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语文《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一)
一、 教学目标:
(一)能力目标
1、 学习“每”“辄”等词的古义;了解“未之知”这种与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的句子。
2、 学会分析三种比喻句的不同表达效果。
(二)美育渗透
领会作者文中所充溢的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激情的熏陶。
二、 难点、重点
1、 文章表现出来的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激情。 2、 三种比喻句的不同表达效果。
三、重难点突破:
阅读文章,体会文中的激情。
阅读——讨论——体会比喻句的不同效果
四、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质疑法、讨论法
媒体设计:(略)
教学课时:1
五、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读:
1、同学们,前面我们在柳宗元的陪同下,游览了湖南永州市的小石潭;与苏轼相伴,欣赏了“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的承天寺夜景;在徐霞客的指引下,登游了极其险俊难攀的'恒山。今天,我们将“挥师北上”,看看北京东直门的满井一带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走,我们也随袁宏道踏青去!
2、范读课文 学生评价 教师点拨
3、整体感知:久居城内,满眼都是红墙碧瓦。一旦到了郊外田野,满地绿意,满眼山光水色,不禁喜不自胜。这篇文章就是作者与友人游历了满井后写的一篇浸透着早春芳馨和感念大自然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美好情怀的佳作。
4、学生自读课文,消灭文字、词语障碍
注意“斫、遁、砾、茗、鹄、呷、蹇”等几个字的读音。
5、学生齐读课文 教师点评
6、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然后在班上交流。
A.同桌借助参考工具书及课文注解疏通全文大意。 同时圈画疑难词句,并向老师提出质疑。 集体解疑,教师点拨。
(泉:泉水,用泉水、茗:茶,煮茶、lei2:酒杯,举着酒杯、红装:穿着艳装—名词动用)
B.作者围绕“满井”写了哪些内容?
讨论明确:柳枝、麦苗、土、冰(水)、山峦、鸟、鱼、游人(板书)
C.作者抓住了这些事物怎样的特点?从原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讨论明确:
水——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光明丽的特点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二)
一、 教学目标:
(一)能力目标
1、 学习“每”“辄”等词的古义;了解“未之知”这种与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的句子。
2、 学会分析三种比喻句的不同表达效果。
(二)美育渗透
领会作者文中所充溢的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激情的熏陶。
二、 难点、重点
1、 文章表现出来的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激情。 2、 三种比喻句的不同表达效果。
三、重难点突破:
阅读文章,体会文中的激情。
阅读——讨论——体会比喻句的不同效果
四、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质疑法、讨论法
媒体设计:(略)
教学课时:1
五、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读:
1、同学们,前面我们在柳宗元的陪同下,游览了湖南永州市的小石潭;与苏轼相伴,欣赏了“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的承天寺夜景;在徐霞客的指引下,登游了极其险俊难攀的恒山。今天,我们将“挥师北上”,看看北京东直门的满井一带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走,我们也随袁宏道踏青去!
2、范读课文 学生评价 教师点拨
3、整体感知:久居城内,满眼都是红墙碧瓦。一旦到了郊外田野,满地绿意,满眼山光水色,不禁喜不自胜。这篇文章就是作者与友人游历了满井后写的一篇浸透着早春芳馨和感念大自然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美好情怀的佳作。
4、学生自读课文,消灭文字、词语障碍
注意“斫、遁、砾、茗、鹄、呷、蹇”等几个字的读音。
5、学生齐读课文 教师点评
6、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然后在班上交流。
A.同桌借助参考工具书及课文注解疏通全文大意。 同时圈画疑难词句,并向老师提出质疑。 集体解疑,教师点拨。
(泉:泉水,用泉水、茗:茶,煮茶、lei2:酒杯,举着酒杯、红装:穿着艳装—名词动用)
B.作者围绕“满井”写了哪些内容?
讨论明确:柳枝、麦苗、土、冰(水)、山峦、鸟、鱼、游人(板书)
C.作者抓住了这些事物怎样的特点?从原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讨论明确:
水——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光明丽的特点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掠也。
则写出了春天山色的清新可人、娟净明媚
柳——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lie4寸许。
【初中八年级语文《满井游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10-14
八年级语文《满井游记》教学设计09-06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满井游记》教学设计05-14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满井游记》05-28
《满井游记》语文教学反思01-15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满井游记》05-28
《满井游记》教案11-30
八年级语文《满井游记》教案02-20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满井游记》教案设计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