图片或实物讲。本次口语交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养成积累生活体验的习惯,乐于与周围的人分享快乐。

  教学目标

  1.能选择自己暑假生活中的新鲜事,把经历讲清楚。(重点)

  2.能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讲,讲的时候能借助图片或实物。(重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搜集学生假期生活的图片。

  学生准备:有关自己假期生活的图片或实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再现画面

  师:同学们,暑假生活转眼间就结束了,你们的暑假生活快乐吗?

  生:(齐)快乐!

  师:相信在你们的暑假生活里都发生了很多值得回忆的事情。看,老师搜集了一些同学的暑假生活的画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课件出示:学生可能去的旅游景点,家庭生活的小片段,小河扑腾的水花,树荫下的游戏,几个小朋友开心大笑或沮丧的面部特写……)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并且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不但激发了学生的交际兴趣,而且带来了丰富的交际材料。

  二、明确目标,小组交流

  师:书上的小朋友都和我们分享了哪些假期里的新鲜事呢?谁愿意来说一说?

  生1:小女孩跟爷爷奶奶学会了做简单的农活。现在她会摘茄子,还会给菜地锄草……

  生2:爸爸带她去了游乐园。那是她第一次坐摩天轮,从空中往下看,视野一下子开阔了,地上的人和车都变小了……

  师:听了她分享的事情,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觉得做农活这件事很有趣、很新鲜。我连家务活都不会干。她可真了不起呀!

  生2:她的这次坐摩天轮的经历让我想起了我第一次坐摩天轮的情景,我对这件事很感兴趣。同样的经历,我却和她有不一样的感受。

  师:看来这些事情都吸引了大家。我们在介绍自己的暑假生活时,要把自己的经历讲清楚,讲的时候要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同时,借助图片或实物,可以帮助别人更好地理解你讲的内容。

  师:在小组里先与同学说说自己的暑假生活,注意要说出自己的感受,表达要清楚,同时可以结合自己带来的图片或实物,让别人更清楚地了解你讲的内容。

  设计意图:围绕教材讲清经历,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既借助了教材提示,又联系了生活。

  三、互动交流,分享快乐

  师:刚才大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谈了自己的暑假生活。现在,就请小组推荐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生1:暑假一开始,我们一家就跟随旅行团到贵阳去旅游。一到贵阳,我就被田地里的向日葵迷住了。

  师:谁愿意当小老师提出意见或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提问?

  生2:那是怎样迷人的景色?你能具体地说一说那里的景色吗?

  生1:(出示照片)大家看,这是我在那片向日葵地里拍的照片,我的身后是一朵朵金色的向日葵。那向日葵的花就像一个个金色的圆盘,在绿叶的衬托下特别美。再看我当时的样子,双臂张开,笑得简直像开花了,那样子完全陶醉了!

  师: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1:景色真美,真是太迷人了!在那里,谁都会感到非常快乐。

  师:在小老师的提问下,你能结合自己带来的照片,把自己假期里的新鲜事说得具体,你真棒!哪位同学再来说一说自己的暑假生活?

  生3:在假期里,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坐海盗船。那是我第一次坐海盗船。

  生2:你第一次坐害怕吗?是什么感觉呢?

  生3:刚开始时,海盗船慢慢地摇来摇去,像在校园里荡秋千一样舒服。我刚想闭着眼睛享受,突然“嘭”的一声,我被弹了一下,赶紧睁开眼一看,啊!好高哇!真像腾云驾雾一样,刺激极了。一会儿又猛地晃下去,一会儿又猛地浮上来。

  生2:海盗船停了时你有什么表现?

  生3:海盗船终于停了,我吓得不敢动,有种想吐的感觉。不过,我还是很喜欢坐海盗船。大家看,为了纪念我第一次坐海盗船,离开时,我还特意让爸爸给我买了一个小海盗船作为纪念品。现在,我只要一看见这个小海盗船,就能回忆起当时坐海盗船的情景。

  师:听了你的讲述,我仿佛也跟随着你坐了一次海盗船。值得一提的是,你拿出了自己的纪念品小海盗船,引得老师也想去尝试坐一次了,那一定很有趣!

  师:你觉得刚才哪位同学说得好?哪位同学介绍得最有趣?

  生:我认为××同学讲述自己暑假时第一次坐海盗船的事情很有趣,他把当时的表现、坐海盗船的感受都讲得很生动。而且,那个拿在手里的小海盗船,特别有意思,我想借来仔细看看,不知道可不可以。

  师:分享是一种美德,多分享快乐,就能让快乐传递更远,下课后大家可以互相分享一下。最重要的是在听别人讲述时,我们要认真倾听,边听边思考,最后恰当评价,做个理性的小听众,才是最了不起的!

  设计意图:交际过程步步深入,而且注重让学生谈感受,给了学生交流的空间和倾诉的时间。借助照片或实物让听众对所讲的内容感兴趣,突出“能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讲,讲的时候能借助图片或实物”这一教学目标。

  教学反思

  暑假的生活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快乐和自由的,暑假发生的趣事和经历的有意义的事还历历在目,所以,本节口语交际课是孩子们喜欢的。对于假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他们如数家珍,小嘴说个不停。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把经历讲清楚,说出自己的感受,再鼓励其他学生进行提问,从而启发讲述人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讲,又关注到听课的学生倾听的效果。很难得的是,有的学生还能借助照片讲,有的学生还拿来了实物,如到海边捡的贝壳、登上长城的奖牌,使自己的表达更生动了。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 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积累语言。

  4.通过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学准备

  生字卡、搜集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课时安排

  课时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 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弄清实验过程。

  教学流程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1.回忆旧知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

  2.导入新课

  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2)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3)出示生字卡片或课件,指名读、开火车读。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三、细读课文

  (1)明确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动笔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2)初次默读,感知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再次默读,带着问题思考: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一个怎样的试验?

  (4)复述故事:用自己的话将试验的过程说一说。

  【有目标地读,有层次地读,循序渐进,学生才能读出水平来,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四、指导写字

  1、 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1)出示要写的生字:论、试、验、袋、证、概、阻,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书写,然后,教师用投影展示,集体评议学生写的字。

  2.抄写词语。

  五、作业设计

  练习默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0

  【学情分析】

  许多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不少古代诗人的智慧与情感,学生如能仔细阅读,层层深入地品读,便能得到美德熏陶和感染。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学生已积累了一些古诗,但对于古诗的理解还比较肤浅。教学时对于生涩难懂的词语通过课后注释、字的演变帮助理解,同时利用多媒体平台等手段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体会古诗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多形式诵读古诗,读准读通,读出古诗的韵律。

  2、学习借助古诗注释,联系插图,抓住重点词等方法领悟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中描写的画面。

  3、展开想象,体验诗中蕴含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风光的赞美。

  【教学重难点】

  1、学会领悟古诗的内容和情感。

  2、理解本诗中绝妙的比喻手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对联导入理解课题

  1、出示对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学生朗读,指导朗读

  (1)现代诗人艾青曾经写道:月宫里的明镜,不幸失落人间。同学们,你们猜,诗人笔下那不小心落于人间的明镜是什么?(西湖)

  (2)明朝诗人周起渭这样写道:若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似广寒宫。他把西湖比成什么了?(明月)

  (3)是啊,西湖又成了他心中的那轮明月。而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那位即将离开杭州的白居易,他挥笔写下:湖上春来似图画,乱峰围绕水平铺。此时,他眼中的西湖就像——(一幅画)

  (4)几千年来,人们用自己心中的笔描绘着西湖。而在九百多年前,有一位名叫苏轼的诗人,他对西湖更是醉心。你听说过苏轼吗?

  2、你知道这写在哪里的对联吗?(西湖)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西湖看苏轼笔下的西湖是什么样的。

  板书课题。齐读,理解课题。指导书写“初”,讲解甲骨文的初。学生练习写。

  3、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杭州,最有名的景点当属——西湖(板书西湖),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西湖的美景吧!(播放西湖图片)。

  (1)看到孩子们刚刚欣赏的表情就知道,你们一定被西湖的美景给吸引住了,是呀,西湖真是美如画,从古至今,吸引了无数文人雅士在此留下了他们的笔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请跟我一起读

  (2)作者是苏轼,你们了解他吗?谁来说说你对苏轼的了解?

  (3)苏轼也是一位会吃的诗人,是一位美食家,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二年级曾经学过一首苏轼的诗——《赠刘景文》,苏轼的一生写了上千首诗,他在杭州做通判时写下了这首诗,来,你们再读读课题,注意停顿!

  (4)注意这个字—“晴”,后鼻韵,题目读起来似乎有些拗口,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你来猜一猜?

  (5)你知道先是有太阳,然后下雨,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一个“初”一个“后”,你明白了天气是先晴后雨(板书:晴、雨)这位同学说道的是作者在吃东西,是不是在吃东西呢?“饮”是饮酒,一个人喝酒未免有些寂寞,叫上几个朋友岂不更好?他们在哪儿喝酒呢?把刚刚说到的连起来说,诗题就可以这样来理解:诗人和朋友在西湖上一边饮酒,一边欣赏西湖先晴后雨的景色。

  二、反复朗诵,感受韵律

  1、自读古诗

  师:读懂诗题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和诗人一起去游湖赏诗吧,请孩子们翻开书本第85页,自由把诗句放声读一读,要求读准确字音,读通顺诗句。自由读诗歌

  2、指名读

  朗朗的读书声在我听来是种享受,谁愿意第一个来展示。你很勇敢,注意读“潋滟”,你再读。注意“妆”,翘舌音,再读诗句,好诗读不够,一起读读吧!

  3、划分节奏读

  (1)其实,古诗像歌曲一样也有自己的节奏,古人读诗也讲究停顿,这首诗怎么读会更有味道呢?自己试着读一读,读给同桌听。(出示节奏划分)

  (2)老师有个小小的建议,让我们把小手动起来,像老师这样(做示范)打着拍子读.我听出来节奏感.

  4、读出平仄来

  诗歌除了可以按节奏读,还可以按平仄声读,想听老师读吗?(点击配乐《出水莲》读)像我刚刚这样读,是按照古人的基本读法,分为平仄。标红色的字是一二声即平声,可以稍微拉长一点,蓝色的字是仄声,读得稍微短促一点。一起读出古诗的韵味来!(学生齐读)

  三、品析诗句,描绘画面

  (一)讨论理解诗句

  1、听你们朗读真是种享受,但我们还要走进诗的世界,去理解诗的内容,欣赏诗的意境。同学们已经学了不少古诗了,细心的孩子一定发现了本学期每首古诗的下面都有—注释,通过注释来理解古诗是个好方法,相信你还有更多的好办法,接下来请孩子试着和同桌一起合作,理解这首古诗的内容吧!生理解古诗大意,和同桌交流

  2、学生汇报:看你们学习得这么认真,我真想知道你们理解到了些什么?孩子们想想,在这首诗里,哪些句子写了西湖“先晴后雨”的美丽景色呢?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你真会读诗,作者写晴天和雨天的西湖又主要是通过哪两种景物来写的呢?

  (二)品读1、2句

  1、都说“诗中有画”,这诗里藏着怎样的图画呢?一起去看看(出示晴雨西湖的图片)我看到了你们脸上露出惊叹的表情,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这样的画面吗?全是雾就看不太清楚了,若隐若现。多美的句子呀,第一幅图是西湖什么时候的景色?你能用诗中的词语来形容吗?第二幅图:山色空蒙想到了诗中哪一个词?

  2、说得真棒,就是“山色空蒙”,诗人觉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板书:好、奇)是呀,晴天的西湖多好,好在西湖水面波光粼粼,十分灵动可爱,晴天的西湖还会好在什么地方?

  孩子们描绘的这些美景都被诗人融入进了一句诗里——水光潋滟晴方好面对这样的景色,你们心情怎样?谁想来读读这美好的晴天?

  我的心都跟着亮起来了。感觉天气都跟着明媚起来了,一起读读这晴天的西湖吧(生齐读)晴天的西湖,诗人是道不尽的好,雨天的西湖诗人却是说不尽的奇,奇在哪里?(出示视频,生描绘)

  3、白茫茫的就像—“仙境”,如此奇妙,谁来读读这雨中西湖?这夏天的雨渐渐地小了这下是蒙蒙细雨了

  4、这雨中西湖,你们忍心去打扰它吗?(不——)读到这里,我们稍微读得轻些,那我们就别打扰到西湖,一起再来感受这雨中西湖吧!(生齐读?)

  (三)赏晴雨西湖

  1、西湖真会打扮自己,刚刚还是水光潋滟—晴方好,这会儿却是山色空蒙—雨亦奇。男生们,当晴空万里,你漫步在西湖边会这样吟到——水光潋滟晴方好

  女生们,当西湖在雨幕笼罩下,你乘着画舫畅游西湖,会这样吟到——山色空蒙雨亦奇

  2、这两种感觉都很妙——(生齐读)

  (四)赏绝妙的比喻

  1、面对美好神奇的景色,诗人陶醉其中,由衷地赞美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他把西湖比作了——西子

  西子是谁呀?苏轼为什么把西湖比作是西子?我不明白,西湖是景,西子是人,一个景,一个人怎么可以放在一起比较呢?

  四大美女有那么多,为什么诗人不把西湖比作是其他的美女,比如杨玉环、貂蝉呢?

  他们都有共同的字,说不定你猜对了诗人的想法是比得上还是比不上?(比得上)那我们再读这两句,试试诗句中去寻找答案生齐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你还发现什么了吗?“淡妆浓抹总相宜”说的是谁?——西子当西子穿上素雅的衣裳,作上淡淡的装扮,她真美,当她穿上艳丽的衣服,作上浓浓的装扮,她也很美,她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无论淡妆还是浓妆都是那么得美,刚刚我们说到,晴天的西湖好呀,雨天的西湖也奇呀,晴天雨天都是那么的美,晴天雨天——总相宜(板书)

  是呀,西湖也被大自然赋予了绝世的美貌,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难道西湖只有晴天、雨天才美吗?(不,还有白天和夜晚,还有……)

  4、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西湖,去看看都有谁在为西湖梳妆?(播放课件,教师随着音乐中讲述)预设:

  师:如果说,晴天为西湖画浓妆;那么——生雨天为西湖画淡妆。

  师:西湖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师:如果说,夏天为西湖画浓妆;那么——生冬天为西湖画淡抹。

  师:西湖还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师:如果说,花为西湖化淡妆;那么——生树为西湖化淡妆。

  师:西湖依然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师:如果说,月亮为西湖化淡妆,那么——生太阳为西湖化浓妆。

  5、所以说,西湖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是淡妆还是浓妆都美,在诗人眼里,它都——美,美得就像——西子,难怪诗人吟到(生读)“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他把西湖比作西子,西湖如西子,美景如美人,因为这绝妙的比喻,西湖又多了一个很美很美的名字,叫做—西子湖

  6、苏轼如此热爱西湖,还因为他曾两次在杭州做官,为当地人民疏浚西湖,筑堤防洪,做了许多好事,西湖变得更加美丽。他把杭州看作是第二故乡,他对西湖是日久生情啊,就这样,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诞生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生齐读

  四、诵读延伸,升华感情

  1、你读得可真投入,老师也想和你们一块读,行吗?我读前面你们读后面(师生合作读)

  2、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叫做“我说你猜”,我来说诗句的意思,你来猜猜是诗中哪一句?(师说意思,学生一起猜),我想一对一地玩,你来(师说意思,请生说诗句)想来考考我吗?(请生说,老师猜)

  诗歌除了可以读,还可以唱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孩子们先轻轻帮老师打着拍子,我先唱一遍,你们在接着唱好吗?(师示范唱,生学唱)

  3、孩子们还有些意犹未尽呀,你们可以课后去试试用自己喜欢的旋律来和着唱一唱

  4、苏轼像我们一样,就这么看着,从早到晚,从日出到黄昏,从春到冬,在杭州的这三年里,他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游玩西湖。身在西湖,心更在西湖。他很想为西湖做点什么,来,一同看看(出示拓展资料:苏轼曾经两次在杭州任职。其间,他带领当地人民疏导了西湖,并筑堤防洪,这条修筑好的堤坝就成了著名的“苏堤”。同时他为了保护西湖,还建造了著名的“三潭印月”。

  (朗读拓展资料)看到这,你有什么想对苏轼说的吗?

  5、你真会思考!当年有很多渔民喜欢在西湖里打渔、挖莲藕,破坏了生态,于是苏轼就想出了一举两得的办法,建造了“三潭印月”,既防止有人破坏生态,又美化西湖。同学们,苏轼对西湖是日久生情啊,他一遍又一遍地看着西湖、想着西湖。看,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就这样诞生了!(全班配乐齐读《饮湖上初晴后雨》)

  五、设置情境回味西湖

  1、出示西湖对联图,师用诗意的语言描述

  将来某一天,你来到西湖,突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你漫步来到西湖天下厅抬头望见这副对联不觉吟诵到(生读对联)。抬头望见西湖雨天景象不觉吟诵到(生诵读古诗)。

  2、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下课。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2.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如先总述后分述的方法把这个地方是如何吸引人的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重点】

  抓住这个地方风景的特点,围绕一个中心意思,用上积累的佳词佳句,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能通过一些表达方法,把这个地方的景物或变化写清楚,写具体,能运用自己积累的好词语。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发情趣。

  1.同学们请欣赏一组图片。

  2.(课件出示2)雄伟壮观的长城;世人瞩目的_广场;广阔无边的大海;闻名遐迩的黄山……

  3.在我们的家乡、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景色优美的地方。(引导学生说出我们的身边景色优美的地方,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

  二、回顾课文,轻松导入。

  1.我们在第六单元的学习中,欣赏了雄奇秀丽的天门山和杭州西湖,参观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游览了美丽的小兴安岭,领略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学到了很多写作方法,谁来说一说。

  2.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1)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如《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按照海面——海底——海岛地点转移的顺序进行描写,《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描写,《海滨小城》一文中,作者按观察顺序,由远及近地按空间转移的顺序进行描写。按一定顺序描写,可以使文章脉络更加清晰。

  (2)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写具体。

  (3)先总写后分写。

  (4)文中用了许多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文章更具体更生动

  3.今天习作课,我们就用我们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篇作文,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

  (课件出示1)这儿真美(板书:这儿真美)

  三、展示片段,交流方法。

  1.(课件出示3)

  夏天,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浓雾里。太阳出来了,阳光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2.对比阅读,互相交流:哪种写法更好?为什么?

  (1)第一种写法不好,虽然抓住了夏天的树木、雾、太阳、野花等景物来描写,但对景物的特点描写不清楚,不具体,不吸引人。

  (2)第二种写法好,这一段把景物的特点写得非常清楚,非常具体,写出了小兴安岭夏天的迷人,非常吸引人。

  3.师生小结:通过比较,你觉得怎样才能把这个地方的景物写清楚,写具体?(只有认真观察,展开想象,用自己积累的好词来描写,才能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

  四、口头交流,做好铺垫

  谈话过渡:知道怎样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大家了吧?下面就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怎样把你身边的美景有条理的,抓住重点,抓住特点地介绍给大家。

  1.先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2.在班级交流,互相评议。

  在评议中总结:从学生叙述中总结写景文章的一些顺序;写景文章如何抓住景物特点;如何突出重点;哪些是有心而发的感受。

  预设:(板书: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总分总、游玩的顺序、方位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由上到下等。特点:形状、颜色、大小等;重点:在诸多景物中最有特色的;情感:真实的感受。)

  五、抓住特点,学生习作。

  1.突出景物特点、围绕一个中心,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

  2.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品读欣赏,修改习作

  1.把全班同学的作文展示出来,读给同学听:习作有没有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去写?有没有用到最近学过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2.读给同学听过,按照同学提出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新字、理解词语意思。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泉水和瀑布的优点,教育、鼓励学生形成勇敢和合作的品质。

  学会与他人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从具体的语句中体会泉水和瀑布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小河、泉水和瀑布这三个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向大海奔去的愉快心情,从中感受合作的快乐

  教学流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出示小河的图片):请看大屏幕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这条小河和你们一样,是一个充满远大理想的孩子,你们想不想知道他的理想是什么呀?他的理想就是有一天能投入大海的怀抱,去感受大海的浩瀚与宽阔。听,哗哗流淌的小河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征程,你们想不想和这快活的小河一起去旅行呀?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4课《快活的小河》。

  板书课题齐读

  3、你能说一个“快活”意思相近的词语吗?

  带着快乐的心情,用你们甜美的声音,读出小河的快活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过渡:小河在奔向大海的旅途中,他都遇到了哪几个朋友,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一起去了解和体会小河的故事吧。

  1、同桌合作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如果同桌读得好就请你鼓励一下他,如果他读错了请你帮他纠正,同时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课件出示字词,学生多种形式认读,(说出一个“勇敢”的近义词,强调多音字“奔”,发现“摔‘蹦、撞”都是动词)

  3、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思考:小河在奔向大海的旅途中遇到了那几个好朋友?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大山、泉水、瀑布

  4、课文主要通过小河与大山、泉水、瀑布这三个朋友的对话来向我们讲述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

  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文中分别找到小河与大山、泉水、瀑布的三次对话,并用括号做上标记,用以区分。(强调:默读要求——眼动、心动、口不动)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共同学习大山与小河的对话

  1、在这三个朋友中小河最先遇到的是谁?指名读对话。思考小河与大山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汇报:

  小河为什么抱怨?

