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风筝》的教案(通用14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风筝》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七年级上册语文《风筝》的教案 1
教学目标:
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从已有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体会小兄弟对风筝的痴迷、“我”对小兄弟进行精神虐杀的残忍以及为此而产生的痛悔和悲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时候读过一首短诗,作者已不记得,诗句却仍有印象:“又是一个隆冬天/相逢时不再是少年/跳橡皮筋的日子过去了/打雪仗只留下美好的记念。”是呀,童年总留给我们美好的记忆,尤其是童年时的游戏,更是美好之至。现在回想起来,那游戏的情景仿佛就浮现在眼前。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有自己所喜爱的游戏,一定还记得童年时游戏的情景。
现在,就请大家说说各自童年时玩游戏的往事吧。
(学生交流)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散文——《风筝》,这篇文章写的是关于童年、关于游戏、关于风筝的往事。
(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
(先引导学生看课本前面的鲁迅像)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本文写于1925年1月24日,选自散文诗集《野草》。鲁迅先生写的回忆童年往事的作品还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等。
(让学生补充介绍有关鲁迅先生及其作品的资料,看谁了解的资料多。)
三、初读课文(教师不给任何提示)
四、交流感受
(让学生畅所欲言,谈对课文的初步理解和感受,教师不作过多的点评,对学生的独特发现和感受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重点品读
(一)童年的游戏是美好的,放风筝更富有浪漫的情趣,然而在课文的开篇,作者却写道:“……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这究竟是为什么?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教师明确:(至少包括下面两点内容——1、童年时我曾无情的虐杀了小兄弟的“风筝梦”。2、人到中年,我才悟到“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我为当年的精神虐杀而痛悔,我想补过,但却不能。)
(二)品读第三段:文中“我”的小兄弟是那样喜爱风筝,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文中哪些描写表现了这点?
学生找出第三段中的相关语句,并作简要点评。
“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神态描写,显出小兄弟对风筝的向往和痴迷。
“惊呼”、“跳跃”——动作描写,显出小兄弟一门心思牵挂着那空中的风筝,对风筝的喜爱到了极点。
(三)品读第四段:
1、一生朗读第四段,然后大家填表完成练习二,了解叙述的各要素。
2、用心体会:小兄弟怀着一颗天真无邪的童心,痴心迷恋着他的风筝,可“我”这个作兄长的却无情地把这一切给虐杀了。
请同学们找出小兄弟制作风筝被我发现以及被我折断、踏扁风筝后的表现。
(关键词:惊惶、失色、瑟缩、绝望)
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类似小兄弟这样的经历,你能想像出小兄弟当时的感受吗?
(让学生想像小兄弟的感受或者说出自己的.类似经历)
3、深入探究:在这一段中,小兄弟的表现写得极少,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写“我”的发现、“我”的发现的满足、“我”的愤怒、“我”的暴行以及“我”的胜利和傲然。大家想一下: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呢?
(参考答案:突出小兄弟在兄长面前的弱小、无助、毫无抗争的力量,甚至没有抗争的意念,十分可怜。同时也极力渲染了“我”欺压子弟、虐杀精神的淫威。也正是小兄弟的毫无抗争和“我”的蛮横霸道,中年后“我”忆及此事时便更觉得对不住小兄弟,更觉得当年的虐杀是多么地凶残、无情和可憎,而当这种凶残和无情的精神虐杀无法补过的时候,便更觉得痛苦和悲哀。)
六、探究主旨:
回忆童年的往事带给作者的是无法把握的悲哀,那么,在这篇弥漫着浓浓的悲哀气息的散文中,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东西呢?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组委派代表发表观点。学生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如:
——告诉我们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抒写作者为童年时的精神虐杀而产生的深深的痛苦、悲哀和忏悔。
——告诉我们,有些错误是永远无法补过的。
……
对于学生的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就该肯定。教师还可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适当补充,点明本文的政治意义:作者童年时曾无情地虐杀了小兄弟天真烂漫的童心,中年时他才悟到这种精神虐杀是多么地残忍和不人道,他想补过,可是却没有了可补过的机会,于是他感到痛苦,感到无可把握的悲哀。正是这种童年的体验促使作者写下了这篇散文。同时,我们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个人的情怀往往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以一个现实主义作家的高度的敏感,察觉到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着封建教育、封建家长制对儿童天性的摧残和虐杀,因此他写下了这篇散文其实也是对封建教育、封建家长制的一种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七、学生质疑:
学生就本文自由质疑,问题不设定。教师引导组织学生讨论或者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
八、结束授课:
一只折断了翅骨的风筝,一段悲哀凄凉的忏悔。然而,一切的忏悔又有何意义呢?精神的创伤是难以愈合的,而背负着愧疚的心灵同样是不堪重负的。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取这个沉重而悲哀的教训吧,让我们永远怀着一颗民主、善良、高尚的心吧,唯其如此,那晴朗的空中才会永远飘扬着我们快乐的风筝。
附:板书设计
少时:折断风筝—————精神虐杀
中年:未能补过—————永恒悲哀
七年级上册语文《风筝》的教案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探究解读课文意蕴。
2、过程与方法:以作者情感变化为主线,扣点引导、探究式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
2、难点:文章深层的思想情感体悟。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3分钟)
1、课前播放儿童歌曲《放风筝》,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语:
放过风筝吗?喜欢放风筝吗?听到这首儿歌,是不是有童年重现的感觉?
风筝这个可爱的玩具,曾是许多人快乐童年的天使,给年幼的我们带来数不清的欢乐。可是也有一些小朋友,会因为一些看似正当的理由,无端地被剥夺了这专属于童年的纯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散文《风筝》,和作者一同来追忆一段关于风筝的,伤心往事。
2、出示课题。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3、简介作者。屏显鲁迅有关材料,师生一同阅读。
鲁迅的文章,向来是寓意丰富、思想深刻的,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完成《风筝》的教学,对于老师是一个挑战,对于同学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老师已经作好挑战的准备了,同学们作好准备没有?那就让我们来接受挑战第一关——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教学环节一: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出示听读要求:
1、听清字音,划出生字词。
2、边听边想:文章围绕风筝,回忆了一件什么事情?
3、听的过程中,用圈点勾画的方式,标出你认为写得特别精彩的或者不太明白的词句。
反馈:
1、生字词教学
2、概括课文内容:围绕风筝,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弟弟喜欢放风筝,我不许他放,他偷偷地自己做风筝,快要做好时被我发现并毁坏,二十年后我意识到自己错了,想要讨得弟弟的宽恕,而弟弟却完全不记得了。(文字提示学生回答)
同学在听读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疑问,发现问题的能力非常出色,这些疑问能不能自己来解答呢?接下来要考验大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们进入第二个学习环节:
三、教学环节二:
研读课文,探究意蕴。(20—25分钟)
出示学习步骤和要求:(学生自读与合作探究用时5分钟,交流、梳理小能不能理解的`问题2分钟,完成预设的两个问题15分钟)
1、快速阅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深入理解课文意蕴,自我质疑、释疑。
2、小组内交流、探讨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师生共同探讨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问题预设:
1、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
2、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由问题1“精神虐杀”引导进入第三、四段学习:
1、“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对心灵造成巨大伤害)
2、我是如何“精神虐杀”弟弟的?(找相关的动作描写,并朗读。概括我的形象——粗暴)
弟弟的心灵有没有受到伤害?(找相关的神态描写。概括弟弟的形象——可怜)
3、我踏扁的仅仅是一只风筝吗?(童心、快乐、创造力等。从第三段里找相关的神态描写,并诵读)
4、我为什么要“精神虐杀”弟弟?(领悟到,出发点是关爱,是亲情)
5、我为什么要把自己写得那么粗暴,弟弟那么可怜?反映了鲁迅什么样的感情?(悔恨、自责——同样体现对弟弟的亲情)
问题2:为什么弟弟不记得了,我不觉得宽松,而是“沉重着”?(我无法原谅自己对自己造成的伤害,想弥补而无从弥补,心里更加歉疚、自责)
小结:二十年的时光,变了的是对风筝和游戏的看法,不变的是哥哥对弟弟的手足情深,浓浓的亲情。
四、教学环节三:
感悟主题,体会亲情,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3—5分钟)
1、从风筝的故事里,你看到了鲁迅先生身上哪些可贵的品质?
(自省精神知错就改勇于承担;关爱弟弟,手足情深)
2、你从本文中领悟到了哪些道理?
五、教学环节四:
说说写写,拓展延伸。(5分钟)
说一说:
在跟家人和同学的相处中,你有没有被他人“精神虐杀”或“精神虐杀”他人的经历,至今想起有什么感受?
写一写:
给曾经“精神虐杀”过你或你“精神虐杀”过的人写一封信,真诚地与对方交流你的感受和想法。(课后完成)
六、课堂小结(1分钟)
二十年前,年少的鲁迅毁坏了弟弟的一只风筝;二十年后,带着深深的自责和浓浓的亲情,鲁迅又还给了弟弟一只风筝。而这只风筝同时也送给了我们。从这只风筝里,我们懂得了在误解和冲突中也蕴藏着亲情;也是从这只风筝里,我们懂得了人要敢于自省,要知错就改,要勇于承担责任。
一边是严于律己,一边是宽以待人,拥有这样的一双翅膀,我们一定可以在爱的天空中翩翩起舞,爱的天空,将充满自由和温馨。
七、教学反思
1、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侧重于对教材的理解和挖掘了,但对学情的把握还很有欠缺。导致的结果是课堂上给予学生熟悉文本的时间不够充分。学生听一遍再快速地读一遍,对课文的深层次的理解和探究是很难达到的,所以后面的质疑和释疑环节学生很难做到自主发现、探究,原定的“生成性教学”体现得不明显,学生提问往往问不到点子上,释疑更难以把握课文意蕴。
2、整堂课的教学,事实上仍是教师讲得多,学生自主学习、展示得少。一是时间的限制导致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深,致使很多问题最后变成了老师的讲解;二是老师心太急,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探讨的时间,而是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环节匆匆抛出答案。事实上是理念上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表现。
综上两点,的问题仍是传统的教学理念未转变,仍是教师操控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问题。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上,应尽力的改变自己惯用的教学模式,应以学生的学为基点,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不急,不躁,让学生一步步扎扎实实地学习和领悟。教学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一切的教学行为都应为了学生终身的发展而努力。
七年级上册语文《风筝》的教案 3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仔细品味,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2、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写景方法描写景物的写法。
3、体会准确、生动的词语运用及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景的表达效果。
4、体味作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激活学生的审美想象,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2、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多种写景方法描写景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
怎样运用恰当的手法表现景物特征,抒发内心的情感。
教学设想:
1、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也是一幅迷人的风景画,一曲春的赞歌。根据抒情散文的特点,本教学设计主要引导学生对课文反复朗读,激活学生的审美想象,让学生享受审美的乐趣,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2、拟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本课时目标: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激活学生的审美想象,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大自然从花开到花落,从草长莺飞到万木凋零,周而复始,年复一年,为人们留下了许多的自然奇观,也给人们以无尽的感慨与遐想。但即使面对大自然的同一景观,人们的感想和寄寓的情感也不尽相同。面对美不胜收的春景,唐代的两大诗人――白居易和杜甫却流露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流露的是无尽的喜悦,而杜甫在《春望》里则因春景引发了无尽的忧思。这就是所谓的“景因情变,情因景生”。那么,同样面对春景,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朱自清先生的思想感情又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这篇借景抒情的散文――《春》。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书上有注音的字,另外还补充几个字音。)hé(和蔼)
zhǎng(水涨)hè(应和)
涨和huó(和面)
zhàng(涨红)hu(和药)
hú(和牌)
2、学生再次齐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
3、教师范读课文(读出轻声、儿化)。提醒学生注意
4、学生交流老师朗读时与学生朗读时有哪些不同,并讨论老师这样读的作用。并请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
5、教师补充:轻声、儿化朗读,读出了作者渗透在文中的“对春天的喜爱、高度赞美的那种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6、全班同学在把握这种感情的基础上再齐读课文,要求一定要读出“对春天的喜爱、高度赞美的那种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二、合作交流
1、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直接表现出作者对春天“喜爱”与“赞美”之情的地方,并进行简要的概括。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盼春――喜爱)
2、作者为什么喜爱春天,并盼望春天到来呢?
