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教案课后练习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年级语文教案课后练习,欢迎阅读与收藏。
六年级语文教案课后练习1
教学要求:
1.理解、熟记并学会运用12条成语。
2.读背3条古代名句,理解其意。
教学重点:
理解、熟记并学会运用12条成语。
教学难点:
理解成语、古代名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12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12条成语的意思。
悬梁刺股:古时候有个叫孙敬的人,非常好学,从早晨读到晚上,为了不让自己睡着,就在房梁上拴上绳子,套在头上。还有个叫苏秦的人,为了读书时不打瞌睡,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后来,人们以“悬梁刺股”形容勤学苦读。
凿壁借光: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匡衡,非常好学,但家里贫穷,买不起蜡烛。于是他挖穿墙壁,让隔壁的亮光透进一束来读书。后来,人们用“凿壁借光”来形容家贫刻苦夜读,好学不倦。
3.练习。
(1)学生练读。
(2)练习背诵。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让学生自读三条古代名句。
(2)指名试读。
(3)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读和领读。
(4)教师依次讲解三条古代名句的`意思。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学习知识要有兴趣爱好,要乐于追求。
第二句话的意思是:育人行事都要有严格的规范,否则就不能有所成就。
第三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
(5)教师讲解后再次范读这三句话。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指名读。
(3)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六年级语文教案课后练习2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搜集反映家乡变化的资料,学写导游词,当众作介绍。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搜集反映家乡变化的资料,学写导游词,当众作介绍。
教学难点:
搜集反映家乡变化的资料,学写导游词,当众作介绍。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从”我的家乡“谈话揭示话题:将搜集的材料写成导游词当众作介绍,当一次小导游。
(2)指名读本次说话的要求。
(3)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说话的要求:①明确写好导游词的方法;②将搜集来的资料写成导游词;③将准备好的导游词当众作介绍。
2.指导。
(1)讲清介绍的范围:家乡的特产、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矿产资源、民风民俗、民间故事......
(2)围绕以上几个方面,组织讨论。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那么多的内容,你打算选哪方面?通过什么渠道搜集资料?
(4)讲清写导游词的要点:资料要翔实,条理要清楚。
3.练习。
(1)写导游词。
(2)分小组交流:向小组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介绍前,先明确要求:条理要清楚,语言要亲切,声音要响亮)
(3)班级交流:先小组推荐,请能说、会说的同学说,再鼓励想说的同学说。
4.反馈。
(1)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议。(可从内容、条理、语言、口吻、声音等几方面评议)
(2)小结:鼓励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第八题。
“即”字的写法:这个字左右两边差不多长,但结构上不能平头平脚,主要原因在于左边上下分布均等,而右边上紧下松,左右重心很难写在一条水平线上。书写时有意将左半边略提高一点,使其重心上移,这样才能与右边重心吻合。最后一竖为悬针竖,露锋收笔。
“吹”字的写法:一般左短右长的字,左边要写得高一些。左边的“口”形状小,倒梯形,位置写得上一些。
板书设计:
练习4
a)明确写好导游词的方法;
b)将搜集来的资料写成导游词;
③将准备好的导游词当众作介绍。
六年级语文教案课后练习3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熟记并会运用12个成语。
2.读背《示儿》这首古诗,并理解诗意。
教学重点:理解、熟记并会运用12个成语。
教学难点:理解成语、《示儿》这首古诗的诗意。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正音。
(3)学生自由读,要求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些成语的大概意思。
(4)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5)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教师重点讲解以下几条成语的意思:
赴汤蹈火:汤,开水。蹈,踩。形容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叱咤风云:叱咤,怒喝。一声怒喝就使风云变色,形容声势威力极大。
