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二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3-01-21 09:22:16 二年级 我要投稿

二年级语文教案【精】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语文教案【精】

二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5个生字。

  2、看图理解课文,懂得应当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懂得要正确对待自己和正确对待别人。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言揭题:

  同学们,你们见到过骆驼吗?出示骆驼的图片。骆驼有什么特点?(高大)那你们见过羊么?羊有什么特点?(矮小)高大的骆驼和矮小的羊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二、新授:

  (一)图文对照,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划出不懂的生字词。

  2、教师范读课文(或录音),请同学读准字音。

  3、学生再读课文,划出自然段。看看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有几幅图,每幅图分别和哪一段文字相对应。

  4、检查并读生字新词:骆驼他们俩围墙茂盛摇头很窄大模大样评理

  5、分段读课文。

  (二)借助插图,理解课文重点,懂得其中的道理。

  1、出示几幅插图,指着图,提问:骆驼和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争论起来?

  2、讨论:到底高好呢还是矮好?

  3、分段、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讲读二、三自然段。

  1、看图读思:骆驼和羊来到什么地方?它们在做什么?

  2、读第二段,思考:骆驼用什么方法证明高好?请你找出描写骆驼动作的词语。出示插图帮助学生理解。

  3、羊认输了吗?羊又用什么方法证明自己的看法对呢?

  4、看图理解:“又窄又矮、大模大样”等词语和描写骆驼动作的词语。

  5、齐读课文,思考:骆驼和羊到底谁对呢?它们各有什么长处?它们互相服输吗?不服输怎么办呢?

  三、作业:

  熟读课文,熟读本课生字词。分角色朗读二、三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骆驼和羊都能通过一件事来证明自己的看法是对的,它们互不服输,最后想出什么办法呢?

  二、新授:

  (一)学习第四段

  1、齐读第四段思考:骆驼和羊去找老牛评理,老牛怎么评的呢?老牛的话对不对?

  2、“长处”指什么?“短处”指什么?骆驼和羊错在什么地方?

  3、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话,会怎么想呢?它们会做些什么呢?

  (二)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记忆字形。

  2、同学们互相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3、对同学们认为有困难的字进行重点指导。比如:

  茂:注意下边不要多一点。

  腿:要先写两边,后写中间。

  4、读读生字新词。

  5、书写指导。

  三、练习:

  课后2题、3题。

  教学反思:

  这次教学实践活动,我们小组准备的是小学二年级语文课《骆驼和羊》。针对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我们更多地采取寓教于学的策略,大部分内容都采取情境引入的方法,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

  理论来源于实践,高于实践,然而仅仅有理论的'指导并不意味着教学便会无往不利。实现教学目标的道路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才有可能达到好的教学。这次教学实践活动便给了锻炼我们的机会,只有面对学生和课堂,我们才有更深切的体会。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课前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不仅要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还要充分考虑到课程内容与时代的联系,与学生的联系。备课要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做充分的分析与准备。备课教案内容的任何环节任何内容都要考虑详尽,想清楚,看明白。一堂准备充分的课,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就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我们小组采取谜语导入课程的方法。谜语导入简单易行,并且能让学生参与进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不能以教师为中心,而应该把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习,教学环节的设计就应该考虑怎样能让学生更大程度地参与进来。

  课文的讲解也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与教学内容的要求,小学二年级学生,重点在在于朗读课文,培养语感,读准字音,训练他们生词的掌握。同时,应注意对学生书写规范的要求,而此次我们忽略了这一点,这是我们的不足之处。

  此外,课文知识拓展是讲课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要从学生的水平出发,以课文内容为基点,向外延伸拓展。比如,要求续写《骆驼和羊》,可以让学生得出他们自己的观点,在原有的认知上获得新的建构。

  同时要注重对所学内容的巩固与复习,及时强化。回顾原有知识,联系新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作为老师,上课要轻松自然,面部表情要放松,这是目前我们还欠缺的。上课过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与学生互动,对学生及时予以表扬,讲解连贯,知识点的过渡要顺畅。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学习,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堂更活跃,学习更愉快,这样的教学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二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要求:

  1、能借助拼音,学习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能按笔顺规则描写“井、沿、无、抬”4个字。

  2、能结合课文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3、巩固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故事所包含的寓意。

  4、思维拓展,练习说话,能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教具准备:课前准备的简笔画(小鸟和青蛙)、小黑板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都爱听故事,咱们以前听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故事,那你们爱听动物之间的故事吗?那咱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两位动物朋友,看他们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出示“坐井观天”,指名读。

  2、学习生字:井(读准:后鼻音)观(理解词义:“观”即“看”)

  3、齐读课题

  师:“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寓言往往要通过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那么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又要说明什么道理呢?让我们快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音准,句句读通。

  2、检查字词:

  游戏一:找朋友

  游戏二:猜字谜

  3、找你的好朋友一起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三、学习课文

  1、同桌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读后一起完成填空。

  出示填空:青蛙坐在(),看到的天只有()。小鸟落在(),看到的天()。

  3、指名交流答案。

  4、结合插图理解“井沿”。

  师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上一口井,让学生找出小鸟和青蛙的位置,指名上来贴图。

  扩充理解:桌沿、床沿、河沿

  5、师:青蛙和小鸟对天有不同的看法,你从哪里读出来的?从文中找句子。

  6、指导朗读,理解词语。

  出示句子: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理解句子:“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1)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2)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要飞那么远。()

  理解词语:“大话”

  (1)大声说话。()

  (2)话说得太多。()

  (3)夸大的话。()

  理解词语:“无边无际”

  (1)一眼望得到边。()

  (2)一眼望不到边。()

  做游戏:给小兔穿上合适的衣服。(哪些词语可以和无边无际搭配)

  出示:海洋草原教室森林沙漠

  无边无际

  说话练习:听老师说一句话:海洋无边无际,大得很呢!

  123下一页谁能模仿老师的话,也来说一句?

  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7、师:那么青蛙怎么会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呢?我门来做个实验体会青蛙的感受。

  做“实验”:用纸卷成筒,让学生透过纸筒望窗外的天空。你们发现了什么?

  (天变小了。)

  师: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视线。如果这只青蛙不愿跳出井口,那它看到的天空就永远只有井口那么大。

  9、师:你们为它急吗?小鸟也为青蛙急了,它对青蛙说了什么?

  (不信,你就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指名读

  10、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说话训练

  1、给故事续编结尾:你们认为青蛙有没有接受小鸟的劝告,结果又会怎样?

  (学生中各持己见)

  2、设计说话训练:青蛙听了小鸟的话,跳出了井口,小鸟背着青蛙飞过(),经过(),越过(),青蛙惊讶地说:“()!”

  小组讨论后交流

  3、如果这只青蛙不愿跳出井口,那它就是一只井底之蛙,所以“坐井观天”就比喻所见有限,见识短浅的人。我们可不能做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的人,我们要做像小鸟那样见多识广的人。

  4、师:希望小朋友平时能多看书、多学习、多参加各种活动,拓宽自己的视野,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五、课外拓展

  你认识下面的成语吗?你知道它们的故事吗?选一个,读一读。

  《狐假虎威》《叶公好龙》《守株待兔》《拔苗助长》

  六、写字指导

  描写“井沿无抬”

  重点指导:沿(第五笔:横折弯,不要写成:横折弯钩)

二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联系课文理解“羞愧”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环境的美和莉达爱护环境的行为美,懂得爱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教学重点

  生字的学习,“津津有味”、“羞愧”、“美妙”等词的理解。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莉达为什么“面对夜莺感到羞愧”。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标出段落,勾出生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小朋友在树林中玩过吗、你印象中的小树林是什么样的、现在跟老师一起到小树林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课件展示画面:幽幽的树林,柔和的阳光,绿色草地,蝴蝶飞舞,露珠闪光,鸟语花香,溪水淙淙)

  多好的小树林啊!闭上眼,做做深呼吸,你感受到什么、

  2、有两个小姑娘,也到树林里来了,她们是怎么玩的呢、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板书:面对夜莺感到羞愧]

  3、齐读课题,读好“莺”字。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注意听准每个音,勾出生词。

  2、自由读课文(可以是两遍、三遍)。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把勾画的字、词多读几遍,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教师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书)

  3、同桌交流识字方法,互读课文。

  4、检查识字情况

  (1)点击课件开火车读(可以同桌为单位、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读)。

  (2)有没有你以前认识的字、怎么认识的、

  (3)哪些字容易记错,给大伙儿提个醒。(指名说、小组说。重点指导“扔”、“剩”、“津”、“醉”、“沉”的读音,提醒“羞”与“着”下面部分的区别。)

  (4)小老师教读。

  5、现在把这些字娃娃送回课文中,自己再读读课文,看看还认不认识它们。

  三、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生字大家都认识了,相信课文也一定能读好。

  1、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也可分段读)其他孩子当小评委,仔细听他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需要帮助。(指名读→师生评议)

  2、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读课文,一会儿来一次比赛,看哪些小组读得好。

  3、朗读比赛(可以小组为单位分段读),师生评价。

  4、整体感知:两个小姑娘在小树林里做了什么、

  四、细读课文,理解积累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从哪里知道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体会以下内容。

  1、夜莺的歌声很美,从“美妙”、“沉醉”可看出(相机指导理解“美妙”、“沉醉”)。

  教师相机引导:

  (1)看到可爱的夜莺在唱歌,你有什么话要对她说吗、(鼓励学生大胆说,大胆提问,如:夜莺怎样唱歌、夜莺唱的什么、教师相机引导孩子体会夜莺美妙的歌声)

  (2)相机播放课件,再现小树林的美。

  (3)两个小姑娘也被这美景吸引了,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为什么、(津津有味、沉醉)指导理解“津津有味”、“沉醉”。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段。(课件显示小树林画面做背景)

  2、莉达爱护环境行为美,从第5段可看出。

  教师相机引导:

  (1)吃完饭她俩怎样做的、勾出写她们不同做法的词。

  (2)你赞成谁的做法、为什么、(小组讨论→汇报交流→指导朗读,可以加上动作)

  (3)奥莉娅怎么想的`、(指导朗读,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

  (4)莉达怎么说的、读一读(指导朗读)。听了她的话你怎么想、

  (5)假如你是那只夜莺,看到她们的做法,听到她们说的话,你想对谁说点什么、

  (6)指名分角色朗读、表演。

  3、拓展:地球上的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它们都有自己的情感。想想看,树林里还有哪些事物会对她们的做法、想法发表意见、(还有小鸟、小花、小草、小溪……问题用课件显示。学生先在小组讨论,再汇报。)

  4、齐读课文,读出自己的体会。

  5、指导积累。现在把你喜欢的词句勾画下来,课余摘抄到积累本上。

  五、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课文有8个生字要求我们会写(课件出示8个生字)。你最有信心记住哪个字、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2、哪些孩子能用其中的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怎样把这些字写得漂漂亮亮的、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扔:左窄右宽,右边“乃”是两画,“乃”不能超过“扌”。

  沉:左窄右宽,左边的“氵”要匀称,“冖”不能太宽,“冗”与“氵”同高度。

  觉:上面三点要写匀称,不能写成“、”,中间的“冖”稍宽;“见”的“乚”和“冖”同宽。

二年级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懂得生活中要善于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做什么事不盲从,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2、通过读故事,观察图画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总结归纳的能力,以及探究精神。

  3、学习本课11个要求会认的生字、会写7个生字。学习多音字“尽”和一个部首“皿”。

  4、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

  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关键:

  认字、识字和写字

  课时:

  2课时

  教具:

  生字卡片、课件

  学具:

  教材等相关资料

  相关知识点:

  对有关小动物知识的了解和积累

  教学突破点:

  从读文的乐趣中体会道理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介绍第11板块的学习主题——与众不同。

  2、如果做事与大家都一样又会有怎样的命运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生词。

  2、出示生字

  (1)指名读一读

  (2)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你是怎样记住的,把你的好办法介绍给大家。

  (3)组词

  3、指导书写

  四、课堂练习。

  1、完成课后题读一读。

  2、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五、总结:今天通过学习我们不仅学会了字词,还知道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回去之后我们要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设计:毛毛虫的故事

  验忘缘厘针疲尽稍或避亡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毛毛虫的故事》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因为毛毛虫盲目地跟随而换来了死亡的命运。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一学这篇课文,说不定还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二、朗读课文理解感悟。

  1、在文中找到“盲目”一词,也可借助字典说一说词义。盲目:眼睛看不同见东西,比喻缺明确目标,情况不明或对事情认识不清楚。

  2、小声读第三自然段,说一说毛毛虫是怎样盲目跟随的?

