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哨子》优质教案设计(通用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富兰克林《哨子》优质教案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富兰克林《哨子》优质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目标
掌握“预习提示”中的词语;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进一步学习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2、训练由阅读到写作的迁移能力。
三、情感体验目标
引导学生感悟“不要为哨子花费太多”的人生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理解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征,学习写议论文。
教学设想
1、本文通过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而得出人生哲理,对学生学习感悟生活很有启发性。因此,教学上要善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加以体会。
2、安排二节课。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整体把握
扫清字词障碍,学习阅读议论文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激情唤志
同学们都听说过“三十六计”这个词。在体现我国古人智谋的三十六计中,有一个是美人计。看过《三国演义》的同学,记得其中的美人计吗?美人是谁?(齐答:貂婵!)中计者是谁?(答:董卓、吕布。)汉朝末年,董卓篡权,弄得国无宁日,民不聊生,他的干儿子吕布,非常勇猛,是帮他作乱的爪牙。王允等忠臣为匡复汉室,用美女貂婵去离间二人,先将貂婵许配吕布,又暗送给董卓。吕布心怀夺妻之恨,与董卓产生间隙,最终亲手杀死董卓。董卓为虎作伥,死不足惜。但换一个角度想:他为了一个美女而失去性命,值得吗?(齐答:不值得!)对,得不偿失。普天之下,得不偿失的岂止一个董卓!《哨子》一文的作者,就亲身经历了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情,并且耳闻目睹了许多类似的故事。下面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讲述了哪几类人的故事,他们各有何得,有何失,这又给予我们什么样的生活启示?
二、确定自学目标
方法:教师引导,师生共同确定。
1、掌握生词;
2、根据议论文的写作思路确定阅读目标:把握论点,把握论证。
问题:
1、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这个观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2、作者用了哪些论据来论证论点?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你认为这样的论证方法好吗?为什么?
三、学生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1、指导学生带着确定的问题快速阅读文章。
2、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把握写作思路的知识和经验阅读。
学生活动:
1、 主阅读探索,要求围绕确定的问题不断地给自己提出阅读疑问。
2、先个人,再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四、交流共享
1、教师注意引导,激发小组间、师生间的交流共享热情;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尊重他人观点地参与讨论交流。
2、师生小结;
本文从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引出一个论点,用“哨子”的比喻意义评价一系列社会现象,最后引出结论,警示世人。
用排比列举论据,给人层次非常清晰的感觉;用比喻非常生动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五、情感体验
问题:你本人或亲人有过为“哨子”付出代价的事情吗?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感受。
六、效果评价
对学生个人和学习小组的学习效果进行恰当评价。
【附】板书设计
亲历事情:为买哨子付出了比它原价高四倍的代价。
(个别)
不要 热衷于猎取恩宠荣禄——牺牲自由、品德、朋友 太高 对事物
为哨 个 醉心于名望——————忽视了自己的事 的价值
论 点:子花 为了积累财产—————放弃舒适、乐趣、尊重、快乐 的 作出
(一般) 费太 别 为了寻欢作乐—————损坏了身体 错误的
多 沉迷外表、装束、住宅、家具、设备——投进监狱 代价 估价所
造成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迁移写作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根据本文的结构特点(总分总)、论证特点(列举事例用比喻的方法论证论点)模仿写作;
2、鼓励在模仿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写作。
写作指导:
1、继续学习列写作提纲和收集材料的方法;
2、引导学生模仿写作。
富兰克林《哨子》优质教案设计 篇2
教学目的:
1、掌握文中生字词及作者---富兰克林生平;
2、把握文章中心及结构,思考文章思路;
3、明了“哨子”的含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4、培养学生自读能力和主体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论点及课文结构的把握;
2、“哨子”含义的理解。
教学时数: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面我们已学习了《想和做》,明白了想和做联结起来才能求进步、求发展的道理。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议论文,看看它是怎样提出论点的。[板题](引入题目,便于下面的发散性思维训练)
二、围绕题目发问并尝试作答:(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1.哨子是什么?
2.它有什么特点?
3.它有什么作用?
4.它能让我们想到些什么?
