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六上第11课《在急流中》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能理解和正确运用由课文中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 了解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体会年轻母亲的勇敢顽强、坚定镇静及对孩子的深爱。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年轻母亲带给作者的感动及作者的感动及作者的赞美之情。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课文最后一段的理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理解“杜鹃”“火苗”在文中的含义。
2 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急流”指的是什么,应该怎样面对?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今天,高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你们乐意听吗?请你们闭上眼睛用心倾听,边听边想象画面,看你们仿佛能看到什么。
2 老师讲故事。(其实是范读故事,不包括最后一段。)
3 交流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老师及时肯定学生的闪光点或纠正学生的不足之处,及时板书课题,及时让学生找出故事的起止段,并通过插图让学生明白,图上画的就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在急流中勇敢前行的感人情景。
4 小结。
同学们,通过你们的发言,高老师感受到你们很会倾听。人有一张口,却有两只耳朵,可见听的重要性。听说读写,听排第一,可见听的重要性。从小养成倾听的好习惯,相信会使你们终身受益。
二 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词
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
2 指名学生读课文,师及时肯定闪光点或纠正不足之处。
3 学习生字词。
1)找出文中的生字词,读流利。(指名在黑板上写。)
2)师生共同评议上台写字同学的优缺点。
3)指名读。
4)齐读。
5)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偏旁、上下文、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船舷”“蓊郁”“逆流而上”“酣睡”“颠簸”“喧嚣”等生词的意思。
6)引导生正确书写生字,重点强调“酣”“颠”“嚣”等字的笔顺和写法。
( 设计意图和教学反思:第一次听闻雪让讲该课,很是吃惊,因为这是一篇新课文,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第一次读此文,感到非常拗口,经过多次听课文录音,自己练读,才读好。老师这样,相信学生第一次读肯定也不理想。于是,我设计了听老师讲故事这一教学环节,既是范读,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和想象能力。从授课的效果看,学生都能说出故事描述的主要内容,可喜!这时老师可点拨学生,除了看到这些,你还看到什么?相信学生会不难说看到美丽的贝江,看到那满山的杜鹃,看到一簇不息的火苗。授课时点拨不及时,遗憾!读通课文和学习生字词是语文教学的保底环节,虽然很俗气,但是缺少不得。指名学生读文时要及时给予学生准确、温暖的评价,这样会使他们扬长避短,进步更快。教学时,由于我评价得及时,较得体,学习读文和听文的效果很好!讲一般课文时,我经常都是引导学生随文理解生字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样,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受益更大!但是教学本课的生字词时,我发现它们大都与文本联系不大,例如“船舷”“逆流而上”“酣睡”“颠簸”“喧嚣”,所以采取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偏旁或生活实际理解的方法。从授课的情况看,效果还算可以。但是,听了闻雪的词语教学,深感比我设计得好:她交给了学生很多不用查工具书,仅靠课堂上好好读书就能理解词语的方法,实在是“授之以渔”啊!)
作业:自由巩固生字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听写“船舷”“蓊郁”“逆流而上”“灵巧”“奋力”“酣睡”“颠簸”等词语,指名一位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完及时引导学生修改。
2 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其实就是画面的内容,第一节课中已经了解。),尽量用上这些词语。
( 设计意图和教学反思:学习语文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借助语文这个工具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说话和写作当中,而词语是最根本的,忽视不得。我让学生听写这些生词,一方面是检查他们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为他们有条理地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做了很好的铺垫,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得较好。但是,由于我把两课时的内容在一课时完成了,这个教学环节没有涉及到,遗憾。再讲时一定补上。)
二 精读课文,体会年轻母亲的勇敢顽强、坚定镇静及对孩子的深爱
1 这个故事写得很好,很感人,到处都是好词佳句,请同学们认真地反复读,边读边画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这时老师让大家推荐一名画画得好的同学在黑板上画文中的插图。)
2 引导学生有条理地交流,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杜鹃”(在战争影片中,“杜鹃”代表战争取得了胜利,大家都看过《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吧。战争取得胜利了,红军在山间的小路上雄赳赳、气昂昂地走着,满山开的都是映山红,这时传来了优美的歌曲《映山红》:老师唱--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这里的映山红指的就是杜鹃。由于杜鹃花特别火红,特别旺盛,所以也就成为人们自强不息,生命力顽强的象征。咱们今天了解的这位母亲就像火红的杜鹃一样。)和“火苗”的含义,相机引导学生了解前两段环境描写的好处,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内容,重点引导学生读好第三、四段。
3 奖励交流中读书最好的同学读第三、四、五、六段。
( 设计意图和教学反思:本文的故事扣人心弦,写得活灵活现,文中处处都是佳词妙语,处处都有非常好的写法。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老师引导为辅,这样的教学,师生都不会感到累,只要深入读书,只要老师指导得及时,相信效果一定会不错的。遗憾的是,由于时间有限--第三节是我班的数学课,还要听闻雪的课,只好忍痛割爱了,这一环节的教学很不扎实,没有及时指导朗读,给人以蜻蜓点水的感觉,这是我平时最看不惯的地方;围绕“红杜鹃”“不息的火苗”设计的问题没有涉及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深刻。再一次教学时,一定扎扎实实地指导学生精读这部分内容。)
三 学习最后一段,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1 读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
2 交流。
3 回忆起这难忘的一幕,作者说了些什么?
