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剪枝的学问》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1-04-12 14:51:13 三年级 我要投稿

《剪枝的学问》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剪枝的学问》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剪枝的学问》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8篇)

  《剪枝的学问》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本课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在阅读实践中有自读、精思、感悟、鉴赏、吸纳,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自主探究中感知、感悟。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自主提问,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读题,引导提问:同学们,看了课文,你想说点什么?

  (生提问,师帮助整理并板书:谁剪枝?剪枝的学问是什么?什么是剪枝?为什么剪枝?怎样剪枝?剪去什么枝?)

  2、师表扬学生会提问,并指出这几个问题正是本课学习的主要目标。

  [这一过程,让学生在开放的氛围中积极思考,大胆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二、初读感知,自主探究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小节。

  2、检查初读。

  师:谁想读一读你会读的生字词?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读生字词,同座位互相帮助学习生字词。指名读,师相机点拨。(“疯”注意读准后鼻音;“禁”是前鼻音。)

  3、师:谁愿意来读一读课文的每一节?老师要请几位同学读?(五位)其余同学重点听听字音是否读准确,句子是否读通顺了。

  4、师:通过读课文,同学们对哪些问题已经清楚了?(同座位讨论。)

  5、汇报交流。

  师:通过初读,同学们就已经有了这些理解,真了不起。让我们再来仔细读一读这些语句,好好体会。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学生字词,带着自己的问题自主阅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生生、师生的交流互动中探究。]

  三、精读分析。交流感悟

  1、根据师生共同筛选出的主要问题,精读主要小节,抓住关键词句和重点语段,理解文章内容,引导体会“剪枝的学问究竟是什么?”

  2、自读1、2自然段,划出描写“王大伯是个什么样的人?”的词句。

  师:什么样的人是种桃能手?(在种桃方面很有研究)

  师:王大伯是种桃能手,你是怎么知道的?(抓住“远近闻名,总是那么大,那么甜”这几个词指导学生读好。)

  3、出示“我”的问话:“王大伯,……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

  师:对这位种桃能手,“我”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抓住“挥舞”、“一根根”体会王大伯剪枝剪得多;抓住“我”的问句中“怎么啦?”“干吗”“好好的枝条剪掉”来理解“我”的焦急,对王大伯剪枝做法的不理解之情。)

  师:这句话该怎么读?(同座位互读,指名读)

  [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朗读、品析,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体验,激励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4、默读第三节,边读边思考:从王大伯的话中,你了解到剪枝有什么学问呢?

  (1)四人小组围绕主要问题“王大伯剪枝的学问是什么?”展开讨论;师巡视,下到各小组倾听。组织学生汇报,引导交流。

  (2)师:王大伯剪去的是什么枝条?留下的是什么枝条?

  (3)师:王大伯对这两种枝条的态度怎样?联系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

  (4)出示第三节,试着读一读王大伯的这番话。

  (5)师:看来,剪枝真是有学问啊!你读懂了吗?

  自主选择读书的伙伴,分角色读。

  (6)师:可是,“我”对王大伯的话为什么会“将信将疑”?你有什么想法?

  [让学生在自我阅读后获得独立感悟,在此基础上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促进师生在彼此的聆听和诉说中进行心灵的对话、思维的碰撞,从而获得深层次的感悟。]

  5、后来,“我”相信了吗?读一读最后两小节。边读边想想,你是如何体会到的?

  (1)读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对有关句子进行批注。

  (2)组织学生在组内和全班交流自己的体会。(抓住“春天”时桃花盛开的语句,即“春天到了,……飞舞”这三句话,抓住暑假时走进桃园看到的景象,即“啊,只见一棵棵桃树上……脸蛋”,引导学生品读。体会正是由于“剪枝”,使得桃花开得茂盛,桃子结得大而多。)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在这一环节中充分尊重学生,“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通过边读边思、读后批注、进一步贴近文字,与文本对话,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四、研读拓展,促使内化

  1、出示四个词语: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

  师:看看这几个词,这篇课文学完了,你认为应该怎样读?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让学生自己先试着读一读、说一说,再采用学生自荐读、对比读、小组推荐读等形式来读,读中体会“我”的心理是怎样变化的?)

  2、师:看来,剪枝的确是有学问的,用自己的话说说剪枝的学问是什么?(引导学生发散思考:“减少”是为了“增加”;去“伪”存“真”,去“杂”存“精”;有所失也会有所得……)

  3、拓展作业: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发现有哪些现象,哪些事情中隐含着这样的道理?请将自己的发现写下来,多多益善。

  [引导学生抓住分散在课文中的能够表情达意的词句进行研读,促进学生在回味品析中领悟到课文内容中蕴含的道理;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思考、发现和探索,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

  《剪枝的学问》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理解“疯长”“光鲜红润”“仿佛胖娃娃的脸蛋”等词句的意思,能用因果关系(含倒置)的关联词语,归纳相关内容;

  2、指导依据提示语的提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方法:

  1、找出课文中“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等心理活动的词语,联系课文体会“我”当时的心情,并体会课文内在逻辑联系;

  2、通过应用巩固抓关键词和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内容的学习方法;

  3、在读讲中,学习运用正反法反复说明道理的方法。

  态度、情感、价值观:通过阅读、理解、感悟,明白剪枝的学问的两层含义:

  (1)剪去无用的枝是为了来年结出更多更好的桃子;

  (2)“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剪枝的学问的第二层含义的体悟;

  2、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描写心理变化的词语,了解内在逻辑联系及表现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求得学问:

  1、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第26课《剪枝的学问》,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人,他就是——(王大伯),他是一位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他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

  2、(打乱顺序图)看看这几幅图,排列的顺序对吗?(指名说)

  应该怎么排呢?为什么?(出示正确顺序和提示)表扬:真会观察,善于思考这应该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3、会用所给的提示,说说课文内容吗?

