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师说》教案设计分析
《师说》教案27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所论述的老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掌握积累“师、传、从”等实词的含义;掌握虚词“之、其、所以”等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了解词性活用的词语,掌握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3.学习正反对比论证方法,学会反复论证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4.训练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找出作者的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2.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感受作者在行文过程中的情感起伏。既读准句读,又读出情感。
3.了解对比论证在论说作者观点时所起到的作用。
4.认识到本文的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从而逐步培养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能力。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诵读文本(读准字音,读懂文句,读清句读)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听说过“推敲”的故事,讲的是韩愈帮贾岛琢磨一个字的故事,这个故事一直被传为美谈,韩愈对后生晚辈一直持勉励提携的态度,他还为名不经传的李蟠写了一篇传世之作《师说》。
二、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2.了解背景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而韩愈却不顾流俗,勇为人师,广招后学,培养文人。并以大无畏的气魄,抨击时弊,提倡师道,从而写下了此文。
3.了解题旨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三、诵读课文
1.读准字音(投影仪显现文中的生字词和部分多音字,指导学生在正确发音的基础上初读课文)
传道(chuán) 句读(dòu ) 针砭(biān) 阿谀(yǘ)
郯子(tán) 苌弘 (cháng) 师襄(xiāng) 老聃(dān)
李蟠(pán) 经传(zhuàn) 巫(wū)医
2.读懂文句(检查学生对课文中重要字词和文句的预习情况,指导学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再读课文)
(1)检查文中的重要字词和句式(投影仪显现)
(2)检查文中的重要文句的翻译(投影仪显现)
3.读准句读(引导学生讨论第一段文句的句读停顿,指导学生读出课文的轻重缓急)
第一段中部分文句诵读的停顿示例:
①惑/而不从师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④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⑤吾从/而师之
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四、翻译课文,整理字词
板书内容:1、疑难词的用法
2、常见词的用法
(一)一词多义
大概 其皆出于此乎
其 他的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这 其可怪也欤
他们的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老师 圣人无常师
师 以……为师孔子师长弘、郯子、老聃
从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学习 吾师道也
道理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 风尚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学问 道相似也
道路 余嘉其能行古道
指知识和道理人非生而知之者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宾语前置标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惑: 疑难问题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糊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二)古今异义
所以 古:特殊的指示代词用来…的
今:表因果的连词
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指有专门研究或学问的人
小学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不必 古:不一定
今:不需要
众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许多人
句读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五、作业:
1、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圣人无常师
C.吾从而师之 D.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乃大惊,问所从来余嘉其能行古道
答案:B(A项中的两个“传”,一念chuán ,一念zhuàn;B项中的两个“师”都是老师的意思;C项中的的两个“从”,一是跟从之义,一是表方向的介词;D项中的两个“道”,一是道理,一是风尚)
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活用方式不同于其它各项的一项( )
A. 吾从而师之。
B. 孔子师郯子……
C. 不耻相师。
D. 稍稍宾客其父。
答案:C(C项中的“耻”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对……感到羞耻”;其余各项加点的词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以……为师”“以……为师”“以……为宾客”)
第二、三课时
研读文本(读懂文意,读出情感,读出思考)
一、读懂文意(指导学生通过研读,找出作者的基本观点,并加以理解)
1.全文的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理解:“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2.教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理解: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作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师的职责。作者突破教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职责局限,将其扩大到“传道”、“解惑”,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进步
3.择师的原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理解:这明确指出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个观点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4.择师的标准与原则:“生乎吾前……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理解:不论年龄长幼,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作者运用排比句和反问句,并且一口气连用了八个“吾”字,语势流畅,跌宕有力。
5.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理解:作者针砭了当时上流社会看重门第高低的恶劣风气,提倡学问面前,人人平等,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此思想无疑是积极的、进步的。
6.老师和弟子的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理解:这个结论是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说明师生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就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二、读出情感(指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来研读课文,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来研读课文。
从写作背景上可以明确看出作者是为了抨击时弊才写的,给门生李蟠不是真实意图,可以用忧虑的口气读出韩愈对当时社会不从师风气的担心。还要读出韩愈对“从师”问题的恳切、深刻的认识,因为在当时“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情况下,他看到了一般人看不到的问题,一方面很生气,一方面又特想让别人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太谦虚了不足以表达这种效果,必须读出庄重、冷静、深沉的感情基调。
2.结合具体语句,了解作者的情感起伏。
(1)分析第一段的朗读语气和语调
