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赶海》教学设计?汇编
《赶海》名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的生字词,认识叹词,体会所表达的情趣;
2.学习概括自然段的意思,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赶海的无限乐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概括课文的大意
1.借助文后生字的注音,尝试读通课文。
在学生练习朗读后,教师引导学生逐段朗读,就语句中的生字词进行重点指导。
例:指导书写“暑假、舅舅、俘虏”三个词语中易错的生字。
2.指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教师提示:可以借用自然段中的语句;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为一句简洁的话。
交流点评,例句:(1)我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2)我来到海边,追赶浪花;(3)人们赶海时的情景;(4)赶海的人们回去了;(5)我边回边唱歌。
3.根据段意,说说这篇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引导学生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首尾用同一首歌来呼应;按“来到海边;人们赶海;人们回去”的事情发展顺序写。
教师提示:阅读一篇文章,要大概了解写了什么,并且整体上把握写作的顺序和文章的结构,这样有助于我们深入地阅读理解。
板块二:感受赶海的乐趣
1. 读课题,让我们随着人群一起去赶海吧!
2. 海滩上有各种各样的海货,谁能用个恰当的词,让它们成为你的“战利品”?
(1)出示填空:____螃蟹 ____海鱼 ____贝壳
学生填写后出示:捉螃蟹 捞海鱼 捡贝壳
所填写的三个词有什么特点?(都是动词,都是提手旁,指导书写。区别:捡与拣)
引导学生朗读,体会这三个词语的特点。如果写成:捉螃蟹 捞鱼 捡贝壳,读起来的感觉有什么不同?这样一改,就失去词语的节奏了。这三个词语字数相同,结构一样,读起来就节奏匀称,有一种声韵的节奏之美。
(2)继续出示:____海星 ____大虾 ____海螺 ____龙虾……引导学生填上恰当的动词。提示学生不可以重复用词,教师可以用动作提示,如:海螺藏在沙子里,怎么办?挖。
例句:摸海星,捏大虾,挖海螺,抓龙虾……
(3)出示句子: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很多人了,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
你体会到赶海的时候,有什么特点?(人多,热闹,喧闹,快乐……)
这句话怎么写出这种喧闹的特点的?(有的……有的……有的……排比的手法,让人感受到人多,事趣;一个省略号表明还有很多人,还有很多的有趣的事。)
指导学生通过节奏快慢的变化、声音高低的区别,读出那种喧闹、快乐的感受。
3. 我和小伙伴们也去赶海了,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吧!
(1)学生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后半部分。
读后,问学生:这次赶海,你有什么感受?(教师归纳到一个“趣”字)
谁能通过朗读,把这个“趣”字表达出来?
(2)学生再次朗读,教师巡视,作个别指导。
(3)出示: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学生读后,问:这句写什么?(我摸到了一只海星)
教师可以范读,突出:摸呀摸呀,嘿,被我抓住了!
引导学生体会:
“摸呀摸呀”,词语的重复,体现摸的时间长,摸的一种乐趣;
“嘿”,表达出什么?(惊喜之情)
“被我抓住了”,比较:我把一只小海星抓住了!(被字句更加突出我的那种惊喜和乐趣,因为我是在海水里摸,大海捞针,一般很难摸到游动的东西。但是我居然摸到了一只小海星,出乎意料的欢喜!而我把一只小海星抓住了,似乎是我事先知道是一只小海星,再去抓,就完全没有了那种惊喜的感觉了。)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出示: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我走过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
这句写什么?(一个小伙伴捉螃蟹)
哎,表达出什么?疑惑,好奇。比较“哎”读第一声、第四声时所表达的不同的情态。(第一声表示惊讶,哎,你真行!第四声表示遗憾、悔恨、懊恼。哎,早知如此,我就不去了去!而这里,可以读第二声,表示一种疑惑、好奇。)
理解“束手就擒”,理解“擒”的意思,比较与“抓、捉、拎”等词语的不同。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要读出那种紧张、有趣的语气来。
(5)出示: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这句写什么?(我俘虏了一只大虾)
咦,表达出什么?(突然之间的奇怪,疑惑。)
哦,表达出什么?(一下子明白了。)
比赛朗读,看谁能体会到赶海的乐趣?指导读出轻快、活泼的语气。
(6)连起来练习朗读这3段话,或者分3位学生朗读,进一步感受情趣。
4.这3句话与第1句话有什么联系?(总分关系)
5.出示第4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说说写了什么?(赶海的人们离去了)
(2)这时的海滩有什么特点?(平静)
(3)作者怎么写出这个平静的?(直接描写;借写海鸥飞翔来写海滩的平静,还衬托出一种宁静的美。)
(4)指导朗读,体会平静之美。
6.现在,谁能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什么叫“赶海”?(人们趁海水退潮的时候,到海滩上去淘海货。)这个“赶”字表达出些什么?(争先恐后,抓紧时间,急切,因为潮水上涨了就不能在海滩上了,必须抓紧时间。)“赶集”也是这个意思。
板块三:体会叹词的情趣
