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社戏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一语文社戏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的:
1.学习第一部分,能分清哪些是概括叙述,哪些是具体叙述,并能运用有关叙述的知识具体分析课文。
2.理解第一部分对文章主题表达的作用。
3.能根据事情的发展把第二部分分成几个层次,方便对主体部分的阅读分析理解。
4.朗读第二部分的“开船出航”和“月下行船”两部分,体会作者的独特构思。
一.导入:
教师:
第一部分主要写“我”在平桥村快乐生活中的一些乐事,点出平桥村在我是一片乐土。那么,到底写了哪些生活内容呢?请同学们找出来,体会“我”的这种感情。
学生开始思考,最后明确:
第1段:
主要交代了看社戏的时令、地点和机缘。事因的缘起,是“我”夏日间随母归省外祖母家——平桥村。
作品从民间习俗人手,先写鲁镇的风情。
开篇自然成趣,富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
再顺笔勾勒平桥村的地理位置、概貌及其特点,一个“极偏僻”“临河”的小村庄的景象便跃然纸上,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写出了小村庄人们谋生的方式,辛苦而勤劳。
“极偏僻”“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写出了小村庄的闭塞与落后,而正是由于它与外界的绝少交往,维持着几乎类似原始状态的生活方式,才使它少受了许多封建礼教的束缚,更多地保留了自然、美好的风土人情。
这,正是“我”所向往的“乐土”。
只有在这里,“我”才能“得到优待”,才能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第2段:
写“伴我来游戏”的有“许多小朋友”,即使“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既照应了第1段中的“得到优待”;
又写出了小村里,家家热情好客,不拘行辈、不拘礼数,使“我”少了许多清规戒律的束缚,少了许多孤独和烦恼,可以和小朋友们尽情地玩耍,当然感到快乐。
这一段最后一句,在幽默之中透露出作者对封建礼教的揶揄。
第3段:
写平桥村乐土上的种种乐事。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了两幅充满童趣的画面:
一幅是“伏岸钓虾图”,从“掘蚯蚓”“穿铜丝”“伏岸钓虾”,写到“虾呆子”的自食其果“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
一幅是“观村童放牛图”,从“高等动物”牛的欺生,“我”因惧怕而“远远地跟着、站着”,写到“小朋友们”“全都嘲笑起来了”。
画面里有水世界里虾的呆相,有通灵性的牛的戏谑;
有稚童“伏岸钓虾”时全神贯注的静态,有牧童们天真无邪的.嘲笑之态,充满了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欢快情趣。
总结:正是因为在平桥村“我”可以免念深奥枯燥难懂的书,可以受到种种优待,可以和小朋友们无拘无束地玩而没有礼教的束缚,所以平桥村是“我”的乐土。
二.本文的题目是“社戏”,中心情节当然应该是与看社戏有关,那为什么作者要花那么多笔墨写这些内容呢?
同学思考,明确:
这一部分,从情节上看,是为了衬托和引出“第一盼望的”是“到赵庄去看社戏”;从思想上看,也为“去看社戏”作了铺垫,这些是一般的乐事,而最大的快乐是去看社戏。
下面咱们来看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二部分
三.分析第二部分
(一)分层次:
教师提示:第二部分(从“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到“各自回去了”),写
到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
这部分是全文的中心部分,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和地点的转换可分为四层。请同学们思考,划分层次。
明确:
第一层(到“我们立刻一哄的出了门”),写去赵庄看戏前的波折。
第二层(到“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写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见闻和感受。
第三层(到“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详写在赵庄看社戏。
第四层(到“各自回去了”),写看社戏后深夜归航。
(二)分析第一层。第一层(到“我们立刻一哄的出了门”),写去赵庄看戏前的波折。
这部分开头一句,便点出了“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是“到赵庄去看戏”,由一般的各种乐事引出了第一乐事。
然后说明了为什么要到五里之外的赵庄去看戏,为什么又称作“社戏”。
接下来,作者并未直接写看社戏,而是先写看社戏前的波折。第一个波折是,“在早上不到船”,母亲“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
请问,作者是怎样渲染“我”在看不成戏时的失望沮丧之情的?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笔墨写这些内容?