  3、出示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4、齐读最后一段。启发学生思考:从毛毛虫的命运你想到些什么?

  三、课堂练习。

  1、形近字组词。

  2、成语填空。

  四、小结。

  板书设计:毛毛虫的故事

  法布尔;

  一个跟着一个一圈又一圈;

  一天不停七天七夜;

  终于筋疲力尽死了。

二年级语文教案5

  学习目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

  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学习准备

  收集自己准备讲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图片、名人像,讲名人故事时用。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讲名人故事

  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分组举行

  1.调整座位,各小组围坐在一起。

  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3.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讲完后评选本组“故事大王”1—2名。

  4.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教师颁奖。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给全班同学讲?

  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畅谈感想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2.学生畅谈感想。

  3.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二年级语文教案6

  一、教材分析:

  《神奇的镜子》是一篇描述爱迪生童年时期敢于实践,运用生活中的发现——镜子对光的折射现象大胆尝试,最终为母亲创造了良好的手术环境,及时帮助了医生,挽救了母亲生命的故事。文章行文简洁、易懂,通篇没有对爱迪生聪明才智的正面评价,而是通过一件事情的记叙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教学目标

  1。懂得认真观察、细心发现的重要意义,激发爱科学的兴趣。

  2。认识14个生字,认识1个部首,会写8个字。

  3。理解父亲在整件事情中的情感变化,体会小爱迪生在救护母亲中的作用。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复述课文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

  这是一篇生动的记叙文,从始至终作者没有一句直接赞扬爱迪生的话,但是在一面面明晃晃的镜子后面隐藏的却是小爱迪生勇敢尝试、聪明细心的才智,所以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镜子有什么用途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就和镜子有关。(板书课题)

  2。质疑: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生字标出来。

  2同桌互读互查,纠正读音。

  3。 。老师出示词语,交流识字方法。

  “检”与“捡”要相区分,可以做动作。

  “决”与“快、块”要相区别,可以组词。

  “医”的部首三框是本课中的新知识,要落实,并且要指导书写这个字,要注意笔顺(书上有)

  4 。课件出示词语,(包括课后的读一读),进行“开火车”或“夺红旗”游戏,分组竞赛认读词语、生字。

  5。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注意听准字音。。

  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相机介绍课前了解的爱迪生生平及其发明。

  师:看,爱迪生多了不起啊!他的一生有20xx多项发明,平均每15天就有一项发明,这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因此他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那么这句话谁会读?为什么这么读?(带敬佩的口气)

  齐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想,爱迪生为什么要救妈妈?他的妈妈怎么了?

  学生会说得了阑尾炎,接着就请学生说说对阑尾炎的了解。

  二、朗读感悟课文

  1、默读第2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妈妈当时处境十分危险的句子?

  课件出示第二段,抓住“直打滚”、“急忙”、“马上”等词语感悟妈妈病情的紧急。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2、学习第三自然段(课件出示妈妈躺在病床上的情景)

  (1)过渡:此时此刻,你想对医生说什么?

  (2)出示第三自然段,理解句子:医生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说:“不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老爱迪生说:“那就多点几盏油灯。”医生还是摇头,连连说不行。大家急得团团转。

  指名读

  师:难道医生和爸爸没有想办法吗?

  师:爸爸想的什么办法?

  师:医生怎么说的?为什么连连说?

  师:医生想出什么办法了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学生做做环顾四周、皱眉、大家急得团团转的'样子

  师:此时此刻,医生和爸爸束手无策,妈妈又危在旦夕,大家都非常着急,能不能通过你的读来再现这一场景呢?

  (3)指导朗读(注意爸爸的着急,医生的无奈)

  过渡:就在大家都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小爱迪生又是怎么做的呢?

  3、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爸爸看到了,什么反映?

  课件出示:爸爸一见又急又气,责怪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师:就是啊,都什么时候了,还胡闹,爸爸能不气能不急吗?谁愿意当又气又急的爸爸来责怪爱迪生?

  师:爱迪生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

  师:谁来读读爱迪生的话?你为什么这么读?(爱迪生这时候是很委屈的)

  想想当你受委屈的时候,你是怎样说话的?

  分角色,男生读又气又急的爸爸,女生读满腹委屈的爱迪生。老师导读

  过渡:爱迪生真的想出办法了吗?屋子为什么会变亮呢?我们一起走到妈妈的病床边看看当时的情景吧!(课件演示屋子变亮的情景)

  师:此时此刻你想对爱迪生说什么?

  师:这时的爸爸用书上的一个词形容就是(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就叫恍然大悟。

  师:爸爸恍然大悟会说什么?此时此刻,医生的反应是什么呢?他会说什么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师:通过爱迪生想出的好办法,手术的结果怎样了呢?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总结

  1、老师想问问大家,爱迪生为什么这么聪明呢?

  2、你看,爱迪生小小年纪就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救了妈妈,让我们都来夸夸爱迪生怎么样?

  四、拓展阅读

  1。把爱迪生小时候孵小鸡的故事印发给学生阅读。

  2。搜集爱迪生的名言,抄在积累本上。

  3读短文,回答问题。

  聪明的韩愈

  从前,有位教书先生,他给学生出了一道题:看谁用不多的钱买一件东西能把书房装满。学生人人动脑,认真思考。放学后,他们都到集市上去了。

  第二天,有的买来了稻草,有的买来了树苗——可是谁的东西都没有把房子装满。

  一个叫韩愈的学生走进书房,从袖子里取出一支蜡烛,把它点燃。烛光立刻照亮了整个屋子。先生见了,高兴地连声说:“好!好!韩愈真聪明。”

  (1)教书先生出了一道什么题目?

  (2)学生分别买来了什么?

  (3)谁最聪明?

  (4)你认为什么可以装满屋子?

二年级语文教案7

  【教学背景:】

  本节课是一篇拟人化的童话散文。课文生动形象,认生字、写字是重点。本节课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的活动中心,以“读”的训练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语文的人文性。

  【教学目标:】

  1、会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解、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竹笋的生长过程。

  【重点:】

  认字、写字,感情诵读。

  【难点:】

  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方法及方式:】

  情感式教学法

  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主题:

  师: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同学们知道它爱吃什么?

  生:竹子。

  师:竹子在小的时候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出示笋芽儿的图片)

  生:笋芽儿

  师:大家想不想知道小笋芽儿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呢?(出示课题)

  板书:笋芽儿(指导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题,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卡,认读生字,识记字形。

  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4、再读课文,划出生字词、全班扩词练习。

  5、小组互读课文,看哪个小组读的好,读的认真,读后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小组互评)

  三、朗读感悟,角色扮演:

  1、师范读,想一想,笋芽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师板书内容)

  2、师:从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笋芽是在成长的,读一读,做做动作,生边读边做。

  3、春天这么美,小笋芽在谁的关心,爱护下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的?(生答,师板书)

  4、小组选派代表分角色朗读。

  5、师: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生讨论回答)

  6、师: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呢?(生举手回答)

  四、指导写字,学生练习:

  1、师板书:强调字的结构,偏旁部首;“口”字旁的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其中“唤”字的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

  2、生练习生字。

  五、课外拓展:

  生搜集有关描写竹子的好词好句。

  六、作业:

  画一画竹笋的生长过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竹子的生长过程,形象生动的'刻化了笋芽儿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绘声绘色的叙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本节课以孩子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孩子去体会,去感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语文教案8

  我的发现

  这一部分由三个句子组成,每个句子中都含有一个相同的字回。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进而体会祖国语言的丰富,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充分交流,发展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可结合的方法选择字义,同时也巩固了的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过程建议

  1、 出示三个句子,学生自读。根据学习伙伴的提示,想想回字在三句话中的'不同含义。

  2、 自主思考,组内交流。

  3、 利用工具书,查找回字,结合句子,选择正确的字义。

  4、 回读句子,深入体会。

  5、 启发思考:像这样一字多义的例子,你还知道吗?全班交流。

  日积月累

  这项练习由读读认认读读背背两个部分组成。读读认认中安排了表示厨具名称的八个词语,里面包含着九个生字的识读任务,在认读中丰富学生的汉字积累和生活经验。读读背背安排了团结合作,取长补短,错误思想方法、学习四个方面的十六个成语的积累。教材归类安排,对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非常有利。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组织好教学。

  过程建议

  读读认认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都认识哪些厨具吗?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这些名字中提到的生字你们都会写吗?

  2、出示八个词语,让学生猜读生字,然后加上拼音,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组内互读,正音,仔细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说这些字跟偏旁有什么关系,进一步理解字义。

  4、组字游戏,巩固生字识记。

  读读背背

  1、分组出示四组成语,引导学生自读。边读边想,每组中的四个成语有什么联系?在组内试着说说每个成语的意思。

  2、组内互读,正音。借助同学的交流和工具书,弄懂成语的意思。

  3、比赛读成语,比比看谁读得准。

  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成语。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以连环画的形式,引出了一个自我保护的话题,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思考图中小朋友应如何做的同时,生成自我保护的意识。教学中要从看图入手,引导学生弄清图意,再联系实际生活,挖掘学生的认知,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指导学生的生活。

  交际准备

  1、课前布置两名同学练习表演教材图中的内容。

  2、将学生他成若干小组。

  3、准备画画用的彩笔和画纸。

  过程建议

  1、表演:两生表演教材中插图的情景,学生边看边想,弄清故事情节。

  2、续编:如果你是故事片的小朋友,你会怎样想?怎样做?把自己的想法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教师要相机引导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如:外面来的是熟人?外面来的是陌生人?你分别应该采取怎样的做法。

  3、续演:组内合作,续演故事,分组展示,师生欣赏,共同评议。

  4、感悟: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交流,以指导学生的生活行为。

  5、画写:学习前面的形式,自拟内容,画一画,写一写。组内交流共同评议,选出优秀的,在全班展示。

  展示台

  本次展示台以猜谜为线索安排了填字游戏和谜语展示两部分内容。教师应组织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引导学生充分展示交流,进而体验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课外搜集、学习的热情。

  过程建议

  1、出示填字游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把词语填完整。

  2、组内合作互读,检查。

  3、引导学生观察所填写的字,进而发现新世纪我能行六个字。

  4、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趣味性。

  5、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谜语,小组互猜谜语。

  6、集体猜谜比赛。

  7、启发学生课处汇编成谜语集。

二年级语文教案9

  教学分析:

  《掌声》这篇课文以饱蘸爱心的笔墨、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走出了困境,打开了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扉,变得乐观开朗。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透过描写人物外表的语句。我们可以体会到他们情感的变化,进而感悟到“掌声”的内在意蕴。因此,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去与文中人物展开充分对话,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融通,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去感悟语言,在品味中学习语言,在实践中发展语言,从而促进学生语言与情感的同构共生,实现文心与人心的谐和交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麻、症、疾、姿、势、况、镇、绪、述”等9个生字。

  2、正确理解“小儿麻痹症、忧郁、文静、犹豫”4个词语。

  3、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两次掌声里的深刻含义,从而懂得并愿意主动关心、鼓励他人,并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鼓励的真情,学习关爱别人。回报别人的付出。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词语,学生认读。

  2、发动学生采用对比读、分段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课文,领会大意。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人物的心理和活动。

  4、让生互相交流,体悟文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关爱。从而理解爱、懂得爱,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为善,尊重他人,善待他人,鼓励别人;同时,也要懂得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2、通过师生共学、自主探究、发散想象等方法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准备:

  朗读单元导读,了解单元主题。

  一、谈话导入

  1、刚才我们读了单元导读,了解了这组的课文都是以我们为主题的?(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本组课文的第一篇,题目叫做《掌声》。

  2、板书课题。伸出手,和谭老师一起来写课题。这个“掌”字上面写得扁一点、宽一点,下面“手”的弯钩写得舒展一点。“声”上面的横长,下面的横(短)。

  3、齐读课题。一起读课题。

  过度:《掌声》这个小故事讲得就是同学之间发生的事,事情虽小,但读起来却令人非常感动。

  二、初读感悟

  1、想读吗?遇到困难怎么办?孩子们,借助拼音、查字典、请教别人、多读几遍,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老师相信通过努力,你们一定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了就坐端正,开始读吧!