  (1)理解“抱怨”指导朗读。师举例:妈妈不问缘由而冤枉你时,你会抱怨她对自己的不公平。还有什么情况下你会抱怨呢?当你心中不满而去责怪别人这就是抱怨。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小河的话。

  (2)说明“呜”是拟声词在这里用来模仿的是小河的哭声,可以带着哭腔来读。

  (3)快活的小河刚遇到点困难就抱怨哭泣,你觉得此时他是一条怎样的小河?

  (4)看到这条抱怨而哭泣的小河,大山又是怎么说的呢?

  2、(课件出示大山的话)指名读大山说的话?

  (1)边听边数大山共说了几句话?

  (2)看看一、二句后各是什么标点?分别要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指导读疑问句结尾处是语调上扬,读感叹句结尾处是语调下降。指名练读、男女生读,齐读。

  (3)师读第三句话:从这句话中你有认识了谁?

  (4)找出描写泉水动作的词(跳、摔),能看出什么?

  (5)泉水遇到的困难多吗?从哪个词中知道的?你认为“多少”究竟是几个?

  (6)面对这无数的困难,泉水又是怎样对的呢?用文中的句话来说一说。

  泉水面对困难,不叫苦,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板书:坚强

  (7)你们想不想看一看这坚强勇敢的泉水?

  看图加深理解:泉水从险峻的山峰上奔流而下一路上磕磕碰碰,一会碰到了山石,一会又撞到了树根,历经了磨难的泉水却不叫苦就这样日夜不停的向前流淌。同学们此时,你最想对泉水说些什么呢?

  (8)大山想借泉水告诉小河什么呢?

  大山想借对泉水的赞美来鼓励小河要向泉水那样坚强、勇敢。

  板书:鼓励

  指导朗读:读出大山对小河的鼓励和大山对泉水的赞美

  3、分角色读大山与小河的对话

  (二)自主学习小河与泉水的对话

  过渡:在大山的心中,一路奔流,历经磨难的泉水是勇敢的,那么,在泉水的心中谁比自己更勇敢呢?

  1、请三名同学来读小河与泉水的对话,边听边思考。

  2、学生汇报交流

  (1)引导学生说完整话回答问题。指名读一读能体现瀑布优点的句子。(课件相机出示泉水的话)

  (2)哪些词语能看出瀑布更勇敢,更坚强?指导重读变色的字,突出瀑布的勇敢。

  (3)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勇敢的瀑布呢?看图:这瀑布从高达百米的岩壁上飞流直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飘飞,这样的景观真是太壮观了!难怪诗人李白也不由得发出了这样的赞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瀑布就这样忍受着撞击岩石的痛苦为我们呈现了这样壮美的景象!

  (4)此时,你最想对瀑布说些什么?(让我们一起竖起大拇指大声的对瀑布说声:瀑布,你真勇敢)

  (5)指导朗读:读出对瀑布的赞美。

  小河也被瀑布这勇敢的精神鼓舞,所感动,他还高兴的叫起来了,他想和勇敢的瀑布也成为朋友,一块儿向前流。

  (6)那女生分角色读小河与瀑布的对话

  (7)师生配合读对话(请同学们把我当成勇敢的瀑布,把小河说的话高兴的对我叫出来吧。)

  小结:我真为小河能结识这么坚强勇敢的朋友而感到骄傲,更为小河的逐渐成熟而感到欣喜!

  (三)体会合作的快乐

  1、(出示课文插图)瞧,他们最终成为了好朋友,手拉着手,多开心那!我想此时你们的心情一定和我一样激动和高兴,谁能带这高兴的心情读最后一段那?

  质疑:读到这我有些不表白了:课文开头部分说了小河是快活的,结尾处也说了小河是快活的。这两个时期的小河哪个才是真正的快活呢,为什么?

  师:有了朋友就可以互相鼓励,有了朋友就不会寂寞,有了朋友就可以一起勇敢的战胜困难,其实,这就是合作的快乐!齐读最后一段感受合作的快乐。板书:合作

  四、拓展升华

  1、此时三个好朋友已经拥有了同一个理想,那就是?

  2、大家看文章的结尾处是什么标点符号?(``````)它代表什么意思呢?

  3、通往大海的旅途是漫长而艰辛的,它们三个小伙伴在前进的旅途中有可能遇到更高的山峰、更庞大的岩石、更险峻的峭壁。他们又会如何的面对呢?

  4、小结:

  我们相信不管发生什么,小河都会用他学到的勇敢和坚强去面对一切,三个小伙伴一定会团结合作,互相鼓励,共同流进大海,实现他们共同的理想的!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你们现在还小,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老师希望你们今后在困难面前能像小河和他的朋友们那样,互相鼓励,团结合作,做勇敢、乐观的好孩子。也真诚的祝愿你们能早日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3

  教学目的要求:

  1、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内容,使学生明白:只有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

  2、重点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通过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弄懂自然段的意思,从而使学生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懂得“惊弓之鸟”这一成语的意思。

  4、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联系全文内容体会更羸分析判断的合理与正确性为重点。根据魏王由“不信”到“吃惊”“奇怪”的态度变化,使学生明确,把观察、思考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的思维方法是正确的,是值得学习的为难点。

  教学思路:

  本文是一则成语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其中所蕴涵的道理却是比较深刻的。为使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教学中应首先让学生紧扣魏王(线索人物)的疑问(也是学生的疑问)而产生释疑欲望,暗切“射雁”的原因;再扣魏王的一“惊”一“奇”,明确“空射”的结果——大雁从半空里直掉下来,由此探究结果必然性的内在原因;在学生既理清情节又欲求原因所在的时候,再精读细析最后一段,使学生明白事理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文题,范读全文(或听课文录音)。

  1、导语:同学们,在前一课中,我们学习了两则寓言故事,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新课是一则成语故事——《惊弓之鸟》。这则故事的内容特别新奇有趣,会使大家领悟出更多的东西,尤其能启发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作出正确判断。现在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

  2、有表情地范读或放配乐录音。

  二、指导自学。

  1、自由默读课文。要求:

  (1)一边读一边将遇到的生字、生词圈画出来。

  (2)读通每个句子,注意在长句中用“/”标出句中的停顿。

  (3)把每个自然段用数码标记清楚。

  2、自由朗读。要求:

  (1)看清句子的标点符号,试着读出说话人的语气来。

  (2)把不理解的词抄写在本子上,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全文,结合正音。

  “魏国”的魏读作wěi。“更羸”人名,读作gēnglíi。“嘣”象声词,

  后鼻音,读作bèng。“悲惨”的惨,平舌音,读cǎn。“愈合”的愈,整体音节,读作yù。“拼命”的拼,前鼻音,读作pīn。

  2、指名学生列举不理解的词语,并鼓励查阅工具书的同学帮助解释。

  3、出示幻灯或小黑板:

  (1)指导学生巩固生字(辨形、正音)。

  (2)熟读并理解词意。

  4、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读“墨、渍、斑、擦、幅、致”6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的情感。

  情感目标:

  学习作者那样养成遇事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朗读课文。

  2、学习文章有顺序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墨水,一幅画有房子的画。

  2、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

  (1)出示一张漂亮的图画,有意将几滴墨渍洒在纸上,说:这么美的一幅画,掉了墨渍该怎么办呢?

  (2)学生开始讨论,提出各种办法。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巧妙处理这块墨渍的。(板书:墨渍)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生字词,自由识记,同桌交流。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认读。

  正音:“渍”的声母是平舌音z。

  三、自主学习,理解感悟。

  1、小组内互相读课文,讨论:

  (1)妈妈和作者是怎样对待画纸上的墨渍的?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注意抓住表示人物的动作、语言的词语)

  2、小组选代表交流汇报。

  3、品读句子,体会情感。

  “他笑着说:‘瞧,这条小花狗使画面活泼多了!’”

  (1)指名读,师生评议。

  (2)师范读,生练读。

  (3)小组交流汇报:

  4、朗读全文。

  四、拓展思维,引发想像。

  1、这有墨渍的地方还可以画写什么?(小组交流、讨论)

  2、学生自画表演。

  3、教师鼓励小结:作者在妈妈的启发下能灵活地处理画上的墨渍,那么同学们也应像作者那样养成遇事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认读7个字。

  选择合作伙伴,分角色朗读课文。

  能用冒号,引号写一句话。

  懂得在生活中,学习之中遇到困难要坚强、勇敢。

  教学重难点

  分角色朗读,在熟练朗读中体会大山说的话。

  体会冒号引号的用法,并试写一段对话。

  教学准备

  结合具体内容复习冒号引号用法。

  准备图片,课上写话练习。

  学生准备

  巩固复习冒号引号用法。

  课前分组,准备练习分角色朗读。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二、自学生字、新词。

  自由学习生字生词(借助字典等。)

  三、学习交流。

  1、到题目你想问些什么?

  2、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次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说话的方式: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4、次细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注意收集问题

  5、读课文,说一说课文都介绍了谁?

  (出示课件,分角色朗读)(课前分组)

  四、分角色朗读。

  以小组为单位,读。然后选择较好的小组展示,大家评议。要读出语言行动,形象,活泼,有感情地朗读。指名答,写了小河、小溪、瀑布、大山之间的对话。

  五、让学生说说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懂得到了什么?

  六、指导学生进行写话练习。

  全文运用了冒号、引号,在写句子前,可让学生自选一两句,读一读,体会用法,然后再写。

  1、一看,选一幅你最喜欢的图片。

  2、一想,这幅图中都有哪些动物?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3、挥想象,它们可能会说些什么?

  (充分利用说的机会激发学生想象力,并且引导理解较慢的同学,给他们做示范,时间要给足。先让擅长发言的同学说,之后让理解较慢得说,实在不好的要复述别的同学发言,做到学说,学写,以促进全面协作)

  4、它们之间的对话写出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然后查字典注意正确使用冒号,引号(小组内自己交流,把好的作品再集体展示。)

  七、作业:

  1、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完成写话。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深刻的体会到小河的快乐,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了小河的坚强与勇敢。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6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炮手为了国家的利益,从作战的全局着想,而牺牲“小我”的精神。

  3. 抓住人物对话,理解说话时的心情,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体会炮手与将军间的对话,理解说话时的心情。

  导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揭示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

  1. 什么是炮手?看插图,图中的哪一位是炮手?

  2. 质疑: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3、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找出文中表现炮手神态变化的词句,理解、体会炮手心情的变化,学习炮手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献、牺牲自己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要求

  (1)自读课文,画出文中不认识的生字,独立识字学词。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检测。

  (1)认读词语。

  攻击 服从 瞄准 低沉 原谅 瞭望 财产 苍白 煞白 惨白 滚下 汗珠 流下 热泪 农舍 喝彩 打颤

  相机指导认识多音字:舍 喝 颤

  (2)初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课文讲的故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法国。

  故事发生法国巴黎郊外一个村庄。

  相机出示资料:地图,理解“侵入”

  小结:德国军队侵入法国巴黎郊外,法国人民为了不让自己的国土被侵略,奋起反抗。这是一场正义的,保卫家园的自卫战争。

  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三、合作读议,解决疑惑。

  1.明明知道是自己的房子,为什么还要瞄准开炮?

  师创设情境:出示图片同学们,这间房子就是炮手幸福美满的家啊,他从小在这里生活,他的美好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现在让他亲自炸毁自己的房子,他的内心怎么能平静下来呢?我想,他肯定是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才做出决定的。

  2. 合作读议:炮手明知道那是自己家的房子,为什么还要瞄准房子开炮?

  (提示:①找出课文中表现炮手神态变化的词语和句子,画下来。②想一想各种神情变化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③读一读,体会炮手心情的变化。 )

  细读课文,在文中画出表现炮手脸色变化的有关句子,读一读。

  3、汇报交流

  (1)生交流找出的词句。

  (2)指导点拨

  ①炮手脸色为什么是苍白的?煞白的?惨白的?

  ②什么原因造成脸色发生这样的变化?

  ③结合将军和炮手的对话:当将军用望远镜瞭望河对岸的小村时,当将军特指那间红瓦白墙的房子时,当将军命令炮手向房子开炮时,炮手心里又是怎样想的?

  ④指导朗读,炮手矛盾、痛苦的心情。

  ⑤炮手也是一个普通人,他的内心矛盾着,痛苦着,寒风中

  出示课件:这时,裹着大衣的军官们在凛冽的寒风中打颤,可炮手的前额上却滚下了大粒的汗珠。他服从了命令,仔细瞄准目标,开了一炮。

  学习对比写法:炮手和将军的表现有什么不同?滚落的汗珠更加突出了什么?

  这是一种对比的写法,寒风中的不同表现,更加突出了炮手内心的矛盾。

  ⑥随着一声炮响,炮手的房子消失在浓浓的硝烟中。

  出示课件:将军连声喝彩,回头微笑着看看炮手。

  可是,他吃了一惊:炮手的脸颊上流下了两行热泪。

  读这两段话,你能发现什么?

  仿写练习:你能用这种方法说两句话吗?

  出示课件:

  面亲自炸毁自己的家园,我会犹豫不决,可炮手却( )。

  战争胜利了,战友们都( ),而炮手却 ( )

  (3)小结,感情朗读。

  是呀,炮手,一个普通的士兵,这间房子就是炮手幸福美满的家啊,从小在这里生活,他的美好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要他亲自炸毁自己的房子,他的内心怎么能平静下来呢?他的神情告诉我们,他也是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才做出决定的。但是,作为一名军人,他的回答又是清晰果断的,他的动作又告诉了我们他知道一名军人的职责,他把对祖国、对家园的爱、对敌人的仇恨化为行动:他仔细瞄准目标。开了一炮。

  分角色朗读课文2-10自然段,再次体会士兵的心情。

  四、总结升华,读写迁移

  1、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炮手?

  (以国家利益为重、忠于职守的战士 ;牺牲小家 保卫国家的战士) 这就是奉献精神。

  2、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的舍小家为大家,为了国家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人你还知道哪些?把这些名言送给我们心中敬仰、爱戴的他们。

  3、读写迁移:将军会说什么? 你想对炮手,对将军,对这些英雄,或者对发动战争的侵略者说些什么呢?写一写吧。

  4、积累关于奉献的名言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7

  【教材分析】

  《荷花》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按看荷花的顺序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全文不到400字,却把一池的荷花写活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2、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2、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设计理念】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并充分利用教材留有余地的空白处,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展开想象,欣赏荷花的美丽,让他们自主学习,大胆质疑,并将课文充分的拓展延伸,让学生欣赏有关荷花的课件,使学生入情入境,培养审美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通过学生的自主读书,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1、交流资料,让学生自由地交流对荷花的了解。

  2、播放荷花录象,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形象感知。

  3、谈谈感受:

  看完录象,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荷花吗?

  (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白态的荷花……)

  4、教师引入:

  荷花真美啊,美得同学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作家叶圣陶爷爷也特别喜欢荷花,他还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让我们随着作者到文中细细欣赏吧。

  二、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2、把你喜欢的段落绘声绘色地读给同桌听,让他和你一同分享作者优美的语言。

  3、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可以是自己的感受、体会,也可以是自己的疑问。

  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发言小结一下:瞧,同学们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大家说得多好啊,老师把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总结以下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己的感受,一方面是自己的疑难。现在,我们先来欣赏美丽的荷花。刚才好多同学都夸荷花很美,你们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你认为写得特别美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同学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5、小组学习、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个句子写出了荷叶的多、大、绿。

  (出示课件,体会荷叶的挨挨挤挤)

  生:我觉得“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个句子写出了荷花的不同姿态。(出示课件,体会荷花的三种不同姿态)

  生:我觉得“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冒”字用得特别好,它把白荷花写活了。

  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除了课文中讲到的,还有别的什么不同的姿势?你们可以比一比,也可以说一说。

  生:自由发言,比划。

  师:多么千姿百态的白荷花啊,请同学们有滋有味地把二、三自然段读一读。

  三、再创想象,拓展语感

  师:同学们,这么美丽的荷花,真令人陶醉啊。现在,你们就是这满池荷花中的一朵了,哪一朵最美你就是哪一朵。你们穿着雪白的衣裳,在微风中摇摆。现在,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

  (教师配乐朗读,学生用心倾听)

  师:啊,这么多的小动物都来了。刚才还有哪些小动物告诉你什么悄悄话呢?

  生自由表达:小鸟告诉我……蜜蜂告诉我……蝴蝶告诉我……青蛙告诉我……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多么美丽的荷花啊,连蜻蜓、小鱼、小鸟都被吸引过来了。请同学们再美美地读读这一自然段,先在小组里读,等一下各小组推选读得比较好的同学来比赛读,看谁读得。

  四、拓展延伸,抒情表达

  教师引入: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似乎闻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亭亭玉立的荷花。让我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的荷花。

  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地观赏。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可让学生用这样的句式说话:荷花!……

  师总结: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它不仅外表美,内在也很美,它能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依然那么纯洁,那么努力向上,让我们热爱自然,热爱荷花,热爱生活吧。

  五、作业(任选一项完成)

  1、画一幅荷花图。

  2、写一首赞美荷花的小诗。

  3、办一期有关荷花的手抄报。

  4、深情地颂读课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8

  【学习目标】

  1、利用查字典的方法识字,在发现中学习多音字。

  2、积累ABAC式词语。

  3、发现引用人物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积累俗语。

  5、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

  6、看图,续写故事。

  【学习重难点】

  1、识字、积累词语。

  2、正确运用人物的对话。

  3、续写故事。

  【学前准备】

  1、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学生)

  2、相关的内容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一、猜姓名,揭题。

  1、教师导语:同学们,认识老师吗?你们是怎么称呼我的?那你们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

  2、教师引导:知道老师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猜猜看?(生回答)

  告诉你们,我这个名字是妈妈取的,因为我出生在秋天,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硕果累累呀,所以我名字里就有“硕”字,爸妈希望我收获满满。

  3、同学们,你们的名字里有什么故事,把你从父母那了解的情况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二、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

  1、教师出示说话要求:①说说姓什么,叫什么;②说清楚是哪个字;③名字是谁取的?为什么取这个名字?

  2、小组交流。

  3、指名说说自己名字的来历。

  三、拓展练习。

  1、你知道王昊、谢婉莹这两个人吗?她们其实就是月亮姐姐和冰心奶奶,后面的名字是根据她们的职业、爱好取的昵称或笔名。

  2、假如让你给自己取个昵称,你会取什么名呢?(同桌交流)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自己名字的来历,原来小小的名字里还有大学问呢。

  第二课时

  (习作:续写故事)

  一、直奔主题。

  1、学生观察文中的三幅图,了解每幅图画的内容。

  2、把三幅图连起来想一想,讲了一件什么事?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学生交流。

  第一幅图中,李晓明听到班上的小文和琪琪都在高兴地谈论自己过九岁生日时的情景。

  第二幅图中,李晓明一人坐在教室里,想到自己也快过生日了,但是自己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

  从画面中可以看出他很伤心。

  第三幅图中,老师和小文一起商量,一起给李晓明过生日的事。

  第四幅图中,老师和同学们为李晓明庆祝生日,给他的惊喜吧!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说说第四幅图的内容)

  三、学生习作。

  把这四幅图的内容连起来,写一个完整的故事,还要加个题目哟!

  四、点评。

  指名读自己的习作,老师及同学们进行点评。

  第三课时

  (语文园地)

  一、交流平台。

  1、读书时,预测后面的内容的好处:

  (1)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2)读得更细致,注意更多的细节。

  2、列举生活中做事有预测的好处:

  去商场买东西,先预测所买东西是哪一类,再去同类区寻找,这样节约时间。

  二、识字加油站。

  1、查字典识字。

  (1)回顾查字典的三种方法: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数笔画查字法;

  (2)交流每种查字典方法应注意的事项。

  2、学生用字典查找带点的字。

  三、词句段运用。

  1、读词语,区分多音字的读音。

  (1)学生自读词语。

  (2)给带点的字注音。

  假jiǎ(假扮)(假装)

  jià(假期)(假日)

  几jī(几乎)(茶几)(窗明几净)

  jǐ(几百)

  中zhōnɡ(中间)

  zhònɡ(中毒)(中奖)(猜中)

  处chǔ(处罚)(处分)(处理)

  chù(到处)

  (3)学生再读词语。

  2、读成语,说发现。

  (1)学生自读。

  (2)交流发现:三组都是ABAC式的成语,每组中的成语第一个和第三个字相同。

  (3)学生列举类似的成语。

  3、学会引号的正确用法。

  (1)学生读三句话。

  (2)说说自己的发现:三组句子都是引用人物的语言,提示语的位置不同,引号的用法也不同。

  (3)学生举例。

  四、日积月累。

  1、学生自读谚语。

  2、交流自己的理解。(团结起来力量大)

  3、学生熟读、背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9

  教学目标:

  1、认读10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说出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各有什么特点。

  3、向同学介绍自己看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

  教学重点:

  了解两处长城各自的特点,感受长城的雄伟壮丽。

  教学难点:

  向同学介绍自己看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都谁去过长城?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听。

  二、自主探究

  (一)指名初读课文,注意要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找生评读,纠错。

  (二)在组内读一读带有新词的句子,讨论不理解的词语意思。

  (三)找小组汇报自学成果,师对于有争议的词义加以指导。

  (四)默读课文,把描写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各自特点的语句用曲线画下来。

  1、找生说特点,提示:先读书,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生间作补充。

  2、在小组内合作读一读描写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的段落,加深了解,找生作小导游,用自己的话介绍两处长城的特点。

  三、交流展示

  1、把你见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介绍给组内的同学听。

  2、把收集的长城的资料和图片展示给大家看。组内评出说得好、展示好的同学,全班发言,对于他发言的内容,其他同学可提问参与,互动对话。

  四、积累词句

  1、选择你喜欢词句画下来,说说为什么喜欢。

  2、试背词句,看谁记得快、记得牢。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20

  【教学目标】

  1、认识“迅、蕴、霎”等9个字,会写“贺、顾、迅”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

  【教学重点】

  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

  【教学难点】

  体会沉默的可贵。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可贵的沉默。齐读课题。

  2、说说什么是“沉默”、“可贵”?(沉默就是不说话;可贵:宝贵、珍贵)

  3、质疑。师: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是因为什么沉默?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呢?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

  过渡:刚刚同学们的疑问,也是老师的疑问,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解决我们的疑问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词语和长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示出生字词,检查认读情况。(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纠正读音:“霎”“稚”“拙”为翘舌音;“烦”“犯”为前鼻音;蕴,读yùn,不读wēn

  (2)同桌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重点识记“顾、缓、稚、蕴、霎”。

  组词:照顾

  形近字(换偏旁):暖-缓、维-稚、

  归类识字:雪、霜、雷、霎

  (3)你还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骄傲:本文是自豪的意思。

  神气十足:形容十分得意而傲慢的样子。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

  索性:直截了当,干脆。

  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寂然无声:非常安静,没有声音。

  赦免:依法定程序减轻或免除对罪犯的刑罚。

  稚拙:幼稚笨拙。

  (4)小结:同学们真棒,自己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

  3、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完后师生评价读书情况)

  主要内容:在一节课上,老师问家长给学生们过生日的情况,大家情绪热烈,滔滔不绝,可当老师问谁知道家长的生日时,教室里立刻沉默无声,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懂得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2)哪些自然段是写课上发生的事?哪些自然段写了课下发生的事?

