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上《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理解诗中的词语。
2、学会正确使用标点。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读儿童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
二、谜语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老师有一则谜语,看你能不能猜出来,听仔细了:有人不说话,肚里学问多。有字不认识,就去请教它。(一起说)
字典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如果你在学习中遇到一些困难,只要是它知道的就会毫无保留地告诉你,因此,大家都亲切地叫它字典公公。字典公公的家很大,里面的家族成员可多了。可是有一天,字典公公家里发生了争吵,吵得可热闹了。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去字典公公家了解一下这场争吵?(想)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读一读《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这首儿童诗
三、指导诵读
1、出示诵读要求。
一读通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读懂 理解词语,读懂大意。
三读好 想象画面,读出情感。
2、读通。
(1)初读全文。
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读这首诗,遇到不认识得字就读读上面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开始吧!
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2)检查读课文情况。
读得怎么样了?请一些同学来读读课文吧。每人一小节,谁愿意读?
(3)指导停顿。
师生合作读,学生用铅笔画上停顿符号。同桌一人一段互相读。
3、读懂。
(1)课文已经基本读通了,下面清小朋友们默读课文,有不理解的词用笔标出来。
(2)交流解析难理解的词语。
头头是道:形容说话或做事很有条理。
反驳: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别人跟自己不同的理论或意见。
深奥:(道理、含义)高深不易理解。
报告: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上级或群众所做的正式陈述。
主角:主要角色、主要演员、主要人物。
不可开交:无法结束。
片面:偏于一面,不全面。
强调:着重提出。
4、听录音。
读得怎样?你想读得像他一样好吗?我们一起努力!
5、读好。
(1)第一段。
师:刚刚我们听了课文的录音,你知道字典公公家里是谁在争吵了吗? 一起说:“标点符号”。
师:对,诗歌的第一小节就告诉我们了。谁来读读第一小节。(指名读 →齐读)
指导抓住重点词语的朗读。
(2)第二段。
师:哎呀,真够吵的![出示插图]看它们的眼睛瞪得多大,听它们的嗓门提得多高。感叹号拄着拐杖,小问号张大耳朵,调皮的.小逗号急得蹦蹦跳。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读第2小节,看看你能不能抓住一些重点词语读出标点符号们的神态和动作。
指导读,可加上动作。
(3)第三至七段。
师:这些标点脸红脖子粗的,它们在吵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诗歌第3—7小节。注意读好语气。
师:课文里讲了哪些标点的争吵?
你喜欢哪个标点符号呢?读一读,如果可以,边读边加上动作就更好了。
(4)第八段。
师:就在大家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谁来发表意见了?
指导读老人的口吻。
(5)第十段。
师:小朋友,你听了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心里想的啥,能不能让我知道?
交流。
(6)第九段。
字典公公告诉我们:(齐读)
6、分角色朗读。
旁白、感叹号、问号、顿号和逗号、省略号、句号、字典公公
师:瞧!通过我们的努力,已经将这篇课文读得如此动人。为了奖励大家,我们来欣赏一首儿歌——《标点符号歌》,请小朋友们仔细听,看这首儿歌里提到了哪些标点。(交流)
这学期我们已经开始学写作文了,标点符号在文章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作文中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
【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上《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优秀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字典家族的争吵——我来编童话04-07
三年级语文下册《争吵》教案设计02-21
新课标语文五上《慈母情怀》教案11-14
三年级语文上《槐乡的孩子》教案设计11-21
新课标语文二上《秋天》教学设计12-04
新课标四上语文《乌塔》教学设计11-29
人教版语文上册《月亮上的足迹》教案设计12-04
人教新课标语文一上《语文园地八》教案12-12
新课标语文三上:《好汉查理》教学设计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