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赋”的特点,并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一文体来表现主旨的。
2 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
3、学习积累有关的文言知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理解文章内容并背诵全文。 2、结合赋体“铺采摛文”的特点,学习文章的语言风格。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具有文言文与诗歌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诵读理解课文内容和艺术特色。教学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强化诵读,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司马光《资治通鉴》)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贾谊写了《过秦论》,其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针对汉初的情况,主张实行仁政。同样地总结秦亡的教训,针对唐敬宗继位后,广造宫室,天怒人怨的现实,23岁的杜牧作《阿房宫赋》来讽谏唐朝统治者。那么,在这篇赋中杜牧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呢?
二、解题:
1、文体:(课本114)“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中间的一种体裁。“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2、背景:(见注释)补充:杜牧写这篇文章意在借古讽今,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来总结秦王朝骄奢淫逸终致亡国的历史教训,从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希望唐朝统治者能够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
3作者简介(见课本)
补充:(可引导学生背诵《过华清宫》、《泊秦淮》等诗歌)杜牧善于将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熔铸于诗情画意之中。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诗歌语言清丽,与晚唐气象紧密结合,同样也体现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三、整体把握: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熟悉课文。
3.学生对照书下注释疏通文段,划出疑难。
四、指导学生自读1、2段:
(一)第1段:
1.第一层:“六王毕……阿房出。”写了阿房宫的背景。
重点词:
毕:完了。
一:数--动,统一。
学生背诵。
2.第二层:“覆压三百余里……流入宫墙。”写阿房宫的面积和规模气势。
重点词;北构而西折:北、西 名--状
直走咸阳:走,趋向。
学生背诵。
3.第三层:“五步一楼……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写阿房宫的楼阁廊檐。
重点词:
钩心斗角:古今异义(古:形容宫室建筑精巧;今:比喻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焉:结合练习二总结
蜂房水涡:蜂房,水涡, 名--状,像蜂房,像水涡。
学生背诵。
4.第四层:“长桥卧波……不知西东。” 写长桥复道。
重点词:
未云何龙:云、龙、名--动,出现云出现龙。
不霁何虹:虹 名--动,出现彩虹。
学生背诵。
5.第五层:“歌台暖响……而气候不齐。” 写歌台和舞殿。
重点词:
气候:古今异义(古:天气,环境气氛;今:一个地区的气象情况)
学生背诵。
总结:本段从阿房宫的兴建背景、面积、规模、楼阁廊檐、宫内的长桥复道、歌台舞殿等方面描写了阿房宫的雄伟壮观。
(二)第2段
1.第1层:“妃嫔媵嫱……为秦宫人。” 写宫人的来历。
重点词:
辇,朝,夜: 名——状
学生背诵。
2.第二层:“明星荧荧……焚椒兰也。”
写宫女众多。
重点词:
绿云:黑发。
梳晓鬟也:晓梳鬟也。
学生背诵。
3.第三层:“雷霆乍惊……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写宫人的凄惨命运。
重点词:
缦立:长久地站立。
而望幸焉:被宠幸。
学生背诵。
4.第四层:“燕赵之收藏……亦不其惜。”
写宫内的财富。
重点词: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动——名 经营:(古:搜集保存;今:筹划、管理)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铛 石 块 砾 名——意动 (有人认为是“鼎”“玉”“金”“珠”活用,引导学生质疑“同学们课后根据注释再琢磨琢磨,我们再讨论”)
学生背诵。
总结:本段从宫人的情况和宫内的财富来写阿房宫内奢侈的生活。
五、布置作业:
1.背诵1、2段。
2.预习3、4段。
板书设计:
阿房宫赋
兴建背景、面积、规模、楼阁廊檐
宫内的长桥复道、歌台舞殿 阿房宫的雄伟壮观
宫人的来历 宫女众多 阿房宫内奢侈的生活
宫人的凄惨命运 宫内的财富
【《阿房宫赋》教案第一课时】相关文章:
《阿房宫赋》教案第二课时05-20
阿房宫赋03-31
杜牧《阿房宫赋》教学教案03-03
《阿房宫赋》原文04-08
阿房宫赋原文07-03
阿房宫赋翻译精选07-03
《阿房宫赋》译文02-24
《阿房宫赋》赏析03-09
《阿房宫赋》翻译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