  (同学们,齐读和自由读有什么区别呢?)

  2、随文识字

  (1)同学们刚才读书都非常认真,老师想问一下。你们知道文中的主人公是谁吗?这个小女孩从小就患上了(屏显:小儿麻痹症)指名读,读流利一点。

  英子正是因为得了这种病,腿脚(落下了残疾)。这里哪个字的读音特别需要注意呀?

  屏显“落下残疾”指名读,正音。

  这个“落”还能读什么音?能组个词吗?

  ( )落叶

  ( )丢三落四

  ( ) 一共三个读音,但在这个词中读( )。用心记才能不出错,再读一遍这个词,看谁能把它牢牢记在心里。

  因为她得过( ),腿脚( ),所以不愿意让人看见她走路的(屏显:姿势),自己拼一拼,能读准吗?指名读。

  屏显去拼音的三个词语认读:去掉拼音了,谁敢领着大家读一读。

  屏显句子:回到句子里,还会读吗?你来试试!我们一起读读。

  (2)骤然间热烈 持久

  屏显词语:从你开始,每人一个,领着大家读一读。

  屏显:“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又回到句子中了,请你来读。

  这掌声改变了英子的命运,让我们一起走进英子的内心世界。

  三、走进文本,感受人物变化

  1、学习第一段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仔细想想,英子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学生自由朗读后交流:(自卑、忧郁、不快乐,孤独……)(板书:自卑忧郁或忧郁)

  (2)同学们体会得真好,你们是从哪里感受到这一点的呢?

  ●课件出示句子:“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想象一下当时同学们在干什么,

  生:同学们在做游戏。

  生:同学们在唱歌跳舞。

  生:同学们在操场上奔跑,跳绳。

  生:同学们在尽情地说笑。

  屏显:当同学们( )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引读“当同学们( )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当同学们快乐地游戏的时候。读

  生(齐读):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当同学们唱歌跳舞的时候。读

  生(齐读):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当同学们在操场上奔跑,跳绳的时候。读

  生(齐读):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3)师:是啊,那是教室的一角,更是孤独的一角,你能把英子的忧郁、孤独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指名读

  (指名读评价:你试着把“总是”读得重一些,把“默默地”读轻一点。再读一遍。)

  (4)师:看来,同学们都很理解英子。那时的她不爱说话,默默无闻,多么忧郁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英子的忧郁和孤独吧!(齐读)

  齐读→评价:多么自卑、忧郁的孩子啊!

  2、学习第四段

  (1)后来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有什么变化呢?请你来读第四段,其他同学想一想现在的英子变得怎样了?

  (2)原来英子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现在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还忧郁吗?性格变得(开朗,板书);原来她的腿有残疾,不愿意让同学们看见她走路的姿势。现在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说明她现在充满了(自信)。

  ( 3 )看到英子的变化你们高兴吗?那我们把高兴的情绪酝酿到脸上,一起读。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是什么使英子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学贵有疑,你是个爱动脑、会提问的好孩子,掌声送给你。

  谁能帮他解决心中的疑问?(把话语组织好,把话说完整,你的思路很清晰,语言表达也很简练。)

  (2)那你能用黑板上的这些词语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谁敢来说?请你来说。(你的语言组织能力真棒!)

  (3)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记住,同学们,抓住了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我们就能很好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读文感悟,领悟掌声内涵

  重点学习课文的2、3自然段。

  过度:那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同学们送给英子掌声这件事的呢?

  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2、3自然段,画出描写英子动作

  和神态的语句,多读几遍,想一想英子当时是怎么想的,在空白处写一写。读完、写完就坐好。

  谁来读一读,说一说?

  ★轮到英子上台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英子,轮到你上台了,你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老师真高兴,你能勇敢地举手,大胆地说出你的想法吧!

  ●你就是英子,读读这句话,读出你的感受。

  (评价:你把“一齐”读得比较重,“低了下去”读得轻,读得有感情。老师听出了你的无助/自卑/害怕)

  ●屏显句子,师领读:我们一起读:轮到英子上台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还画了哪一句?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英子,轮到你讲故事了,你为什么犹豫呢?

  ●可见这犹豫中藏着的是英子的害怕、胆怯,对吗?读出你的感受。

  ●她还有别的想法吗?(她想去吗?)

  来,请你谈谈这个问题。我从你的眼中看出来。你的心中一定是有了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看法。勇敢地站起来。

  你的发言很有独到之处,善于思考,读出你的想法。

  ●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心里拿不定主意,所以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无奈之下,只好(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此时,英子的内心充满了痛苦、无助,甚至快要哭出来了。

  ●这个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的小女孩,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生接: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这个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姿势的女孩,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生接: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这句话呢?(指名读)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把终于读得这么响亮?(生答:因为英子下了很大的决心,才走上了讲台。)

  (评价:理解的多深刻啊!)

  ● 谁愿意来读读第3自然段,体会一下英子的这种复杂的心情呢?

  (指名读)(评价:多么无助的英子啊)

  ●走路对别人来说是件多么容易、多么平常的事,可对英子来说却是那么( )。 生:困难。

  为什么?

  ★从课桌走到讲台,这并不遥远的距离,可对于英子来说,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信心啊!作者对人物的神态、动作做了细致的描写,让我们仿佛触摸到了英子的痛苦与自卑。我们随着她艰难地挪动着残疾的双腿,一步、两步,一摇一晃;她低着头,含着泪,她多么渴望有一种力量能鼓舞她。就在这时候,(齐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骤然”还可以用哪个词来代替?(突然 忽然 猛然)那作者为什么偏偏用了“骤然”这个词呢?

  ●如果现在老师是英子,你们是英子的同学,什么样的掌声是“热烈而持久的”,你们能用掌声表示一下吗?

  ●这真是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啊,同学们把千言万语都化作了这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掌声是对英子的(鼓励 、支持) 板书:鼓励

  ●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用掌声告诉她什么?

  生:英子,你能行,我们相信你!

  生:英子,你真勇敢!

  生:英子,别害怕,我们不会歧视你!

  ●师:英子此时最需要的就是大家的支持啊,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女生接着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男生接着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就在英子最需要鼓励的那一刻,(大家一起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在同学们那包含鼓励与信任的掌声里,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自己的'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故事讲完了,教室里——生接: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教室里为什么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想一想。

  你的发言很有条理,也很有见解。

  ●这一次同学们除了用掌声鼓励了小英子之外,还送去了对英子的(赞赏)。板书:赞赏

  ●听到这热烈的掌声,无数的话语在英子心头涌动,她想说——

  (出示关联词:如果没有……我就……;拓展说话)

  ●此时无声胜有声,她什么也没说,只是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个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英子一摇一晃地走上讲台,又一摇一晃地走下讲台,一样的走路姿势,她内心的感受一样吗?(不一样)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激之情再读这句话: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五、感悟力量,升华情感

  1、同学们那充满鼓励,饱含赞赏的掌声就像春雨,融解了英子内心的冰川,医治了英子内心的疾病。英子变了。原来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现在——生接读 “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 原来她的腿有残疾,不愿意让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现在——生接读“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2 、师:英子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那她变成了一个怎样的人呢?

  课件:用一句话交流:她成了一个( )的人。

  她成了一个(自信)的人;

  她成了一个(快乐)的人;

  她成了一个(开朗)的人;

  她成了一个(勇敢)的人;

  她成了一个(不自卑)的人;

  她成了一个(敢于面对生活)的人……

  3、几年过去了,上了中学的她依然惦念着给予她掌声的同学们。她将心中的千言万语全都融进了她的来信——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吧!(齐读)

  我永远不会忘记。。。。。。生活。

  (1)你就是英子,你读吧。

  (2)谁还想读?

  (3)想读的都站起来读。

  4、学到这里,我们逐渐领悟到掌声的深层内涵。它不光是拍手、鼓掌的表示,它还包含着对他人的__________?(鼓励、支持、尊重、信任、关爱……)掌声凝聚着颗颗爱心,掌声充满着浓浓真情,多一份掌声,多一份爱;多一份爱的鼓励,就多一份成功的希望!

  5、正如作者董保纲所说:(课件出示):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1)女同学,请轻轻地把这句话告诉自己。

  (2)男同学,请真诚地把这句话告诉你身边的朋友。

  (3)同学们,请大声地把这句话告诉所有的人。

  六、诗心飞扬,谱成爱之歌

  小练笔

  1、听了你们的真情告白,老师也被深深地感动了,我选了一首小诗,送给同学们。

  2、出示

  掌 声

  掌声是闪闪的星星, 能把孤独的黑夜照亮

  掌声是温暖的阳光,能照亮人们的心房。

  掌声是一把钥匙, 能打开勇气的大门!

  3、师:掌声还会是什么?相信同学们心中一定有自己的答案,赶紧拿出练习本写下来。

  七、 小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让我们为自己出色的表现鼓鼓掌,(鼓掌),也把这感谢的掌声送给在场所有老师,(鼓掌)。愿我们今后在掌声中经历风雨,在掌声中快乐成长。让我们把掌声献给别人,献给自己,献给多彩的生活吧!

  板书设计:

  29、掌声

  忧郁 赞赏 开朗

  鼓励

  爱

  教学反思:

  《掌声》一课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英子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从此变得乐观开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这篇文章语言质朴,但在平谈的叙述后面饱含着一个充沛的情感主题:文章中“掌声”代表着鼓励、尊重,代表着“爱”。全文以英子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多次写到英子的神态与动作。因此,如何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怎样通过英子的外在动作、语言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这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二年级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通过寓言故事,知道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对课文中的狐狸和老虎有自己的认识。

  2、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对寓言故事,既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又要注意健康的`价值取向。

  2、抓住课文中关键的词句体会狐狸和老虎的角色特点,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前置性作业

  1、根据你查找的资料说一说老虎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狐狸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导入新课)

  2、浏览课文,检查识字,理解词语。

  茂密犹豫不决冷笑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半信半疑狡猾东张西望

  3、学生回答: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你对狐狸的做法是怎么看的呢?

  二、小组合作学习

  思考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看一看从文中哪些语句中能感受到狐狸的狡猾?

  三、小组展示

  1、学生质疑

  (1)“狐狸眼珠子一转”这是什么样的神态呢?大家共同表演一下。

  (2)表演动作猜词语: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2、教师质疑

  (1)看到老虎犹豫不决,这时狐狸会想什么呢?

  (2)看到狐狸后面跟着老虎,小动物们吓得赶紧就跑,实际上他们怕的是谁?老虎认为它们怕的是谁?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课本剧表演

  四、教师总结

  狐狸真是太狡猾了,他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都吓跑了,后来人们就把借助、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的这种行为叫做“狐假虎威”。

  五、拓展延伸

  (1)课文学完了,你想对狐狸说点什么?想对老虎说点什么?你喜欢狐狸吗?为什么?

