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论快乐》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领会幽默的特点,分析理解文章内涵,学习比喻中联想丰富的技巧。
2.体会作者对快乐的理解,陶冶性情,提高幽默的格调。
教学重点:
理解文本内涵,把握文章幽默与哲理共存的特质。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生动幽默、练达警策、言简意丰的语言表达。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位外国记者曾说,他来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万里长城,二是看钱钟书。显
然,这位外国朋友把钱钟书看成了中国文化的象征。从这件事也可看出钱钟书在我国文化不替代的地位。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文化奇人写的文章──《论快乐》。
二、钟书与《写在人生边上》
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中国现当代著名学者、作家。他出生在一个淳朴而保守的家庭,自幼入学读书,天资聪敏。1929年考入北平清华大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1941年回家探亲时,因沦陷而羁居上海,写了长篇小说《围城》和短篇小说集《人.兽.鬼》。
钱钟书学贯中西,渊博而睿智,在诸多领域成就卓著。他的主要著作有:《写在人生边上》、《人•兽•鬼》、《围城》、《谈艺录》、《宋诗选注》、《旧文四篇》、《管锥编》等。这些著述已被人们当作“钱学”来学习和研究。散文大都收入《写在人生边上》一书。《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所著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钱钟书先生一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著作等身,培养和影响了几代学人,深为世人所景仰。
钱钟书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受到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中学时擅长中文、英文,却在数学等理科上成绩极差。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仅得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其中英文更是获得满分,于1929年被清华大学外文系破格录取。在这一时期,他刻苦学习,广泛接触世界各国的文化学术成果,立志“横扫清华图书馆”。当学生时,就被人们视为老师的“顾问”,他读书之多,中英文功底之雄厚,远远超出了他的同龄人。
有一次中文系的一位同学从图书馆回寝室大喊大嚷:“不得了!不得了!”大家惊问怎么回事,原来这位同学是研究唐诗的,他为了考证一个典故,在图书馆中遍寻未获,正巧碰到了钱钟书先生,便上前请教。钱先生笑着对他说,你到那一个架子的那一层,那一本书中便可查出这个典故。这位同学按图索骥,果然找到了这个冷僻的典故,因此他大为惊讶。传说有学生将拼凑的论文交给他,他未置评价,只是将文章内容出处一一列举出来。
他学习成绩很好,但在生活方面,钱钟书确实有点“痴气”。比如,他总分不清东西南北,一出门就分不清方向;穿衣服不是前后颠倒,便是内外不分。最出洋相的是上体育课,作为领队,他的英语口令喊得相当宏亮、准确,但他自己却左右不分,不知道该怎么办。
口令喊对了,自己却糊里糊涂不会站,常常闹得全班哄堂大笑,自己却莫名其妙。聪明过人却又时常“糊涂”,这就是叫人难以捉摸的钱钟书。钱先生的读书笔记,从1936年留学牛津时起始一直做到上个世纪90年代,时间很长。人们都说钱钟书先生博学、记性好,不知道他读书多么勤奋刻苦用功,这七万多页的读书心得笔记实是最好的见证。钱钟书身上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优秀部分与生俱来的突出要求和愿望:守住自己的精神园地,保持自己的个性尊严,即使“人生在世不称意”,但也要乐天知命,坚忍不拔。渊博和睿智是钱钟书的两大精神支柱,他热爱人生而超然物外,洞达世情而一尘不染,兰心慧质,特立独行。1981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以荣誉文学博士的头衔和薪金外另赠4000美元价值的书籍的酬金,特邀钱钟书前往讲学,却被钱先生拒绝了。
国内18家省级电视台联合拍摄《当代中华文化名人录》,钱先生被列入第一批的36人中,他谢绝了。当得知被拍摄者会得到一笔酬金时,他一笑说道:“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对钱那么感兴趣吗?”1990年,导演黄蜀芹想在电视剧《围城》片头加一组钱钟书工作的照片,也遭钱先生拒绝了。国外曾有人认为,如是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的话,只有钱钟书才能当之无愧。而钱钟书则表示:萧伯纳说过,诺贝尔设立奖金比他发明炸药对人类危害更大。钱钟书最怕被宣传,更不愿在报刊露脸。有一次,一位英国女士求见他,他执意谢绝,在电话中,他对那为女士说:"小姐,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鸡呢?"这种品质,反映在文字上,就是文中层出不穷的警句,丰富新颖的譬喻,机智幽默的讽刺,鞭辟入里的剖析,微妙风趣的心理……总之,钱钟书先生以其思想的深邃、见解的高超、语言的精妙、学识的渊博……构筑了现代文学史上“钱学”的大厦,“‘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按照钱钟书先生遗愿,先生后事一切从简,遗体由两三个亲人送别就行了,不举行任何悼念仪式,不保留骨灰,并恳辞花篮、花圈。火化当天,在现场送行的,始终只有20多个人,包括钱钟书的女婿、外孙、外孙女,他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一些朋友。还有一些人是听说后自愿赶来的。