【因为春天是新的、美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赞〈颂〉春――赞美)】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新〉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美〉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力〉
3、将以上两部分以“因为‘春天像……春天像……春天像……’,所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春天的脚步近。’”的形式朗读。
三、教师小结并布置作业
1、以上文字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教师补充“抒情”的有关知识。)
①抒情是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内心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②抒情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抒情;二是间接抒情。
③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就是作者直接倾吐自己的感情。间接抒情:作者不是直接抒发对人物、事物的感情,而是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渗透自己的强烈感情,或者借人物之口来抒发自己的感情。间接抒情有以下三种方法:通过叙述抒情,通过描写抒情,通过议论抒情。
2、作业
本文除了以上直接抒发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的文字外,中间的许多文字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四、附本课时板书
东风来新
―――直接抒情美
脚步近力(壮)
第二课时
本课时目标:
从景物描写入手,理清课文的内容、结构,体味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流程:
一、回忆上课时的主要内容,学生齐背课文最后三段。
二、自主学习
检查作业情况。请学生回答:本文除了第一段和最后三段外的其它文字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对春天的景物进行了具体的、细致的描绘――绘春,间接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三、合作交流
1、自读课文,看作者在文中,通过对哪些景物的描绘突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点?
(山、水、太阳、草、花、风、雨、人)
注意:也许有同学要回答“蜜蜂、蝴蝶、鸟、树……”。对此,老师不能完全否定,而要以此引出正面描写(写本体物)与侧面描写(写联系物)这两种描写方法。
2、再读课文,交流课文在描写以上景物时,哪些写得简略,哪些写得详细?
教师以此引出“概括性描写”与“细致描绘”的有关知识。
山、水、太阳(概括性描写)
绘春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细致描绘)
3、根据以上内容,理清课文结构(本课时板书)
盼春(东风来、脚步近)①――喜爱(直接抒情)
概括性描写(山、水、太阳)②
绘春春草图③
春春花图④喜爱、赞美(间接抒情)
细致描绘春风图⑤
春雨图⑥
新⑧迎春图⑦
颂春美⑨――赞美(直接抒情)
力⑩
4、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5、利用已了解的课文内容和结构,快速的背诵课文。(只要能在课堂上背出前后两部分,中间五幅图画的次序不颠倒即算达到目标。)
四、作业
1、背诵课文
2、在文中的几幅春之图描写中,你最喜欢哪些描写,为什么?
第三课时
本课时目标:
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多种写景方法描写景物的写法。解决学生怎样写景的问题。
教学流程:
一、检查作业情况
抽同学当堂背诵课文
二、合作探究
1、在文中描写的几幅春之图中,你最喜欢哪些描写?请读课文,在书上画出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加入交流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交流中传授有关的写作知识。)
主要注重以下方面的引导:
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景。让学生明白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
如文中大量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②让学生明白怎样运用联系物突出本体物。
春花图中写蜜蜂、蝴蝶是为了突出“花繁”、“花艳”。
③有层次的描写景物,运用动静交错、虚实结合、高低结合、明暗结合等方法写景。
一幅春花图从树上写到地上、从实景写到想象等。
④充分调动人的一切感觉,从多种角度描写景物。
春风图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方面,写出了春风和暖、轻柔和清新的特点。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
⑤准确地运用词语写出景物的特征。如文中的“钻”、“逼”,形象地写出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和春雨沐浴后的“青”直送眼前的特点。一个“闹”字生动地写出了蜜蜂的“多”等。
2、在了解了每一幅图画的描写方法的基础上,分段背诵课文。并谈谈自己有何感受。
三、总结写景的要点
第一、细致的观察。
第二、抓住景物的特点,用鲜明、生动、准确的语言描写。
第三、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多种写景方法描写。
四、当堂练习,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以“秋天的田野”和“冬天的小河”为写作对象,运用以上写景方法中的任意两种,写两段文字。
本教案设计说明:
本教案设计以阅读课型为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朗读――感悟――探究――写作”的流程进行,以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目的。
七年级上册语文《风筝》的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二、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三、教学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联系前不久在厦门的风筝节,让学生谈谈放风筝的乐趣。这是一项有益于身心的活动。放风筝时,我们可以/上观白云朵朵;下览绿草如茵,尽情地感受春的气息,这是何等惬意之事。但是,是不是所有的人在放风筝时都有着同样的心情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鲁迅的《风筝》,看看他具有什么心情。
(二)、整体感知:
1、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我”和小兄弟之间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整篇文章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风筝》就像一曲亲情的赞歌,让人沉醉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
2、正字、正音
伶仃:(língdīng;孤独,没有依靠)
嫌恶:(wu;厌恶)
惊惶:(huáng;惊慌)
瑟缩:(sè;身体因寒冷、受惊吓等而蜷缩或兼有抖动)
苦心孤诣:(yì;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3、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快速默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下列各题。
阅读习惯:手握笔即兴批注。
(1)、这篇散文1-2自然段写了什么?
(2)、3-4自然段写了什么?
(3)、5-11自然段写了什么?
(4)、12自然段写了什么?
明确:(1)看到北京天空风筝浮动,“我”想到了故乡的风筝时节。
(2)回忆起自己幼年时的对小兄弟精神的虐杀。
(3)中年时我明白了我的过错,想要补过,但小兄弟已经完全忘却了这件事;
(4)我无法补过,心里只有着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边讲述边点击幻灯)
(三)、具体揣摩。
刚才,我们只是粗略地了解了文章的大意,要想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去体验这文章中的情感和美感,还应该多阅读,在阅读中细细地品味。
下面,听老师范读1、2自然段,请大家思考:
1、“我”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见到风筝,人之常情应该是愉快的,但“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情呢?
(故乡放风筝的季节是早春二月,而在北京,冬季尚未过去,就开始放风筝,所以“我”感到惊异;同时,我见到风筝,不由想起自己少年时虐杀小兄弟精神的一幕,而且无从补过,所以心头又不禁感到悲哀。)
提问回答:写“我”心情的“惊异和悲哀”在文章结构方面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奠定全文的基调。
3、讨论问题组:
(1)、“我”和小兄弟对待放风筝有什么不同的态度?
(2)、我对小兄弟放风筝采用了哪些措施进行严厉管教?
(3)、从哪些神态、语言、行动可以看出小兄弟确实很喜欢放风筝?
明确:
(1)我:嫌恶、鄙视小兄弟:最喜欢
(2)我:不许放毁风筝
(3)小兄弟:看得出神、惊呼跳跃苦心孤诣偷着做蝴蝶风筝)
4、“我”少年时为什么不许小兄弟放风筝?
因为“我”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5、我为什么会认为爱放风筝就没出息呢,这种观点是与生俱来的吗?(教师讲解)
当时的`思想观念是小孩子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至于放风筝这些玩乐的活动当然就会被认为是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在这种旧思想旧观念的影响下,理所当然地认为小兄弟放风筝是没出息的表现;我又很希望小兄弟能够成才,而又“恨铁不成钢”,所以粗暴地毁掉了小兄弟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
从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对兄弟十分爱护并且严格要求的兄长,同时也是一个受旧思想、旧观念影响和毒害的人。(点击幻灯,出示答案)
6、从小兄弟喜欢风筝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什么样的一个小孩?
从看别人放风筝的表现:天真、活泼;
从他所做的蝴蝶风筝与众不同这一点,可以看出他聪明、善于创新的特点。
7、“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这件事做错了吗?我在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做错了?答案在第几段?
第五自然段,中年时,“我”偶然读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此时,“我”才知道自己做错了。知道了自己的脚下不只践踏了一只风筝,还践踏了一颗幼小的心灵,践踏了小兄弟的创新精神。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知道,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才不至于干出逆情背理,愚昧落后的事情。
8、古人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有错,就应该改正,我做错了,也渴望补过,希望自己沉重的心能够轻松起来。那“我”的心轻松了吗?为什么没有轻松?请在6——11段中找出答案。
(四)、以此思考题作为作业。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一节课的字词和全文大意。
(二)、继续上一节课的问题:
1、古人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有错,就应该改正,我做错了,也渴望补过,希望自己沉重的心能够轻松起来。那“我”的心轻松了吗?为什么没有轻松?请在6——11段中找出答案。
“我”向兄弟提起旧事,承认自己年少胡涂,希望得到兄弟的宽恕。可是,兄弟已全然忘却,无从宽恕他,所以“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2、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
明确:“我“希望得到弟弟的宽恕,来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全然不自知;“我”因无法补过而心情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我没有预料到的,所以说这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想摆脱也不可能了。简单一点说,就是因为(点击幻灯),所以我心中有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三)、把握文章的主旨。
通过我们阅读文章,不能只把主要内容弄懂,还应该尽量去找出潜藏于字里行间中的信息。请讨论,谈一谈你对你对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尝试归纳出本文的主旨。
提示:
1、可以从手足情(兄弟之情)的角度来谈;
2、可以从鲁迅先生表现于文章中的精神方面来谈;
3、可以从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意义这一角度来谈;
4、可以从“我”对放风筝前后看法不同的原因来谈。
要求:
①选择你最有兴趣的角度,进行讨论,
1、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的补过,表现出“我”对小兄弟浓烈的兄长之爱,歌颂了兄弟情深。
2、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的补过,表现了鲁迅先生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3、通过回忆幼时粗暴地禁止小兄弟放风筝,到了中年时补过已晚的事实,说明我们应注重游戏对于儿童的重要作用,并批判了落后的儿童教育思想。
4、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补过兄弟二人不同的表现,说明了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不干出违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为,而对自己的正当的权利也应该去捍卫。
小结:
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A、有手足情;B、有“我”的自我反省精神;C、有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D、有小兄弟毫无怨恨的思想内容;E,还集中表达了“我”的悔恨、自责、悲哀的情感。无论从哪个角度阅读,都有意在言外的收获。
《风筝》一文不仅表现了人物内心美好的感情,而且还给人以深沉的思想内容。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反复思索以后,运用于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让你的感情更真挚、美好,让你的思想更丰富、深刻。
(四)、作业:完成新学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风筝》的教案 5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多角度地理解课文。
2.感悟误解中所体现的亲情,深刻体会鲁迅先生有愧于亲人而表现出的忏悔、自责的内心世界,学习鲁迅先生善于自省、勇于改过的精神。
3.运用圈点勾画和质疑批注的学习方法,初步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学重点:
感悟亲情,深刻体会鲁迅先生忏悔、自责的内心世界,体会新兄弟之间的手足深情。
教学难点:
多角度地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读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风筝》。鲁迅先生,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在初中阶段,以后我们还会学到他写的《藤野先生》《雪》《孔乙己》《故乡》等文章,今天我们学的《风筝》,描写了人间的至爱真情,充满柔情,通过课文,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位伟大作家的心灵世界。请打开书,我们来深情地朗读课文——教师朗读
1、2自然段, 3、4自然段指名读, 5、6自然段齐读,7、 8、9指名读,10、11自然段齐读,12自然段老师范读。
教师简评朗读情况。
设计意图:开课简洁,定下基调,深情读文。语文课堂传出琅琅书声。
二、课堂活动一:
给本文再命个题目。
教师提示:根据刚才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再给课文命个题目,也可以从课文中提取有关词语。命的题目要简洁、扣题、有文采。
学生思考,交流,师生评议。老师预设的几个参考题目:
兄弟亲情难忘故乡的风筝永久的悔
无怨的恕精神的虐杀久经逝去的春天
躲到严冬去吧我?弟弟?风筝童年故事沉甸甸
绝望那一次,是我伤害了你自责,也是爱
设计意图:在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感知文章内容。
三、课堂活动二:勾画不理解的词句,提出问题。
(1)学生再读课文,勾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并就此提出疑问,在小组内研究,解疑。(四人一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参与学生的讨论,并适当的予以点拨、启发、释惑。老师尽可能地把问题考虑到,以灵活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生成的意料之外的问题,要沉着引导,灵活地智慧地处理。研读文本要读得远,读得深。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为什么“我”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一种“惊异和悲哀”?