  (2)说一说在你身边有没有“狐假虎威”的事情?

  六、作业布置

  日记:续写《狐假虎威》,看一看狐狸和老虎第二次相遇会发生什么事情。

二年级语文教案11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中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并用“一……就”造句。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区分形近字。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坐井观天的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图画的意思,初步感知这个成语的意思,然后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 课《坐井观天》,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标上生字的字音,多读几遍。

  2、在小组内读课文,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好自然段序号,小组长检查是否正确。

  3、指名读课文,订正生字词的读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认识生字:

  1、教师用投影列出生字,分小组读一读,比一比:谁读的最正确。

  2、观看投影片,说一说下面的生字哪里容易写错?

  “沿” (第五笔是横折弯,没有钩)

  “弄” 上下结构,上面是个“王”,下面是:横、撇、竖。

  “错” 左右结构,左边是:金字旁,右边是:横、竖、竖、横、竖、横折、横、横。

  “渴”与“喝”怎样区分? (“渴”需要水,所以左边是三点水;“喝”要用嘴,所以左边是口字旁)

  3、自己读一读词语,然后教师指读:

  井沿 回答 口渴 喝水 别说 弄错

  4、结合书上的图指一指,说说“井沿”指的.是哪?(井的边)

  (三)、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1、自由读课文(2——3遍)

  2、同桌按自然段读课文,互查字音。

  3、教师指名读,比一比,谁读的正确、流利。

  (四)、用“一……就”造句:

  1、读句子,想想:这两句话有什么共同点?

  投影片: 我一抬头就看见天。

  爸爸一起床就去跑步。

  共同点:都用上了“一……就”的句式,表示一有前边的动作出现,必然就会有后边的行为。

  2、自己用“一……就”说句子,互评互改。

  (五)、指导生字书写。

  1、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占格情况。

  2、练习描字。

  3、在生字本上抄写字头,教师进行评价。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字面的意思和它其中的深意,引导学生看问题要

  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人。

  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以及插图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人。

  2、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懂得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道理。

  教具准备:

  投影片(插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说说“观天”是什么意思?你们有没有看过天呢?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说说,天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大、美、蓝……)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坐井观天”

  这个题目字面上是什么意思呀?(坐在井里看天)到底是谁坐在井里看天呢?看的结果怎样呢?

  二、进入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指名按自然段读,说说故事里都有谁,它们在什么地方就什么问题争论起来。(青蛙和小鸟在一口井处就天到底有多大争论起来。)

  板书: 有多大?

  青蛙在什么地方? (井底)

  小鸟在什么地方? (井沿)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天有多大?轻声读课文,找一找小鸟用什么词来形容天。(无边无际)请你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2、读读这句话,说说你对这个词怎样理解。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上文提到的小鸟“飞了一百多里”等方面来理解。

  3、指导学生有语气的朗读这句话:小鸟非常自然。

  4、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呢?找到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投影片:上有插图和青蛙的话:“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体会。然后练习朗读,体会青蛙的语气:非常自信。

  5、青蛙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指名读第六自然段,说一说。

  投影片:配有青蛙的图和它说的话:“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读一读,谈谈你的理解。青蛙为什么会错了?错的原因是什么?(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谈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让学生认真听,进行相互补充。)

  6、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练习分角色朗读二——七段,做到正确、流利、有语气。

  (三)整体综合:

  1、展开想象,说一说: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先自己练习

  说,组织好语言再回答)

  (对自己的无知和自以为是感到惭愧,

  不再只凭自己所见到的一点来片面看问题,

  ……)

  2、让学生自愿结合,有语气的朗读课文,如果愿意,可加上动作进行表演。

  三、练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行评价。

  2、说一说学习这个成语故事的感受。

  四、作业:

  有语气的朗读课文,家长进行评价。

二年级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准确通畅,感情的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老马说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1、马妈妈劝告小马的话含义。

  2、老牛,松鼠与小马的对话。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孩子们,上一节课学了课文,今天,老师带来一些词语想考考大家,有兴趣吗?看来孩子们和这些词语交上朋友。那么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孩子们说的真好,说明认真学了,那么小马过了几次河?怎样过河的?小马从磨房回来后,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来解决这些问题。

  细读感悟

  1、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说说讲了什么?指明说:

  2、文中写小马几次过河?哪些自然段写小马第一次过河?哪些写第二次过河?个别说。

  3、第一次过河小马遇到什么问题?老牛伯伯怎样说?用:“——画出来,说你明白什么?指名说:

  4、分角色读,男生读老牛的话,女生读小马的话。个别读。

  5、比读。

  6、松鼠怎样说:用曲线画出。

  7、学习课文第3到5自然段。

  (1)读课文第3段后,说说,“为难”的意思。(“为难”,感到难以应付。)找出课文写小马怎样为难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语气。(心想……那多好啊!)为什么会这样

  (2)读老牛怎样告诉小马的句子,说说小马听了怎么样。(理解“樘”(趟)的意思。)

  (3)小马准备过河时,松鼠为什么拦住它?(理解“当然”的意思。“当然”在这里作“应当这样”讲。)

  (4)最后小马怎样做,读有关句子。

  (5)把上面的'四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小马第一次来到河边过不了河的经过。

  8、学习第6、7自然段。

  (1)引读。师:小马回家是怎样问妈妈的?妈妈是怎样对小马说的?生:读第6自然段。师:小马是怎样根据妈妈的话去做的?生:读第7自然段。

  (2)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教师可运用课前准备好的挂图和图片演示:贴出挂图,再分别把画有老牛、松鼠、小马的图片插入挂图上的河水中,比较它们身材的高矮,以及河水没到它们身上的部位。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老牛、松鼠、小马身材高矮不同,对河水深浅的感受也不同,所以小马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老鼠说的那样深。)

  (3)说说学习了这篇课文懂了一个什么道理。

二年级语文教案13

  设计理念:

  使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及成语故事。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积累语言、阅读成语故事的兴趣。

  2、通过读句子,指导学生感受“被”字句,领悟出“被”字句的表达方式,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句子,巩固所获得的知识。

  3、指导学生了解并列关系的句子可以通过相关的词语连接起来,使句子的表达更简洁、准确。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积累“被”字句和格言以及学习成语。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来试一试

  同学们,汉字是一种神奇的文字,它会变魔术,你们相信吗?让我们走进语文乐园的第一站“我来试试”,试着做个小小魔术师,好吗?

  二、按顺序遂步落实要求

  1、先看看老师是怎样变汉字魔术的吧!读一读,考考你:认识这些字吗?

  (1)用多媒体出示汉字魔术,变成减一减后的'字。

  (2)指名学生认读。

  (3)口头组词。

  (4)指读课文上的字词。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以熟字去偏旁变成生字,然后用生字组词。)

  编——扁(扁豆) 鬓——宾(宾客) 警——敬(敬礼)

  挺——廷(宫廷) 蕉——焦(焦急) 飘——票(车票)

  3、同学们,你们也来变一变汉字魔术吧!试着说几个类似的例子。

  织——只(一只) 怜——令(司令) 钓——勺(勺子)

  狼——良(良好) 挥——军(军人) 腰——要(要求)

  4、你们还有哪些变汉字魔术的方法?回顾、小结还有哪些识字的方法。(熟字加偏旁……)

  三、读一读

  1、 出示成语,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 指名读,正音。

  3、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温故知新、质疑问难、循序渐进、举一反三揭示了重要的学习方法;学以致用、各抒己见、持之以恒、志存高远揭示学习应明确目标,持正确的态度。)

  4、全班齐读。

  四、你发现了什么?

  比一比,看一看,哪些同学的眼睛最亮!

  1、出示句子。

  (1) 玉米终于明白了一直没有被摘下来的原因。

  (2)没想到一阵风吹过来,快要结好的网又被毁掉了。

  (3) 威灵顿被跟前的情景感动了。

  2、请同学读句子。

  3、交流:说说这三个句子都有什么特点? (都是被字句)

  4、在学过的课文中再找找这样的句子。

  5、试着再说几个这样的被字句。

  五、成语故事

  1、读故事(半途而废)。

  2、想一想。小组讨论: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以后,为什么感到十分惭愧?你想对乐羊子说点什么?

  3、大组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4、教师总结:无论在学习上还屉生活中都不能怕苦、要善于坚持,才能取得成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探究与发现”;展示“我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 探究与发现

  1、 自由读句子,并指名读,全班齐读。

  2、 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了解比喻句形式多样)

  3、 你能不能说一句比喻句?全班交流。

  二、 我的作品

  1、 回忆本单元三篇课文的内容。

  2、 说说你想对丑小鸭、玉米、蜘蛛说些什么?

  3、 拿笔写一写。

  4、 全班交流。

二年级语文教案14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出示“?”)他是谁呀?

  2、你能用问号说一句话吗?

  3、说得真好,你们都是有好奇心的孩子。其实每个人童年的时候都是这样度过的。这届可我们就来学习《童年的'问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听清每个字的字音。

  2、自由读文,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3、指名分段读文。

  4、指名读文。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人物,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三、随文识字

  1、课文中介绍了那些人物?

  出示“瓦”,组词,写笔顺,说儿歌识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爱提问题)

  大声读2、3、4段,找出他们提出的问题,用笔画出来。

  2、问题一:苹果为什么落到地上,而不是飞向天呢?出示“而”,减一减,写笔顺的方法识记。

  3、问题二:壶盖为什么要跳舞?

二年级语文教案15

  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弄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们

  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练习有感情读文。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从几方面介绍黄山奇

  石的,在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像创造性地练习说话。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的创新能力。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电视片、插图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出示黄山风景图)这就是黄山。(板书:黄山)从图上看这里的景色很美。这次放假,李璐特意与父母一起游了黄山,下面请她向大家介绍一下黄山。听了她的介绍和观看图片,黄山真是景色秀丽神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请同学打开语文书齐读第1段。

  (2)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什么呢?对!(板书:奇石)你从哪句话知道的,读一读。“尤其”你能换个词来说吗?(特别)再读读。

  三、学习课文:

  1、黄山都有哪些奇石?黄山石又奇在哪里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说你读会了什么?

  2、下面你喜欢那一块你就多读一读。

  边读边思考:

  1、找出奇石的名字。

  2、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它?

  3、学习仙桃石:

  (1)出图

  (2)说出喜欢的.理由

  (3)你能完整地向大家介绍一下仙桃石吗?师:大家认真看他在介绍仙桃石时,不仅向我们介绍了名字还介绍了它的样子。

  (4)谁还喜欢仙桃石,你再给大家介绍一下。

  4、学习猴子观海:

  (1)出图

  (2)质疑:“陡峭”不明白?还有吗?

  (3)展开想象:我们来想想这只小猴子观看着大海它会想什么?

  (4)谁还再想为大家介绍一下。

  5、练习说话:谁还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6、小结:通过学习这四种奇石,我们的确感觉到了黄山奇石的神奇与美丽,老师这儿有一个问题,请1—3小组的同学读课文的2、3段,请3—6小组的同学读课文的4、5段,请同学在读的过程中思考,这两段在向我们介绍奇石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7、出示填空:

  8、那黄山就只有这四种奇石吗?还有许多你是从哪知道的?分别出示三幅图:《狮子滚绣球》、《仙女弹琴》和《天狗望月》。

  9、练习说话:

  (1)你能用这两种方法来向大家介绍这三幅图画上的'奇石吗?

  (2)就只有这些了吗?你从哪知道的?(讲解省略号)

  (3)出示课外收集的资料,给“奇石”命名。

  10、动手实践:

  (1)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很多:请大家分小组把你想象的画画下来,并起上名字。

  (2)再介绍一下。可用书上的方法,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

  11、赏读:

  通过我们的学习,大家认为黄山风景区怎么样?你愿意用你美妙的声音带老师们去那里游览吗?