  评价:看来,一件事情的发展是有先后顺序的,我们可以根据时间的变化来把事情叙述清楚。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讨剪枝的学问。

  4、打开语文书,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剪枝的?能找到吗?(2-3)好,自由地读一读

  直接写剪枝有什么学问的句子有吗?再读读2-3自然段,用笔画出来。(指名读 出示)谁来说?

  5、这是王大伯说的一番话呀,你们懂吗?用这样的句子说一说。

  (出示填空:剪去______枝条

  留下______枝条) 剪去就是“减少”(板书)

  只有一种说法吗?还有谁会说?

  如果有学生光说粗壮的枝,引导:就是因为它长得粗壮吗?是啊,剪去的是这些只吸收营养,不结果实的枝条。

  相机理解“疯长”:你懂吗?对,一个劲地长枝长叶,这有什么不好?

  引导:不懂没关系,这是我们平时生活所不熟悉的,老师也是通过了解才知道的。(板书:养分)枝叶长那么密,那么严严实实,挤挤挨挨就怎么样?太阳光?空气流通?(板书:光照、通风)没了光照、通风,就可能有——(虫害 板书)

  总结板书:是啊,有了疯长的枝,果实就不多不好了!

  6、小结:王大伯的话告诉了我们有关剪枝的学问,咱们可要多读读,记住它。

  记忆很讲究方法,王大伯说了几句话?(2句)

  从正面说的是——(第一句),第二句从——(反面说)

  掌握方法,看看谁能最先记住。

  王大伯还说了什么?

  出示:王大伯抚摸着那些留下的枝条,充满信心地说:“来年就靠它们结桃子 !”

  谁会读?

  评:你看看王大伯怎么说的?你充满信心了吗?信心不够,顶多五分信心!现在十分信心,现在是信心百倍!信心满满!

  7、他这么有把握,到了春天就已经看出来了!

  引读:(出示图片)春天到了,我来到王大伯的桃园,那里桃花全都——(开了),仿佛片片——(红云),浓郁的花香引来了——(无数的蜜蜂),它们欢天喜地地——(在花间飞舞)。

  8、花开得这样好,桃子一定差不了!快找找课文里的话。(指名读,两句话出示)

  (请读的人)能说说看你读了这段话有什么感觉吗?从哪里感觉到的?

  体会词语:“一棵棵、挂满、一个个”

  “光鲜红润”,见过光鲜红润的桃子吗?(出示图)能说说吗?

  评价:对,这就是抓关键词体会课文内容。(还有其他感觉吗?从哪里感觉到的?)

  适时板书:多 大 好 甜

  谁能通过朗读,把这样的体会表达出来吗?

  评:桃子不够多!还太少,要能一眼看上去树上就满是桃子!桃子是多了,不诱人!现在我仿佛看见成片的桃子正向我们张开笑脸呢!

  评:你看,朗读是可以帮助我们体会课文内容还能给我们带来乐趣。

  9、(出示填空:结出______果实)(出示填好空)你有什么发现吗?

  引导:剪枝是在减少,这儿桃子更多更好,这其实就是——(增加)板书

  二、抓词语,读体会:

  1、这篇课文还处处写到了“我”,从王大伯剪枝开始,到春天里桃花盛开,再到夏天硕果累累,都写了我的什么?默读课文,思考思考(心理活动)

  引导:若有说到动作、语言,每个部分都写到了吗?

  请同学们把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词语圈出来。(指名说)

  出示:满怀好奇 着急 一脸疑惑 将信将疑(意思就是?)

  盼望 又惊又喜

  2、请同学们再读读这6个词语所在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体会“我”的心理变化。想一想这些变化都是因为什么而发生的?

  (学生自由读)

  (1)在哪句话里出现了?(指名读)

  “满怀好奇”什么?(指名说)

  评价:能准确地联系前面的课文来理解,真会学习!

  (出示: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他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

  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段话(指名)你还满怀好奇什么?

  能用这样的方法来体会体会剩下的心理变化吗?

  (2)哪里说到了?(指名读句子)“一脸疑惑”什么?(指名说)

  (出示:我着急地问:“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

  这句话会读好吗?有一个词提示我们可以怎么读好这句话。(着急)谁来试试?

  评:你是在心平气和的说;你有疑问,但不着急;不仅着急,还在为王大伯担心呢!

  顺水推舟:同学们,这些在“我”眼里好好的枝条,在王大伯眼里呢?(无用的)(标出来)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将信将疑”怎么理解呢?

  对什么是又相信又不相信?为什么相信?为什么怀疑?

  (4)读“盼望”一句话

  引读:看着满树的桃花——(我盼望着这朵朵桃花能早日变成又大又甜的桃子。)

  (5)又惊又喜表示惊和喜是并列的,“我”惊什么?喜什么?

  引导:请大家再联系前面的课文,王大伯开始是——剪枝,照理说枝都剪了,桃子结的地方就少了,可结果却是——非但没减少,反而增加了,而且还结得更好!惊讶不惊讶?

