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八年级上册《明湖居听书》教案

时间:2021-08-12 17:49:48 八年级 我要投稿

八年级上册《明湖居听书》教案汇总

  《明湖居听书》教案【1】

  【教学目标】

八年级上册《明湖居听书》教案汇总

  1、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

  2、欣赏对演唱艺术的形象化的描绘,品味形象、贴切、清新细腻的语言。

  3、品味白妞演唱之精妙,掌握描摹音乐的角度和方法。

  4、了解古代说书艺人的精湛表演艺术,认识我国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描摹音乐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 简介作者及作品,导入新课。

  《明湖居听书》选自刘鹗的小说《老残游记》第二回。《老残游记》共二十回,署名洪都百炼生。小说中主人公老残是一个不愿做官的名士,他手摇串铃,奔走江湖替人治病。作者借老残之游历,记叙其“言论见闻”,揭露了晚清吏治的黑暗,反映了在这种黑暗统治下,人民被涂炭的社会现实。暴露了当时丑恶的政治现实,特别是比较真实地揭示了一些所谓“清官”实为“酷吏”的狰狞,可鄙。鲁迅先生把这部作品与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曾朴的《孽海花》并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刘鹗,字铁云,江苏人。1888年因治理郑州段黄河有功升至知府。庚子(1900)年,他买谷赈济北京饥民,后因私售仓粟罪流放新疆,不久死在那里。

  二、听录音朗读,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

  引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台上、台下的反应来理清结构:

  本文结构图:

  时间: 次日九点钟以后

  地点: 明湖居

  人物: 老残、众多听众、艺人、歌女( 黑妞、白妞)

  事件: 听书( 唱书) .

  听书前:

  台上: 空洞无人,设备简陋

  十点钟

  台下: 拥挤热闹 ( 侧写烘托)

  台上: 仍空洞无人 先声夺人)

  十一点钟

  台下: 更拥挤热闹

  台上: 男人( 丑陋、弹曲、动心)

  十二点半钟

  台下: 叫好不绝

  听书时 :

  台上: 黑妞姑娘( 十六七岁) ─清脆婉转,百变不穷

  弹罢数分钟 ( 侧写正写)

  台下: 老残感觉: 以为观止。

  两人对话: 白妞更好. 映衬对比)

  台上: 白妞姑娘( 十八九岁) ─清秀动人、唱书妙绝

  正热闹时 无比奇妙 精彩绝妙

  台下: 鸦雀无声─暗暗叫绝─轰然雷动

  听书后:

  闹声稍定 台下: 少年盛赞白妞,众人交口称是

  三、分析文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

  (一)侧面描写:在白妞出场前写戏院盛况,琴师的演奏,黑妞演唱,观众议论,烘托白妞高超技艺。

  1、戏院盛况

  (1)说明济南已掀起了一股白妞热,为了欣赏白妞演唱,人们不惜提早几小时赶到戏院,不吃饭,烘托了白妞说书魅力无穷,为白妞出场渲染了浓烈气氛。

  (2)来的各方面人,说明白妞演唱艺术雅俗共赏,对各阶层人物都有吸引力。

  (3)戏院嘈杂场面描写,为白妞出场肃静埋下伏笔。

  2、琴师的弹奏、黑妞的演唱、观众的评论

  写琴师用先抑后杨的手法,先写相貌,写小调,再写绝妙的轮指,为描写他为白妞伴奏设下伏笔。

  写黑妞从外貌与演唱两方面,目的在于:

  (1)为写白妞设伏笔,可以省去笔墨。

  (2)把黑妞的演唱写到叹为观止的地步,好像已词尽意穷,无可复加。然后用观众评论(第245页)使文章绝路逢生,从而从侧面烘托白妞演唱技艺之高、绝妙。

  《明湖居听书》教案【2】

  一、学习目标:

  1、领会课文运用联想、比喻描写音乐形象的写法,提高欣赏曲艺艺术的情趣。

  2、学习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来突出主要人物的写法。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赏析王小玉演唱一节,领会语言文字表现音乐形象的妙处,提高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

  难点:

  1、学习通感的运用和作用。

  2、学习本文铺垫衬托的写法。

  三、课型: 讲读课

  四、授课形式:点拨法、比较法

  五、教学用具: 幻灯机、录音机

  六、教学过程:

  1、播放音乐,设置情境,浅谈感受

  现在请同学们用心聆听这样一段音乐--《梁祝》序曲中的主旋律,听完后思考并回答在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感觉怎样?