2、“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这“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是“精神”的“虐杀”?
3、既然弟弟已全然忘却了那件事,“我”的心为什么依然沉重?
4、课文结尾说“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什么是“无可把握的悲哀”?
5、“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这一句太拗口,应如何解释?
6、“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一旦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严冬”?
7、“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这句话中运用了“不幸”一词,按正常理解,此处应是很幸运才对,一本书纠正了他的一种错误思想,为什么说是不幸呢?
8、为什么把第五、六自然段分开?
9、“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为什么说“浮动”,而不是“飘着”或“飞着”?
10、“去讨他的宽恕”,用“讨”好还是用“求”好?“我还能希求什么呢”中的“希求”可否改成“奢求”?
(2)学生所提问题肯定还有很多,但涉及全文主旨的要害问题(整体性的而非细节性的)无非是前三个问题,弄懂这几个问题,其他的也就迎刃而解了。教学不可能穷尽所有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讨意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最重要的。
上课时,请同学们再次速读一遍课文,整理自己的读后感受,看有没有新发现。在学生所提问题的基础上,师生商讨后确定几个需要共同研究的关键问题,即上述前三个问题。
四、深入理解与探讨
围绕三个关键问题依次展开研讨,逐层深入,理解全篇。让小组同学发言:提出你组中你认为很有价值的问题,在全班交流。采用“问一问”与“帮一帮”的活动形式。
1、“悲”从何来,是否仅仅因为“我”不喜欢风筝?
这个问题意在引导学生着眼于全篇来寻求答案,树立阅读的整体意识。
明确:眼前的风筝勾起了我沉重的心事,二十年前“我”曾粗暴地阻止弟弟制作和放飞风筝,“我”为自己犯下的过失而“悲哀”。
2、“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是“精神”的“虐杀”?
这是课堂研讨的核心部分,宜逐步展开。
⑴紧承上一问题的探讨,得出结论:“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指二十年前“我”粗暴地阻止弟弟制作和放飞风筝,具体内容指文章的第
三、四自然段。放声朗读第四自然段,体会作者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回忆当年的这一幕。
明确:忏悔自责。
⑵为什么把这一幕称为“精神的虐杀”?不就是毁掉一个风筝吗?从哪些词可以感受到“我”实施的“虐杀”之“虐”?哪些词可以感受到“小兄弟”遭受到的无情的“虐杀”?
读书、圈点,师生讨论明确:遭到粗暴践踏的不只是一只风筝,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我”:折断、掷、踏扁、傲然;“小兄弟”:惊惶地站、失了色瑟缩着、绝望。
⑶根据文中提供的材料,发挥你的想象,如果小兄弟的那只风筝能完工,那将是怎样的`一件工艺品?请你描绘一番。(意在通过想象,进一步体验这种精神虐杀的残酷。)
⑷你自己有没有这种虐杀他人精神或遭受他人精神虐杀的经历?请描述一番。
(打开“文本语文”与“生活语文”的通道,使它们互相丰富和支持。)
以上四步不应机械进行,宜视具体情况而定。
3、既然弟弟已全然忘却那件事,“我”的心为什么依然沉重?对弟弟的“全然忘却”,“我”究竟持怎样的态度?
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允许发表不同观点。不过,依照本文的具体语境,及鲁迅先生一以贯之的观念(国人的劣性──精神的健忘及其可怕的遗传)来看,“我”的悲哀显然是典型的“鲁迅式的悲哀”,这种“悲哀”既是为当年的“精神的虐杀”而悲哀,更是为被虐杀者的健忘而深深地悲哀。“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给“我”寒威和冷气的不仅是“严冬”,更是那种可怕的精神健忘,那种难以拔除的集体无意识。教学时应相机阐发,不可硬性灌输。
4、.教师小结,对问题稍作分类归纳,指导、补充、强调学生探究过程中所反映的共性问题。
五、课堂活动三:品读课文,体味语言,感悟亲情。过渡语:刚才大家通过探究质疑,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又深一步理解了课文。美的文章需要我们含英咀华,慢慢地细读细品。接下来,我们用给语言做批注的方法来体味语言。
1.教师示例: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先写故乡的风筝,紧紧扣住第一段的风筝写下去。到底是什么事给作者带来这种深沉的情愫呢?接下去,下一段作者详细地展开叙事。此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章法结构方面做批注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跑,干什么去?找弟弟,不让他做风筝。一个“跑”字,迅速的动作,再次点出“我”对风筝的“嫌恶”。那时看来,是出于“我”对弟弟的关爱,不让他玩这种没有出息的玩艺,也展示出作为一个兄长的责任感。)
——从对词的理解方面作批注
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最正当”三个字、“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是对小兄弟做法的充分肯定,对“我”拆毁风筝行为的有力否定,对自己行为的批判。)
——从对句子的理解方面作批注
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一个“傲然”地走出,一个“绝望”地站着。两者对比,一个是大老虎,无比凶猛;一个是小绵羊,非常可怜啊!)
——从读出的感想方面做批注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一件事,放在心中,不上不下最难受。两个“很重”,两个“堕着”,极力渲染、铺排内心深处的愧怍,乃至于成为一块心病。)
——从表达技巧方面作批注
2.学生品读课文,圈划批注,教师巡视辅导,留意批注得好的内容,可以当场读,激励其他同学,用心品味语言;也可以最后选典型发言。
3.典型发言,师点评,或纠正,或点拨,或提升,或深化。
以下几处十分精彩的地方,如学生说不到,教师可适当帮学生品析一下:
(1)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沙沙的风轮声”是从听觉写风筝,“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是从颜色写风筝,“瓦片风筝”是从形状写风筝,“放得很低”是从状态写风筝,“寂寞”“憔悴可怜”是从神态来写风筝,可谓有声有色、形神兼备啊!
(2)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弟弟是喜爱风筝,这里的描写非常传神。“张着小嘴”“呆看”极写看风筝的出神,“至于小半日”极写看风筝时间之长;两个比较工整的句子连用“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通过两个情况的两个动作描写,写出了弟弟看人家放风筝的高兴劲。这些都很突出的浸染了、照应了“最喜欢”风筝。试想,假如弟弟得到“我”的允许能够亲自去玩风筝、去放风筝,那该是何等的兴奋啊!而此时弟弟只有看的份,“多病,瘦得不堪”“只得”这些词语,折射出作者现在内心深处对弟弟的同情,以及难以抹去的隐隐伤痛。
(3)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三个动词“抓”“掷”“踏”,在弟弟看来,可谓惨不忍睹。读者读来不也有这样的感受吗?可怕,震惊,凶神恶煞!这是“愤怒”的表现,作者当时就是这样的“愤怒”。我们想,越是写自己的残暴,以后对弟弟的愧疚越沉重。作者能真实的再现自己的凶相,也可见作者的勇敢,勇于解剖自己,这强烈的自责能否让自己好受些呢?通过下文看,“我”没有其他办法,现在看,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写文章来表达对小弟的深深的内疚之情)
(4)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当知道了二十多年前本以为理所应当的一件事乃是一个错误后,“我”的心沉重起来,“很重很重”突出了心情的压抑、苦闷、内疚。一个人知道了过错,懂得忏悔,这正是心灵的发现,体现出开放的心态,是心灵深处善良本性的闪耀。)
(5)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照应开头,有开有合,章法严谨。“又”点出难以排遣的愁苦,想忘都忘不掉。每想到往事,就会有“无可把握的悲哀”,就会感到“寒威和冷气”,意思是心就会悲凉起来。一颗悲凉的心,源自对兄弟的愧怍,源自无法换回弟弟天真的童年,源自兄弟俩深深的亲情。)
过渡语:
本文用充满诗意的笔调,形象的叙述了同胞兄弟之间的浓浓深情,再现了鲁迅先生严于自责和反省的品格与情怀,揭示了封建陈腐思想对儿童自由、活泼的天性的扼杀。文章深深打动我们的是,伟大作家美好的心灵世界。下面我们来与作家对话,谈谈你的新的思考。
六、课堂活动四:创意阅读,与作家对话
1.教师提示:
(1)这个说话活动也就是让学生谈谈学了本文后,有什么感想、感悟,或者产生了什么思考,想对鲁迅先生说点什么
(2)引导学生从个人感受出发,经过认真思考得出,不要强加给学生。
2.学生思考,发言,教师点评。
教学创意:意在引导学生读出新感受,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捕捉学生多角度地对课文的理解。
七、联想与扩展
推荐鲁迅先生1919年创作的《我的兄弟》一文,与课文做比较阅读。《我的兄弟》全文如下:
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我的一个小兄弟是喜欢放风筝的。
我的父亲死去之后。家里没有钱了。我的兄弟无论怎么热心,也得不到一个风筝了。
一天午后。我走到一间从来不用的屋子里,看见我的兄弟,正躲在里面糊风筝,有几支竹丝,是自己削的,几张皮纸,是自己买的,有四个风轮,已经糊好了。
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也最讨厌他放风筝,我便生气,踏碎了风轮,拆了竹丝,将纸也撕了。我的兄弟哭着出去了,悄然的在廊下坐着,以后怎样,我那时没有理会,都不知道了。我后来悟到我的错处。我的兄弟却将我这错处全忘了,他总是很要好的叫我“哥哥”。我很抱歉,将这事说给他听,他却连影子都记不起了。他仍是很要好的叫“哥哥”。阿!我的兄弟。你没有记得我的错处,我能请你原谅么?