  喜的是?(王大伯的话还真有道理,说得没错)

  齐读

  3、收拢:你看,课文把“我”的心理变化写的非常具体,从好奇、怀疑到半信半疑再到又惊又喜,这个过程就是随着桃园的变化而变化,更是映衬了王大伯剪枝剪得有道理。

  4、同学们,课文中的“我”明白了王大伯说话的道理,你能明白吗?请用笔在课文后空白处写写你的感想或者你的收获。

  (出示关联词语“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全班交流:谁愿意和大家来一起分享?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多少 舍得)

  小结:通过学生发言归纳:有的时候减少是为了收获更多。

  《剪枝的学问》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3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我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启示我们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简介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第二、三自然段写我在果园看到王大伯等人在剪枝,非常奇怪,经询问,了解了剪枝的原因。第四自然段写春天来了,桃花盛开,我盼望花儿早日结果。第五自然段写桃子丰收了,我在惊喜的同时真正的理解了王大伯的话。课文的重难点是把握我的心理变化,了解剪枝给人的启示。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网络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生字。

  一、导入新课

  1、板书:剪枝。你知道什么是剪枝吗?(拿把剪刀给小树修修剪剪。)

  2、如果见到种果树的农民伯伯剪枝,你有什么问题问问他吗?

  3、劳动中的知识也不少,我们今天就来了解剪枝的学问。揭示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后自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子多读几遍。

  (2)大声读课文,不理解的词语下打个问号,并尝试联系上下文想想它的意思。

  (3)边读边思考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

  2、检查自学效果

  (1)检查词语朗读情况:

  剪枝

  挥舞

  盼望

  疯长

  夺走

  靠

  红润

  仿佛

  胖娃娃

  脸蛋

  不禁

  远近闻名

  充满信心

  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

  将信将疑

  又惊又喜

  指名读词,注意前后鼻音及多音字的字音,相互问问说说词语的意思。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朗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教师抽查,比一比,谁读得最棒。

  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并选择段落赛读。思考每个自然段的大致意思。

  (3)尝试理清课文层次。友情提示:找到季节变化的关键词,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一(1)简介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

  二(2、3)写我在果园看到王大伯等人在剪枝,非常奇怪,经询问,了解了剪枝的原因。

  三(4)写春天来了,桃花盛开,我盼望花儿早日结果。

  四(5)写桃子丰收了,我在惊喜的同时真正的理解了王大伯的话。

  3、朗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生字

  1、分析字型,说识记方法。

  2、指导书写:剪、夺、蛋、禁、靠注意上紧下松,挥、仿、佛、娃左窄右宽,疯注意两笔竖撇要写好,不能过于倾斜。

  3、学生描红,仿影,临写。完成习字册。

  4、教师矫正学生握笔姿势、写字姿势。

  四、作业设计

  1、组词:仿访

  佛扶

  枝技

  挥辉。

  2、读熟课文。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精读课文,感受我的心理变化。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字组词。

  2、听写词语: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

  又惊又喜

  (尝试用上这些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王大伯是种桃能手,从哪里可以看出?(远近闻名、总是、大、甜)

  换词理解能手(能人)、远近闻名(人尽皆知、家喻户晓)。

  (2)读好这一段,在评议中明白该读出敬佩的语气。

  过渡:如果此时王大伯出现在你眼前,你有什么问题问他吗?

  2、学习第二段

  (1)我跟你一样好奇,板书:满怀好奇,带表情读好这个词语,略皱眉。

  (2)怎么他的桃子就能结得那么大,那么甜呢?跟着我一起去看一看,问个究竟。

  (3)自由读一读第二段。

  (4)我看到了什么?(读出相应句子)只见后面都是我看到的情景。

  用个词语概括这番情景。(我看到王大伯他们在剪枝。)

  (5)再读,说说还从这写内容中读懂了什么?

  (剪枝动作熟练、潇洒;慧眼识枝能一眼分辨出有用枝和无用枝,经验丰富;剪掉了许多的枝条)

  (6)好好的枝条被剪掉,我看到后的心情或者说表情是什么样的呢?读他问王大伯的话,你可以理解当时的他。

  出示: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

  指导朗读,注意读好怎么、干吗、啦、呢等语气词,读出两个问号表达的当时的心情、神情:着急、不理解、一脸疑惑等。板书:一脸疑惑

  (7)看到我一脸疑惑的样子,王大伯把剪枝的原因告诉了我。同桌一问一答,说清原因。

  (8)指名直接对话表演。

  (9)从王大伯的说明中可以看出:他剪掉的是什么枝条?为什么剪掉它?他留下的是什么枝条?对留下的枝条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

  (10)王大伯对不能结桃子的枝条咔嚓咔嚓地剪去,对能结桃子的枝条抚摸,充满信心的说,真不愧是个种桃能手啊!分角色朗读对话。

  (11)我听了王大伯的话,不再一脸疑惑,出现了什么变化?板书:将信将疑

  结合课文理解将信将疑:半信半疑,一半相信,一半怀疑。

  为什么我会将信将疑呢?(种桃能手不会做不利于桃子丰收的事,但剪掉了枝条,桃子不就少了吗?)

  (12)指导读好将信将疑时心里想的话。

  3、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一读

  (2)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播放图片欣赏美景。(蜂在花中舞,人在树下戏)随机说上几句古诗赞赞眼前景象。

  (3)此时的我最盼望什么?

