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语文初二下册教案

时间:2022-11-05 16:29:21 八年级 我要投稿

语文初二下册教案15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初二下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初二下册教案15篇

语文初二下册教案1

  教材分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诗词曲五首》中的一首元曲,张养浩的这首小令是元曲中的一首名曲,流传很广,脍炙人口。张养浩是元朝官吏,曾做过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他任职期间,体恤百姓疾苦,赈济灾民,整顿吏治,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山坡羊.潼关怀古》就是他任陕西行台中丞时,路过历朝兵家必争之地的“潼关”,颇有感触,从而创作了一首流传千古的散曲,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书写了祖国河山的壮丽景象,字里行间,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调,结尾二句,更是如同点睛之笔,富含哲理,让人回味无穷,至今读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说学情学法

  由于初中学生诗词知识积累少,涉猎面窄;学生颂读能力不是很好,在分析理解、语言表达上较为有限,大多停留在只能解释诗词内容的浅显层面,不能较深入地理解诗词之美,诗人之情,以及诗词所承载的中华精神文化的内涵。因此,作为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教师更要注重学法的指导。

  针对学生这种实际情况,配合语文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多次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人精辟的用词;帮助学生走进诗人所处的特定时空,触摸诗人的心灵,感受诗人的人道主义情怀,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这首元曲的积极性。

  说教法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纵观世变,吊古伤今,恨时局之险恶,哀民生之多艰,气势雄浑,感情强烈、深沉。学习此诗,重在诵读。但诵读不能停留在同一层面,每一次诵读都要有新的体验和领悟。于是我采取听读、朗读、品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学生自我发现法和教师启发诱导相结合的方法,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启发学学生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歌内涵。同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更多让学生参与讨论、探究、诵读实践,激发学生的思维,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推敲品味诗歌的语言,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2.反复吟咏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3.培养学生人道主义情怀。

  重点难点

  1、通过多读多背,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语感和悟性。

  2、通过抓住诗歌关键字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由《三国演义》主题曲,给同学们营造一种历史沧桑之感,设计话题引出叹世、怀古是散曲流行的题材,《山坡羊潼关怀古》是怀古的名篇。

  电脑课件出示“古潼关地形图”,要求学生介绍潼关的地理位置以及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设题目的:缩短学生与潼关的空间距离)

  明确:潼关内有华山,外有黄河,西有长安,东有洛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课前热身

  1.自由读课文(使学生排除朗读疑难,为理解文意作铺垫。)

  2.正音峦(luán) 踌(chóu) 蹰(chú)阙(què)兴(xīng)

  3.齐读(要求读准字音。)

  4、听录音范读课文。(通过示范朗读创设情境,使学生明确朗读时的节奏、重音、语气、语调等。)

  合作探究

  初步感知课文,理解文意,逐步养成自主学习文言的习惯。(具体操作:学生先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子,教师点拨总结后,课件出示译文:

  华山的山峰像赶集一样汇集一方,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澎湃,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地势险峻.抬头望西都长安,心头感慨万千.我从秦汉故都旁经过,看到成千上万间宫殿都化为了泥土,不禁感伤无限.王朝兴起,百姓受苦,王朝败亡,百姓还受苦)

  这篇初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初二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等词语。

  2、整体感知文意,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

  3、品评含意丰富的语句,养成正确的语感。

  4、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5、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激活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教学重点

  品评重点语句,深透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教学程序及师生双边活动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提及诗人牛汉,我们自然会联想到他笔下的那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华南虎的形象。(教师引领学生诵出: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掠过我的头顶/腾空而去,/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还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一篇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承载着人生历程和独特感悟的“第一本书”,去思考人生命运这个鲜活的话题。(板书文题、作者)

  二、学生回忆诗人牛汉的创作经历

  教师视情况进行补充、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请同学们默渎课文,初步感知文意。标示段序并积累词语。

  教师可作如下提示。

  幽默 凄惨 奥秘 翻来覆去 温厚

  2、学生再读课文,揣摩、理解课文内容。

  思考: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二本“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的国语课本有着怎样的经历令作者永志不忘,以致专门著文纪念。学生跳读课文3至8语段,简要复述“我的第一本书”的不同寻常的经历。教师提示注意其中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浓浓的真挚情意。

  3、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研讨:

  (1)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学生畅谈阅读体会,老师提示:

  (1)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如果说课文主体部分写的“不同寻常的第一本书”是人生第一课的话,那么写父亲领“我”离开本村到崔家庄念书则是交待“真正的第一本书”,也即走进求知的世界。这贫困境遇中的人生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反思

  《我的第一本书》写出了作者对20世纪初中国乡村荒寒、苍凉苦难生活境况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受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激情导入,概括文本

  文章故事性很强,易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设计这个环节,就是要吸引学生的兴趣,首先从内容上整体感知,了解“第一本书”的故事,体会其中深藏着的那个时代的苦难生活。所以在复述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第一本书”这条线索,讲述与第一本书有关的人和事,从中感受生活的苦难。

  二、品味探究,领悟情感

  苦难的生活是作者心中抹不去的记忆,而牛汉作者崇敬和赞美的是来自人间的温暖和友情,还有那童年生活中的苦中求乐。这里是让学生体会苦难生活中总会有使人感动的亮点,激发学生认识生活,思考生活,热爱生活。因此,在此环节中,我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文本,在感受苦难的基础上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三、拓展延伸,思考人生

  认识生活,感悟生活的辛酸和甘甜,使学生体会生活的苦难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及生命乐趣,珍惜今天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

  本节课我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利用课堂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精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语文初二下册教案3

  【说教材】

  《春酒》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以民俗为主题和主要内容,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民俗更是异彩纷呈,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族文化。《春酒》一文是通过故乡特殊的春酒风俗,表达了思乡的主题。笔触细腻,有着浓厚的风土人情。学习本文,不仅让我们了解民俗,更让我们多了一份细腻的情感体验。在本单元中,本文是一篇略读课,语言典雅、蕴藉,但又很平易,我准备用一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意蕴。