卓尔不群:卓尔,超出一般的样子。不群,跟一般人不一样。
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3.练习。
(1)自由读。
(2)同桌互相练背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指名读题。告诉学生,这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一首诗。
2.指导。
(1)让学生小声地、自由地练读,要求读通,读顺,读正确。
(2)指名试读,教师注意纠正字音。
(3)教师范读。
(4)让学生试说诗的大意。
(5)让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体会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从诗句中体会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热情。)
(6)指导学生朗读。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练习。
(1)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2)指名试背、全班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训练,学生能在被别人误会的时候保持冷静,态度诚恳、心平气和地把事情的原委向对方说清楚。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学会解释。
教学难点: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学会解释。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七题。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激趣引入主题:同学们,你们被人误会过吗?你当时是怎样向他人解释的呢?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2、明确目标,落实要求
(1)进入新课,学生读题,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同学们都知道了单小英的'这种解释不好,那么我们一起来帮助她,看看怎样解释才能让老师接受呢?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
(在遇到被别人误会向他解释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向谁解释,注意称呼和礼貌用语;②解释什么,这是说话的主体部分,要针对对方的误会说明原委;③怎样解释,也就是解释要注意方式方法,寻找适当时机。)
(4)出示:
陈文彬很喜欢读课外书,爸爸看见了总是说:“你就是不好好学习功课,看起闲书来倒挺有劲。”如果你是陈文彬,你该向爸爸解释呢?
李东方放学回家,路上看到一个小妹妹跌倒了,便跑过去把她扶起来。一位阿姨走出来,不高兴地说:“你怎么把我的孩子碰倒了?”
(5)学生自选一题,自拟提纲,分四人小组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完善。
(6)同桌之间根据拟定的提纲,相互练说,然后指名个别说。
3、模拟情境,角色体验
学生分小组,根据自己所选的内容进行口语交际实践。实践中要注意体态端庄大方,注意口头语言与面部表情的结合,必要时还要辅以动作。
4、总结评价,激励进步
模拟活动结束后,由老师或学生对活动的内容,学生语言运用的正确性和得体性,交际规则进行总结评价,学生纠正自己在本课学习中的不足。
二、教学第八题。
“陪”字的写法:横撇弯钩顷锋起笔,向右中锋行笔,至转折处略顿,提笔向左下撇去,再换锋向右下渐按运笔,呈弯势,驻笔,提笔向左上出钩,不能写得太大。
“将”字的写法:竖画要写得挺拔有力;两点处于竖的中上部,其中提点要提到竖画上,但不要与竖画交叉,注意提的斜度要适中。
板书设计:
练习1
向谁解释
学会解释解释什么
怎样解释
六年级语文教案课后练习4
教学要求:
1.通过口语交际,练习成语接龙。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通过口语交际,练习成语接龙。
教学难点:
通过口语交际,练习成语接龙。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指名读本次说话的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成语接龙的规则:
①先请一位同学做主持人,讲一个成语故事;
②再请一位同学说一个成语;
③别的同学接说成语,接说成语的首字必须是上个成语的`末字。(可同音不同字,音节相同而声调不同的也可以)
2.练习。
(1)一位同学做主持人,上台讲一个成语故事。
(2)主持人请一位举手的同学说个成语。
(3)其余同学以“开火车”或抢答的形式接说成语。(可同音不同字,音节相同而声调不同的也可以)
(4)如接不下去了,可换一位主持人,按以上方法继续。
二、教学第八题
“林”字的写法:用左紧右松的方法处理这个字比较容易。两边同是“木”字,右边比左边大、高;左边的“木”字最后一捺改为一点;右边的撇插入这个点的下面,中间也显得紧凑一些;右边的捺就要写得舒展一些,两短横不要写在一条水平线上,要学会避让;两竖都是垂露竖,都要回锋收笔,不能有钩。
“颗”字的写法:这是一个可以按里收外放的方法处理的字。左边“果”写得窄一些,中间一横略向右倾,右边留得比左边短,最后一捺改为一点,都是为了与右边避让。右半边的“页”字下面的竖撇则插入左半边的点下面,使得这个字中间更加紧凑。另外左边的“果”中间一竖是垂露竖,要回锋收笔。
板书设计:
练习5
成语接龙
教学反思:
六年级语文教案课后练习5
教学要求:
1.练习结合语言环境为带点的词找反义词。
2.理解并熟记12条成语。
3.读背李清照的词《如梦令》.