《二年级语文教案【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二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二年级教案03-30

二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3-02

二年级语文《语文乐园四》教案03-06

小学二年级语文语文园地教案03-28

语文教案二年级上册教案09-08

二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204-22

小学二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27

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04-27

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04-26

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04-24

在线咨询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二年级语文教案【精】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语文教案【精】

二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5个生字。

  2、看图理解课文,懂得应当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懂得要正确对待自己和正确对待别人。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言揭题:

  同学们,你们见到过骆驼吗?出示骆驼的图片。骆驼有什么特点?(高大)那你们见过羊么?羊有什么特点?(矮小)高大的骆驼和矮小的羊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二、新授:

  (一)图文对照,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划出不懂的生字词。

  2、教师范读课文(或录音),请同学读准字音。

  3、学生再读课文,划出自然段。看看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有几幅图,每幅图分别和哪一段文字相对应。

  4、检查并读生字新词:骆驼他们俩围墙茂盛摇头很窄大模大样评理

  5、分段读课文。

  (二)借助插图,理解课文重点,懂得其中的道理。

  1、出示几幅插图,指着图,提问:骆驼和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争论起来?

  2、讨论:到底高好呢还是矮好?

  3、分段、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讲读二、三自然段。

  1、看图读思:骆驼和羊来到什么地方?它们在做什么?

  2、读第二段,思考:骆驼用什么方法证明高好?请你找出描写骆驼动作的词语。出示插图帮助学生理解。

  3、羊认输了吗?羊又用什么方法证明自己的看法对呢?

  4、看图理解:“又窄又矮、大模大样”等词语和描写骆驼动作的词语。

  5、齐读课文,思考:骆驼和羊到底谁对呢?它们各有什么长处?它们互相服输吗?不服输怎么办呢?

  三、作业:

  熟读课文,熟读本课生字词。分角色朗读二、三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骆驼和羊都能通过一件事来证明自己的看法是对的,它们互不服输,最后想出什么办法呢?

  二、新授:

  (一)学习第四段

  1、齐读第四段思考:骆驼和羊去找老牛评理,老牛怎么评的呢?老牛的话对不对?

  2、“长处”指什么?“短处”指什么?骆驼和羊错在什么地方?

  3、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话,会怎么想呢?它们会做些什么呢?

  (二)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记忆字形。

  2、同学们互相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3、对同学们认为有困难的字进行重点指导。比如:

  茂:注意下边不要多一点。

  腿:要先写两边,后写中间。

  4、读读生字新词。

  5、书写指导。

  三、练习:

  课后2题、3题。

  教学反思:

  这次教学实践活动,我们小组准备的是小学二年级语文课《骆驼和羊》。针对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我们更多地采取寓教于学的策略,大部分内容都采取情境引入的方法,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

  理论来源于实践,高于实践,然而仅仅有理论的'指导并不意味着教学便会无往不利。实现教学目标的道路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才有可能达到好的教学。这次教学实践活动便给了锻炼我们的机会,只有面对学生和课堂,我们才有更深切的体会。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课前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不仅要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还要充分考虑到课程内容与时代的联系,与学生的联系。备课要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做充分的分析与准备。备课教案内容的任何环节任何内容都要考虑详尽,想清楚,看明白。一堂准备充分的课,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就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我们小组采取谜语导入课程的方法。谜语导入简单易行,并且能让学生参与进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不能以教师为中心,而应该把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习,教学环节的设计就应该考虑怎样能让学生更大程度地参与进来。

  课文的讲解也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与教学内容的要求,小学二年级学生,重点在在于朗读课文,培养语感,读准字音,训练他们生词的掌握。同时,应注意对学生书写规范的要求,而此次我们忽略了这一点,这是我们的不足之处。

  此外,课文知识拓展是讲课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要从学生的水平出发,以课文内容为基点,向外延伸拓展。比如,要求续写《骆驼和羊》,可以让学生得出他们自己的观点,在原有的认知上获得新的建构。

  同时要注重对所学内容的巩固与复习,及时强化。回顾原有知识,联系新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作为老师,上课要轻松自然,面部表情要放松,这是目前我们还欠缺的。上课过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与学生互动,对学生及时予以表扬,讲解连贯,知识点的过渡要顺畅。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学习,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堂更活跃,学习更愉快,这样的教学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二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要求:

  1、能借助拼音,学习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能按笔顺规则描写“井、沿、无、抬”4个字。

  2、能结合课文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3、巩固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故事所包含的寓意。

  4、思维拓展,练习说话,能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教具准备:课前准备的简笔画(小鸟和青蛙)、小黑板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都爱听故事,咱们以前听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故事,那你们爱听动物之间的故事吗?那咱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两位动物朋友,看他们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出示“坐井观天”,指名读。

  2、学习生字:井(读准:后鼻音)观(理解词义:“观”即“看”)

  3、齐读课题

  师:“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寓言往往要通过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那么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又要说明什么道理呢?让我们快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音准,句句读通。

  2、检查字词:

  游戏一:找朋友

  游戏二:猜字谜

  3、找你的好朋友一起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三、学习课文

  1、同桌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读后一起完成填空。

  出示填空:青蛙坐在(),看到的天只有()。小鸟落在(),看到的天()。

  3、指名交流答案。

  4、结合插图理解“井沿”。

  师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上一口井,让学生找出小鸟和青蛙的位置,指名上来贴图。

  扩充理解:桌沿、床沿、河沿

  5、师:青蛙和小鸟对天有不同的看法,你从哪里读出来的?从文中找句子。

  6、指导朗读,理解词语。

  出示句子: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理解句子:“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1)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2)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要飞那么远。()

  理解词语:“大话”

  (1)大声说话。()

  (2)话说得太多。()

  (3)夸大的话。()

  理解词语:“无边无际”

  (1)一眼望得到边。()

  (2)一眼望不到边。()

  做游戏:给小兔穿上合适的衣服。(哪些词语可以和无边无际搭配)

  出示:海洋草原教室森林沙漠

  无边无际

  说话练习:听老师说一句话:海洋无边无际,大得很呢!

  123下一页谁能模仿老师的话,也来说一句?

  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7、师:那么青蛙怎么会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呢?我门来做个实验体会青蛙的感受。

  做“实验”:用纸卷成筒,让学生透过纸筒望窗外的天空。你们发现了什么?

  (天变小了。)

  师: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视线。如果这只青蛙不愿跳出井口,那它看到的天空就永远只有井口那么大。

  9、师:你们为它急吗?小鸟也为青蛙急了,它对青蛙说了什么?

  (不信,你就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指名读

  10、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说话训练

  1、给故事续编结尾:你们认为青蛙有没有接受小鸟的劝告,结果又会怎样?

  (学生中各持己见)

  2、设计说话训练:青蛙听了小鸟的话,跳出了井口,小鸟背着青蛙飞过(),经过(),越过(),青蛙惊讶地说:“()!”

  小组讨论后交流

  3、如果这只青蛙不愿跳出井口,那它就是一只井底之蛙,所以“坐井观天”就比喻所见有限,见识短浅的人。我们可不能做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的人,我们要做像小鸟那样见多识广的人。

  4、师:希望小朋友平时能多看书、多学习、多参加各种活动,拓宽自己的视野,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五、课外拓展

  你认识下面的成语吗?你知道它们的故事吗?选一个,读一读。

  《狐假虎威》《叶公好龙》《守株待兔》《拔苗助长》

  六、写字指导

  描写“井沿无抬”

  重点指导:沿(第五笔:横折弯,不要写成:横折弯钩)

二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联系课文理解“羞愧”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环境的美和莉达爱护环境的行为美,懂得爱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教学重点

  生字的学习,“津津有味”、“羞愧”、“美妙”等词的理解。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莉达为什么“面对夜莺感到羞愧”。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标出段落,勾出生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小朋友在树林中玩过吗、你印象中的小树林是什么样的、现在跟老师一起到小树林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课件展示画面:幽幽的树林,柔和的阳光,绿色草地,蝴蝶飞舞,露珠闪光,鸟语花香,溪水淙淙)

  多好的小树林啊!闭上眼,做做深呼吸,你感受到什么、

  2、有两个小姑娘,也到树林里来了,她们是怎么玩的呢、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板书:面对夜莺感到羞愧]

  3、齐读课题,读好“莺”字。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注意听准每个音,勾出生词。

  2、自由读课文(可以是两遍、三遍)。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把勾画的字、词多读几遍,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教师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书)

  3、同桌交流识字方法,互读课文。

  4、检查识字情况

  (1)点击课件开火车读(可以同桌为单位、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读)。

  (2)有没有你以前认识的字、怎么认识的、

  (3)哪些字容易记错,给大伙儿提个醒。(指名说、小组说。重点指导“扔”、“剩”、“津”、“醉”、“沉”的读音,提醒“羞”与“着”下面部分的区别。)

  (4)小老师教读。

  5、现在把这些字娃娃送回课文中,自己再读读课文,看看还认不认识它们。

  三、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生字大家都认识了,相信课文也一定能读好。

  1、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也可分段读)其他孩子当小评委,仔细听他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需要帮助。(指名读→师生评议)

  2、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读课文,一会儿来一次比赛,看哪些小组读得好。

  3、朗读比赛(可以小组为单位分段读),师生评价。

  4、整体感知:两个小姑娘在小树林里做了什么、

  四、细读课文,理解积累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从哪里知道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体会以下内容。

  1、夜莺的歌声很美,从“美妙”、“沉醉”可看出(相机指导理解“美妙”、“沉醉”)。

  教师相机引导:

  (1)看到可爱的夜莺在唱歌,你有什么话要对她说吗、(鼓励学生大胆说,大胆提问,如:夜莺怎样唱歌、夜莺唱的什么、教师相机引导孩子体会夜莺美妙的歌声)

  (2)相机播放课件,再现小树林的美。

  (3)两个小姑娘也被这美景吸引了,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为什么、(津津有味、沉醉)指导理解“津津有味”、“沉醉”。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段。(课件显示小树林画面做背景)

  2、莉达爱护环境行为美,从第5段可看出。

  教师相机引导:

  (1)吃完饭她俩怎样做的、勾出写她们不同做法的词。

  (2)你赞成谁的做法、为什么、(小组讨论→汇报交流→指导朗读,可以加上动作)

  (3)奥莉娅怎么想的`、(指导朗读,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

  (4)莉达怎么说的、读一读(指导朗读)。听了她的话你怎么想、

  (5)假如你是那只夜莺,看到她们的做法,听到她们说的话,你想对谁说点什么、

  (6)指名分角色朗读、表演。

  3、拓展:地球上的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它们都有自己的情感。想想看,树林里还有哪些事物会对她们的做法、想法发表意见、(还有小鸟、小花、小草、小溪……问题用课件显示。学生先在小组讨论,再汇报。)

  4、齐读课文,读出自己的体会。

  5、指导积累。现在把你喜欢的词句勾画下来,课余摘抄到积累本上。

  五、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课文有8个生字要求我们会写(课件出示8个生字)。你最有信心记住哪个字、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2、哪些孩子能用其中的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怎样把这些字写得漂漂亮亮的、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扔:左窄右宽,右边“乃”是两画,“乃”不能超过“扌”。

  沉:左窄右宽,左边的“氵”要匀称,“冖”不能太宽,“冗”与“氵”同高度。

  觉:上面三点要写匀称,不能写成“、”,中间的“冖”稍宽;“见”的“乚”和“冖”同宽。

二年级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懂得生活中要善于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做什么事不盲从,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2、通过读故事,观察图画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总结归纳的能力,以及探究精神。

  3、学习本课11个要求会认的生字、会写7个生字。学习多音字“尽”和一个部首“皿”。

  4、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

  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关键:

  认字、识字和写字

  课时:

  2课时

  教具:

  生字卡片、课件

  学具:

  教材等相关资料

  相关知识点:

  对有关小动物知识的了解和积累

  教学突破点:

  从读文的乐趣中体会道理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介绍第11板块的学习主题——与众不同。

  2、如果做事与大家都一样又会有怎样的命运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生词。

  2、出示生字

  (1)指名读一读

  (2)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你是怎样记住的,把你的好办法介绍给大家。

  (3)组词

  3、指导书写

  四、课堂练习。

  1、完成课后题读一读。

  2、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五、总结:今天通过学习我们不仅学会了字词,还知道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回去之后我们要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设计:毛毛虫的故事

  验忘缘厘针疲尽稍或避亡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毛毛虫的故事》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因为毛毛虫盲目地跟随而换来了死亡的命运。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一学这篇课文,说不定还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二、朗读课文理解感悟。

  1、在文中找到“盲目”一词,也可借助字典说一说词义。盲目:眼睛看不同见东西,比喻缺明确目标,情况不明或对事情认识不清楚。

  2、小声读第三自然段,说一说毛毛虫是怎样盲目跟随的?

