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2-11-03 09:43:34 三年级 我要投稿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5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

  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燕子呓呢,柳树发芽,荷花绽放,泉水丁冬流淌。本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四篇课文多角度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有的描绘了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有的描绘了二月的柳丝和万紫千红的春日;有的描写了夏日池塘荷花绽放;还有的描写了家乡的珍珠般的泉水。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本单元的导语提示了观察家乡的景物,并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是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作准备。本单元的其他内容和活动,都是围绕大自然景物专题安排的。课后的资料袋介绍了我国的自然奇观——神奇的泉。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说、写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家乡美好景物。“宽带网”安排了了解和搜集作家笔下的有关大自然景物的精彩描写。学习本组课文,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教学目标:

  1、识记本单元教材中的生字新词,达到人人会人会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课文或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抓重点语段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抓重点语段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安排:本单元预计需用12——13课时

  1 燕子

  教学目标:

  1、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3、学会本科生字、新词,运用图文集合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色。

  教学难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感知课文内容,研读课文1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人新课

  同学们,当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时候,是谁从遥远的南方飞来,为春光增添了生机?(燕子)谁见过燕子?它是什么样子的?燕子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小鸟,它在田野里、在小河边、在村子里飞翔,打扮着春天。你想进一步了解它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燕子的。(板书课题:l燕子)

  二、快乐自学,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l)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激励导学,深入探究。

  1、细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2、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3、全班交流,合作解疑。

  (1)议答: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

  (课文是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2)在议答燕子每个方面的特点时,可让学生谈一谈你最喜欢燕子哪个方面的特点,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学生提到哪个方面的特点教师就引导学生议答理解相应的段落。

  4、汇报交流对第1自然段的理解

  (1)“我非常喜欢小燕子的外形,因为它长着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看起来是那么活泼可爱”。

  (2)“凑”是什么意思?(几个方面合起来。)

  (3)教师提供媒体演示,帮助学生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及理解“凑”字的意思:点击电脑,通过电视屏幕显示小燕子外形图。(边叙述边演示)“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使图中燕子浑身乌黑的羽毛闪动。)“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使翅膀闪动。)“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尾巴闪动。)这几个部分合起来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个“凑”字使顿显生动,可爱的小燕子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4)指导感情朗读:谁能把小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读出来?

  (5)背诵第1自然段。

  四、总结本节课内容。

  五、轻松练测。

  1、巩固生字词语。

  2、试着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研读课文2、3、4自然段。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指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二、激励导学,探究内容。

  (一)探究第2自然段

  1、默读思考: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

  2、理解“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3、学生交流,相机理解“赶集”和“聚拢”这两个词。

  4、指导感情朗读。

  (二)探究第3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这段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飞行),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着重理解“掠”、“沾”这两个动词。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可让学生将课本翻开,将其想像成燕子的一对翅膀,将桌面想像成湖面,模拟燕子飞行。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和插图,唤起头脑中有关鸟儿飞行的记忆表象,仔细揣摩,互相纠正。正确的做法应是:轻轻扇两下“双翼”,然后展开,快速均匀地向前滑行,再将书的一端点一下桌面。这样学生就深刻地理解了“掠”字的含义。

  2、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上→下)

  3、指导感情朗读

  (三)探究第4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词、句子。

  2、交流,重点赏析“几痕”、“五线谱”等词。

  (1)辨析“几痕”和“几根”。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两组线,帮助学生理解。

  (“几痕”写出了电线很高很远,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的。)

  (3)体会为什么说“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4)教师在两组线上再分别添上几笔:

  (教师利用板画进行巧妙的点拨,胜似讲解,因讲解难说清楚。)

  (5)理解“春天的赞歌”,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春天充满生机,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

  (爱护鸟——人类的朋友,保护大自然……)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拓展延伸,自由创造

  (1)、大家都特别喜欢燕子,尤其是学了本课后,每个同学心中都有自己可爱的燕子的形象,你能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你心中的燕子吗?可以画一画、写一写、捏一捏、刻一刻、拍一拍(拍摄)……下周我们举行一次“燕子”展览会。

  (2)、“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的景象?想一想,然后写成一篇短文。

  (以上两题自主选择一题完成)

  四、轻松练测。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3、我会看拼音写词语。(见教材中)

  4、默读语段回答问题。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那小圆晕就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燕子》第三节)

  (1)默读这一节,看看有几句话,每句话写的什么,这节总起来写的什么?

  (2)划出描写燕子飞行姿态、动作的词,想想燕子飞行有哪些特点?

  (3)作者是按怎样的观察顺序写这节的?

  板书设计:

  羽毛

  外形 翅膀

  尾巴

  赞 热

  燕子 飞回 增添生机 美 爱

  春 大

  姿态优美 天 自

  飞行 速度快 然

  心情高兴

  停歇 电线—曲谱

  燕子—音符

  2、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准备: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咏柳》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春天的故事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指名背通)/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

  二、快乐自学

  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激励导学,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全大自然的伟大神奇)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四、总结本节课内容: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五、轻松练测: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春日》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古诗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快乐自学,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激励导学,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旬,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旬来对答。

  师: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焕然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

  生:胜日寻芳渐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师: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用一句话总结本节课内容。

  五、背诵古诗。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旧知;指导书写生字;交流古诗。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背诵古诗。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春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快乐自学: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咏、碧、妆、裁、剪、滨、紫

  2、出主识记字形,集体交流:

  提醒: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妆,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3、先描写观察重点笔画,再集体交流:

  “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滨”字第七笔是一笔撇,不是两笔;“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丢掉一点。

  4、书写练习。

  三、拓展阅读: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互相交流,背诵。

  四、轻松练测:

  1、背诵古诗给家人听,默写古诗。

  2、看拼音写词语(见教材中)

  3、比一比,再组词。

  咏 泳 妆 装 裁 栽 紫 柴 剪 箭

  4、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板书设计: 2、古诗两首

  咏柳 春日

  绿丝绦 万紫千红

  3 荷 花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蜓、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难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是教学的重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1——3自然段。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描写春天的好词语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美丽小姑娘,立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打一植物(荷花)

  2.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荷塘着荷花。(板书课题)

  二、快乐自学,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2.出示生词,指读,正音:

  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拂、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

  3.读了课文,你最想说的是什么?(感知课文内容)

  三、激励导学,研读课文,体会感情

  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三段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交流重点句:

  (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着作一大幅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这是一幅极富色彩且让人赏心悦目的画儿,你来找一找,荷花池都有哪些色彩?(绿、白、嫩黄……色彩丰富)(朗读)

  (2)荷花池的美景是由一株株荷花组成的,你来看看作者都描写了荷花的那些姿态?(注意与插图的联系,把具体形象和文字训练统一起来)(朗读)

  (3)荷花的姿态是不是只有这几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朗读)

  (4)你能想象出荷花有哪些姿态吗?作者为什么只描写了这几种?

  (5)你认为,这这句话中,哪个字用的好?为什么?(活)这一个字,写出了作者欣赏荷花的感受,在他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你来找找看。(朗读)

  挨挨挤挤: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同桌表演表演。

  冒:同桌合作,用手势来表现

  露士:重点讲出小莲蓬的可爱和莲蓬是在化瓣中包襄着的科学道理。

  饱胀:用手势来表现

  (6)这幅画呀,色彩多、姿态多还得是活的,这么好的画儿是谁画的呀?(大自然)那大自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7)有感情朗读前三个自然段。

  师:这节课,我们寻着清香到了美丽的荷花池。它就像一大幅(活的画)。这幅画的作者(大自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体会体会荷花的美。

  四、小结本节课内容。

  五、轻松练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识记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研读课文4、5自然段,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好词语。

  一、复习导入

  1.认读本节课出现的新词语。

  2.齐读课文1、2、3自然段。

  二、激励导学: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感情。

  1.师范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听着人家的朗诵,好像看到了美丽的荷花池,我忽然觉得……

  2.看到了这美丽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3.自由读课文,当作者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色?

  4.如果,体也变成了一朵荷花,想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5.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6.齐读第四、五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三、学习写作方法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板书:闻到清香──看到──想到──回到现实)

  2.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篇写得这么美?