教学重点:
理解并熟记12条成语。
教学难点:
练习结合语言环境为带点的词找反义词。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默读题目。
(2)讨论每小题中加点的词各有哪些反义词。
(3)联系语言环境,思考这里带点的词的反义词该填什么。
3.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在书上填写。
4.反馈。
(1)分别指名学生汇报作业的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组织讨论。
(2)让学生说一说这三句话的意思。
(3)反复读读填好的句子,当堂背下来。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12条成语。
(2)指名读、齐读。
(3)说说这12条成语可以分成几类。(前五排的10个成语可以分成描写建筑物和描写自然景观两大类,“举世闻名”、“盖世无双”都是赞美事物有名或最好的)
(4)理解12条成语的意思。
雕梁画栋:指用彩画装饰的梁栋,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
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宏伟美丽。
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排列着。栉,梳篦的总称。比,排列。
别有洞天:另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引人人胜。
古色古香:形容器物、陈设或艺术品等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盖世无双:当代第一,独一无二。
3.练习。
(1)学生大声自由练读。
(2)同桌练习背诵。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让学生自己读读《如梦令》,把句子读通顺。
(2)启发讨论“如梦令”是什么。词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如梦令”是宋代杰出女词人李清照写的.一首词的词名,词中写的是在溪亭一带游赏活动的美好回忆。词中描写了溪亭、藕花、鸥鹭即水鸟等景物)
(3)教师范读。
朗读停顿参考: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人/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4)学生自由轻声试读,边读边想想词的大意。
(5)让学生尝试着说说词的大致内容,教师结合重点词语作适当点拨。
(“溪亭”点明游赏、饮宴的地点;“日暮”点明时间;“兴”指兴致;“误’‘指错;”争渡“指急速行驶;”滩“指河湖边淤积成的平地或水中的沙洲)
(词的大意是:词人在溪亭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来了。直到兴致完了,天已经黑了,才调转船头回去,结果方向错了,船行到了藕花深处。因急于找到正确的路径而急速行驶,把栖息在沙洲上的水鸟惊得扑棱棱全都飞起)
3.练习。
(1)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2)学生练习背诵。
六年级语文教案课后练习6
教学要求:
1、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2、理解并熟记12条成语。
3、读读背背。
教学重点:
理解并熟记12条成语。
教学难点:
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教师板书这两组关联词语。
学会与别人合作。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我们善于把精读与泛读结合起来。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2)学生体会讨论后,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感知:前一个表示有这样的条件,才会有这样的结果;后一个表示有这样的条件,就会有这样的结果。
3、练习。
把下面各组里的两句话用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1)我们努力学习。我们取得好成绩。
(2)我们多读课外书。我们的写作水平提高了。
(3)我们多读多写。我们的写作水平提高了。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让学生练习成语,要求读正确。
(2)全班读成语。
(3)让学生结合查字典说说成语大意。再读一读,体会每一行的'两个成语是承接或相近的关系。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古诗。
(2)让学生尝试了解诗意。
(3)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正确地理解诗意。
(4)让学生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5)让学生练习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口语交际练习:即席演讲。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口语交际练习:即席演讲。
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练习:即席演讲。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什么叫即席演讲?