开篇的中心句明确提出观点,要读出肯定有力的语气。接着的点明教师的职能的句子要在肯定的语气中加入一点自豪的语气。择师原因的句子要在肯定的语气中加入一点欣慰的语气。择师的标准与原则的句子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要读的短促有力,一气呵成;后一分句,用反诘句,要读出强调的语气。最后从师的原则的句子是第一段的'结论,要呼应首句读出肯定有力的语气。此段的语调较平。
(2)分析第二段的朗读语气和语调
第二段开篇要用深沉的口气读出作者一种结论性的认识。接着作者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在这三组对比中,每组作者都把着眼点放在后面的对象上,作者都给予了不同的评价。三句的言辞越来越激烈,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此段的语调是逐层上扬。(见下表)
三组对比:语气变化: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虽肯定但有请考虑之意
为子择师与自己不从师从古到今 语气肯定,指出不明智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反问语气强烈,批判猛烈
三组对比,分别从错误态度、错误认识和荒唐行为三方面说明当时不从师的坏风气,并进行批判,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的正确。
(3)分析第三段的朗读语气和语调
第三段开篇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接着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来论证,这要用肯定叙述的语气读出来。下面的论说老师和弟子的关系结论句要读得明白肯定。此段的语调较为平缓。
列举
(4)分析第四段的朗读语气和语调
第四段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因此,此段要读出褒扬的语气,语调要上扬。
3.结合文段,找出诵读课文的“拐杖”
(1)层次。在较长的语段中,表达的意思不会那么单一,因此口气要随意思的变化而变化,咱们要看看这一段分几层意思,然后再来决定应该如何读。比如本文第二段有四个层次:1.总写当时社会中不从师的坏风气;2.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3.“爱其子”与“于其身”的对比;4.百工之人和士大夫的对比。根据这来读出语气的变化。
(2)句式。①整句散句结合。本文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这样读起来就能富有变化。②一个意思,多种句式。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标点符号。文章往往会运用感叹号和反问号来表达强烈的感情。感叹号能鲜明地流露出作者潜藏的感情,要读出感慨的语气,如“其可怪也欤”,就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反问句的问号也能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如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时,作者在纵向比较中用反问号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4)语气词。如第二段中的语气词特别多,我们仿佛能从“嗟乎”“呜呼”“欤”“乎”以及多达五处的“矣”中听到作者的声声叹息和呼唤。
三、读出思考(指导学生根据作者的思想感情来研读课文,从而引发对课文的思想内容的深层思考)
1.教师的“传道”、“受业”、“解惑”这三项任务,作者认为哪一项是主要的?
明确:在韩愈看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道”,主要目的就是要“传道”,恢复儒家的“道统”,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
2.韩愈为什么给他的学生写这篇文章?(李蟠有什么地方值得他写这篇文章?)
明确:最后一段:不拘于时;好古文。
(1)“不拘于时”的难能可贵。(要有“师道”精神,反对“耻师”)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可以做官。这就是“耻学”的客观原因。还有主观原因就是文中说的“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总之,他们是“耻师”,李蟠和他们比的可贵就可见了。作者也是借李蟠来表明自己的观点:要从师而学。
(2)“好古文”的可贵。(师“是传道受业解惑”之人,反对“耻学”,“小学”)
这里所说的“古文”和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有关系。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明人把他列为之首。因为他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古文运动的内容:维护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对当代特别盛行的佛老思想;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反对“俗下文字”即魏晋以来“饰其辞而遗其意”的骈文。作者说的“道”就是儒家思想,“业”就是承载这一思想的儒家经典著作,“惑”就是学习这些著作时候碰到的疑难问题。“师”就是掌握“道”的人,能“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不分年龄、贵贱。韩愈赞李蟠是因为李蟠的好古文和当时人的“耻学”“小学”形成鲜明的对比。
总之,李蟠“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进一步倡导了从师学习的态度。
3.韩愈把“句读之师”和“问道之师”区别开来,究竟有没有道理?如何认识学习的阶段性?“童子之师”与“读经之师”真的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吗?从终生学习的目标看,我们目前的“学业”起的是什么作用?
韩愈的学习观,就是倡导从师问道,圣人无常师,要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学习,特别要向他那样的“经师”学习。“句读之不知”,在韩愈看来,是基本知识的欠缺,可以由“童子之师”解决;而对“道”的认识,是一般教师解决不了的。韩愈把“知识之师”和“问道之师”作了区分,不一定有歧视的成分。
4.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但是他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求师作对比,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无意中流露出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这是社会等级观念所致。
四、课文总结
本文以“师说”为题,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强调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阐述了能者为师、虚心好学的从师态度;“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辩证地指出了师生关系。这些道理,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当然,韩愈站在封建阶级的立场上,他所说的“道”,是指“圣人之道”。他认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齿”的,“士大夫之族”本应比他们高明,这是作者的阶级局限。又如,作者重“传道”,而轻“彼童子之师”的“授书”、“习句读”。也是片面的。当然,正是由于对这篇课文的反复诵读和研读,才能使我们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来把握住文章的这些观点。以后请同学们在学习古文时,一定要围绕“读”来下工夫。
五、课后作业
1.根据对课文语气语调的分析朗读课文并加以背诵。
2.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当代社会中的老师的看法。
3、下列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C.而耻学于师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不拘于时,学于余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答案:A(A项中两个“之”都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前一个“师”是动词“从师学习”,后一个“师”是名词“老师”;C项中前一个“于”是介词,表所向,后一个“于”是介词,表被动;D项中前一个“乎”是介词,相当于“于”,后一个“乎”是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呢”)
4、句式积累
(1)判断句:
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②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2)被动句:
①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3)宾语前置句:
①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介宾短语后置句:
① 而耻学于师。
② 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 师不必贤于弟子。
(4)省略句:
①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② (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③ (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④ (士大夫)则群居而笑之。
(5)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吗?”)