然而还是请你原谅罢!
对于《我的兄弟》与《风筝》的关系,唐弢先生形容得好:“正如色彩鲜艳的油画先画一个简朴的素描草稿。”与《我的兄弟》相比,《风筝》一文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故事情节更加细致,更重要的是突出强调了“我”自知过失后的懊悔和无法得以赎罪的“悲哀”,主题更加深刻了。
八、收课
今天我们用了最常规的读书方法来读这篇散文。
第一步:初读课文,弄清了这篇文章大致写了什么;
第二步:再读课文,找出了不懂的词句,能提出问题,说明你读书读进去了;
第三步:细品课文,揣摩语言之美妙;
第四步:回味课文,给我们的成长带来什么思考,即文章美的内涵。希望同学们也试着用这种方法读其他文章,它会给你带来收获的。
七年级上册语文《风筝》的教案 6
设计理念:
孩子们在谈话的时候,很多孩子说到公园、广场放风筝,风筝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享受溢于言表。《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于是我抓住孩子们的兴趣,设计了《风筝》这节活动,让幼儿了解风筝的相关知识,知道风筝是中国人发明的,增强幼儿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风筝的起源。
2、鼓励幼儿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表述自己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风筝,并把场地布置成“风筝展”。
2、风筝幻灯片、音乐。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风筝。
1、幼儿和教师走进活动室欣赏风筝展。
教师:孩子们,这儿是我们大家制作的风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幼儿介绍自己和爸爸妈妈制作风筝的情况。
(教师先请大家说出自己喜欢那一只风筝,再请风筝的制作者介绍自己和爸爸妈妈制作风筝的一些情况,增强幼儿的自豪感。)
二、让幼儿了解风筝的起源。
1、教师出示“龙”形风筝的幻灯片。
教师提问:这是什么样的风筝?(龙形风筝)龙代表什么?(代表中国)
教师:没错,“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风筝就诞生在我们中国,是我们的祖先发明创造的。
2、故事《风筝的起源》教师讲故事《风筝的起源》后,提问:是谁发明了风筝是在很久很久
教师小结:风筝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叫墨子的人发明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
三、幼儿欣赏风筝的幻灯片。
1、教师:很多年过去了,到了现在,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喜欢到大自然里放风筝。你们有放过风筝吗?老师这里有一些风筝图片,一来欣赏一下。
2、幼儿欣赏风筝图片。
图一:蝴蝶风筝
教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蝴蝶风筝?(五颜六色的、好看的……)它的形状左右是一样的,有什么特点?(对称)是的,这是一只五颜六色的对称的蝴蝶风筝。
图二:鱼形风筝
教师:这只风筝上有什么?(可爱的胖娃娃抱着一条红鲤鱼、荷叶、荷花……)人们在制作风筝时为什么会画上这样的图案?教师:这是一只具有年画特点的风筝。红鲤鱼在我们中国代表着吉祥、富裕,人们把对生活的美好愿望画在风筝上,是希望年年有余,日子过的一天比一天好。
图三:小狗风筝
教师:这只风筝是有几只小狗组成的.?(三只)这种象糖葫芦一样由几只串在一起的叫串形风筝。
图四:夜光风筝
教师:这只风筝很特别,上面有什么?(一亮一亮的小灯)这叫夜光风筝。它适合在白天放还是晚上放?(晚上)为什么?
图五:最大的风筝
教师:这只风筝长不长?这是世界上最长的风筝,有3500米长,这样的风筝一个人能放起来吗?(不能)怎么办?(需要很多人帮忙、合作、团结)那我们平时做事情想把事情做得更好也要这么样?(齐心协力、
图六:最小的风筝
教师:看见风筝在哪了吗?这是世界上最小的风筝,只有零点几厘米长,比我们平时用的硬币还要小。
教师:你们知道吗,世界上最长的风筝和最小的风筝是谁做出来的?都是咱中国人制造的,你觉得中国人怎么样?(聪明、能干……)作为一名中国人你有何感想?(骄傲、自豪……)是的,我也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3、幼儿说说自己见过的风筝教师:看了刚才的风筝,你还见过和它们不一样的风筝吗?(幼儿答)
四、风筝的用处
1、幼儿观看风筝节幻灯片。
教师:现在制作的风筝样式可真多。春天到了,人们便喜欢聚集在一起举办风筝节,进行放风筝比赛。
2、风筝的用处。
教师:为什么大家这么喜欢风筝,对风筝感兴趣?回复
3、教师小结:风筝很美,可以装饰环境;放风筝给我们带来快乐;风筝还可以帮我们传递信息,放飞心愿。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有这样的习俗,把心中美好的愿望寄托在风筝上,在放风筝的时候把风筝线剪断,让心中美好的愿望随风筝一起放飞。
五、放飞心愿。
1、教师拿出自己制作的京剧脸谱风筝。
教师:我也制作了一只风筝,我喜欢京剧,因为它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我把自己的心愿寄托在风筝上。
2、幼儿相互讨论自己的心愿,并说一说。
教师:你们的愿望是什么?
3、教师:孩子们,带着我们的心愿,拿着我们的风筝,一起放飞心愿吧!
活动延伸:
1、幼儿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到户外放风筝。
2、把放风筝时的情景画下来。
活动反思:
现在的孩子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更谈不上体验劳动的快乐。为此我想到教幼儿自己亲手制作美丽的风筝,从而让幼儿在此活动中感受到劳动的快乐,珍惜劳动成果。
七年级上册语文《风筝》的教案 7
一、教学内容分析:
《风筝》是一篇温馨感人的故事,讲述了主人公在童年时因为风筝而与弟弟产生了一场无法弥补的误会和冲突。故事中充满了兄弟之情和成长的点点滴滴,让人感受到亲情的珍贵和深厚。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兄弟之间的默契,以及成长中的挫折和成就。这篇文章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兄弟之情的理解,也表达了对童年游戏的珍视,以及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整个故事充满了情感的交织,让人回味无穷。
二、学生学情分析:
《风筝》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群生活在90年代的少年少女们,在他们看来,亲情就是家人之间的温暖和关怀,是父母的支持和鼓励,是互相牵挂和思念。同时,这也是初中生第一次接触鲁迅的作品,因此缺乏相关的知识背景。由于个人经历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对这篇通过矛盾和冲突展现亲情的文章进行深入理解可能存在一定困难。另外,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产生学习疲劳,而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感悟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老师需要全面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灵活安排教学过程。
三、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过程和方法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塑造。因此,我设定了以下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按圈点勾画的读书方法,积累“虐杀、苦心孤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浓浓亲情。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式地探讨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我深刻体会到了亲情的真谛,感受到了文章中浓浓的手足之情;同时也领悟到了鲁迅先生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品德和情操;还了解到了科学的儿童教育理念,理解了作品所传达的批判精神。
2.教学重难点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小说中的“精神虐杀”一幕,强调了对人类心灵的摧残和伤害。文章通过多角度的解读,体验了作品的主旨。特别是对作者所表达的“悲哀”情感进行了创新性的理解,将其作为教学的难点。
3.课时安排及目标内容
这篇文章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思想深刻,选材精巧,结构独特,语言运用高超。在教学上,我安排两节课的时间来教授这篇课文。第一节课主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积累文中重点词语,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并提出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第二节课则通过多角度、有创意的方式来探究疑难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课前准备:
学生:
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并制成问题卡片。
②从网上或图书馆查阅鲁迅的资料,了解其生平、作品及风格,制成卡片,准备交流。
③预习课后练习一、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教师:
①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包括风筝的图片、歌曲。
②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及疑难问题,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
③问题情境的设计尽可能让每个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四、选择教学资源:
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及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料。
五、选择教学策略:
1、整体设计思想:依总-分-总的思路安排教学步骤。先整体感知课文,再探究一个个局部性的疑难问题,最后进一步理解全文主旨。在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与作品对话、与学生对话、与教师对话、与作者对话,体现课堂民主、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变一言堂为众言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等等。
2、根据本课文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可以采用直观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朗读法帮助学生感知文本情感色彩,圈画法引导学生品味重要词句,创设问题情境法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同时在教学中,可以融入“自主提问、合作探究、讨论表演”等多种训练方式,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或方法:
首先,这篇课文涉及的难点较多,适合用来进行探究性学习。在预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将不理解的地方标记出来,提出问题并整理,然后有步骤地进行探究。
其次,学生在理解句子意思时,有时会遇到难以理解的情况。这些句子之所以难懂,是因为与常规的语言表达方式不同。通过联系语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
4、本设计的特色或亮点:
(1)新课的导入:如歌曲导入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感受,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的目的和难易程度,提出新颖的见解,并展开讨论。通过整体分解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局部作品的思想和情感,最终总结出作品的主题。
(3)设计一个典型环节,让学生能够深入文本,充分理解内涵,或者进行角色扮演,直抒内心感受。例如,在合作表演中,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氛围,帮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情感,采用学生与作者对话的方式进行表演,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促进他们积极思考、探索、交流、表达,从而开阔思维空间,提升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品。
(1)播放歌曲:“春风吹又生”,风筝在蓝天飘扬,带着我们的梦想和欢乐,让我们重温放风筝的美好时光。电脑课件展示,让我们一起感受那份童心和快乐。
(2)互谈感受:前后左右自由互谈儿时放风筝或玩其它游戏的情景和感受。
(3)引入正课:风筝或其它游戏带给你们以无尽的梦想和快乐,如果有人剥夺你游戏的权利,你会有什么感受呢?今天我们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误解与冲突。那么,就先让我们走近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兄弟之间,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吧。(投影课题并出示目标:见课件)
(4)了解鲁迅及作品:课件展示鲁迅生平、作品;学生自由朗读,并对照卡片做笔记。
(二)整体感知,朗读思考。
(1)检查预习,订正字词。(见课件)
(2)听读课文并感知(课件展示,课文配乐配图朗读。)
课件显示问题组:
a.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
听完课文以后,我感受到了小兄弟的勇气和聪明。他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反而想尽办法解决问题,最终成功地帮助了村子里的人们。这让我明白了只要有勇气和智慧,就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同时,我也学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因为小兄弟能够做到这一切,也离不开村子里人们的支持和帮助。这让我意识到在面对挑战时,团结一致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小结]:通过阅读,我们感悟到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有手足情;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内容。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我们要抓住“我”情感经历这条主线,为感悟课文思想内容做准备。(因是初步感知,教师要及时引导,尊重学生独特理解。)
(三)自读课文,理清思路。
(1)师生共读。(提问暗示:作者是如何根据“我”的情感经历安排文章结构的?)