2、指导。
(1)请学生读题目内容。
(2)教师先选择一个合适话题,指点快速构思的要领,并让学生尝试这种方式准备,并在小组中练说,再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3、练习。
(1)让学生任选一个话题说一说。
(2)推举代表在全班面前说一说。
(3)公布即席演讲结果。
二、教学第八题。
“撒”字的写法:中间部分显得极为重要,所占空间也大一些,左边和右边的反文旁则呈相向之势,簇拥中间。
“鞭”字的写法:其中左边的“革”字旁写得窄一些,整个偏旁左低右高倾斜,最后一横斜度大一些,使重心右移;
六年级语文教案课后练习7
一、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
2、读一读,注意“不”字的声调变化。
3、写几个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4、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5、熟记成语。
6、读读背背。
7、说话:即席演讲。
8、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时间: 三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仔细观察每一个字的行书特点。
(2)在自备本上练习基本笔画,教师提示运笔方法。
(3)教师示范书写。
(4)学生自练。
3、练习。
学生按要求练习描红。
4、反馈。
将写得好的字展示给大家看,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教师指出,“不”字在不同的词语里,它的读音也有不同,那么,“不”字的声调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请学生自己先默读第二行词语,自己读一读。
(3)让学生观察比较:上面一行词语中的的“不”字与下面一行的读音有什么不同?“不”字的声调与后面一个字的声调有什么关系?
(4)请同学说说“不”字的声调与它后面一个字的声调的关系。
(5)教师归纳小结。
(6)学生齐读8个词语。
2、反馈练习。
四、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成语是汉语宝库里光彩夺目的明珠。它有多种来源。其中一些成语来源于寓言故事。让学生讨论思考,找出这样的成语。
2、指导
(1)学生交流汇报,说出这样的成语,并简要地说出成语出处的寓言故事。
(2)教师带领学生一一检查这些成语是否符合本项的练习要求。
3、练习。
让学生选择其中的几个成语正确、美观地抄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再请学生读这两个句子。
2、指导。
(1)教师板书这两组关联词语。
学会与别人合作。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我们善于把精读与泛读结合起来。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2)学生体会讨论后,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感知:前一个表示有这样的条件,才会有这样的结果;后一个表示有这样的条件,就会有这样的结果。
3、练习。
把下面各组里的两句话用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1)我们努力学习。我们取得好成绩。
(2)我们多读课外书。我们的写作水平提高了。
(3)我们多读多写。我们的写作水平提高了。
4、反馈。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指导。
(1)让学生练习成语,要求读正确。
(2)全班读成语。
(3)让学生结合查字典说说成语大意。再读一读,体会每一行的两个成语是承接或相近的关系。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说说这道题有几个要求。
2、指导。
(1)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古诗。
(2)让学生尝试了解诗意。
(3)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正确地理解诗意。
(4)让学生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5)让学生练习背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什么叫即席演讲?
2、指导。
(1)请学生读题目内容。
(2)教师先选择一个合适话题,指点快速构思的要领,并让学生尝试这种方式准备,并在小组中练说,再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3、练习。
(1)让学生任选一个话题说一说。
(2)推举代表在全班面前说一说。
(3)公布即席演讲结果。
二、教学第八题。(略)
《练习6》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教案课后练习8
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
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知道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
3、了解分号的用法。
教学重点:
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知道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
教学难点:
了解分号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仔细观察每一个字的行书特点。
(2)在自备本上练习基本笔画,教师提示运笔方法。
(3)教师示范书写。
(4)学生自练。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帮助学生复习查字法,重点是部首查字法。
(2)让学生判断“隅”、“鲜”二字的.部首。
(3)让学生数清“隅”、“鲜”二字的笔画数。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例句,指名读。
(2)让学生上黑板把句子中的分号描粗,描大。
(3)教师用三色粉笔画出三个分句,让学生思考:这三部分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4)教师总结。
六年级语文教案课后练习9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修改一段话。
2、理解并熟记六组成语。
3、读背名人名言。
教学重点:
理解并熟记六组成语、名人名言。
教学难点:
修改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这一段话中常见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2)出示要修改的一段话。
(3)提出修改要求。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六组成语。不认识的可以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学生读,思考每组成语是什么意思。
(4)讨论,理解意思。
3、练习。
(1)学生大声自由练读。
(2)同桌之间练习背诵。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三条名人名言。
(2)指名试读。
(3)教师范读。
(4)理解三条名人名言的意思。
许多人自以为机遇很多,不加珍惜,结果一无所获。
许多人有了机遇,却认识不到它的价值,以致白白错过。
机遇来得快,去得也快,要及时抓住。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搜集、讲述生肖故事。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搜集、讲述生肖故事。
教学难点:
搜集、讲述生肖故事。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2、指导。
(1)按十二生肖推算今年是什么年?