  ⑵ 通过解读语句,理解作者通过叙述家乡的风土人情来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 布置课前预习,搜集以思乡为主题的文章。

  ⑵ 探究──小组交流的方式。

  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乡愁这一中国文学史的特殊文化现象,感受中国古朴淳厚的人情美,丰富精神世界。

  本文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春酒、会酒,醉了母亲,醉了“我”,也醉了无数读者,“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在“春酒”、“会酒”席上不断氤氲起来,弥漫成浓浓的人情民风之美,具有淳厚、优美的意蕴,因此我把知识与能力的第一个目标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意蕴”。课标对阅读技能方面的要求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只有体味了文章的意蕴,以情促读,以读激情,才能真正地做到用心读、用情读。知识与技能的第二个目标是“通过解读语句理解作者通过叙述家乡的风土人情来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本文的人物善良、亲和,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本文的情境,氤氲着淳朴厚道的人情之美;语言真挚、平易、典雅、蕴藉,可谓语语动人,字字珠玑,耐人寻味,值得细细品味。关于过程方法目标,只有预习课文,浅知课文大意,疏通不理解的生字词,收集和了解思乡文章,才能在学习时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课标中提到,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文化的营养,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说重难点】

  我将本课重点定为:朗读理解课文。本单元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本课又是一篇诗化的散文,需要学生朗读感知。本课的难点是解读语句,深入理解内涵。八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和知识储备的限制,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与体会,难以理解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情,对文字的理解又往往浮于表面,因此我把这个定为难点。近年来中招现代文阅读试题突出对文本的理解,而理解文本首先要理解语言。这也是学好语文的立足点。

  【说学法】

  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儿童的视角写故乡的风俗人情,非常适合初中生阅读,但学生的品析仅仅是浅层的感知,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举例示范,边读边品,读出感情,读出意味。比如:课文最后一段“究竟不是地道家乡味啊。可是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学生如果读不好就不能理解这是作者在直抒胸臆表达思乡之情。所以要引导学生反复读,让他们读出其中的失落无奈和无法排解的惆怅,这样就能通过这个句子理解本文的主旨所在。

  【说教法】

  学生的朗读能力普遍不高,本文意蕴丰富,而笔调素淡,不用心朗读体味,其中情味是品味不出来的,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细细读、反复读,在读中品,在品中读,读出情感,读出意味。在品的过程中教师可先做示范,这个示范要细、要具体、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在他们的水平上有所提高。比如,在品味语言时教师举例:“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我的品析:“一马当先,不请自到”写出了“我”对喝春酒的急切与热情;“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比喻奇特形象,蜜蜂小小的,很可爱,很像当时的“我”,同时这句话和后面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体现了乡邻们的淳朴与盛情,短短的几句话,馋嘴的、可爱的“我”跃然纸上,形神毕肖,而淳朴的乡情正像“我”这个形象的背景气氛,氤氲开来。

语文初二下册教案4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内含丰富的哲理。

  2、理解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像,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笔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炽热(chi4)祷词(dao3)执拗(niu4)俊俏(qiao4)

  衷情(zhong1)馈赠(kui4)憔悴(cui4)真谛(di4)

  夫穹(qiong2)璀璨(cui3can4)镶嵌(xiang1qian4)

  翱翔(ao2)丧吁短叹(xu1)千山万壑(he4)

  2、解释下列词语。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馈赠:赠送(礼品)。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酷肖:酷似。

  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二、导入

  诗人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笔下,浪和雨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

  作者简介:

  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选自《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

  三、朗读课文

  要求读出感情和节奏,初步体会两首诗表现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浪之歌》。

  1、朗读课文,学生在散文诗旁用旁批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短评。

  如《浪之歌》开头写浪花对海岸的深情,浪花的性格是活泼的,她像一个纯情的姑娘日日夜夜嬉戏在海岸身边……

  学生讨论、交流。

  2、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加以评析。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理解海浪的形象。

  明确: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

  (二)学习《雨之歌》。

  1、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加以评析。

  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

  2、理解文章丰富的内蕴。

  明确:风情雨态是难以描摹的,更何况所写的并非是在特定情景中的某一场雨。作者在短短的篇幅中描绘了种种的雨:轻轻洒下的,如金线泻地,珍珠抛落;伴同雷电而来的,瓢泼而下,疗救饥渴的大地;叮咚作响的,轻叩着人们的心扉。

  作者借助丰富的想像,艺术地描绘了“雨”的生活,借写雨来赞颂人类七情之中最美好的感情——爱,并借以袒露诗人自我仁爱博大的襟怀,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作者是在写雨的精魂,精魂离不了形体,从形体描摹入手,从与各种各样外物的关系中展开,不求工巧,而求离形得魂,从一枝一叶中让人想见全貌。如第四节写雨在云彩和田野间传信,天低云暗,雨丝绵绵,似乎把云彩与田野连结起来了,雨霁风止,云淡了,龟裂的土地平复了,确实如“这位干渴难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病,我去医治。”“雨”是旷达的,对于自己的放逐,虽然有过泪,但它明白。“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对“死”的淡然态度,把“死亡”看成是必然到来的结局,因此甘于牺牲自己,造福万物。

  五、口头仿写训练

  朗读《浪之歌》第五节“曾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

  要求运用“曾有多少次,当……时,我……;曾有多少次,当……时,我……;曾有多少次,我……”句式来说一段话。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话要有一个中心,前后句连贯,衔接自然。

  六、拓展阅读

  教师向学生推荐纪伯伦《组歌》中其他三首:《美之歌》《幸福之歌》《花之歌》,要求学生用旁批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短评,并摘抄散文诗中的佳句。以下是《花之歌》原文: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去,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比的独眼向我凝视。

  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会。

  七、小结

  纪伯伦《组歌》与一般哲理诗一样,也采用拟人化手法,但又与一般哲理诗不同,它不以得出某种哲理为目标,而是最终形成一个有丰富感性内容的,难以被抽象为简单道理的形象。在《浪之歌》里,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在《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

