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海的颜色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句子,了解海洋颜色富于变化。
4.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重点句子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预习,搜集资料,积累感受和体验。
2.初读,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致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精读,结合精彩语段,引导发现表达特点,领悟不同表达方法的不同表达效果。
4.情味读,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5.总结,回归整体,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海洋富于变化(重点)
结合精彩语段,引导发现表达特点,领悟不同表达方法的不同表达效果。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难点)
教学准备布置预习,搜集有关海水颜色的资料,积累感受与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说道海水的颜色,大家可能毫不犹豫的说“蓝色”,而作者,正是对这司空见惯的命题提出了质疑。海水究竟是什么颜色呢?作者又是怎样得出自己的结论的呢?
二、初读,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致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说说课文围绕“海的颜色”说了哪些内容。
2.互动交流,,明确体裁(说明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完成课后练习2
作者观察海洋的地点分别在哪儿?海的颜色又有怎样的不同?作者的`感受怎样?
二、结合精彩语段,引导发现表达特点,领悟不同表达方法的不同表达效果。
1.默读,看看你对哪里的海水有感受?抓关键词句品一品,说一说,再美美地读一读。
2.全班交流反馈,引导发现表达特点。
提供交流句式,引导有序表达。
(一)渤海的颜色与感受
1.渤海的颜色令人觉得温暖,亲切,随和,让人愿意接近。
2.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读出情感来。
(二)西沙群岛的海:
1.……这深深的蓝色让人肃然起敬。
2.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读出情感来。
(三)意大利西西里岛的海:
1.只是游到深处的时候,往下一看,一片漆黑,漆黑中似乎有几根乱草在水中浮动,不由得让人汗毛倒竖。分页标题#e#
2.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读出情感来。
(四)小结表达的方法,比较着感情朗读这一部分。
(五)自己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谈读书的体会和感受。
三、总结,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本文通过提出问题,用实例证实,和最后回答“海水是没有颜色的”。字字句句紧扣课题《海水的颜色》,读来条理清晰,真实可信。但读来又不是枯燥单调的,在表达方法上你有了哪些收获?对我们认识和了解世界又有了怎样的启示?
四、布置课堂作业。
【六年级语文上册海的颜色教案】相关文章: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海的颜色》教案05-26
高二语文上册老人与海教案12-11
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老人与海》教案10-30
六年级语文《烟台的海》优秀教案11-07
八年级语文上册《海思》教案09-15
六年级的语文上册教案09-22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8-26
六年级语文上册的《山雨》教案09-05
语文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乐园六》教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