4 指名读最后一段话。
5 你们理解作者的'想法吗?
6 交流,老师相机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的急流指的是什么?
7 面对生活中的急流,你打算怎么做,请写下来。
8 交流,师及时肯定或指出说得不妥之处。
9 老师讲鲁迅小时候刻“早”字的故事。
10 总结。
同学们,生活就像爬大山,生活就像蹚大河,面对生活中许许多多的急流,我们要像年轻的母亲和鲁迅先生那样,心中要燃烧着一团火,要热爱生活,要勇敢顽强,要坚定镇静,要迎难而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 设计意图和教学反思:这部分内容是文中的点睛之笔,一定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教学时都提到了,但由于时间原因,学生说得不够全面,老师在关键时候几乎是一人包办,这是语文教学的大忌!现在想想深感汗颜!再教时,我一定会耐心指导,相信效果一定会不错的。)
作业:摘抄文中的优美句子。
板书设计
一
在急流中
(推荐画画最好的学生画文中的插图)(学生自己写心目中的母亲形象。)
二
在急流中
除题目外,擦去板书(一)中的内容,用红色红笔围绕课题画火苗。
设计意图和教学反思:
在以前的教学中,很少让学生在讲台上画文中的插图,因为难度大,也没有必要。但是本课的插图很与众不同,它描绘的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画面内容也不复杂,再加上我班有画画很不错的苗子,所以突发奇想,决定让学生自己画。对这位学生来说,因为要面对听课的领导、老师和学生,相信也是一次生活中的急流,也是自信和沉着的证明。学生不到三分钟左右就画好了,画得特别好,赢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让学生在黑板上写自己心目中的母亲形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另外,长期让他们上台写,是一种锻炼,也有利于老师及时指导学生写字。教学中我经常这样做,效果较好。最后的板书是一簇不息的火苗围绕着《在急流中》,这与文中“回头看,那小筏子很快便消逝在远方,只有那簇耀眼的红色,在水烟迷蒙的江面上一闪一闪,像一簇不息的火苗……”这句深刻的句子相吻合,同时也告诉学生,面对生活中的急流,不仅是年轻女人、鲁迅,而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要燃烧着一团火,要热爱生活,要勇敢顽强,要坚定镇静,要迎难而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另外,教学本课时没有用任何课件,一直牢记恩师贾志敏老师的教诲:“课件是个好东西,如果用得不当,还不如不用。该用的时候一定用,可用可不用的时候不要用,不该用的时候一定不能用。”因为是搞教研的,此文较靠后,尽管我已经超周备课也没有备到此课。闻雪给我说得太突然,下午听到消息,晚上在家备课,第二天就上课,来不及准备。从本文的内容看,深感也没有必要用课件。
附原文:
在急流中
赵丽宏
贝江,从迷蒙的深山中流出来。湍急的流水,在曲折的河道中卷着浪花,打着旋涡,一路翻腾着奔向远方。
轮船顺流而下,江水拍击船舷,溅起一排排水花。我站在船头,悠闲地欣赏周围的风景,江两岸是绿荫蓊郁的青山,山坡上覆盖着翠竹和杉树,还有杜鹃。我想,若是在春天,漫山遍野的杜鹃盛开时,一定会很美。
我向前方望去,只觉得眼前一亮--急流汹涌的江面上,远远地出现了一只小筏子,就像一只小小的蜻蜓,落在水里拼命挣扎着逆流而上。划竹筏的好像是一个女人,因为远,看不清她的面容,只见她双手不停地划桨,驾驭着筏子,灵巧地避开浅滩和礁石,在湍急多变的江水中曲折前行。她的身后背着一个红色的包裹,远远看去,像一朵随波漂流的红杜鹃。
很快,小筏子就到了大船的跟前。划竹筏的,竟是一个年轻的母亲,她的神色安祥,平静的目光注视着前方。她身后的红包裹,原来是一个襁褓,她是背着自己的孩子在江上赶路。我向她挥手,她朝我微笑了一下,脸上泛起一片红晕,马上又将目光投向江面,双手奋力划桨,继续在急流中探寻安全的通道。我发现,襁褓中的孩子将脑袋靠在母亲的肩膀上,正在酣睡,筏子上的颠簸和江上的惊险,他居然一无所知。
小筏子和大船擦肩而过,我们的相逢只在一瞬间。
回头看,那小筏子很快便消逝在远方,只有那簇耀眼的红色,在水烟迷蒙的江面上一闪一闪,像一簇不息的火苗……
在贝江上见到的这一幕,我很难忘记。急流中那位驾筏少妇安祥的神态,坚定的眼神,奋力划桨的动作,还有她那在襁褓中安睡的孩子,这一切,组合成一幅感人的图画,留存在我的记忆中,再也不会消失。在喧嚣的人世里,有几个人能像她那样勇敢沉着地面对生活的急流呢?
【西师大版六上第11课《在急流中》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西师大版《在急流中》的教学反思03-23
西师大版《在急流中》语文教学反思01-18
西师大版四上第11课《漂浮的山》教案06-06
西师大版五上第8课《蝈蝈》教案两篇06-06
在急流中的六年级语文教案03-11
西师大版五上第九课《母鸡》教案设计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