(2)明确说话要求:
所讲故事与十二生肖有关。
看到、听到的故事都可以说。
讲故事的同学要在讲台上用普通话说。
声音要响亮、举止要自然。
3、练习。
(1)请学生讲与今年生肖有关的`故事。
(2)请同学讲与自己生肖有关的故事。
(3)请学生任意讲一个生肖故事。
二、教学第八题。
“坐”字的写法:上面两个“人”字不能写得太大,靠紧中竖,捺画都改为点画,最后一横要与上面等宽,上面一横则写得短一些为好,两横起笔收笔可以有些变化。
“器”字的写法:4个“口”字的写法略有区别,上面两个略小,下面右边的又比左边的略大,每个都呈倒梯形。
板书设计:
练习7
所讲故事与十二生肖有关。
看到、听到的故事都可以说。
讲故事的同学要在讲台上用普通话说。
声音要响亮、举止要自然。
六年级语文教案课后练习10
教学要求:
1.修改病句,并说明修改的理由。
2.理解、熟记、运用12条成语。
3.朗读并背诵两句古代名人的名言。
教学重点:
理解、熟记、运用12条成语。
教学难点:
修改病句,并说明修改的理由。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读第(1)句话。
(2)这道题毛病出在哪儿?怎么改?
(学生独立修改后,交流,说明修改的理由)
(3)总结学法:修改病句,一般地先读懂原句所要说的意思,然后通过语感发现病因,接着对症下药修改病句,(注意有的要求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改,有的是把修改后的句子抄在下一行)最后读修改后的句子并与原句比较,注意修改病句一定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3.练习。
(1)学生试着修改第(2)、(3)句。
(2)教师巡视。
(3)同桌交流再汇报。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12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12条成语的意思。
首战告捷:第一次作战就取得了胜利。
旗开得胜:军队的旗刚一展开就打了胜仗。比喻事情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再接再厉:比喻一次又一次继续努力,越来越振奋、勇猛。
直捣黄龙: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后泛指敌巢,意思是直冲向敌人的巢穴。
人多势众:人多势力大。
气贯长虹:形容气势盛旺,简直可以贯穿长虹。
背水一战:汉将韩信领兵攻赵,命士卒背水列阵,汉军前临大敌,后无退路,拼死作战,结果大败赵军,后以“背水一战”谓决一死战。
一决雌雄:决定胜负、高低。
胜券在握:有胜利的把握。
马到成功:战马一到就胜利。形容迅速地取得胜利。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听见风声、鹤声都惧怕,看见一草一木都像是追兵。形容极端恐惧,或妄自惊扰。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桌练习背诵。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教师说清题目的要求。(一是朗读,二是背诵)
2.指导。
(1)查字典,把不会读的字注音,写出它的'意思,不理解的字词解释出来。
(2)自由读这两句古代名人的名言。
(3)老师简介老子和孙子。
(4)指导学生通过读,弄明白两句名言的意思。
第一句名言的意思是:祸患啊,幸福正依附在它的身上;幸福啊,祸患正隐伏在它的内部。教育学生要正确看待幸福与祸患,知道辩证地看待问题,即祸患有可能转变为幸福,幸福也有可能转变成祸患。
第二句名言的意思是:知道他方(指敌人方面)又知道我方的长处和短处,不管打多少次仗都不会失败;不知道他方的情况而只知道我方的情况,就只有一半取胜的希望,而另一半则是失败;不知道他方又不知道自己一方,那每一次打仗就必然都失败。
3.练习。
(1)学生自由读
(2)练习背诵。
六年级语文教案课后练习11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
2.对照简化字,认读括号里的繁体字。
3.读一读,说说每组词语的意思是不是相同。
教学重点:
读一读,说说每组词语的意思是不是相同。
教学难点:
读一读,说说每组词语的意思是不是相同。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朗读这句话。
(2)要求学生观察字的行款、间距。
(3)这些字你认为哪些书写时应引起注意的?