  3、出示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4、齐读最后一段。启发学生思考:从毛毛虫的命运你想到些什么?

  三、课堂练习。

  1、形近字组词。

  2、成语填空。

  四、小结。

  板书设计:毛毛虫的故事

  法布尔;

  一个跟着一个一圈又一圈;

  一天不停七天七夜;

  终于筋疲力尽死了。

二年级语文教案5

  学习目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

  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学习准备

  收集自己准备讲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图片、名人像,讲名人故事时用。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讲名人故事

  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分组举行

  1.调整座位,各小组围坐在一起。

  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3.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讲完后评选本组“故事大王”1—2名。

  4.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教师颁奖。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给全班同学讲?

  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畅谈感想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2.学生畅谈感想。

  3.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二年级语文教案6

  一、教材分析:

  《神奇的镜子》是一篇描述爱迪生童年时期敢于实践,运用生活中的发现——镜子对光的折射现象大胆尝试,最终为母亲创造了良好的手术环境,及时帮助了医生,挽救了母亲生命的故事。文章行文简洁、易懂,通篇没有对爱迪生聪明才智的正面评价,而是通过一件事情的记叙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教学目标

  1。懂得认真观察、细心发现的重要意义,激发爱科学的兴趣。

  2。认识14个生字,认识1个部首,会写8个字。

  3。理解父亲在整件事情中的情感变化,体会小爱迪生在救护母亲中的作用。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复述课文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

  这是一篇生动的记叙文,从始至终作者没有一句直接赞扬爱迪生的话,但是在一面面明晃晃的镜子后面隐藏的却是小爱迪生勇敢尝试、聪明细心的才智,所以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镜子有什么用途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就和镜子有关。(板书课题)

  2。质疑: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生字标出来。

  2同桌互读互查,纠正读音。

  3。 。老师出示词语,交流识字方法。

  “检”与“捡”要相区分,可以做动作。

  “决”与“快、块”要相区别,可以组词。

  “医”的部首三框是本课中的新知识,要落实,并且要指导书写这个字,要注意笔顺(书上有)

  4 。课件出示词语,(包括课后的读一读),进行“开火车”或“夺红旗”游戏,分组竞赛认读词语、生字。

  5。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注意听准字音。。

  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相机介绍课前了解的爱迪生生平及其发明。

  师:看,爱迪生多了不起啊!他的一生有20xx多项发明,平均每15天就有一项发明,这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因此他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那么这句话谁会读?为什么这么读?(带敬佩的口气)

  齐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想,爱迪生为什么要救妈妈?他的妈妈怎么了?

  学生会说得了阑尾炎,接着就请学生说说对阑尾炎的了解。

  二、朗读感悟课文

  1、默读第2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妈妈当时处境十分危险的句子?

  课件出示第二段,抓住“直打滚”、“急忙”、“马上”等词语感悟妈妈病情的紧急。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2、学习第三自然段(课件出示妈妈躺在病床上的情景)

  (1)过渡:此时此刻,你想对医生说什么?

  (2)出示第三自然段,理解句子:医生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说:“不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老爱迪生说:“那就多点几盏油灯。”医生还是摇头,连连说不行。大家急得团团转。

  指名读

  师:难道医生和爸爸没有想办法吗?

  师:爸爸想的什么办法?

  师:医生怎么说的?为什么连连说?

  师:医生想出什么办法了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学生做做环顾四周、皱眉、大家急得团团转的'样子

  师:此时此刻,医生和爸爸束手无策,妈妈又危在旦夕,大家都非常着急,能不能通过你的读来再现这一场景呢?

  (3)指导朗读(注意爸爸的着急,医生的无奈)

  过渡:就在大家都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小爱迪生又是怎么做的呢?

  3、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爸爸看到了,什么反映?

  课件出示:爸爸一见又急又气,责怪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师:就是啊,都什么时候了,还胡闹,爸爸能不气能不急吗?谁愿意当又气又急的爸爸来责怪爱迪生?

  师:爱迪生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

  师:谁来读读爱迪生的话?你为什么这么读?(爱迪生这时候是很委屈的)

  想想当你受委屈的时候,你是怎样说话的?

  分角色,男生读又气又急的爸爸,女生读满腹委屈的爱迪生。老师导读

  过渡:爱迪生真的想出办法了吗?屋子为什么会变亮呢?我们一起走到妈妈的病床边看看当时的情景吧!(课件演示屋子变亮的情景)

  师:此时此刻你想对爱迪生说什么?

  师:这时的爸爸用书上的一个词形容就是(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就叫恍然大悟。

  师:爸爸恍然大悟会说什么?此时此刻,医生的反应是什么呢?他会说什么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师:通过爱迪生想出的好办法,手术的结果怎样了呢?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总结

  1、老师想问问大家,爱迪生为什么这么聪明呢?

  2、你看,爱迪生小小年纪就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救了妈妈,让我们都来夸夸爱迪生怎么样?

  四、拓展阅读

  1。把爱迪生小时候孵小鸡的故事印发给学生阅读。

  2。搜集爱迪生的名言,抄在积累本上。

  3读短文,回答问题。

  聪明的韩愈

  从前,有位教书先生,他给学生出了一道题:看谁用不多的钱买一件东西能把书房装满。学生人人动脑,认真思考。放学后,他们都到集市上去了。

  第二天,有的买来了稻草,有的买来了树苗——可是谁的东西都没有把房子装满。

  一个叫韩愈的学生走进书房,从袖子里取出一支蜡烛,把它点燃。烛光立刻照亮了整个屋子。先生见了,高兴地连声说:“好!好!韩愈真聪明。”

  (1)教书先生出了一道什么题目?

  (2)学生分别买来了什么?

  (3)谁最聪明?

  (4)你认为什么可以装满屋子?

二年级语文教案7

  【教学背景:】

  本节课是一篇拟人化的童话散文。课文生动形象,认生字、写字是重点。本节课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的活动中心,以“读”的训练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语文的人文性。

  【教学目标:】

  1、会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解、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竹笋的生长过程。

  【重点:】

  认字、写字,感情诵读。

  【难点:】

  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方法及方式:】

  情感式教学法

  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主题:

  师: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同学们知道它爱吃什么?

  生:竹子。

  师:竹子在小的时候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出示笋芽儿的图片)

  生:笋芽儿

  师:大家想不想知道小笋芽儿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呢?(出示课题)

  板书:笋芽儿(指导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题,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卡,认读生字,识记字形。

  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4、再读课文,划出生字词、全班扩词练习。

  5、小组互读课文,看哪个小组读的好,读的认真,读后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小组互评)

  三、朗读感悟,角色扮演:

  1、师范读,想一想,笋芽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师板书内容)

  2、师:从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笋芽是在成长的,读一读,做做动作,生边读边做。

  3、春天这么美,小笋芽在谁的关心,爱护下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的?(生答,师板书)

  4、小组选派代表分角色朗读。

  5、师: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生讨论回答)

  6、师: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呢?(生举手回答)

  四、指导写字,学生练习:

  1、师板书:强调字的结构,偏旁部首;“口”字旁的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其中“唤”字的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

  2、生练习生字。

  五、课外拓展:

  生搜集有关描写竹子的好词好句。

  六、作业:

  画一画竹笋的生长过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竹子的生长过程,形象生动的'刻化了笋芽儿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绘声绘色的叙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本节课以孩子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孩子去体会,去感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语文教案8

  我的发现

  这一部分由三个句子组成,每个句子中都含有一个相同的字回。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进而体会祖国语言的丰富,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充分交流,发展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可结合的方法选择字义,同时也巩固了的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过程建议

  1、 出示三个句子,学生自读。根据学习伙伴的提示,想想回字在三句话中的'不同含义。

  2、 自主思考,组内交流。

  3、 利用工具书,查找回字,结合句子,选择正确的字义。

  4、 回读句子,深入体会。

  5、 启发思考:像这样一字多义的例子,你还知道吗?全班交流。

  日积月累

  这项练习由读读认认读读背背两个部分组成。读读认认中安排了表示厨具名称的八个词语,里面包含着九个生字的识读任务,在认读中丰富学生的汉字积累和生活经验。读读背背安排了团结合作,取长补短,错误思想方法、学习四个方面的十六个成语的积累。教材归类安排,对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非常有利。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组织好教学。

  过程建议

  读读认认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都认识哪些厨具吗?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这些名字中提到的生字你们都会写吗?

  2、出示八个词语,让学生猜读生字,然后加上拼音,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组内互读,正音,仔细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说这些字跟偏旁有什么关系,进一步理解字义。

  4、组字游戏,巩固生字识记。

  读读背背

  1、分组出示四组成语,引导学生自读。边读边想,每组中的四个成语有什么联系?在组内试着说说每个成语的意思。

  2、组内互读,正音。借助同学的交流和工具书,弄懂成语的意思。

  3、比赛读成语,比比看谁读得准。

  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成语。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以连环画的形式,引出了一个自我保护的话题,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思考图中小朋友应如何做的同时,生成自我保护的意识。教学中要从看图入手,引导学生弄清图意,再联系实际生活,挖掘学生的认知,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指导学生的生活。

  交际准备

  1、课前布置两名同学练习表演教材图中的内容。

  2、将学生他成若干小组。

  3、准备画画用的彩笔和画纸。

  过程建议

  1、表演:两生表演教材中插图的情景,学生边看边想,弄清故事情节。

  2、续编:如果你是故事片的小朋友,你会怎样想?怎样做?把自己的想法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教师要相机引导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如:外面来的是熟人?外面来的是陌生人?你分别应该采取怎样的做法。

  3、续演:组内合作,续演故事,分组展示,师生欣赏,共同评议。

  4、感悟: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交流,以指导学生的生活行为。

  5、画写:学习前面的形式,自拟内容,画一画,写一写。组内交流共同评议,选出优秀的,在全班展示。

  展示台

  本次展示台以猜谜为线索安排了填字游戏和谜语展示两部分内容。教师应组织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引导学生充分展示交流,进而体验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课外搜集、学习的热情。

  过程建议

  1、出示填字游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把词语填完整。

  2、组内合作互读,检查。

  3、引导学生观察所填写的字,进而发现新世纪我能行六个字。

  4、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趣味性。

  5、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谜语,小组互猜谜语。

  6、集体猜谜比赛。

  7、启发学生课处汇编成谜语集。

二年级语文教案9

  教学分析:

  《掌声》这篇课文以饱蘸爱心的笔墨、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走出了困境,打开了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扉,变得乐观开朗。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透过描写人物外表的语句。我们可以体会到他们情感的变化,进而感悟到“掌声”的内在意蕴。因此,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去与文中人物展开充分对话,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融通,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去感悟语言,在品味中学习语言,在实践中发展语言,从而促进学生语言与情感的同构共生,实现文心与人心的谐和交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麻、症、疾、姿、势、况、镇、绪、述”等9个生字。

  2、正确理解“小儿麻痹症、忧郁、文静、犹豫”4个词语。

  3、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两次掌声里的深刻含义,从而懂得并愿意主动关心、鼓励他人,并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鼓励的真情,学习关爱别人。回报别人的付出。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词语,学生认读。

  2、发动学生采用对比读、分段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课文,领会大意。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人物的心理和活动。

  4、让生互相交流,体悟文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关爱。从而理解爱、懂得爱,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为善,尊重他人,善待他人,鼓励别人;同时,也要懂得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2、通过师生共学、自主探究、发散想象等方法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准备:

  朗读单元导读,了解单元主题。

  一、谈话导入

  1、刚才我们读了单元导读,了解了这组的课文都是以我们为主题的?(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本组课文的第一篇,题目叫做《掌声》。

  2、板书课题。伸出手,和谭老师一起来写课题。这个“掌”字上面写得扁一点、宽一点,下面“手”的弯钩写得舒展一点。“声”上面的横长,下面的横(短)。

  3、齐读课题。一起读课题。

  过度:《掌声》这个小故事讲得就是同学之间发生的事,事情虽小,但读起来却令人非常感动。

  二、初读感悟

  1、想读吗?遇到困难怎么办?孩子们,借助拼音、查字典、请教别人、多读几遍,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老师相信通过努力,你们一定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了就坐端正,开始读吧!