(2)讨论明确:看风筝——忆风筝——议风筝。(板书)
(四)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1)学生与作品对话:在预习提问的前提下,看看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以四人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问题卡片,选共性和有代表性问题质疑,准备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投影仪展示学生的问题卡片。)
(2)学生与学生对话: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下节课每组选派一名中心发言人陈述本组讨论结果,不同意见或尚未解决的难题可在老师的启发下全班讨论。(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答案不必强求一致,学生可保留自己的观点,尊重其独特理解与感受。)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网上搜索并阅读《风筝》赏析作品。
(2)准备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品味语句。
老师将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包括声音、语调、速度和感情的表达。学生可以分组朗读、一起朗读或者重点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布置一些思考问题,为之后的交流和探究做准备。师生将和课文进行对话,共同探讨。
(1)师范读1、2自然段,生思考[问题情境一]:
1、“我”见到风筝为什么会产生“惊异和悲哀”的心情?(联系下文)
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多角度探究)
[讨论明确1]:故乡放风筝的季节是早春二月,而在北京,冬季尚未过去,就放风筝,所以“我”感到惊异;同时,我见到风筝,不由想起自己少年时虐杀小兄弟精神的一幕,而且无从补过,所以心头又不禁感到悲哀。
这里所说的“春天”,是指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飘扬着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到远处飘动着一两只风筝,让我联想起故乡风筝飞扬的春天气息,让我觉得这春天仿佛就在这片天空中荡漾着。
(2)指名朗读课文(3—4段),四人小组讨论下列[问题情境二]:
1、“我”和小兄弟对待放风筝有什么不同的态度?[板书]“我”:嫌恶小兄弟:喜欢
2、从哪些神态、语言、行动可以看出小兄弟确实很喜欢放风筝?(在课文中分别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出来),并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天真、活泼、聪明。
3、我为什么会认为爱放风筝就没出息呢,这种观点是与生俱来的吗?(学生各抒己见)
“我”是一个对兄弟情深、关爱备至,同时也是一个注重家庭责任、要求严格的兄长。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旧思想、旧观念的影响和毒害,这使得“我”在对待兄弟的过程中,有时会表现出一些不够理性和偏执的一面。
(3)自由朗读第5—11段。思考[问题情境三]:
1、“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这件事做错了吗?我在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做错了?答案在第几段?(划出并自读之。)
2、“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作者为什么说“不幸”?(自主探究,各抒己见。)
[教师小结]:联系“惩罚”一词,就比较清楚了,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来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
3、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
(明确后在书上划出,这是本文重点,可让学生自由感悟。)
[教师小结]: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不准儿童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的天性。一个纯洁无邪的孩子,他的正常天性,他的合理的愿望,只是因为有悖于大人们的“信条”,就不能发展,就得不到实现,甚至要为此付出代价,这使人痛切地感受到其中包含着某种具有悲剧意味的东西。被糟践的虽然只是一只风筝,可是同时受到伤害的却是一颗本来应该受到爱抚的稚嫩的心。作者称之为“精神的虐杀”,是非常深刻的。
4、作者为什么总想补过?兄弟已全然忘却,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呢?
(提示学生结合语境思考与讨论。)
作者深感沉重,因为始终无法得到弟弟的原谅,无论设想的补过方法如何,都无济于事。更令人沉痛的是,曾经对弟弟实施的“精神虐杀”式的管束,如今却被弟弟完全遗忘,毫不抗拒。作者感叹被虐待者的健忘和无抵抗,认为正是虐待者得以肆意虐待的原因,令人感到悲哀和沉重。
(4)[问题情境四]:末段的语句如何理解?(集体朗读)
(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可以适当提示背景资料。)
[讨论明确]:“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出乎意料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而不得。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
(二)体验反思,合作表演。
学生与作者对话:
(1)假如你处在作者这个位置,你会如何做?找同桌同学表演,分别扮演“我”和小兄弟。
(2)想象虚拟空间,穿越历史,通过与文中人物对话,加深主题的理解。
(三)深入理解,感悟主旨。
(2)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品析、研讨文章的主旨,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并分析。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中介的角色,通过适时的穿插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同时,老师也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积极参与讨论活动,与学生一起探讨文章的主题和观点。对学生的见解,可以进行合理肯定,对于那些有创意的见解,更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
(3)主题讨论提示:
1、可以从手足情(兄弟之情)的角度来谈;
2、可以从鲁迅先生表现于文章中的精神方面来谈;
3、可以从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意义这一角度来谈;
4、可以从“我”对放风筝前后看法不同的原因来谈。
(4)主题探究提示:
1、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家里有一个比我小一岁的小兄弟,我们感情非常好。有一次,小兄弟拿着风筝要出去放,我却不让他,担心他会弄丢或者被风吹走。虽然当时是出于好意,但现在想起来却觉得有些可惜。后来,当我长大成人后,我意识到了自己当时的错误。于是,我便开始补偿小兄弟,陪他一起放风筝,教他怎么操作,还给他挑选了漂亮的风筝。看着小兄弟笑逐颜开的样子,我内心也充满了幸福和满足。兄弟之间的情谊是如此深厚,我愿意用我的行动来弥补当初的遗憾,让我们的关系更加牢固。
2、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的补过,表现了鲁迅先生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3、小时候,我记得曾经很粗暴地阻止弟弟放风筝,直到长大后才意识到这样做是错误的。我开始意识到游戏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于是我努力弥补了之前的过失。这个经历让我意识到,我们应该重视游戏对于儿童的重要作用,并批判那些落后的儿童教育观念。
4、在我小时候,我记得我不许我弟弟放风筝,总是怕他会受伤。而如今长大了,我意识到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应该让他自由地去尝试和探索。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愚昧落后的行为。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不被他人的无理行为所侵犯。
(四)课堂总结,提出希望。
教师与学生对话:
(1)文章中心的两个要点:
忏悔:我对弟弟的“精神的虐杀”——自我谴责。说明“我”对弟弟的自省。(板书)
悲哀:弟弟自甘受辱、受辱而不知、全然忘却。也说明弟弟和“我”的亲情。(板书)
(2)教师总结:《风筝》不仅是表现了人内心美好的感情,而且给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深刻的主题,无论从哪个角度阅读,都有意在言外的收获。通过学习课文,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反复思索以后并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让自己的感情更真挚、美好,思想更丰富、深刻。
(五)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1)与本文对比阅读《满天的风筝》,说说文章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小弟弟疑惑地看着哥哥,问道:“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哥哥沉默片刻,脸上露出一丝愧疚,轻声说道:“对不起,我错了。”小弟弟听了,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他轻轻地说:“没关系,我不怪你。”虽然表面看起来平静,但小弟弟心里其实并没有忘记哥哥的行为,他暗下决心,以后会更加小心谨慎地和哥哥相处,不再轻易相信他的承诺。
七年级上册语文《风筝》的教案 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整体感知课文,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
⑴布置预习:我已经为您修改了原创内容,请查看:请通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生词。标记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提出疑问。可以查阅鲁迅相关资料,准备讨论。
⑵预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2、教师:
⑴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
⑵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
⑶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
整体感知课文,提出问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知
1、导人:
亲情是世间最真挚美好的情感之一。无论是温馨动人的亲情故事,还是充满误解和冲突的亲情纠葛,都展现出深厚的情感内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风筝》,讲述了鲁迅(周树人)回忆起与弟弟周建人一起放风筝时的故事。无论是当时的过失,还是后来的自责和无法挽回的遗憾,都流露出浓浓的兄弟之情。《风筝》宛如一首颂扬亲情之美的乐章,让人沉浸在自然和谐、情感交融的诗意之中。让我们一同感受这篇文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
2、检查预习:
教师范读或让学生听配乐录音。
(过渡)要感知理解课文,体验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就先要听读课文,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
3、质疑探究: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⑴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
⑵听读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
(教师可针对学生不同的感受启发提问)为什么“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事隔几十年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⑶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大家一起研讨。
学生听读课文后,展开讨论,相互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学生们可以就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互相提出问题,进行思辨。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4、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描写了一个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游戏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主人公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成长;小兄弟包容宽容的心态。故事集中展现了主人公经历的惊讶、忏悔、改过、悲伤等情感。抓住主人公情感历程这条线索,有助于深入理解课文的主旨。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理解,尊重他们独特的感悟。
二、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学生四人小组设疑,可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
(可请学生把问题记在课堂笔记本上)
1、问题探究:
⑴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联系下文)
⑵画出描写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光明媚”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把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多角度讨论探究)
⑶为什么说“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近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北京天空中荡漾了”?
师生讨论后,教师加以评述。
2、教师小结:
北京的冬日,天空中飘荡着孤独的风筝,引发了我心中的无限感慨。在这寒冷的季节里,风筝在蓝天中飞舞,仿佛是一抹亮丽的色彩,给这冰冷的世界带来了一丝温暖。回想起往事,仿佛看到了春日明媚的画面,那时的阳光温暖而明媚,微风吹拂,花香扑鼻,心情也随之明朗起来。现实中的严冬带来了寒冷的寂寥,而回忆中的春日却是温暖而美好,这种反差让我感到无比的悲凉和惆怅。愿时光能够倒流,让我重返春日的温和与明媚,摆脱眼前冰冷的寒威,迎接光明的未来。
三、布置作业
1、精读课文,再提问题,继续研讨。
2、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3、阅读《满天的风筝》,说说文章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
继上节课的学习基础,进一步探究疑难。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在上一堂课中,我们一起读了课文,感受到了其中表现的兄弟之间深厚的感情,理解了游戏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体会到了鲁迅严格要求自己、勇于批评自己的品质,并且感受到了作者从惊异到悲伤再到自责和沉重心情的情感变化。通过这些,我们初步领悟到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那么,在这个故事中,我们还能够学到什么呢?接下来我们继续深入阅读课文,探寻更多的启示。
二、精读课文
教师朗读指导(声音、语调、速度、感情)。
指名朗读课文(3~12段),对课文主体再交流探究。
朗读时,可分读、齐读或重点读。
二、整体感知,同时布置思考问题准备
在对知识进行预习和思考后,小组成员之间展开讨论,选择共性和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小组代表可以相互提出问题并进行交流,老师在引导下帮助深化讨论,全班学生可以就不同观点展开讨论。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解决以下问题:
1. 如何有效地合作探究问题?
2. 如何确定共性和有代表性的问题?
3. 如何引导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并达成共识?
4. 如何对不同意见进行探究和讨论,以便全班学生参与讨论并得出结论?