  (小结:富有感情、充满想象是构成好的写景文重的重要内容)

  四、回到整体,小结全课

  1.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荷花,大家都被这美景陶醉了,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花的美……(齐读课文)

  2.下课之后,把课文读熟,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五、轻松练测。

  1、看拼音写词语(见教材中)

  2、想一想,填一填。

  ( )的荷花 ( )的衣裳 ( )的清香

  快乐地( ) 静静地( ) 悄悄地( )

  一( )荷花 一( )蜻蜓 一( )清香 一( )花瓣 一( )微风

  3、按要求写句子。

  (1)我被这一池荷花陶醉了。 改成把字句:

  (2)雪花轻轻地飘落下来。改成比喻句:

  板书: 3、荷花

  闻到清香──看到──想到──回到现实

  4、珍珠泉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熟读课文。

  2.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感受珍珠泉的美丽和可爱。

  3.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感受珍珠泉的美丽和可爱。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描写景物的词语。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见到过泉水吗?谁能说说泉水有哪些特点?(清澈、水流细、从山上流下),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来领略一下珍珠泉的美景。作者描述的泉水是什么样的?

  二、快乐自学,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谈谈:作者描述的泉水是什么样的?分别从哪几方面描写的?

  三、激励导学: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二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2、读第二段。

  (1)你认为这段中哪句话写得好?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这些句子为什么写得好?好在哪儿?

  (2)泉水有什么特点?(绿、深、清),从哪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这句话是什么句式?(排比)。

  (3)是泉水是如何往外冒的?“扑哧一笑”这是把泉水当作什么来写的?(人)。

  (4)讨论:这泉水为什么叫“珍珠泉”?

  第4自然段的这句话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总结,概括)。

  3、读第三段

  讨论:这段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一句话“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是什么意思?

  四、总结、扩展

  这篇文笔细腻,语句生动、优美,使美丽的“珍珠泉”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作者为什么能把家乡的泉水写得如此之美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爱”,对泉水,对家乡深深的爱。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自由畅谈)

  五、轻松练测:

  1、选取你最喜爱的一处景物,按一定顺序把它写下来,一定要把自己的情融于美景之中。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一( )青苔 一( )眼泉 一( )金光 一( )珍珠

  ( )的树叶 ( )的水泡 ( )的光斑

  3、照样子写词语。

  一束束: 弯弯曲曲: 越升越高:

  4、读课文填空。

  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珍珠泉 、 、 等特点,它之所以叫珍珠泉,是因为 。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4、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教学重难: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我门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许多迷人的地方。让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

  二、明确说与听的要求:

  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如有小朋友提问,应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

  2、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

  三、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其他人点评或提问。

  五、布置在生活中的交际。

  请父母或其他长辈介绍一处家乡景物。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指导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景物的词语

  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我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你们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我们的家乡。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我们的家乡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呢!这次习作就请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

  二、明确习作要求

  1、写一些家乡的景物。

  2、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了!

  3、如果对其他地方的景物特别感兴趣,也可以写。

  三、自主收集材料

  1、想象准备重点写家乡什么地方的景物,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带着怎样的情感来写等等。

  2、分小组交流:按顺序将自己想写的内容说给小组同学听。

  3、指名班内交流,教师和学生相互评议或补充。

  4、教师指导学生列写作提纲:以《家乡的小河》为例

  (一)总括家乡的美丽。

  (二)具体些家乡的景物,可从“春夏秋冬”四季去写。

  (三)总写自己的感受。

  提示:可用上一些好词语好句子。如: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等,修饰的内容,使内容变得更生动,更形象,更充实。

  四、自主习作

  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全班习作的情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评讲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习作,师生评议。

  可选2—4篇各具特点的习作,扣写得比铰清楚的,想象较丰富的,并加上传说的,或者存在带有共性的缺点。

  评价标谁:语言是否通顺明白、是否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是否有自己的想象

  二、修改习作

  三、老师范读优秀习作。

  四、宽带网

  1、自读教材中的导语。

  2、读自己搜集的描写大自然的,勾画出精彩片断。

  3、抄写在采蜜本上。

  4、鼓励学生经常做摘录,养成好习惯。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古诗名句。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词语。

  2、学生自己读词语,想想你发现了什么

  3、交流: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悬是相反的。

  4、说一说,还发现哪些词有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类似的词语。

  大小 多少 东西 来往

  二、日积月累

  1、我会填

  (1)自己尝试填一填

  (2)指名说说是怎样填的,并说几句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如:一(身)羽毛。

  句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2、读读背背

  (1)自由读成语

  (2)指名读,读准生字的音。认读生字:姹、紫、嫣、缤、郁、旭、皓、崇、峻、悬、峭

  (3)引导发现:看看每一行成语有什么特点?

  第一行:多用于写花草树木的

  第二行:写日月的

  第三行:描写山的

  (4)多种形式的朗读

  (5)背诵

  三、轻松练测。

  1、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动( ) 得( )吞( ) 详( ) 攻( )

  进( ) 始( ) 呼( ) 是( ) 爱(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首歌曲 一阵微风 一对羽毛 一池清泉 一对翅膀

  一道金光 一幅画面 一串珍珠 一阵清香

  3、积累下面的词语。

  群芳吐艳 姹紫嫣红 落英缤纷 郁郁葱葱 喷薄欲出 旭日东升

  夕阳西下 皓月当空 崇山峻岭 悬崖峭壁 层峦叠翠 苍翠欲滴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介绍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2.探寻这些奇怪现象产生的缘由,并学会从科学角度来作出正确的解释

  3.激发探索世间万物奥秘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流程:

  一、情境创设:

  借助多媒体演出沙漠的风沙地貌,你想了解这些光怪陆离的沙漠奇观吗?你想探索他们的缘由吗?那么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来体验

  学生观看、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

  1、课文中描述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你有怎样的感受?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并对学生回答作简评

  3、初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交流、讨论

  4、作者是怎样把这些光怪陆离的现象说清楚(运用课文中和生活中的知识来说明)

  5、细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交流、讨论

  6、师生共同探究,引导学生把文中现象说清楚,教师适时点拨、简评。

  三、心智启发:(教师根据学生实情做激励性评价)

  1、什么道理?

  2、你能不能根据你身边所发生的事。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科学一定能战胜迷信。

  3、假如你是一个导游,领着你的旅游团正走在青岛夏天的海滩上,这时远处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海市蜃楼的景象,你能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和优美生动的语言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一神奇,壮观的幻景吗?

  四、阅读体验(谈收获引导学生自我小结)

  (1)假如你是一位旅行家,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2)假如你是一位浪漫的文学家,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3)假如你是一位科研人员,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4)假如你想学习写说明文,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在提供的材料中选取自己所需的内容,能用提供的材料编童话故事,并能把它写下来。

  2.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使学生不仅学会写作,更陶冶情操。

  3.要求学生能根据所创设的情境,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合理安排故事情节,并能比较流畅具体地记叙想象内容,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4.培养学生独立构思、相互评改和认真修改的良好习惯。

  5.在创作童话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6.引导学生在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学会使用正确、得体的语言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促使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发展语言。

  7.与同学互相修改或自己修改习作,并与同学一起分享编故事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合理安排故事情节,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创编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通过童话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或给人以启迪。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扩展思路。

  1.课件出示:什么是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文章多数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来编写一些奇异、特别的故事情节。我们经常阅读的童话基本上都是属于拟人体童话,也就是童话的主人公多是人类以外的各种人格化的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例如猫、狗、鱼、虫、鸟、树、石、风……我们这次所要写的童话也是属于这样的童话形式。(学生阅读了解。)

  2.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屋,看看里面住着那些童话故事?你能很快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出示课件:童话图片——《丑小鸭》《幸福是什么》《巨人的花园》《白雪公主》《拇指姑娘》《小木偶》……)。

  3.你都读过哪些童话?谁想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最喜欢哪一篇童话?简单的说说理由。(学生畅所欲言。)

  4.教师小结:是啊,童话中充满了奇妙的幻想,难怪大家说起来津津乐道、滔滔不绝,那你们研究过童话故事为什么会这么吸引人吗?(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大胆的想象,恰当的拟人、夸张,给人启迪)板书:给人启迪