  (同学们,齐读和自由读有什么区别呢?)

  2、随文识字

  (1)同学们刚才读书都非常认真,老师想问一下。你们知道文中的主人公是谁吗?这个小女孩从小就患上了(屏显:小儿麻痹症)指名读,读流利一点。

  英子正是因为得了这种病,腿脚(落下了残疾)。这里哪个字的读音特别需要注意呀?

  屏显“落下残疾”指名读,正音。

  这个“落”还能读什么音?能组个词吗?

  ( )落叶

  ( )丢三落四

  ( ) 一共三个读音,但在这个词中读( )。用心记才能不出错,再读一遍这个词,看谁能把它牢牢记在心里。

  因为她得过( ),腿脚( ),所以不愿意让人看见她走路的(屏显:姿势),自己拼一拼,能读准吗?指名读。

  屏显去拼音的三个词语认读:去掉拼音了,谁敢领着大家读一读。

  屏显句子:回到句子里,还会读吗?你来试试!我们一起读读。

  (2)骤然间热烈 持久

  屏显词语:从你开始,每人一个,领着大家读一读。

  屏显:“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又回到句子中了,请你来读。

  这掌声改变了英子的命运,让我们一起走进英子的内心世界。

  三、走进文本,感受人物变化

  1、学习第一段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仔细想想,英子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学生自由朗读后交流:(自卑、忧郁、不快乐,孤独……)(板书:自卑忧郁或忧郁)

  (2)同学们体会得真好,你们是从哪里感受到这一点的呢?

  ●课件出示句子:“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想象一下当时同学们在干什么,

  生:同学们在做游戏。

  生:同学们在唱歌跳舞。

  生:同学们在操场上奔跑,跳绳。

  生:同学们在尽情地说笑。

  屏显:当同学们( )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引读“当同学们( )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当同学们快乐地游戏的时候。读

  生(齐读):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当同学们唱歌跳舞的时候。读

  生(齐读):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当同学们在操场上奔跑,跳绳的时候。读

  生(齐读):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3)师:是啊,那是教室的一角,更是孤独的一角,你能把英子的忧郁、孤独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指名读

  (指名读评价:你试着把“总是”读得重一些,把“默默地”读轻一点。再读一遍。)

  (4)师:看来,同学们都很理解英子。那时的她不爱说话,默默无闻,多么忧郁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英子的忧郁和孤独吧!(齐读)

  齐读→评价:多么自卑、忧郁的孩子啊!

  2、学习第四段

  (1)后来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有什么变化呢?请你来读第四段,其他同学想一想现在的英子变得怎样了?

  (2)原来英子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现在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还忧郁吗?性格变得(开朗,板书);原来她的腿有残疾,不愿意让同学们看见她走路的姿势。现在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说明她现在充满了(自信)。

  ( 3 )看到英子的变化你们高兴吗?那我们把高兴的情绪酝酿到脸上,一起读。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是什么使英子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学贵有疑,你是个爱动脑、会提问的好孩子,掌声送给你。

  谁能帮他解决心中的疑问?(把话语组织好,把话说完整,你的思路很清晰,语言表达也很简练。)

  (2)那你能用黑板上的这些词语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谁敢来说?请你来说。(你的语言组织能力真棒!)

  (3)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记住,同学们,抓住了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我们就能很好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读文感悟,领悟掌声内涵

  重点学习课文的2、3自然段。

  过度:那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同学们送给英子掌声这件事的呢?

  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2、3自然段,画出描写英子动作

  和神态的语句,多读几遍,想一想英子当时是怎么想的,在空白处写一写。读完、写完就坐好。

  谁来读一读,说一说?

  ★轮到英子上台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英子,轮到你上台了,你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老师真高兴,你能勇敢地举手,大胆地说出你的想法吧!

  ●你就是英子,读读这句话,读出你的感受。

  (评价:你把“一齐”读得比较重,“低了下去”读得轻,读得有感情。老师听出了你的无助/自卑/害怕)

  ●屏显句子,师领读:我们一起读:轮到英子上台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还画了哪一句?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英子,轮到你讲故事了,你为什么犹豫呢?

  ●可见这犹豫中藏着的是英子的害怕、胆怯,对吗?读出你的感受。

  ●她还有别的想法吗?(她想去吗?)

  来,请你谈谈这个问题。我从你的眼中看出来。你的心中一定是有了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看法。勇敢地站起来。

  你的发言很有独到之处,善于思考,读出你的想法。

  ●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心里拿不定主意,所以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无奈之下,只好(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此时,英子的内心充满了痛苦、无助,甚至快要哭出来了。

  ●这个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的小女孩,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生接: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这个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姿势的女孩,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生接: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这句话呢?(指名读)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把终于读得这么响亮?(生答:因为英子下了很大的决心,才走上了讲台。)

  (评价:理解的多深刻啊!)

  ● 谁愿意来读读第3自然段,体会一下英子的这种复杂的心情呢?

  (指名读)(评价:多么无助的英子啊)

  ●走路对别人来说是件多么容易、多么平常的事,可对英子来说却是那么( )。 生:困难。

  为什么?

  ★从课桌走到讲台,这并不遥远的距离,可对于英子来说,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信心啊!作者对人物的神态、动作做了细致的描写,让我们仿佛触摸到了英子的痛苦与自卑。我们随着她艰难地挪动着残疾的双腿,一步、两步,一摇一晃;她低着头,含着泪,她多么渴望有一种力量能鼓舞她。就在这时候,(齐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骤然”还可以用哪个词来代替?(突然 忽然 猛然)那作者为什么偏偏用了“骤然”这个词呢?

  ●如果现在老师是英子,你们是英子的同学,什么样的掌声是“热烈而持久的”,你们能用掌声表示一下吗?

  ●这真是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啊,同学们把千言万语都化作了这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掌声是对英子的(鼓励 、支持) 板书:鼓励

  ●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用掌声告诉她什么?

  生:英子,你能行,我们相信你!

  生:英子,你真勇敢!

  生:英子,别害怕,我们不会歧视你!

  ●师:英子此时最需要的就是大家的支持啊,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女生接着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男生接着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就在英子最需要鼓励的那一刻,(大家一起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在同学们那包含鼓励与信任的掌声里,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自己的'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故事讲完了,教室里——生接: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教室里为什么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想一想。

  你的发言很有条理,也很有见解。

  ●这一次同学们除了用掌声鼓励了小英子之外,还送去了对英子的(赞赏)。板书:赞赏

  ●听到这热烈的掌声,无数的话语在英子心头涌动,她想说——

  (出示关联词:如果没有……我就……;拓展说话)

  ●此时无声胜有声,她什么也没说,只是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个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英子一摇一晃地走上讲台,又一摇一晃地走下讲台,一样的走路姿势,她内心的感受一样吗?(不一样)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激之情再读这句话: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五、感悟力量,升华情感

  1、同学们那充满鼓励,饱含赞赏的掌声就像春雨,融解了英子内心的冰川,医治了英子内心的疾病。英子变了。原来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现在——生接读 “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 原来她的腿有残疾,不愿意让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现在——生接读“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2 、师:英子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那她变成了一个怎样的人呢?

  课件:用一句话交流:她成了一个( )的人。

  她成了一个(自信)的人;

  她成了一个(快乐)的人;

  她成了一个(开朗)的人;

  她成了一个(勇敢)的人;

  她成了一个(不自卑)的人;

  她成了一个(敢于面对生活)的人……

  3、几年过去了,上了中学的她依然惦念着给予她掌声的同学们。她将心中的千言万语全都融进了她的来信——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吧!(齐读)

  我永远不会忘记。。。。。。生活。

  (1)你就是英子,你读吧。

  (2)谁还想读?

  (3)想读的都站起来读。

  4、学到这里,我们逐渐领悟到掌声的深层内涵。它不光是拍手、鼓掌的表示,它还包含着对他人的__________?(鼓励、支持、尊重、信任、关爱……)掌声凝聚着颗颗爱心,掌声充满着浓浓真情,多一份掌声,多一份爱;多一份爱的鼓励,就多一份成功的希望!

  5、正如作者董保纲所说:(课件出示):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1)女同学,请轻轻地把这句话告诉自己。

  (2)男同学,请真诚地把这句话告诉你身边的朋友。

  (3)同学们,请大声地把这句话告诉所有的人。

  六、诗心飞扬,谱成爱之歌

  小练笔

  1、听了你们的真情告白,老师也被深深地感动了,我选了一首小诗,送给同学们。

  2、出示

  掌 声

  掌声是闪闪的星星, 能把孤独的黑夜照亮

  掌声是温暖的阳光,能照亮人们的心房。

  掌声是一把钥匙, 能打开勇气的大门!

  3、师:掌声还会是什么?相信同学们心中一定有自己的答案,赶紧拿出练习本写下来。

  七、 小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让我们为自己出色的表现鼓鼓掌,(鼓掌),也把这感谢的掌声送给在场所有老师,(鼓掌)。愿我们今后在掌声中经历风雨,在掌声中快乐成长。让我们把掌声献给别人,献给自己,献给多彩的生活吧!

  板书设计:

  29、掌声

  忧郁 赞赏 开朗

  鼓励

  爱

  教学反思:

  《掌声》一课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英子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从此变得乐观开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这篇文章语言质朴,但在平谈的叙述后面饱含着一个充沛的情感主题:文章中“掌声”代表着鼓励、尊重,代表着“爱”。全文以英子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多次写到英子的神态与动作。因此,如何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怎样通过英子的外在动作、语言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这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二年级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通过寓言故事,知道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对课文中的狐狸和老虎有自己的认识。

  2、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对寓言故事,既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又要注意健康的`价值取向。

  2、抓住课文中关键的词句体会狐狸和老虎的角色特点,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前置性作业

  1、根据你查找的资料说一说老虎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狐狸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导入新课)

  2、浏览课文,检查识字,理解词语。

  茂密犹豫不决冷笑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半信半疑狡猾东张西望

  3、学生回答: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你对狐狸的做法是怎么看的呢?

  二、小组合作学习

  思考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看一看从文中哪些语句中能感受到狐狸的狡猾?

  三、小组展示

  1、学生质疑

  (1)“狐狸眼珠子一转”这是什么样的神态呢?大家共同表演一下。

  (2)表演动作猜词语: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2、教师质疑

  (1)看到老虎犹豫不决,这时狐狸会想什么呢?

  (2)看到狐狸后面跟着老虎,小动物们吓得赶紧就跑,实际上他们怕的是谁?老虎认为它们怕的是谁?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课本剧表演

  四、教师总结

  狐狸真是太狡猾了,他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都吓跑了,后来人们就把借助、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的这种行为叫做“狐假虎威”。

  五、拓展延伸

  (1)课文学完了,你想对狐狸说点什么?想对老虎说点什么?你喜欢狐狸吗?为什么?