  (4)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语气轻松、愉快。

  4、学习第四段

  (1)桃树春天开花,夏天结果。所以暑假一到,我就来到了王大伯的桃园。这时的我看到了什么景象呢?指名读相应语句。只见后面都是我看到的情景。

  (2)王大伯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3)看到这些桃子的我心情怎样?(惊讶、高兴,即又惊又喜)

  (4)读好啊这个语气词中代表的感情,再读我看到的景象。

  (5)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

  惊的是:大伯的预料成了现实,剪枝果真实现了丰产;喜的是:桃园丰收了,结了那么多光鲜红润的大桃子。

  (6)此时的我不禁想起什么?指导读好最后一句话。

  (7)现在的我还将信将疑吗?我明白了什么?

  (小结:看来减少是为了增加啊。这劳动中也藏着丰富的学问,我们可得好好向生活学习,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呀。

  (8)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说说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

  学完课文后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怎样判断无用枝?怎样剪才合适?等等)

  2、小结: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留心周围事物,并且善于思考,就能发现生活中的规律。

  四、作业设计

  1、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减少是为了增加的典型事例。

  2、语气词练习,填一填,读一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附板书:

  26、剪枝的学问

  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

  将信将疑

  又惊又喜

  《剪枝的学问》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4

  设计理念:

  1、以情为基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语文的重要特点是“情”,注重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教学从情入手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师全情感染下,学生切己体察、感同身受地与文本对话。

  2、以读为主线,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本文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知道“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3、悟为强音,加深学生认知的深度。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感悟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课堂行为,并影响和改变学习的质量。因此,教学中我通过文字信息“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等让学生从材料中去接收、挖掘、内化,在感悟中自然而然地理解出文字的含义,品味出字里行间的意境。

  文本解读:

  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我”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启示我们:“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

  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以“我”“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的心理变化为线索,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娓娓到来。最后,“我”的感悟写得含蓄蔚籍,虽未一语道破,但读者心中自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剪枝是为了来年能收获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学会取舍,向有经验的人学习。

  教学重点:

  从三次进桃园的所见所感中领悟蕴涵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民乐《苗岭的早晨》。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解读课题

  1、同学们,有句俗话说得好:生活处处皆学问。学问的意思就是——知识。你的.学问都从哪儿来?(书本、老师、生活、父母……)其实获得学问的途径有很多,只要留心观察,我们会发现生活中的各个行业都有它的学问。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桃园,看看果农能教给我们什么学问。

  2、师指板书,谁来读一读课题?

  3、剪枝究竟有什么的学问呢?我们不明白,小作者一开始也不明白,后来他三进桃园,经过王大伯的介绍,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终于弄明白了。

  4、出示: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

  (1)、老师带来了四个词语,你会读吗?这四个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

  (2)、这四个词就是小作者三进桃园,弄明白“剪枝的学问”的过程中发生的心理变化。

  (3)、同学们,读词和读课文一样也要读出感情,比如(师范读)会读吗?(指名读)

  (4)、带着你的感受一起读一读,好吗?

  二、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1、早就耳闻王大伯家种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我很好奇,他是用什么办法让桃子年年丰收的呢?于是去年冬季的一天,我满怀好奇地走进了桃园,可眼前的一幕让我一脸疑惑。

  (1)、“我”看到了什么?小声地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①、指名说。怎么剪的?接着往下读。

  ②、“咔嚓、咔嚓”、“剪刀挥舞”说明了什么?读出你的理解。如果是你,也能剪得如此娴熟吗?这正说明了王大伯经验丰富。

  (2)、而“我”的疑惑是什么?(指名说)此时是什么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来问问王大伯吧。

  是呀,这么好的枝条剪下来,能不让人心疼吗?(再指名读)

  (3)、体会的好就一定能读好,让我们一起读第二自然段。

  2、看到我一脸疑惑的样子,王大伯又是怎样解开“我”心中的疑团的呢?

  (1)、指名读王大伯的话。(出示)

  ①、王大伯剪掉的是什么枝条?(“只吸收营养,不结果实”、“疯长”、“夺走养分”)

  ②、王大伯一眼就能识别出这些枝条,如果是你能识别出吗?这不正说明了王大伯经验丰富,不愧为种桃能手吗?

  ③、同桌分好角色,一人读“我”的问,一人读王大伯的答,来练一练两人的对话,马上老师请人上前表演。(1—2组表演)

  (2)、接着,王大伯又是怎么做的?

  ①、指名读后出示。

  ②、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抓住“抚摸”、“充满信心”去理解)

  正因为王大伯经验丰富,他才充满信心地说——(引读句子)

  ③、王大伯通过他的语言、动作向我解释了剪枝的原因,我们再一起来读读他的话。(齐读王大伯的话)

  (3)、听了王大伯的话,你信吗?