  5.评议鼓励: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连童话创作的奥秘都能发现!童话就是作者通过大胆地幻想,采用拟人、夸张等手法编织出的一个个奇异有趣,并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的故事。在童话的世界里,云儿能说话,风儿会唱歌,花儿中会走出一位漂亮的小姑娘……真是太吸引人了。要是我们也能创编出美丽动人的童话故事,那该多好啊!同学们,你们想成为中国的安徒生吗?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开始创编我们自己的童话吧。(板书:这样想象真有趣)

  二、欣赏童话,掌握技法。

  1.欣赏童话故事。

  丑 小 鸭

  夏天的阳光照耀着溪旁的村庄,一群初生的小鸭跟着妈妈到小溪里去游泳。它们拍打着翅膀,扑通扑通跳下水。那只最迟出世的灰小鸭灵活地摆动着双腿,游得最出色!可是,它老是被咬,被打,被排挤。是因为太顽皮,大家惩罚它吗?不是。是因为太能干,大家嫉妒它吗?也不是。原来是因为它长得又大又有难看!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灰小鸭越来越孤独。兄弟姊妹讨厌它,连妈妈也冷漠地表示:“我不愿再看到你了,你走远些吧!”可怜的灰小鸭伤心极了,只好离开了自己的家,漫无目的地向前走。

  他到了一块沼泽地,遇上了猎人,差点儿被猎犬咬死。他忍着饥饿,穿过田野,越过牧场,终于来到一个农家门口。农家老婆婆当它是会下蛋的母鸭,便收养了它。但是,过了几个月,它一个蛋也没有生下来。农家的母鸡和猫不断嘲笑它说:“哟,原来你是来混饭吃的!”小鸭难过极了,只好伤心地离去。

  秋天来了,天气凉了,一群美丽的天鹅跟着妈妈,向着南方飞去。孤独的小鸭多么羡慕它们哪!冬天来了,雪花飘了,河面的冰块一天天变大、变厚了。无家可归的小鸭生怕水面被冰封了,便整天待在水中,不停地划动,终于累得昏迷过去了。第二天,一个农夫看见了它,赶紧把它带回家。可是,由于它不小心碰翻了主人的奶油,孩子们追赶它,吓得它又逃进了丛林里。

  春天回到了大地,鸟儿在枝头唱,太阳在天空笑。一天早晨,小鸭从梦中醒来,发觉自己特别有力气。它飞起来,轻快地飞到湖面上。三只美丽的天鹅向它游过来,小鸭想起了自己的丑陋,自卑地低下了头。清澈的湖水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现了它的倒影。它睁大了眼睛看着。突然,它吃惊地抬起头,注视着迎面游来的一大群天鹅,眨了眨眼,又低下头去。“天哪!”它惊叫着,“原来我不是灰色的丑小鸭,我是一只白天鹅!”这时,它感到天空从来没有这样蓝,世界从来没有这样美。

  2.全班交流,归纳童话的特点。

  (1)展开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我们要能根据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思想展开丰富、大胆甚至夸张的想象,构思出一个完整故事来,而能让别人读了这个故事也能感悟到你想表达的这个愿望或思想。(板书:想象大胆)

  (2)体现作者的真情实感。在写之前,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想法,确定好一个主题思想,并构思好一个完整的故事,且力求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在描写过程中要倾注作者自己的感情,通过童话故事的描述,启迪人们的思维,对大伙进行思想教育。(板书:曲折动人)

  (3)想象丰富、真实、神奇、合理。我们可以赋予没有生命的物体“拟人”或“超人”的特征。展开大胆想象,使作文内容更神奇,更具吸引力,也才能更好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板书:想象丰富 神奇合理)

  三、由导到放,鼓励创编。

  1.引导学生明确本次作文要求:从图中选择动物了解它们的特征,想象它们特征的变化,大胆想象一旦动物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或是变得与原来完全相反,它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又会发生哪些奇异的事情呢?根据自己的想象编写童话故事。

  2.多媒体出示书上的图画,学生仔细观察,认识这四幅图上的几种动物,结合你平时观察到的想想,了解它们的主要特征。

  3.学生在小组中自由交流。

  4. 全班交流汇报,师生评价。

  5.创设情境,角色表演。

  指名四位学生戴上头饰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认真观察。

  6.教师小结:

  每个小组的思路都很清晰,内容各异,表演也很精彩。在这里老师发现了一个共同点,你们都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自由表达。想让你的故事更丰满、让更多的人都来欣赏我们的童话吗?那就把它写出来吧!先别忙着动笔,童话屋里还藏着一个教我们写好童话的锦囊呢,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课件出示:

  (1)忘我地写:此时,你就是你自己笔下的童话人物,你要以他们的身份、口吻和心理去驰骋想象,落笔成文。

  (2)动情地写:在你的童话人物中,要注入你自己的思想情感,要喜他们之所喜,悲他们之所悲。(板书:情感真挚)

  (3)大胆地写:要让想象尽可能丰富,情节尽可能生动有趣,形象尽可能丰满。(板书:故事有趣 语言生动)

  有了这个锦囊,相信你的创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作文写完后可不要忘了再给它加上一个引人注目的题目。

  四、动笔写作,个别指导。

  1.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定好内容,根据内容拟好题目,并认真构思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大胆、自由地想象,独立进行习作。

  2.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这样想象真有趣

  2.导言:上节课小组同学围绕童话故事及例文探究交流,在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后完成了自己的习作,这节课我们来交流已经完成的习作,并根据交流情况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互相交流,认真修改,展示习作。

  1.自读修改。

  让学生先自己朗读自己的作品,并自己先进行修改,做到语句流畅,标点正确。(教师询问修改的地方,及时给予评价表扬,重在激励学生学会自改的方法。)

  2.小组交流:把自己修改好的故事说给组内的同学听,组内同学提出修改意见或相互帮助补充修改。

  3.品读欣赏,师生互评。

  选取几个修改完的同学读自己的作品,全班同学交流,由师生共同评议、提出修改意见。(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修改,在交流中学会欣赏。)

  4. 誊抄习作。

  把修改好的习作誊抄在作文本上,也可以一边誊抄一边修改。

  5.佳作展示。

  把修改好的作品,让学生自己贴在展示台上,体验成功的喜悦。

  引导激励,课外延伸。

  引导激励,吐露心声。

  今天这节课,老师看到了同学们智慧的火花,想得新、说得好、写得也棒。最后,看看安徒生爷爷还有什么话要说?

  课件出示卡通人物安徒生:“看到同学们这一节课的表现,我真为你们感到高兴,看来我这位 ‘童话大师’该好好歇歇了,不过我还有两个小任务希望同学们能做到。”

  (1)想一想:除了可能发生上面的故事外,也可能有怎样的情况发生呢?

  (2)编一编:课后同学之间可以随便找几样自然界中的事物(风霜雨雪、日月星辰,花木草石、鸟兽鱼虫,)大胆想象,编一编童话故事。

  好了,我该走了,等同学们个个都成为“童话大师”的时候,我再来和大家见面,一起分享童话带给我们的快乐。

  2.拓展阅读,情感共鸣。

  同学们,美好的童话,它能开拓视野、启迪智慧、发人深省,让人一看就爱不释手。欢迎你们经常走进童话世界,多听一听,多看一看,多写一写,让你们五彩的梦在童话中尽情展现,让你们美丽的童年在童话中更加绚烂。

  课堂小结

  教学板书

  这样想象真有趣

  想象大胆 曲折动人

  想象丰富 神奇合理

  故事有趣 语言生动

  情感丰富 给人启迪

  教学反思

  这样想象真有趣

  编写童话故事是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的作文训练主题。在作文备课时,我查阅了诸多的相关的资料,应该说深受启发,几经推敲后,反复斟酌,形成了本单元的习作教学设计。上完这堂课,感觉有几个环节的设计是成功的。

  在习作指导中重视评价的作用,通过对话、评价、指导,将习作要求有机地渗透到教学中去,也就是说借学生的嘴说老师的话,这样对学生更有影响力,更令学生信服。

  激发学生兴趣,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激趣的形式要实用又巧妙,不能纷繁而复杂。课前我采用激趣导入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氛围,给学生一种情境,后面的几个环节也是以对话式的形式进行学习,而不是一板一眼的,让学生惧怕习作。让他们对自己写出好的童话有兴趣。