《写在人生边上》是钱钟书的第一本散文集,1941年出版。他于抗战期间所写的散文虽未直接反映重大题材,但凡写人论世,总有其鲜明的褒贬,于自然天成的诙谐中表现出他对庸俗、堕落、虚伪的鄙视与尖刻嘲讽。《写在人生边上》总共只有10篇散文,不到3万字来谈人生的大问题,但却字字珠玑。大放智慧的异彩,自然地把读者引入一个广阔无垠的人生天地,给予我们的是丰富多彩的深刻启迪。他或旁征博引,或侃侃而谈,文风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奇思妙想和真知灼见俯拾皆是。而这一切他都以一种幽默的情趣,为之披上一件微笑的外衣,轻者令人绽然,重者令人喷饭,笑过之后又让人们沉思良久,咀嚼回昧再三,每有会意,无不拍手击节。
三、课文研讨
释题:《论快乐》是《写在人生边上》中的一篇。钱钟书的文章,须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阅读,仔仔细细地把玩,方能领悟到其中的妙处。本文是一篇哲理意味浓厚、政论性亦很强的随笔。思路奔放开阔,文意层层见深。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反复阐说了对快乐的种种理解。
(一).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文章从哪些方面论述了快乐,请概括每段内容,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同时,简要说明所运用的方法。
第一段:从多种民族语言、心理和文化的角度说了快乐的飘瞥难留。--法语;
汉语;德语;《西游记》、《酉阳杂俎》、《广异记》。反复论证,更有说服力。
第二段:“永远快乐”是不存在的。 --更进一层说,因为它“不但渺茫得不
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用了比喻论证和事例论证。语言幽默带讽刺。
第三段:快乐是人生永远存在的一种诱惑。--用了比喻论证和事例论证。语言
幽默带讽刺。
第四段:断言“快乐由精神来决定”,颇有创见。--因为“一切快乐的享受都
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用了大量的事例,反
复论证,更有说服力。语言幽默带讽刺。
第五段:指出“发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人类文化又进一步。”从此世界上没
有可被武力完全屈服的人。
(二). 依据以上分析归纳的结果,试梳理本文的结构。
1 快乐是短暂的,痛苦是长久的。
2 人生虽然痛苦,但是并不悲观。
3 一切快乐享受,都取决于精神。
4 发现乐由心造,是文化的进步。
(三)讨论:
书开篇质疑,提出“快乐”的“快”说明“乐”不能持久,“快”意味着人生一切乐事都飘瞥难留,“欢娱嫌夜短”,世人总以为天上比人间快乐,于是乎希望快乐似神仙。在生活中人们总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快乐的时光特别容易过。有快乐就意味着有快乐过后的冷清,寂寞;有了繁华也就意味着有繁华过后的凄凉。于是乎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没有了永恒,能永恒的惟有痛苦。
2小节:
1.“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快过的决不会永久;我们说永远快乐,正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同样地自相矛盾。这句话有何深意?
(1).说明的道理是:“永远快乐”是不存在的。
(2).表述的好处比喻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并故意进行谬述,快乐”是短暂的,所以“永远”与“快乐”是矛盾的,就好像“四方”和“圆形”、“静止”和“动作”是矛盾的一样。产生自相矛盾的效果,鲜明而幽默
作者说:“只要一个失眠的晚上,能使你尝到什么叫永生的滋味。”在钱钟书看来世人只是肤浅的希望自己能将快乐留住,希望能快乐永久,于是乎在忙碌而又无味是人生中,活过了一世反而成为岁月的殉葬品,根本体会不到快乐。
3小节
2、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它”是指什么?全句如何理解? (3小节)
“它”指“快乐”,人类努力奋斗的历史就是人类渴望和不断追求快乐的历史。
3.作者为什么说“人生虽痛苦,却不悲观。”(3小节)
现实生活中,尽管有很多不如意,甚或是痛苦,但人终究抱有快乐的希望,故虽痛苦却不悲观。
4现在的账,我们预支了将来去付。 如何理解? (3小节)
我们现在受苦,是为了换取将来的快乐。
4小节
5.在4小节中钱钟书举了穆勒对“快乐”的说法,“穆勒把‘痛苦的苏格拉底’和‘快乐的猪’作比较。即把快乐分为肉体而和精神两种来谈,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为了阐发“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观点;
钱钟书反对穆勒把快乐分为肉体而和精神两种,他认为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
寓庄于谐,以幽默启发读者深思。
6、作者认为,“把快乐分肉体和精神的两种,这是最糊涂的分析”,为什么?