  ①、信。为什么?(王大伯是种桃能手、总是那么大,那么甜)看来你是王大伯忠实的“粉丝”,对他的话深信不疑,那你就用敬佩的语气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吧。

  ②、不信。为什么?(尊重学生的观点,不要急于否认)老师和你一样也不相信,正所谓“眼见为实”,我的怀疑是什么?(指名读)小作者和我们一样也是一半相信,一半怀疑,这就叫将信将疑。(分男、女生读句子)

  3、真的能象往年一样结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吗?为了揭开心中的谜团。春天,小作者再次走进桃园,这次他又有什么见闻和感受呢?让我们一起随小作者去看看吧。

  (1)、边欣赏边听老师读。

  (2)、你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3)、此时你最想说什么?能读出来吗?(齐读第四自然段)

  (4)、春华秋实,桃花谢了,就要结桃子了,这似红云片片的桃林该结出多少桃子呀,我站在树下入神地凝视着盛开的桃花会想什么?(指名2人读“盼望”的句子)

  4、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桃子成熟的夏季,“我”第三次走进桃园,看到了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课文最后一段。

  (2)、指名读看到的情景,再次走进桃园你有什么感受?(指名3—4人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句子,体会桃子的“大、多、甜”)

  (3)、小作者的心情是什么?他“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这又多又好的桃子是怎么得来的?

  小结:也就是减少了桃树上无用的枝条,而增加了桃子的产量。(相机板书:减少枝条,增加产量)

  (4)、不仅是种桃树,其他果树也需要剪枝,剪什么枝,留什么枝,怎么剪可都是学问,农业生产中的学问可真不少呀!

  (5)、除了桃子大丰收让小作者喜悦之外,还有一喜,想知道吗?齐读最后一句。

  ①、原来他还收获了一个道理呢,再读读去年王大伯剪枝时说的话。(学生自由读)

  ②、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是呀,这就是剪枝的学问,也正是王大伯在众多种桃者中成为能手的原因。现在你对王大伯的话还怀疑吗?而是深信不疑,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三、总结

  王大伯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深深地明白了减少无用的枝条,是为增加桃子产量的道理。因此他必须舍弃那些看上去粗壮的枝条,所以我们也要象王大伯一样学会取舍,其实这个道理还藏在我们生活的许多地方。比如小红想学舞蹈、又想学美术、还想学音乐,可是她发现这三门都学得平平,因此第二年她舍弃了其中的两门,花更多的时间学其中的一门,结果这门成绩突飞猛进,这不正验证了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吗?

  同学们,我们生活中的各行各业都有它的学问,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多向王大伯这样经验丰富的人学习,就一定会获得更多的学问。

  《剪枝的学问》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以“我”的心理变化“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为主线,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体会。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剪枝的学问,揭示“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懂得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

  教学重点:

  朗读感悟,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明白剪枝的学问,揭示“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出桃园之谜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剪枝的学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王大伯是一位——种桃能手,他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奥秘呢?所以,去年冬季的一天,“我”满怀好奇地走进了桃园想探个究竟。[板书:满怀好奇]

  二、初探桃园之疑

  1、在王大伯的桃园中“我”究竟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产生了什么想法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第2、3小节,边读边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体会。

  2、指导学生交流:

  (1)看到的:“……只见王大伯和几位叔叔正忙着剪枝。‘咔嚓、咔嚓’,随着剪刀挥舞,一根根枝条被剪了下来。”

  看到这情景你感受到了什么?(从“挥舞”中体会到剪枝技术的熟练,从“一根根”中体会枝条剪掉得很多)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此时你心中有什么疑惑?(生:王大伯为什么要将好好的枝条剪掉呢?剪掉了枝条还能结出那么多又大又甜的桃子吗?……)

  3、是呀,文中的“我”也感到很疑惑,听,“我”正着急地问王大伯呢!指名学生读“我”问王大伯的话,读出“我”当时的疑惑,从语气(着急)、表情(一脸疑惑)等方面进行指导评价。[板书:一脸疑惑]

  4、看到“我”一脸疑惑的样子,王大伯是怎么回答我的呢?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5、指名交流,出示王大伯的话。

  6、引导学生理解:

  (剪去的是只吸收营养,不结果实的枝条;如果不剪去这种枝条,就会影响其他枝条开花结果。)

  (抓住“笑了笑”、“充满信心”体会王大伯的自信)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且配上动作,模仿王大伯语气读一读。

  7、王大伯充满自信,可是“我”呢?(将信将疑)[板书:将信将疑]

  8、“将信将疑”就是说——(生: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不是肯定)有个词也是这个意思,那就是——(生:半信半疑)

  9、“我”究竟相信的是什么?怀疑的又是什么呢?指名学生交流

  (相信的是王大伯是种桃能手,他决不可能做不利于桃树丰产的事,再说他的话也确实很有道理)

  (怀疑的是:按照一般的推理,枝少了,桃子就少了,况且他剪掉的都是“好好的枝条“)

  10、指导学生读出“我”的将信将疑。

  11、指导学生分角色读2、3自然段。

  三、享受桃园之乐

  1、时间过得飞快,春天到了,王大伯的桃园里又一幅怎样的景象呢?咱们一起去看看。

  2、播放课件配乐(桃园美景欣赏)

  3、指名学生说说自己都看到了什么?