  A、小组合作学习。

  B、全班交流。

  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1—15自然段):写课上老师教育我们不能只会感受爱,还要知道回报父母的爱。

  第二段:(16自然段):写家长会上,家长们的反映。

  第三段:(17自然段):写“我”的感受。

  (3)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能解决?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4)小结:看来同学们都会提出问题了,很了不起,课下把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在书上,下节课,让我们细细品读课文,相信你们在认真学习课文后一定会找到问题的答案。

  三、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的生字,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提醒大家写好字应注意什么?

  重点指导:

  “贺”的下半部是“贝”。

  “顾”“烦”右边是“页”。

  “迅”“速”“达”,有相同偏旁“之。“迅”的笔顺,“速”的“束”捺变成点,“达”的“大”捺变成点。

  “恰”“犯”“议”结构上都是左小右大,书写时应多加注意;

  “稚”和“享”字应注意各部分的比例。

  “复”的书写“日”和“暖”的“日”不同。

  “享”与“亨”比较区别。

  3、师范写,学生书写练习。(注意写字的姿势)

  4、作业展示评议。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2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读认认”,认识“肩、臂、瞠”等7个字。

  (2)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察发现。

  (3)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4)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5)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手、动手、进行交际、识记。

  (2)通过查找资料,扩大知识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大胆交流的兴趣与信心。

  (2)做一个生活、知识的多面手。

  二、教学重点:

  进行口语交际,并能将看到的事物写成日记。

  三、教学难点:

  通过查找资料和课外阅读,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大胆交流、主动学习的兴趣。

  四、课前准备:

  ①学生课外搜集形声字并制成字卡,准备一两个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五、教学课时:

  四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①创设情境。

  a、改变座位排列方式和教室环境,营造一个举行观察发布会的氛围。

  b、教师宣布观察发布会的有关规则。

  以小组与小组对抗赛的方式进行。

  一比选手发布的观察发现过程有没有说清楚。

  二比选手发布时的语言、仪态是否自然大方。

  三比选手回答其他组的提问是否从容应对。

  ②在组内先发布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发现。

  组内其他学生针对发布的情况提出疑惑要求解答。

  ③推选代表,向全班发布观察中的发现。

  ④评选最佳发布员,并交流从这些同学的观察与发布上学到了什么。

  ⑤比照自己的观察和发布,想想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一下。可以再说给同桌听听,也可以再组织一下语言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

  第二课时

  习作

  交流日记

  ①教师引述:你把观察到的事物写进日记里了吗?让我们先交流一下各自的日记。

  ②学生可自由组合读给朋友听听。

  ③由好朋友推荐写得好的读给大家听。

  评议日记

  ①教师引导:听了几位同学的日记,你们觉得哪些同学写得特别有趣?②组织学生评说。

  ③指名写得好的学生介绍自己写日记时的想法和过程。

  再写日记

  ①当堂写一则观察日记或修改以前写的观察日记。

  ②写完后读给同学听听,看看自己有没有把观察的过程和观察中的发现说清楚。请同学提提意见,再修改一下。

  第三课时

  我的发现

  1、出示四组词语,学生认读。读给同伴听,互相检查。

  2、仔细观察每组带点的字,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

  3、交流观察后的发现,并说说形声字的特点。

  4、拓展练习:展示自己课外搜集的形声字卡片。

  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朗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得通顺、流利。

  2、分小组练习背诵。

  3、说说读了这首儿歌知道了什么。

  第四课时

  读读认认

  1、出示“读读认认”中的六个词语,学生认读。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用“开火车”的方式指名认读,检测识字效果。

  宽带网

  1、组织竞讲故事活动。

  a、教师可先宣布竞讲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b、竞讲活动可先在小组内进行,选出优胜者,然后在班内再角逐。

  c、师生共同评选出优胜者,并让优胜者介绍经验。

  2、开展推荐读物活动。

  介绍自己读过的讲科学发明或发现的图书,向同学推荐并互相借阅。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22

  教学内容:

  《我们的民族小学》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5个生字“坝、傣、昌、昂、跤”,会读会写12个生字“坪、坝、戴、招、蝴、蝶、孔、雀、舞、铜、粗、尾”;

  2、正确读18个词“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

  3、有感情地、流利地阅读课文;

  4、摘抄文中描写安静的句子。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正确读写;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仔细地阅读课文,体会到文章对自豪、赞美之意的描写,学会通过书面方式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

  1、了解民族小学团结、幸福的校园生活,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2、体会描写教室外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课了,同学们好!

  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我们先不急着学习,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好不好?

  请问,谁知道咱们白云乡居住着哪些民族?

  很好,我听到有的同学说苗族,有的同学说汉族,有的同学说彝族??其实呀,咱们白云乡是以苗族为主、十几个民族杂居的地方。那我再问一个问题,好不好?

  嗯,咱们班同学都是属于哪些民族啊?来,亲自举手告诉老师,好不好?

  啊,这么多民族啊,真是个民族小家庭呢!那么大家都互相看一看身

  边的同学,你们平时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开心吗?

  多好啊,这就是幸福的一种,今天啊,咱们一起来参观另一所学校,也是一所有着不同民族的学校,他们的民族种类啊,可比咱们多多啦!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2页。

  二.新课讲授

  1、在黑板上板书课文题目《我们的民族小学》,带领学生一起读出来:我听到有的同学轻声说《我们的民族小学》,对,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篇新课文就是它,大家跟老师一起大声读出来,好不好?一、二,《我们的民族小学》。

  2、老师范读课文:

  因为这是第一篇课文,我知道同学们一定还没来得及仔细预习,所以呢,老师先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带着两个任务听老师读一遍:a、仔细听,标出你不认识的生字、词;b、标出文中提到的民族和描写安静、热闹的句子。

  如果老师在读的过程中有什么读错、漏读的地方,也请大家记下来,等老师读完了一个一个告诉老师,我们一起讨论,帮助老师进步,好不好?

  3、学生自读,老师板书教授生字、词:

  a、好了,老师读完了,刚才交给大家的任务完成了吗?来,同桌之间互相检查一下。

  很好,大家真的都很认真地在听、在想呢!那接下来,给大家五分钟时间自己轻声阅读课文,并把自己不认识的字、词通过查字典标注清楚。等会,老师要检查哦!开始吧??

  b、嗯,刚才老师在黑板上写板书的时候,停顿休息时一直在注意听大家的动静,发现不少同学居然能把课文后面要求会读会写的生字词读得很准确呢!那么,等会老师领读生字词时,希望这些走得快的同学站起来带带我们其他人,好不好?

  好,下面跟着老师每个字、词读三遍??

  大家会读了吗?老师和大家玩个小游戏,好不好?咱们今天玩个开火车的游戏,从第一排第一位开始,每人一个字或者词,按照从左到右、自上

  而下的顺序把黑板上的生字词读出来,读不出来的同学坐下,后面的同学跟上读出来。游戏开始前先给大家两分钟读记时间,要抓紧哦,读不出来的火车就开不动了哦!

  好,从第一位开始,“坝”??

  真棒,咱们班的孩子都这么聪明啊!不过,“光说不练假把式”啊,我不知道你们这帮小聪明们会写这些生字词吗?

  咱们课本后面有12个要求必须会写的生字,老师把比较难写的字拿出来,和大家一起练习练习,看咱们谁写得好,行不行?

  (重点分解“戴、蝴、蝶、雀、舞、铜、”六个笔画较多的字)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写的时候尽量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左右结构,右边是上下结构;

  “雀”:上半部是个“小”字加一撇,不是少;

  “舞”:中间四竖要写短小,第三横要长,第十三画是撇折;

  “铜”:和“蝶”一样是左右结构,右边里面的一横一口尽量不要写太满。

  这12个字是必须会读会写的,那5个字和18个词不要求会写,但老师希望你们回家以后自己多练几遍,争取下堂课把它们都写出来,下次咱们再来个比赛,好不好?

  4、抽查生字、词读写掌握情况:

  大家辛苦了,今天的生字有一些笔画比较多,练习起来应该比较困难,但是我相信咱们这些聪明的家伙一定全部都能写好,对不对?老师做个小抽查,每组单数的同学站起来读一下黑板上的生字、词。

  真好,读得真标准。那么请每组同学推荐一位上来到黑板上,老师报听写,报那12个要求会写的字,哪组写错的字多就给他们小组评一个“小马虎组”,哪组写对的最多而且写得字最好看就给他们小组评一个“小能人组”,期末的时候啊,根据每组的成绩,老师有惊喜发放哦!

  老师以为老师的字够丑啦,没想到还有人比老师还过分,嘻嘻,我们一起进步好不好?看下堂课咱们谁的字有进步!

  5、将生字词放入课文中,让学生有感情地阅读课文:

  大部分同学都能够掌握这篇课文的生字、词了,老师希望下一次上来听写的同学换成这次没上来的同学,好不好?咱们都争取表现一次,为小组争光一次!

  大家把已经学会的生字词再放进课文里,有感情地一起朗读一遍好不好?让老师感受到,大家朗读时就像身临其境一样快乐、幸福,就当这篇文章是为你们而写的,来,预备齐,《我们的民族小学》。

  6、将文章中描写安静和热闹的句子分别找出来:

  嗯,真不错,感情充沛,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感,老师仿佛感受到你们相互之间的浓厚友情了,羡慕你们啊!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刚上课老师领读时布置的任务吗?对,两个任务,有一个是让大家标出描写安静和热闹的句子,那么老师想请同学们告诉老师你们的答案是什么?

  对,很好,刚才几位同学读的啊都是描写安静的,谁来说下描写热闹的?

  太好了,找得这么完整。大家觉得这些句子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呢?

  同学们的答案都是对的,都是很有道理的,每个人的看法啊,都是不一样的,但不能说不一样的就是错的。要说错啊,有几位不喜欢和我们大家分享自己看法的同学才有错呢,不能自己一个人玩啊!没义气,哈哈!

  三.小结

  重点学的是《我们的民族小学》里的生字词,并为下一课时的课堂活动做好铺垫:再次展示板书内容,带领学生朗读一遍。

  四.作业

  1、板书列出的29个生字、词各抄写三遍,注拼音;

  2、背诵课文里自己喜欢的任意部分;

  3、组词:

  戴()傣()绚()铜()()跤

  栽()泰()询()洞()()较

  4、选词:

  a、放学了,操场上十分(安静宁静平静)。

  想着妈妈期待的目光,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安静宁静平静)。

  b、同学们向高高(飘扬飘动)的国旗敬礼。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粗大)的枝干上。

  5、填词:

  ()的国旗()的服装()的小鸟()的铜钟()的老师()的枝干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23

  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1、出示相关图片,展示南极风光。

  2、简介背景,导入课文。

  南极大陆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又使人向往的地方。1986年1月,北京大学附小的杨海蓝和上海市蓬莱路第二小学的吴弘,于北京时间13日21时,顺利到达南极乔治岛长城站。当天下午,考察队队长高伯伯带领他俩游览了企鹅岛,还同小企鹅合了影。(板书课题:登上企鹅岛)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标出课文里的生字、新词。

  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课文里生字的读音。

  3、出示词卡:你能正确读出下面这些词语吗?

  登上企鹅大陆尽管厘米鱼鳞状帽子捕食

  4、小组合作,记忆字形。

  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你对哪些字记忆最深刻?为什么?

  三、学写生字

  1、出示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的8个字。

  2、提醒学生注意:

  “陆”字中右边的一竖不能分开写。

  “帽”字右上角不是“日”字。

  “陆、帽、嘴”等字要写得左窄右宽。

  “鹅、所”两个字要平均分在田字格的两边。

  3、学生学写生字,每个字写两个。

  4、互评,看看谁写得既正确又美观。

  四、巩固练习

  1、辨字组词。

  状( )、境( )、挠( )、捕( )、驴( )

  壮( )、镜( )、绕( )、铺( )、驱( )

  2、积累本课的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8、登上企鹅岛

  鹅、所:左右相等

  陆、帽、嘴:左窄右宽

  帽:右上角不是“日”字

  陆:右边的一竖不能分开写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2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课文感悟老婆婆虽然贫穷但心里却充满阳光。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微笑能带给人们快乐和幸福的道理,学会在生活中善待每一个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微笑的魅力,在生活中善待每一个人。

  2、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真诚的微笑能带给人们快慰,让人释怀。

  三、教学方法:

  导学互动

  四、教学用具: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提纲导学

  1、直接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对《礼物》这一课的初步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本课的生字新词。

  2、导学提纲

  (1)、人们常用“穷得揭不开锅” “穷得家里开天窗”来形象家里穷,那老婆婆吃住条件怎样呢?哪些词语写出了老婆婆的“穷”?

  (2)、老婆婆生活环境是如此艰苦,那她是怎样面对生活的呢?

  (3)、生活贫穷、外表不美丽的老婆婆却受到人们的尊敬,这是为什么呢?

  3、自学设疑

  (二)合作互动

  相信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个人体会,让我们来碰撞思维的火花。

  4、小组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体会,并与小组成员共享自己的读书体会。

  5、展示评价

  对导学提纲中的问题,小组长汇报,组员补充,其他小组给予及时的评价,师给予及时的指导。

  预设一:面对家境如此穷困的老婆婆,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呢?

  预设二:从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老婆婆虽然穷,但她生活的怎样?请用用几个词语概括。

  预设三:这礼物究竟“神奇”在什么地方呢?

  6、质疑解难

  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大胆说说出来,让我们来共同解决。

  (三)导学归纳

  7、学生归纳

  学习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字词句、写作手法、情感体会)

  8、教师指导

  老师对同学们整体表现做出点评,提醒学生掌握好本节课的内容。

  (四)拓展训练

  9、拓展运用

  (1)各式各样的人,都有哪些人到过老婆婆那里?各式各样的人接到老婆婆的礼物都产生了神奇的作用,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除了课文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些人?讨论交流。

  (2)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没有神奇的礼物要送给别人呢?你收到过这样的礼物吗?说一说,写一写,做一做。

  10、编题自练

  同学们,请你们当一回小老师。根据这节课的知识,编一道试题考考同桌,加油哦!看看哪一位同学编的题比较好!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25

  一、教材分析

  《掌声》

  这篇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语言质朴,但在平淡的叙述后面饱含着充沛的情感。

  三年级学生年龄小,学生的情感不容易与作品的情感、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深刻领会掌声的含义,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设计上,以英子的内心变化为切入点,通过仔细揣摩重点词句,领悟文字背后的声音,在读读说说中与文本对话,进而,在情景诵读中入情,在切己体悟中融情,在拓展延伸中升情。

  二、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引导学生初步学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去关爱、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与鼓励。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掌声》———齐读课题。

  (二)、复习本节课词语(开火车领读)

  (三)、走近人物,感受“情感”变化

  (1)感受英子的内心变化。

  1、感受英子的忧郁、自卑。

  师: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以前的英子是什么样的吗?(细心的同学在课文中能找到这个词)(忧郁的)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非常会概括,非常会抓词。

  板书:忧郁

  师:课文有一个自然段,重点写出了英子的忧郁。快打开书找找,看看是哪一个自然段?

  一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从哪些词语当中你们感受到英子内心的忧郁呢?(“默默的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那你能具体说说吗?“默默的”,什么意思?默读是怎么读?(不出声音地读。)

  师:那默默的呢?是什么意思?(不动声色的)

  师:一声也没有,小英子总是这样。还有哪些词让你们有感受?(她早早地就来到了教室)

  师:同学们能够抓住关键词句去体会,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跟刘老师想象一下:当同学们出去快乐活动的时候,英子却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当同学们还走在上学路上的时候,英子已经早早地——(来到了教室。)

  师:下课铃响了,她却要——(最后一个离开)

  师:是啊,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呢?(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师:是啊,身体的残疾使小英子躲躲藏藏,失去了童年生活的快乐。她总是感觉自己很差,不如别人,这说明她的心里还非常的自——(卑。)

  师:是的。(板书:自卑)这是我们刚才读书共同的体会,同学们还应该把它——记下来。快动动笔。然后自己试着读读这个自然段,读出英子的忧郁和自卑。(部分学生还在写,师又补充道)自己试着读一读。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读出你自己的感受。

  师:让我们再走进这个自卑忧郁的小英子。轻轻地读,“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读!

  全班齐读。(师同读。)

  2、感受英子的开朗、自信。

  师:后来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有什么变化呢?快读书,看谁先找到?(是第四自然段。)

  师:读读吧。

  师:原来小英子默默地坐在教室里,现在——和大家一起游戏。

  师:小英子还叫同学教她跳舞,能用什么词形容现在的英子?

  师:好,让我们把体会记下来。

  师板:开朗自信

  师:看到这种变化,你高兴不高兴?端好书,我们把这种感受带进朗读中。师读第一句,

  生读:“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2)抓英子的情感变化,通过关键词语概括主要内容。

  师:是啊,是什么让英子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同学们的掌声。)

  师:现在你能用黑板上这些词,概括的主要内容吗?谁来试试。(以前英子非常忧郁和自卑,可是经过这次故事会后,变得开朗和自信了。)

  师: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记住孩子们,抓住关键词句,我们就能很好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品析段落,体会“情感”变化原因

  (一)理解英子为什么犹豫。

  师:那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同学们送给英子掌声这件事呢?(二三自然段。)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二三自然段,同时划出描写英子动作的句子。(划句子要划完整。)

  师:好了孩子们,我们先划到这儿,小朋友来读一下你画的句子。(生:(读)“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即把头低了下去。”)

  师:还有谁划了这个句子?请你再读一遍。

  师:同学们,轮到英子上的时候,她却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师:那一刻,英子的心情你们能体会吗?是怎样的心情呢?(生:很忧郁,自卑)

  师:把你的体会送到句子里再读一下。

  师:那一刻,英子一定特别——(紧张)

  师:好,送到句子里

  师:是啊,从低头的动作中,我们体会到了英子的自卑和紧张,“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生:(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师:还划了哪个句子?(生:“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师:没有划的同学,也把这句话划下来。

  齐读。

  师:谁能告诉老师,英子为什么犹豫呢?(生:因为她怕同学们看见她走路的姿势。因为英子不想让同学们看见他走路的姿势。因为她的左脚留下残疾。)

  师:所以英子站起来是犹豫的。要不要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用自己的朗读试一试。

  学生试读。学生自由练读。

  师:谁愿意来试试?学生读。

  师:小英子那一刻该有多难受、多痛苦啊,谁愿意再来读?