  借助例文学习写法。通过对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丑小鸭》的分析,总结出童话写作的几个要点,让大家在交流中认识到童话最基本的三个特征。即展开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体现作者的真情实感;想象丰富、真实、神奇、合理。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对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起到举足重轻重的作用。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首先教师应教给学生观察方法,使他们学会有条理地观察事物。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重点、目的。另外,还要经常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及时捕捉新鲜的有意义的目标,小学生只有仔细观察,才能看细,看得全面,才能积累素材。

  每一次的学生充分地思考后都有交流展示,既有小组交流,又有全班交流。同学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每一次的交流,学生都会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发,尤其是在小组内交流中同学之间提意见,全班交流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学会倾听,从同学的发言中受到启发。互相评价的环节,还是及时检查学生是否认真倾听的手段,也让学生学会评价,让老师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思路的过程。

  当学生能够把自己会说的话都写出来以后,还要学会修改,使之更具有表达书面语言的能力,这也是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一种表现。但小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还很欠缺,真正能修改的并不多,且修改大多是浅层面的比如改标点、改错字。因此,老师要注意培养小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师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努力提高学生作文的质量。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3、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

  4、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二、教学重点

  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四、教具准备

  有关泉水的资料

  五、预习提纲

  1、阅读课后的资料袋,搜集关于泉水的其他资料

  2、朗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叫“珍珠泉”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全班交流关于泉水的资料

  2、板书课题:同学们介绍了那么多泉水,各有特点,令人惊叹,那么珍珠泉有什么特点呢?

  (二)、自读讨论,朗读体会。

  1、生自读课文,思考提出的问题,

  2、讨论交流,朗读体会:

  (1)说说为什么叫珍珠泉?

  (出示句子:

  ①“开始,水泡……消失了!”。

  ②“水泡闪亮……珍珠啊!”

  ③“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

  (2)从中你知道了珍珠泉的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认真读书体会,跟同伴讨论讨论。

  自己读书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

  (3)小组交流讨论,全班交流

  体会珍珠泉水绿、探、清的特点

  (4)指导朗读,读出珍珠泉水的特点,重点练习朗读2、3自然段

  第2段指导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形成画面“水是那样绿,绿得像……”

  第3段要读出泡泡的趣和美。

  (三)、练习朗读,体会感情

  假如你是作者,向别人介绍珍珠泉时,语气是怎样的呢?心情是怎么样的呢?为什么这样说?

  练习朗读,体会作者对珍珠泉的喜爱、赞美之情,为家乡有此泉而自豪。

  (四)、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

  文章先介绍了珍珠泉的位置,接着重点描述了珍珠泉周围的景物,以及潭底冒出的泡泡。

  (五)、布置作业:

  1、在文中找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的句子,摘抄背诵。

  2、看看自己的家乡有没有这佯美好的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仔细观察,写下来。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阅读课文,了解“死海”名称的来历,知道人能躺在死海上看书的原因,体会作者在死海里游泳的快乐。

  <知识与技能>:

  1.会读会写生字9个,认识3个。

  2.理解词语五个在句中的意思,体会拟人手法在表达上的作用。

  3.继续学习选用适当的方法,在所给答案中确定课文重点,并且说出理由。

  4.朗读课文,详细复述“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拍照”的有关内容。

  <过程与方法>:

  阅读课文,课外书资料补充交流。

  教学重点:

  确定本课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我’感到能在‘死海’里游泳,是一件难得的快事”。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死海的资料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述:今天我们学习第九课,躺在波浪上看书。

  2.学生质疑:人怎么能躺在波浪上看书呢?这是什么地方?

  3.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其中的秘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课前预习。

  1.自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从容、奇特、变幻、温润、平衡、絮语、强劲、浮力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我”游览死海有哪些收获?

  2.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全班交流讨论: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在哪里?

  5.教师小结。

  四、课堂小结,书写生字。

  1.教师小结。

  2.指导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在上节课里,我们知道作者曾躺在起伏荡漾的波浪上,从容地读一本杂志。你们想看这幅画面吗?(CAI出示图)在哪儿有这种奇迹发生?听到死海这个名字,你有什么想法?

  二、品读感悟。

  1.学生自由朗读5---9自然段,将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用笔画下来多读几遍。

  2.交流汇报

  A“温润的水把我整个身体托浮起来,像托浮着一片树叶。”

  B“细浪在我耳畔絮语,微风拂面而过,明晃晃的阳光从蓝得透明的晴空洒下来……我儿乎想在这温润的、摇晃的‘床’上睡一觉了!”

  (1)体会A句时,抓住“托浮”说明浮力大,“像托浮着一片树叶”作者采用既比喻又拟人的写作手法。

  (2)指学生朗读、齐读。

  (3)体会B句时,采用老师引读,学生边想象边朗读。

  (4)再次指名朗读、师生配合朗读。

  (5)假若是你,躺在这温润的死海上,你会听到……感觉到……看到……

  (6)全班齐读第6自然段。

  过渡:作者说只要保持着身体的平衡,就像躺在床上那样舒服自在。如果身体不保持平衡,会出现什么结果?

  (7)指名学生朗读第8自然段。

  (8)如果你在淡水里游泳时被水呛了,你会是什么感受?

  (9)全班齐读第9自然段。

  三、小结及拓展

  1.我有跟随作者游玩了死海,现在知道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在哪里?

  2.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1)小组讨论。

  (2)点学生说。

  板书设计:

  躺在波浪上看书

  / 轻轻涌动 像彩虹

  (死海)奇 乐

   含盐量高 浮力大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6

  1燕子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22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教学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二、初读课文体会1、明确自学要求。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开火车一人一句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三、学习第一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节,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4、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怎样?先……再……,用线划出。

  5、下面我们就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再读这一段。6、问: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7、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8、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的方法。9、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老师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你说得比我画得好!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三年级学过一篇课文——《翠鸟》,那一课没写翠鸟的尾巴,记得吗?是不是也是作者的疏忽?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6、再朗读第一小节,试背。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齐背第一段。

  2、说说第一段的段意。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节第一句。(板书:斜、掠过、唧)

  3、师:一个“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斜”“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5、我们从“唧”

  8、师:“”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师:“小圆晕”

  ”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

  师:“晕”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节,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节,看看写

  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

  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

  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6、学生齐唱《小燕子》

  7、同学们唱得美,从歌词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这一节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节,再自己细细体会。四、朗读三、四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指名读1、3、4自然段。2、说说这三自然段各写什么。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许多生趣)

  2、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句,齐读。

  (1)这句句子是句长句子,用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学?(2)说得很对,那么“黄绿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读句子)

  (3)师画简图,“黄绿眉眼”“黄绿眉眼”,为什么不就说嫩芽?

  (柳树睡了一冬天,发的芽就像睁开的眼睛)3、学习第三句句子。

  (2)要求学生用理解长句子的方法来理解。

  (4)什么叫“赶集”?

  么相似之处。

  师:古人说:“”,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5)齐读第三句。4、学习第四句。

  (2)“增添”“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三、总结,朗读全文。

  作业:课文的语言真美,请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板书

  1燕子

  外形特点:活泼机灵

  观察细致飞行:掠一转眼沾(动态美)

  休息:五线谱上的音符谱成春天的赞歌(静态美)

  2古诗两首(咏柳、春日)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难点:

  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教学时数:2课时

  二、检查预习

  123.小老师教写生字。易错音:妆、滨、裁

  4

  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

  2.解题: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齐读课题:

  咏柳:咏即赞美

  3.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结合注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7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

  不知细叶谁裁(cái)出,

  二月春风似剪(jiǎn)刀。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字,以及两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熟读课文,练习讲故事。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讲故事。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哪些小英雄的故事?