  八、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教学反思

  《组歌》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佳作,作者纪伯伦。因为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作者是以热烈的爱情作喻,对中学生来说比较敏感。所以,我最初对这篇文章的处理原则是:朗读为主,稍作点拨,点到为止。把教学重心放在第一篇《浪之歌》上。的语言清丽流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作者在抒情的同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在以《浪之歌》为代表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预想体现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尽全力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主宰课堂的主人。但最大的感受还是感觉设计课的时候想达到的效果和真正通过上课达到的效果的差距比较大。分析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自己对学生预习情况的了解不够充分,另一个原因自己对各个教学环节把握不够熟悉,对诗作词语的推敲不够到位等,没有足够的经验应对学生发散性的问题回答。

  《浪之歌》是纪伯伦先生具有代表性的散文诗,我却忽略了最重要的问题——对诗歌意象的重点讲解。预设问题时,也没能本着循序渐进的手法,让学生一步步领悟出“浪”的形象。在通读几遍课文后,考虑课堂时间分配问题,就匆匆设下问题,让学生自己总结“浪”的代表形象,问题的难度比较大,却没考虑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行文用句方面有何不理解的地方。

  现在想想,将教学的环节相对调,让学生们在美读中品味情感,领悟意象,效果应该会比这节课好很多。反复地美读课文,学生们会逐步体会出,作者笔下的事物,都蕴含着深刻的情感。这样就能感受到“浪”的一个博爱形象,一个奉献形象,一个世界万事万物的守护者的形象。更能深知作者是一个有着大爱的人,如此课文的主题便突显出来,情感自然就能不期而至。

语文初二下册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2. 理解文章于自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以合作探究及练习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民族深厚文化的热爱,从而感受文章的韵味和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理解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

  合作探究,深入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方法】 导入——阅读——品评——拓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刚刚过完端午节,在享受快乐之余,也深深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现在让我们看看江南的节日和我们有何不同。(板题)

  二、走近作者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

  三、合作探究

  1、文章开头介绍了端午节的哪些习俗?作用是什么?

  2. 家乡的鸭蛋到底好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以“这是 的鸭蛋,因为 (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为句式说一段话。

  示例:

  这是与众不同的鸭蛋,因为“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质细而油多 居然让人如此让人垂涎欲滴。

  色彩鲜艳 蛋壳是淡青色的,蛋白是白色的,蛋黄是红色的。

  小结:家乡的鸭蛋是与众不同的,声名远播的,历史悠久的,吃法多样的,美味可口的,色彩鲜艳的……一提起家乡的鸭蛋,作者就用那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诉说内心的赞美和自豪。这种赞美,这种自豪都缘于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缘于那深深的故乡情结吧。

  3、拟写广告词

  好的东西,应该让所有的人知道。请大家拟写一则广告词来向外界推荐。

  示例:“天上月亮太阳,高邮鸭蛋双黄”,请你选择一样家乡的名有特产为它拟写一则广告。

  四、布置作业

  用你的笔,把你家乡的风俗文化赞扬一番,写出自豪感,语言生动传神,有文化气息。

语文初二下册教案6

  学习目标

  1、掌握阅读游记的方法。

  2、赏所见,品读语言体会黄河刚柔并济之美。

  3、悟所感,体会黄河的伟大之处。

  一、导入

  由《望庐山瀑布》引出学习游记的三个要素:所至、所见、所感。

  把握了所至、所见、所感,也就把握了阅读游记的方法。而我们今天就通过这三个方面来学习《壶口瀑布》这篇游记。

  二、新授

  环节一理游踪(所至)

  通过预习我们可以把握,作者一共去了(两次)壶口瀑布,分别是(雨季和枯水季)。而枯水季的视角较之雨季更为独到,谁可以说一说作者采用了怎样的观察角度,看到了哪些景物呢?

  《壶口瀑布》立足于河心,不断变换视角,这也是游记的游踪之一,即定点观景。而抓住方位变换和视角转换的词句,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把握游踪。

  环节二赏所见

  1、请大家小组合作,循着游踪,说一说你发现了壶口瀑布怎样的特点?从哪些语句品读出来的?并进行圈点批注。

  明确:①老师示例:“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在这里,刘老师最喜欢这一系列的动词,一个字的挤、撞从横向上写出了黄河水量之宏大,四字词推推搡搡、前呼后拥则从纵向上写出了黄河水流之湍急,而随着句式逐渐变长,文章的节奏并没有减缓而是愈发的紧张。河道上排排黄河水在这排山倒海、争先恐后涌来的磅礴气势下碎成了堆堆白雪。戛然而止,让人不禁为这份气势折服!好一个雄浑壮阔的黄河!好一个雄浑壮阔的壶口瀑布!

  ②学生自主分析:

  示例一:“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五个“跌”,这里不仅从高处急速下落,而且还多次地急速下落,三跌四跌,无法反抗,只能晕头转向地碎成点,碎成雾。隆隆而来的浩瀚黄河水最后竟被跌碎成了雾。这壶口瀑布该是如何的险峻啊!

  示例二:“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比喻修辞和否定句,强调突出了壶口瀑布凝重猛烈、汹涌澎湃的特点。为什么不能是飞毯而必须是钢板?他们有什么不同?飞毯柔软而钢板强硬,尤其是刚出轧经过淬炼的钢板,更能展现凝重猛烈的特点。

  示例三“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静”态的巨石蕴含着河水“动”的力量,“切、剁”这样夸张强硬的词竟是与石头相比更为柔和的水所发出的动作,体现出壶口瀑布柔中带刚的特点。

  环节三悟所感

  梁衡先生曾说:“大凡看景只看人为的热闹,是初级;抛开人的热闹看自然之景,是中级;又能抛开浮在自然景上的迷眼繁花而看出个味和理来,这才是高级。”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作者的味和理。

  请略读4—6自然段,说一说你在文中读到了怎样的情感与思考?(请勾画出抒情议论性的语句)(3分钟)

  明确:“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她可以是一条河;她可以是一个人;她可以是一种精神……