  生:“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师:我们一起读。

  齐读。

  (二)体会两次掌声的含义

  师:同学们,抓住了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我们才能很好地体会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假如这个小英子就在我们的旁边,你想对她说什么呢?她是那样的紧张害怕,不敢走出自己的座位,你想对她说什么?(生:英子你不要害怕,上去吧!英子不用怕,我支持你!英子你不要害怕,我们都会鼓励你的。英子你不用害怕,你上去吧。)

  师:是啊,你们的鼓励,你们的话语,都化成了一种无声的语言哪!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师里骤然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所有的鼓励都汇聚在这掌声中,所以这掌声——(生:热烈而持久。)

  师:这掌声是同学们对英子热情的——(生:鼓励。)

  师:好,一起写感受。(生抄教师板书的词语。)

  教师板书

  鼓励

  师:在同学们的鼓励下,英子成功地讲讲述了自己的小故事。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次你想对英子说些什么?(生:英子,你真勇敢啊!英子,以后就和我们一起玩吧!英子,你真棒!联欢会上我会教你跳舞的。)

  师:这一次,同学们还对小英子送去了自己的赞赏。(师板书“赞赏”,生抄在书上。)就像同学们说的,小英子只是身体上的残疾,其实她也有自己的优点。此时小英子的一摇一晃和上台时的一摇一晃有什么不同?(生:之前小英子是忧郁而紧张的,现在的小英子开朗和自信。英子先头是不自信,后来是她脸上带满了微笑。)

  师:同学们送给英子的,仅仅是掌声吗?(生:是同学们对她的一片赞赏,同学们对她的一片鼓励,对她的夸奖)

  生:同学们对她的夸奖和鼓励,使她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师:是啊,如果把这一切,化成一个字那就是——(生:(齐)爱。)

  (三)体会两次掌声给英子带来的变化。

  师:就是这份爱,医治了英子内心的疾病,使她(指板书)从忧郁变得开朗,从自卑走向了自信(生跟说)。

  师:所以她才能够鼓起勇气,微笑地面对生活。正如她在给我的来信中所说的——(指投影),读!(生:(齐)“我永远不会……微笑着面对生活。”)

  五、总结掌声的内涵

  我说掌声像一束阳光,温暖着我们的生活!你觉得掌声像——————(生补充完成这句小诗)

  六、指导书写六个生字

  七.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

  师: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爱,人人都需要掌声,珍惜别人的掌声,也不要忘记把我们的掌声献给别人!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26

  教学目标:

  1、认读10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说出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各有什么特点。

  3、向同学介绍自己看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

  教学重点:

  了解两处长城各自的特点,感受长城的雄伟壮丽。

  教学难点:

  向同学介绍自己看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都谁去过长城?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听。

  二、自主探究

  (一)指名初读课文,注意要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找生评读,纠错。

  (二)在组内读一读带有新词的句子,讨论不理解的词语意思。

  (三)找小组汇报自学成果,师对于有争议的词义加以指导。

  (四)默读课文,把描写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各自特点的语句用曲线画下来。

  1、找生说特点,提示:先读书,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生间作补充。

  2、在小组内合作读一读描写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的段落,加深了解,找生作小导游,用自己的话介绍两处长城的特点。

  三、交流展示

  1、把你见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介绍给组内的同学听。

  2、把收集的长城的资料和图片展示给大家看。组内评出说得好、展示好的同学,全班发言,对于他发言的内容,其他同学可提问参与,互动对话。

  四、积累词句

  1、选择你喜欢词句画下来,说说为什么喜欢。

  2、试背词句,看谁记得快、记得牢。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27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3.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课前准备:

  1.资料搜集: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君山的传说。

  2.电化教具:投影片、课文录音磁带。

  3.实物准备:白盘子、青螺。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板书:望洞庭

  2.指名说对刘禹锡和洞庭湖的了解。

  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所著有《刘宾客集》。

  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4.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5.同位互相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二、理解读,洞察美。

  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交流。

  相:相互和:和谐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

  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远望

  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2)小组内练说,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解说。

  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再与课文插图对照,洞察艺术之美。

  古诗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

  (2)同位赛读,欣赏插图。

  (3)展示评读,美化诗境。

  6.背诵古诗,水到渠成。

  三、对比读,深化美。

  1.投影映示:

  望洞庭

  潭面镜未磨,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和。湖光秋月两相和。

  洞庭山水翠,遥望洞庭山水翠,

  盘里一青螺。白银盘里一青螺。

  2.对比读,比较内容的不同之处,说说原诗的精妙之处。

  3.自由理解的基础上,同位交流。

  4.指名汇报。(正因无风,湖面才会如此宁静、和谐;正因作者在远望洞庭的山山水水,君山才显得小巧玲珑;之所以是“白银盘”,正因是在皓月银辉下。)

  5.再读原诗,深化美。

  四、延伸读,升华美。

  1.投影映示:

  题君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

  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

  一螺青黛镜中心。

  题君山

  方干

  曾于方外见麻姑,

  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

  海风吹落洞庭湖。

  2.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3.师:自古君山的来历便充满神奇色彩,众说纷纭,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4.指名讲述课前搜集的有关君山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这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五、多样作业,表现美。

  1.写一写: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2.画一画: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3.找一找:收集刘禹锡的其它诗作,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看到联想比喻

  湖面镜未磨→把湖面比作铜镜

  银盘→把湖面比作银盘

  君山→青螺→把君山比作青螺热爱

  教学反思:

  我在古诗教学中努力实践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吟诵要求:“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做一种享受而不看做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28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落实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的实践活动。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

  1、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2、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过程:

  一、观图导入。

  说说自己看到的。

  二、揭题、释题。

  1、“思”:思念,想念。

  2、谁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课前准备情况(有关李白的)交流。

  三、初读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把诗中的生字单独拿出读两遍,认一认。

  3、检查读的情况。(主要是字音)

  4、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四、细读古诗。

  1、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多肯定,多鼓励)

  2、配乐朗诵。

  3、当堂背诵。

  五、认记生字。

  1、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认读。

  3、“摘苹果”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

  六、练习写字。

  七、课外作业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2、课外继续收集和阅读:有关李白及他写的其他诗,还有描写夜空或介绍有关星体的科学知识的一些课外读物。把收集到的和读过的带到班里,向同学介绍或互相借阅。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2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园地一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1-15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03-31

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自信》教案05-06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04-29

三年级语文上册的语文乐园八教案03-31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乐园二教案03-12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02-24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乐园八》教案02-04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03-05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02-26

在线咨询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2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28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①认识“阅、固、调”等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等17年词语。

  ②理解课文内容,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③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课前准备

  ①生字词卡片或制成的电脑课件。

  ②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拓展“资料袋”的内容。

  第一课时

  谈话揭题,质疑导入

  ①同学们,你们爱玩吗?平时都玩些什么呢?

  ②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板书课题并读题)读题后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呢?(学生质疑,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是谁玩出了名堂?他喜欢玩什么?他是怎么玩的?玩出了什么名堂?)

  由疑而入,整体感知

  ①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a、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遇到生字新词、多音字多读几遍。

  b、同桌互相听读课文,纠正字音,读通句子。

  ②学生交流。通过自读,你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在交流中可顺便让学生介绍一下搜集到的列文虎克的有关情况。

  逐段朗读,探究发现

  ①学习第一自然段。

  a、读一读。指名读、齐读这一段。

  b、议一议。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你们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呢?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c、语言引述:在科学,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就是在玩耍中产生的荷兰的列文虎克就是其中的一位。下面,我们来进一步了解他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好吗?

  ②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a、读一读。指名多人次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教师重点指导读准多音字的读音。

  b、说一说。列文虎克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

  c、想一想。从列文虎克玩镜片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列文虎克玩镜片的特点:在做中玩,玩中做。

  d、联系自己的“玩”,谈谈你对列文虎克的这种玩法有什么看法?

  e、带着自己所产生的情感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指导写字

  ①出示生字卡片“堂、镜、闲、待、阅”。

  ②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③同桌提醒写字注意事项,介绍写字经验。

  ④学生写字。

  课后作业

  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复习回顾

  ①听写上堂课学的生字新词。

  ②说一说列文虎克是怎么做放大镜、玩放大镜的。

  逐段朗读、探究发现

  ①学习第四自然段。

  a、语言引述:列文虎克在玩中做成了放大镜,玩出了乐趣。那么在玩放大镜中,他又玩出了什么?让我们跟随着他一起去玩,一起去探究,好吗?

  b、读一读。

  这一自然段内容很长,我们采用分组轮读的办法来读,第一排读第一、二、三、四句,第二排读第三、四句,第三排读第五至八句。

  再指名三位同学分读这一自然段。

  c、引导发现。读了这么多遍,同学们对列文虎克的玩又有什么发现,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d、交流发现。让学生说说列文虎克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

  e、读到这里,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些什么?

  f、带着敬佩的情感自由朗读这一段。

  ②学习第五自然段。

  a、读一读。指名读、齐读这一段。

  b、说一说。读到这里,你知道列文虎克玩出了什么名堂了吗?引导学生阅读“资料袋”中的资料,大致了解微生物,从而体会列文虎克玩出的名堂很了不起。

  c、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总结回顾

  ①师问:读了课文,你对玩又有了哪些新的看法呢?

  ②学生交流。

  拓展延伸

  ①古今中外,还有许多像列文虎克那样在玩在玩出了大名堂的人,你们能来说一说吗?

  ②小练笔:平常我们都爱玩,让我们来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吧。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初步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会认五个生字。

  教学重点:

  自主学习、探究,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空气在我们身边的各个地方,植物、动物的离不开空气。

  教学准备:

  课件或录象(出现空气在水中、在空中、在物体中、在身体中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

  前几课我们学习的都是关于科学的课文,了解了电脑棋手、认识了茅以生,知道了达尔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

  板书课题:空气在哪里

  二、读课题,质疑:

  齐读课题:注意“哪”字的读音:

  板书:那、哪,进行区分。

  再读课题:注意语气,质疑:什么句?为什么没有标点?

  使学生了解文章题目不加标题的常识。

  三、自由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检查。

  3、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题目中的问题是谁提出来的?

  4、熟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

  课件出示:小猴在哪里找空气?找到了吗?它知道了什么?

  5、自学感悟。

  四、交流汇报:

  1、小组交流。

  2、合作填写表格:

  空气所在肺里

  作用供氧气

  3、总结:空气究竟在哪里?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1、自愿结合,人数、形式自选。

  2、练习朗读。

  3、汇报、评议。

  六、布置作业:从下列作业中任选一项。

  1、调查、了解空气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

  2、续写课文。

  3、设计关于空气的手抄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懂得课文中两次“掌声”的含义。

  3、领会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与鼓励。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我们班欣赏同学们上课,作为主人你们想用什么行动来欢迎老师们的到来呢?(全班鼓掌欢迎)掌声这么热烈,真是一群热情好客的孩子。能够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课文,老师感到真高兴!可是,老师此时的心情挺紧张的!你们想用什么来鼓励我呢?(掌声)

  2、师:谢谢你们的掌声,有了你们的掌声,老师已经不紧张了。掌声不仅改变了老师刚才的心情,它还改变了一个女孩的命运。多神奇的掌声啊!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英子的内心世界,走进课文《掌声》(板题,齐读课题)

  二、走进文本,感受人物变化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仔细想想,英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自由朗读后交流:(自卑、忧郁、不快乐,孤独……)(板书:自卑忧郁)

  2、同学们体会得真好,你们是从哪里感受到这一点的呢?

  课件出示句子:“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想象一下当时同学们在干什么,引读“当同学们()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生:同学们在做游戏、唱歌跳舞、在操场上奔跑,跳绳、在尽情地说笑。

  课件:当同学们()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当同学们快乐地游戏的时候。读

  生(齐读):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当同学们唱歌跳舞的时候。读

  生(齐读):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当同学们在操场上奔跑,跳绳的时候。读

  生(齐读):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3、师:是啊,那是教室的一角,更是孤独的一角,谁愿意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英子的孤独呢!指名读

  (指名读评价:“总是”读得重一些,“默默地”读轻一点)

  4、师:是呀,看来,同学们都很理解英子。那时的她不爱说话,默默无闻,多么可怜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一下英子的痛苦和孤独吧?(齐读)

  齐读→评价:多么自卑、忧郁的孩子啊

  5、过渡:那时的她对生活已失去了希望,我们再来看看现在的英子,她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变得怎么样了呢?谁来读读第5自然段,其他同学想一想现在的英子变得怎样了?

  指名汇报。(活泼、开朗、自信)板书:自信快乐

  6、我们真替英子的变化感到高兴呀,那么你们能把她的活泼开朗读出来吗?请大家齐读第5自然段。感受英子的变化吧!

  三、感悟变化,领悟掌声内涵

  1、师:是呀,我们都希望英子开朗、自信。后来,英子真的改变了。一个忧郁、自卑的小女孩变得开朗、自信了。是什么给了她力量,让她有了如此大的转变呢?请同学们默读2——4自然段,想想掌声在课文中一共响起了几次?把描写英子动作、神态变化的句子用直线画出来。在特别有感触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感受。

  2、学生反馈:A“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起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师:英子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当时她的心情是怎样的?(害怕)。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表现英子此时的自卑、紧张的心情?(立刻)她想上去吗?(不想)她能不上去吗?(不能)

  无奈之下,英子只好慢吞吞地站了起来,1秒钟,2秒钟,3秒钟,她的脚刚抬起,又慌慌张张地收了回去,她紧张得全身都在发抖了。你就是英子,读读这句话,读出你的感受。

  (评价:你把“一起”读得比较重,“低了下去”读得轻,读得有感情。老师听出了你的无助/自卑/害怕)

  B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此时此刻,英子真是左右为难,万般无奈,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体现出这种心情来?(犹豫)。

  “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英子,在犹豫什么?(上去还是不上去)

  因此,从“慢吞吞”、“眼圈红红的”我们体会到英子的内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无奈)。

  5、师引读: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6、师:此时英子内心充满了痛苦、无助,甚至快要哭出来了,这个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的女孩,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生接: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这个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女孩,在全班的注视下—————生接: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7、师: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这句话呢?(指名读)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师: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把终于读得这么响亮?(生答:下了很大的决心)

  (评价:理解的多深刻啊!)

  8、师:师:谁愿意来读读第3自然段体会一下英子的这种复杂的心情呢?

  (指名读)(评价:多么无助的英子啊)

  师:走路对别人来说是件多么容易、多么平常的事,可对英子来说却是那么()。生:困难。

  师:为什么?(因为……所以……拓展说话)

  因为她不愿意让别人看见(),所以();

  因为她不愿意让别人看见(),所以();

  因为她不愿意让别人看见(),所以();

  生: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走路不方便,所以……生:因为她不愿意让别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所以……困难。

  9、师: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信心啊!作者对人物的神态、动作做了细致的描写,让我们仿佛触摸到了英子的痛苦与自卑。我们随着她艰难地挪动着残疾的双腿,一步、两步,一摇一晃,她低着头,含着泪,她多么渴望有一种力量能鼓舞她。而就在这时候,——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齐读)

  “骤然”还可以用哪个词来代替?(突然忽然猛然)

  10、如果现在老师是英子,你们是英子的同学,什么样的掌声是“热烈而持久的”你们能用掌声表示一下吗?

  师:这真是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啊,同学们把千言万语化作了这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掌声是对英子的(鼓励、加油)板书:关心鼓励

  11、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用掌声告诉她什么?

  生:英子,你能行,我们相信你!

  生:英子,你真勇敢!

  生:英子,别害怕,我们不会歧视你!

  师:这掌声对英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X接着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男生接着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就在英子最需要鼓励的那一刻,(大家一起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12、师:在同学们那包含鼓励与信任的掌声里,英子流下了泪水。这场面多么令人感动啊!故事讲完了,——生接: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13、师:如果说,第一次掌声,是对英子的鼓励,那么,英子讲完故事后的掌声,又是什么呢?

  故事讲完后的掌声是对英子的XXXXXXXX(肯定、欣慰、表扬、赞美……)

  14、师:英子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呀!无数的话语在英子心头涌动,她想说——

  (出示关联词:如果没有……我就……;拓展说话)

  15、师:但是,她什么也没说,只是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个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师:英子一摇一晃地走上讲台,又一摇一晃地走下讲台,一样的走路姿势,她内心感受一样吗?(不一样)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激之情齐读这句话: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四、感悟力量,升华情感

  1、那真诚的掌声就像一缕阳光冲破了英子内心的阴霾,同学们充满鼓励,满含夸奖的掌声就像春雨,融解了英子内心的冰川,英子变了。曾经坐在教室一角默默无语的她,现在——生接读“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曾经连走路都害怕让人看见的她,现在——生接读“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2、师:英子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那她变成了一个怎样的人呢?

  课件:用一句话交流:她成了一个()的人。

  她成了一个(自信)的人;快乐、开朗、勇敢、不自卑、敢于面对生活

  4、从此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几年过去了,上了中学的她依然惦念着给予她掌声的同学们,她将心中的千言万语全都融进了她的来信——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吧!(齐读)

  我永远不会忘记生活。

  (1)你就是英子,你读吧。

  (2)谁还想读?

  (3)想读的都站起来读。

  5、学到这里,我们逐渐领悟到掌声的深层内涵,它不光是拍手、鼓掌的表示,它还包含着对他人的XXXXXXXXXX?(鼓励、支持、尊重、信任、关爱……)

  五、拓展升华

  1、师:因为掌声,英子勇敢地开始了第一次演讲,因为掌声,英子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请大家想一想,同学们送给英子的仅仅只是掌声吗?(生答:鼓励爱心)

  2、师:因为掌声里有同学们的鼓励,支持,赞美,这些都是大家对英子的一片——爱心啊。(板画)

  3、师:掌声凝聚着颗颗爱心,掌声充满着浓浓真情,让我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一起呼唤吧!(齐读最后一段)

  4、交流:掌声是鼓励,是夸奖,是尊重,是关爱!多一份掌声,多一份爱;多一份爱的鼓励,就多一份成功的希望!你觉得在我们班里,在我们的学校,在社会上,在我们身边,还有谁需要掌声?

  5、师:其实这掌声就是一种爱!(板书:爱)在生活中爱的方式还有很多种:爱是一阵热烈的掌声,爱是一句友善的话语;爱是雨中的一把小花伞,爱是夏日一缕清凉的风。让我们大家都奉献爱,珍惜爱吧!这使老师想到了一句话:

  (课件出示):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1)女同学,请轻轻地把这句话告诉自己。

  (2)男同学,请真诚地把这句话告诉你身边的朋友。

  (3)全体同学,请大声地把这句话告诉所有的人。

  六、小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让我们为自己出色的表现鼓鼓掌,(鼓掌),也把这感谢的掌声送给在场所有老师,(鼓掌)。愿我们今后在掌声中经历风雨,在掌声中快乐成长。让我们把掌声献给别人,献给自己,献给多彩的生活吧!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4

  教材解读:

  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用细腻的笔触、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乡村大花园的美丽景象。1~3小节主要写动物们的颜色、情态,突出乡村大花园的新鲜漂亮;第小节主要写光芒四射的太阳,表现乡村大花园的健康、漂亮;第5小节主要写大花园的动植物都很自由自在。整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其中学习两个多音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具体语段、词句的品读中感受大花园的新鲜漂亮,健康美丽,自由自在的特点。

  3.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洋溢的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洋溢的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教学流程:

  一、旧知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学习了《东方之珠》,去繁华的都市香港参观了一番,又走近田野认识了小露珠这位可爱的朋友,今天让我们深入走进乡村大花园,看一看那里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板书课题《乡村里的大花园》。二、整体感知

  1.想进入大花园一饱眼福吗?咱们得先和生字生词打好关系,它们都是大花园的小卫士呀!请大家自读课文,要求: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读的根据课后注音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出示生字。

  指名读

  则、怎,读音有什么共同点?平舌音,齐读似、睡,读音有什么共同点?翘舌音,齐读“似”在课文中读sh,其实它还有另外一个读音,你知道吗?s,什么意思呢?谁能给两个读音分别组词?s似乎、相似、好似sh似的,记住在这个词中读sh,其余读s文中还有一个多音字,是谁?结,你知道它有几个读音吗?分别组词。ji打结、中国结、结绳ji开花结果、结实。

  3.仔细观察10个生字,怎样才能更好地记住它们的字形?“圆”中间“员”表示读音,“醒”右边的“星”也表示读音“结”:条状物打成的疙瘩,也表示这个动作,与“绳”有关,所以是绞丝旁。

  4.“睡”这个字最难写了,同学们想知道“睡”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吗?“睡”是“目”加“垂”,表示眼皮下垂、落下,就是打盹休息,这样一来这个字就好记了,我们睡觉时眼皮下垂就是“睡”。

  光知道意思还不行,还要会写才行,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左宽右窄横画很多,仔细观察哪一横最长(右边第二横),哪一横次之(第三横),哪两横差不多短(第一、第四)?仔细观察左边四横的距离,右边四横的距离,你发现了什么?等距。好,看老师,举起小手一起写。然后在习字册上自己描一个写一个,注意。投影展示,师生共评。

  三、文本研读

  有了这些生字词小卫士的带领,咱们一起去公园看看吧!

  (一)体会新鲜漂亮指名分别读1、2、3小节

  1.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大花园,用前三小节中的词语回答。(新鲜漂亮)

  2.哪些食物让你感受新鲜漂亮?(蜂子、蝴蝶、蜻蜓、蚂蚱)你能讲具体一点吗?什么样的蜂子、蝴蝶、蜻蜓、蚂蚱让你感觉新鲜漂亮?白的、黄的、金粉的蝴蝶绿的蚂蚱、金的蜻蜓嗡嗡飞着的蜂子,胖圆圆的,小毛球似的哦,白、黄、金粉、绿说的都是颜色,颜色漂亮新鲜。

  3.看到这样的蜂子,你想干什么?摸一摸,为什么?胖圆圆的,毛球似的,多可爱呀!你能读出蜂子的可爱吗?指名读。

  4.大花园里有这么多种小动物,五颜六色的怪不得作者说,你来说:“花园里面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对了,这就是1段中心句。

  5.刚才小朋友“明晃晃”这个词没有读准确,谁来帮帮他?指名读。huǎng,什么叫明晃晃呢?光彩闪烁。齐读2遍这个词,齐读这句话,读出新鲜漂亮。

  (二)感受健康漂亮

  大花园里除了有五颜六色的小动物,还有什么呢?咱们一起读一读第4小节。

  1.这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太阳。什么样的太阳?