  今天我们又来认识一位外国的小英雄,他的名字叫于连。

  揭示课题:8小英雄于连

  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文,注意不认识字的读音。

  2、小组合作,快速识字。

  分组做“生字妈妈找宝宝”的游戏。看哪个小组最快。

  3、教师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说一说识字方法。

  4、学生读一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5、指名分段读课文,大家评价。

  6、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7、指名说说。

  三、感悟课文。

  1、创设情景,学习第一自然段。

  (1)世界上有许多美丽的城市,那里有许多名胜古迹吸引着各地的游客,今天我们到一个美丽的城市布鲁塞尔去游览观光。

  (2)出示图片。

  看到这个撒尿的小男孩,你有什么话想说,有什么想问的吗?

  学生自主发言。

  (3)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知道这个孩子是谁吗?找出描写这个铜像的句子?

  指名读句子。

  (4)知道朗读。

  2、学习课文2—4自然段

  (1)自由朗读。

  (2)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3)学生质疑解难,教师讲解,指导朗读。

  3、读最后一段,联系全文,体会意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词语。

  2、读课文。

  二、语文实践。

  请你当小导游,向游客介绍于连的铜像。

  1、自由练习。

  2、分组说。

  3、全班反馈。

  三、总结。

  你从于连身上学到了什么?

  四、指导写字。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同桌说一说识字方法,给生字交朋友。

  3、观察生字的位置。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作业:

  1、写字。

  2、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雏、巢,理解运用相关词语。

  2、积累姹紫嫣红、风平浪静这类结构的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阅读芳草地中的两句话。

  4、通过因果句式的训练,使学生理解句子间的关系,并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仿写诗歌。

  5、了解书信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形式。

  教学重点

  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仿写诗歌。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以杜甫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简要说明信的重要性

  师:刚才同学们背诵了好几首唐代诗人的诗。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老师也特别喜欢他的诗,记得他的《春望》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

  [出示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由读,抽生读,理解句子意思)

  师:这首诗写出了在战乱中,诗人对远方的家人的思念与牵挂,此时一封报平安的家信可以带给他多少安慰啊!因此

  [课件出示]信是心与心的交流,信是情与情的碰撞,信使你我手拉手,心贴心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信》。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谁能说说我们平时写信要用到些什么吗?

  (二)初读课文

  1、师:有一位小朋友刚学会写信,心情特别激动大家看:

  [课件出示]我学会了写信,

  用笔和纸,

  用手和心。

  我多么想写啊,

  写许多许多的信

  给自己,

  我也要

  写一封封信,

  让自己的心,

  和别人的心,

  贴得紧紧、紧紧

  2、师:自由读这两段话,思考他写信所需的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吗?

  3、写信为什么要用心?它又为什么能让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的呢?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学习课文。

  (三)精读课文

  [课件出示]

  1、听课文录音,并思考我写了几封信?分别是写给谁的?

  2、生仿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并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封信来读一读。

  3、检查自读情况。

  4、学习第二节

  a、齐读第二节,自学生字雏和巢(从音形义三方面来学习)。

  雏:谁会读这个字?(注意翘舌音)开小火车读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雏这个字?

  我们以前学过的好多字中也含有这个部分。想一想有哪些字呢?

  雏什么意思吗?[课件出示]

  师:瞧,它们是那么稚嫩,羽毛还没有长丰满,嘴角还是嫩黄的,走路也摇摇晃晃的。

  (幼小)雏鸟、雏

  巢:学生交流。(翘舌音、上下结构)

  哪里见到过这个生字?

  [课件出示]

  师:这些不同形状的鸟巢,就是给小鸟遮风挡雨的窝,更是小鸟温馨的家。

  生字宝宝回到课文中,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三句。

  b、理解内容。读后回答:

  (1)我替谁给谁写信?信上说了些什么?为什么要写这封信?

  (2)出示句式:我要替雏鸟给鸟妈妈写信,是因为,让她快回巢。

  (3)师:在天色将暗的时候,小鸟在巢中焦急地等着妈妈回家。假设你是雏鸟会对妈妈说什么?

  (4)交流后个人竞赛读。(注意读出急切的语气)

  C、是啊,它们是亲亲爱爱的一家人,彼此关心,互相依恋,小鸟的心和妈妈的心贴得紧紧的。师生一起感情朗读。

  5、学习第三小节

  (1)女生读第三小节。

  (2)出示画面,学习姹紫嫣红的意思。(老师指出词语后的1和注释条的1相对应)

  (3)花朵为什么要蜜蜂快来采蜜?

  交流小结:它们是甜甜蜜蜜的好伙伴,团结一心酿出甜甜的花蜜,造福我们人类。花朵和蜜蜂的心也贴得紧紧的。

  抽生感情朗读第三小节。

  6、习第四小节。

  (1)男生读第四小节。

  (2)大海为什么要请小船快去航海呢?

  (3)出示句式练习。

  (4)出示画面,理解风平浪静的意思。

  (5)出示词语练习。

  交流小结:它们是平安和谐的一家亲。此时,慈祥的大海敞开宽广的胸怀,让小船在自己的怀抱里自由驰骋。大海的心和小船的心更是贴得紧紧的。

  小组竞赛读第四小节。

  7、习第五小节

  (1)分三小组读这三节课文

  (2)齐读第五小节,读后体会2、3、4小节和第5小节的句式有什么变化?

  (3)出示尝试园,师:聪明的你能否把这两封信修改成和前面三小节一样的形式呢?

  (四)拓展

  1、师读第六小节。我们给别人写信,真诚地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感情和看法,力所能及地给与别人帮助。从而使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贴得紧紧的。

  2、师生合作朗读请大家带着自己的理解,带着自己最真诚的心,老师和你们一齐

  3、过渡:这位小朋友用自己真诚的心写了许多许多的信,此时的你是否也有许多心里话要和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需要帮助的小伙伴、处于战争中的苦难的人们说呢?请大家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在纸上。(提出要求:形式不拘,可选两句或三句,内容简短。)

  4、创意读课文:加学生创作诗朗读

  (五)总结全文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用一颗真诚的心,而信架起了心与心之间的桥梁。当你感到快乐,请你告诉你的亲朋,让他们共同分享;当你感到忧愁,请你告诉你的好友,让他们为你分担。这样,我们自己的心就会和别人的心贴得更紧、更紧

  五、板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情感。在阅读中感到北京的美丽,培养学生对美的向往。

  2.在媒体的帮助下,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安门广场的布局美。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段.

  教学重点:

  了解天安门广场的布局,热爱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整齐美。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一年级的时候就学习过:我是中国人,我爱五星红旗。你们热爱我们的祖国吗?你们知道我国的首都是哪儿?谁去过北京?你们愿意把你了解到的北京介绍给我们吗?(教师相机表扬学生,肯定他们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激发爱国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

  2、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北京去转一转、看一看,你们高兴吗?(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丢字、加字。

  2、(相机鼓励学生读的积极性)指名读课文,注意思考,课文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3、反馈对课文的了解情况。

  三、分析课文:

  通过课文的介绍,北京的什么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第一自然段:

  点明本文介绍的主要内容。

  第二自然段:

  1.了解广场的建筑物的特点,布局整齐。

  2.小组讨论,画出广场布局示意图。

  3.课件演示天安门广场。指导朗读。

  第三自然段:

  1、了解路和桥的特点。

  2、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感受北京大都市的繁华。

  3、通过读表示出对北京的热爱。

  第四自然段:

  1、了解北京的名胜古迹。

  2、你还知道北京的哪些名胜古迹?(扩展知识)

  第五自然段:

  1、了解北京的著名景观

  2、结尾课件,让学生了解这些景观。

  3.读指导,到处到处要重读。

  4.、你还想要了解哪些有关北京的知识呢?

  四、归纳课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北京有什么感受呢?

  五、播放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北京召开奥运会的录像。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情景吗?同学们,想一下距2008年奥运会还有年的时间,在这6年中,你准备为北京,为奥运做些什么呢?(发散思维,树立民族自尊心)。新北京,新奥运,让我们记住这个口号,更预祝北京能更加美丽。老师也祝愿同学们更加进步!

  第二课时

  一、回想课文讲了什么?

