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时间:2021-03-17 12:28:11 八年级 我要投稿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六 雪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教学思不路】

  这是一篇意韵丰富的散文诗,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朗读指导,引导学生从体味诗歌感情基调的基础上,控制好课文的语速、节奏与感情,以提高朗读的质量。让学生在课文的反复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感悟课文的能力,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促进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养成。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初步了解散文诗的特点--把诗的精练、音乐美和散文灵活多样的表现力融为一体;品味语言,理解本文语言中的寓意;培养阅读和欣赏散文诗的能力,通过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和方法目标:

  ① 通过多种方式的反复朗读,感知全文。

  ② 揣摩作者对南北两地不同雪景的描绘,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 品味语言,理解本文关键性语句的寓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追求美好理想和敢于同困难作斗争、勇于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以读品诗。

  ②揣摩作者对南北两地不同雪景的描绘,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两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有关江南和北方的雪的音像资料,做好相关课件。

  学生--查找有关雪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搜集有关散文诗的资料,初步了解散文诗,先自主学习课文,划出疑难字、词、句,查字词典扫清语音、语义障碍,再与同学合作,解决疑难。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播放《塞北的雪》投影显示雪的图片)

  这一首《塞北的雪》曾经传唱祖国的大江南北,在今天听来仍然分外动人,听着歌曲,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那飘飘洒洒的漫天飞雪,那雪是冬天的精灵,是春天的使者,更是一篇篇凝结情思的美文的源泉。1924年岁末北京的一场大雪,鲁迅先生破例地在他日记里写下了大风吹雪盈空际这颇富诗情画意的文字,十七天后,一篇明朗的题为《雪》的优美散文便诞生了。今天,让我们在先生情思凝结的美文当中,一起去赏雪景,悟雪情。(板书课题)

  鲁迅先生可以说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位伟人,我们曾在他的文中感受过童年的活泼与可爱。今天,让我们再来走近这位坚强而又对人生满怀热情的伟人。请同学们谈谈你对鲁迅先生的了解。

  二、介绍作者及作品:(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散文、小说、杂文等文学作品,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战斗姿态,对反动腐朽的封建文化和帝国主义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今天我们所学习就是选自散文集《野草》的《雪》。

  《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静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在蓬勃地发展,可谓春暖花开之际,然而,北方还却处于一片寒冷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和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姿态去寻找革新的破坏者,去争取理想的春天。

  三、整体感知:

  1、这是一首散文诗,风格柔婉中又见刚健,美艳中更现壮美,我们要学好一首诗,首先得读好它,在读中品味诗歌,在读中获得美的享受。我们应当怎样进行朗读呢?(老师给大家范读一段,再请学生互相交流听后的感受,同时指导学生从语速、语气、重音、节奏或思想感情入手谈论,并在此简单介绍散文诗的特点。)

  (确定全文的朗读基调:

  江南:婉约、柔和、舒缓,又有雪后消融的无尽可惜。

  朔方:慷慨激昂,富有气势,具有坚强的战斗力。)

  2、再请学生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段朗读,读出感情。(生自由读书)

  3、思考:①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

  明确: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

  ②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认为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明确: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四、研读、赏析:

  指名生读课文的南方的雪的画面,分小组探究相关问题:

  (1)用文中的语句概括江南的雪的特点。

  明确: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

  (2)作者是如何表现江南雪景滋润美艳特质的?(生从课文中找出句子,加以分析)

  明确:(可提示学生由整体到局部,由面到点的品味这一幅江南雪景图)作者首先概括描写江南雪的特点--滋润美艳,接着用两个比喻让我们既感受到朦胧的美景,又感受到这雪里也孕育着生命;而在雪野中,一片银白的背景下,居然点缀着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腊梅,还有冷绿的杂草,这就是江南的雪,这又是多么绚丽的雪啊!

  (3)花丛中纷飞喧腾的蜜蜂给这幅雪景带来了些什么?

