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云南冬天的树林》教学设计高二语文教案

时间:2021-03-08 13:10:28 高二 我要投稿

《云南冬天的树林》教学设计高二语文教案

  《云南冬天的树林》教学设计高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云南冬天的树林》教学设计高二语文教案

  1、 体会本文在写景上的表现力,掌握文中白描的景物描写的方法

  2、 把握风景的独特意义,理解作者的独特的审美体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作者对自然的审美态度——尊重自然、接近自然、感受自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匹马跑过草原

  被诗人捉住

  关进形容词的马厩里

  骏马

  死掉的马

  ——于坚《便条385》

  请生说一说这首诗的主旨。

  明确:能扣住物与词、世界本真和文学的关系来说即可。

  引入于坚的散文《云南冬天的树林》。

  一、要求学生静下心来阅读全文。并在读完以后说一说你对文章的第一印象。

  (教后记中补充学生答案)

  云南冬天的树林的显著特征是什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明确:云南树林的'更替更接近于自然,树叶的生死有种大化的味道,悄然、平静。不像北方的树,每到秋天,它们像是抗拒恶劣的气候或是向上天申诉似的,一起从树冠上飞下,来向大自然展示它们抗争的力量与决心。那种死亡是让人惊悚的,经过这场搏斗之后,大地便归于沉寂,荒寒。而云南树林里的死亡更接近日常生活的状态,平和的状态。

  采用对比的手法。

  二、全文中,更多的笔触是在写云南冬天树林中的景致,阅读这些段落,思考品味这些写景与我们以往所读过的景有什么差别?

  学生选择文中的片断,朗读,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明确:林中丰富的形、色、光、音

  黑蜘蛛

  鸟

  蚂蚁

  光及暗中的形、色、光、音

  (于坚)在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的时候,总是尽量避免传统人文精神的干扰,避免使用过于花哨的带主观色彩过多的形容词和修辞手法,而尽可能采用最简单直接的描述——白描来呈现自然的直观状态,用富有质感的语汇让人身临其境。写的是实实在在的景致。

  去除语言的遮蔽,避免主观的想象和夸张,力求客观的描绘事物的真实状态。

  三、这是以怎样的视角来写的?

  “躺在那儿”——一种动作、一种视角、一种姿态

  为何要采用这种视角?

  朗读P80“在云南冬天的树林中”一节、P79中关于“落叶”的文字。

  思考:1、本质上加双引号有何意味?

  我们平时抹去了所有的细节,只用空洞的“落叶”这个词代替。因为“文化”的缘故,“传统”的缘故,“人之常情”的缘故,我们提起落叶时总是会想到很多,我们可能会伤感,会寂寞,会孤独,会悲观,但是作为落叶本身,其实我们知道得实在很少,我们所有文化和审美的习惯,既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获得和知识的贮藏积累,但同时也是一种阻隔和遮蔽,因为他们,我们忽略了真实的状态和言说以外的风景。

  2、找出文中富有哲理意味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试在书旁作简要点评,并交流。

  在树上的并不暗示某种攀登、仰视的的冲动;在树下的并没有被抛弃的寂寞——我们不应流于所谓率也象征着向上,而落叶则必定是凋零的俗套,应以审美的姿态去接近事物本身。

  躺下——去掉人的自高自大,亲近自然,尊重自然作为客体的自在性,在自然面前,人作为主体必须放弃自己优裕的地位,更不要想当然的去表达什么意义,真正像走进自然,就必须澄怀虑思,卸去我们对自然的种种预设的想法,沉入自然中去,让自然去呈示自己的状态。

  四、朗读文中最后一节,说说在和在着的区别。并总结全文。

  这一小节写了树叶的两种姿态:作者要强调的是自然的自在状态。不需要言说,是指党人放低姿态与自然同一的时候,自然就会向你敞开,也因为这敞开,我们才看到了真正的自然,一个物我同一的世界,神与物游,那是一个澄明之境。

  

【《云南冬天的树林》教学设计高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高二语文《云南冬天的树林》教案09-24

高二选修《云南冬天的树林》导学案06-15

云南的歌会高二语文教案02-28

高二语文雷雨教案教学设计03-08

高二语文教案《记忆》教学设计10-23

高二语文《祝福》教学设计06-24

高二语文封锁教学设计04-09

高二语文《边城》教学设计04-09

高二语文《渔父》的教学设计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