  黄河西出昆仑,源远流长。壶口瀑布更以它气吞山河之势,声绝九霄之壮著称于世。如果说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魂,那壶口就是黄河精魂的集中体现。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壶口瀑布,通过所至、所见、所感三个角度,学会了品读游记的三种方法:

  抓方位变换词理游踪

  品描景语句赏所见

  抓抒情议论句悟所感

  世界那么大,我们都想去看看。但当我们的脚步还未来得及丈量这个世界之时,不妨多阅读游记,借着作者的妙笔,领略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

  四、作业

  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预习《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并试着与《壶口瀑布》进行比较。

  《壶口瀑布》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壶口瀑布》选段,完成题目。(14分)

  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旋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

  10、作者在枯水期观壶口瀑布的感受如何?又是怎样表现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作者为什么要在文中着力描摹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的壶口,又说它“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面的句子。(3分)

  “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纵观全文,文章绝大部分是围绕着水来写的,而选文第三自然段却写脚下的石头,请问这样写是何道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感受:雄伟、壮阔,既壮美又优美,刚柔并济。表现:上游的水势;龙槽的水势;河水的力量。

  11、作者写黄河并不仅仅将它作为黄河来写,更是赋予它情感,将它当作人来写。

  12、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黄河坚忍刚强、一往无前的气势。

  13、用石头来衬托水与命运抗争的意志力之坚强。

  《壶口瀑布》练习题

  一、语言运用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驰骋推推搡搡震耳欲聋奋力抗争

  B、旋涡如丝如楼挟而不服汩汩如泉

  C、雾霭怒不可遏窟窟窍窍搏大宽厚

  D、番身钢板出轧浪沫横谥潺潺成溪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

  B、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

  C、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

  D、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培训以后,他思路开阔,大不同于往,真当另眼相看。

  B、美国对别国的人权问题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而对本国侵犯人权的行为却讳莫如深。

  C、目前,我们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当其冲要解决产品质量问题。

  D、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这个贩黄窝点曾两次停业,待风声一过又东山再起。

  4、对以下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A、这首诗歌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B、第二句“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荡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

  C、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将诗中仅有的景物──水和月巧妙结合。

  D、此诗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

  5、把下列句子的中心事物“水”改成“落叶”为话题,仿写下列句子。

  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二、语段阅读

  ①黄河在这里由宽变窄,由高而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②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

  ③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

  ④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所看见。

  6、文章第一段中原有一句“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这句话,将它插入原文,正确的一处是()

  A、 ①处B。 ②处C。 ③处D。 ④处

  7、对下列句子的表达方法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1)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2)黄河在这里由宽变窄,由高而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3)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4)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A、说明描写记叙议论B、记叙抒情记叙议论

  C、记叙抒情抒情描写D、说明描写抒情议论

  8、作者为什么说壶口“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请谈谈你的看法。

  9、作者想通过描写壶口瀑布的壮美和柔美,表达怎样的心声呢?

  10、黄河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正像一个人经历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请谈谈我们中华民族哪些事例能体现出黄河的这种个性。

语文初二下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观点

  2、品味形象含蓄的语言

  3、学习面对错过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形象含蓄语句的理解

  一、导入

  1、当你为错过了太阳而哭泣时,那你必然也会错过月亮和星星。——泰戈尔

  2、文体:文艺性政论文,也称杂文,一般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感知

  1、指名朗读,根据思路梳理文章内容,可用原文的话概括

  2、提出问题(1-2):大小错过真不少

  分析问题:(3—6)人生为什么充满了许多错过:人生常态

  解决问题:(7-15)怎样看待错过:习惯、品味

  三、品读感悟

  1、提出错过,文章举了生活中的哪两件事?

  2、模仿“从……到……”句式说说你生活中的错过

  3、对于这一人生常态,作者用一句耐人寻味的句子总结,品味:

  “没错过……”理解“经纬线”“斑斓多味”

  4、错过是一种失去,如果你很好地对待,那么这个失会转化为得,怎样看待错过会使失化为得呢?

  5、面对错过,人们也会有消极的反应,你认为生活中哪些思想言行是面对错过的消极反应,作者怎么认为:、没有意识到错过——灵魂颟顸,、意识到了没有行动——错过即过错

  采用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6、是否可以坦然面对所有的错过,错过的都不要紧?

  最关键最美好的不能错过

  7、体味: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比喻:美景奇景比喻人生过程中的许许多多机遇,预定的车站比喻关键的机会,关键的转折点

  三、总结

  1、用简要的话补全下列文字

  大小错过真不少,不要为此空烦恼。

  因为得失本一家,错过就是真生活。

  有的机遇会再现,要化错过为掌握。

  (有的错过不再来,要细咀嚼这苦果。)

  人生错过无限多,要能习惯与品味。

  小的错过不要紧(只要大站不错过)

  2、论证方法:讲道理,对比论证

  四、拓展延伸

  1、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但本文却是雄辩胜于事实。我们就来“让事实说话。根据文章内容的理解,阐述你的看法

  补充:

  (1)苏轼的一生都充满着传奇的色彩。在他人生最得意之时,一不小心,他就错过了最美好的仕途生活,走进了人生的低谷,然而,他却没有选择放弃,放弃心中的信念,在一块巴掌大的天地中人生点滴况味,终于在山与水之间发现,原来平淡才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味道。他看淡了,看开了,悟出了“归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更高的人生境界。

  (2)徐本禹,这个让所有国人湿润眼睛的年轻人,毅然离开繁华的城市,只身来到贫困的农村做义教,用自己娇嫩的肩膀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顶住了贫穷。用他的行动灼痛了我们的眼睛,他错过了繁华的都市,错过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然而,他没有错过心中那种神圣的季节,没有错过孩子的眼光。虽错过城市的风景,他却给山区带去了希望、光明。

  2、仿写

  梅花错过了与春天的温馨约会后,毅然选择在凛冽的寒风中开放,于是就有了在冰天雪地里一株灿然开放的梅花的孤高身影。导航灯错过了与白天的相聚时光,依然选择在黑夜中释放它的光芒,于是就有了在狂风暴雨的黑夜里蓦然出现的一方光亮。

