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游褒禅山记》第2课时教案

时间:2021-08-20 15:20:04 高一 我要投稿

《游褒禅山记》第2课时教案

  导语:《游褒禅山记》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下面是《游褒禅山记》的教学设计,欢迎参考!

《游褒禅山记》第2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⑴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⑵ “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⑶ “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⑷ “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小结: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2、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⑴ “其下平旷……所谓前洞也”──“前洞”陪衬“后洞”,一笔带过,妙。

  ⑵ “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笔带过行程。“有穴窈然”──写所见,“入之甚寒”──写所感。“问其深”──写所问。这是详写后洞。

  ⑶ “余与四人……而其见愈奇”──“愈深”“愈难”“愈奇”六字,大有深意,为下文议论张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记,“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

  ⑷ “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结束。

  ⑸ “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洞中所见。

  ⑹ “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追记自身,伏“悔”字。

  ⑺ “既其出……游之乐也”──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小结: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前洞──后洞”,后洞的特点“窈”“寒”“深”,洞的深处情形是“愈深”“愈难”“愈奇”)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3、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⑴ “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⑵ “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⑶ “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⑷ “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⑸ “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⑹ “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⑺ “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小结: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5、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中华古国五千年的文化,璀璨辉煌,流光溢采;我们的先哲先圣给我们馈留的华章美文,锦词绣句,蕴涵着丰富的哲理与奇妙的艺术美,很值得我们咀嚼和品位。通过对它们的开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语言能力,更能够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生活情趣,提高欣赏美的能力,达到完善人格的目的。


【《游褒禅山记》第2课时教案】相关文章:

《游褒禅山记》赏析03-24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11-30

游褒禅山记阅读理解02-02

游褒禅山记的中心句是?06-23

读《游褒禅山记》有感09-26

《游褒禅山记》的全文译文03-15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翻译02-28

《游褒禅山记》古文赏析10-07

《游褒禅山记》译文及注释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