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六年级下册《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导语:教学设计从理论上来讲,有学习者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阐明、学习者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媒体的分析使用及教学评价等七个元素,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讨论比较多的是学习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三个主要元素。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北京版六年级下册《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欢迎各位参考借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及新词。
2.能够找到老教授对”我”讲的几段话,并说出她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
能力目标
1.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思品目标
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老教授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精神。
第一课时
一、课题质疑,激发阅读期待。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4课(板书)唯一的听众,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听众是什么意思?唯一是什么意思?你最想知道什么?
2.学生质疑,教师归纳梳疑。
二、检查预习效果。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自学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在读中重点指导下列词语的读音及词语的意思。
(1)读准字音:沮丧 叨念 懊恼琴弦 甭想 兴奋
(2)理解意思:难以置信 全力以赴蹑手蹑脚(换个词)
3.同桌互读
三、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文中的”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谁呀?(板书:老妇人)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了一件什么事?(在什么情况下,谁怎么样?结果怎么样?)初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4.再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脉络。
四、辨析形近字 7
据() 澳( ) 谭( ) 阻( )
锯( ) 懊( )潭( ) 沮( )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书写字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5
1.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谁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出示句子
因为我拉得小夜曲就像距床腿,这使我感到沮丧。
后来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我能……每天清晨我唯一的听众。
2.读一读这两个句子,心中有疑问吗?(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我为什么”我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位耳”聋”的老妇人?”
二、细读课文:25
1.是呀!到底是怎样的一位老妇人呢?同学们读一读”阅读思考”2题。(指名读)
2.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轻声读课文,边读边用不同的曲线画出老妇人在什么情况下对我说了什么,并体会联系上下文体会每句话的含义。
(也可以试着列一列表格)
出示表格
老教授的话 在什么情况下讲的 我的感受 老教授是个怎样的人
3.学生充分自学。
4.集体交流
指导理解、点拨重点。
(1)第一次
出示句子
“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
A.请大家都来读一读这个句子?你读懂了什么?
B.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读一读书中的句子。
(我懊恼极了,眼泪……甭想拉好琴了)一开始我的父亲和妹妹都认为我是个音乐”白痴”,我感到沮丧和灰心,我不敢在家里练琴,躲到了后面的小树林里练琴,破坏了林中的宁静准备溜走时。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思考为什么她要这样说?
(引导学生体会老妇人是在鼓励”我”,让”我”不要懊恼,灰心。老妇人给我”我”勇气和力量。)
这时,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
D.再读老妇人的话。
E.假如你就是作者,当你在这种情况下,听到老妇人的这句话,你有怎样的感受?带着你们的不同感受再来读一读老妇人的话。(板书:有几分信心)
F.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2)第二次
A.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不好时,老妇人又说
B.(出示):”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C.读一读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你又体会到什么?
是呀,老人的语言如诗一般,他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增添了几份信心,此时此刻,她心里在想──?
(引导学生体会老人是鼓励“我”要持之以恒地练琴)
听了这话,我又有怎样的.感受?这种从未有过的感受是什么?
D.再读一读这句话。
(3)第三次
A.(出示):“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B.她她为什么要这样说?指导朗读
C.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老妇人感受到小伙子的进步很快,不断地对他进行肯定,鼓励他不断努力,继续练下去。)
(4)第四次
A.出示:你的琴声能给我带来快乐和幸福
B.在什么情况下?(全力以赴)
C.体会到了什么?
(5)滚动理解老妇人说的话,体会老人的慈祥、帮助与鼓励
A.出示老妇人说的话
B.师生互读。(师描述在什么情况下;生读老妇人的话)
C.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感受到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妇人?
(6)体会老人的真诚无私
A.就是在老人的鼓励下,使我了信心和力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一个可怜的聋子。当我听了妹妹的一番话时,我明白了什么?
B.同学们,学到这里,我们对这个老妇人有了更深的了解,老人的美好心愿到底是什么?
C.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D.现在,你觉得这又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由外貌上升到品质,由感受到热心帮助我到真诚无私)
(7)体会我对老人的感激之情。
A.此刻,小伙子有多少话想对这位”耳聋”的老妇人说啊!所有的话,都凝聚在他的琴声中
B.指导朗读最后一段话,读了这段话,你能体会到小伙子此刻的心情吗?(感激激动)
C.此时此刻,你明白了为什么我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位耳”聋”的老妇人?”了吗?
三、导读升华情感。
师:是呀!我想每当我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时,我总会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想起那一句句真诚的鼓励的话语。
生:读老妇人的话。
四、读写结合。
如果你就是作者,你有哪些心里话要对老教授说?动笔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后反思:
抓主线,联系辅线,着力要求学生在理解中感悟真情。这篇课文两条线索,以老教授为主,我的变化为辅。截然分开不可取,但又不能混为一谈。于是,学生划批、汇报时应以老人为主,辅之以我的变化,一主一次,一明一暗。学生在学习老教授的语言和神态描写时,也能够自然而然地联系”我”的心理和行动描写,从而较为清楚地体会老教授的言行给”我”带来多么大的影响。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而且把握了课文的脉络,理清了思路,领悟了写法。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12-17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模板05-03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精选5篇)11-25
五年级下册《唯一的听众》优秀教学设计04-03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通用5篇)11-25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04-24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11-26
《唯一的听众》教案设计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