  二、幻灯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指名读,注意读音;齐读。

  三、出示生字:

  1.想读的站起来大声读。

  2.看看哪些字是自己阅读时认识的。

  3.观察要学的字再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独体字多)

  4.怎样记住这些字。(拆分法、口诀法、熟字换部件)

  5.范字:严、史。

  6.其余字,利用写字书,学生自己仿写,每个字写一遍,同桌互评,哪个字写的好,再写一遍。

  7.生板书:想写哪个字就写哪个字并组一个新词。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1

  一、教学过程:

  1、鸟是人类的朋友,很多作家都喜欢观察鸟,描写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俄国作家普里什文的《山雀》。

  2、同学们见过山雀吗?在课外书籍中队山雀有哪些了解?

  二、整体感知

  1、在普里什文笔下的山雀是怎样的?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2、自己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3、读完了课文,山雀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可爱)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山雀是什么样儿的?(出示句子)长相可爱,干活起劲的山雀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出示山雀图片)看到山雀的外形,你马上想到了一个什么词?(漂亮、胖乎乎、机灵……)看到了山雀漂亮的样子,我们再来读课题感觉会更好。(齐读课题)

  2、小山雀外形可爱,一举一动都是那么的可爱。你看,因为被人堵在了漆黑的树洞里,刚刚干活还干得起劲儿呢。(出示句子:树洞里的山雀一动也不动……)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3、是啊,跟刚才截然不同,装得可真像,短短的几秒,判若两人。刚刚神气活现,吃得起劲儿,现在呢?(标示重点词语)谁再来读一读?这小家伙瞬间判若两人,真是聪明得———可爱!(齐读句子)

  4、小山雀的身子一动不动,心里确实波澜起伏,它在想……?(a,他不会把我抓住吃了吧。b,他想要干什么?c,上帝保佑,可别抓住我呀!)是呀,对于小山雀来说,人是怎样的庞然大物呀,被人堵在了树洞了,是多么可怕的折磨呀!这个时候,可真是……,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吧。(提心吊胆,七上八下……)

  5、积累词语:心惊肉跳、胆战心惊、心乱如麻、魂飞魄散、不知所措。读一读这些词语,用1来形容山雀此时的心情,是在何合适不过的了。

  6、小山雀此时虽然心里极度恐慌,可是它还是—————一动也不动。(一起读句子)真是聪明得———可爱!

  (二)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这只小山雀被拘禁了,那只自由的小山雀又是怎样的呢?自己读读课文4,5自然段。

  2、这只小山雀可爱吗?可爱在哪儿?

  3、同学们,这只山雀好不容易逃脱了人的魔爪,可以走,它为什么落在两三步远的树枝上,不时尖叫几声,舍不得离开呢?它想干嘛?(提醒伙伴,不要轻举妄动)是友情的力量让它留下来,它对自己的伙伴不离不弃,可真————可爱!

  4、看到自己朝夕相伴的小伙伴被拘禁,有了危险,它只落在————这该是怎样的尖叫?(a,安慰。b,气愤,想,这个坏蛋,怎么可以抓我的伙伴!c,悲伤,)小伙伴被拘禁,它急不急?为什么?它担心吗?下面请你用着急担心的语气来劝告一下你的同伴吧。(指名读,齐读)

  5、这只自由的山雀很聪明,它的劝告除了读出它的着急和担心,还让我们读出了什么?再读一读。

  6、聪明的它看到我已经走到一旁去了,已经离他们一定的距离了,有没有放松警惕?(没有)它在想什么?(可能这个人在用计谋)而这一切躺在树洞里的山雀知不知道?它全然不知,情况非常危急。它又来—————警告同伴。

  7、谁来读读警告的话呢?(指名读,齐读)这只自由的小山雀很聪明,对朋友竭尽全力,懂得互相帮助。可真——可爱!

  (三)学习第六————九自然段

  1、同学们,小山雀是弱小的,面对着可能的危险,开始装死和尖叫,但是刚刚我们细心地观察,设身处地地想象他们的心理、语气、神态,仿佛真的读懂了尖叫背后小山雀的内心世界,是吗?

  2、(出示句子)小山雀还在尖叫,一声,两声,三声,四声。它在想什么?我想你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一定能读懂。咱们自己先读一读,你觉得它在想什么,可以用笔在尖叫旁边写一写,写完之后可以与同桌讨论讨论,像山雀一样互相帮助,好吗?讨论之后,再分角色读一读。

  3、汇报一下学习成果。分角色朗读。

  4、从山雀的尖叫声中,你听出了什么?

  生:第一尖叫,听出了无奈。

  生:从第二次尖叫,听出了害怕,害怕会被抓走,还有点惊讶,小心奕奕。(指名读一读)

  生:第四次尖叫,听出了心惊胆颤。(齐读)

  生:从第三次尖叫中1,听出了无奈。

  师:我从大家的想象中感受到了山雀的着急。

  (四)学习第九———十三自然段。

  1、它们飞了几步远,“低声”交换意见。刚刚是尖叫,现在是低声,声音的变化正反应小山雀1内心的变化。这时,在想什么?(终于安全了;自由的感觉真好!)

  2、它们落在的树枝上,回过头去看哪个堵住树洞的老人。说————

  “在那儿站着呢”你在想什么?(分别指名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3、老师要为你们出色的想象力而喝彩。这两只小山雀因为你们丰富的想象而有了丰富的情感,从而更加———可爱!

  4、小山雀说完就———飞走了!它们一边飞还一边在说呢,这会儿,它们又会说什么?

  5、回顾全文,今天把树洞堵住的老人实在有些古怪,到底想干什么?回头看看课文,找一找,想一想,这个老人究竟想干什么呢?原来,这个老人是喜爱山雀,并不想伤害它们。(板书:喜爱)在他的笔下,小山雀有了鲜活的生命力,有了人的特性,有了丰富的情感。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4自然段。

  品读课文,了解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品读课文,了解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在古老的丝绸路上,在神秘的三危山下,在茫茫的沙漠中,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对,它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全、规模最宏大、艺术价值的石窟艺术宝库——莫高窟。

  2、每一个去过莫高窟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第五自然段)

  3、莫高窟里究竟有些什么,使它能称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相机板书)

  4、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莫高窟,先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精妙绝伦的彩塑。

  二、感受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在莫高窟看到了哪些彩塑?

  2、老师今天带来了三幅图片,请大家看一看,猜一猜:哪幅是慈眉善目的菩萨?哪幅是威风凛凛的天王?哪幅是强壮勇猛的力士?你的依据是什么?

  3、师述:这就是慈眉善目的菩萨,她端庄温情,含笑自如;这天王身着戎装,身披铠甲,真是威风凛凛;这就是强壮勇猛的力士,瞧他这模样,一定是力大无比!

  4、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风凛凛”,有的“强壮勇猛”,样子各不相同,这就叫: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5、这两千多尊彩塑中,有一尊长达16米的卧佛,(出示图片)谁来读读描写卧佛的句子?指读。

  (评价:①读得不错,如果你的朗读能让大家感到卧佛像活的一样就更棒了。②是啊,我们似乎还听到他的呼吸声。③真是“惟妙惟肖”。)

  7、这两千多尊彩塑中,据说的有9层楼那么高,最小的只有巴掌那么大,但每一尊都精致巧妙,,这就叫“精妙绝伦”。

  8、齐读:这段话先总写了彩塑的特点,再分别介绍三种彩塑,接着描写一尊卧佛的特写镜头,最后总写游人的感受,写很有条理。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三、感受壁画的宏伟瑰丽

  1、莫高窟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宝库,是因为—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出示)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1)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看看,这句话在上下文之间起什么样的作用?

  (2)这句话的前半句概括的第几小节的内容?后半句呢?这样的句子,我们称它为过渡句,过渡句可以使文章前后连接自然、流畅。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壁画的特点是——宏伟瑰丽。

  2、齐读,这句话中哪里写出了壁画的宏伟?

  “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听起来很大,但到底有多大,让我们来算一算。

  请同学们看看我们上课的教室,它大概是一百平方米,算一下,“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相当于多少个这样的教室?

  有人说,如果把壁画全部排列起来,有二十公里那么长,可见,敦煌壁画是多么宏伟呀!

  3、壁画的宏伟瑰丽还表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默读第三小节,用心读,大胆想,要把文字读成活动的画面,读完后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刚才,同学们静静地读,默默地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谁先说给大家听?