没有精神上的愉悦,再好的物质刺激也不会发生作用;
如果精神愉悦,痛苦也可以成为快乐的契机。
7、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什么观点?
精神状态不好,再好的物质刺激也不能使人快乐。
8有最洁白的良心,跟全没有良心或有最漆黑的良心,效果是相等的。这句话中的“效果”具体指什么?
是指正邪两种人从自己所做的事情中得到的快乐是相同的。
5小节:
9.所以他说“发现了快乐有精神来决定,人类文化又进了一步”,作者为什么认为“发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人类文化又进一步”?
也就是说人懂得了怎样使自己快乐,发现了精神是一切快乐的源泉,佛家有云:“快乐即在你心中”,故快乐是精神上的,是人的一种心态的。从此痛苦不再可怕,肉体减少了专制,精神战胜了物质。于是便懂得自得其乐。
10.肉体减少了专制。这句话中的“专制”有什么含义?全句是什么意思?
“专制”肉体上的物质刺激决定人的快乐,全句意思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不能决定人是否快乐。
11.作者为什么说“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
人生虽痛苦,但它始终使人抱着快乐的希望;
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
钱钟书又用了一系列的事例来说明这一点,他说世人懂得了快乐是一种心态,于是便有人懂得从苦中作乐,从病痛里滤出快活来。如苏东坡说:"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还有诺凡利斯、罗登巴煦、白洛柯斯等人把忍受变为享受,这是精神对物质的最大胜利,所以保持快乐的心态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12. 在文章的第五段反复举例、一再强调“苦中作乐,从病痛里滤出快活来”,有什么深刻含义?(由此问引出时代背景)
上世纪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步伐受到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阻挠,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及汉奸.走狗四处散布日本”毕胜论”.中国”毕亡论”,妄图从思想上.精神上瓦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论快乐》强调对快乐的希望是人生永不悲观的精神源泉,实际上就是鼓励人们永不丢弃理想与追求.文章宣言,世界上没有可被武力完全屈服的人---这更是当时抗日到底的精神写照。
13.能一贯抱这种态度的人,当然是大哲学家,但是谁知道他不也是个大傻子?“一贯抱这种态度的人”是指什么人?
指把忍受变为享受的人,能苦中作乐的人。
6小节:
14、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 这句话怎样理解?
能看出“矛盾”的人是富有智慧的人,庸常之人看不出,所以无代价可言。既然持乐观人生态度的人有能耐把忍受转化成享受,那么人生也就只有经常提供痛苦,让你去“转化”吧。这是一句调侃的话。
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这种古今中外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证明了精神可以战胜物质。这样,由词语的解释到论断的生发再到观点的延伸,文意不断地向更深层推进。正如元代陈绎曾《文微》所说:“辨宜曲折明白。”即要反复论证,起伏波澜,其中之道理方能明白清晰。文章虽没有对“快乐”做出一个最终的结论,但作者认为“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就足够了。因为对于快乐,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年龄,有着不同文化修养和不同人生经历的人,各自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又何必强求一致呢?