  结语:错过,一切是过去,卢梭的《忏悔录》记录着一切错过,已记录着他迷惘中的醒悟。错过,一切是过去,顾炎武的《日知录》记录着一切的过错,已记录着他心灵的光彩。我们或许错过了流星划过时的许愿,或许错过了浪花打在礁石时的祝福,或许错过了聆听只说一遍的故事,但是一个人生只走一回,我们错过的一切是过去,这世上有无数流星。无数浪花,只要我们细细咀嚼错过,我们错过的不会是每一个。“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有思,善莫大焉。、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语文初二下册教案8

  

  2、 小结

  本文赞美了莲子无比坚韧的品行和惊人的生命力,肯定了莲子以其“苦心”为人类作出的贡献,勉励人们“苦心”争取工作和学习的成就

  3、 读《荷花飘香北海夜》

  第一部分(1——3段),描写雷雨后夏夜荷花的美。

  第二部分(4——6段),结实荷花的内在特点,呼唤新的荷花赞美诗。

  第三部分(7段),以猜度之笔,写静静地观赏荷花的青年男女正在构思一首关于荷花和明天的崭新的诗,表示青年一代有新的理想、抱负和情怀,反映了作者对新时代青年的喜爱和厚望。

  4、 读〈爱藕说〉

  本文叙说了玉藕的优秀品质和卓著功勋,抒发了对莲花之母——玉藕的赞美之情。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段),总写藕是“藏在泥水深处的诗题”

  第二部分(4——6段),写藕的众多优秀品性和卓著功勋。

  第三部分(7段),倾诉对作为“荷花的母亲”——玉藕的赞美之情,并引申开去,赞美“千千万万劳动妇女——伟大的含辛茹苦的母亲”

  四、 总结

  从选材的角度看,能够找出三文章的共同之处:从形态、功用、品质等角度来写,即绘形、说用、赞品质。进而辨析不同之处:〈莲〉简洁地描绘了莲子的外形及所居住的莲蓬情况,详细介绍了莲子的“苦心”之用,赞美莲子“无比坚韧的品性和惊人的生命力”;〈荷〉具体描绘了荷花之美丽,赞美胡话“不孤傲”、“”不娇贵、“也不妖艳”的气质,实际功用则是约略介绍;〈藕〉侧重从它“委身水下,不见日月,在浊泥污土的围困中生活”这一基本情况发开去,赞颂它的“贞洁操守”“”虚心“有节”“贫贱不屈”“柔中有刚”等特点,并介绍它的医药和营养功用。

  五、 布置作业

  1、 完成“思考和练习”

  2、 开拓题:

  根据课文的描写画出荷花、荷叶和藕。

语文初二下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包括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2、通过文本的阅读,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教学重点难点)

  3、掌握比喻、夸张、排比的修辞方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内容及过程】

  课时1

  一、导入新课。

  今天,让我们跟随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走进这位磨难中造就的伟人—列夫·托尔斯泰,探访他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介绍列夫·托尔斯泰。(你对托尔斯泰了解多少?)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的伟大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课文中还提到了另外一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伟大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米开朗琪罗,主要作品有浮雕《阶梯旁的圣母》、雕塑《大卫》、壁画《亚当与夏娃》等。

  课文中也提到了俄国一位的著名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主要作品有小说《白夜》、《罪与罚》、《白痴》、《卡拉玛佐夫兄弟》等。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听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给下列生字注音。

  髭(zī)髯(rán)鬈(quán)黝(yǒu)黑滞(zhì)留禁锢(gù)炙(zhì)热

  颔(hàn)首低眉锃(zèng)亮犀(xī)利广袤(mào)无垠尴尬(gāngà)

  2、解释下列词语。

  犀利:(武器、言语、目光等)锋利,锐利。器宇:气概,风度。

  禁锢:约束,限制。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或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滞留:停留不动。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3、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大体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本文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大体分为两个部分:(1-5)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6-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三、精读课文,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1、集体朗读第一部分(1-5),思考:作者从那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作者五个方面刻画了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须发、面部轮廓结构、面部特征、长相、拜访者的态度。)

  2、第1段主要写了什么?请你找出文中比喻和夸张的句子。

  (写列夫·托尔斯泰须发的特点。比喻和夸张铺排兼用:

  植被多于空地——喻“脸庞多毛”;皱似树皮——喻黝黑的脸膛;

  纠缠不清的树根——喻眉毛;泡沫——喻鬈发;

  像热带森林般浓密——须发;卷起的滔滔白浪——大胡子。

  作用:浓墨重彩的描绘,使人产生美的遐想。(比较插图)

  3、第2段的主要内容?托翁给人的印象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面部轮廓的总体特征:多毛,浓密的胡须(反复描写)。大量的排比:整个面部像粗制滥造的小屋;额头像树柴;皮肤像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给人的印象: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4、第3段重点写了什么?作者细致刻画乐面部特征,那么托翁美吗?

  (面部特征——重点写面容表情,毫无避讳地展示了托翁外貌丑陋的一面。)

  5、第4段突出托尔斯泰“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穿戴方面、职业方面、社会角色方面——意在表明托尔斯泰属于俄国普通大众。

  关键句: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揭示这一点,也就是揭示出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心路历程。)

  6、第5段的分析: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令拜访者感到失望。

  写心目中的托尔斯泰与亲眼所见托尔斯泰的巨大反差,描写了拜见时哪些方面?

  (身材特点、言行特征、待客的方式)

  四、布置作业:

  1、你觉得茨威格在对托尔斯泰的外貌刻画中,那些地方描写得最精彩?为什么?

  2、假如请你来对托尔斯泰进行刻画,面对他的图片(或者课文前的插图),你还会怎样描写?