  4、同学们很会读书,真的把文字读成了鲜活的画面,敦煌壁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历史悠久,技艺精湛,被西方学者称为“墙壁上的图书馆”。课文中这样概括地写了壁画的内容——引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一句。

  5、敦煌壁画中,各种佛像画、故事画、山水画、动物画、神话题材画、装饰图案画等应有尽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写飞天的句子,想想怎么才能把婀娜多姿、美丽迷人的飞天读到我们的眼前?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教师指导。

  (3)谁愿意再来读一读,我给你配上音乐。其他同学可以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用心去想象画面,用心去欣赏画面。

  (4)评价:读得怎么样?掌声送给她。谢谢你给了我们美的享受。

  壁画上的飞天和同学们想象中的飞天一样吗?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出示飞天视频)

  教师引说:在全部敦煌壁画中,有四千多个姿态万千、妩媚动人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6、同学们,课文用一个排比句来描写飞天,句中用五个有的写出了飞天的不同姿态,句式非常整齐,而且描写飞天形象用的都是四字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

  (1)请同学们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的句式也写一写飞天。就写在书上的空白处,写一个正常,写两个超常,如果能写出三种,那就太超长了!

  (2)指名交流。

  7、同学们笔下的飞天,和莫高窟飞天壁画一样,姿态万千,优雅柔美。

  师引读——看着这些??

  四、感受藏经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1、敦煌彩塑神态各异,敦煌壁画宏伟瑰丽。游览莫高窟,有一个洞窟是必须要去的,这就是面积不大的藏经洞。事实上,现在的藏经洞,只是一个普普通通、黑咕隆咚的小洞,里面一无所有,人们为什么一定要到这个小洞前看一看呢?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4节,你能找到理由吗?

  2、指名交流。

  藏经洞里曾经藏有丰富的藏品,封存着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和艺术辉煌。(板书:藏品丰富)

  请同学们再读读这段话,注意一个曾字,你读出了什么?

  3、是呀,这长宽仅2.7米左右,高仅2.5米左右的洞窟曾经封藏了六万多件的文物,如果把这六万多件文物一个挨一个排列起来,有25公里之长。可如今藏经洞陈列馆展出的只有19件文献真品!请同学们再来看一段资料,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历史的控诉。(朗读文字)

  看了这段文字,你想说什么?

  4、是呀,藏经洞见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屈辱和懦弱,也激发了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的动力。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这小节。

  五、总结全文

  敦煌文物的散失,对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但她也让全世界看到了古老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和文明的伟大魅力。

  作为中国人,我们理当为祖国的灿烂文化而感到自豪。让我们自豪地读————(出示第五自然段)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3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10个生字,会写本课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三、四自然段。

  3、能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4.了解本课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能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课词语。结合词句训练,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学习方法指导: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西沙群岛:是南海四大群岛之一,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组成,共有22个岛屿,7个沙洲,另有10多个暗礁暗滩。主要岛屿有永兴岛、东岛、中建岛等。这片大大小小的珊瑚岛屿群漂浮在三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美丽而纯净。

  海防前哨:原意指位于海防突出位置的前沿哨所,代指位于海防突出位置的地区。

  珊瑚

  珊瑚:珊瑚虫是一种海生圆筒状腔肠动物,在白色幼虫阶段便自动固定在先辈珊瑚的石灰质遗骨堆上。珊瑚是珊瑚虫分泌出的外壳。珊瑚的化学成分主要为CaCO3,以微晶方解石集合体形式存在,成分中还有一定数量的有机质。形态多呈树枝状,上面有纵条纹。每个单体珊瑚横断面有同心圆状和放射状条纹。颜色常呈白色,也有少量蓝色和黑色。珊瑚不仅形象像树枝,颜色鲜艳美丽,可以做装饰品,并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预习任务:

  1、借助拼音会读会认本课生字。

  2、能从课文的描述初步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

  自主、合作、探究:

  1、在课文中画出本课的生字词,读一读。

  2、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间交流,借助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

  3、找己觉得美的句子读一读,抄一抄。

  我来闯关:

  A、看拼音写词语。

  fùráo duījī fēngjǐngyōuměi

  ( ) ( ) ( )

  féiliào shìyè hǎifángqiánshào

  ( ) ( ) ( )

  B、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

  五( )十( )有( )有( )成( )结( )

  千( )百( )各( )各( )四( )朝( )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了解南海诸岛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会认“缩、努”等8个生字。

  2、能根据要求独立阅读课文,了解这粒种子最终成为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3、能根据文段结构,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粒种子的生命历程。

  4、体会种子坦然、乐观的人生态度,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能归纳一粒种子到变成木地板的变化历程,并能根据文段结构,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段生命历程。

  教学难点:体会种子坦然、乐观的生活态度,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方法:创境激趣法,谈话法。

  学习方法:想象体验,交流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播放音乐《童话镇》。

  2、出示童话故事的图片,聊童话中的人物,最吸引人的情节,故事的结果。

  二、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板书课题。

  2、结合我们刚聊到的童话故事,用”那一定会很好”练习说话。

  (1)灰姑娘想:要是——————,那一定会很好。

  (2)丑小鸭想:要是——————,那一定会很好。

  (3)卖火柴的小女孩想:要是——,那一定会很好。

  3、文中的主人公是谁,他也有自己的愿望,对愿望他一定满怀?带着这样的感觉读课题。

  三、学习阅读提示,明确学习内容。

  1、抽生读阅读提示。

  2、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师生合作读。

  2、学习字词。

  (1)出示图片学习“茎”字,茎的下半部分,在哪些字里见过。

  (2)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努”,出示“怒”让学生猜字。

  (3)说说自己分清“拆”和“折”的方法。

  (4)学习拟声词“吱呀”“吱吱嘎嘎”。

  (5)反义词和动作识记:推、拉

  3、通过填写这粒种子的变化过程,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4、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种子经历的变化。

  五、再读课文,体会感悟

  1、种子发生的这些变化,是因为它有美好的愿望,找找它的愿望,用波浪线划出来。

  2、生交流找出的句子,要求读出对美好愿望的期待之情。

  3、用“先……再……接着……然后……最后……练说种子产生愿望,愿望实现,再产生愿望的过程。

  4、引导学习第一个愿望。

  (1)默读思考: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愿望?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2)按“原因——愿望——做法——结果”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3)体会愿望实现后种子的心情。

  5、扶学第二个愿望,引导学生复述。

  6、自学后两个愿望,练习复述。

  7、一粒种子慢慢长大,不断实现自己的愿望,最后又慢慢变老,多像人的一生啊,你认为童话中哪些想象特别奇妙?你认为这是怎样的一段历程?

  8、同样的童话,不同的孩子读就能有不同的想法,太有意思了,但我们都觉得能心想事成是多么美好啊!

  六、拓展延伸

  1、看看这些图片,这些小动物、植物能心想事成吗?它会经历一段怎样的历程呢?选你喜欢的一幅图画,来讲一讲。

  2、木地板又想变成一棵树,它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呢?那又会是怎样美好的历程呢?

  教学反思

  今天我执教了《那一定会很好》这篇童话故事,文章内容有趣,含义深刻,在教学时我以学生特点及单元目标为依据,做到以生为本,落实目标,提升素养。鉴于此,我的课堂呈现出了以下特点:

  一、抓住主线,凸显主题

  《那一定会很好》一文中,“那一定会很好”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这也就成了文章中的主线,教学时我抓住这一主线展开,引导学生默读找出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四句话,并弄明白了这四句话分别是种子、大树、手推车、椅子的想法,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自然而然将学生引入课文之中,感受他们为人民服务的快乐与舒服。

  二、引导质疑,促进提升

  常言说:学贵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在学习时引导学生质疑非常重要。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引导学生预习课文,让学生先将课题读两遍,说出初次读课题的想法,此时孩子们的想法是好奇的,也是发自内心的:什么一定会很好?“那”指的是什么?等问题油然而生。学生们会带着好奇走进课文。当读了几遍课文后,又引导学生质疑,此时就不单单停留在对课题的质疑,而是深入到对课文的理解之中,步步深入,了解学情,真正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教,孩子们在质疑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提问。