  明确:幻想蜜蜂在雪野中忙碌地飞着,嗡嗡地闹着。这一飞一闹霎时使整个雪野活跃起来,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这里,不仅使读者看见烂漫的冬花,而且仿佛听到吟唱的春虫,感受到作者热烈期待春天的心声。X k b 1.com新 课标 第 一网

  (4)为什么要写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塑雪罗汉的情景?

  明确:为了进一步扩展雪野的意境,使江南的雪富有生命力,作者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儿童塑雪罗汉的水墨画,通过呵、偷、访问、拍手、点头、嘻笑这些充满活力的词,刻画了儿童特有的动作与神情,反映了他们天真活泼、纯洁的心灵,真切、传神、热闹、有趣。然而孩子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塑成的雪罗汉,由于寒夜的袭击,终于褪尽了胭脂,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这里,通过雪罗汉被淡忘、消释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迅即消逝的惋惜、感慨与苦闷的心情,喊出了对黑暗现实的抗议。

  (5)江南的雪蕴蓄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一部分作者满怀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回忆江南的雪的自然美景。虽是回忆,却是展望;虽是冬天,却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作者特别回忆儿时的生活,因为儿童是人类的春天,写儿童不怕严冬,朝气蓬勃,更加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殷切期待与热烈呼唤。行文虽未免流露寂寞的心情,但却闪烁着理想的光芒。

  板书:南方的雪 美艳 有生机 有活力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1、识记字词,完成读一读,写一写。

  2、思考研讨与练习一。

  3、挑选《野草》中描写自然景致的文章,如《秋夜》、《好的故事》、《腊叶》等,让学生分析其中自然描写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导入:朗读课文1-3自然段,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揣摩特点:

  1、学生读课文的北方的雪的画面,分小组探究相关问题:

  (1)江南的雪是柔美的,而他笔下的朔方的雪则是另一番景象,课文怎样表现朔方的雪的?它又有着怎样的个性精神?

  明确:第四自然段开头用但是这个转折词巧妙地转到对朔方飞雪的描写,并表明朔方的飞雪和滋润美艳的江南柔雪截然不同。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而且和它们相伴的是失去了生命力的枯草。在恶劣的环境下,朔方飞雪并不安于孤独凄凉的境遇,因此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这里作者以炽烈的感情,豪放的语言,刚劲的笔力,描绘朔方飞雪磅礴的气势。

  最后两段,作者从雪与雨的关系上,进一步深化朔方飞雪蓬勃奋飞的意境,与篇首相呼应。严寒使雨死掉,雨的精魂变成雪,但雪不屈于严寒。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旋转、升腾。

  这一部分突出腾飞的朔雪那种撼天动地的力量和锐不可当的气势,尽现北国飞雪的壮美和独立张扬的个性精神。

  (2)如何理解课文的主旨句?

  明确:北方的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他们决不粘连,在文中还表现为死掉的雨,在孤独的旋转升腾中升华,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表明了作者愿将最宝贵的生命都献给斗争,这是最完全的献身,有向死而生的气概,突现了作者无私无畏、顽强不懈斗争的精神。

  (3)北方的雪蕴蓄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里包含作者的感情,是对寒冷环境的反抗,也是对不屈的、斗争的品格的歌颂,有荷戟独彷徨的孤寂之感,也有永不停息战斗的倔强精神。

  (4)南方的雪与北方的雪各有什么含义?作者将南北雪景对照描写有何目的?

  明确:南方的雪,它是一种美的象征,是作者向往的美好理想;而朔方的雪虽然孤独,不被理解,但有一种战斗的豪情,一种澎湃激昂的斗志,蕴蓄了鲁迅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在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中,贯穿着鲁迅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

  (5)综观全文及我们对先生的了解,作者的感情更倾向于哪一方的雪?从哪里可以看出?