(4)教师重点指导带有连笔的字“履”、“用”的写法,并复习“生”字改变笔顺的写法。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及时了解书写情况)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口述:日常生活中,我们在看港台影视片时,或在阅读一些书籍时,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繁体字,如同学们都挺熟悉的电(雹)、国(圃)、龙(能)。
(2)学生说出带有繁体字的句子考教师。
(3)指名读每组前面的简化字。
(4)简化字与繁体字比较。
该(孩)书(害)
纸(纸)烂(煳)
让学生比较以上两组简化字与繁体字,特别注意繁、简字形体变化较大的汉字,让学生去观察、思考,发现题中还有哪些简化字与繁体字形体变化较大的`,怎么去认读出这些繁体字。
3.练习。
(1)指名认读,能读出几个就读几个。
(2)同桌把简化字那边掩盖好,互相检查认读繁体字的情况。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幻灯片:演讲--讲演雪白--白雪
(2)让学生读,比较前后词义一样不一样,有什么不同。教学中通过读,比较说明理由,让学生体会到组成词语的字相同,但因为字序不同,有的词义相同,有的词义不同。要注意,学生说每组词义,主要是领会,不要求机械记忆。
3.练习。
(1)默读、思考:这题中还有四组词语,比较看哪几组前后词义相同,哪几组前后词义不同?
(2)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六年级语文教案课后练习12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
2.了解“一”的变调规律。
3.按要求写词。
4.照样子扩展句子。
教学重点:
照样子扩展句子。
教学难点:
了解“一”的变调规律。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朗读这句话。
(2)要求学生观察字的行款、间距。
(3)这些字你认为哪些书写时应引起注意的?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及时了解书写情况)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请学生自由试读这两行词语,注意“一”的声调变化。
(2)指名读,思考:“一”的声调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变化的?有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对这两行词语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悟出:第一行的前三个词语,“一”都在词末,故仍读本调第一声;后两个词语,因“切”、“致”这
两个字念第四声,在第四声字前面的“一”应该念成第二声;第二行词语
中“一”,后面的“杯”、“条”、“本”、“丝”都不念第四声,“一”在非第四声字前面声调应该变读为第四声)
(3)集体读,加深体会。
(4)教师小结:“一”的变调是口头上的`自然变化。拼写时,声调符号仍按原调标注。书上这样标,是为了方便我们学习“一”的变调规律。
3.练习。
采用指名读、自由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反复练读,从读中进一步体会“一”的变调规律。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引导学生思考:在学过的词中有哪些词语含有看的意思?哪些词语含有“走”的意思?
(2)同桌进行讨论,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多又正确。
(3)指名回答。
3.练习。
(1)请几位学生上黑板填写,其余学生填写在书上。
(2)让学生大声读读自己所填的词语。
四、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试读这两组句子。
(2)指名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何不同?