  光芒四射、亮、特大特高。

  2.从哪些词句看出太阳很亮?

  亮得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亮得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这说明阳光到处都是,这就是“光芒四射”,光线向四面八方照射去。

  3.这样的大花园又是怎样的一个大花园呢?你能用4小节的词回答吗?(健康美丽)

  4.出示。

  “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是凡”是什么意思?凡是,只要是。作者为什么这么认为呢?想象一下阳光很亮,周围一切都是亮亮的,动物们五颜六色明晃晃的,拍一拍大树都发出干脆的响声,一切都很敞亮。如果是阴雨天感觉如何?湿漉漉、阴沉沉、粘糊糊、灰蒙蒙蜂子、蝴蝶、蜻蜓、蚂蚱等小动物会出来活动吗?拍一拍大树会发出干脆的声响吗?对比一下阳光四射的大花园,这样的花园有活力、生命力,生机勃勃?怪不得作者说“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齐读),这就是这一小节的中心句。小节,读出健康美丽。

  (三)品味自由自在

  乡村里的大花园有五颜六色的动物,光芒四射的太阳也不稀奇呀,作者为什么要写它呢?默读第5小节。

  1.作者在这一小节中又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大花园呢?用课文中的词语来回答。自由,对自由自在。

  2.划出“自由”所在的句子,“都是自由的”,这就是这一小节的中心句。

  3.大花园里的什么事物很自由?

  花、虫子、鸟。找出相关语句。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这里把花和虫子当成什么来写?

  人花睡醒了,是被人叫醒的嘛?不是,花自然开放,就像人睡觉睡到自然醒;想想我们经常因为工作学习的原因被亲人叫醒,或者被外面的噪音吵醒,相比之下,花儿是自由的。

  鸟飞上天,是很自然的事情,想飞就飞,虫子叫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无需别人同意,想叫就叫,一切都神气活现的,这就是活。

  4.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是自由的?

  蝴蝶。哪里看出来的?“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飞来了一堆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

  他们从谁家来,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随意”,太阳光芒四射,哪里都能被他照到,连他都真不知道蝴蝶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你说蝴蝶多自由自在啊!

  5.鸟、虫、蝴蝶想飞到哪儿就飞到哪儿,你羡慕他们吗?谁想当一回自由自在的鸟、虫、蝴蝶?出示句子,指名读出自由自在。

  6.小动物们本来就能自己活动,获得自由对他们来说不算难。除了小动物们,还有什么事物很自由?

  植物。

  哪里看出来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谎花”是说黄瓜只开花不结果。黄瓜不结瓜,种它做什么?但是它就是这么牛,不愿意结就不结。

  玉米能长到天上去嘛?

  不可能,这是夸张。

  有没有人运用先进的科技去控制他们的生长?

  没有。

  这些句子中都有一个词语是“愿意”,什么叫愿意?

  认为符合自己心愿而同意做某事。植物有思想吗?

  没有,但是在作者的笔下他们都成了有思想的生命了,他们都能随心所愿,多么自由啊!谁想当随心所愿的倭瓜、黄瓜、玉米?指名读出自由自在。

  7.这样的大花园,你喜欢吗?作者也喜欢,为什么?因为自由,齐读第5小节,感受大花园的自由自在。

  四、主题探究

  1.文章最后说“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又高又远的天空跟大花园有什么关系呢?想一想,大花园里的自由的鸟儿、蝴蝶可能会飞到哪儿去?随心所愿的玉米可能会长到哪儿去?天上。

  2.你羡慕他们吗,你想像他们一样吗?羡慕,想。作者也是,蓝悠悠的天空又高又远,那是自由的王国。作者和我们一样羡慕大花园里的动植物们,和我们一样向往天空和自由。

  五、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了乡村大花园,感受了它的新鲜、漂亮、健康、自由,并和作者一样对自由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六、作业布置

  1.完成习字册,词语抄三遍。

  2.背诵课文第五小节。

  3.向你的家人介绍乡村里的大花园,让他们也感受一下大花园的新鲜、漂亮、健康、自由。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利用查字典的方法识字,在发现中学习多音字。

  2、积累ABAC式词语。

  3、发现引用人物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积累俗语。

  5、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

  6、看图,续写故事。

  【学习重难点】

  1、识字、积累词语。

  2、正确运用人物的对话。

  3、续写故事。

  【学前准备】

  1、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学生)

  2、相关的内容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一、猜姓名,揭题。

  1、教师导语:同学们,认识老师吗?你们是怎么称呼我的?那你们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

  2、教师引导:知道老师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猜猜看?(生回答)

  告诉你们,我这个名字是妈妈取的,因为我出生在秋天,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硕果累累呀,所以我名字里就有“硕”字,爸妈希望我收获满满。

  3、同学们,你们的名字里有什么故事,把你从父母那了解的情况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二、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

  1、教师出示说话要求:①说说姓什么,叫什么;②说清楚是哪个字;③名字是谁取的?为什么取这个名字?

  2、小组交流。

  3、指名说说自己名字的来历。

  三、拓展练习。

  1、你知道王昊、谢婉莹这两个人吗?她们其实就是月亮姐姐和冰心奶奶,后面的名字是根据她们的职业、爱好取的昵称或笔名。

  2、假如让你给自己取个昵称,你会取什么名呢?(同桌交流)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自己名字的来历,原来小小的名字里还有大学问呢。

  第二课时

  (习作:续写故事)

  一、直奔主题。

  1、学生观察文中的三幅图,了解每幅图画的内容。

  2、把三幅图连起来想一想,讲了一件什么事?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学生交流。

  第一幅图中,李晓明听到班上的小文和琪琪都在高兴地谈论自己过九岁生日时的情景。

  第二幅图中,李晓明一人坐在教室里,想到自己也快过生日了,但是自己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

  从画面中可以看出他很伤心。

  第三幅图中,老师和小文一起商量,一起给李晓明过生日的事。

  第四幅图中,老师和同学们为李晓明庆祝生日,给他的惊喜吧!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说说第四幅图的内容)

  三、学生习作。

  把这四幅图的内容连起来,写一个完整的故事,还要加个题目哟!

  四、点评。

  指名读自己的习作,老师及同学们进行点评。

  第三课时

  (语文园地)

  一、交流平台。

  1、读书时,预测后面的内容的好处:

  (1)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2)读得更细致,注意更多的细节。

  2、列举生活中做事有预测的好处:

  去商场买东西,先预测所买东西是哪一类,再去同类区寻找,这样节约时间。

  二、识字加油站。

  1、查字典识字。

  (1)回顾查字典的三种方法: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数笔画查字法;

  (2)交流每种查字典方法应注意的事项。

  2、学生用字典查找带点的

  字。

  三、词句段运用。

  1、读词语,区分多音字的读音。

  (1)学生自读词语。

  (2)给带点的字注音。

  假jiǎ(假扮)(假装)

  jià(假期)(假日)

  几jī(几乎)(茶几)(窗明几净)

  jǐ(几百)

  中zhōnɡ(中间)

  zhònɡ(中毒)(中奖)(猜中)

  处chǔ(处罚)(处分)(处理)

  chù(到处)

  (3)学生再读词语。

  2、读成语,说发现。

  (1)学生自读。

  (2)交流发现:三组都是ABAC式的成语,每组中的成语第一个和第三个字相同。

  (3)学生列举类似的成语。

  3、学会引号的正确用法。

  (1)学生读三句话。

  (2)说说自己的发现:三组句子都是引用人物的语言,提示语的位置不同,引号的用法也不同。

  (3)学生举例。

  四、日积月累。

  1、学生自读谚语。

  2、交流自己的理解。(团结起来力量大)

  3、学生熟读、背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体验有感情朗读的乐趣并背诵这首诗歌。在读的同时展开想象,理解体会诗歌的意境,并能仿写一段。掌握本课生字,积累喜爱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掌握生字是重点;仿写一段是难点。

  教学构想:

  以读为本。我对本课教学的指导思路即一切在读中进行,老师范读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想象。

  另外,本单元的主题为“色彩”,开课之初便把“碧绿、火红、蔚蓝”置于黑板之上,如果有条件的话将教师内悬挂彩色气球或绸缎,营造出彩色的课堂氛围。

  教学准备:

  与诗歌匹配的音乐。发动学生搜集各种颜色所代表意义的资料,思考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喜欢这种颜色的原因。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1、(书写“碧绿、火红、蔚蓝”于黑板左上角)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写这几个词吗?因为我们第一单元的主题为“色彩”。请同学们听老师背诵一首诗。(放音乐)

  学生活动:

  听,形成对课文的初步印象。

  目的:

  以老师有感情地朗读整体感知课文,激发学生自读的兴趣,并首次开启学生想象的大门。

  目的:

  引出课题

  二、朗读(正确流利)

  1、学生活动:默读,边读边查字典解决生字。

  2、学生活动:自愿为同学们朗读这首诗。选取读得最好的同学领读。(老师注意纠正生字的读音)

  目的:在读中识字,在读中初步感受诗歌透过色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出示第一小节

  目的:重点指导第一小节的学习,为自学做准备

  1、老师引读:我爱~的颜色,因为~~,我~~,连我的~也是~的。

  学生活动:边读边想象诗歌呈现的画面

  目的:通过引读,揭示诗歌的框架,为仿写做准备。

  2、读了这一小节你认为作者在诗歌中蕴涵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爱家乡)

  3、有感情朗读这一小节(配乐)

  四、自学第二三小节

  学生活动:合作学习。各小组长可按照“边读边想象——体会思想感情”的步骤带领小组成员合作学习,当然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学生活动:选取自己喜欢的小节有感情朗读,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目的:这是自学的反馈,看学生是否理解了诗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五、朗读(有感情)

  师生共同有感情地朗读。

  目的:再回到整体,品味全文。

  六、仿写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喜欢什么颜色?“我爱洁白的颜色,因为粉笔是白色的,教室的墙壁是白色的,我爱我的每一位学生,他们的校服上衣也是白色的。”

  目的:老师做仿写示范,

  引导学生抓住身边的事物写出有意义的诗句。

  同学们都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喜欢?

  学生活动:展开讨论(老师引导学生说出美好的、高雅的事物)

  目的:充分想象,充分说,在充分说的基础上再去写。

  那么大家能不能结合刚才大家讨论的,仿照课文也来写一段小诗?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起草。

  学生活动:读自己写的诗,互相评判。(表扬好的创意)

  七、结束语

  同学们,让我们把生活涂上碧绿的颜色,把我们的爱涂上火红的颜色,把我们的理想涂上蔚蓝的颜色,愿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理想,热爱自己的生活。

  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发挥想象,为你课堂上完成的诗配一副画,制作成精美的图文作业(可打印)。

  板书设计:

  1色彩 碧绿、火红、蔚蓝

  爱什么颜色

  我爱……

  因为……

  我……

  第2课时

  一、有感情朗读

  学生活动:比一比看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读而优则背,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当堂背诵。

  二、出示语文天地中的“抄一抄”第1行的词语:碧绿、蔚蓝、辽阔、威武、乘风破浪

  学生活动:复习读准字音——抄写——任选一词造句

  老师巡视,表扬坐姿端正书写正确的同学,将学生在抄写中出现的错字连词板书,集体改错,并让学生说说这些字怎样记才不出错。

  目的:生字紧密结合词语,不单独认字,做到“字不离词”。词语会写之后还要会用,造句练习为避免习作时用词不当。

  三、出示一段小短文:

  太阳,你是粉刷匠吗?你把沙滩粉刷得金黄金黄,就像是一条用黄金铺设的黄金海岸;你把大海粉刷得碧蓝碧蓝,就像一块晶莹剔透的水晶;你把天空中的云彩,粉刷得那么洁白,就像一条轻柔飘曳的纱巾……你瞧,海滩上的小朋友,原先他们那样的白,可你把他们粉刷得像两块黝黑黝黑的岩石。

  学生活动:找出短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一起来读一读。

  目的:积累描写颜色的词语,为语文天地的练习3做准备。

  四、自主学习:(视时间灵活安排,不做全班性的任务布置)

  A自由进行课文背诵或字词书写练习

  学生活动:针对刚才自己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查漏补缺,向老师提问,消灭对课文的疑问。(一对一进行)

  B选择课外阅读中的相关篇目来读一读。

  学生活动:独立默读(查字典识字)。

  目的:二者任选其一自由进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 ,将课堂交给学生。也适合老师进行分层教学,特别对语文天地抄一抄练习没有掌握好的同学进行督促。

  作业设计:有感情地背诵全篇诗歌,从中选取自己喜爱的词语抄一抄。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初步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会认五个生字。

  教学重点:

  自主学习、探究,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空气在我们身边的各个地方,植物、动物的离不开空气。

  教学准备:

  气球、课件、展示台。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五颜六色的气球)

  问:气球为什么会鼓鼓的呢?(学生回答)师把里面的空气放掉,再问:空气跑到哪里去了?(生回答)

  2、引入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空气在哪里》。(板书课题)

  二、自学课文。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画出文中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

  2、学生自学。

  3、反馈:课件出示词语花园,指名认读词语。

  4、再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大意是什么?

  5、课件出示:这个故事主要写了小猴子和空气玩游戏,空气一直躲,小猴子一直,最后小猴子明白了。

  (指名回答后,补充完整,全班齐读。)

  三、合作探究,理解课文。

  过渡:同学们自学得很不错,接下来,就要看我们合作精神怎么样了!比一比,看哪个合作小组最先完成学习任务。

  1、出示合作要求。

  课件:

  (1)自己读课文,用横线画出小猴子找空气,知道了空气在哪里。用波浪线画出空气的作用,小组内汇报。

  (2)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3)选出你喜欢的一组对话在小组内进行分角色表演读。

  2、学生先自主学习,再合作完成任务。

  3、集体汇报。(结合学生汇报的顺序相机教学)

  空气在小猴子的肺里

  (1)你们是在第几自然段找到的?空气自己是怎么说的呢?

  (2)我们的肺里有空气吗?试一试就知道了!把鼻子捂住,屏住呼吸,有什么感觉?

  (3)空气有什么作用?

  空气在皮球里

  (1)你在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找到的?空气说什么?

  (2)空气的作用是什么?

  空气在墨水里

  (1)哪几个自然段写的?和你平常发现的一样吗?

  (2)这里,空气的作用是什么?

  空气在汽车轮胎里

  (1)出示课件:汽车在行驶。

  (2)齐读空气说的话。

  (3)它的作用是什么?

  空气在水里

  (1)课件出示:鱼儿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

  (2)你看到了什么?这关空气什么事呢?

  (3)自豪地读读空气说的话。(课件出示空气说的话。)

  空气在火里

  (1)气还有什么作用?读读空气说的话。

  (2)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空气能帮助火燃烧呢?

  空气在田野里

  (1)空气还在哪里?它又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2)谁来用“有了我……才能”改改空气说的话?

  大家学得真好!老师还有个疑问:风是怎样形成的?(用书上的句子回答。)

  4、分组完成下列表格,并选择你喜欢的一组对话练习分角色表演读。

  空气在哪里

  空气有什么作用

  5、展示汇报。

  (1)展示台展示学生完成的表格,集体订正。

  (2)指名分角色表演读,比比谁读得好。

  四、拓展练习。

  1、课件出示:

  (1)我是小小科学家。

  (2)你还发现空气在哪里?有什么作用?(绘制表格完成。)

  (3)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空气在哪里。

  (4)我是小作家。

  我会续写课文。

  2、选择你喜欢的一组作业,可以自己一个人完成,也可以与好朋友一起完成。

  3、汇报,做得好的给予奖励。

  五、总结下课。

  1、学习了本课,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师总结:这神奇的空气就在我们周围,我们就生活在空气中,时时刻刻都在呼吸着空气,为了我们的健康,我们大家都来保护环境,让空气永远新鲜吧!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的暑假生活”。说一说自己的暑假生活是怎么度过的,经历了哪些新鲜事。自己在想好要讲的内容以后,可以先试着给家人讲一讲,听听家人的建议,也可以和同学进行交流,交流时要把自己的经历讲清楚。讲的时候可以出示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帮助别人更好地理解自己讲的内容。自己在交流的过程中要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讲,可借助图片或实物讲。本次口语交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养成积累生活体验的习惯,乐于与周围的人分享快乐。

  教学目标

  1.能选择自己暑假生活中的新鲜事,把经历讲清楚。(重点)

  2.能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讲,讲的时候能借助图片或实物。(重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搜集学生假期生活的图片。

  学生准备:有关自己假期生活的图片或实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再现画面

  师:同学们,暑假生活转眼间就结束了,你们的暑假生活快乐吗?

  生:(齐)快乐!

  师:相信在你们的暑假生活里都发生了很多值得回忆的事情。看,老师搜集了一些同学的暑假生活的画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课件出示:学生可能去的旅游景点,家庭生活的小片段,小河扑腾的水花,树荫下的游戏,几个小朋友开心大笑或沮丧的面部特写……)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并且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不但激发了学生的交际兴趣,而且带来了丰富的交际材料。

  二、明确目标,小组交流

  师:书上的小朋友都和我们分享了哪些假期里的新鲜事呢?谁愿意来说一说?

  生1:小女孩跟爷爷奶奶学会了做简单的农活。现在她会摘茄子,还会给菜地锄草……

  生2:爸爸带她去了游乐园。那是她第一次坐摩天轮,从空中往下看,视野一下子开阔了,地上的人和车都变小了……

  师:听了她分享的事情,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觉得做农活这件事很有趣、很新鲜。我连家务活都不会干。她可真了不起呀!

  生2:她的这次坐摩天轮的经历让我想起了我第一次坐摩天轮的情景,我对这件事很感兴趣。同样的经历,我却和她有不一样的感受。

  师:看来这些事情都吸引了大家。我们在介绍自己的暑假生活时,要把自己的经历讲清楚,讲的时候要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同时,借助图片或实物,可以帮助别人更好地理解你讲的内容。

  师:在小组里先与同学说说自己的暑假生活,注意要说出自己的感受,表达要清楚,同时可以结合自己带来的图片或实物,让别人更清楚地了解你讲的内容。

  设计意图:围绕教材讲清经历,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既借助了教材提示,又联系了生活。

  三、互动交流,分享快乐

  师:刚才大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谈了自己的暑假生活。现在,就请小组推荐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生1:暑假一开始,我们一家就跟随旅行团到贵阳去旅游。一到贵阳,我就被田地里的向日葵迷住了。

  师:谁愿意当小老师提出意见或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提问?

  生2:那是怎样迷人的景色?你能具体地说一说那里的景色吗?

  生1:(出示照片)大家看,这是我在那片向日葵地里拍的照片,我的身后是一朵朵金色的向日葵。那向日葵的花就像一个个金色的圆盘,在绿叶的衬托下特别美。再看我当时的样子,双臂张开,笑得简直像开花了,那样子完全陶醉了!

  师: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1:景色真美,真是太迷人了!在那里,谁都会感到非常快乐。

  师:在小老师的提问下,你能结合自己带来的照片,把自己假期里的新鲜事说得具体,你真棒!哪位同学再来说一说自己的暑假生活?

  生3:在假期里,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坐海盗船。那是我第一次坐海盗船。

  生2:你第一次坐害怕吗?是什么感觉呢?

  生3:刚开始时,海盗船慢慢地摇来摇去,像在校园里荡秋千一样舒服。我刚想闭着眼睛享受,突然“嘭”的一声,我被弹了一下,赶紧睁开眼一看,啊!好高哇!真像腾云驾雾一样,刺激极了。一会儿又猛地晃下去,一会儿又猛地浮上来。

  生2:海盗船停了时你有什么表现?

  生3:海盗船终于停了,我吓得不敢动,有种想吐的感觉。不过,我还是很喜欢坐海盗船。大家看,为了纪念我第一次坐海盗船,离开时,我还特意让爸爸给我买了一个小海盗船作为纪念品。现在,我只要一看见这个小海盗船,就能回忆起当时坐海盗船的情景。

  师:听了你的讲述,我仿佛也跟随着你坐了一次海盗船。值得一提的是,你拿出了自己的纪念品小海盗船,引得老师也想去尝试坐一次了,那一定很有趣!

  师:你觉得刚才哪位同学说得好?哪位同学介绍得最有趣?

  生:我认为××同学讲述自己暑假时第一次坐海盗船的事情很有趣,他把当时的表现、坐海盗船的感受都讲得很生动。而且,那个拿在手里的小海盗船,特别有意思,我想借来仔细看看,不知道可不可以。

  师:分享是一种美德,多分享快乐,就能让快乐传递更远,下课后大家可以互相分享一下。最重要的是在听别人讲述时,我们要认真倾听,边听边思考,最后恰当评价,做个理性的小听众,才是最了不起的!