  三、读演结合,激发兴趣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没有做过多的讲解,而是放手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本组最感兴趣的一次变化历程读一读,演一演,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孩子们兴趣高涨,小组长分工安排,组员们默契配合,声情并茂地朗读与栩栩如生地表演将学生带入情景之中,在读与演中展开想象,亲身体验,感受种子的坚持不懈,大树、椅子、木地板的无私奉献,在评价之中又一次将文本的理解深化。

  四、展开想象,获得启示

  童话故事富有想象,在教学时我也紧抓这一点,在学生读文中引发学生的想象,在想象中受到启示。如课文引导学生想象种子在泥土中的难受及生长时的努力,体会愿望的实现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想象手推车装着东西跑来跑去的快乐以及椅子看似休息,却还给人们提供方便,感受它们在奉献中获得快乐的心情。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读童话中受到启示,这也就达到了童话教学的目标。

  在看到优点的同时我也感到了课堂中的不足:

  1、学生在评价种子的表演时很精彩,不但从动作中体现心理,还从神态上进行了评价,如果此时再让另外一个学生演种子,其余学生朗读,相信种子那种为了实现愿望的不懈努力的精神一定会在孩子们的心里扎根、发芽,学生对读演结合的学习方法也会掌握的更熟练。

  2、因为本节课容量太多,因此对含有“那一定会很好”四句话的朗读上欠缺,致使孩子们不能真切地体会到大树、手推车、椅子的心情。

  3、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组长分工明确,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这是一大进步,可在汇报之后,一节课结束时,不能对小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小结,使孩子们小组学习仍处于盲目状态,如果在课末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小组长对各组学习进行一个小结,对各位组员的表现进行点评,教师适当引导,相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会得益于法,今后会运用此法,使小组学习落在实处,并走向成熟。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瑰丽” “酷似”“盛誉”“快慰”“姗姗来迟”“屡屡夺魁”“奉为至宝”等词语的意思。

  3、读课文,弄清楚课文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所讲的故事生动形象,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我”在发现中国石的过程中的表现及大家看到后的做法,抓住“我”的表现——“注视”、“不禁喊”,连长拿出装军功章的盒子,文书在上面写上金字,嘱咐我要精心保管等,体会驻守在戈壁滩上的战士们的强烈的爱国之情,并从中受到感染。

  三、学校及学生情况分析

  1、这篇课文距离学生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老师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充分使用所有的识字方法识字。采用不同的读文方式,让学生尽快熟悉课文。再采用自读,同桌、小组合作读的方式读准读通课文。重点指导:“姗、视、酷、偎”在书写时要多加指导;“戈、繁、存、览”指导学生找准部首。

  2、课文重难点突破:教学中,指导学生把“我”是怎样发现中国石的句子画下来,说说哪些词语是重点,由于文中多处使用引号,可以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老师注意恰当的引导,把战士们对祖国的爱表达出来。

  四、课前准备

  1、老师准备:生字词卡片、中国地图。2、学生准备:查找戈壁滩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设计

  (一)导入。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看了《中国石》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中国石”在哪儿?它是什么样子的?为么叫它“中国石”?它是谁发现的?怎么被发现的等等)

  (二)范读课文,了解大意

  1、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将课文朗读一遍。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了驻守在戈壁滩上的“我”拣到一块酷似祖国版图的

  中国石”,“我”和战友们都很珍爱它。)

  (三) 初读课文。

  1、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你不认识的字。

  生:学生大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2、按“预习”要求,了解戈壁滩上的一块石头,边防军战士称它为“中国石”,这是为什么?看看哪些自然段是写作者拣到“中国石”的经过的,哪些句子是描写“中国石”的样子的,画上记号。

  (驻守在戈壁滩的解放军战士,拣到一块形状和祖国版图相似的石头,十分珍爱它,所以称它为“中国石”。)

  3、自由读课文。在老师的辅导下结合句子的意思,通过查阅工具书,自学(可同桌议论)生字新词,并正音正字。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检查学生能否读正确。

  [评析: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小组合作学习,逐步解决了不认识的字。]

  (四)精读课文

  1、默读思考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2、具体写拣石和发现“中国石”经过的是哪几个自然段,课文可分为几段? 讨论归纳。

  3、 通观全文,在了解本课主要事件基础上,读懂每个自然段,练习概括自然段段意。

  提示:一种方法,确定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一种方法,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的。

  步骤:先了解自然段共几句话;再了解每一句话说了什么;再看哪一句是主要的,并画上记号。概括自然段段意时,可以摘录原句,可以把重点词语、短句拼凑成一两句话,或根据主要内容,编写段意。

  [评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的培养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但是学生如果在教师的有序的指导下那么这种能力的形成就变得容易的多了。]

  (1)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自然段:战士们常常拣石头,还举行“赛石会”。

  第2自然段:一个初夏的早晨,我奔出营房拣石头。

  第3自然段:我把可心的石头一颗颗拣起来。

  第4自然段:赶车的小姑娘邀我去珍珠泉洗石头。

  第5自然段:我们舀泉水洗石头,发现一块像祖国版图形状的“中国石”。

  第6自然段:“中国石”正像祖国版图——傲然挺立的雄鸡。

  第7自然段:“中国石”表面皱痕与祖国大陆地貌相似。

  第8自然段:大伙精心保管“中国石”。

  第9自然段:“赛石会”上,“中国石”赢得了“宝石”的盛誉。战士们感到祖国就在我们身边。

  (2)引导讨论划分结构段:

  提示:①内容一致或紧密相关的应归并为一大段。(一般表现为相关的地点、相同的时间或较集中的情节。)②个别自然段跟其他自然段既不好保持一致,也不紧密相关,有独到的意思,就单独“提升”为一大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战士们常常拣石头,还举行“赛石会”。

  第二段(第2~8自然段):我拣到一块“中国石”。

  第三段(第9自然段):战士们喜爱并精心保管“中国石”。

  (3)议论一下为什么这样分段:

  ①第1自然段为什么需要独立成段(第一段)?

  (第1自然段是文章的开头,它交代了两点:战士们驻守的戈壁滩上,沙海和碎石是环境特点。因此,战士们拣石、赛石就成了他们的重要活动内容。这一段既交代了事情发生的环境特点,又总括说明课文的主要内容,给“中国石”的故事做了铺垫。)

  ②为什么第2~8自然段可以归并为第二段?第9自然段为第三段?

  (第二段从第2~8自然段,写了拣“中国石”的经过及大家对它的珍视。第三段,也就是第9自然段,写了“中国石”成为大家的至宝。从时间和地点的转换上,也不难看出两个段落的不同:前者是一个初夏的早晨,地点在营房以外的大漠之上;后者是在“我”拣到“中国石”之后,已经回到了哨所,以及“在以后”的“赛石会”上,“中国石”屡屡取胜和对大家的鼓舞等,是哨所里的活动。)

  [评析:不单单让学生了解怎样分段,而是在多种形式的配合下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这样分段,即方法比结果更重要。]

  (4)小结。

  根据表达的需要,文章一般都要分段。学习分段,归纳段意,是读懂全文,领会内容的必要手段。练习好分段、归纳段意,重要的是要先通观全文,了解全文大意,再认真读懂每一个自然段,通过归并自然段,划分段落;再从自然段的归纳、提炼中,抓住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写出大段段意。

  (5)质疑问难后,指名读课文

  评析:注意自然段、特别是大段之间,停顿时间要长些。]

  (五)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交待了什么?(交待了我是什么人,我们生活的环境,“我”成为石头迷的原因。)

  2、我们驻守在什么地方?(戈壁滩)戈壁滩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谁能用课文中的词句来回答?联系上下文想想“举目”是什么意思?(抬起眼睛看)“漫滩”换个词语来说就是什么?(遍滩、全滩)

  [评析:把生活中的感知带到课堂中来,让学生介绍自己掌握的有关戈壁滩的知识,使学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我”怎么会成为石头迷的?

  4、齐读第一段。

  (六)识记生字字形,书写生字

  [评析:让学生选自己认为难写的字练习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写的很有兴致。]

  (七)作业: 朗读课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三年级语文《钻石》教案03-23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09-09

小学三年级语文的教案03-31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09-28

小学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4-21

小学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28

小学语文三年级《恐龙》教案04-07

《观潮》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04-20

精选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04-14

小学三年级语文检阅的教案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