把下面文言句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各句的句式特点。
①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不遗,吾未见其明也。
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④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答案:①我学习的是道理,哪管他出生在我之前还是在我之后呢?
②不懂得书中的文句就从师学习,疑难问题不得解释,却不向老师请教,小事学习,大事反而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明白道理的地方。
③现在那些“上层人士”的明智程度竟然反而不及这些人,岂不是可以奇怪的么!
④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注全都学了,不被时俗拘束,来向我学习。
《师说》导学案21(教师版)
《师说》导学案第一课时(教师版)
主备人:王雪茜校对人:于忠滨 审核人:王雪茜 时间:2014年3月
一、展示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积累文言常用实词“闻”“ 固”,理解古今异义现象。
理解文段内容并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究,理解背诵,小组展示,质疑小结,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韩愈就“师”作如何“说”,把握作者基本观点;
学习重点:1、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2、积累文言实词含义。
3、背诵第一段
学习难点: 背诵全文
二、巧设迁移:
1、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2、文体简介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是申说事理的文章,有的偏重叙事,如《捕蛇者说》,有的说明中抒情,如《爱莲说》;有的偏重说理,如《师说》。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
三、合作探究(第一段):
1)范读,生朗读:
2)学生讨论:A本段重点实词 B本段重点文言现象
3)展示讨论成果:
重点实词:闻:知道,懂得
固:本来
古今异义: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无贵无贱 古:无论 今:没有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用来……的,……的凭借今:表因果
通假字: 受,同“授”
词类活用: 吾从而师之 名词 意动 以……为师
文言句式:(指出句式特点,并翻译)1)判断句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之所存,道之所存也
2)状语后置句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4)理顺文段内容,练习背诵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教师职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从师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择师标准:生乎吾前——生乎吾后
——结论: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志之所存也。
四、学生质疑反馈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背诵第一段
《师说》导学案第二课时(教师版)
一、目标展示:
知识与能力:掌握积累“师”、“传”等文言常用实词的一词多义现象。
理解宾语前置现象
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究,理解背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从师的重要性,亲师信教。
学习重点:1、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2、积累文言实词,理解宾语前置现象。
3、背诵第二段
学习难点:背诵全文
二、课前测评:
1、古之学者 (求学的人 ) 无贵无贱 (无论 )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用来……的,……的凭借)
2、人非生而知之者,( )?(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是故无贵无贱,( ),( ),( )。
三、研习第二段:
1)范读,生朗读:
2)学生讨论:A本段重点实词 B本段重点文言现象
3)展示讨论成果:
重点词语:
君子不齿( )
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其( )可怪也欤!
或师焉,或不( )焉
一词多义:
(1)师 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 圣人无常师 ( 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专门技艺人) ② 吾师道也(学习、效法) 不耻相师 (学习、效法)或师焉,或不焉 ( 从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从师)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从师)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老聃(以……为师)(2)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动词 传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动词 流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名词 解释经书的著作)
词类活用: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古今异义: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小学校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一般人 今:许多人
特殊句式:(指出句式特点,并翻译)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知识延伸:
宾语前置: A、(用“之”“是”等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1)何陋之有?
(2)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3) 何厌之有?
B、(否定句中 ,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2)古之人不余欺也。
(3)忌不自信。
C、(疑问句中(谁、何、胡、奚、曷、安、恶、孰)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1)微斯人吾谁与归?(2)大王来何操?(3)沛公安在?
4)理顺文段内容,练习背诵
论证从师的必要性(对比论证):(1)古之圣人——今之众人
(2)爱其子——于其身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总结:“呜呼!——其可怪也欤!”
