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六下《井冈翠竹》优质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借助资料,了解全文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体会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2.有感情地诵读全文,背诵二、五、八自然段。
3.了解并学习作者表达、抒发情感的方法。领会延安精神,懂得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二、基础知识:
锁 封锁 门锁 愁眉锁眼
粮 粮食 钱粮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委 委员 委屈 委曲求全
稠 稠密 地窄人稠 稠人广众
派 派遣 委派 气派
撼 震撼 撼动 蚍蜉撼大树
殷 殷切 殷勤 殷殷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井冈翠竹》这篇散文依次写了毛竹的样子,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最后写井冈翠竹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表现了井冈翠竹的神采、神勇和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井冈翠竹特别是英雄井冈山人民的崇敬之情。
2.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3.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含义,懂得继承和发扬井冈精神的重要性。
4.教学突破点:
通过鼓励学生上网查找资料的同时,教师也要适当的,有选择的向学生介绍相关背景,以便加深学生加深对那个时代的了解,进而使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 教法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划分段落。
教学过程:
一、背诵《竹石》,导入新课。
1.背诵《竹石》。这首诗赞扬了哪种植物?
2.“天下竹子数不清,井冈山竹子头一名”,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井冈翠竹。
3.从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注意“翠”字包含的感情)
二、练习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四、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为课文分成四个逻辑段。
(1)1—2自然段,描写了竹子的样子。
(2)3—9自然段,描写了竹子在革命战争年代所起的作用。
(3)10—12自然段,描写竹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贡献。
(4)13自然段,总结全文,赞美井冈山的竹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前两部分,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井冈翠竹》这篇课文写了哪四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第一部分。
1.指读思考:井冈翠竹是什么样的?
2.井冈翠竹有什么特点?(多、绿、挺拔)
3.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4.作者多么喜欢井冈山上的毛竹啊,你能读一读吗?
三、学习第二部分。
(一)学习5.8、9自然段。
1.指读5.8、9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呢? 第5自然段:红军战士用竹子做器具当武器同敌人战斗。
第8、9自然段:井冈翠竹坚贞不屈。(品格)
2.指导朗读相关语句。
3.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等待亲人解放军的是竹子吗?作者表面上是赞美竹子,实际上是赞美谁呢?(井冈山人民)
(二)学习5.7自然段。
1.指读5.7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了哪三类人呢?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1)老乡:视红军战士为亲人
(2)战士:不怕困难,忠于革命
(3)革命家:身先士卒,高瞻远瞩
(三)小结。
1.完整朗读第二部分。
2.“井冈山终于换了人间”是什么意思?
3.军民鱼水情,齐心抗敌顽。坚贞如翠竹,人间换新颜。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第三、四部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文的前两部分各写了什么?
二、学习第三部分。
1.速读第三部分,思考:在革命年代,井冈翠竹成为了战斗的武器,那么在新中国成立后,它又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2.课文是怎样描写的?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
3.在这部分,作者通过描写竹子又在赞美谁呢?指读10、11自然段。(砍伐毛竹的人)
4.作者为什么称赞他们是英雄?指导朗读相应语句。
三、学习第四部分。
1.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井冈翠竹都在无私地奉献着,所以作者由衷地赞美它——齐读最后一段。
2.指导朗读、背诵。
3.作者通过赞美竹子,赞美了什么?(作者通过对井冈翠竹的描写与歌颂,表达了对英雄井冈山人民崇敬之情。)这是借物喻人的写法。
四、拓展延伸。
阅读《白杨》,说说作者通过写白杨,赞美了什么样的人?
板书设计:
样子:苍翠挺拔
战争时期:用具、武器
井冈翠竹 作用 井冈山人民
(借物喻人)
建设时期:运送各地
品格:坚贞不屈
资料索引与精华:
袁鹰,1924年出生,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散文家。原名田复春,参加工作以后改名田钟洛,笔名袁鹰。他的散文题材广泛、视野开阔。他善于以抒情、议论的手法和排句、叠句的形式渲染气氛,突出主题,使得作品诗意盎然。他的作品《井冈翠竹》、《小站》、《渡口》、《白杨》等,都曾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广为流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小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