钱钟书先生在《写在人生边上’序》中说:“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有一种作者却懒得去写正经的“批评”,“他们有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这种零星随感并非他们对于整部书的结论”,“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的确如此,谁也不能包揽一切,更何况对世界诸种复杂问题的看法呢?这是一种睿智,一种大气度。
主题归纳:--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复阐说了对快乐的种种理解,得出“快乐由精神来决定”的创见,指出这是人类文化又进一步的表现,并于诙谐中表现出他对庸俗、愚昧、自欺的嘲讽,耐人深思。
小结:本文思路开阔(所举事例包括古今中外、天上地下、人间鬼蜮,纵横捭阖,令人目不暇接),文章层层见深(由词语的解释到论断的生发在到观点的延伸,文意不断地向更深层推进)。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反复阐说对快乐的种种理解。
附:关于快乐的名言
人生所有的欢乐是创造的欢乐:爱情、天才、行动--全靠创造这一团烈火迸射出来的。
所谓内心的快乐,是一个人过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所感到的快乐。-罗曼·罗兰
牙齿痛的人,想世界上有一种人最快乐,那就是牙齿不痛的人。--萧伯纳
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分掉一半忧愁。--培根
乐观者于一个灾难中看到一个希望,悲观者于一个希望中看到一个灾难。--谚语
第二课时
一、写作特点
(一)纵横开阖,思维变幻,极具创造性。
这从第一段文字中就完全可以看得出。文章开篇只说从旧铺里买回来一本维尼的《诗人日记》,由此说起与“喜乐”、“快活”、“快乐”的话题,自然而然地进入了题旨所规定的范畴。给人的感觉是在“聊天”,在“闲谈”,并不像有些论说性文章那般正襟危坐,煞有介事,摆出一副了不得又怪吓人的面孔。
如他在《写在人生边上‘序》中所说:“反正是消遣,不像书评家负有指导读者、教训作者的重大使命。”然而,只要你读下去,就会发现每一句都在题内,似东扯西拉,却饶有兴味,一下子把你诱进门来,不忍不读。文章由维尼的《诗人日记》先说法语里“喜乐”的拼写,再联想到汉语里的“快活或快乐的“快”字中所包含的“一切乐事的飘瞥难留”,“欢娱嫌夜短”;又再想到与之反义的德语里的“沉闷”的直译为“长时间”,并举出《西游记》、《酉阳杂俎》、《广异记》等与快乐相关的种种说词。古今中外,天上地下,人间鬼蜮,纵横捭阖,连类所及,令人目不暇接。真是字字语语皆学问。文章不仅广举事以类义,而且思维变幻,思辨力强,且极富于创造性。行文由“喜乐”联想到“沉闷”,由快活之“短”,联想到沉闷之“长”;由“天上比人间舒服欢乐”,类推到“地狱里比人间更痛苦”;由“嫌人生短促”、“最快活”,又反过来说到“短命夭折”,并推说“做神仙也并不值得”;卖老祝寿“在地上最为相宜”,“而刑罚呢,应该在天上去受”。看来,作者的视野是极为开阔的,我们同时也领会到世界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意蕴确有其相通之处。文章由此及彼,由正而反,由反而正,左右逢源,变幻不定。
(二).文章语言独特,比喻中联想丰富且话语幽默,带有讽刺。
具体来说,在论述有关“快乐”的以下观点时,比喻的运用尤为出彩:
1.快乐是人生永远存在的一种诱惑。(3小节)
(1)“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3小节)
人在一生中要忍受许多痛苦,但是那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就赚我们活了一世,这里用“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和“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来比喻快乐对人生的诱惑作用,体现出对世事的达观、洞悉,形象鲜明,意蕴深刻。
(2)“快乐的引诱,不仅像兔子和方糖,使我们忍受了人生,而且仿佛钓钩上的鱼饵,竟使我们甘心去死。”(3小节)
人活一世,虽然痛苦,却不悲观,因为可以始终抱着快乐的希望--死后有个天堂在等待我们。那快乐的希望就好像“鱼饵”,而我们就好像明知钓钩有危险仍偏要去抢食饵料的鱼儿一般。所以作者才说“为了快活,我们甚至于愿意慢死”。这里的比喻体现出一种高卓的智慧,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面对快乐的诱惑而无怨无悔的揶揄和嘲讽。
2.快乐是属于精神的。(4小节)
(1).“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4小节)