  设计意图:交际过程步步深入,而且注重让学生谈感受,给了学生交流的空间和倾诉的时间。借助照片或实物让听众对所讲的内容感兴趣,突出“能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讲,讲的时候能借助图片或实物”这一教学目标。

  教学反思

  暑假的生活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快乐和自由的,暑假发生的趣事和经历的有意义的事还历历在目,所以,本节口语交际课是孩子们喜欢的。对于假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他们如数家珍,小嘴说个不停。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把经历讲清楚,说出自己的感受,再鼓励其他学生进行提问,从而启发讲述人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讲,又关注到听课的学生倾听的效果。很难得的是,有的学生还能借助照片讲,有的学生还拿来了实物,如到海边捡的贝壳、登上长城的奖牌,使自己的表达更生动了。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 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积累语言。

  4.通过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学准备

  生字卡、搜集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课时安排

  课时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 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弄清实验过程。

  教学流程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1.回忆旧知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

  2.导入新课

  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2)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3)出示生字卡片或课件,指名读、开火车读。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三、细读课文

  (1)明确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动笔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2)初次默读,感知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再次默读,带着问题思考: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一个怎样的试验?

  (4)复述故事:用自己的话将试验的过程说一说。

  【有目标地读,有层次地读,循序渐进,学生才能读出水平来,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四、指导写字

  1、 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1)出示要写的生字:论、试、验、袋、证、概、阻,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书写,然后,教师用投影展示,集体评议学生写的字。

  2.抄写词语。

  五、作业设计

  练习默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0

  【学情分析】

  许多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不少古代诗人的智慧与情感,学生如能仔细阅读,层层深入地品读,便能得到美德熏陶和感染。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学生已积累了一些古诗,但对于古诗的理解还比较肤浅。教学时对于生涩难懂的词语通过课后注释、字的演变帮助理解,同时利用多媒体平台等手段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体会古诗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多形式诵读古诗,读准读通,读出古诗的韵律。

  2、学习借助古诗注释,联系插图,抓住重点词等方法领悟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中描写的画面。

  3、展开想象,体验诗中蕴含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风光的赞美。

  【教学重难点】

  1、学会领悟古诗的内容和情感。

  2、理解本诗中绝妙的比喻手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对联导入理解课题

  1、出示对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学生朗读,指导朗读

  (1)现代诗人艾青曾经写道:月宫里的明镜,不幸失落人间。同学们,你们猜,诗人笔下那不小心落于人间的明镜是什么?(西湖)

  (2)明朝诗人周起渭这样写道:若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似广寒宫。他把西湖比成什么了?(明月)

  (3)是啊,西湖又成了他心中的那轮明月。而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那位即将离开杭州的白居易,他挥笔写下:湖上春来似图画,乱峰围绕水平铺。此时,他眼中的西湖就像——(一幅画)

  (4)几千年来,人们用自己心中的笔描绘着西湖。而在九百多年前,有一位名叫苏轼的诗人,他对西湖更是醉心。你听说过苏轼吗?

  2、你知道这写在哪里的对联吗?(西湖)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西湖看苏轼笔下的西湖是什么样的。

  板书课题。齐读,理解课题。指导书写“初”,讲解甲骨文的初。学生练习写。

  3、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杭州,最有名的景点当属——西湖(板书西湖),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西湖的美景吧!(播放西湖图片)。

  (1)看到孩子们刚刚欣赏的表情就知道,你们一定被西湖的美景给吸引住了,是呀,西湖真是美如画,从古至今,吸引了无数文人雅士在此留下了他们的笔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请跟我一起读

  (2)作者是苏轼,你们了解他吗?谁来说说你对苏轼的了解?

  (3)苏轼也是一位会吃的诗人,是一位美食家,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二年级曾经学过一首苏轼的诗——《赠刘景文》,苏轼的一生写了上千首诗,他在杭州做通判时写下了这首诗,来,你们再读读课题,注意停顿!

  (4)注意这个字—“晴”,后鼻韵,题目读起来似乎有些拗口,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你来猜一猜?

  (5)你知道先是有太阳,然后下雨,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一个“初”一个“后”,你明白了天气是先晴后雨(板书:晴、雨)这位同学说道的是作者在吃东西,是不是在吃东西呢?“饮”是饮酒,一个人喝酒未免有些寂寞,叫上几个朋友岂不更好?他们在哪儿喝酒呢?把刚刚说到的连起来说,诗题就可以这样来理解:诗人和朋友在西湖上一边饮酒,一边欣赏西湖先晴后雨的景色。

  二、反复朗诵,感受韵律

  1、自读古诗

  师:读懂诗题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和诗人一起去游湖赏诗吧,请孩子们翻开书本第85页,自由把诗句放声读一读,要求读准确字音,读通顺诗句。自由读诗歌

  2、指名读

  朗朗的读书声在我听来是种享受,谁愿意第一个来展示。你很勇敢,注意读“潋滟”,你再读。注意“妆”,翘舌音,再读诗句,好诗读不够,一起读读吧!

  3、划分节奏读

  (1)其实,古诗像歌曲一样也有自己的节奏,古人读诗也讲究停顿,这首诗怎么读会更有味道呢?自己试着读一读,读给同桌听。(出示节奏划分)

  (2)老师有个小小的建议,让我们把小手动起来,像老师这样(做示范)打着拍子读.我听出来节奏感.

  4、读出平仄来

  诗歌除了可以按节奏读,还可以按平仄声读,想听老师读吗?(点击配乐《出水莲》读)像我刚刚这样读,是按照古人的基本读法,分为平仄。标红色的字是一二声即平声,可以稍微拉长一点,蓝色的字是仄声,读得稍微短促一点。一起读出古诗的韵味来!(学生齐读)

  三、品析诗句,描绘画面

  (一)讨论理解诗句

  1、听你们朗读真是种享受,但我们还要走进诗的世界,去理解诗的内容,欣赏诗的意境。同学们已经学了不少古诗了,细心的孩子一定发现了本学期每首古诗的下面都有—注释,通过注释来理解古诗是个好方法,相信你还有更多的好办法,接下来请孩子试着和同桌一起合作,理解这首古诗的内容吧!生理解古诗大意,和同桌交流

  2、学生汇报:看你们学习得这么认真,我真想知道你们理解到了些什么?孩子们想想,在这首诗里,哪些句子写了西湖“先晴后雨”的美丽景色呢?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你真会读诗,作者写晴天和雨天的西湖又主要是通过哪两种景物来写的呢?

  (二)品读1、2句

  1、都说“诗中有画”,这诗里藏着怎样的图画呢?一起去看看(出示晴雨西湖的图片)我看到了你们脸上露出惊叹的表情,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这样的画面吗?全是雾就看不太清楚了,若隐若现。多美的句子呀,第一幅图是西湖什么时候的景色?你能用诗中的词语来形容吗?第二幅图:山色空蒙想到了诗中哪一个词?

  2、说得真棒,就是“山色空蒙”,诗人觉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板书:好、奇)是呀,晴天的西湖多好,好在西湖水面波光粼粼,十分灵动可爱,晴天的西湖还会好在什么地方?

  孩子们描绘的这些美景都被诗人融入进了一句诗里——水光潋滟晴方好面对这样的景色,你们心情怎样?谁想来读读这美好的晴天?

  我的心都跟着亮起来了。感觉天气都跟着明媚起来了,一起读读这晴天的西湖吧(生齐读)晴天的西湖,诗人是道不尽的好,雨天的西湖诗人却是说不尽的奇,奇在哪里?(出示视频,生描绘)

  3、白茫茫的就像—“仙境”,如此奇妙,谁来读读这雨中西湖?这夏天的雨渐渐地小了这下是蒙蒙细雨了

  4、这雨中西湖,你们忍心去打扰它吗?(不——)读到这里,我们稍微读得轻些,那我们就别打扰到西湖,一起再来感受这雨中西湖吧!(生齐读?)

  (三)赏晴雨西湖

  1、西湖真会打扮自己,刚刚还是水光潋滟—晴方好,这会儿却是山色空蒙—雨亦奇。男生们,当晴空万里,你漫步在西湖边会这样吟到——水光潋滟晴方好

  女生们,当西湖在雨幕笼罩下,你乘着画舫畅游西湖,会这样吟到——山色空蒙雨亦奇

  2、这两种感觉都很妙——(生齐读)

  (四)赏绝妙的比喻

  1、面对美好神奇的景色,诗人陶醉其中,由衷地赞美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他把西湖比作了——西子

  西子是谁呀?苏轼为什么把西湖比作是西子?我不明白,西湖是景,西子是人,一个景,一个人怎么可以放在一起比较呢?

  四大美女有那么多,为什么诗人不把西湖比作是其他的美女,比如杨玉环、貂蝉呢?

  他们都有共同的字,说不定你猜对了诗人的想法是比得上还是比不上?(比得上)那我们再读这两句,试试诗句中去寻找答案生齐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你还发现什么了吗?“淡妆浓抹总相宜”说的是谁?——西子当西子穿上素雅的衣裳,作上淡淡的装扮,她真美,当她穿上艳丽的衣服,作上浓浓的装扮,她也很美,她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无论淡妆还是浓妆都是那么得美,刚刚我们说到,晴天的西湖好呀,雨天的西湖也奇呀,晴天雨天都是那么的美,晴天雨天——总相宜(板书)

  是呀,西湖也被大自然赋予了绝世的美貌,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难道西湖只有晴天、雨天才美吗?(不,还有白天和夜晚,还有……)

  4、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西湖,去看看都有谁在为西湖梳妆?(播放课件,教师随着音乐中讲述)预设:

  师:如果说,晴天为西湖画浓妆;那么——生雨天为西湖画淡妆。

  师:西湖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师:如果说,夏天为西湖画浓妆;那么——生冬天为西湖画淡抹。

  师:西湖还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师:如果说,花为西湖化淡妆;那么——生树为西湖化淡妆。

  师:西湖依然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师:如果说,月亮为西湖化淡妆,那么——生太阳为西湖化浓妆。

  5、所以说,西湖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是淡妆还是浓妆都美,在诗人眼里,它都——美,美得就像——西子,难怪诗人吟到(生读)“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他把西湖比作西子,西湖如西子,美景如美人,因为这绝妙的比喻,西湖又多了一个很美很美的名字,叫做—西子湖

  6、苏轼如此热爱西湖,还因为他曾两次在杭州做官,为当地人民疏浚西湖,筑堤防洪,做了许多好事,西湖变得更加美丽。他把杭州看作是第二故乡,他对西湖是日久生情啊,就这样,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诞生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生齐读

  四、诵读延伸,升华感情

  1、你读得可真投入,老师也想和你们一块读,行吗?我读前面你们读后面(师生合作读)

  2、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叫做“我说你猜”,我来说诗句的意思,你来猜猜是诗中哪一句?(师说意思,学生一起猜),我想一对一地玩,你来(师说意思,请生说诗句)想来考考我吗?(请生说,老师猜)

  诗歌除了可以读,还可以唱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孩子们先轻轻帮老师打着拍子,我先唱一遍,你们在接着唱好吗?(师示范唱,生学唱)

  3、孩子们还有些意犹未尽呀,你们可以课后去试试用自己喜欢的旋律来和着唱一唱

  4、苏轼像我们一样,就这么看着,从早到晚,从日出到黄昏,从春到冬,在杭州的这三年里,他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游玩西湖。身在西湖,心更在西湖。他很想为西湖做点什么,来,一同看看(出示拓展资料:苏轼曾经两次在杭州任职。其间,他带领当地人民疏导了西湖,并筑堤防洪,这条修筑好的堤坝就成了著名的“苏堤”。同时他为了保护西湖,还建造了著名的“三潭印月”。

  (朗读拓展资料)看到这,你有什么想对苏轼说的吗?

  5、你真会思考!当年有很多渔民喜欢在西湖里打渔、挖莲藕,破坏了生态,于是苏轼就想出了一举两得的办法,建造了“三潭印月”,既防止有人破坏生态,又美化西湖。同学们,苏轼对西湖是日久生情啊,他一遍又一遍地看着西湖、想着西湖。看,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就这样诞生了!(全班配乐齐读《饮湖上初晴后雨》)

  五、设置情境回味西湖

  1、出示西湖对联图,师用诗意的语言描述

  将来某一天,你来到西湖,突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你漫步来到西湖天下厅抬头望见这副对联不觉吟诵到(生读对联)。抬头望见西湖雨天景象不觉吟诵到(生诵读古诗)。

  2、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下课。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2.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如先总述后分述的方法把这个地方是如何吸引人的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重点】

  抓住这个地方风景的特点,围绕一个中心意思,用上积累的佳词佳句,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能通过一些表达方法,把这个地方的景物或变化写清楚,写具体,能运用自己积累的好词语。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发情趣。

  1.同学们请欣赏一组图片。

  2.(课件出示2)雄伟壮观的长城;世人瞩目的_广场;广阔无边的大海;闻名遐迩的黄山……

  3.在我们的家乡、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景色优美的地方。(引导学生说出我们的身边景色优美的地方,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

  二、回顾课文,轻松导入。

  1.我们在第六单元的学习中,欣赏了雄奇秀丽的天门山和杭州西湖,参观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游览了美丽的小兴安岭,领略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学到了很多写作方法,谁来说一说。

  2.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1)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如《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按照海面——海底——海岛地点转移的顺序进行描写,《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描写,《海滨小城》一文中,作者按观察顺序,由远及近地按空间转移的顺序进行描写。按一定顺序描写,可以使文章脉络更加清晰。

  (2)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写具体。

  (3)先总写后分写。

  (4)文中用了许多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文章更具体更生动

  3.今天习作课,我们就用我们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篇作文,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

  (课件出示1)这儿真美(板书:这儿真美)

  三、展示片段,交流方法。

  1.(课件出示3)

  夏天,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浓雾里。太阳出来了,阳光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2.对比阅读,互相交流:哪种写法更好?为什么?

  (1)第一种写法不好,虽然抓住了夏天的树木、雾、太阳、野花等景物来描写,但对景物的特点描写不清楚,不具体,不吸引人。

  (2)第二种写法好,这一段把景物的特点写得非常清楚,非常具体,写出了小兴安岭夏天的迷人,非常吸引人。

  3.师生小结:通过比较,你觉得怎样才能把这个地方的景物写清楚,写具体?(只有认真观察,展开想象,用自己积累的好词来描写,才能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

  四、口头交流,做好铺垫

  谈话过渡:知道怎样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大家了吧?下面就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怎样把你身边的美景有条理的,抓住重点,抓住特点地介绍给大家。

  1.先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2.在班级交流,互相评议。

  在评议中总结:从学生叙述中总结写景文章的一些顺序;写景文章如何抓住景物特点;如何突出重点;哪些是有心而发的感受。

  预设:(板书: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总分总、游玩的顺序、方位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由上到下等。特点:形状、颜色、大小等;重点:在诸多景物中最有特色的;情感:真实的感受。)

  五、抓住特点,学生习作。

  1.突出景物特点、围绕一个中心,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

  2.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品读欣赏,修改习作

  1.把全班同学的作文展示出来,读给同学听:习作有没有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去写?有没有用到最近学过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2.读给同学听过,按照同学提出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新字、理解词语意思。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泉水和瀑布的优点,教育、鼓励学生形成勇敢和合作的品质。

  学会与他人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从具体的语句中体会泉水和瀑布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小河、泉水和瀑布这三个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向大海奔去的愉快心情,从中感受合作的快乐

  教学流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出示小河的图片):请看大屏幕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这条小河和你们一样,是一个充满远大理想的孩子,你们想不想知道他的理想是什么呀?他的理想就是有一天能投入大海的怀抱,去感受大海的浩瀚与宽阔。听,哗哗流淌的小河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征程,你们想不想和这快活的小河一起去旅行呀?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4课《快活的小河》。

  板书课题齐读

  3、你能说一个“快活”意思相近的词语吗?

  带着快乐的心情,用你们甜美的声音,读出小河的快活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过渡:小河在奔向大海的旅途中,他都遇到了哪几个朋友,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一起去了解和体会小河的故事吧。

  1、同桌合作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如果同桌读得好就请你鼓励一下他,如果他读错了请你帮他纠正,同时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课件出示字词,学生多种形式认读,(说出一个“勇敢”的近义词,强调多音字“奔”,发现“摔‘蹦、撞”都是动词)

  3、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思考:小河在奔向大海的旅途中遇到了那几个好朋友?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大山、泉水、瀑布

  4、课文主要通过小河与大山、泉水、瀑布这三个朋友的对话来向我们讲述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

  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文中分别找到小河与大山、泉水、瀑布的三次对话,并用括号做上标记,用以区分。(强调:默读要求——眼动、心动、口不动)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共同学习大山与小河的对话

  1、在这三个朋友中小河最先遇到的是谁?指名读对话。思考小河与大山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汇报:

  小河为什么抱怨?

  (1)理解“抱怨”指导朗读。师举例:妈妈不问缘由而冤枉你时,你会抱怨她对自己的不公平。还有什么情况下你会抱怨呢?当你心中不满而去责怪别人这就是抱怨。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小河的话。

  (2)说明“呜”是拟声词在这里用来模仿的是小河的哭声,可以带着哭腔来读。

  (3)快活的小河刚遇到点困难就抱怨哭泣,你觉得此时他是一条怎样的小河?

  (4)看到这条抱怨而哭泣的小河,大山又是怎么说的呢?

  2、(课件出示大山的话)指名读大山说的话?

  (1)边听边数大山共说了几句话?

  (2)看看一、二句后各是什么标点?分别要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指导读疑问句结尾处是语调上扬,读感叹句结尾处是语调下降。指名练读、男女生读,齐读。

  (3)师读第三句话:从这句话中你有认识了谁?

  (4)找出描写泉水动作的词(跳、摔),能看出什么?

  (5)泉水遇到的困难多吗?从哪个词中知道的?你认为“多少”究竟是几个?

  (6)面对这无数的困难,泉水又是怎样对的呢?用文中的句话来说一说。

  泉水面对困难,不叫苦,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板书:坚强

  (7)你们想不想看一看这坚强勇敢的泉水?

  看图加深理解:泉水从险峻的山峰上奔流而下一路上磕磕碰碰,一会碰到了山石,一会又撞到了树根,历经了磨难的泉水却不叫苦就这样日夜不停的向前流淌。同学们此时,你最想对泉水说些什么呢?

  (8)大山想借泉水告诉小河什么呢?

  大山想借对泉水的赞美来鼓励小河要向泉水那样坚强、勇敢。

  板书:鼓励

  指导朗读:读出大山对小河的鼓励和大山对泉水的赞美

  3、分角色读大山与小河的对话

  (二)自主学习小河与泉水的对话

  过渡:在大山的心中,一路奔流,历经磨难的泉水是勇敢的,那么,在泉水的心中谁比自己更勇敢呢?

  1、请三名同学来读小河与泉水的对话,边听边思考。

  2、学生汇报交流

  (1)引导学生说完整话回答问题。指名读一读能体现瀑布优点的句子。(课件相机出示泉水的话)

  (2)哪些词语能看出瀑布更勇敢,更坚强?指导重读变色的字,突出瀑布的勇敢。

  (3)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勇敢的瀑布呢?看图:这瀑布从高达百米的岩壁上飞流直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飘飞,这样的景观真是太壮观了!难怪诗人李白也不由得发出了这样的赞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瀑布就这样忍受着撞击岩石的痛苦为我们呈现了这样壮美的景象!

  (4)此时,你最想对瀑布说些什么?(让我们一起竖起大拇指大声的对瀑布说声:瀑布,你真勇敢)

  (5)指导朗读:读出对瀑布的赞美。

  小河也被瀑布这勇敢的精神鼓舞,所感动,他还高兴的叫起来了,他想和勇敢的瀑布也成为朋友,一块儿向前流。

  (6)那女生分角色读小河与瀑布的对话

  (7)师生配合读对话(请同学们把我当成勇敢的瀑布,把小河说的话高兴的对我叫出来吧。)

  小结:我真为小河能结识这么坚强勇敢的朋友而感到骄傲,更为小河的逐渐成熟而感到欣喜!

  (三)体会合作的快乐

  1、(出示课文插图)瞧,他们最终成为了好朋友,手拉着手,多开心那!我想此时你们的心情一定和我一样激动和高兴,谁能带这高兴的心情读最后一段那?

  质疑:读到这我有些不表白了:课文开头部分说了小河是快活的,结尾处也说了小河是快活的。这两个时期的小河哪个才是真正的快活呢,为什么?

  师:有了朋友就可以互相鼓励,有了朋友就不会寂寞,有了朋友就可以一起勇敢的战胜困难,其实,这就是合作的快乐!齐读最后一段感受合作的快乐。板书:合作

  四、拓展升华

  1、此时三个好朋友已经拥有了同一个理想,那就是?

  2、大家看文章的结尾处是什么标点符号?(``````)它代表什么意思呢?

  3、通往大海的旅途是漫长而艰辛的,它们三个小伙伴在前进的旅途中有可能遇到更高的山峰、更庞大的岩石、更险峻的峭壁。他们又会如何的面对呢?