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回答:
这里,作者尽力“蓄势”,渲染“我”看不到社戏的失望、沮丧之情:
“总之,是完了”,“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当看过戏的少年们聚拢来高高兴兴讲戏的时候,“只有我不开口”,情绪低落到极点。
这一波折由于双喜的“大悟”出现了转机,他说“八叔的航船”回来了;
十几个别的少年也来“撺掇”,“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
然而又产生了第二个波折,“外祖母又怕都是孩子们,不可靠;
母亲又说是若叫大人一同去,他们白天全有工作,要他熬夜,是不合情理的”。
这一波折又由于双喜“看出底细”,“写包票”出现了转机,外祖母和母亲“不再驳回”,“都微笑了”。
作用:
对看戏前波折的记叙,使情节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型的特点,既写出了这次看社戏的艰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鲜明地展示了人物之间的各种感情和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尤其是双喜的聪明能干,让人难忘。
(三)分析第二层。
第二层(到“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写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见闻和感受。
终于能去看自己盼望已久的社戏了,心情的快乐是无法用言语诉说的。
作者开始便直书心情的“轻松”,身体的“舒展”,与上文的压抑、沮丧形成鲜明的对照。下面咱们来看作者是怎样抒发这种愉快的感受的。
请大家朗读“开船出航”这一段,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
明确:
1.“白篷的航船”在明净的月光下显得很是好看;
2.大家上船的动作透出喜悦和熟练:让“我”和年幼的坐在舱中,表现出对“我”的特别关照;
3.开船的一系列动作:点、磕、退后、再上前,出桥、架橹,表现出少年们驾船的技术多么娴熟,多么干脆利落!
4.说笑声,叫嚷声融在潺潺的水声里,多么欢快,多么惬意!
重点体会“飞”一字的作用:写出了船行之快,写出了少年们急切看戏的心情;
接下来就是写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感了,这部分的描写一样使人感受到人物心情的愉快,咱们来读一读这段重在写景的语段体会这种感情。
“碧绿的豆麦田地”写出了看戏的节令正值夏初,既照应了开篇第1段,又为后文偷豆埋下了伏笔。
(重点)接着描绘了一幅“月夜行船图”,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一种朦胧美。
画面上月色朦胧,连山起伏,表现出一种静态美;水气的清香,连山的踊跃,表现出一种动态美;
碧绿的豆麦和水草,淡黑的山色,白色的船篷,显现出一种色彩美;
再以远处几点火光来点缀,使阴柔的画面上生发出几分活气,增强了明与暗的对比度,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和谐、完美;
在静谧之中,隐约飘来横笛宛转、悠扬的声音,令人心旷神怡。
作者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多方面着笔,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江南水乡的夜色、情调多么温柔,多么美好!
此时,“我”的焦急的情绪也渐渐地“自失起来”,和笛声一道“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情景交融,寄情于景。
作者写人物的心情变化融在写景之中,先写连山,运用了一个非常形象、贴切的比喻句: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跑”字照应了上文的“飞”字,是写船行之快,反衬了人物想看社戏的急切心情:“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再写笛声的宛转悠扬,水气的清香,使急切的心慢慢地沉静——自失——弥散,“我”被陶醉了,忘了一切,忘了自己。
写得真实、自然、贴切,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那火接近了”,很自然地承接前文,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果然是渔火”,用“果然”应证前文的“也许”;
用“也不是赵庄”应证前文的“料想便是戏台”,证实“我”的误记。
(写“我”的误记,又从侧面表现了想赶快到赵庄看到社戏的心情之急切。)
接下来作者描绘了“松柏林”,“去年”曾去玩过,“还看见”石马和石羊,一个“倒在地下”,一个“蹲在草里”,石马还是“破的”,这一段文字描绘得很细,用词十分准确,让读者看了仿佛历历在目。
这段先写“我”的“误记”,再写“我”的“忘性”,使故事情节又出现曲折跌宕,再一次为写看社戏设悬念,正当读者和“我”都在想:“赵庄怎么还没到呢?”
这时,一句“赵庄便真在眼前了”,使读者和“我”一起长出一口气:“真不容易啊!”
总结:
这两个层次先写了看不成社戏时人物的失望沮丧之情,又重点渲染了看戏终于成行后的欢快喜悦的心情,重重渲染,层层烘托,写出了这个经历的难忘。
【初一语文社戏教案】相关文章:
初一语文上册《社戏》教学反思05-27
社戏高一语文教案02-24
语文《社戏》教学设计03-31
社戏语文阅读理解05-01
语文《社戏》的生字解析03-01
社戏优秀的教案08-26
《社戏》语文教学反思03-28
社戏语文教学反思01-29
《社戏》的语文教学反思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