语文初二下册教案10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

  3、培养初步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民俗导入:

  每年农历端午,我们都会划龙舟、吃粽子,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一风俗习惯吗?为了纪念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伟人掠影:

  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查找有关屈原和郭沫若的资料,并制作成课件进行展示,了解屈原和郭沫若。

  屈原(约前340~约前277)名平,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传为湖北秭归人。出身贵族,曾做左徒、三闾大夫,怀王时,主张联齐抗秦,选用贤能,但受贵族排挤不见用,遭靳尚等人毁谤,被放逐于北,于是作《离骚》表明忠贞之心;顷襄王时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谗言而流放至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自沉汩罗江而死。其忌日成为后人纪念他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重要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等,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大。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全诗共二千四百多字。是一首浪漫主义作品。比喻生动,语言瑰丽,夸张大胆,诗中融入大量的神话传说及历史人物故事,使诗篇波澜起伏,千变万化,雄伟奇观。屈原创造了骚体,即“楚辞”,为后世诗人的创作开辟了无限的空间。

  郭沫若,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他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

  (三)朗读感悟:

  1、根据课后“参考资料”了解戏剧基本剧情。

  2、播放《雷电颂》朗读:

  不同句子、不同语段所使用的语气、语调、语速,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点评论。

  3、你觉得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跟以往课文相比,这篇课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参考:激情澎湃,气势雄浑。全文都是屈原的内心独白。

  4、根据刚刚听到的录音,仔细揣摩语气、语调、语速,假设自己就是屈原,自由朗读全文。

  5、结合课文背景,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

  参考:第一部分(从“风!”……“烧毁了吧!”)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和向往。第二部分(从“把你这”到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教学反思

  《雷电颂》是郭沫若历史剧《屈原》中的一个片断,它既是主人公屈原的心灵独白,也是一首激情澎湃的抒情诗,文章通过对风雷电的呼唤表达了主人公对光明和渴望和对黑暗的憎恨。文中出现的一系列事物都有着象征意义,这是学习本文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在教学这篇文章之前,我虽然仔细地备过课,但总觉得知识点繁多,也没有把握能够讲好,似乎不管怎么备,心里也没底。到了课堂上,我抱着临场发挥的念头,期望着能在课堂上上出一点惊喜。

  第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介绍和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如戏剧的知识、作者情况和主人公屈原的相关信息(提前布置学生回去搜集),介绍完这些信息已经过去了半节课的时间。接下来,我给学生范读了课文,并尽量做到声情并茂,其实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我的脑海里反复在想下一步怎样做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课文读完后,我发现学生好象没有马上从课文的意境中回过神来,于是我停了片刻,没想到片刻之后学生竟然鼓起掌来,“老师,你读得太好了。”一个平时课堂上很活跃的男生喊道。这是我事先没有料到的,于是我抓住这一契机,说道“谢谢大家的夸奖,但是我读的好在哪里呢?”“语调、语气处理的好。”“太有感情了。”经大家这么一说,我问道“那你从我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感情?”学生举手人数众多,发言踊跃,有的说“一种强烈的愤怒”,有的说“对好的事物的追求”,并通过互相补充,归结为是对“光明的热烈追求和向往。”

  其实这就是这篇文章内容方面的重点,紧接着我们根据这两种感情将课文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并概括出了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结束这节课之前,照例有一个质疑问难的环节,我说“这节课同学们都表现得相当好,那么谁还有什么疑问吗?”这时一个平时并不爱发言的学生,起来问道“老师,文中对光明的渴望表现在哪里?”虽然象征这个知识点没有涉及,但从表面上来回答这个问题还是比较简单的,所以有的学生就回答说“因为文中反复在大声地呼唤风雷电,而风雷电代表的就是光明。”最后我总结说“这个同学提的'问题很有价值,也是我们下节课要解决的重点。”就这样一节本来没有多大把握的课,顺理成章地完成了重点,并自然过渡到了下一节课的内容。

  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不经意间的一个火花,就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前提必须是教师要充分地备好课,将教材的内容装到脑子里,只有这样才会在思维的火花闪现时及时抓住并有机地融会贯通。

语文初二下册教案11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抓住事物征展开想象,达到物我同化的境界,有力地抒发了战斗的激情。

  2、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

  重点难点:

  1、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思想感情,增强气势。

  2、品味语言,理解语言所包含的深意。

  教学方法:和谐教学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用具: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身心放松

  欣赏歌曲《昨夜星辰》。

  二、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我们以前学过《天上的街市》,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郭沫若的戏剧:《屈原》。一说起屈原,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个爱国人士,对他多少也有些了解。下面请一个学生来介绍一下这个人物。

  2、展示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及表现出的思想感情

  (2)欣赏文章的精彩段落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检查预习情况。

  2、介绍作者情况及时代背景

  3、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导学提纲”中的问题,然后回答。

  导学提纲:

  1、读了这段文字以后,你认为屈原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感情是怎样的?

  2、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3、根据文章的感情脉络我们可以将文章划层次。

  4、赏析第一部分:用下列句式说话:

  屈原呼唤:;希望

  总结:在呼唤中表现屈原什么样的感情?

  5、赏析第二部分,用下列句式说话:

  屈原斥责:;因为

  四、精讲点拔,释疑解难

  结合学生自学和讨论结果,稍作点拔:

  2、呼唤与歌颂

  怒斥和愤懑

  3、根据文章的感情脉络我们可以将文章划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层(从“风!你咆哮吧!”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吧!”):

  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风雷电象征了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在“比铁还沉重”、“比铁还牢固”的黑暗、阴惨的现实面前,诗人充满了强烈愤懑,不得不忧虑祖国的前途命运。所以他热切地祈求咆哮的风、闪耀的电、爆炸的雷这些宇宙中的“伟大的艺人们”,以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把黑暗的世界“爆炸”“劈开”,从而创造一个“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世界,迎来“没有限制的自由”和灿烂炫目的“光明”。他把“电”这一宇宙的长剑化做自己“心中的长剑”。在奇丽的联想中,主体和客体,人和自然力合二为一,表达了对光明的热烈追求,显示了摧毁一切黑暗的愤激的情绪和斗争决心。

  第二层(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东皇太一”等众神象征了人世间昏庸腐朽暴戾的当权者和官僚统治集团。屈原斥责这些“土偶木梗”无德无能,欺民惑众,奸诈怯懦,高呼要把所有的神像连同一切罪恶的黑暗都“烧毁!烧毁!烧毁!”这是因为它们身居高位,没有什么“德能”,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它们“完全是一片假”,“只有晓得播弄人”,一句话,它们象征了现实中种种黑暗势力。这样,屈原变革现实的要求就由前面对自然力的祈求,发展到对人的力量的确信,表现了他无比高昂的战斗激情和彻底的斗争精神。

  4、赏析第一部分:用下列句式说话:

  屈原呼唤:;希望

  总结:表达了对光明的热烈追求,显示出摧毁一切黑暗的愤激的情绪和斗争

  决心。

  5、赏析第二部分,用下列句式说话:

  屈原斥责:;因为

  总结:屈原变革现实的要求就由前面的对自然的祈求,发展到对人的力量的确信,表现了他无比高昂的战斗激情和彻底的斗争精神。

  五、课堂小结,推荐作业

  1、课堂小结:

  你的收获是什么?