  4、小结:

  我们相信不管发生什么,小河都会用他学到的勇敢和坚强去面对一切,三个小伙伴一定会团结合作,互相鼓励,共同流进大海,实现他们共同的理想的!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你们现在还小,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老师希望你们今后在困难面前能像小河和他的朋友们那样,互相鼓励,团结合作,做勇敢、乐观的好孩子。也真诚的祝愿你们能早日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3

  教学目的要求:

  1、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内容,使学生明白:只有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

  2、重点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通过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弄懂自然段的意思,从而使学生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懂得“惊弓之鸟”这一成语的意思。

  4、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联系全文内容体会更羸分析判断的合理与正确性为重点。根据魏王由“不信”到“吃惊”“奇怪”的态度变化,使学生明确,把观察、思考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的思维方法是正确的,是值得学习的为难点。

  教学思路:

  本文是一则成语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其中所蕴涵的道理却是比较深刻的。为使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教学中应首先让学生紧扣魏王(线索人物)的疑问(也是学生的疑问)而产生释疑欲望,暗切“射雁”的原因;再扣魏王的一“惊”一“奇”,明确“空射”的结果——大雁从半空里直掉下来,由此探究结果必然性的内在原因;在学生既理清情节又欲求原因所在的时候,再精读细析最后一段,使学生明白事理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文题,范读全文(或听课文录音)。

  1、导语:同学们,在前一课中,我们学习了两则寓言故事,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新课是一则成语故事——《惊弓之鸟》。这则故事的内容特别新奇有趣,会使大家领悟出更多的东西,尤其能启发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作出正确判断。现在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

  2、有表情地范读或放配乐录音。

  二、指导自学。

  1、自由默读课文。要求:

  (1)一边读一边将遇到的生字、生词圈画出来。

  (2)读通每个句子,注意在长句中用“/”标出句中的停顿。

  (3)把每个自然段用数码标记清楚。

  2、自由朗读。要求:

  (1)看清句子的标点符号,试着读出说话人的语气来。

  (2)把不理解的词抄写在本子上,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全文,结合正音。

  “魏国”的魏读作wěi。“更羸”人名,读作gēnglíi。“嘣”象声词,

  后鼻音,读作bèng。“悲惨”的惨,平舌音,读cǎn。“愈合”的愈,整体音节,读作yù。“拼命”的拼,前鼻音,读作pīn。

  2、指名学生列举不理解的词语,并鼓励查阅工具书的同学帮助解释。

  3、出示幻灯或小黑板:

  (1)指导学生巩固生字(辨形、正音)。

  (2)熟读并理解词意。

  4、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读“墨、渍、斑、擦、幅、致”6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的情感。

  情感目标:

  学习作者那样养成遇事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朗读课文。

  2、学习文章有顺序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墨水,一幅画有房子的画。

  2、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

  (1)出示一张漂亮的图画,有意将几滴墨渍洒在纸上,说:这么美的一幅画,掉了墨渍该怎么办呢?

  (2)学生开始讨论,提出各种办法。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巧妙处理这块墨渍的。(板书:墨渍)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生字词,自由识记,同桌交流。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认读。

  正音:“渍”的声母是平舌音z。

  三、自主学习,理解感悟。

  1、小组内互相读课文,讨论:

  (1)妈妈和作者是怎样对待画纸上的墨渍的?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注意抓住表示人物的动作、语言的词语)

  2、小组选代表交流汇报。

  3、品读句子,体会情感。

  “他笑着说:‘瞧,这条小花狗使画面活泼多了!’”

  (1)指名读,师生评议。

  (2)师范读,生练读。

  (3)小组交流汇报:

  4、朗读全文。

  四、拓展思维,引发想像。

  1、这有墨渍的地方还可以画写什么?(小组交流、讨论)

  2、学生自画表演。

  3、教师鼓励小结:作者在妈妈的启发下能灵活地处理画上的墨渍,那么同学们也应像作者那样养成遇事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认读7个字。

  选择合作伙伴,分角色朗读课文。

  能用冒号,引号写一句话。

  懂得在生活中,学习之中遇到困难要坚强、勇敢。

  教学重难点

  分角色朗读,在熟练朗读中体会大山说的话。

  体会冒号引号的用法,并试写一段对话。

  教学准备

  结合具体内容复习冒号引号用法。

  准备图片,课上写话练习。

  学生准备

  巩固复习冒号引号用法。

  课前分组,准备练习分角色朗读。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二、自学生字、新词。

  自由学习生字生词(借助字典等。)

  三、学习交流。

  1、到题目你想问些什么?

  2、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次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说话的方式: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4、次细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注意收集问题

  5、读课文,说一说课文都介绍了谁?

  (出示课件,分角色朗读)(课前分组)

  四、分角色朗读。

  以小组为单位,读。然后选择较好的小组展示,大家评议。要读出语言行动,形象,活泼,有感情地朗读。指名答,写了小河、小溪、瀑布、大山之间的对话。

  五、让学生说说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懂得到了什么?

  六、指导学生进行写话练习。

  全文运用了冒号、引号,在写句子前,可让学生自选一两句,读一读,体会用法,然后再写。

  1、一看,选一幅你最喜欢的图片。

  2、一想,这幅图中都有哪些动物?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3、挥想象,它们可能会说些什么?

  (充分利用说的机会激发学生想象力,并且引导理解较慢的同学,给他们做示范,时间要给足。先让擅长发言的同学说,之后让理解较慢得说,实在不好的要复述别的同学发言,做到学说,学写,以促进全面协作)

  4、它们之间的对话写出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然后查字典注意正确使用冒号,引号(小组内自己交流,把好的作品再集体展示。)

  七、作业:

  1、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完成写话。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深刻的体会到小河的快乐,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了小河的坚强与勇敢。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6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炮手为了国家的利益,从作战的全局着想,而牺牲“小我”的精神。

  3. 抓住人物对话,理解说话时的心情,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体会炮手与将军间的对话,理解说话时的心情。

  导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揭示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

  1. 什么是炮手?看插图,图中的哪一位是炮手?

  2. 质疑: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3、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找出文中表现炮手神态变化的词句,理解、体会炮手心情的变化,学习炮手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献、牺牲自己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要求

  (1)自读课文,画出文中不认识的生字,独立识字学词。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检测。

  (1)认读词语。

  攻击 服从 瞄准 低沉 原谅 瞭望 财产 苍白 煞白 惨白 滚下 汗珠 流下 热泪 农舍 喝彩 打颤

  相机指导认识多音字:舍 喝 颤

  (2)初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课文讲的故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法国。

  故事发生法国巴黎郊外一个村庄。

  相机出示资料:地图,理解“侵入”

  小结:德国军队侵入法国巴黎郊外,法国人民为了不让自己的国土被侵略,奋起反抗。这是一场正义的,保卫家园的自卫战争。

  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三、合作读议,解决疑惑。

  1.明明知道是自己的房子,为什么还要瞄准开炮?

  师创设情境:出示图片同学们,这间房子就是炮手幸福美满的家啊,他从小在这里生活,他的美好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现在让他亲自炸毁自己的房子,他的内心怎么能平静下来呢?我想,他肯定是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才做出决定的。

  2. 合作读议:炮手明知道那是自己家的房子,为什么还要瞄准房子开炮?

  (提示:①找出课文中表现炮手神态变化的词语和句子,画下来。②想一想各种神情变化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③读一读,体会炮手心情的变化。 )

  细读课文,在文中画出表现炮手脸色变化的有关句子,读一读。

  3、汇报交流

  (1)生交流找出的词句。

  (2)指导点拨

  ①炮手脸色为什么是苍白的?煞白的?惨白的?

  ②什么原因造成脸色发生这样的变化?

  ③结合将军和炮手的对话:当将军用望远镜瞭望河对岸的小村时,当将军特指那间红瓦白墙的房子时,当将军命令炮手向房子开炮时,炮手心里又是怎样想的?

  ④指导朗读,炮手矛盾、痛苦的心情。

  ⑤炮手也是一个普通人,他的内心矛盾着,痛苦着,寒风中

  出示课件:这时,裹着大衣的军官们在凛冽的寒风中打颤,可炮手的前额上却滚下了大粒的汗珠。他服从了命令,仔细瞄准目标,开了一炮。

  学习对比写法:炮手和将军的表现有什么不同?滚落的汗珠更加突出了什么?

  这是一种对比的写法,寒风中的不同表现,更加突出了炮手内心的矛盾。

  ⑥随着一声炮响,炮手的房子消失在浓浓的硝烟中。

  出示课件:将军连声喝彩,回头微笑着看看炮手。

  可是,他吃了一惊:炮手的脸颊上流下了两行热泪。

  读这两段话,你能发现什么?

  仿写练习:你能用这种方法说两句话吗?

  出示课件:

  面亲自炸毁自己的家园,我会犹豫不决,可炮手却( )。

  战争胜利了,战友们都( ),而炮手却 ( )

  (3)小结,感情朗读。

  是呀,炮手,一个普通的士兵,这间房子就是炮手幸福美满的家啊,从小在这里生活,他的美好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要他亲自炸毁自己的房子,他的内心怎么能平静下来呢?他的神情告诉我们,他也是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才做出决定的。但是,作为一名军人,他的回答又是清晰果断的,他的动作又告诉了我们他知道一名军人的职责,他把对祖国、对家园的爱、对敌人的仇恨化为行动:他仔细瞄准目标。开了一炮。

  分角色朗读课文2-10自然段,再次体会士兵的心情。

  四、总结升华,读写迁移

  1、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炮手?

  (以国家利益为重、忠于职守的战士 ;牺牲小家 保卫国家的战士) 这就是奉献精神。

  2、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的舍小家为大家,为了国家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人你还知道哪些?把这些名言送给我们心中敬仰、爱戴的他们。

  3、读写迁移:将军会说什么? 你想对炮手,对将军,对这些英雄,或者对发动战争的侵略者说些什么呢?写一写吧。

  4、积累关于奉献的名言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7

  【教材分析】

  《荷花》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按看荷花的顺序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全文不到400字,却把一池的荷花写活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2、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2、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设计理念】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并充分利用教材留有余地的空白处,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展开想象,欣赏荷花的美丽,让他们自主学习,大胆质疑,并将课文充分的拓展延伸,让学生欣赏有关荷花的课件,使学生入情入境,培养审美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通过学生的自主读书,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1、交流资料,让学生自由地交流对荷花的了解。

  2、播放荷花录象,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形象感知。

  3、谈谈感受:

  看完录象,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荷花吗?

  (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白态的荷花……)

  4、教师引入:

  荷花真美啊,美得同学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作家叶圣陶爷爷也特别喜欢荷花,他还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让我们随着作者到文中细细欣赏吧。

  二、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2、把你喜欢的段落绘声绘色地读给同桌听,让他和你一同分享作者优美的语言。

  3、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可以是自己的感受、体会,也可以是自己的疑问。

  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发言小结一下:瞧,同学们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大家说得多好啊,老师把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总结以下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己的感受,一方面是自己的疑难。现在,我们先来欣赏美丽的荷花。刚才好多同学都夸荷花很美,你们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你认为写得特别美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同学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5、小组学习、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个句子写出了荷叶的多、大、绿。

  (出示课件,体会荷叶的挨挨挤挤)

  生:我觉得“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个句子写出了荷花的不同姿态。(出示课件,体会荷花的三种不同姿态)

  生:我觉得“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冒”字用得特别好,它把白荷花写活了。

  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除了课文中讲到的,还有别的什么不同的姿势?你们可以比一比,也可以说一说。

  生:自由发言,比划。

  师:多么千姿百态的白荷花啊,请同学们有滋有味地把二、三自然段读一读。

  三、再创想象,拓展语感

  师:同学们,这么美丽的荷花,真令人陶醉啊。现在,你们就是这满池荷花中的一朵了,哪一朵最美你就是哪一朵。你们穿着雪白的衣裳,在微风中摇摆。现在,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

  (教师配乐朗读,学生用心倾听)

  师:啊,这么多的小动物都来了。刚才还有哪些小动物告诉你什么悄悄话呢?

  生自由表达:小鸟告诉我……蜜蜂告诉我……蝴蝶告诉我……青蛙告诉我……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多么美丽的荷花啊,连蜻蜓、小鱼、小鸟都被吸引过来了。请同学们再美美地读读这一自然段,先在小组里读,等一下各小组推选读得比较好的同学来比赛读,看谁读得。

  四、拓展延伸,抒情表达

  教师引入: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似乎闻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亭亭玉立的荷花。让我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的荷花。

  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地观赏。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可让学生用这样的句式说话:荷花!……

  师总结: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它不仅外表美,内在也很美,它能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依然那么纯洁,那么努力向上,让我们热爱自然,热爱荷花,热爱生活吧。

  五、作业(任选一项完成)

  1、画一幅荷花图。

  2、写一首赞美荷花的小诗。

  3、办一期有关荷花的手抄报。

  4、深情地颂读课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8

  【学习目标】

  1、利用查字典的方法识字,在发现中学习多音字。

  2、积累ABAC式词语。

  3、发现引用人物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积累俗语。

  5、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

  6、看图,续写故事。

  【学习重难点】

  1、识字、积累词语。

  2、正确运用人物的对话。

  3、续写故事。

  【学前准备】

  1、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学生)

  2、相关的内容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一、猜姓名,揭题。

  1、教师导语:同学们,认识老师吗?你们是怎么称呼我的?那你们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

  2、教师引导:知道老师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猜猜看?(生回答)

  告诉你们,我这个名字是妈妈取的,因为我出生在秋天,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硕果累累呀,所以我名字里就有“硕”字,爸妈希望我收获满满。

  3、同学们,你们的名字里有什么故事,把你从父母那了解的情况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二、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

  1、教师出示说话要求:①说说姓什么,叫什么;②说清楚是哪个字;③名字是谁取的?为什么取这个名字?

  2、小组交流。

  3、指名说说自己名字的来历。

  三、拓展练习。

  1、你知道王昊、谢婉莹这两个人吗?她们其实就是月亮姐姐和冰心奶奶,后面的名字是根据她们的职业、爱好取的昵称或笔名。

  2、假如让你给自己取个昵称,你会取什么名呢?(同桌交流)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自己名字的来历,原来小小的名字里还有大学问呢。

  第二课时

  (习作:续写故事)

  一、直奔主题。

  1、学生观察文中的三幅图,了解每幅图画的内容。

  2、把三幅图连起来想一想,讲了一件什么事?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学生交流。

  第一幅图中,李晓明听到班上的小文和琪琪都在高兴地谈论自己过九岁生日时的情景。

  第二幅图中,李晓明一人坐在教室里,想到自己也快过生日了,但是自己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

  从画面中可以看出他很伤心。

  第三幅图中,老师和小文一起商量,一起给李晓明过生日的事。

  第四幅图中,老师和同学们为李晓明庆祝生日,给他的惊喜吧!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说说第四幅图的内容)

  三、学生习作。

  把这四幅图的内容连起来,写一个完整的故事,还要加个题目哟!

  四、点评。

  指名读自己的习作,老师及同学们进行点评。

  第三课时

  (语文园地)

  一、交流平台。

  1、读书时,预测后面的内容的好处:

  (1)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2)读得更细致,注意更多的细节。

  2、列举生活中做事有预测的好处:

  去商场买东西,先预测所买东西是哪一类,再去同类区寻找,这样节约时间。

  二、识字加油站。

  1、查字典识字。

  (1)回顾查字典的三种方法: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数笔画查字法;

  (2)交流每种查字典方法应注意的事项。

  2、学生用字典查找带点的字。

  三、词句段运用。

  1、读词语,区分多音字的读音。

  (1)学生自读词语。

  (2)给带点的字注音。

  假jiǎ(假扮)(假装)

  jià(假期)(假日)

  几jī(几乎)(茶几)(窗明几净)

  jǐ(几百)

  中zhōnɡ(中间)

  zhònɡ(中毒)(中奖)(猜中)

  处chǔ(处罚)(处分)(处理)

  chù(到处)

  (3)学生再读词语。

  2、读成语,说发现。

  (1)学生自读。

  (2)交流发现:三组都是ABAC式的成语,每组中的成语第一个和第三个字相同。

  (3)学生列举类似的成语。

  3、学会引号的正确用法。

  (1)学生读三句话。

  (2)说说自己的发现:三组句子都是引用人物的语言,提示语的位置不同,引号的用法也不同。

  (3)学生举例。

  四、日积月累。

  1、学生自读谚语。

  2、交流自己的理解。(团结起来力量大)

  3、学生熟读、背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9

  教学目标:

  1、认读10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说出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各有什么特点。

  3、向同学介绍自己看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

  教学重点:

  了解两处长城各自的特点,感受长城的雄伟壮丽。

  教学难点:

  向同学介绍自己看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都谁去过长城?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听。

  二、自主探究

  (一)指名初读课文,注意要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找生评读,纠错。

  (二)在组内读一读带有新词的句子,讨论不理解的词语意思。

  (三)找小组汇报自学成果,师对于有争议的词义加以指导。

  (四)默读课文,把描写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各自特点的语句用曲线画下来。

  1、找生说特点,提示:先读书,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生间作补充。

  2、在小组内合作读一读描写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的段落,加深了解,找生作小导游,用自己的话介绍两处长城的特点。

  三、交流展示

  1、把你见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介绍给组内的同学听。

  2、把收集的长城的资料和图片展示给大家看。组内评出说得好、展示好的同学,全班发言,对于他发言的内容,其他同学可提问参与,互动对话。

  四、积累词句

  1、选择你喜欢词句画下来,说说为什么喜欢。

  2、试背词句,看谁记得快、记得牢。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20

  【教学目标】

  1、认识“迅、蕴、霎”等9个字,会写“贺、顾、迅”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

  【教学重点】

  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

  【教学难点】

  体会沉默的可贵。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可贵的沉默。齐读课题。

  2、说说什么是“沉默”、“可贵”?(沉默就是不说话;可贵:宝贵、珍贵)

  3、质疑。师: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是因为什么沉默?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呢?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

  过渡:刚刚同学们的疑问,也是老师的疑问,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解决我们的疑问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词语和长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示出生字词,检查认读情况。(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纠正读音:“霎”“稚”“拙”为翘舌音;“烦”“犯”为前鼻音;蕴,读yùn,不读wēn

  (2)同桌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重点识记“顾、缓、稚、蕴、霎”。

  组词:照顾

  形近字(换偏旁):暖-缓、维-稚、

  归类识字:雪、霜、雷、霎

  (3)你还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骄傲:本文是自豪的意思。

  神气十足:形容十分得意而傲慢的样子。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

  索性:直截了当,干脆。

  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寂然无声:非常安静,没有声音。

  赦免:依法定程序减轻或免除对罪犯的刑罚。

  稚拙:幼稚笨拙。

  (4)小结:同学们真棒,自己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

  3、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完后师生评价读书情况)

  主要内容:在一节课上,老师问家长给学生们过生日的情况,大家情绪热烈,滔滔不绝,可当老师问谁知道家长的生日时,教室里立刻沉默无声,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懂得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2)哪些自然段是写课上发生的事?哪些自然段写了课下发生的事?

  A、小组合作学习。

  B、全班交流。

  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1—15自然段):写课上老师教育我们不能只会感受爱,还要知道回报父母的爱。

  第二段:(16自然段):写家长会上,家长们的反映。

  第三段:(17自然段):写“我”的感受。

  (3)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能解决?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4)小结:看来同学们都会提出问题了,很了不起,课下把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在书上,下节课,让我们细细品读课文,相信你们在认真学习课文后一定会找到问题的答案。

  三、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的生字,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提醒大家写好字应注意什么?

  重点指导:

  “贺”的下半部是“贝”。

  “顾”“烦”右边是“页”。

  “迅”“速”“达”,有相同偏旁“之。“迅”的笔顺,“速”的“束”捺变成点,“达”的“大”捺变成点。

  “恰”“犯”“议”结构上都是左小右大,书写时应多加注意;

  “稚”和“享”字应注意各部分的比例。

  “复”的书写“日”和“暖”的“日”不同。

  “享”与“亨”比较区别。

  3、师范写,学生书写练习。(注意写字的姿势)

  4、作业展示评议。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2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读认认”,认识“肩、臂、瞠”等7个字。

  (2)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察发现。

  (3)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4)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5)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手、动手、进行交际、识记。

  (2)通过查找资料,扩大知识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大胆交流的兴趣与信心。

  (2)做一个生活、知识的多面手。

  二、教学重点:

  进行口语交际,并能将看到的事物写成日记。

  三、教学难点:

  通过查找资料和课外阅读,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大胆交流、主动学习的兴趣。

  四、课前准备:

  ①学生课外搜集形声字并制成字卡,准备一两个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五、教学课时:

  四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①创设情境。

  a、改变座位排列方式和教室环境,营造一个举行观察发布会的氛围。

  b、教师宣布观察发布会的有关规则。

  以小组与小组对抗赛的方式进行。

  一比选手发布的观察发现过程有没有说清楚。

  二比选手发布时的语言、仪态是否自然大方。

  三比选手回答其他组的提问是否从容应对。

  ②在组内先发布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发现。

  组内其他学生针对发布的情况提出疑惑要求解答。

  ③推选代表,向全班发布观察中的发现。

  ④评选最佳发布员,并交流从这些同学的观察与发布上学到了什么。

  ⑤比照自己的观察和发布,想想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一下。可以再说给同桌听听,也可以再组织一下语言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

  第二课时

  习作

  交流日记

  ①教师引述:你把观察到的事物写进日记里了吗?让我们先交流一下各自的日记。

  ②学生可自由组合读给朋友听听。

  ③由好朋友推荐写得好的读给大家听。

  评议日记

  ①教师引导:听了几位同学的日记,你们觉得哪些同学写得特别有趣?②组织学生评说。

  ③指名写得好的学生介绍自己写日记时的想法和过程。

  再写日记

  ①当堂写一则观察日记或修改以前写的观察日记。

  ②写完后读给同学听听,看看自己有没有把观察的过程和观察中的发现说清楚。请同学提提意见,再修改一下。

  第三课时

  我的发现

  1、出示四组词语,学生认读。读给同伴听,互相检查。

  2、仔细观察每组带点的字,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

  3、交流观察后的发现,并说说形声字的特点。

  4、拓展练习:展示自己课外搜集的形声字卡片。

  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朗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得通顺、流利。

  2、分小组练习背诵。

  3、说说读了这首儿歌知道了什么。

  第四课时

  读读认认

  1、出示“读读认认”中的六个词语,学生认读。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用“开火车”的方式指名认读,检测识字效果。

  宽带网

  1、组织竞讲故事活动。

  a、教师可先宣布竞讲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b、竞讲活动可先在小组内进行,选出优胜者,然后在班内再角逐。

  c、师生共同评选出优胜者,并让优胜者介绍经验。

  2、开展推荐读物活动。

  介绍自己读过的讲科学发明或发现的图书,向同学推荐并互相借阅。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22

  教学内容:

  《我们的民族小学》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5个生字“坝、傣、昌、昂、跤”,会读会写12个生字“坪、坝、戴、招、蝴、蝶、孔、雀、舞、铜、粗、尾”;

  2、正确读18个词“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

  3、有感情地、流利地阅读课文;

  4、摘抄文中描写安静的句子。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正确读写;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仔细地阅读课文,体会到文章对自豪、赞美之意的描写,学会通过书面方式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

  1、了解民族小学团结、幸福的校园生活,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2、体会描写教室外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课了,同学们好!

