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八年级语文《泥人张》教案

时间:2024-10-21 12:28:07 八年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八年级语文《泥人张》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语文《泥人张》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语文《泥人张》教案

八年级语文《泥人张》教案1

  教学目的:

  1、尝试用身边的材质(橡皮泥)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用橡皮泥通过揉捏敲等方式来制造自己喜欢的形象和不同的造型感受。

  3、通过活动来了解袭击想要了解的有关泥塑方方面面的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来玩橡皮泥、塑造形体和面部表情,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难点:如何运用泥塑夸张、变形等方法制作生动有趣的小泥人。

  课时:

  1课时

  教学设计:

  1、师生问好

  2、提问学生是否玩过泥巴,(农村的孩子对于泥巴应该不会陌生,从提问的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都玩过),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经验来做一些简单的造型(放弃专业做陶的技巧,目的是让学生对泥巴有一种喜欢)

  3、结合课件展示,阐述泥塑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艺术,是民间美术的一朵奇葩,如天津的“泥人张”、无锡的“惠山泥人”等,早已享誉中外,在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上体现了民间艺术纯朴、稚拙的特点。

  4、欣赏泥塑作品(将审美教育落实于学生的实践中,有机的协调发展,促学生的操作能力的提高。)

  5、请学生按分好的小组进行组合练习,各小组可以按照本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创作,教师不固定主题。(发挥小组合作的功能,让学生体会合作和个人完成的区别,创造集体智慧)

  6、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创作当中。

  7、作业要求:

  制作时,要大胆发挥,敢于实践,贵在生动。可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使用捏、卷、贴、刻接等技法,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同时照顾形象前后、左右的造型变化,注意立体效果。

  8、教学评价:

  对小组完成的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增强自己的信心。师生共同参加点评。

  后记:同学们动手能力很强,他们能在集体合作中找到乐趣,但是有些同学显得很孤立,他不愿意和别人合作,如何更好的调节这部分同学,帮这些孩子拉在一个群体里。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体会到学生们非常喜欢亲手接触大自然中的泥土,在做小泥人中得到了极大的乐趣,这也许是人的天性;学生不是雕塑家,老师不要对他们要求过高;

八年级语文《泥人张》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理清故事情节,全面深入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运用对比手法分析人物形象。

  3.学习多种写作手法的综合运用。

  4.读懂文意,树立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理清故事情节,全面深入把握文章内容。

  2.品味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理解人物形象。

  3.学习多种写作手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难点】

  4.读懂文意,树立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方法、手段】

  多媒体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预习】

  1.冯骥才小传

  冯骥才,1942年生,当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主要作品有《神鞭》《三寸金莲》《俗世奇人》《一百个人的十年》等。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副主席等职。

  2.了解泥人张

  张长林(1826—1906),字明山,天津“泥人张”艺术的创始人。自幼随父亲从事泥塑制作,练就一手绝技。他只须和人对面坐谈,抟土于手,不动声色,瞬息而成。面目径寸,不仅形神毕肖,且栩栩如生须眉俗动。

  “泥人张”彩塑创作题材广泛,或反映民间习俗,或取材于民间故事、舞台戏剧,或直接取材于《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名著。所塑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不仅形似,而且以形写神,达到神形兼具的境地。

  “泥人张”彩塑用色简雅明快,用料讲究,所捏的泥人历经久远,不燥不裂,栩栩如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近年来“泥人张”彩塑积极地推动国际间文化艺术的友好交流,成为中外交往的桥梁。

  3.欣赏泥塑艺术

  屏幕展示一组图片

  4.识记字词

  阔绰( chuò ) 撂( liào )高的 怵( chù )

  抠( kōu ) 戳( chuō ) 估(gù)衣 模(mú)子

  横冲直撞:形容乱冲乱闯。

  大名鼎鼎:形容名声很大。鼎鼎:盛大的样子。

  【课内探究】

  活动一:讲故事 理情节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想象角色置换,穿越回到咸丰年间的天庆馆,当一回“撂高的”,以他的眼光看人物,用他的口吻述说当时发生的这个故事。

  要求:

  1.突出重点,准确体现原文的中心和重点;

  2.条理清楚,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可以不受原文的束缚,有的地方可以详述,有的地方可以扩展,有的地方可以变序、变表达的形式,必要时可加入个人的想象。通过删节、充实、调整,使故事紧凑、生动。

  4.人物语言可适当运用拟声造型手段,做到“言如其人”,还要把握好语速、节奏的变化,并适当运用表情、手势、姿态辅助表达。

  温馨小提示:尽量从原文中摘录相关的语句表述。

  创造性复述方法指导:

  第一步,理清原文的`六要素。

  原文的六要素:

  时间:一个下雨天

  地点:天庆馆

  人物:泥人张(中心人物) 海张五 伙计 吃客

  起因:泥人张无视海张五

  经过:泥人张智斗海张五

  第一回合:海张五取乐泥人张──泥人张用鞋底的泥捏出了海张五头像。

  第二回合:海张五侮辱泥人张的手艺──泥人张贱卖海张五。

  结果:海张五贵买了所有的泥人,连同模子。

  第二步,摘取原文中的关键词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加工整合,对六要素进行补充完善,适当加入个人的想象。

  活动二:作对比 识人物

  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表格,对比分析泥人张和海张五两个人物形象。

  项目

  泥人张

  海张五

  外貌

  语言

  动作

  本事

  计谋

  结局

  归纳总结:

  泥人张:不动声色、沉稳内敛、清高自爱、不畏权贵,利用一手捏泥人的绝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后发制人、一招制敌。人品奇、手艺奇、计谋奇,实不愧“奇人”之称谓也!

  海张五:飞扬跋扈、狂妄嚣张、色厉内荏、愚蠢可笑。寻衅滋事,而又无计可施。人品俗、无手艺,计谋差,实为一“赖人”也!

  活动三:明手法,长知识

  人物形象塑造得生动传神、栩栩如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多种写作手法的恰当运用。

  除去对比手法,本文还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归纳总结:

  本文主要运用的写作手法:

  对比手法 细节描写

  场景设置 以小见大

  伏笔照应 悬念设置

  侧面表现 留白艺术

  写作手法举例:

  伏笔照应

  1.下雨天与泥人张从鞋底抠下一块泥巴相照应。

  2.两处肖像描写相照应。

  3.第十段中“贱卖都没人要”与后面他自己花大价钱买泥人相照应。

  4.泥人张常去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饭馆天庆馆,与后面故事发生的地方在天庆馆相照应。

  悬念设置

  1.第一段中“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他的手艺到底有多高超,为下文设置了悬念。

  2.第五段最后“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不把海张五当个人物,会有什么后果,设置了悬念。

  3.第七段中人们的猜测:“一个泥团砍过去?”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设置了悬念。

  4.第十一段中“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下面的故事到底如何,设置了悬念。

  侧面表现手法

  1.第三段中通过店小二的话侧面表现出海张五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形象。

  2.第四段中通过众食客的反应写出了海张五远近闻名,不凡的身份。

  3.第十段中,“海张五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从侧面写出了泥人张技艺的高超绝伦。

  留白艺术

  1.十一段和十二段之间省去了:泥人张当晚回家怎样刻制泥模,怎样送给工厂,怎样给杂货摊,怎样写“贱卖海张五”等。

  2 .十三段和十四段之间省去了海张五看到贱卖海张五的泥人后是如何的愤怒,如何派人去买,如何定价钱等。

  3.整篇文章省去了对泥人张的外貌和语言描写。

  活动四:悟文心 树意识

  文章结尾说:“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儿。”这传了一百多年的究竟是什么呢?

  根据对文意的理解,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进行概括:

  师:传承技艺、传承精神,正如冯骥才先生一再强调的:

  (屏展)抢救中国民间文化的目的,不是为了保存某种形式,而是为了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保留下她的那些美好的情感与精神。

  师:作者为俗世奇人立传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传承我们独特的民族文化,传承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民族精神!

  师:因为这些散落在民间的文化艺术携带着历史的、文化的气息,凝聚着先人的智慧。它们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一方水土一方人的独特精神创造和历史记录,是我们和祖国文化联系的血脉。没有继承和积淀的民族是没有根的民族!

  正如冯老所说:(屏幕展示)

  如果文化消失了,民族也就没了!——冯骥才

  师:为了抢救、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已是古稀之年的冯骥才先生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一直致力于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他不顾年老体衰,奔走呼号,卖画筹资,为抢救民间文化尽心竭力。正是在他的努力下,天津老城的估衣街才得以保存下来。冯先生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保护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是每一个人的事!

  结束语:(屏展,师生齐读)

  保护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是每一个人的事!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关心和爱惜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些财富,我们民族的精神和独特的审美、独特的气质、独特的传统,才能传承下去。我们需要共同努力!

【八年级语文《泥人张》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八年级下《泥人张》教学设计02-17

《泥人张》教学设计08-08

语文八年级教案12-04

八年语文下册《俗世奇人〈泥人张〉》教学设计01-16

八年级语文台阶教案12-21

八年级语文《孔乙己》教案02-20

八年级语文背影教案11-11

八年级语文《蜡烛》教案03-17

八年级语文台阶教案01-24

八年级语文《背影》教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