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20 14:58:06 八年级 我要投稿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是八年级语文的名篇,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如何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范进中举》教学设计,欢迎浏览。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品评人物,理解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

  2.引导学生赏析讽刺艺术,了解对比、夸张、细节描写等讽刺手法。

  3.培养学生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导读导议:以设置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读、思、辩、悟。

  2.合作探究:学生先分组讨论,互相启发,再全班交流,使交流面更广。

  3.课文解读和情境营造结合,课文情境和生活情境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的人生选择才是有价值的。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品评人物,理解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

  2.引导学生赏析讽刺艺术,了解对比、夸张、细节描写等讽刺手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的人生选择才是有价值的。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导读导议法、赏读评议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理解人物。

  2.通过填表的辅助性手段来引导学生体会对比产生的讽刺效果。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引导并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导语:曾经在网上上出现这样一则“拜神帖”,帖子的`具体内容是:“范进,中国考神、中国考试宗师、传说中的文曲星!传说考试前拜考神,在考场上就会得到文曲星暗中相助!……考神范进在此!”从发帖日起,此后几乎每天都有考生来“拜神”。一些社交网站上还出现所谓的“考神公共主页”,全部都是祈求自己能顺利通过考试,留言条数超过15万,主页粉丝也超过44万人。这位“考神”何许人也?是否值得如此“膜拜”?今天,让我们来一窥“考神”的真面目。

  【设计意图】从社会现象入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引发学生的思考。

  (二)背景了解

  范进,是清朝小说家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中一个特色鲜明的人物。“范进中举”这个片段选自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小说描写广东学道周进,上任后在广州主考两场生员,然后主考南海、番禺两县的童生考试,其中就有范进。范进当时已是54岁了,从20岁就开始应考到54岁,他整整考了35年。当花白着胡子的范进坐在考场里时,引起了周进的怜悯,因为范进与自己的遭遇非常相似。周进最初考了许多年连童生也没有考上,最后他做生意的一个朋友替他捐钱买了一个秀才的资格,他才得以考上举人,最终考上进士。正因为如此,他对范进格外关照,让范进在童试中考上第一名秀才。范进紧接着参加了乡试,没想到在乡试中考了第七名,中了举。范进一时承受不住这么巨大的刺激,竟至于疯癫起来,课文主要就是表现这一部分情节。

  【设计意图】了解课文背景,更有利于进入课文探究。

  (三)探究人物

  1.设问:你认为范进是否能堪称“考神”?他有哪些地方使你敬佩?(结合文章内容阐述)

  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归纳:

  (1)他特别有恒心。从20岁到54岁,他整整考了35年。家中一贫如洗,借盘费遭骂被拒后,依然想办法去参加乡试。

  (2)他特别能忍辱。几十年如一日忍受贫穷,忍受岳父胡屠户的辱骂,忍受屡考不中的挫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2.设问:你是否把范进看作偶像?为什么?(结合文章内容阐述)

  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归纳:

  范进的人生不值得羡慕,更谈不上令人敬佩。因为:

  (1)他活得缺乏尊严。他醉心科举不事生产,母亲和妻子都几乎跟着他饿死,没有人瞧得起他;他经常被胡屠户骂得狗血淋头,却只能唯唯诺诺。中举之后,精神一度崩溃,更是丑态百出,尊严尽失。

  (2)54岁才中举,大半辈子都白白耗费在考科举这件事上,人生最好的时光都荒废了。

  (3)中举之后也无所作为,反而很快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庸俗虚伪。

  【设计意图】理解人物形象,思考文章主题。

  (四)鉴赏讽刺艺术

  讽刺,是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或嘲笑。《儒林外史》是一部社会讽刺小说,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科举制度下形形色色士人的丑恶嘴脸和封建末世衰颓的世风。仔细探究课文的讽刺手法,对我们阅读这部小说很有帮助。

  1.填写下表,体会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变化:

  中举前

  中举后

  称呼

  长相

  学问

  动作

  贺礼

  讨论小结:文中写胡屠户用的是对比手法,通过他对范进中举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来揭示他嗜钱如命、嫌贫爱富、庸俗自私的市侩性格。

  2.赏析精彩语句,体会讽刺艺术。

  (1)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到,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赏析:“好了!我中了!”运用反复修辞,表现了范进念念不忘的是科举,因为一旦中举,经济状况、社会地位都能改变;写“老太太慌”“邻居吓了一跳”“众人拉他不住”等细节,均从侧面烘托范进中举后的疯态之严重;又通过语言与动作的细节描写,揭示了范进内心与外形的矛盾:就内心而言,他是个胜利者,他感到扬眉吐气,因而拍着手大笑;他要向周围的人宣布自己的宿愿已经实现,所以往门外飞跑,跑到集上。但在外形上他却是个失败者,头发跌散,两手黄泥,遍身是水,如同落汤鸡一样。这就是强烈的讽刺。

  (2)……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赏析:这里运用细节描写主要揭示的是胡屠户言语和动作的矛盾:银子已经紧紧地攥在手里了,嘴上却偏说不要,暴露了这个市侩嗜钱如命的本性。(引自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九年级上)

  【设计意图】赏析讽刺艺术,深入理解文章主题。

  (五)探讨主题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也就是说,悲剧常常表现有价值事物的毁灭,而喜剧常用夸张的手法揭露和嘲笑现实中的丑恶事物或落后现象。你认为范进喜极而疯是悲剧还是喜剧?为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归纳:

  (1)是喜剧。文中写范进发疯和胡屠户打嘴巴都运用了夸张手法,揭露了当时士人热中功名的丑恶灵魂和市侩的趋炎附势的嘴脸。最终范进清醒过来,结局圆满。

  (2)又是一场悲剧。从人物命运的角度说这是一场悲剧,把一生浪费在科举考场中,是范进的人生悲剧;把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框架内,扼杀他的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是国家民族的悲剧。

  文章主题:文章刻画了范进喜极而疯的丑态,以及胡屠户、张乡绅、众乡邻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抨击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及各阶层人民的思想毒害,揭露了当时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讽刺了病态社会的世态炎凉。

  【设计意图】探讨总结文章主题。

  (六)布置作业

  1.范进中举后境况怎样?请你发挥想象,续写《范进中举》。(200字左右)

  2.课外阅读《儒林外史》,欣赏小说中高超的讽刺艺术。

  【设计意图】1.为小说主人公的后续境况作合理的想象,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2.感悟整部作品作为古代讽刺文学的高峰之作的魅力。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范进中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04-03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03-14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模板11-07

语文《范进中举》教学设计04-11

初中课文《范进中举》教学设计11-11

《范进中举》人物分析教学设计04-06

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教学设计09-30

范进中举教学反思11-15

《范进中举》教学教案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