1.出示句子:
(1)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2)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
(3)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
(4)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
这4个句子中都有这样的词:嘿,哎,咦,哦。这些词表示感叹或者应答,就叫“叹词”。叹词在句子中能表达特别的情意。一起读一读,感受一下。作者就是借助这些叹词吧内心的惊喜、疑惑、好奇、恍然大悟等情意表达了出来。在朗读中,我们要注意体会这些叹词所蕴含的特定的情态、情意。
2.出示其他文章中的句子,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叹词表达的特殊情意、情趣、情态。
(略)
3.指导学生尝试运用叹词。根据上下文,体会情景,填上恰当的叹词。
语文课上,王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回家当着爸爸或妈妈的面,大声说:“爸爸(妈妈),我爱你!”嘻嘻,居然有这样的作业!大兵边走边琢磨着怎么完成这道题。哎,都男子汉大丈夫了,怎么说得出口哦!回家一看,爸爸正坐在沙发上看足球赛。大兵哎边上看了一会儿,憋足了劲,走到爸爸身边说:“爸爸,我爱你。”嗯,爸爸愣了一下,瞪着眼睛问:“你没事吧?”大兵一肚子委屈,哼,早知道就不说了,“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哦,你不早说啊?”爸爸哈哈地大笑起来……
学生填写,交流,体会当时的情景;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赶海》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能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中词语的借代意义。
4、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阅读理解二、三两小节,体会赶海的“趣”。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多媒体课件
主要板书计划
赶海
流花回头 追浪花
趣 抓螃蟹
捉、捞、捡 捏“俘虏”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抄写词语
学唱歌曲《大海啊,故乡》,《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提问:你见过大海吗?出示句式:_________的大海,说说大海。谁知道潮水退了以后,海滩上有些什么呢?
2、 书课题:赶海
3、 揭题:大海退潮以后,人们赶到海潮上捉鱼虾、抓螃蟹、捡贝
等叫赶海。
4、 学生齐读课题。
(1)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
①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思考;小作者赶海时,遇到哪些有趣的事?
②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认读;指名分节读课文;
③读了课文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深刻印象?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板书:趣
(3)阅读理解
二、学习第一节
1、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
2、引读课文:
理解“每当……,便……”谁会换种说法,说说这句话的意思。这一句式的作用。
过渡:赶海是多么有趣,让我们和小作者一块儿去海边玩玩吧!(多煤体展示一下情景)
三、学习2—4节
学生自由朗读2—4,找出哪些词句让你感到特别有趣?为什么?读好句子。
自由交流
(一)第二小节
1、划出表现“我”急切心情词语;初到海边,我看到哪些有趣的情景?
2、交流
一个“闹”字写出了“我”赶海的急切心情
初到海边,“我”看到不时回过头来的浪花;人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画出动词
3、读体会:人们赶海时的热闹和用词准确,思考:这些动词可以互换吗?为什么?
4、作者写退潮时,哪些语句写得好?为什么?
(二)第三节
1、在海边,哪几件事使我觉得很有趣?
2、交流
3、理解
“我”为什么兴奋?又是怎么做的呢?
比较“摸呀摸呀”与“摸呀”有什么不同?指导朗读这个句子,体会作者兴奋的句子。
小伙伴捉螃蟹怎么有趣?
指导看文中插图,让学生体会“我”和小伙伴的快乐心情。
出示句子:我轻轻地伸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军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联系上下文理解“武将”一词的意思。“武将”指的是什么?
四、一、五两节
1、联系上下文理解“满载而归”、“战利品”的意思。人们都有些什么“战利品”呢?(课件示)
2、交流
3、引读第五节,出示课文第一小节,提问:课文用歌曲开头,又用歌曲结尾,表达了小作者怎样的感情。
五、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得特别有趣?读给大家听听?
3、作者回忆了童年赶海的哪些趣事?表现了小作者怎样的感情?
4、齐唱《大海啊,故乡》
六、指导写字
1、分析字形,教师范写
2、用钢笔描红
七、作业
【三年级下册《赶海》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赶海》名师教学设计03-16
三年级下册课文《赶海》教学反思04-05
谁有三年级下册《赶海》的教案?03-30
语文三年级下册《赶海》教案02-03
三年级语文下册《赶海》教案05-04
课文《赶海》教学反思03-14
语文赶海教学反思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