三、合作探究
学生可边读边思考或读完整体思考。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1、第一组:
小兄弟站在草坪上,眼睛注视着远处有人放风筝的场景。他的眼睛亮晶晶的,好奇地看着那些风筝在天空中飞舞。他的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仿佛自己也在风筝的世界里飞翔。作者通过描述小兄弟的眼睛和笑容,展现了他对外界的好奇和向往。小兄弟被描绘成一个充满童真和好奇心的孩子,他对周围世界充满了探索和想象。在文字和插图中,小兄弟透露出一种纯真和快乐的感情,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在文中所提到的“对于精神虐杀的这一幕”,是指小兄弟在被父母指责和责骂的情况下,心灵受到伤害和折磨的场景。作者在文中是一个敏感、善良的形象,对小兄弟充满同情和怜悯。对“我”的描写流露出了忧虑和无助的情感,体现了作者对小兄弟的深切关怀。这时的小兄弟处于被动接受父母指责的困境,无法自我辩解和解释,感到十分委屈和无助。
这部分一些动词和形容词用得很贴切传神,找出来,说说为什么用得好。
通过3、4段的学习,你进一步感悟到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点拨,全班交流、补充。
教师小结:小兄弟天真活泼,聪明伶俐,身材瘦弱。而我却是个粗暴的.凶手,对他施加了残忍的虐待。文章中透露出对小兄弟的怜悯和同情,以及我内心深处的痛苦和自责。
2、第二组:
快速默读,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讨论。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行为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深受启发。原来,游戏不仅仅是为了消遣,它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在我理解了游戏的意义之后,感到内心沉重,总想要弥补过失。这表明游戏对我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有着深远的影响。
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从中你又感悟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作者一旦接触科学思想,就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努力进行补救。他不会因为自己最初的动机良好就原谅自己,也不会因为最初的想法受传统影响而放过自己,更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不加以处理。他的内心沉重,可见他对自我反省非常严格,他的为人严谨认真,他的精神正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3、第三组:(教师要重点指导第三组的问题,可由浅入深引导)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⑴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
⑵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教师小结:作者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因无法补过而心情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既意想不到,“无可把握”,想摆脱也不可能了。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课文一再强调“我”的沉重和悲哀,不仅表现个人的悔恨,而是对这种普遍的精神麻木状态的忧虑和痛惜的感情。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得到极大的教育意义。
四、体验拓展
1、请学生根据练习三准备的作业在全班交流。
2、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游戏是我最喜欢的事情,玩具是我最亲密的伙伴。在我记忆深处,有一个让我难以忘怀的游戏和玩具,那就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积木。那些五颜六色的积木,可以组合成各种形状和结构,让我在创造和想象中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我记得曾经用积木搭建过城堡、飞机、船只,甚至是一个迷你的小镇,每一次完成都让我感到无比满足和骄傲。积木不仅是我的玩具,更是我探索世界、锻炼想象力的工具,它教会了我坚持不懈、勇于尝试的品质。至今每当看到积木,都会不禁勾起我美好的童年回忆。
(以上练习如课堂时间不够,可放到课后练笔中写)
3、教师小结:
《风筝》不仅是表现了人内心美好的感情,而且给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深刻的主题,无论从哪个角度阅读,都有意在言外的收获。通过学习课文,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反复思索以后并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让自己的感情更真挚、美好,思想更丰富、深刻。
五、教学小结
这篇课文是学生初次接触鲁迅的作品,内容较为复杂。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时,不要求他们立刻完全理解,而是引导他们从局部入手,逐步探究,逐步理解全文。在引导学生探究时,可以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拓展思维,激发独特感悟。两节课下来,虽然学生可能仍有疑惑,但他们的探究和创造性阅读能力得到提升。此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品质。
七年级上册语文《风筝》的教案 9
教学设想:
在兄弟间的矛盾与误解中,亲情的力量得以彰显。这篇散文描述了兄弟之间的冲突如何在亲情的温暖中化解,既有温馨和谐的一面,也有误解冲突的一面。文章提出了如何正确教育儿童的问题,以及人们需要勇于反思自己,正视错误并及时改正的重要性。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家庭中浓浓的亲情,学习如何审视自我,勇于改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由于本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不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而且文章中疑难的问题较多,所以学起来有难度,再加上初中生平时对冲突误解中的亲情体会不到或不深,所以多读课文,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与气氛很重要。
教学目标:
1、知识储备点
(1)理解本文的结构层次。
(2)熟读课文,把握感情线索,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3)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2、能力培养点
(1)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
(2)学生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展开讨论、进行评价等多种阅读方式,来掌握生字词,领略文章的语言特点,深入理解文章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3、情感体验点
(1)学习鲁迅先生的自省精神,勇于解剖自己。
(2)理解课文中作者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的感情和对春日温和的热烈憧憬。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复杂情感。
(2)理解在误解和冲突中所透出的亲情。
2、难点
理解作者勇于解剖自己和反省自己的勇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课件(放《风筝》歌曲,出示放风筝的影片。)
你能读出这首歌词里面某些词语的深层含义吗?请你仔细品味,写出这些词语的深层含义。(提示:谈出类似“不健全”、“不自由”即可。
设计目的:为了让学生对风筝产生兴趣,并且引导他们深入思考风筝的意义,老师决定带领学生一起探讨风筝的起源、制作方法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风筝的意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为后续的学习内容打下基础。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走近鲁迅
作家作品简介。(出示多媒体课件)
2、指导学生积累字词。(出示多媒体课件)
(1)字音
(2)词义
设计目的:让学生了解作家的作品对于理解课文起到关键作用;同时,引导学生使用工具书,注重积累和掌握词汇,这有助于顺利进行朗读和分析课文,同时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整体感知
学生活动:这篇课文主要围绕风筝和作者的故事展开,其中涉及了两件事。这两件事相隔二十多年,作者的感情也发生了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作者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许多事情,对风筝的看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作者用大量篇幅叙述关于风筝的往事,是为了引起读者对风筝和作者情感变化的共鸣,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风筝的深厚感情和回忆。
风筝在这篇文章中象征着少年时的梦想和中年后的懊悔。故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少年时代残忍地摧毁弟弟的风筝的梦境;第二部分描写了中年后读书后懊悔不已,想要弥补过去的遗憾却无法实现。通过对风筝事件的描述和对自己内心的深刻反省,作者批判了那些受传统封建教育影响,对子弟施加无谓压力的父兄们。在四周寒冷的环境中,作者感到无助和悲伤,对现实的冷漠和残酷充满愤恨,同时对春日温暖的希望充满向往。
4、梳理结构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描述故乡风筝的春日情景引出了整个故事。他描绘了春光明媚下,孩子们在田野上放飞风筝的场景,展现了一幅生动美丽的画面。接着,文章围绕着风筝事件展开,描述了作者和哥哥一起放风筝的情节,以及风筝在天空中飞翔的场景。最后,通过风筝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情的眷恋之情,以及对自由和梦想的向往。整个文章通过风筝这一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家乡的美好和作者的情感世界。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归纳概括。
本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由景入题,即由北京的冬天引出对故乡春天的描写。
第二部分(第3—11段)叙述“风筝事件”的经过。
很快,我从家乡温暖的春天回到了北京,却发现这里已是寒冷的冬天。我习惯了家乡绿树成荫,春风拂面的情景,一时间竟有些难以适应这冰冷的现实。寒风刺骨,树木光秃秃的,城市街道上行色匆匆的人群让我感到陌生。仿佛一切都变了样,只有我还停留在那个温暖的春天的画面里。这种强烈的对比让我心头充满了悲凉之情,仿佛一切美好都在转瞬间破灭,只剩下空寂和落寞。
设计目的:以主干性问题促使教学深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并通过归纳提练,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引导学生感知文章的内容
学生活动:学生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几件事。学生先在小组之间相互复述故事的内容,小组再派代表在班上复述故事的内容。
(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两件事:
(1)“我”的一件往事:少年时虐杀弟弟的风筝梦;
(2)“我”的一段思想感情的经历;“我”中年时读了儿童教育的书籍后无限懊悔当年对弟弟的'虐杀,想补过而又不得的经过。
复述故事的内容时,老师要提示:要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交代清楚。)
2、引导学生理解“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在课文中,作者围绕风筝讲述了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之间相隔了二十多年。通过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发生了变化。在文中,可以找到一些体现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句子或词语。作者在第一个故事中对风筝的热爱和追求表现出年轻时的执着和梦想;而在第二个故事中,作者对风筝的态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追逐和竞争,而是更多地体现出成熟和内心的平静。通过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经历了从激情到淡定的转变。
(2)说说使作者感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我”原来“嫌恶”放风筝,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并以踏扁弟弟苦心孤诣制作的风筝为“胜利”,当年对此事,我是毫不在意。时隔二十年后,“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此后每当回忆这事。就感到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后来的看法是:“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2)产生变化的原因:偶尔看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中年明白了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
设计目的:通过复述课文内容,锻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来启迪思考,把握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课内小结
文章关于风筝往事的联想,其感情线索,有两条:一是“我”的,一是小兄弟的,而又以“我”的情绪发展为主线。兄弟俩围绕着对风筝的好和恶,而产生出两种尖锐对立的情绪,以致发生了我对小兄弟精神虐杀的“这一幕”。“我”在“这一幕”以胜利者自傲的心境一直延续到中年。二十余年后,一旦认识到“胜利”的空中楼阁是用对儿童“精神虐杀”的悲哀的砖块砌成的,沉痛、悔恨、自责、内疚组成的悲哀的网便蒙罩着心头。
五、作业
思考课后练习题一、三。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风筝——故乡春天的象征,给“我”的只是“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和“无可把握的悲哀”。这种回忆的悲哀更加重了现实的严冬的肃杀。在沉重的悲哀之中,“我”面临着“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我”没有畏缩地“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而是积悲成愤,愤然前行。文章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叙写关于风筝往事的回忆,作者的用意究竟是什么?
设计目的:唤起学生的记忆,把学生引入课堂情境中来。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难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小组同学共同研讨归纳。
相关问题预设:
(1)北京的冬季,寒冷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冽,地面上铺满了一层雪白的雪花,远处飘动着几只五颜六色的风筝,仿佛是孩子们在天空中留下的一抹欢乐。站在窗前的我,心中涌现出一种莫名的惊喜和感动。这一切仿佛在寂静的冬日里,勾勒出一幅温暖而美好的画面,让我感受到了生活中那份悸动和温情。
(2)“我”对小兄弟的宽恕,小兄弟“全然忘却”,“毫无怨恨”之意,竟然“惊异地笑着,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你怎样看待小兄弟的这种态度?
(3)“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为什么“我”的心沉重着,怎样看待“我”的自责、补过?
(4)我感觉自己就像是被困在了一个寒冷的严冬中,四面都是冰冷的寒气,让我感到颤抖不已。我倒不如躲到一个更加肃杀的地方去,至少那里可以让我感到更加安心。
2、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受。
学生活动:在小组讨论中,我们结合课文和自己的体验,探讨了儿童玩游戏的看法。有些同学认为,儿童玩游戏可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另一些同学则认为,过度沉迷游戏会影响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导致沉迷成瘾的问题。在小组之间交流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接下来,我们将派代表在全班举行一个小辩论赛,就儿童玩游戏的利弊展开讨论,看看能否找到更多的共识和观点。
(此题系拓展性学习,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看法,学生只要说得有理就应给予鼓励。)
3、引导学生品味文学语言的魅力。
学生活动:小兄弟年纪轻轻,脸庞白皙,眼睛明亮有神。他对风筝情有独钟,时常一脸专注地盯着风筝在蔚蓝天空中飘舞的身影。他的眼神灼灼有神,手里紧握着线,时而轻轻拉扯,时而放松,仿佛与风筝有着某种默契。这时,他的脸上洋溢着无限的喜悦和专注,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和风筝。
(“瘦得不堪”,以自描的手法形象地勾勒出多病小兄弟的身材体态;“张着小嘴”“呆看着”“出神”,以一边串的动词传神地显现出小兄弟喜欢风筝到了极点——即便自己不能放,也如痴如醉观。
本段文字综合运用肖像、动作、神态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瘦弱的小兄弟形象。)
设计目的: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的方式参与,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性,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探索和学习的热情。
三、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总结反思:这篇课文充满了丰富的内涵。它涉及到兄弟情谊的珍贵;游戏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主人公的自我反省精神;小兄弟无怨无悔的高尚品质;以及展现了主人公惊讶、悔恨、悲伤等情感。在“春光明媚”的背景下,通过回忆往事,与现实严冬的“寒冷”形成对比,使得文章既增添了动人的回忆色彩,又在黑暗现实中透露出对光明未来的向往。
拓展练习:
1、在与家人相处的点滴中,我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有时候,我们之间会因为误解和冲突而产生矛盾,但在那些温馨的时刻里,亲情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记得有一次,和父辈一起度假的时候,我不小心弄丢了钱包,整个人都慌乱了起来。父亲并没有责备我,而是耐心地安慰和帮助我找寻。最终,在他的帮助下,我找回了丢失的钱包,心中感激之情油然而生。这件小事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家人之间的亲情是无条件的,他们不会因为我犯错而责备我,而是选择包容和帮助。在这份亲情的支撑下,我感到无比幸福和温暖。家人间的亲情是如此宝贵,让我深深珍惜每一刻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光。
2、亲情是人世间最温暖、最真挚、最美好的情感,古诗文中常有对亲情的赞美之辞。您能写出一、两句表达亲情的句子吗?