“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 比喻内心的痛苦,作者借此表明的观点是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为了说明这一道理,作者首先借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来分析。
(2).“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的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4小节)
由于离别,哪怕面对的是美味佳肴,精神也是痛苦的,比喻透着灵性,寓意深刻,而又深入浅出,耐人寻味。
3.精神可以使肉体痛苦变成快乐。(5小节)
“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5小节)
人生常常遭遇痛苦,但精神却可以改变它,使人乐观,使人能够苦中作乐。这时,精神就变成了炼金术,肉体的痛苦就可以变成精神上的快乐。所以,“烧了房子,有庆贺的人;一箪食,一瓢饮,有不改其乐的人;千灾百毒,有谈笑自若的人。”这里的比喻寓意深刻而又浅显易懂,体现出作者广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
4.快乐能把忍受变为享受。(5小节)
“病是教人学会休息的女教师。”(5小节)
疾病也是常常遭遇到的痛苦之一。有了病,当然是痛苦的,但如果换个角度来看,病了,可以从紧张忙碌的生活中停下来休息一下。此时,疾病就仿佛一位温柔的女教师,轻声教导你要好好休息,这样我们就可以从病痛里滤出快活来,使健康的消失有种赔偿,从而使对病痛的忍受变为快乐的享受。这里的比喻新奇、贴切,灵性十足,趣味横生。
总之,阅读本篇我们常常为钱老充满智慧的语言拍案叫绝。特别是大量精彩的比喻,喻得机智、妥帖,喻得颇有趣味。它们以联想、想象为桥梁,浅显易懂,透着灵性,寓意深刻,俏皮而耐人寻味,是难得的语言典范。
二、钱钟书散文随笔的风格特点:-博杂、幽默而深邃,含蓄而精密
什么是幽默?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妻子姗蒂,动不动就作河东狮吼。有一天,姗蒂在家里吵闹不休,苏格拉底忍无可忍,只好出门。正走到门口,老婆从楼上倒下一盆污水,淋在苏格拉底的头上。苏格拉底心平气和地说: “我早就晓得,雷霆过后必有甘霖。”巧用比喻,自我解嘲,让人欢笑。
什么是幽默?“半斤鸭子四两嘴”“吃剩饭长大的--一肚子馊主意”幽默是快乐的笑的艺术。让人发笑是幽默语言的外在特征。让人们在笑声中获得美的感受;在笑过后懂得一定的生活哲理,留下隽永的回味是幽默目的。欢笑之中包藏着深沉,妙语之中蕴涵着睿智,这就是幽默。
钱钟书和他的父亲钱基博似乎代表了中国学者的两种风格。他父亲做派敦厚庄重,不苟言笑,学风严谨平实,长于说理论事。钱钟书在继承了他父亲的治学精神和国学造诣的同时,更向恣肆、通脱里去。在他名士、学者的宽袍之下,从老到小蹦跳着不泯的童心与童趣。有人说这是他的可爱之处,其实倒正是他聪明的根源。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发达无损的童心,就不会有真正的创造力。一个人假如仅仅受到良好的教育、训练,却在教育过程中窒息、粉碎了生动无比的天性,那么也许会造就出一个个所谓的学者,但不会造就出天才的学者。这种教育不会产生钱钟书。
即使如快乐这一司空见惯的感情,在钱钟书的笔下也能博古通今,左右逢源。他类征连引、纵横比照,在贯通古今中外之间,挟春秋之笔意、诗话之征言、老吏之判笔、老叟之睿智,移情于谈艺,泄愤于讲史,抒怀于论世,对古今中外之世道、人心、文化,进行了一次总挖掘,升天入地,追古索今,既有神仙之乐,又有鬼魅之痛,既有暂得之快,又有永逝之苦。在文明人的生活中,既有身体的困倦,更有精神的痛苦。但“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如果“有人能苦中作乐,从病痛里滤出快活来,使健康的消失有种补偿”,那么“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大胜利”。尽管这也许是自欺欺人,但也未尝不是一种智慧与洒脱。
我们说,人群中杰出人物的最大悲哀莫过于生而不是神仙。这就决定了他们只能吃人间的饭,坐人造的凳,读人写的书,操用人工的器物,在人的范围内生存、起居,混杂在芸芸众生当中而无法超越,所以,他们的痛苦比起一般人就更显得忧愤深广。但我们一旦走近钱钟书,把他这面“魔镜”翻转过来看时,便发现镜子的背面有一行镌刻的字迹:
做完整的人,过没有一丝一毫奴颜和媚骨的生活。
钱钟书身上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优秀部分与生俱来的突出要求和愿望:守住自己的精神园地,保持自己的个性尊严,即使“人生在世不称意”,但也要乐天知命,坚忍不拔。