四、学生质疑反馈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背诵第二段
预习后二段
《师说》导学案第三课时(教师版)
展示目标 :
知识与能力:掌握积累文言常用实词的一义多词现象。
理解被动句
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自主探究,理解背诵
情感与价值观:感知从师的重要性,亲师信教。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词意思“之”“其”
背诵全文
学习难点:背诵全文
二、课前测评:
1、理解下列词语含义
(1)小学( )而大遗
(2)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3)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
2、默写
(1)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2)爱其子,( );于其身,( )。
(3)( ),( ),或师焉,或不焉,( ),()。
三、研习第三、四段:
1)范读,生朗读:
2)学生讨论:A本段重点实词 B本段重点文言现象
3)展示讨论成果:
重点词语:郯子之徒( )
余嘉( )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 )之
知识延伸:
1、表示赞许意思的词语:赞 称 多 许 与
2、表示赠送意思的词语:遗 贻 赍
特殊句式:(指出句式特点,并翻译)
不拘于时
一词多义:
之 课文中出现 25 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A. 择师而教之 (指代人或事物 “他她它(们)”)B. 郯子之徒 士大夫之族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这类”、“这些”)
②作助词,有五种情况A.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 助词“的” 古之学者 B.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译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C、宾语前置 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 D、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③吾欲之南海 (作动词,“到”、“往” )
其 课文中出现 17 次,用法如下:
1.作代词(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他 ) (2)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那些 ) (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 他们 )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他们的 ) (5)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 自己 )
2.作语气副词(1) 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 大概 ) (2)表感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钦 ( 多么 )(3)表商量 吾其还也。 ( 还是 )
4)理顺文段内容,练习背诵
第三段:举例论证(孔子从师)
第四段:交代写作缘由
四、学生质疑反馈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背诵全文
《师说》复习学案20
文言文专题复习学案2——《师说》
【学习目标】
1.积累“师、道、传、惑”等实词,“其”“乎”等虚词。
2.熟练背写,准确翻译全文。
【学习流程】
一.加点的词语(15分)
(1)古之学者必有师( )
(2)耻学于师( )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
(4)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
(5)或师焉,或不焉( )
(6)小学而大遗( )
(7)术业有专攻( )
(8)不拘于时( )
(9)圣人无常师( )
(10)余嘉其能行古道( )
(11)作师说以贻之( ) 贻笑大方
(1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今乃以“看松”名庵( ) (2013山东)
(1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2014年浙江卷)
二、一词多义(每空1分,28分)
徒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 )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老大徒伤悲。( )
3.徒以吾两人在也( ) 徒慕君之高义。( )
4.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
5.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
传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
道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3.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4.策之不以其道( )
5.不足为外人道也(说 )6.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 )
其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 2012浙江)
②其皆出于此乎?()( 2014山东)
③其孰能讥之乎?()
④则或咎其欲出者()
⑤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⑥其若是,孰能御之?()
⑦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⑧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⑨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⑩其自视也,亦若此也。()(2012湖南卷)
⑾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2012天津卷)
(12)则或咎其欲出者。( )(2011湖南)
(13)其翼若垂天之云( )(2014四川)
(14)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 (2014天津)
乎 ①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兴皆固让,安乎里巷。)()(2012山东卷)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③生乎吾前()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⑤其皆出于此乎?()
⑥嗟乎!(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
则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填淤则舟楫不通。)( )(2012安徽卷)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进谀。( )
三、翻译句子(每句3分,18分)(抓关键词,重句式,整体翻译,句子要通顺)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4、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5、 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7、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四、名句默写: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 。
五.拓展阅读,给下列文字断句。(6分)
人之蕴蓄由学而大在多闻前古圣贤之言与行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识而得之以畜成其得。
文言文专题复习——《师说》
一.加点的词语(15分)
(1)(求学的人 )(2)(以……为耻)(3)(疑难问题)(4)(糊涂 )