  明确:朔方的雪。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北方的雪的赞颂表现出来的。朔方的雪花以孤独不妥协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它的存在,孤独寂寞之中谱写了一曲最为动人的乐章。而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让人欢喜,相比而言,最值得称赞的还是在孤独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方的雪。它形象地体现了鲁迅看重的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

  朔方飞雪奋飞之际,更见鲁迅先生的特质精神:甘于不被理解,义无反顾,决意向死而生,直面惨淡的人生从无所希望中得救。像一个奔放的挑战者和战斗者,作者的感情在对北方雪的描写中得到深化。这种写法便是我们常讲的借景抒情。作者便是借朔方雪花奋飞的情景,抒写他一如既往的不畏艰险,渴望战斗的豪情。

  板书:南方的雪 美艳 有生机 有活力(追求美好理想)

  对比

  北方的雪 孤独 雨的精魂(充满斗争精神)

  2、生再满含感情齐读课文。

  三、语言品味:

  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

  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第1题,冰冷的坚硬的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赞赏的。

  第2题,青春、处子都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状态,这里是指江南的雪蕴育着生命,是与轻柔和缓的境界相联系的。

  第3题,雨是雪的初始阶段,雪是雨的升华。北方的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他们决不粘连,在文中还表现为死掉的雨,在孤独的旋转升腾中升华,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

  四、学习文章写法:

  (引导学生谈自己读了这篇散文诗后的体会,互相交流。)

  明确: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诗,作者的思想感情全部倾注于对景物的描绘中。行文虽然也流露出一种孤寂的情绪,但是掩盖不住作品中闪现出的理想光芒与对生活的热爱。

  写法特点:①景物描写由点及面,由静到动,逐渐展开。②强烈的对比手法,使记忆中的江南雪野生气勃勃的景象衬托出空旷寂寞、荒凉寒冷的现实的北方雪野。

  五、拓展训练:课文中写了塑雪罗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了雪地捕鸟,描写都非常生动传神。你在雪地里做过什么游戏?试用一段文字描述出来。没有见过雪的同学可以写想像作文。

  学生完成之后,互相交流,教师加以评价。

  六、小结:《雪》是《野草》中最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一篇。作者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并在比较中表现了自己的倾向。作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因为朔方的雪决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体现了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这种精神也是作者的前行动力。.

  七、作业:

  1、 你认为本文语言是否有表意不简明的地方?如果有,怎样改才好?

  2、 你希望走过怎样的一条人生道路?是一帆风顺、平平淡淡走过,不留一点痕迹,还是经受困难、挫折,而奋起抗争地走过?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写一篇短文。

  板书:

  《雪》

  南方的雪 美艳 有生机 有活力(追求美好理想)

  对比

  北方的雪 孤独 雨的精魂(充满斗争精神)

  七、雷电颂

  教学设计:江x 中学语文二级教师

  【教学思路】

  本文是历史剧《屈原》的一个片段,是主人公屈原的长篇独自,也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要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正确把握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点,从而在诵读中品味作品的深刻内涵,感悟主人公的激情和斗志。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征展开想像,达到物我同化的境界,有力地抒发战斗激情的特点。

  过程和方法目标:

  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①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意。

  ②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朗诵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①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会写生字、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②课前学生借助网络或图书,查阅一些有关的图片资料,了解屈原,了解郭沫若,并联系课文P67的参考资料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③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学生利用多媒体展示郭沫若、屈原的相关资料,播放<橘颂》的背景画面(电影《屈原》插曲),感受草木飒飒的悲凉气氛,倾听屈原在波涛汹涌的流水岸边的仰天长问,(设置情境)简介历史剧《屈原》写作的时代背景。指出《雷电颂》是屈原斗争精神的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全剧高潮中最有力的一个音符。

  二、整体感知:

  (一)课堂范读:(多媒体)指出课文在形式上并不押韵,但节奏分明,声调铿锵有力。

  (二)要求学生自行朗读,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文章气势,并谈感受。

  (三)明确本文是屈原的内心独白,在语言表达上要感情澎湃,气势雄浑。

  (四)要求学生按自然力声威的发展和屈原的感情脉络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层(1~3段),呼唤风暴怒吼,由衷赞美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