(3)学生进行比较,知道每组的后一个句子都是由前一个扩展来的,分别把“高”和“安静”具体化了。
(4)后一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好?为什么?(让学生体会到后一个句子显得生动具体,突出了‘“安静”的程度,表达的意思更明白。)
(5)指导朗读,加深体会。
3.练习。
(1)让学生独立思考,用笔在书上尝试填写。
(2)自由练读补充后的句子,凭借语感体会补充的内容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
六年级语文教案课后练习13
教学目标:
1、描红练写钢笔行楷字,学习行楷的运笔方法和技巧。
2、用部首查字法查字,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从字典中准确而快整速地选择义项。
3、区别三组近义词,能正确运用。
4、认识排比句式特点及这样写的好处。
5、熟记12条成语。
6、读背两句富有哲理的话。
7、通过议论训练,增强学生在陈述自己观点、反驳对方观点的过程中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8、学写毛笔字。
教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练习3第一教时总第42教时
一、明确课时任务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完成“练习3”的第1-3项习。
二、教学第一题
1、出示教学内容。
问:你知道这一段话出自哪篇课文?(《大江保卫战》一课)
2、学生朗读这一段后,讨论欣赏:你觉得这段话的书写美在哪儿?
3、学生再读一段,注意生个字的字形。
4、这段话中哪些字比较难写?请提出来。(相心实照)
5、讨论该怎第写,可适当让学生说说行楷运笔的特点和应注意的地方。教示示范。
6、学生描红。要求:一边描一边记忆,要从字的整体上去观察,不要看一笔描一笔,要一气呵成,并注意字距、行距的安排。
7、反馈学生作业,评点优劣,进行强化练习。
三、自学第二、三题
第二、三题练习类型,我们以前已经遇见过,请同学们先看清题目的要求,试眷做一一做。
学生答题,教师巡视指导。
四、反馈第二题
1、审题,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映示本题训练内容。
3、汇报交流。
4、学生自行订正
5、小结。
五、反馈第三题
1、出示本题训练内容。
2、分辨这三组词,每组词的意思有什么羿同。
3、朗读六个句子,体会每句话表达的意思,想想用哪个词更确切。
4、交流、汇报。
5、朗读填好的句子,进一步体会三组近义词之间的意义区别。
六、作业
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再读一读。
格外更加渐渐常常居然果然
1、过了清明,天气()暖起来了。
2、久别重逢,大家()亲热。
3、他说要下雪,()下雪了。
4、公家的书,应该()爱护。
5、他关心同学,乐于助人,()受到表扬。
6、我真没想到他()会做出这样的事来。
练习3第二教时总第43教时
一、明确课时任务
完成第4到6题练习。
二、教学第四题
1、出示教学内容。
2、明确练习要求。
3、多种形式朗读第题中三段话,说说出处。
4、认识排比句式特点,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⑴自由读三段话,体会这类句子和别的句子和什么不同。
⑵汇报、交流。
5、再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7、拓展练习。你能从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举出这样的.例子来吗?
三、教学第五题
1、复习旧知。背诵本学期学过的成语歌。
2、学习新知。
⑴多种形式,准确认读。
⑵多种渠道,理解词义。
①这些成语哪些是你早就会的?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②借助工具书初步了解你不熟悉的成语的意思。
③你认为还有哪些成语的意思还不大明白,请你提出来。
⑶边读边想,注意联系。
⑷反复吟诵,感受意境。
⑸熟读成诵,巩固积累。
四、教学第六题
1、复习旧知。背诵学过的含有哲理的名言。
2、学习新知。
⑴准确认读。自由试读,指名朗读。
⑵读懂句意。
①结合插图,读懂第一句。问:你能说说这幅图画了些什么,是哪句的意思。
②点拨关键词,读懂第二句。
⑶熟读成诵。
⑷巩固积累。
练习3第三教时总第44教时
一、教学第七题
1、激趣导入。
2、揭示话题:在电视节目和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辩论的场面。这节课我们也来学习辩论,开个“小小辩论会”。
(板书:口语交际:小小辩论会)
3、明确怎样“辩论”。
4、学生朗读辩论记录,要求读熟练。
5、讨论:辩论双方的观点各是什么?有什么欠缺,正确的结论是什么?
