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狼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蒲松龄的文学知识。理解并积累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准确翻译课文。
2、反复诵读,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对塑造形象的作用。
3、学习屠户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培养自己同困难作斗争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建议以热播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引入或与狼相关的成语引入(辨狼之本性)。
师:最爱平底锅的灰太狼是一只怎样的狼?(生答略)
二、组代表解读学习目标
三、生结合资料链接介绍蒲松龄及其作品。
四、课文研读
1、(活动一)一读课文,正音辨句,做到流畅自然。
(1)字音:缀行大窘积薪苫蔽弛担持刀眈眈相向少时
目似暝意暇甚隧入尻尾假寐狡黠顷刻
(2)重点句子节奏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恐/前后受其敌
其一/犬坐于前以刀/劈狼首
一狼/洞其中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活动二)二读课文,结合注释读译课文,掌握文意。
A通假字止有剩骨止同只
B、一词多义
意: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敌: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
前:恐前后受其敌狼不敢前
止: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
之:又数刀毙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久之两狼之并驱如故
以:投以骨以刀劈狼首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
其:恐前后受其敌场主积薪其中
屠乃奔倚其下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词类活用
一狼洞其中(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狼不敢前(名词活用为动词,上前)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活用为状语,从隧道)
3、(活动三)课文悟读,理清情节、分析形象。
(1)从文中找出交代时间变化的词语:少时、久之、顷刻
(2)以“狼”为中心词,在横线上填入一个动词,概括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
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毙狼――作者议狼
(3)形象
狼:凶狠贪婪:缀行甚远;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阴险狡诈: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屠户:忍让反抗机智勇敢细心勇于斗争、善于斗争、除恶务尽
①心理描写
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仍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
一开始,屠户采用“投骨”之法,试图摆脱狼的跟从,说明他对狼的贪婪凶恶的本性缺乏认识并抱有幻想,一再妥协退让,结果失败。他有刀不敢斗,因狼有两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前后受其敌”。发现麦场积薪后,急忙“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抢占有利地形保护自己。后来“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他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由被动转为主动。他警惕性高,又转视积薪后,杀死了另一只正在柴草堆里打洞的狼,这才悟出狼的狡诈阴险。
②动作描写
“投以骨”“复投之”写屠户试图投骨避狼,结果无效。“顾”“奔”“倚”“弛”
“持”五个动词,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保卫自己,准备反击。“暴起”“劈”“毙”写屠户趁一狼径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取得胜利。“转视”“断”“毙”等动词写屠户高度警惕,果断出击,再获全胜。
这些动词写出了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4、(活动四)课文理读,把握主题、写法。
(1)“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指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作者嘲讽的不仅仅是恶狼,而是借“狼”来讽喻当时社会上像狼一样的恶人及恶势力。
启示: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一味退缩,只会助长敌人气焰。/要冷静,利用有利地形和条件,予以反击。
(2)文章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议论。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五、课外练笔:
将此文改编成一篇600字左右的白话小说,注意环境、神态、动作、心理描写,可以适度创新。
提示:①开头可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来突出屠夫的紧张心理
②“投以骨”时,屠夫的心理活动
③屠夫看到麦场时的心理
④屠夫杀狼的经过
⑤两狼的动作、神态描写
⑥结尾可呼应开头,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反衬屠夫得胜而归的喜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