  第二层(4~6段),呼唤风、雷、电,表达憎恨黑暗、渴求自由的强烈愿望。

  第三层(7~8段),赞颂闪电的光明与火花,并决心与之一起烧毁一切黑暗势力。

  第四层(9-12段),义正辞严地诘责土偶木梗,表示与污秽、邪恶势不两立。

  第五层(13段),表现屈原的坚强意志与必胜的信心。

  三、品味语言:

  (一)选读喜爱的句子,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雷电颂》这段独白,大致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风、雷、电的期待与歌颂,一是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诗人呼唤风,由雷及电;由诅咒黑暗,再到追求光明;由歌颂火进射出光明,再到烧毁一切偶像。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一气呵成,使诗人的满腔怒火和对光明的渴望追求得以充分表现。

  (二)精读好句,师生讨论、交流。

  例如:

  1.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2.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3.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

  明确:对黑暗势力的不屈不饶,对光明的热切向往。

  (三)把握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点。

  明确:热爱祖国,浩然正气,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

  四、探究活动:

  (一)象征手法,思想深沉,情感含蓄,表达凝练(学生讨论、交流、朗读)。

  明确:文中屈原借助于讴歌伟大的自然威力,抒发了对摧毁黑暗的渴望和对这种伟大正义力量的赞美。

  风、雷、电,这些自然界的现象,在诗人心目中,已经成为一种战胜黑暗的力量,诗人又把自己的伟大战斗精神融入咆哮的风,轰隆隆的雷和闪耀的电之中。风雷电摧枯拉朽,咆哮、爆炸、劈开,这正是屈原在和黑暗势力进行殊死的搏斗。因此,屈原对风雷电的歌颂,也是对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正义力量的歌颂。

  (二)多种修辞手法,表达感情,增强语势。(学生讨论、交流、朗读)

  明确:独白中屈原满怀激情地直接和风雷电对话,直接怒斥偶像神灵,这些拟人的手法,痛快淋漓地表达出鲜明的爱憎感情。

  反复、排比的方法,充分地表达感情,使独白更有气势。如: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等等,感情洪流就都宛如江河溃坝,汹涌奔腾。

  诗中还有不少反问句、设问句,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你,你红着一个面孔,你也害羞吗?哭,哭有什么用?但那湘妃竹不是主人们用来打奴隶的刑具吗?等等。这些句子,呼唤指斥,使独白更增强了战斗力。

  五、欣赏拓展:

  (一)学生配乐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X

  (二)对比《封神榜》中的比干、吴国的伍子胥等,体会屈原的爱国热情,推荐阅读小说《红岩》。

  (三)学生讨论、交流、朗诵课文前六段。

  六、小结:

  这篇散文诗,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是诗人自尊的灵魂喷薄而出的诗。它不仅是刻画屈原典型性格的最重要的一笔.是屈原斗争精神最突出的体现,而且它使全剧主题思想鲜明地突现出来。这篇散文诗,想像瑰丽奇特,把屈原和风雷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追求光明,毁灭一切黑暗的力量,使屈原的形象成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塑造了千古不朽的爱国者的形象。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2.不同时间段的屈原设计话剧表演。

  板书:

  独白 抒情 爱国

  八、短文两篇

  教学设计:江x 中学语文二级教师

  【教学思路】

  阅读文学作品,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创设一种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讨论环境,诱发学生对课文的不同理解,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老师在这中间应起一种引导和点拨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作品直观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①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②培养学生积极的文学思考和欣赏能力,能大胆发表对作品的独到见解;

  ③能够进行积累的迁移,培养想象创新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理解作品内涵。

  ②了解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时代性和目的性,理解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

  ③运用联想与想像,扩写、续写、创写句子,来欣赏、感悟《日》。

  ④通过自主合作、对比阅读,来欣赏、感悟《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体会《日》《月》所表达的作者热情洋溢和细腻幽静的思想感情。

  ②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理想及价值的取向。

  【教学重、难点】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②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姮蛾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④通过创写句子的模式来教读课文。