讨论、作答(教师延迟评价。)后思考:
课文到底写什么内容?是否和我们想的一样?(设疑,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三、带着问题初读课文憗(“整体阅读教学”思路):
1.边读边思考上面提出的问题。
2.边读边勾划批注(“纲要信号教学法”、“层进式教学法”注重学生思维的由浅入深及自读能力的培养):
①用“□”划出文中生字词并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
②用“123……”标出段序号并用横线划出中心句;
③用波浪线划出文中优美的语句并作摘抄;
④指出文中的关键性段落、段落中的关键性语句;
⑤找出不理解的句段,标上问号。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初读情况。
四、教师点拔课文思路及重点内容(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本文写作者的一次经历以及由这次经历所想到的一个道理。
思路: [板书]
哨子带给我的悔恨---为它付出了过高的代价---许多的和我有同样的遭遇的人---为了他们的哨子,付出了过高的代价。
人
哨子
代价
过分热衷于荣禄的人
恩宠荣禄
牺牲了自己的自由、品德、朋友
醉心名望投身政界的人
名望政界
忽视了自己的事
守财奴
积累财产
放弃做好事的乐趣、尊重、快乐
寻欢作乐的人
肉体上的享受
损坏了自己的身体
沉迷于物质追求的人
物质的追求
借了债、进了监狱
漂亮温顺的姑娘
金钱、地位
嫁给了一个人面兽心的丈夫
读了课文,我们才明白:课文并不是如我们所想,去写“哨子”的作用、特点如何如何,而是写围绕“哨子”的一次人生经历,并由此想到的人生的道理。读完之后,我们确实感到本文写的精彩、隽永而耐人寻味。生活中的我们何尝没有为自己的“哨子”付出过过高的代价?只是我们没有思考过罢了,读了这篇课文,我想我们应该多想一想我们自己。下面请同学们谈一谈我们为自己的哨子,付出了哪些过高的代价(听说能力的培养);想一想,按我们的想法,这篇文章应该怎样写(写作能力的培养)。
五、迁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1、完成印发的训练题目;
2、写读后感,谈自己为哨子付出了哪些过高的代价;
3、以“哨子”为题,写一篇作文,重点介绍“哨子”的作用、特点以及由“哨子”想到的人和物。(进行同一题材的不同文体训练)。
富兰克林《哨子》优质教案设计 篇3
教材说明
《哨子》处于浙江省编写的义务教材《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议论的观点和材料”中第二课《杂感两篇》里的第二篇。本单元是深入阅读议论文的起始单元,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观点和材料之间的统一关系,初步学会阅读议论文或听人发表议论时,能分辨议论的观点、材料及两者的关系;并在自己发表议论时能提出明确的观点,选用充分的材料加以证明。
教学目标
1、掌握议论文的观点必须正确鲜明,材料必须确切而充分。
2、了解议论的观点和材料之间的统一关系。
教学设想
1、重点:对议论的观点和材料的要求。
2、难点:①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关系。
②“哨子”的不同含义。
3、学法指导:议论的观点和材料的概括方法。
4、整体设计:三大板块:材料—观点—关系。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上一课时我们已从“从三到万”这个故事中领悟到“学习文化要渐渐积累,不宜要求过急”的道理,可能那富翁和他儿子的故事给了你很大的启发,今天我们再来听一个小故事,看看对你有什么启发。
二、关于材料的分析
(一)具体感知
1、引导学生默读第一段,请一位学生讲述富兰克林七岁时关于“哨子”的故事。
2、请6位学生分别朗读第4、5、6、7、8、9自然段,其余思考:
⑴这六种人的“哨子”和付出“过高的代价”各指什么?
⑵各用一句话概括这些故事,可采用“xx人做xx事”的句式。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加以肯定与鼓励。
(二)理性分析
1、关于“哨子”的这些故事,你认为真实可靠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2、作者为什么要安排六种人关于“哨子”的故事?如果去掉其中任何的一两个,你认为可以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3、教师小结:议论文的材料应当确切、充分。(板书)
三、关于观点的分析
1、学生速读全文,思考:
⑴长大后,“我”为何对七岁时的“哨子”一事记忆犹新?
⑵“我”关于“哨子”的故事和其余六种人关于“哨子”的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2、从议论的角度来说,前六个故事都是议论的材料。请找出文中议论的观点,并指出观点所在的位置。
3、齐读观点,思考:⑴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⑵你认为作者的观点正确吗?
⑶作者采用什么句式来表述?
4、教师小结:观点必须正确、鲜明(板书)
四、关于观点和材料统一关系的分析
1、“观点能统帅材料”这一知识点以教师讲解为主。
2、“材料能证明观点”设计如下问题:
⑴议论的材料都是真实可靠的。如果将第5段的材料换成另一个真实材料,如“某人醉心于名望,全身心投身于政事,也时刻关注自身的家庭、健康等等”,可不可以?为什么?