(5)(有的)(6)(放弃、遗漏)(7)(学习、专攻)(8)(被)
(9)(固定的)(10)(赞许)(11)(赠送)(12)(却)(13)( 介词,对于)
二、徒
1.(这些人) 2.(徒然、白白的) (徒然、白白的)3.(只、不过)(只、不过)
4.(只、只不过)5.(门人、弟子)
传
1.(传授) 2. (流传) 3. (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作)
道
1.(道理) 2.(风尚)3.(道德学问) 4.(方法)5.(说)6取道
其①(语气副词,表婉商语气,“还是” ) ②(语气副词,表揣度,“大概 )
③(副词,“岂,难道”)④(指示代词,表远指,“那、那个、那些”)⑤(代词,表第三人称,“他”“他的)⑥(副词,表假设,“如果”)
⑦(表第三人称,可译为“他的)⑧(代词,表第一人称,指自己)⑨(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⑩(代词,他(们) )
⑾(代词,那,那些)(12)(代词,那个)
(13)(代词,它的)(2014四川)(14)(语气副词,一定)(2014年天津)
乎
①(相当于“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②(相当于“于”,引进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③(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④(用于疑问句末,表示反诘语气,可译为“呢”)⑤(表示揣测语气,可译为“吧”⑥(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则 (1 )(却)(2)(就)
三、翻译句子(每句3分,18分)(抓关键词,重句式,整体翻译,句子要通顺)
1、老师,是靠他来传授 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2、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出于这个原因吧
3、不通晓句读,不能解除疑难问题,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
4、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可羞,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
5、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6、我向他学习的是道理,哪管他的生年是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
7. 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五.拓展阅读,给下列文字断句。(6分)
人之蕴蓄/由学而大/在多闻前古圣贤之言与行/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识而得之/以畜成其得。
《师说》教学案例
《师说》教学案例
灵台一中 张玉梅
一、“五二一”小组合作学习目标
(一)知识技能
1、课内“五步”目标
①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掌握文言实词“师”、“道”、“传”、“圣人”、“众人” “下”、“句读”、、“师”等语境意义
②掌握文言虚词如其”、“所以”、“孰”、“乎”、“之”等的意义和用法;
③领会课文正反对比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2、课外“两段”目标
【强化训练】(30分钟)目标:
①背诵课文2——3段,小组督促检查
【拓展练习】学生完成练习册——《学业质量模块测评》第100页“课后实践导练”第三题“课外阅读”中的《学校》一文,完成10——13题
3、课内外“一体化”目标
①、通过朗读和文言词句的积累,培养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
②、 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③、领会课文正反对比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①学会在语境中确定多义文言实词具体意义的方法;②学会辨别文言句式结构特点和语气(反问与设问)。③基本学会通过探究段落关系来确定文章中心论点的方法;④掌握对比论证的特点和应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认识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明确从师的基本标准;②感悟“不耻下问”的道理,感受文章通俗平易、“务去陈言”、“词必己出”的语言风格。
二、“五二一”小组合作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设计:
第一课时结束后,在“一体化”新课预习阶段,采用“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布置学生对照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自主预习课文2——4段,在课文的字里行间标注出各段句中的关键词、重点词,并完成《学业质量模块测评》95页“基础梳理”第三题,掌握本文的一词多义现象。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
这一学习目标由小组成员互相督促,最后组长检查完成情况。
(二)课内“五步”学习安排:
第一步:自主学习检测(10分钟)
第一课时的课外“两段”中,通过30分钟的“自主学习”与“新课预习”,熟悉了课文2——4段的内容,积累了重点词句.上课后立即进行学习检测,既可以督促学生的课外学习,检查课外学习效果,又能很快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检测内容:
1、通过设计下列问题,检查第一自然段的背诵情况:
老师的职责是什么?求学的人为什么要从师学习?择师的标准和态度是什么?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作出了什么论断?
2、解释系列句子中加点词,掌握“师”、“道”、“惑”、“圣人”、“众人” “下”、“句读”、“遗”、等语境意义及文言虚词“其”、“所以”、“孰”、“乎”、“之”等的意义和用法
第二步:小组合作探究(20分钟)
这一步节分两部分实施:①让学生分组探究下列三个问题。②由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展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点,疑难问题由其他组成员解答,学生解答问题的纰漏之处,由老师补充。
探究问题设计:
1、小组合作诵读课文2——4段, 讨论、落实重点句式的特点和翻译疑难句子,完成《学业质量模块测评》“基础梳理”五、六题(完成后小组订对)
讨论点拨中强调下列句子的句式及翻译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宾语前置句)
②、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③、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④、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否定判断句)
2、韩愈写《师说》时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并批判这种风气的?这种分析批判的作用是什么?(通过这个问题的合作讨论,弄清第二自然段的结构层次,学习对比论证的写法,为学生的背诵课文打基础)(明确:对比论证法。纵比、自比、 横比)
3、这篇文章韩愈说写给谁的?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 设计这道题意在掌握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探究韩愈写作《师说》的目的,提高学生对从师重要性的认识)
第三步:自主学习、强化练习(10分钟)用幻灯片展示下列问题,让学生围绕下列问题熟读背诵第二段(方法:先指名学生用原文填空,然后让学生看着幻灯片的问题诵读课文,尝试背诵)
(1)本段的分论点是:
(2)从三个方面进行正反对比论证,批判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而论证了分论点:
纵比: 自比: 横比:
(3)从批判反面现象中阐明中心论点:
第四步:小结课文,布置课外作业
《师说》是必修三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下一节课是单元学习巩固_____课堂检测,测评内容为《《学业质量模块测评》的“质量测评(三)”.因此无须新课预习.