  2、教者小结,引出本课学习内容

  刚才同学们笼统地谈了自己欣赏音乐后的感受,却未能真正的把其中的好处描述出来让别人知道,更别说让别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原因在于声音这东西无形无色无味,比较抽象。想要把它描述出来,没有点技巧还真不行。但是清末的刘鹗却有这样的技巧、本领。那现在我们就随刘鹗一起到明湖居去听书,看看他是怎样用语言文字把自己听书的感受、体会表达出来的。

  3、作家、作品简介(幻灯显示)

  《明湖居听书》节选自《老残游记》第二回,题目是编者加的,略有删节。作者刘鹗(1857 -1909),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生,清末丹徒人。《老残游记》和《官场现形记》(李宝嘉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趼人著)、《孽海花》(曾朴著)并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4、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幻灯显示)

  学习《明湖居听书》一文,我们需完成以下两个学习目标:

  (1)领会课文运用联想、比喻描写音乐形象的写法,提高欣赏曲艺艺术的情趣。

  (2)学习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来突出主要人物的写法。

  5、赏析王小玉说书一节

  (1)《明湖居听书》主要是听谁说书?(白妞--王小玉)

  (2)课文哪几段介绍了王小玉说书情况?(第7、8两段)

  (3)请同学看课文,听朗读,思考:

  作者写白妞的演唱极有层次,请在文中找出关键词语并分析其演唱可分为几个阶段?

  讨论明确:

  五个阶段:

  “初不甚大”--演唱的开始

  “越唱越高”--演唱的发展

  “陡然一落”--旋律的跌宕

  “忽又扬起”--演唱的高潮

  “人弦俱寂”--演唱的结束

  (4)作者是怎样描写这几个阶段的演唱的?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讨论明确:

  “初不甚大”--“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通感 用感觉设喻,表现声音的甜润,使人舒畅)

  联系旧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越唱越高”--“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又如登山“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通感 用视觉设喻,表现声音的尖细、高亢)

  “陡然一落”--“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

  (通感 用视觉设喻,表现声音的回环转折、婉转悠扬)

  “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

  (通感 用视觉设喻,表现声音的多姿多彩,变化无穷)

  (5)小结:

  声音是一发即逝的,它无形无色无味,难于捕捉。作者为了把白妞演唱的绝妙之处鲜明、突出地表现出来巧妙地采用了通感手法,用人们看得见的景象、经历的事情、体验过的感觉、想象得出的形象作喻体,使人们通过形象的联想,具体地感受到了声音的美。可谓是赋声以形、赋声以色,把难以言传的听觉描绘得酣畅淋漓,把白妞精湛演唱技艺表现到了极致,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6)集体朗读第7、8两段

  6、比较阅读

  和此处声音的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这样一段文字:(幻灯显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雨。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1)此段文字的出处是 ,作者 。

  (2)此处琵琶声的描写亦是富于变化的,可否根据文中相关语句的提示说出其变化过程?

  讨论明确:

  “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

  粗重舒长--细促悲切--清脆流利--冷涩不畅--低沉暂歇--突然爆发--乐曲结束

  (3)作者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来描写琵琶声的?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讨论明确:

  比喻。如用“大弦嘈嘈如急雨”表现了声音的粗重舒长,用“小弦切切如私语”表现了声音的轻细悲切,用“大珠小珠落玉盘”表现了声音的清脆圆润,用“间关莺语花底滑”表现了声音的宛转流利等。

  (4)此段文字和《明湖居听书》一文在描写声音的方法上有何异同?