  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我们先不急着学习,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好不好?

  请问,谁知道咱们白云乡居住着哪些民族?

  很好,我听到有的同学说苗族,有的同学说汉族,有的同学说彝族??其实呀,咱们白云乡是以苗族为主、十几个民族杂居的地方。那我再问一个问题,好不好?

  嗯,咱们班同学都是属于哪些民族啊?来,亲自举手告诉老师,好不好?

  啊,这么多民族啊,真是个民族小家庭呢!那么大家都互相看一看身

  边的同学,你们平时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开心吗?

  多好啊,这就是幸福的一种,今天啊,咱们一起来参观另一所学校,也是一所有着不同民族的学校,他们的民族种类啊,可比咱们多多啦!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2页。

  二.新课讲授

  1、在黑板上板书课文题目《我们的民族小学》,带领学生一起读出来:我听到有的同学轻声说《我们的民族小学》,对,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篇新课文就是它,大家跟老师一起大声读出来,好不好?一、二,《我们的民族小学》。

  2、老师范读课文:

  因为这是第一篇课文,我知道同学们一定还没来得及仔细预习,所以呢,老师先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带着两个任务听老师读一遍:a、仔细听,标出你不认识的生字、词;b、标出文中提到的民族和描写安静、热闹的句子。

  如果老师在读的过程中有什么读错、漏读的地方,也请大家记下来,等老师读完了一个一个告诉老师,我们一起讨论,帮助老师进步,好不好?

  3、学生自读,老师板书教授生字、词:

  a、好了,老师读完了,刚才交给大家的任务完成了吗?来,同桌之间互相检查一下。

  很好,大家真的都很认真地在听、在想呢!那接下来,给大家五分钟时间自己轻声阅读课文,并把自己不认识的字、词通过查字典标注清楚。等会,老师要检查哦!开始吧??

  b、嗯,刚才老师在黑板上写板书的时候,停顿休息时一直在注意听大家的动静,发现不少同学居然能把课文后面要求会读会写的生字词读得很准确呢!那么,等会老师领读生字词时,希望这些走得快的同学站起来带带我们其他人,好不好?

  好,下面跟着老师每个字、词读三遍??

  大家会读了吗?老师和大家玩个小游戏,好不好?咱们今天玩个开火车的游戏,从第一排第一位开始,每人一个字或者词,按照从左到右、自上

  而下的顺序把黑板上的生字词读出来,读不出来的同学坐下,后面的同学跟上读出来。游戏开始前先给大家两分钟读记时间,要抓紧哦,读不出来的火车就开不动了哦!

  好,从第一位开始,“坝”??

  真棒,咱们班的孩子都这么聪明啊!不过,“光说不练假把式”啊,我不知道你们这帮小聪明们会写这些生字词吗?

  咱们课本后面有12个要求必须会写的生字,老师把比较难写的字拿出来,和大家一起练习练习,看咱们谁写得好,行不行?

  (重点分解“戴、蝴、蝶、雀、舞、铜、”六个笔画较多的字)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写的时候尽量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左右结构,右边是上下结构;

  “雀”:上半部是个“小”字加一撇,不是少;

  “舞”:中间四竖要写短小,第三横要长,第十三画是撇折;

  “铜”:和“蝶”一样是左右结构,右边里面的一横一口尽量不要写太满。

  这12个字是必须会读会写的,那5个字和18个词不要求会写,但老师希望你们回家以后自己多练几遍,争取下堂课把它们都写出来,下次咱们再来个比赛,好不好?

  4、抽查生字、词读写掌握情况:

  大家辛苦了,今天的生字有一些笔画比较多,练习起来应该比较困难,但是我相信咱们这些聪明的家伙一定全部都能写好,对不对?老师做个小抽查,每组单数的同学站起来读一下黑板上的生字、词。

  真好,读得真标准。那么请每组同学推荐一位上来到黑板上,老师报听写,报那12个要求会写的字,哪组写错的字多就给他们小组评一个“小马虎组”,哪组写对的最多而且写得字最好看就给他们小组评一个“小能人组”,期末的时候啊,根据每组的成绩,老师有惊喜发放哦!

  老师以为老师的字够丑啦,没想到还有人比老师还过分,嘻嘻,我们一起进步好不好?看下堂课咱们谁的字有进步!

  5、将生字词放入课文中,让学生有感情地阅读课文:

  大部分同学都能够掌握这篇课文的生字、词了,老师希望下一次上来听写的同学换成这次没上来的同学,好不好?咱们都争取表现一次,为小组争光一次!

  大家把已经学会的生字词再放进课文里,有感情地一起朗读一遍好不好?让老师感受到,大家朗读时就像身临其境一样快乐、幸福,就当这篇文章是为你们而写的,来,预备齐,《我们的民族小学》。

  6、将文章中描写安静和热闹的句子分别找出来:

  嗯,真不错,感情充沛,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感,老师仿佛感受到你们相互之间的浓厚友情了,羡慕你们啊!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刚上课老师领读时布置的任务吗?对,两个任务,有一个是让大家标出描写安静和热闹的句子,那么老师想请同学们告诉老师你们的答案是什么?

  对,很好,刚才几位同学读的啊都是描写安静的,谁来说下描写热闹的?

  太好了,找得这么完整。大家觉得这些句子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呢?

  同学们的答案都是对的,都是很有道理的,每个人的看法啊,都是不一样的,但不能说不一样的就是错的。要说错啊,有几位不喜欢和我们大家分享自己看法的同学才有错呢,不能自己一个人玩啊!没义气,哈哈!

  三.小结

  重点学的是《我们的民族小学》里的生字词,并为下一课时的课堂活动做好铺垫:再次展示板书内容,带领学生朗读一遍。

  四.作业

  1、板书列出的29个生字、词各抄写三遍,注拼音;

  2、背诵课文里自己喜欢的任意部分;

  3、组词:

  戴()傣()绚()铜()()跤

  栽()泰()询()洞()()较

  4、选词:

  a、放学了,操场上十分(安静宁静平静)。

  想着妈妈期待的目光,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安静宁静平静)。

  b、同学们向高高(飘扬飘动)的国旗敬礼。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粗大)的枝干上。

  5、填词:

  ()的国旗()的服装()的小鸟()的铜钟()的老师()的枝干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23

  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1、出示相关图片,展示南极风光。

  2、简介背景,导入课文。

  南极大陆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又使人向往的地方。1986年1月,北京大学附小的杨海蓝和上海市蓬莱路第二小学的吴弘,于北京时间13日21时,顺利到达南极乔治岛长城站。当天下午,考察队队长高伯伯带领他俩游览了企鹅岛,还同小企鹅合了影。(板书课题:登上企鹅岛)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标出课文里的生字、新词。

  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课文里生字的读音。

  3、出示词卡:你能正确读出下面这些词语吗?

  登上企鹅大陆尽管厘米鱼鳞状帽子捕食

  4、小组合作,记忆字形。

  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你对哪些字记忆最深刻?为什么?

  三、学写生字

  1、出示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的8个字。

  2、提醒学生注意:

  “陆”字中右边的一竖不能分开写。

  “帽”字右上角不是“日”字。

  “陆、帽、嘴”等字要写得左窄右宽。

  “鹅、所”两个字要平均分在田字格的两边。

  3、学生学写生字,每个字写两个。

  4、互评,看看谁写得既正确又美观。

  四、巩固练习

  1、辨字组词。

  状( )、境( )、挠( )、捕( )、驴( )

  壮( )、镜( )、绕( )、铺( )、驱( )

  2、积累本课的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8、登上企鹅岛

  鹅、所:左右相等

  陆、帽、嘴:左窄右宽

  帽:右上角不是“日”字

  陆:右边的一竖不能分开写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2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课文感悟老婆婆虽然贫穷但心里却充满阳光。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微笑能带给人们快乐和幸福的道理,学会在生活中善待每一个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微笑的魅力,在生活中善待每一个人。

  2、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真诚的微笑能带给人们快慰,让人释怀。

  三、教学方法:

  导学互动

  四、教学用具: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提纲导学

  1、直接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对《礼物》这一课的初步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本课的生字新词。

  2、导学提纲

  (1)、人们常用“穷得揭不开锅” “穷得家里开天窗”来形象家里穷,那老婆婆吃住条件怎样呢?哪些词语写出了老婆婆的“穷”?

  (2)、老婆婆生活环境是如此艰苦,那她是怎样面对生活的呢?

  (3)、生活贫穷、外表不美丽的老婆婆却受到人们的尊敬,这是为什么呢?

  3、自学设疑

  (二)合作互动

  相信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个人体会,让我们来碰撞思维的火花。

  4、小组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体会,并与小组成员共享自己的读书体会。

  5、展示评价

  对导学提纲中的问题,小组长汇报,组员补充,其他小组给予及时的评价,师给予及时的指导。

  预设一:面对家境如此穷困的老婆婆,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呢?

  预设二:从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老婆婆虽然穷,但她生活的怎样?请用用几个词语概括。

  预设三:这礼物究竟“神奇”在什么地方呢?

  6、质疑解难

  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大胆说说出来,让我们来共同解决。

  (三)导学归纳

  7、学生归纳

  学习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字词句、写作手法、情感体会)

  8、教师指导

  老师对同学们整体表现做出点评,提醒学生掌握好本节课的内容。

  (四)拓展训练

  9、拓展运用

  (1)各式各样的人,都有哪些人到过老婆婆那里?各式各样的人接到老婆婆的礼物都产生了神奇的作用,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除了课文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些人?讨论交流。

  (2)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没有神奇的礼物要送给别人呢?你收到过这样的礼物吗?说一说,写一写,做一做。

  10、编题自练

  同学们,请你们当一回小老师。根据这节课的知识,编一道试题考考同桌,加油哦!看看哪一位同学编的题比较好!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25

  一、教材分析

  《掌声》

  这篇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语言质朴,但在平淡的叙述后面饱含着充沛的情感。

  三年级学生年龄小,学生的情感不容易与作品的情感、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深刻领会掌声的含义,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设计上,以英子的内心变化为切入点,通过仔细揣摩重点词句,领悟文字背后的声音,在读读说说中与文本对话,进而,在情景诵读中入情,在切己体悟中融情,在拓展延伸中升情。

  二、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引导学生初步学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去关爱、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与鼓励。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掌声》———齐读课题。

  (二)、复习本节课词语(开火车领读)

  (三)、走近人物,感受“情感”变化

  (1)感受英子的内心变化。

  1、感受英子的忧郁、自卑。

  师: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以前的英子是什么样的吗?(细心的同学在课文中能找到这个词)(忧郁的)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非常会概括,非常会抓词。

  板书:忧郁

  师:课文有一个自然段,重点写出了英子的忧郁。快打开书找找,看看是哪一个自然段?

  一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从哪些词语当中你们感受到英子内心的忧郁呢?(“默默的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那你能具体说说吗?“默默的”,什么意思?默读是怎么读?(不出声音地读。)

  师:那默默的呢?是什么意思?(不动声色的)

  师:一声也没有,小英子总是这样。还有哪些词让你们有感受?(她早早地就来到了教室)

  师:同学们能够抓住关键词句去体会,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跟刘老师想象一下:当同学们出去快乐活动的时候,英子却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当同学们还走在上学路上的时候,英子已经早早地——(来到了教室。)

  师:下课铃响了,她却要——(最后一个离开)

  师:是啊,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呢?(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师:是啊,身体的残疾使小英子躲躲藏藏,失去了童年生活的快乐。她总是感觉自己很差,不如别人,这说明她的心里还非常的自——(卑。)

  师:是的。(板书:自卑)这是我们刚才读书共同的体会,同学们还应该把它——记下来。快动动笔。然后自己试着读读这个自然段,读出英子的忧郁和自卑。(部分学生还在写,师又补充道)自己试着读一读。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读出你自己的感受。

  师:让我们再走进这个自卑忧郁的小英子。轻轻地读,“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读!

  全班齐读。(师同读。)

  2、感受英子的开朗、自信。

  师:后来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有什么变化呢?快读书,看谁先找到?(是第四自然段。)

  师:读读吧。

  师:原来小英子默默地坐在教室里,现在——和大家一起游戏。

  师:小英子还叫同学教她跳舞,能用什么词形容现在的英子?

  师:好,让我们把体会记下来。

  师板:开朗自信

  师:看到这种变化,你高兴不高兴?端好书,我们把这种感受带进朗读中。师读第一句,

  生读:“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2)抓英子的情感变化,通过关键词语概括主要内容。

  师:是啊,是什么让英子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同学们的掌声。)

  师:现在你能用黑板上这些词,概括的主要内容吗?谁来试试。(以前英子非常忧郁和自卑,可是经过这次故事会后,变得开朗和自信了。)

  师: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记住孩子们,抓住关键词句,我们就能很好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品析段落,体会“情感”变化原因

  (一)理解英子为什么犹豫。

  师:那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同学们送给英子掌声这件事呢?(二三自然段。)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二三自然段,同时划出描写英子动作的句子。(划句子要划完整。)

  师:好了孩子们,我们先划到这儿,小朋友来读一下你画的句子。(生:(读)“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即把头低了下去。”)

  师:还有谁划了这个句子?请你再读一遍。

  师:同学们,轮到英子上的时候,她却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师:那一刻,英子的心情你们能体会吗?是怎样的心情呢?(生:很忧郁,自卑)

  师:把你的体会送到句子里再读一下。

  师:那一刻,英子一定特别——(紧张)

  师:好,送到句子里

  师:是啊,从低头的动作中,我们体会到了英子的自卑和紧张,“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生:(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师:还划了哪个句子?(生:“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师:没有划的同学,也把这句话划下来。

  齐读。

  师:谁能告诉老师,英子为什么犹豫呢?(生:因为她怕同学们看见她走路的姿势。因为英子不想让同学们看见他走路的姿势。因为她的左脚留下残疾。)

  师:所以英子站起来是犹豫的。要不要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用自己的朗读试一试。

  学生试读。学生自由练读。

  师:谁愿意来试试?学生读。

  师:小英子那一刻该有多难受、多痛苦啊,谁愿意再来读?

  生:“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师:我们一起读。

  齐读。

  (二)体会两次掌声的含义

  师:同学们,抓住了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我们才能很好地体会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假如这个小英子就在我们的旁边,你想对她说什么呢?她是那样的紧张害怕,不敢走出自己的座位,你想对她说什么?(生:英子你不要害怕,上去吧!英子不用怕,我支持你!英子你不要害怕,我们都会鼓励你的。英子你不用害怕,你上去吧。)

  师:是啊,你们的鼓励,你们的话语,都化成了一种无声的语言哪!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师里骤然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所有的鼓励都汇聚在这掌声中,所以这掌声——(生:热烈而持久。)

  师:这掌声是同学们对英子热情的——(生:鼓励。)

  师:好,一起写感受。(生抄教师板书的词语。)

  教师板书

  鼓励

  师:在同学们的鼓励下,英子成功地讲讲述了自己的小故事。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次你想对英子说些什么?(生:英子,你真勇敢啊!英子,以后就和我们一起玩吧!英子,你真棒!联欢会上我会教你跳舞的。)

  师:这一次,同学们还对小英子送去了自己的赞赏。(师板书“赞赏”,生抄在书上。)就像同学们说的,小英子只是身体上的残疾,其实她也有自己的优点。此时小英子的一摇一晃和上台时的一摇一晃有什么不同?(生:之前小英子是忧郁而紧张的,现在的小英子开朗和自信。英子先头是不自信,后来是她脸上带满了微笑。)

  师:同学们送给英子的,仅仅是掌声吗?(生:是同学们对她的一片赞赏,同学们对她的一片鼓励,对她的夸奖)

  生:同学们对她的夸奖和鼓励,使她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师:是啊,如果把这一切,化成一个字那就是——(生:(齐)爱。)

  (三)体会两次掌声给英子带来的变化。

  师:就是这份爱,医治了英子内心的疾病,使她(指板书)从忧郁变得开朗,从自卑走向了自信(生跟说)。

  师:所以她才能够鼓起勇气,微笑地面对生活。正如她在给我的来信中所说的——(指投影),读!(生:(齐)“我永远不会……微笑着面对生活。”)

  五、总结掌声的内涵

  我说掌声像一束阳光,温暖着我们的生活!你觉得掌声像——————(生补充完成这句小诗)

  六、指导书写六个生字

  七.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

  师: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爱,人人都需要掌声,珍惜别人的掌声,也不要忘记把我们的掌声献给别人!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26

  教学目标:

  1、认读10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说出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各有什么特点。

  3、向同学介绍自己看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

  教学重点:

  了解两处长城各自的特点,感受长城的雄伟壮丽。

  教学难点:

  向同学介绍自己看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都谁去过长城?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听。

  二、自主探究

  (一)指名初读课文,注意要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找生评读,纠错。

  (二)在组内读一读带有新词的句子,讨论不理解的词语意思。

  (三)找小组汇报自学成果,师对于有争议的词义加以指导。

  (四)默读课文,把描写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各自特点的语句用曲线画下来。

  1、找生说特点,提示:先读书,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生间作补充。

  2、在小组内合作读一读描写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的段落,加深了解,找生作小导游,用自己的话介绍两处长城的特点。

  三、交流展示

  1、把你见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介绍给组内的同学听。

  2、把收集的长城的资料和图片展示给大家看。组内评出说得好、展示好的同学,全班发言,对于他发言的内容,其他同学可提问参与,互动对话。

  四、积累词句

  1、选择你喜欢词句画下来,说说为什么喜欢。

  2、试背词句,看谁记得快、记得牢。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27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3.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课前准备:

  1.资料搜集: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君山的传说。

  2.电化教具:投影片、课文录音磁带。

  3.实物准备:白盘子、青螺。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板书:望洞庭

  2.指名说对刘禹锡和洞庭湖的了解。

  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所著有《刘宾客集》。

  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4.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5.同位互相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二、理解读,洞察美。

  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交流。

  相:相互和:和谐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

  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远望

  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2)小组内练说,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解说。

  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再与课文插图对照,洞察艺术之美。

  古诗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

  (2)同位赛读,欣赏插图。

  (3)展示评读,美化诗境。

  6.背诵古诗,水到渠成。

  三、对比读,深化美。

  1.投影映示:

  望洞庭

  潭面镜未磨,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和。湖光秋月两相和。

  洞庭山水翠,遥望洞庭山水翠,

  盘里一青螺。白银盘里一青螺。

  2.对比读,比较内容的不同之处,说说原诗的精妙之处。

  3.自由理解的基础上,同位交流。

  4.指名汇报。(正因无风,湖面才会如此宁静、和谐;正因作者在远望洞庭的山山水水,君山才显得小巧玲珑;之所以是“白银盘”,正因是在皓月银辉下。)

  5.再读原诗,深化美。

  四、延伸读,升华美。

  1.投影映示:

  题君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

  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

  一螺青黛镜中心。

  题君山

  方干

  曾于方外见麻姑,

  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

  海风吹落洞庭湖。

  2.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3.师:自古君山的来历便充满神奇色彩,众说纷纭,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4.指名讲述课前搜集的有关君山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这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五、多样作业,表现美。

  1.写一写: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2.画一画: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3.找一找:收集刘禹锡的其它诗作,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看到联想比喻

  湖面镜未磨→把湖面比作铜镜

  银盘→把湖面比作银盘

  君山→青螺→把君山比作青螺热爱

  教学反思:

  我在古诗教学中努力实践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吟诵要求:“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做一种享受而不看做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28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落实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的实践活动。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

  1、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2、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过程:

  一、观图导入。

  说说自己看到的。

  二、揭题、释题。

  1、“思”:思念,想念。

  2、谁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课前准备情况(有关李白的)交流。

  三、初读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把诗中的生字单独拿出读两遍,认一认。

  3、检查读的情况。(主要是字音)

  4、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四、细读古诗。

  1、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多肯定,多鼓励)

  2、配乐朗诵。

  3、当堂背诵。

  五、认记生字。

  1、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认读。

  3、“摘苹果”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

  六、练习写字。

  七、课外作业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2、课外继续收集和阅读:有关李白及他写的其他诗,还有描写夜空或介绍有关星体的科学知识的一些课外读物。把收集到的和读过的带到班里,向同学介绍或互相借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