三 课外一体化学习设计:
1、拓展延伸(15分钟)学生进行延伸阅读的内容稍有难度,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需要延长此步段的学习时间。
拓展练习:学生完成练习册——《学业质量模块测评》第100页“课后实践导练”第三题“课外阅读”中的《学校》一文,完成10——13题,进一步体会从师学习及学校的重要性。(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小组订正评比)
2、强化训练(25分钟)
①背诵课文2、3段(小组合作:组与组之间,组内个人与个人之间竞赛式背诵,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②完成《《学业质量模块测评》的“课后实践导练”1——8题巩固相关文言知识。
《师说》说课稿4
《师说》说课稿
灵台一中 张玉梅
一、 说课标、教材
(一) 新课程标准关于文言文教学的要求:
1.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2.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二) 关于课标的解读:
据《课标》要求,文言文教学应该落实以下任务: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2. 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概括中心;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 关于教材 :
1.新教材编写分析:
新教材在文言文教材的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是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练习设计上可明显看出来。我个人认为文言文教学应体现这种倾向,多诵读、多积累,培养语感,避免大量无效的分析。
2.《师说》一文的教材地位: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这是一篇抨击时弊,宣扬师道的著名论文,是韩愈议论文中的典范作品。文章批评了当时不重视师道的不良风气,以娴熟的艺术技巧,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有力地揭示出士大夫阶层的愚顽与可笑。灵活自然的叙述和议论,将“从师之道”的几个重要原则问题阐述得极为深刻,令人信服。 教材将本文安排在第三单元最后,即安排在《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之后 ,并且处理成自读课文。我想,当成自读课文应该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文言字词、句式等知识有了初中和高中必修一、二、三的积累,应该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此为一;本单元前三篇均为论述性文章,学生对论述文的论证方法、结构方法有了一定的积累,此为二。以上两点,成为自读的前提和基础。
本文安排在单元的第四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是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尝试主动学习文言文,掌握文言学习方法的关键。
二、说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一)根据新课标倡导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的要求和高一的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知识还在积累阶段的,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一定量的诵读的实际情况。我拟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自学,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实词有“师”“传”“从”“道”、虚词有“之”“其”“而”“乎”“所以”。能够 区别古今异义词语,把握文言特殊句式。
②掌握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提高文言文的朗读能力,培养文言文的记诵能力。
2.过程与方法:本课遵循情境导入—朗读吟诵—质疑—文本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依据课标要求,我确定本文教学重点、难点如下:
重点: 指导,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鉴赏分析本文说理方式和方法。
难点:理解本文的论证方法
三、说学法、教法
(一)学 法
① 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诵读法成功的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语气等,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老师应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察语气,逐步读出“情味”来,揣摩文意。因此,范读、多读尤为重要。
② 圈点法: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清代学者唐彪曾说:“凡书文有圈点,则读者易于领会,而句读无讹。”我从两方面指导:一是指导使用圈点勾画符号,二是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适当作一些批注。
(二)教 法
① 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此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我主要点拨的是在不同的句子中怎样准确理解一词多义的几种方法,通过比较,温故知新,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② 归纳法:从高一上学期开始,我一直指导学生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这样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例如《师说》第一课时讲解重要实、虚词,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传”“师”“道”等实词义项及“之”“其”“所以”等虚词用法。
四、 说教学程序
(一)总体设计:
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教学整体思路:通过诵读把握全文;通过质疑师生互动;通过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通过课堂背诵指导,强化记忆,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在这个思路指导下,《师说》一文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诵读课文,学习第一段和第四段,积累实虚词;第二课时主要是诵读研习二、三段,归纳文言词句,分析论证结构,引导背诵第二段。
(二)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思路:第一课时简单了解作者、背景、然后甴问题:本文是韩愈为谁写的一篇文章?为什么要写本文?导入第四段的学习,再由问题:古人的从师之道是什么?过度到第第一段的学习,通过学习明确:第一段告诉我们古人的从之道是: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从,师之所从也。
第二课时的设计见教案。
《师说》高效导学案20
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一语文导学案
《师说》
【教学设想】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韩愈,字_______,世称_______,谥号“____”,作品集有《___________》。他是唐代“___________”的倡导者,后人称之为“文起八代之衰”,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余七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积累】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句读( ) 针砭( ) 阿谀( ) 郯子( ) 苌弘 ( )