⑵如果将第8段的材料换成另一个真实材料,如“某人辛勤劳动,收入丰厚,但他生活俭朴,不追求物质享受”,可不可以?为什么?
3、教师小结并板书:统率,证明。
五、比较本文写法与《谈骨气》的不同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1、杂感写作特点:由此及彼,借题发挥。(板书)
2、本文材料较为概括,而《谈骨气》材料较为详细。
六、总结
1、材料和观点的要求。
2、两者的统一关系。
七、作业
参照《哨子》的写法,以《哨子》为题,写自己曾为一个“哨子”付出过高代价的一件事。
总评:
教案紧扣目标,按材料、观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三大板块设计,条分缕析,完整统一,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分析;既能突出重点,又能突破难点;既重视学法指导,又重视思维训练,是一则不可多得的教案。
富兰克林《哨子》优质教案设计 篇4
教学目的
1.思想教育:认识许多人由于对事物的价值作出错误的估计,因而为他们的“哨子”付出了太高的代价,遭受着人类很大一部分悲苦。
2.阅读指导:理解从亲身经历的生活事例中提出论点的写法
3.写作指导:学习采用连续举出事例来证明同一论点的写法
教学重点
文中六次从不同的方面运用排比段来论证并归纳中心论点及文章结构的把握
教学难点
例证法(用几个事例证明同一论点的写法)
课型设计
课内自读课
教学方法
小组阅读讨论课
教具使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指导学生阅读预习提示,了解作者电脑打出作者有关情况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提前将课文预习提纲发给学生
2.课堂上用电脑将重要的讨论题投影打出
3.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找出疑难
三、破题
1.了解用实物名称“哨子”贯穿全文并作标题
2.运用“哨子”打比方,了解“哨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比喻义
3.拟题训练:重拟一个标题,体现中心论点
四:集体讨论,研习课文
1.小组讨论,完成结构划分
2.重点突破“哨子”的含义及比喻义,电脑打出“哨子”的含义及比喻义
3.引导学生归纳中心论点
4.集体讨论完成课文结构的欣赏,电脑打出相关的知识内容
5.教师答疑
五、课文归纳总结
本文从生活各方面,依次列举种种事例,证明同一论点,是议论文不多见的一种结构样式,课文最后一节是对全文的总结,指出某些人的悲苦是由于对事物作出错误估价造成的,从而告诉我们:只有正确估计事物的价值,才能始终保持身心的快乐。
六、课堂训练
师生共同口头完成《掌握语文》自读练习
七、布置作业
预习《“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
富兰克林《哨子》优质教案设计 篇5
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所阐述的道理,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塑造自己的美好人生。
2、了解本文“哨子”的多种含义。
3、能从文章所选的众多材料中分析出作者的观点。
4、理解本文提出论点的方法及从多方面摆事实论证的写法。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本文从六个方面连续举事例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
2、难点:分析理解“哨子”的多层含义。
学法引导
通读全文,理解意思,分析联系,理清思路,概括内容,完成练习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千世界中的风花雪月、草木兽禽常常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生活中的浅吟低唱、物事人情总给我们以深深的启迪。科学上有着卓著成就、美国著名的《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富兰克林就曾因一只小小的、寻常的哨子而悟到了生活的真谛。下面让我们跟随这位伟人一起来感悟生活吧。
二、正课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1)给4~9段中的“哨子”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其含义,然后给“哨子”下一个定义。
(2)第1、2段中的“哨子”与下文提到的“哨子”有什么关联?
2、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明确:
(1)“哨子”的含义:第4段,恩宠;第5段,名望;第6段,财产;第7段,寻欢作乐,肉体上的享受;第8段,外表,漂亮的装束,讲究的住宅,上等的家具,精致的设备;第9段,高贵的门第,荣华富贵。
“哨子”的定义:人们所追求的得不偿失的有害的物质。
(2)含义不同。第1段的“哨子”是实指,指生活中常见的能吹响的器物,儿童玩具;第2段的“哨子”用的是比喻义,比喻自己“不必要的东西”,是虚指。联系全文看,“哨子”的含义由最初的实指意义逐步虚化,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指人们对其价值做出错误估价的事物。
3、深入思考:
(1)第3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第10段与第4~9段有什么关系?作者归纳出的结论是什么?