6、分角色演练。
⑴分小组练;
⑵指名上台练;
⑶再分小组练。
7、拓展练习。
辩论题目:写完作业后该不该请家长帮忙检查
正方:应该请反方:不该请
⑴正方、反方分组讨论,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
⑵正方、反方推荐优秀选手进行辩论。
⑶师生共同评价辩论情况。
⑷同桌演练。
8、课后征集辩题,举行主题队会。
练习3第四教时总第45教时
教学目标:
1、练习写“画”、“闹”。
2、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
3、写字要有一定的速度。
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解两个汉字的书写特点
国回
1、“画”字下框呈下包上之势,它的中间部分,须向下向中间靠扰。外框取上展下收之势,位置不要太高。
2、“闹”字呈立长方形,外面的“门”字部呈上包下之势,“闹”字形可稍阔,半包围的下部略往外展开之势。
二、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
三、学生自由练习书写
四、教师巡回指导
五、师生交流、评价
六、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七、作业:学生练习书写
六年级语文教案课后练习14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成语的意思,并熟记成语。
2.理解谚语的意思,并读背谚语。
教学重点:
理解成语的意思,并熟记成语。
教学难点:
理解成语、谚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正音。
(3)学生自由读,要求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些成语的大概意思。
(4)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5)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教师重点讲解以下几条成语的意思: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意见相合。
和衷共济: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休戚相关:比喻彼此利害一致,祸福相连。
众志成城:大家一条心,就像坚固的城堡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就无比强大。
集思广益:集中众人的智慧,广泛吸取有益的意见。
急公好义:热心公益,爱帮助别人。
3.练习。
(1)自由读。
(2)同桌互相练背。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让学生小声地、自由地练读,要求读通,读顺,读懂。
(2)指名试读,教师注意纠正字音。
(3)教师范读后请学生齐读。
(4)再次让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要求联系课文《学会合作》来说说这几条谚语在意思上有何相同之处。
3.练习。
(1)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2)练习背诵、指名试背、全班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介绍自己喜欢的一句名言,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介绍自己喜欢的一句名言,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介绍自己喜欢的一句名言,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训练要求。
2.指导。
(1)启发谈话:名言以通俗而精炼的语言反映丰富而深刻的道理,难怪同学们在书上、报刊上看到它时,总喜欢把它抄录在自己的摘抄本里。这样做既可以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言,又可以用它来激励自己,鞭策自己进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举行一个“名言交流会”,待会儿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一句名言讲给大家听,看谁讲得最精彩。
(2)你知道哪些名言?在这些名言当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3)你为什么喜欢这句名言?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或说出自己从中受到的启示、教益,或对照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教训,或说出对自己的鼓舞、激励)
3.练习。
(1)让学生照刚才指导的样子轻声试说。
(2)学生轮流在小组里练讲,教师巡回指导。(要求说话的同学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响亮,速度适当,听的同学要认真)
(3)小组评议每人练说的情况,并推选出代表。
2.小组的代表上台讲述。
二、教学第八题。
“和”字的写法:注意第二笔横画写得相对斜一些,且左长右短,最后一笔捺画应写成点画。其中两撇(平撇、斜撇)写法上也有明显区别,不仅要注意笔画方向的变化,也要写出笔画长短的不同。竖画是垂露竖。
“胆”字的写法:左半边的“月”字窄一些,第一笔撇画是竖撇,先竖后撇;横折钩的折竖写得挺直,其中的横同下面两横间隔匀称,且两横位置偏上,使“月”字重心提高,上紧下松;两横可以有点变化,且不与折竖粘在一起,稍留一点空隙,使得这一部分不至于呆板而没有神采。
板书设计:
练习3
启示、教益
经验、教训
鼓舞、激励
教学反思:
【六年级语文教案课后练习】相关文章:
六年级语文教案《课后练习5》04-04
(经典)六年级语文教案《课后练习5》04-04
语文阅读理解课后练习09-18
三年级语文教案课后练习04-07
二年级语文教案:课后练习04-11
三年级语文教案:课后练习04-09
四年级语文《观潮》课后练习09-19
高一语文课后练习题及答案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