老聃( ) 经传( ) 李蟠( ) 或不焉( ) 贻( )
二、解释下列实词意思。
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 吾师道也( )
吾从而师之(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十年春,齐师伐我( )
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六艺经传( ) 朔气传金柝( )
道 吾师道也(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策之不以其道( ) 何可胜道也哉( )
惑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
三、词类活用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而耻学于师( )
小学而大遗( ) 位卑则足羞( )
吾从而师之( ) 吾师道也( )
圣益圣,愚益愚( )
四、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
2.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3.小学而大遗( )
4.今之众人( )
5.吾从而师之( )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五、特殊句式
指出下列句式并翻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4.不拘于时,学于余
【合作探究】
一、 梳理课文思路,试体会本文艺术特色。
二、梳理文中作者认为从师应该遵循的道理,任取一点结合自身感受谈谈自己的理解。
【拓展延伸】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仅十人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 跟随
B.操行坚正,拙于世务 专心
C.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 当时
D.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雕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此论喧于朝列 随称荐于公卿间
B.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 愈自以才高
C.执政览其文而怜之 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
D.与人交,荣悴不易 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从小失去母亲,跟随父亲和兄长,自幼刻苦读书,后来考中进士,文章得到别人的赏识,终成一代名士。
B.韩愈曾上过几千言的奏章把宫市的弊端毫无保留地讲了出来,皇上不仅不听,反而大为生气,把韩愈贬到边远的阳山做县令,后来才酌情内移到江陵任职。
C.元和十二年,韩愈担任裴度的行军司马,因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有功,被朝廷任命为刑部侍郎。韩愈借撰写《平淮西碑》替裴度歌功颂德。
D.韩愈性情宽宏通达,与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地位如何变化,他总不改变态度。他跟孟郊、张籍的友情,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4.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浪线的文字断句。
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仅十人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
②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
《师说》授课突破法教案
《师说》授课突破法
文/杨伯威
《师说》是古文的传统名篇。在深化改革形势下的授课,要跳出旧的思维定势而达到新的突破。突破之法是,以学生对译成文然后检查落实词义和句法为基础,进而展开对内容的重点辨析、发掘、梳理和品味。
一、设疑以明概念。
设疑是探求真知的一种驱动力,是开启心智的一把金钥匙。“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张载《经学理窟义理》)。找出行文概念上可能产生的疑点加以必要的引发阐释,必然会有助于文意某些内在联系的理解。
1“古”的时间
“古”是文中树起的一面鉴古以戒今的旗帜。举凡“古之学者”“古之圣人”“能行古道”之所谓“古”者,究竟指何历史时期,须从“今”说起。本文为李蟠而作。据李蟠是唐德宗贞元十九年进士,推知本文当在前几年即作者年约35岁时所写。按文中例举的孔子和“六艺经传”,都是“古”之影响最大者:孔子,春秋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六艺”,非指奴隶主阶级教育子弟的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乃指《诗》《书》《易》《礼》《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因其后连用了“经传 ”。仅《春秋》一经就有三传分行: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的《左氏传》,战国时齐人公羊高的《公羊传》,鲁人谷梁赤的《谷梁传》。另按《师说》系作者体现古文理论的代表作之一,自以反对六朝以来的浮艳文风,提倡先秦两汉文章传统为创作宗旨。再按作者倡导古文运动时自称“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答李翊书》),称“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 ”(《进学解》)。至此,文中“古”所指时间昭然若揭:先秦两汉。 ?
2“师”的形式
文中为论证“学必有师”的论点,在确定“ 能者为师”的前提下,先后列举“师”的三种形式。
(1)问经式。 17岁的李蟠“好古文”,向韩愈请教“六艺经传”。联系前文对所择“童子之师”愚妄做法的否定,便不难断认这是本文从师的主证形式。
(2)学艺式。“巫、医、乐师、百工”各具专门技艺。只有师傅弟子“不耻相师”,取长补短,才能使技艺精益求精,渐臻佳境,有所发明创造。这是本文从师的旁证形式之一。
(3)交游式。文引《论语述而》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话,就隐含交游“择善而从”之意。事参作者自叙:“所与交往相识者千百人,非不多,其相与如骨肉兄弟者,亦且不少,或以事同,或以艺取,或慕其一善”(《与崔群书》)。这是本文从师的旁证形式之二。
3?“君子”的所指
古籍中所谓“君子”,西周、春秋时指贵族、做官的人,如《书无逸》言“君子所其无逸”,孔颖达疏引郑玄曰“君子,止谓在官长者”; 春秋末年以后,渐指有道德和才能的人,如《荀子劝学》所引“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而本文中所提“君子”,显然不属后者,连同前文“士大夫之族”“众人”(不含“巫、医 、乐师、百工”)者流,原不过是“耻于从师”的不同称呼而已,均指“世禄之家”——世代相承的官僚地主。
4?“圣人”的涵义
文中两处出现“圣人”的字眼。第一处和“众人”对文的“圣人”,泛指古代统治阶级所推崇的品德高尚、智慧高超的人,包括禹、汤、文武 、周公、孔子。这源于作者在《原道》中特创的圣人传道的历史“道统”:“尧以是传之舜 ,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 ,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而作者对这个道统中的“圣人”训为“帝之与王,其号虽殊,其所以为圣一也”。第二处“圣人无常师”的“圣人”,专指下文用作例证的孔子,乃儒家定 于一尊以后的特称。
二、参读以显意旨。
阅读的次第并非单纯直线性的顺序,而是一个互为参照的网络。因此需用参读法,才有可能深透理解。
1?对比型——用另外的资料和本篇的某一语言现象作比较,以突出本篇的特定观点孔子曾把人们学知情况分成四等,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论语季氏》),实际上划成“生知”为“上”、“学知”与“困知”为“次”两类,在知识起源的二元论中表现出唯心论的先验论的偏见。韩愈力主“惑必从师”的“学知”,于是涉笔曰“人非生而知之者”,否定了孔子所谓“生知”的“天才论”。 ?