  4、出示第四小节1、2两句,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抓住“红云片片”“浓郁的花香”“无数的蜜蜂”“欢天喜地”体会桃花的多、美,以及桃树的生机。

  5、来到这样的桃园中你都在想些什么?又想做些什么呢?指名学生交流。

  6、文中的“我”也和大家一样呢!出示第四小节3、4两句,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抓住“奔跑着”“嬉戏着”体会作者与小伙伴嬉戏的欢乐,抓住“盼望”、“早日”体会“我”盼望桃园丰收的急切心情。

  四、感受桃多之喜

  1、暑假里,我又一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又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呢?学生自读课文第五小节,划出相关的句子,细细体会。

  2、出示第五自然段,指名学生交流,谈感受。

  (“一棵棵”、“挂满”:桃子多;“光鲜红润、仿佛胖娃娃的脸蛋”:体会果实的丰美)

  3、此时的“我”真是——又惊又喜,你知道文中的“我”“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呢?指名学生交流。

  (“惊”:大伯的话居然一点没错,预料变成了现实;“喜”的是:桃园丰收,结出了那么多光鲜红润的大桃子)

  4、指导学生朗读1—3句,读出“又惊又喜”的心情,特别指导读好语气词“啊”。

  5、此时“我”不禁想起了王大伯去年剪枝时说的那番话——出示第三自然段王大伯的话,齐读。

  这其中到底蕴涵着什么道理呢?播放剪枝录象,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奥秘。

  看过录象后,现在你明白了什么?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减少”是为了“增加”。(板书:“减少”是为了“增加”)

  王大伯的话还真有道理,剪枝也是有学问的。(再读课题)

  五、领悟生活之理

  1、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现还有哪些事例也包含着“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呢?

  (给月季花剪枝,来年长出更多的枝条,结出更多的花蕾。)

  (考试的时候不能想得太多,要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2、“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规律,发现奥秘,更好地生活。

  六、作业设计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发现有哪些现象、哪些事情中也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请将你的发现写下来。

  板书:

  26、剪枝的学问

  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

  “减少”是为了“增加”。

  《剪枝的学问》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6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剪枝是为了来年能收获更多的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处处有学问,要做有心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26课,齐读课题:《剪枝的学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文中的“我”前后几次进入桃园?分别在什么季节?指名说

  2、那么,这三次游园,给小作者带来什么不同的感受呢?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朗读课文,画出描者心理活动的语句。指名读

  适时

  相机板书: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

  二、精读课文

  师:让我们先跟随作者来体验第一次进桃园的经历。

  第一次进桃园(冬季)

  1、出示:去年冬季的一天,我满怀好奇地走进桃园,只见王大伯和几位叔叔正忙着剪枝。(指名读)

  2、“我”为什么满怀好奇呢?

  a。看见王大伯他们在剪枝(谁有不同看法吗?)

  b。因为王大伯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你从课文哪里得知的?读第一自然段)

  (1)“总是”是什么意思?(一直、始终)

  (2)王大伯是个什么人啊?(种桃能手)他的名气还很大呢(远近闻名)是什么意思?能换个词吗?(家喻户晓、人尽皆知)

  (3)师:王大伯可真不简单,谁来夸夸鼎鼎大名的王大伯?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相机

  3、师引导:文中的“我”满怀好奇,如果是你,此时王大伯就在你面前,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你种的桃子为什么总是那么大、那么甜?那么大、那么甜的桃子究竟是怎么种出来的呢?……)

  是呀,他的桃园里有什么“秘密”呀?满怀好奇的“我”进入桃园后,怎么又“一脸疑惑”呢?(指板书)

  4、到底“疑惑”什么?

  指名说。文中的这句话正表达了“我”心底的疑惑。

  (1)点课件。指名读

  (指导朗读:不紧不慢,不像在着急;有点着急了,再读;读得真好)

  启发:你明白着急的原因吗?一般人都认为枝多,花就多,果实才会多呀。难怪小作者从“满怀好奇”转变为“一脸疑惑”

  (2)对于我的一脸疑惑、着急发问,王大伯是怎么说的?

  6、点课件,出示王大伯的话,指名读。

  同学们说说对这段话的理解。点出重点词语,谁再来读一读?

  (那些看似粗壮的枝条,其实只吸收营养,不结果实,是无用枝;这些枝条不但无用,还有害,一定要剪掉;无用枝到了春天会疯长,夺走养分。)

  7、刚才提到的“疯长”是什么意思?(指导回答疯狂地长、不停地长、拼命地长,长得满树都是树枝。)

  8、在王大伯看来,那些多余的枝条都应该剪掉,难怪小作者在冬季刚进桃园时就看到了这样的场面。(出示课文插图)

  谁能把图上的内容描述一下?

  (指导看图,指名说:王大伯面带微笑,一手拿剪刀,一手握住枝条,细看这枝条挺粗壮的,但王大伯准备剪掉它。)

  9、课文第二小节有描写王大伯剪枝的语句,谁来读一读?

  启发:从这句话,同学们体会出什么吗?引导学生说出“咔嚓咔嚓”、“剪刀挥舞”说明王大伯的动作多么娴熟啊。

  而哪些该剪,哪些不该剪,王大伯的心里似乎都有谱儿,你觉得王大伯?(经验丰富)

  是呀,一眼就能区分“有用枝”和“无用枝”,王大伯可真是慧眼识“枝”!

  10、谁有兴趣来扮演经验丰富的王大伯,读一读他的话。

  指名读第3小节王大伯的话

  :“来年就*它们结桃子啰”这句话说得真有信心!(信心不够,谁再来充满信心地读一读。)

  追问:王大伯怎么这么有信心的呢?(丰富的经验)注意他说话的动作了吗?(抚摸)示范动作,大家从“抚摸”这个词能体会出什么?(把这些枝条当作宝贝;是对留下的枝条的珍爱)

  师:是呀,留下的枝条,实际上留下的就是希望。

  11、过渡:而小作者呢?他由一脸疑惑,出现了什么变化?指名回答。(指板书:将信将疑)

  “将信将疑”的意思?(指名说:一半相信,一半怀疑)他为什么将信将疑呢?