七年级上册语文《风筝》的教案 10
一、导入
说到“亲情”两个字,你们会想到什么?这个单元都是安排的课文都是以家庭、亲情为主题,我想大多数人想到的是爱,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在理解和包容中的亲情会感动我们,在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也是真挚而又令人难忘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和他小兄弟的故事里……
二、作者简介
1、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字豫才,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曾去日本学医,后来又改为从事文艺工作,企图改变国民的思想。鲁迅有三兄弟,鲁迅是老大 ,周作人是老二.周建人是老三(即风筝里的弟弟)。1918年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2、代表作品集:
小说集《呐喊》、《彷徨》,《孔乙己》《狂人日记》《药》都选自《呐喊》;
杂文集《坟》
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
散文诗集《野草》。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散文诗集。主要是用曲折的象征手法表现内心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
本文选自《野草》,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封建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了。
3、鲁迅名句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2、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三、全班齐读课文
1、 标段落序号
2、 划出自己不会读或不理解的字词
四、解字答疑:
风筝zhēng
1、丫杈(chà):桠杈,树的枝丫
2、伶仃(líng dīng):孤独,没有依靠。(这里指风筝数量少)
3、憔悴(xián wù):本来指人瘦弱,面色不好看(这里指风筝的色彩暗淡)
4、模样(mú)
模 mú:模样
mó:劳模
5、吐蕾(lěi):
蕾:lěi 即将开放的花,俗称花骨朵。
蕊:ruǐ 花蕊是花的组成部分
6、肃杀sùshā: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 。
7、诀别(jué):多指不容易再相见的离别
决:决定 决心
诀:诀别 言字旁,与言语有关
抉:抉择 选择
8、荡漾(dàng yàng):
9、嫌恶(wù):厌恶。
嫌:嫌恶
赚:赚钱 贝字旁,和钱有关
10、笑柄bǐng:可以拿来取笑的资料。
11、可鄙(bǐ):令人鄙视。
12、恍huǎng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
13、什物shí:
什: shén:什么
Shí:什物
14、惊惶huáng:
15、瑟缩sèsuō:因为寒冷或者受到惊吓而身体蜷缩或抖动。
16、苦心孤诣(yì):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17、虐nǜe杀:虐待致死
18、惩罚chéng
19、堕:duò 思想和行为向消极的方向倾斜
坠:zhuì 掉下去
20、宽恕:
恕:shù
怒:nù
五、用自己的句话来概括课文的内容
线索 风筝
人物 小兄弟 我
态度(20年前) 喜欢 厌恶
做风筝 毁风筝
(20年后) 全然忘却 后悔
毫无怨恨 补过
心情 沉重
(文章说的是小时候小兄弟最喜欢放风筝,“我”不准小兄弟放风筝并毁坏他所做的风筝。等到中年明白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为,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我”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心只能一直沉重着)
六、课文分析
1、划分层次
1—2:
3-11:
12
2、详解
① 第一段统领全篇课文(总起下文)的是哪两个词?
惊异、悲哀
② 文章开头第一段就写北京春天的景色,接下来就说“这是一种惊异和悲哀”,作者惊异什么?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春光明媚,北京冬季还没有过去,就有人放风筝,所以“惊异”。
见到风筝,就想起小时候毁坏小兄弟做的风筝,而且没办法补过,心里悲哀。
A.找出文中描写故乡春二月景色的句子。“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可以看出故乡的春二月是温和的。
B.再找出描写北京冬天景色的句子。“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感觉到了北京冬天的寒冷。
故乡的春二月的景色和北京冬天的景色是形成对比的,但两者有个共同点,故乡的春天有风筝,北京的冬天也有风筝,所以勾起了作者小时候后的回忆,看到风筝就想起以前小兄弟很喜欢风筝而且自己做风筝,但是我却很厌恶风筝,认为是没出息的孩子才玩的,还毁坏了小兄弟的风筝,二十年后偶然间看到一本外国书才知道游戏儿童的正当行为,想得到小兄弟的原谅但是他已经不记得了,所以无法补过了。所以感到悲哀。
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明确: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很久以前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请同学概括该大段(1-2)的段落大意:
④为什么作者觉得“放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意”?
明确:在中国古代战乱频繁的时候,大家都以征战沙场为荣,在作者他们所处的时代封建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他们这个时候的人的想法就是:只有认真读书参加科举考试并且取得功名才是有出息的。所以作者就觉得“放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意”是笑柄,是可鄙的。
⑤找出文章生动描写小兄弟对风筝入迷的语句。
明确:
(1)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2)远处的蟹风筝突然掉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的跳跃。从神态、语言、行动可以看出小兄弟确实很喜欢放风筝。
(3)小兄弟多病,瘦得不堪,怪可怜的。春光明媚的时候出去放放风筝,本来对小兄弟的身体是大有好处的,可是因为兄长不允许,他只能呆看人家的风筝,他惊呼跳跃,都能看出他的.入迷以及天真活泼的天性,小兄弟入迷的情景描写得越仔细生动,越能看出作者对小兄弟的同情,还有对自己深深的自责。悔不当初啊!
⑥小兄弟不仅看风筝,还自己做风筝,而且人家都是做蜈蚣风筝蟹风筝,小兄弟做的是蝴蝶风筝,作者有没有因为小兄弟做的风筝有创意而夸奖他?
明确:没有。反而很愤怒,
请同学读出作者毁坏小兄弟风筝的句子。这些动作描写都可以看出作者很粗暴、冷酷无情。
在我只是发现小兄弟的风筝还没有毁风筝之前小兄弟就惊惶、瑟缩了,已经吓得发抖了,在我毁了风筝之后也没有任何反抗,这是为什么?
明确:
1、身体不好,打不过哥哥
2、 觉得哥哥是对的,是自己做错了事情。
当时鲁迅的父亲已经去世,他作为家里的长子,承担了家庭的重任,“长兄为父”。 弟弟认为管得正当,是自己做风筝犯了错,自认该罚。一个认为管得对,一个认为应该管,他们都默认封建礼教下的“长幼有序”的教育方式。
⑦“我不幸偶尔看到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明确: 我过去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作为兄长,严格管束弟弟,原是为弟弟有出息,而现在看了书以后认识到自己是错的,心情很沉重,自己的良心遭受了谴责,所以叫做不幸。
⑧“精神虐杀的一幕”具体指什么?
现在看到外国书上的道理,才知道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我不让小兄弟玩就是扼杀了他的天性,属于精神上的虐杀。
⑧作者想到了补过的方法?“我”想补过的心意诚恳吗?请同学找出作者打算补过的方法。
明确:方法一:送他风筝,和他一起放。 不可行,已经有胡子了,到中年了
方法二:求他的原谅。 不可行,他已经完全忘了有这回事。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明确:小时候,自己对弟弟那样管束,简直是精神的虐杀,而弟弟却毫无抗争,逆来顺受,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作者感叹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在他看来,这正是虐杀者之所以能够肆意虐杀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
作者本来也不记得有小时候毁风筝这样一件事,到中年时候看到一本外国的书才想起自己以前做错了,可是小兄弟已经全然忘却,毫无怨恨了。他从来就没有觉得兄长毁自己风筝是一件不对的事情,“他的脸上添了许多生地辛苦的条纹”,他也没有时间去想这样的事情,作者觉得他已经有点麻木了,有点可怜,作者接受了先进的思想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小兄弟明明是个受害者,他还全然不知,封建思想已经根深蒂固,觉得兄长管我是对的。
⑨有些人会认为,明明事情过去二十年了,为什么作者还要耿耿于怀非要记在心上呢?
明确:这就是作者和我们不一样的地方,作者比我们一般人有着更强烈的自省精神,会自我解剖,并没有因为自己二十年前毁掉小兄弟的风筝出发点是好的而自己原谅自己,而是记起以后就想补过。但是小兄弟已经完全忘了以前的事,所以他想补过也没法补过,心情沉重,只能受到良心的谴责。
请同学概括本大段(3-11)的段落大意:
⑩最后一段的怎么理解?
明确: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出乎意料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而不得。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当年我与小兄弟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我有了觉悟而感到后悔痛苦,小兄弟至今也没有知道哥哥的行为对他是一种精神的虐杀,虐杀者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被虐杀者仍然没有觉醒,是麻木的。这才是鲁迅感到的悲哀。
弟弟竟然“完全的忘却”说明了什么?
作者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因无法补过而心情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既意想不到,“无可把握”,想摆脱也不可能了。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得到极大的教育意义。
七年级上册语文《风筝》的教案 11
一、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读写文中生字词,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
2、能力目标: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同学们认识到亲情的可贵,懂得珍惜亲情。
二、 教学 重点:
1、生字词的掌握;
2、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中明白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
这篇散文诗思想深刻,主题的理解是多向的,要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主题,学生存在一定困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放风筝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风筝带给孩子们无尽的快乐,然而,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能够享受放飞风筝的乐趣和自由。让我们一起聆听鲁迅先生与他的兄弟之间关于风筝的故事,深入了解其中的故事内涵。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了解本文的作者——鲁迅先生。
二、检查学生预习生字及词语积累
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写“我”回忆了有关()的故事?要求边听边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段。
2.课文记叙了“我”毁掉了弟弟的( ),后来我知道自己( ),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 )。
3.全文的感情基调是()?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
4.全文分为几部分?应如何划分?全文的结构如何?
四、课文精讲
研读课文第一二段,回答问题
1.第一段属于什么描写?作用? 此段有何作用?
2.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为什么?
3.既然基调是悲哀的,为何“故乡的风筝时节”却写得很温和、鲜明?
4.四周都是寒冷的冬天,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故乡那逝去的春天。然而,就在这时,春天却突然出现在了北京的天空中,仿佛在荡漾般绽放。
研读课文第三段:划出我和弟弟对风筝态度句子,思考这些句子在文章当中的作用
读第四段:我发现弟弟偷偷在院子里做风筝,他一边专心地折纸,一边不经意地看着我。我轻轻走近,突然拍了拍他的肩膀,他吓了一跳,手上的纸飘落到地上。我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我知道弟弟做风筝是为了参加学校的风筝比赛,而且他一直隐瞒着我。我想给他一个惊喜,所以决定帮他完成风筝,一起参加比赛。弟弟被我吓到后,看着我有些慌张,然后露出了欣喜的表情。他没有想到我会这样做,感到非常感动和开心。我们一起完成了风筝,最终在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这一切都让我们更加亲密和默契。
读第五至十一段:回答问题
1.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2.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
3.为什么说不许弟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4.为什么20年来毫不忆及?