  讨论明确:

  同:都运用联想、借助比喻,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来描摹难以捕捉的声音,充分调动人们的感觉器官来感受体验声音的美。

  异:《琵琶行》侧重于调动人们的听觉,用人们熟悉的雨声、鸟声、人们的切切私语声等来描摹琵琶声。

  《明湖居听书》主要运用通感,把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心理感觉来体会,赋声以形、赋声以色。

  小结:由此可见,对于声音的描写,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我们的联想、充分调动我们的各种感觉器官,运用比喻手法,让稍纵即逝、难以捕捉的声音化作具体可感的形象,变抽象为具体、化陌生为熟悉,达到认识体会事物特点的目的。

  7、分析侧面描写

  (1)明湖居听书主要是听白妞说书,但在白妞说书之前,又写了谁的演唱?其演唱技艺如何,从何得知?若和白妞相比,其技艺如何?

  讨论明确:

  黑妞。其演唱“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其中转腔换调之处,白变不穷,觉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以为观止矣” 。但和白妞相比“还不晓得差多远呢”。

  (2)好的歌手还应有好的乐手来伴奏,那给白妞、黑妞伴奏的是谁?其弹奏技艺如何?

  讨论明确:

  给白妞、黑妞伴奏的是“穿一件蓝布长衫,长长的脸儿,一脸疙瘩 ,仿佛风干福橘皮似的,甚为丑陋的”男人。起初他“弹了一两个小调”,“人也不甚留神去听”,到后来他用绝妙的轮指,引起台下叫好之声不绝。

  (3)作者为何要写黑妞的演唱、琴师的弹奏?

  讨论明确:

  描写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说书技艺的出类拔萃、精美绝伦。

  (4)黑妞出色的演唱、琴师不俗的演奏,特别是白妞超群绝伦的演唱,这样的演出阵容肯定是颇具吸引力,颇具轰动效应,文中有无相应的文字能印证这一点?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明确:

  第1、2、6、8自然段中有关环境气氛的渲染描写。“十点钟,……圆子里面已经坐的满满的了”“到了十一点钟,……不断还有人来”,听众中有官员、“做生意的人”“读书人”,这都有力的表现了白妞说书具有极强的吸引力。白妞未出场,却已先声夺人。黑妞说书后“满园子里的'人,谈心的谈心,说笑的说笑……满园子里听来都是人声”。说明黑妞说唱虽然不差,但听众仍未满足,期待着白妞出场。白妞出场了“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吊在地下都听得见响”。写出在人声嘈杂的情况下,白妞一出场就一下子“抓”住了听众,可见其魅力之大。白妞说唱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说唱完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表现了白妞说书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听众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听过后充满快感,得到满足。

  渲染环境气氛,烘托白妞说书的魅力。

  (5)面对如此精彩的演出,观众的反映是怎样的?

  讨论明确:

  黑妞的演唱已使观众“叹为观止”,而观众却评论道“他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他的好处人学得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更有一少年把“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中的“三日”改为“三月”来评价白妞的演唱,令人有无穷的回味。通过观众的评价,从侧面渲染了白妞的技艺达到了无人可比的地步。

  8、小结

  纵观全文,作者运用了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次要人物的衬托、观众的议论评价及人物声音、肖像、动作的正面描绘,突出表现了白妞说书的精湛技艺。此文的学习为我们今后的写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9、布置作业

  (1)学习课文中描写声音的方法,把你对某一段音乐的感受写出来。

  (2)背诵课文第7、8两段。

  板书设计:

  明湖居听书

  刘鹗

  正面描写:赋声以形、赋声以色 通感

  侧面描写:次要人物的陪衬 黑妞 琴师

  环境气氛的渲染

  听众的客观评价

【八年级上册《明湖居听书》教案】相关文章:

明湖居听书高二语文教案03-14

高一语文《明湖居听书》教案08-26

河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明湖居听书》的教案04-29

八年级上册语文归田园居教案02-27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归园田居(其三) 教案04-14

听书散文05-23

听书的散文03-31

聆听书的声音八年级作文01-13

且听书吟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