  【教法】 ①创设情境法 ②疑读法 ③议读法

  【学法】 ①小组竞赛法 ②想象法 ③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读准字音,熟读全文;了解巴金的创作经历;搜集有关日月的故事,各准备一篇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作好简要分析。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如写作背景,夸父逐日、姮娥奔月的故事以及飞蛾扑火的种种理解等,以便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故事导趣。

  1、三分钟讲故事比赛: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等。

  2、学生简单讲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目的:设置情境,引发联想)

  3、是否有所启发?有何感悟?(目的:学会自主思考,找寻答案)

  二、欣赏朗读:

  1、自由朗读(音准、节奏)

  2、同桌朗读(初步评价感情把握)

  3、教师范读

  三、深入感知:

  1、感知作者,了解文章背景。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2、学生默读全文,根据历史背景初步了解文章主旨,形成自己的见解;找出文中的优美句段并加以简要说明;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作上标记。

  3、分组讨论,互相解答问题。

  (教师巡堂,适时引导,并搜集有价值问题或观点。)

  问题如:

  (1)人们常说飞蛾扑火--自寻死路,飞蛾长得既丑又渺小,又不自量力,为何作者却对它大加赞美?夸父逐日,渴死旸谷,作者为什么却异常的怀恋?

  把握:从飞蛾到夸父,从渺小到伟大,他们都是为了追求光明,为了一种热量,而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赞美飞蛾,怀恋夸父,实则赞美为追求理想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

  (2)在《日》中,作者并没有具体描绘太阳,却去写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且对飞蛾、夸父进行了高度评价,这与太阳有关吗?谈谈你的看法。

  重点把握:太阳是光和热的象征,飞蛾、夸父的行为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一种伟大行为,写飞蛾和夸父是为后文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作铺垫。

  (3) 如何理解日、飞蛾、夸父、姮娥等的象征意义?

  把握:这些人和物都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表达了作者追求光明、拒绝寒冷的思想感情。

  (4)在《月》中,月亮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通过文章中的那些描写体会出来?

  (5) 月的光是死的光,既如此,作者在末尾处为什么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把握:冷光死的光应是对当时现实的影射,姮娥奔月应是作者所不屑的--孤寂凄冷的生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对照两文可看出);但结尾处作者用难道吗?或许表达了作者对生者的期望--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姮娥奔月的传说作者用疑问的语气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6)文中三次出现某某人某某人什么人,请结合两文和历史背景分析,某某人究竟指什么人呢?

  把握:指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不惜牺牲生命的人。

  (可能有多种理解,不要求形成一致答案,但依据要充分。教师引导时要着重分析当时的背景,以便学生形成清晰的思路。)

  第二课时

  四、朗读:

  1、各小组派代表感情朗读;

  2、全班感情朗读;

  3、分组朗读,设置评分等级。(师生共评)

  组 别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

  等 级

  A.声音洪亮整齐,咬字准确朗读流利,无错读,有充分感情。

  B.声音洪亮整齐,咬字基本准确,个别误读,有感情。

  C.声音较洪亮,不够整齐,误读,感情平淡。

  D.声音较小,不够整齐,误读,错读,没有感情。

  五、播放《日》朗读flash:

  1、小组讨论:巴金在作品中是否就是想表达对光明的热爱和追求呢?(用原文回答)

  --为着追求光和热,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的日球。并且,对飞蛾、夸父这两位光明的使者持敬佩,怀念的态度。看来,日球确实让我们感受那喷薄而出的热情和希望。

  2、请你将巴金对日的情感进行延续,自由选择《日》中任意一段(句),进行扩写或续写,也可仿照其进行创写。(学生完成后将所写语段读出,师生共评)

  六、播放《月》朗读flash:

  1、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 --月亮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寒冷、冰冷。文中多处提到,如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望着明月,总觉寒光冷气浸入我的身体,月光冷得很,月的光是死的光等等。

  2、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中的哪些诗句?(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交流写月的古诗文,进行整理归类。

  (1)月,呈现不同的形态。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

  ......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范文12-08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设计模板04-26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卷12-20

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02-09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04-23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题03-30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试卷03-30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题03-30

2017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