柯灵在他的《墨磨人》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文学生涯,冷暖酸甜,休咎得失,际遇万千。象牙塔,十字街,青云路,地狱门,相隔一层纸。我最向往这样的境界: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清湛似水,不动如山,什么疾风骤雨,嬉笑怒骂,桂冠荣名,一例处之泰然。但这需要大智慧大学问,不是随便什么人能够企及的。”钱氏正是这样的人。他的存在几乎就是不断地迎接挑战:政治动荡的挑战,宗派成见的挑战,世俗的挑战乃至荣誉的挑战。但他却如驾轻舟,击浪中流,容与自在,以静穆对喧嚣,以冷隽对狂热,以不变对万变。钱钟书所深恶的,其实是社会生活中的那些黑暗、虚伪,无知装大,损人利己,不择手段等丑相。当他在生活中遇见纯善、优美、聪明、勇毅的人和事的时候,他流露出来的就是深深的喜悦。
可以说,渊博和睿智是钱钟书的两大精神支柱,二者互相渗透,互为羽翼,浑然一体,如影随形。睿智使他进得去,出得来,提得起,放得下,升堂入室,揽天下珍奇入我襟抱,神而化之,不蹈故常。渊博使他站得高,望得远,看得透,撒得开,灵心慧眼,明辨深思,热爱人生而超然物外,洞达世情而一尘不染,兰心慧质,特立独行。
这种品质,反映在文字上,就是文中层出不穷的警句,丰富新颖的譬喻,机智幽默的讽刺,精辟独特的剖析,微妙风趣的心理。总之,钱钟书先生以其思想的深邃、见解的高超、语言的精妙、学识的渊博,构筑了现代文学史上“钱学”的大厦,“‘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附:钱钟书的名言
1、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
2、人谓我狂,不知我之实狷。
3、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
4、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
5、假道学的特征可以说是不要脸而偏爱面子。
6、人生像一座围城,城外面的人拼命想进来,城里面的人拼命想出去。
长篇小说《围城》,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围城》以留学生方鸿渐回国后的恋爱纠葛和寻职经历为线索,展现抗战时期的大都会、小城镇以及高等学府的生活图景,刻画了一群独特的知识分子,讽刺了文人陋习。因此,《围城》享有“新《儒林外史》”之誉,以深邃的人生洞见和幽默灵透的文笔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这就是此书的精髓所在。是当代人的真实写照。实际上却是出不来,进不去,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大抵如此。这本书揭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和人性的盲目。
《围城》一书,就全书而言,是对人类生存普遍困境的关注。就零星细节、片段来看,则是充满了机智和幽默。这书有很大的讽刺意味,表现出了对传统婚姻的讽刺,对残破爱情的的叹息,对虚伪人性的嘲弄。用语言、用神态、用场景作出了深刻幽默。它很短小,却很精湛;它很长,却又简简单单地告诉世人一个简单的事理。
无数的著作把爱情和婚姻写的那么完美,那么令人羡慕,以至于结局总让人欣喜若狂。而《围城》的那个时代,没有完美,只有支离破碎的国土,钱钟书没有落入俗套,他批判攀龙附凤的婚姻准则,他贬低虚情假意和逢场作戏,一切都很透彻,很深刻。
我们应该满足于现在的生活,因为我们没有家离国碎的痛苦,没有封建婚姻观念的禁锢,这也是一种幸福。
方鸿渐,这个曾留过洋或者说游过洋的克莱登大学的客串博士,这个尴尬的知识分子。他的经历其实仅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一失足成千古恨”。这里“一失足” 指的就是买假文凭的事。他在以后事业上不顺利,在爱情上也遭到鄙视。方鸿渐仿佛天生就不是个办大事的人,他总是处于中间状态,虽然坏也坏得不够彻底,但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好人。他对人情世故全然不通。总之,方鸿渐就是那种无恶意的庸人,不令人十分讨厌却一无用处,他的最大缺点便是优柔寡断、毫无原则。
欣赏围城中的片断:里面有一个人物,叫鲍小姐,这人穿着比较暴露,所以作者写道: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
有一次他去了一家门面还像样的西菜馆吃饭。谁知道从冷盘到咖啡,没有一样东西可口:上来的汤是凉的,冰淇淋倒是热的;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登陆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会长时期伏在水里;除醋外,面包、牛肉、红酒无一不酸。
【钱钟书《论快乐》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读钱钟书的《论快乐》有感04-06
钱钟书《论快乐》读后感范文03-19
论钱12-22
论钱12-22
论钱11-26
钱钟书的名句04-18
钱钟书语录03-24
钱钟书《围城》优秀读后感05-19
钱钟书《围城》经典段落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