5.划出我是想如何补过的及弟弟知道有这么一件事后的神态。
6.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
7.“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悲哀之所以被称为无可把握的悲哀,是因为它往往来临时让人措手不及,无法预料。这种悲哀不像其他情绪那样可以被理解和控制,让人感到无力和茫然。作者表示自己宁愿躲到严冬中去,是因为严冬给人一种肃杀的氛围,让人感到安静和安全。然而,现实中四面都是严冬,意味着无论哪个方向都充满了寒冷和威胁,无法找到真正的避难所,这种无助和绝望的感觉让人倍感沮丧。
五、赏析课文的艺术特色
1.意蕴丰富 深刻
2.构思精巧
本文以“风筝”为线索,用第一人称展开叙述,显得亲切、真实。
3.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这首尾的照应是由实而虚由北京的风筝而想起故乡的春天;又由虚而实,由回忆中的春天进入现实的严冬。
4.语言精当
5.联想的.运用
六、引导讨论:
1、当我还是个小孩的时候,游戏是我最喜欢的事情,玩具是我最珍爱的伙伴。在小时候,我玩过许多有趣的游戏,也拥有过许多喜爱的玩具。其中最难忘的是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捉迷藏的经历。那时我们总是躲来躲去,尽情享受着追逐与被追逐的快乐。而我最珍爱的玩具是那只陪伴我度过童年的玩具熊,它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在夜晚都陪伴着我,给我带来无尽的安慰和欢乐。小时候的游戏和玩具,是我成长中最美好的回忆,也是我心中永远的宝藏。
2、对待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的心情如此沉重。你从鲁迅先生身上学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3、想想现在有没有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现象?
七、教师小结:
儿童天生喜欢玩耍,拥有快乐童年是无价之宝。或许是因为明白这个道理,兄长的内心深处总有一丝悲伤挥之不去,这种悲伤伴随他很久,不断地困扰着他的内心。
当然了,学习和玩耍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玩耍能够让我们放松身心,释放压力,培养兴趣爱好,促进身体发育。而学习则能够开拓我们的视野,增长知识,提升技能,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既要享受玩耍的乐趣,也要努力学习,做一个知识和能力兼备的孩子。
八、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写一篇关于亲情的作
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下周五的语文课交。
九、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本人认为存在着以下问题:
由于对新课标的理解不够,在讲解过程中未能充分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导致未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平衡介绍作者和文本内容的比例,避免过度突出作者的背景。另外,在选择听读材料时,应该注重选取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内容,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可以尝试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参与中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整个教学还是属于传统式的,没有渗透新课标理念。
七年级上册语文《风筝》的教案 12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书后)(指名读、自由读)。
2、读句子,(自由读,想读哪句读哪句,把幸福和快乐送给小伙伴;齐读,师生共同享受这份幸福和快乐。)
是呀,纸船和风筝让小熊和松鼠成了好朋友,给他们俩带来多少快乐呀!正当他们沉浸在这幸福和快乐的时候,这快乐却不没有了。
二、初读课文
读了课题,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读读课文了吧?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它,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词
1、学习生词。
把你们读的情况汇报给大家,谁愿意读?(请一对同位起立读词,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2、学习生字。
单个读生字,齐读生字。
四、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板画。
听说松鼠和小熊就把家建在了这里,大家看,这就是他们的家,(出示教具,小熊和松鼠的家)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他们的家应该各建在哪里呢?
(2)贴房子。
(学生以课本为依据,在相互交流中贴对房子的位置。)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
1、了解课文大意。
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读读二至六自然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2、重点学习三、五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他们俩收到对方的礼物,可高兴了!书上有两个自然段写了他们高兴的心情,是哪两个自然段?(出示三、五自然段。)
试着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读。(学生自己读。)
哪里直接写了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3、配乐朗读一至六自然段,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4、区别“漂”和“飘”。
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出示两个句子。)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教师小结:你看,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我们的汉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一定会发现汉字更多的秘密。
二、学习第七自然段。
出示第七自然段,教师深情朗诵,感染学生情绪,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感情,理解课文内容。
三、学习八、九自然段。
1、小熊、松鼠,此刻他们的心情怎么样?(很难过)能告诉小鸟原因吗?
2、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读读这两个自然段。(齐读。)
3、原来你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可是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这是怎么回事呢?
四、学习第十、十一自然段。
虽然吵架了,但心里还都想着对方,还想和对方做朋友啊!那结果怎样了呢?请大家自己读读第十、十一自然段。
结果怎样?(小熊和松鼠和好了。)
友谊失而复得,他们的心情一定很复杂,我们能不能通过读把你的心情表达出来?先自己试试。
五、拓展练习。
1、是啊,松鼠将所有的纸船都放进了小溪,一只只纸船载着他深深的情意顺流而下,小熊看到这么些纸船向他漂来,会怎样呢?
2、小熊、松鼠,经历了这一切,他们以后还会闹别扭吗?
我知道你们都学会了珍惜友谊,你们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
大家说得太好了,我一定牢牢记住你们的话,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呵护友谊,愿我们大家永远是朋友!
七年级上册语文《风筝》的教案 13
教学目标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4、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
教学重点
1、村、丧的字形,磨、坊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1、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2、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课前准备
1、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连词多读几遍。
(1)自读,互读。
(2)不理解的词语。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我来考考你。
一学生拿着生字卡片,让另外学生读出读音,然后再组词(如有可能再说一句话)。
(2)我来说你来猜。
出示词语:
精心憧憬依然踪影似乎凌空飞起
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半沉半浮翩翩飞舞
一学生说出词语的大概意思(或做一些动作),其余学生根据他的话或动作,从上列词语中找出该词语。
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1、选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
读后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四人一小组讨论。
3、每组选代表发言。
四、感情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我们心情的变化
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别人交流。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感悟课文,体会我们的.心情变化
(一)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二)找出我最喜欢的部分。
1、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地方。
2、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1)做风筝
重点句子: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②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强调依然。
板书:依然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③练习把不但而且加进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里去,进一步体会我们快活的心情。
(2)放风筝。
重点句子: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②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反映出我们当时快活的心情?
板书:拼命
③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3)找风筝。
重点句子: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①让学生分别找出这几句话,教师出示这几句话。
②学生连起来读这几句话,整体体会我们当时心情的变化过程。
③找出最能表现当时心情的词语。
板书: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哭垂头丧气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④练习用上面几个词说几句话,描述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困难、麻烦时的表现。
三、拓展想象
读课文最后部分,思考我们找到幸福鸟了吗?
让学生大胆想象,能说多少说多少,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
如有时间可以让学生写下来。
七年级上册语文《风筝》的教案 14
学习目标
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语言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多角度理解本文的主题。
体验感受生活中误解、冲突中的亲情。
教学重点
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语言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鲁迅先生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16部。他的文学作品以杂文成就最大。
合作探究,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1、浮动的风筝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指名学生回答,讨论、分析。
明确(大屏幕显示)
看上下文,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惊异”,为什么“悲哀”。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温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故乡的风筝时节,杨柳发芽,山桃吐蕾,而北京,“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所以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这一幕永远无法补过。说“惊异和悲哀”,从结构上说,是为了引出下文。
2、画出描写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光明媚”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把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
指名学生回答,讨论、分析。
明确(大屏幕显示)
在“春光明媚”的画面里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使现实中的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衬,既增添了回忆往事哀婉动 人的力量,又使文章带上几分明丽的色彩,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3、怎样理解“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指名学生回答,讨论、分析。
明确(大屏幕显示)
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4、该如何理解写风筝事件的两段文字里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指名学生回答,讨论、分析。
明确(大屏幕显示)
有对小兄弟的同情,后悔和对自己冷酷无情的深深地自我谴责。
春光明媚,“多病、瘦得不堪”的小兄弟到野外放放风筝是有好处的,可是兄长不允许,只得呆看别人放的风筝,兄长对小兄弟呆看风筝时表现出的儿童天真活泼的天性也认为是“笑柄,可鄙的”。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兄长一脸严冬般的肃杀,这样的压制太残酷了!
写小兄弟偷做风筝,隐隐写出了儿童的动手能力。弟弟做得蝴蝶风筝表现他的聪明和肯动脑筋,很会设计。这样有益身心的行为却要偷偷来做,实属可怜之至。字里行间,成年的鲁迅对弟弟的褒扬和同情我们是可以感受到的。但少年的鲁迅却是那样的凶神恶煞,满足于摧毁弟弟心血的精神虐杀行动,少年时的鲁迅写得越是冷酷,我们越是能体会成年鲁迅的同情、后悔与自责。
5、偶尔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指名学生回答,讨论、分析。
明确(大屏幕显示)
跟“惩罚”一词联系起来就明白了,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国外书上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来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
6、我们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
指名学生回答,讨论、分析。
明确(大屏幕显示)
“我”过去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作为兄长,严格管束弟弟,原是为弟弟有出息,现在反思起来,当年为落后观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径实在是“精神虐杀”的行为。从这一幕里,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童年时代长幼之间很不平等的封建秩序。“论长幼,论力气,他是敌不过我的”,可见作为兄长的粗暴行径是以暴力为基础的。鲁迅把自己写得很粗暴,字里行间深含自我谴责的意味。
7、为什么说不许弟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指名学生回答,讨论、分析。
明确(大屏幕显示)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
8、为什么“我”的心只得沉重着?为什么小兄弟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指名学生回答,讨论、分析。
明确(大屏幕显示)
表达了更深沉的悲哀。鲁迅一旦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也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的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我”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的心因而不得轻松,只得沉重着,这又翻出一层意思。被虐杀者并不认为被虐杀,把兄长的行径视为合情合理,做风筝要偷着做,正说明自己也不认为游戏是“正当”的,一旦被兄长发现,自认该罚。被虐杀者的麻木使虐杀者可以恣意妄为,这是尤其令人悲哀的。所以鲁迅只觉得这世界一片肃杀和寒威。
9、文章结尾突出了严冬的“寒威和冷气”,你能体会出几层含义?
指名学生回答,讨论、分析。
明确(大屏幕显示)
二层含义:天气的寒冷;内心的沉重和悲凉。
10、怎样理解末段中“无可把握的悲哀”?
“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也不可能了。
(二)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
1、手足情深,误会冲突中饱含亲情。
2、 敢于反省、知错必改的精神。
3、 不要过分限制儿童游戏玩耍的自由。
(三)总结(屏幕显示)
《风筝》不仅表现了兄弟之间浓浓的手足之情,而且在误会和冲突中给人以儿童教育观念方面的深沉的思考。这样深刻的主题,无论从哪个角度阅读,无论在何时,都会给同学们意在言外的收获。通过学习课文,每一个同学或许都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感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通过这样深沉的思考,让我们的感情更真挚美好,思想更深刻丰富。
(四)体验与拓展
你与家人有过误解与冲突吗?你如何看待误解与冲突中所包含的亲情呢?请用300个左右的文字把它写出来,与家人交流。
【七年级上册语文《风筝》的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风筝》12-11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风筝》3篇12-12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 教案02-03
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01-25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8-27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3-17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03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语文教案10-24
七年级语文上册名师教案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