2?印证型——用有关的史料作本篇某一语句的注脚,以强化它要证明的观点。“孔子师郯子……”一句就是这样。 ?被尊崇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并非“生知”。他曾有向郯子请教过少,白皋氏“以鸟名官”的故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太白皋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白皋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左传昭公十七年》)他也曾向鲁国师襄学鼓琴。开始“十日不进”,后经指点,由“习其曲”进为“习其数”,又进为“习其志”,最后“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进为“得其为人 ”。(《史记孔子世家》)他还和南宫敬叔一起乘车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历郊次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宗庙之度”,因而“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孔子家语观周》)。这些史实表明:孔子也是“学知”的,只不过是“圣人无常师”而已。
3?导引型——由行文线索引出相关资料,以贯通本篇的观点。“恢复师 道”是本篇的行文线索。韩愈处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中唐时期。当时情况正如他的盟友柳宗元所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台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师说》名为李蟠而作,实则借以抨击当时所谓“士大夫之族”。他们自恃门第高贵,不肯应举入仕,从而轻视和厌弃儒家“道统”。因此作者把“传道”引为己任:天不欲使兹人有知乎,则吾之命不可期;如使兹人有知乎,非我其谁哉!其行道,其为书,其化今,其传后,必有在矣!(《重答张籍书》)
4?发散型——抓住文意的核心予以连续发掘。对统贯全篇之“道”,不宜只囿于“孔孟之道”的抽象解释,还需联系《原道》相关内容作必要的深化。
(1)孔孟之道的中心思想是仁义道德:“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这实际上把“道”视为仁义的整体的客观存在,赋予了儒家“仁政”思想的内涵。
(2)“仁政”思想加以社会制度化,演绎为新型系统的封建等级制度和伦理制度: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行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 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韩愈心目 中的这幅封建秩序标准图,正合乎儒家“道统”的原则。
三、列图以探思路。
文章的结构是作者的思路的物化。探求作者的思路须从文章的结构入手。《师说》的结构,建立在以“道”为轴心的关系网上。例如下图:
探路的步骤是:
A?以简练的整句概括1—4段各带“道”字的段旨。
B?指出“道”字在1—4段中分作“道理”“风尚”“学说”“主张”的不同涵义,及辨出“道”字所用的基础义、引申义、关联义。
C?说明各段之间的论证关系:1—2是由古到今的相反关系,其中1为论点,2为反证;3— 4是由古到今的相承关系,其中3为古之正例,4为今之反例。
D?找出锋芒所向的第2段中四种对比:①②各为两体对比,③④各为一体两面对比
从上述探路的步骤不难看出列图的作用:它对全篇有化繁为简的功能,对学习有以简驭繁的功效。
四、诵读以揣文气。
学古文,要“披文以入情”(《文心雕龙 知音》),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朱子语类辑略》)的境界,非有诵读的“涵泳工夫”不可。涵泳工夫宜下在文气上。韩愈说过:“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他的“气盛言宜”说在《师说》中也得到充分体现。>
文中顺畅的思路化作流贯的文气。那由“道”字勾联辐射、寓褒贬于对照中的动荡流走的气势,不是一种以情动人的内在之气吗?那同内在逻辑相适应而形成整散结合、长短交错的铿锵句式,不是一种以语感人的外在之气吗?就后者说,只要对某些句子的组合关系及语气效应稍加品味便知。文中妙用了“彼童子之师”那样的挈领句、“句读之不知”引出的分系句、“生乎吾前”组成的铺陈句,读起来给人以流畅贯通之感;又杂用了立意“学必有师” 的论断语气、援引孔子语为证的赞赏语气、痛斥门阀“贵贱、长少”观念的抨击语气、为师道不复而一再“嗟乎”“呜呼”的感慨语气、体味“圣愚”“出于此乎”的质疑语气、指“ 学小遗大”为“未见其明”的责备语气、嗔“士不及工”为“可怪也欤”的讽刺语气,读起来给人以起伏迭宕之感。偌多灵活多变的句式和语气融会契合,形成一种语调疾徐不一、高 低相兼、刚婉交错的节奏。这些都是韩文文笔酣畅、风格雄浑所从出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