  (王大伯是种桃能手,经验丰富,他的话不会错的;剪掉了粗壮的枝条,桃子不就少了吗?)谁来读一读小作者心底的疑问。

  点击课件,出示句子(注意指出将信将疑的语气,我听出三分怀疑了,谁再读)齐读

  第二次进桃园(春天)

  1、桃树冬天剪枝,春天呢?(开花了)同学们想去春天的桃园看一看吗?

  (1)师范读,学生闭眼想象。

  说说看,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耳边又听到了什么?(指导学生说话)相机

  (2)让我们来看看桃花盛开的样子吧!出示桃花盛开的图片。春天的桃园可真美、真热闹啊,此时你的心情怎样?(愉快、兴奋)让我们带着这愉快的心情把这美好的画面读出来。齐读

  2、看到这么美的景象,此刻“我”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文中有句话点明了,谁来读读?指名读,:听出了几分盼望,再热切些,重读“早日”)

  第三次进桃园(夏季)

  1、师:小作者的愿望实现了吗?自由读第5小节。

  2、课件出示桃子成熟图片。瞧,这就是王大伯家桃园的桃子,长得怎么样?(指名说,从两个方面说,多:挂满了桃子。好:把桃子比作胖娃娃,可见桃子多么的饱满、水灵、鲜嫩、可爱。引导学生充分说己的感受。)

  师:看到了这些桃子,“我”的心情怎样?指板书(又惊又喜)

  3、“喜”的是什么?(桃子丰收了)

  惊讶什么?(王大伯的话居然一点没错,他的“剪枝”果真实现了丰产,他的预料完全变成了现实!)

  谁能带着又惊又喜的心情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吗?指名读

  4、同学们,小作者除了看到丰收的喜悦,还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呀?(启发:好好读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5、指名说。启发:原来小作者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呢,这个道理是什么呢?让我们先来听一段录音。点课件

  6、再来读读王大伯的那番话。课件出示

  自由读,引导回答:同学们发现是什么道理了吗?(引导回答:为了结出更多更好的果实,就一定要舍弃没有用的枝条,甚至是果实;虽然枝条减少了,但是果实增加了;所以说有时候“减少”并不是坏事,而是为了“增加”;只有去掉无用的、有害的,才能得到更多的、更大的)相机板书:“减少”“增加”

  7、同学们,学习了课文我们了解了剪枝的学问,听了录音,知道了白果结得太多也要去掉一些(生活中的知识真是太多了;有些知识可以从书本上学,但更多的知识我们要到生活中去发现……)

  相机板书:生活处处有学问

  三、全文

  师生:我们跟随小作者三次游历了桃园,经历了由好奇、疑惑、将信将疑到又惊又喜的心理变化过程,明白了“减少”为了“增加”、生活处处有学问的道理。(相机完整板书)

  我们要向课文中的小朋友一样,不仅从书本上学知识,还要从生活中学习,这样才能取得进步、获得成功。

  最后,让我们齐读这句话,牢记这句话吧。

  点击课件: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

  四、作业:

  请将文中有关心理活动的句子摘录在“采蜜本”上,并在课后留心积累这方面的词句。

  板书:26剪枝的学问

  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减少”“增加”

  将信将疑生活处处有学问

  又惊又喜

  《剪枝的学问》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以“我”的心理变化为主线,抓住带有“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这四个词语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剪枝的学问,揭示“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懂得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

  教学重点:

  朗读感悟,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明白剪枝的学问,揭示“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学准备:

  制作幻灯片。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引领导入,直奔心理变化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剪枝的学问》。

  2、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自然段,知道王大伯是一位——种桃能手,他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

  3、为了探寻其中的秘密,“我”三进桃园,第一次是在——去年冬季的一天,第二次是在——春天,第三次是在——暑假。每次去,我的心理都在发生着变化。

  4、请大家读读课文,把带有“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这四个词语的句子划出来,再读一读,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5、交流划出的句子,相机板书: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

  6、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心理变化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桃园体验一下吧!

  二、学习二、三自然段,探寻桃子又多又大之疑

  1、请大家读读第2自然段,把你到桃园看到的情景告诉大家。

  2、学生自读后交流。

  师随机引导:△“我”是带着怎样的好奇心理走进桃园的?

  △从“挥舞”中体会到剪枝技术的熟练,从“一根根”中体会枝条剪掉得很多。

  3、换作是你,看到这情景,会怎么想呢?(很着急、很疑惑……)

  4、出示“我”的问话,指导朗读,体会着急、疑惑的心理。指名表演“一脸疑惑”的样子。

  5、出示王大伯说的话,指导朗读,理解意思。(剪去的是只吸收营养,不结果实的枝条;如果不剪去这种枝条,就会影响其他枝条开花结果。)

  6、分角色练习对话。

  7、对那些留下的枝条王大伯又是什么态度,他是怎么认为的呢?(围绕“抚摸”“充满信心”进行理解感悟,指导朗读。)

  8、听了王大伯的话,我是怎么想的呢?

  理解“将信将疑”,指导读出语气,指导学生把“这些”说具体,让句子更加具体明白。

  9、体会着“我”“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这些心理变化,读读第2、3自然段,再看看插图,图文对照,你能发现图文有什么不吻合的地方吗?