(2)作者提倡什么样的价值观、人生观?(学生在4~9段中找到相关语句)
4、学生讨论后归纳:
(1)第3段在全文起过渡作用,也是为评述自己观察到的社会上的种种“哨子”现象而总起。第10段是对上文4~9段的归纳。
作者归纳出一个结论:为哨子付出太高的代价是人类很大一部分悲苦的根源。其用意在于警醒世人,要端正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免受悲苦,寻求真正的幸福。
(2)从对六个事例的分析中,可以找到作者提倡的价值观、人生观。归纳起来即正直、正当、豁达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是文章精神实质所在。
5、课堂练习。
(1)解释下列词语:
恩宠荣禄、慷慨无私、人面兽心、生性恶劣
答案:
恩宠荣禄-指恩惠、宠爱、荣耀和俸禄,本指封建时代人们(尤其是为臣的)的追求。本课指获取上级的欢心,追求名利地位。
慷慨无私-大方,没有私心。
人面兽心-面貌虽然是人,但心肠像野兽一样,形容非常凶恶残暴。
生性恶劣-从小养成的性格、习惯很坏。
(2)谈谈自己生活中或社会生活中的“哨子”现象,并加以评述。
三、总结
哨子的事情是作者童年时代的一件小事,富兰克林却能从中悟到一个很有用处的道理,而且一直保留在记忆中,常常以此为戒,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由此可以悟到,杰出人物之所以杰出,与善于感悟是分不开的。吃一堑,长一智,铭记终生,就是一笔精神财富。
四、板书设计
哨子、人生真谛
恩宠、自由、品德、朋友
名望、自己的事
财产、舒适的生活、为别人做好事的一切乐趣
所有的同乡们对他的尊重慷慨、无私的友谊的快乐
寻欢作乐肉体上的享受、精神或命运方面一切可赞美的改善
外表漂亮的装束、讲究的住宅人身自由
上等的家具、精致的设备
高贵的门第、荣华富贵爱情
五、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二、三题。
富兰克林《哨子》优质教案设计 篇6
教学目的
一、正确估价人生的价值。
二、学习一事一议、连续举例论述同一论点的写法。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练习仿写:知识生成能力。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富兰克林的生平和轶事。
参照教师教学用书《有关资料》一、二部分。另补充一则于下:
富兰克林出身贫寒,仅读过二三年书。他从12岁起就在印刷所做学徒,20岁出头开始单独经营印刷业,一直到晚年。他在刻苦自学中追求科学,真正的科学研究是在40岁以后开始的,有过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他一生都以自己的微贱出身为荣,从不炫耀自己的头衔和荣誉。他认为唯有科学的事业才是永存的,并将由后代不断的发展。他在逝世前几年,就为自己写好了如下的墓志:
“印刷业者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身体(像一本旧书的皮子,内容已经撕去,书面的印字和烫金也剥掉了)长眠此地,作蛆虫的食物。然而作品本身绝不致泯灭,因为他深信它将重新出版,经过作者加以校正和修饰,成为一种簇新的更美丽的版本。”
上述事例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富兰克林是如何正确估价人生的价值的。
二、速读课文,把握要点。
1.课文中一共有多少只“哨子”(即“哨子”一词出现过几次)?
2.本文是议论文,用形体感很强的“哨子”作标题:有什么含义?
3.与前三课议论文的标题相比较,这篇课文的标题属于议论文的哪种类型?(用线条连接)
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提示论述的由头从三到万揭示议论的范围想和做展示供议论的故事哨子揭示中心论点
三精读课文,知其写法。
1.全文10段,可分几个部分?为什么?
一(1~2),引子,点题。
11( 3~10),评述,结论。
2.完成练习二。
3.4~9段中的“哨子”各评述什么现象?请在书上划出表现这些现象的句子。
4.分角色朗读4~9段。朗读者应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我"的情调和语气。全班4个小组,每小组出6人参加比赛;一轮后评出最佳小组。
5.完成练习一。
6.完成练习三。
四印发或朗读《假如我又回到了童年》。
五、作文仿写练习。
题目:假如我当校长
要求:
1.要写出真切的设想。
2.要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连续的排比例证。
3.200字左右。
【富兰克林《哨子》优质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富兰克林《哨子》教案设计08-12
漂亮的哨子05-25
《故乡》优质教案设计08-17
《背影》优质教案设计08-15
家乡的哨子面散文03-19
《奇妙的对联》优质教案设计10-15
《与妻书》优质教案设计04-12
富兰克林的故事07-27
哑巴吹哨子日志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