  2、推荐作业:

  (略)

  第二课时

  一、课前准备、身心放松

  欣赏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二、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内容,这节课我们来欣赏一下本课的艺术特色。

  2、展示学习目标

  (1)体会本文的艺术特色。

  (2)舞台说明的作用。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导学提纲”中的问题,然后回答。

  导学提纲:

  1体会本文的艺术特色。

  2、舞台说明的作用。

  四、精讲点拔,释疑解难

  结合学生自学和讨论结果,稍作点拔:

  1、本文的艺术特色:

  ①想像瑰丽奇特,闪耀着革命浪漫主义的光辉。

  这段独白想像奇特,气势恢宏,体现了革命浪漫主义的诗学风格。作者进行大胆的艺术虚构,展开神奇的想像,上天入地,呼风唤雷,运用夸张、象征等艺术手法,让屈原和宇宙间伟大的自然力急风、怒雷、闪电结合在一起,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借助他们的神力,使诗人具有了毁灭诸神、摧毁一切黑暗的力量。这样,就使历史中的屈原的形象显得更加神采飞扬,光辉夺目,全文雄浑壮阔,气势磅礴,洋溢着高昂的革命浪漫主义的激情。

  ②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作者难以言明的思想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被象征的本体)。象征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情感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而且化“抽象”为“具体”,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领会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理解作品深刻含义的关键。

  本文中一些物象的象征义:

  a.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b.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c.有形的长剑、无形的长剑:屈原《涉江》篇云“带长铗之陆离兮”。有形的长剑,是屈原被囚禁前的佩剑;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

  d.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类似英国作家笛福长篇小说《鲁滨逊飘流记》所描写的海中荒岛,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e.“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其中河伯有二义:其一是指河伯神像,其二是指在《九歌》中扮演河伯的一位演员。

  ③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增强语句的气势和情感色彩,达到了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以火一般的激情直接感染观众。

  学生运用句式说话:

  我认为本文中一句最精彩(或最富有激情、最感动人心)因为它运用了的修辞手法,作用是。

  经过师生的共同讨论,作出如下总结:

  本文通篇运用拟人、呼告的修辞方法。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等等,这些语句,热切地呼告和歌颂风、雷、电;而“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等语句,无比愤怒地斥责恶神。这样,就直接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其次,运用了反复、排比等方法,也增强了整个独白的抒情效果,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又具有诗的形式美,回环往复,荡气回肠,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5.关于《雷电颂》的舞台说明。

  舞台说明为舞台上的屈原的动作、形象外貌作了一个必要的交代,为读者理解下文的震天撼地的呼喊作了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的爱国者、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形象。他手足戴着刑具,颈上系有长链,“玄衣”、“披发”,但他大义凛然,伫立睥睨,目含怒火,坚贞不屈,满腔愤怒,即刻就要喷涌而出!

  此外,教师有必要向学生说明吟咏“雷电颂”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自然环境,以创造一个想像的场域,启发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个时间是在午夜已经过去,黎明尚未到来的时候。靳尚前来布置和催促郑詹尹立即执行南后毒死屈原、纵火焚尸的密令。地点是东皇太一庙正殿,神像林立,奇形怪状,阴森可怖,给人以威压的气势和令人窒息的气氛。

  自然景象是雷电交加,狂风大作,无边的黑夜在颤动,在撕裂,在爆炸。这个典型环境意味着现实世界给屈原的肉体和精神的严重伤害,又象征着光明与黑暗的搏斗

  五、课堂小结,推荐作业

  1、课堂小结:

  你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2、推荐作业:

  课外收集有关爱国人士的故事,及一些有关爱国的诗句。

  附板书:

  教学反思:

语文初二下册教案12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刻认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和提高人的语文素质。积极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意识。语文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了语文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思想水平、文化修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为培养适合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新人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的总要求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本册共有30篇课文,按主题合成七个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根据对课改精神的学习和对语文教学方向的把握,我们初步拟定了本学期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

  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在小学语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人文素质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四、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6人。学生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虽然优秀率有所差异,但存在的问题不容乐观:目前班级学生最大的特点是两极分化严重,而且’尾巴\’较大,大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难度的增加,加上现在根据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本学科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理解与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个别优秀的学生来说是如鱼得水,但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并非福音。

语文初二下册教案13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用真正的北京口语(京白)介绍回荡在京城胡同小巷中的叫卖声。

  2.结合课文介绍的北京吆喝声,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

  教学重点、难点

  1.生动幽默的语言。

  2.结构安排独特。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招徕(1ai2)铁铉(xuan4)囿于(you4)

  隔阂(he2)饽饽(bo1)秫秸(shu2jie1)

  商贩(fan4)吹嘘(xu1)吆喝(yao1·he)

  小钹(bo1)荸荠(bi2qi2)

  2.解释下列词语。

  招徕:招揽。

  饽饽:馒头或其他面食,也指用杂粮面制成的块状食物。

  秫秸:去掉穗的高粱秆。

  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合辙押韵:这里指押韵。

  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

  囿于:局限于;拘泥于。

  隔阂: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

  吹嘘: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

  吆喝: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二、导人

  如果时光倒流几十年,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但听一听萧乾的<吆喝>,依旧能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思。