  10、鼓励学生说说插图与课文不相吻合的地方,并告诉学生学习要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这样才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感受桃花又多又美之乐(出示课文,配乐)

  1、春天到了,桃树上的桃花开得怎样呢?请大家读读第四自然段。

  2、读后交流:你感受到了什么?说说你是从哪些词语、句子中体会到的?

  结合学生交流,指导朗读句子,抓住“红云片片”“满树”体会桃花很多很美,抓住“欢天喜地”、“奔跑、嬉戏”等体会“欢”。

  3、课件出示“满园的桃花”“满树的桃花”,感受桃花的旺盛,指导学生带着满心的期盼,读好最后一句话。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领悟桃子又多又大之喜

  1、桃子究竟长得如何呢?自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2、读后交流,感受到桃子的“多”“大”,照应前文的“那么大,那么甜”“更多更大”。

  3、体会作者的“又惊又喜”。

  4、哪个字最能表达出作者“又惊又喜”的心理?

  5、这惊,这喜,哪个字最能体现?请你大声地表达出心中的惊喜。(指导读好“啊”,由衷地发出感叹,指导读好描写桃子的句子。)

  6、我又惊又喜,不禁想起——那番话——哪番话?谁来读一读。(出示句子)

  7、现在还怀疑吗?

  出示句子:我将信将疑:剪去这些枝条,来年真的能长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吗?

  谁来把这句句子改一改,表达心中的确信无疑。

  五、揭示道理,拓展知延伸

  1、学习了课文,你一定明白了剪枝的学问是什么,请同桌先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相机板书:减少增加

  3、种桃的秘诀不仅仅是剪枝,老师给大家看一段录像(录像内容:果农摘去桃花、摘去小桃子),你一定又发现了什么。(减少为了增加)

  4、赠言:只要你留心观察,做个有心人,你会发现生活处处有学问。(出示句子: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

  5、师生对话: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现还有哪些事例也包含着“减少为了增加”的道理?

  例:农民给棉花剥去雄枝,让其他的枝条结出更多的棉桃。

  例:给月季花剪枝,来年长出更多的枝条,结出更多的花蕾。

  例:比如我们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三项规定后,我们不再整班留下来补课了,我们的书包轻了,我们重复机械的作业少了,但我们的校园生活更丰富了,同学们参加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得更有兴趣,发展更加全面了。

  板书:26剪枝的学问

  减少()

  种桃能手

  增加()

  《剪枝的学问》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学准备

  投影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指名读。

  2、上节课,我们围绕课题提了许多问题,还记得吗?(学生回忆问题)(谁剪枝?为什么剪枝?怎样剪枝?剪枝后结果怎样?)

  3、今天,我们就围绕这几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1—2自然段

  放声自读这两个自然段,看看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1、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1)出示能手,齐读,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能手?(指导说话)

  (2)从哪儿可以看出王大伯是种桃能手?

  2、出示句子:

  (1)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

  (2)他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

  指名读、男女生分组读、齐读

  3、王大伯和几位叔叔是怎样剪枝的?(指名做手势)

  4、过渡:看着一根根枝条被剪下,作者产生了什么疑问?

  出示句子:我着急地问: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指名朗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王大伯看我有疑惑,怎样对我说?

  1、自读第三自然段,划出王大伯说的话。圈出你以为与剪枝有关的词句。

  2、谁来读一下王大伯说的话。

  3、用因为……所以……来介绍为什么剪枝?(指名练说)

  4、齐读王大伯的话。

  5、作者对王大伯的话是相信还是怀疑?(书上哪个词语是这个意思?)

  (1)出示将信将疑,作者怀疑什么呢?

  (2)指名交流,板书:

  减少——枝条增加——产量?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春天到了,桃园里很美,也很热闹,想不想去看一下。好,老师这就带你们去。

  1、教师范读,学生闭眼,边听边想象。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交流)

  3、自己读,挑最喜欢的句子有滋有味地读。

  4、指名读最喜欢的句子,谈谈体会。

  5、试背,评议。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暑假里,作者又一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他看见了什么?

  1、口头填空:一棵棵桃树上挂满了()的桃子。

  一个个桃子仿佛()。

  2、怎样写的,我们一起读一下。(齐读)

  3、此时,作者心里又惊又喜,他明白了什么?

  4、出示句子:噢,减少是为了增加,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板书:减少——增加

  5、减少什么?增加什么?我们再来读一下王大伯说的话。(齐读)

  6、指名回答,板书:(擦掉?)(减少的那些枝条对桃树来说是不利的因素)

  7、你能举一些生活学习中常见的减少是为了增加的例子吗?(指名举例)

  如:(1)小明背英语单词,每天背100个,十天下来,他只记住了50个。后来他改变方法啊,每天背10个,10天后,他记住了100个。

  六、布置作业

  1、挑选喜欢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减少——枝条——不利因素

  剪枝的学问

  增加——产量——进步和成功

【《剪枝的学问》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8篇)】相关文章:

《剪枝的学问》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09-23

《剪枝的学问》优秀教案设计03-26

三年级语文《剪枝的学问》ppt04-26

小学三年级《剪枝的学问》说课稿05-01

《剪枝的学问》的语文教学反思范文07-06

《剪枝的学问》教后反思04-12

《剪枝的学问》评课四篇04-25

《剪枝的学问》教学实录+教学感03-13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剪枝的学问》知识点整理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