  (2)说一说在你身边有没有“狐假虎威”的事情?

  六、作业布置

  日记:续写《狐假虎威》,看一看狐狸和老虎第二次相遇会发生什么事情。

二年级语文教案11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中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并用“一……就”造句。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区分形近字。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坐井观天的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图画的意思,初步感知这个成语的意思,然后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 课《坐井观天》,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标上生字的字音,多读几遍。

  2、在小组内读课文,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好自然段序号,小组长检查是否正确。

  3、指名读课文,订正生字词的读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认识生字:

  1、教师用投影列出生字,分小组读一读,比一比:谁读的最正确。

  2、观看投影片,说一说下面的生字哪里容易写错?

  “沿” (第五笔是横折弯,没有钩)

  “弄” 上下结构,上面是个“王”,下面是:横、撇、竖。

  “错” 左右结构,左边是:金字旁,右边是:横、竖、竖、横、竖、横折、横、横。

  “渴”与“喝”怎样区分? (“渴”需要水,所以左边是三点水;“喝”要用嘴,所以左边是口字旁)

  3、自己读一读词语,然后教师指读:

  井沿 回答 口渴 喝水 别说 弄错

  4、结合书上的图指一指,说说“井沿”指的.是哪?(井的边)

  (三)、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1、自由读课文(2——3遍)

  2、同桌按自然段读课文,互查字音。

  3、教师指名读,比一比,谁读的正确、流利。

  (四)、用“一……就”造句:

  1、读句子,想想:这两句话有什么共同点?

  投影片: 我一抬头就看见天。

  爸爸一起床就去跑步。

  共同点:都用上了“一……就”的句式,表示一有前边的动作出现,必然就会有后边的行为。

  2、自己用“一……就”说句子,互评互改。

  (五)、指导生字书写。

  1、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占格情况。

  2、练习描字。

  3、在生字本上抄写字头,教师进行评价。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字面的意思和它其中的深意,引导学生看问题要

  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人。

  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以及插图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人。

  2、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懂得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道理。

  教具准备:

  投影片(插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说说“观天”是什么意思?你们有没有看过天呢?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说说,天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大、美、蓝……)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坐井观天”

  这个题目字面上是什么意思呀?(坐在井里看天)到底是谁坐在井里看天呢?看的结果怎样呢?

  二、进入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指名按自然段读,说说故事里都有谁,它们在什么地方就什么问题争论起来。(青蛙和小鸟在一口井处就天到底有多大争论起来。)

  板书: 有多大?

  青蛙在什么地方? (井底)

  小鸟在什么地方? (井沿)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天有多大?轻声读课文,找一找小鸟用什么词来形容天。(无边无际)请你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2、读读这句话,说说你对这个词怎样理解。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上文提到的小鸟“飞了一百多里”等方面来理解。

  3、指导学生有语气的朗读这句话:小鸟非常自然。

  4、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呢?找到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投影片:上有插图和青蛙的话:“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体会。然后练习朗读,体会青蛙的语气:非常自信。

  5、青蛙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指名读第六自然段,说一说。

  投影片:配有青蛙的图和它说的话:“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读一读,谈谈你的理解。青蛙为什么会错了?错的原因是什么?(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谈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让学生认真听,进行相互补充。)

  6、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练习分角色朗读二——七段,做到正确、流利、有语气。

  (三)整体综合:

  1、展开想象,说一说: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先自己练习

  说,组织好语言再回答)

  (对自己的无知和自以为是感到惭愧,

  不再只凭自己所见到的一点来片面看问题,

  ……)

  2、让学生自愿结合,有语气的朗读课文,如果愿意,可加上动作进行表演。

  三、练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行评价。

  2、说一说学习这个成语故事的感受。

  四、作业:

  有语气的朗读课文,家长进行评价。

二年级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准确通畅,感情的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老马说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1、马妈妈劝告小马的话含义。

  2、老牛,松鼠与小马的对话。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孩子们,上一节课学了课文,今天,老师带来一些词语想考考大家,有兴趣吗?看来孩子们和这些词语交上朋友。那么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孩子们说的真好,说明认真学了,那么小马过了几次河?怎样过河的?小马从磨房回来后,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来解决这些问题。

  细读感悟

  1、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说说讲了什么?指明说:

  2、文中写小马几次过河?哪些自然段写小马第一次过河?哪些写第二次过河?个别说。

  3、第一次过河小马遇到什么问题?老牛伯伯怎样说?用:“——画出来,说你明白什么?指名说:

  4、分角色读,男生读老牛的话,女生读小马的话。个别读。

  5、比读。

  6、松鼠怎样说:用曲线画出。

  7、学习课文第3到5自然段。

  (1)读课文第3段后,说说,“为难”的意思。(“为难”,感到难以应付。)找出课文写小马怎样为难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语气。(心想……那多好啊!)为什么会这样

  (2)读老牛怎样告诉小马的句子,说说小马听了怎么样。(理解“樘”(趟)的意思。)

  (3)小马准备过河时,松鼠为什么拦住它?(理解“当然”的意思。“当然”在这里作“应当这样”讲。)

  (4)最后小马怎样做,读有关句子。

  (5)把上面的'四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小马第一次来到河边过不了河的经过。

  8、学习第6、7自然段。

  (1)引读。师:小马回家是怎样问妈妈的?妈妈是怎样对小马说的?生:读第6自然段。师:小马是怎样根据妈妈的话去做的?生:读第7自然段。

  (2)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教师可运用课前准备好的挂图和图片演示:贴出挂图,再分别把画有老牛、松鼠、小马的图片插入挂图上的河水中,比较它们身材的高矮,以及河水没到它们身上的部位。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老牛、松鼠、小马身材高矮不同,对河水深浅的感受也不同,所以小马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老鼠说的那样深。)

  (3)说说学习了这篇课文懂了一个什么道理。

二年级语文教案13

  设计理念:

  使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及成语故事。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积累语言、阅读成语故事的兴趣。

  2、通过读句子,指导学生感受“被”字句,领悟出“被”字句的表达方式,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句子,巩固所获得的知识。

  3、指导学生了解并列关系的句子可以通过相关的词语连接起来,使句子的表达更简洁、准确。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积累“被”字句和格言以及学习成语。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来试一试

  同学们,汉字是一种神奇的文字,它会变魔术,你们相信吗?让我们走进语文乐园的第一站“我来试试”,试着做个小小魔术师,好吗?

  二、按顺序遂步落实要求

  1、先看看老师是怎样变汉字魔术的吧!读一读,考考你:认识这些字吗?

  (1)用多媒体出示汉字魔术,变成减一减后的'字。

  (2)指名学生认读。

  (3)口头组词。

  (4)指读课文上的字词。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以熟字去偏旁变成生字,然后用生字组词。)

  编——扁(扁豆) 鬓——宾(宾客) 警——敬(敬礼)

  挺——廷(宫廷) 蕉——焦(焦急) 飘——票(车票)

  3、同学们,你们也来变一变汉字魔术吧!试着说几个类似的例子。

  织——只(一只) 怜——令(司令) 钓——勺(勺子)

  狼——良(良好) 挥——军(军人) 腰——要(要求)

  4、你们还有哪些变汉字魔术的方法?回顾、小结还有哪些识字的方法。(熟字加偏旁……)

  三、读一读

  1、 出示成语,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 指名读,正音。

  3、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温故知新、质疑问难、循序渐进、举一反三揭示了重要的学习方法;学以致用、各抒己见、持之以恒、志存高远揭示学习应明确目标,持正确的态度。)

  4、全班齐读。

  四、你发现了什么?

  比一比,看一看,哪些同学的眼睛最亮!

  1、出示句子。

  (1) 玉米终于明白了一直没有被摘下来的原因。

  (2)没想到一阵风吹过来,快要结好的网又被毁掉了。

  (3) 威灵顿被跟前的情景感动了。

  2、请同学读句子。

  3、交流:说说这三个句子都有什么特点? (都是被字句)

  4、在学过的课文中再找找这样的句子。

  5、试着再说几个这样的被字句。

  五、成语故事

  1、读故事(半途而废)。

  2、想一想。小组讨论: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以后,为什么感到十分惭愧?你想对乐羊子说点什么?

  3、大组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4、教师总结:无论在学习上还屉生活中都不能怕苦、要善于坚持,才能取得成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探究与发现”;展示“我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 探究与发现

  1、 自由读句子,并指名读,全班齐读。

  2、 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了解比喻句形式多样)

  3、 你能不能说一句比喻句?全班交流。

  二、 我的作品

  1、 回忆本单元三篇课文的内容。

  2、 说说你想对丑小鸭、玉米、蜘蛛说些什么?

  3、 拿笔写一写。

  4、 全班交流。

二年级语文教案14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出示“?”)他是谁呀?

  2、你能用问号说一句话吗?

  3、说得真好,你们都是有好奇心的孩子。其实每个人童年的时候都是这样度过的。这届可我们就来学习《童年的'问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听清每个字的字音。

  2、自由读文,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3、指名分段读文。

  4、指名读文。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人物,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三、随文识字

  1、课文中介绍了那些人物?

  出示“瓦”,组词,写笔顺,说儿歌识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爱提问题)

  大声读2、3、4段,找出他们提出的问题,用笔画出来。

  2、问题一:苹果为什么落到地上,而不是飞向天呢?出示“而”,减一减,写笔顺的方法识记。

  3、问题二:壶盖为什么要跳舞?

二年级语文教案15

  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弄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们

  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练习有感情读文。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从几方面介绍黄山奇

  石的,在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像创造性地练习说话。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的创新能力。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电视片、插图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出示黄山风景图)这就是黄山。(板书:黄山)从图上看这里的景色很美。这次放假,李璐特意与父母一起游了黄山,下面请她向大家介绍一下黄山。听了她的介绍和观看图片,黄山真是景色秀丽神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请同学打开语文书齐读第1段。

  (2)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什么呢?对!(板书:奇石)你从哪句话知道的,读一读。“尤其”你能换个词来说吗?(特别)再读读。

  三、学习课文:

  1、黄山都有哪些奇石?黄山石又奇在哪里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说你读会了什么?

  2、下面你喜欢那一块你就多读一读。

  边读边思考:

  1、找出奇石的名字。

  2、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它?

  3、学习仙桃石:

  (1)出图

  (2)说出喜欢的.理由

  (3)你能完整地向大家介绍一下仙桃石吗?师:大家认真看他在介绍仙桃石时,不仅向我们介绍了名字还介绍了它的样子。

  (4)谁还喜欢仙桃石,你再给大家介绍一下。

  4、学习猴子观海:

  (1)出图

  (2)质疑:“陡峭”不明白?还有吗?

  (3)展开想象:我们来想想这只小猴子观看着大海它会想什么?

  (4)谁还再想为大家介绍一下。

  5、练习说话:谁还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6、小结:通过学习这四种奇石,我们的确感觉到了黄山奇石的神奇与美丽,老师这儿有一个问题,请1—3小组的同学读课文的2、3段,请3—6小组的同学读课文的4、5段,请同学在读的过程中思考,这两段在向我们介绍奇石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7、出示填空:

  8、那黄山就只有这四种奇石吗?还有许多你是从哪知道的?分别出示三幅图:《狮子滚绣球》、《仙女弹琴》和《天狗望月》。

  9、练习说话:

  (1)你能用这两种方法来向大家介绍这三幅图画上的'奇石吗?

  (2)就只有这些了吗?你从哪知道的?(讲解省略号)

  (3)出示课外收集的资料,给“奇石”命名。

  10、动手实践:

  (1)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很多:请大家分小组把你想象的画画下来,并起上名字。

  (2)再介绍一下。可用书上的方法,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

  11、赏读:

  通过我们的学习,大家认为黄山风景区怎么样?你愿意用你美妙的声音带老师们去那里游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