  教师借助录音、录像等媒体播放一些街头叫卖的吆喝声,增加学生的听觉、视觉方面对“吆喝”的了解。

  作者简介:

  萧乾(1910~1999)原名萧丙乾,蒙古族。北京人。作家、记者、翻译家。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曾任《大公报》编辑、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大公报》驻英特派员。1946年回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人民中国》(英文)副总编辑,《文艺报》副总编辑、中央文史馆馆长。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围绕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在作者看来,北京小贩货郎的叫卖声简直就是一种“戏剧性”的艺术。作者介绍了从白天的叫卖声到夜晚的叫卖声,从卖吃食的、放留声机的,到乞讨的,还有富有四季特色的叫卖声等等,从中流露出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就是愉悦和怀想。

  (二)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

  全文共14自然段。可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3段),总写旧北京城街头商贩为招徕顾客而发出的种种音响。

  第二部分(第4至10段),具体从两个方面入手写“吆喝”: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

  第三部分(第11至14段),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

  学生朗读课文第1至3段。

  提问:文章开头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重点写什么内容?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文章开头在写法上可以说是采用“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方法。作品先将旧北京走街串巷的小贩为招徕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分作两种:“器乐”和“声乐”,然后重点写“声乐”——各种小贩那醉人的叫卖。

  写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突出了叫卖者的本事:他们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机应变。正因为叫卖者的这些种种特点,很自然地引出下文介绍的各种吆喝声。

  (二)学习第二部分。

  学生默读课文,这里从两个方面入手写“吆喝”,想想这两个层次如何划分?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第一层次(4~9),写从早到晚的吆喝声。

  第二层次(10),写一年四季的吆喝声。

  文章这里从两个方面写“吆喝”,作者按时间顺序展开,一天中按从早到晚,一年中按春夏秋冬,条理层次清晰。

  提问:

  作者写从早到晚的吆喝声,具体写了哪些叫卖声?重点又写了什么?‘

  学生阅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

  明确:

  作者从早写到晚。写早晨吆喝卖早点的:大米粥、油炸果的;和新鲜蔬菜的:卖青菜和卖花儿的。写白天卖日用百货和修理各种家具的,这就更热闹了。

  然而重点是写晚上。北京胡同的晚上好不热闹:卖夜宵的,唱话匣子的,用凄厉动人的叫喊讨饭的,真是应有尽有。这一层作者重在写出北京胡同里小贩的叫卖声持续时间之长,种类之多。

  五、小结

  主要理解北京胡同里小贩们在夜晚发出的各种吆喝,感受京城民俗风情。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招徕、隔阂、吆喝、吹嘘、随机应变、油嘴滑舌。

  二、继续学习课文

  (一)阅读文章第十自然段。思考:这一段结构有何特点?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本段的中心句“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本段的结构可以说是总分式。这一段写吆喝声按从春到冬的顺序展开。春天一到,万物复萌,小贩们走街串巷卖春鲜儿。夏天卖西瓜和雪花糕,秋天卖“喝了蜜的大柿子”。到了冬天,热乎乎的烤白薯和一串串糖葫芦,经小贩们一叫卖,也颇为诱人。

  (二)阅读课文第三部分。

  提问:这一部分所写内容与前文有何不同?试具体说说。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文章第三部分从叫卖作为一种口头广告的角度来写。这里写叫卖的文化内涵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有的叫卖说明商品制作的工艺过程。如:“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其二,有的叫卖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如卖山楂的喊:“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来的紫红色的果子。其三,叫卖的语言十分丰富,极富表现力。有的善用比喻,如“栗子味儿的白薯”、“萝卜赛过梨”等;有的合辙押韵,颇为动听,如“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

  文章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使读者对吆喝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

  三、品味语言.

  提问: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来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出几例,仔细读一读,体会其中的意味。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介绍夜晚的吆喝,如“馄饨喂——开锅!”“剃头的挑子,一头热”“硬面——饽饽”。

  介绍夜里乞丐的叫声,如“行妤的——老爷——太(哎)太”“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

  介绍吆喝作为一种口头广告,举例如“卤煮喂,炸豆腐哟”“葫芦儿——冰塔儿”,“冰棍儿——三分嘞”等等。

  这些对吆喝的描写,极富特色,从这些“戏剧性”的艺术中,读者聆

  听到那些奇妙无比、特色鲜明的“声乐艺术”,欣赏到富有京城特色的民俗风情。

  四、探究活动

  1.让有特长的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叫卖声,学生从中体验吆喝的民俗内涵。

  2.吆喝其实是一种广告,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类广告在逐渐消失。但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应该注意抢救。你不妨把家乡的吆喝,或者类似吆喝的口头文化遗产记录下来,为抢救工作做点贡献。

  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所熟悉的吆喝,谈自己的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

  五、小结

  本文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让人不由自主地品味到生活中蕴涵的浓郁的情趣。此外,文章在结构的安排上也颇有独到之处。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语文初二下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训练学生的口译能力。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训练学生分析理解文章,概括中心的能力。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法、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价值观观念,争做“千里马”。

  学情分析:

  文章可读性强,学生不仅爱读,而且易于成诵,教师要仔细而认真地指导学生诵读,而内容不易过深,考虑学生在现阶段的生活阅历和接受能力,以粗知大意为准。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及文体,通译全文,掌握重点字词句翻译;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重点:通译全文,掌握重点字词句翻译;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难点:通译全文,掌握重点字词句翻译;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录音机

  教学资源:搜集的“伯乐相马”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以伯乐相马导入。同学们知道“伯乐相马”的故事吗?(教师简单讲故事)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

  2.作者介绍。古往今来写马的文章中,以韩愈的《马说》最为著名。

  韩愈:字退之,南阳(现在河南南阳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韩氏先人原是昌黎(今属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他多次被贬官降职,很受压抑。他的散文创作实践也体现了这种精神。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

  3.文体介绍:“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当它发表议论时,非常重视文辞的力量,常逞其千回百折之力,极尽嘻笑怒骂之能事,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我们学习《马说》,要掌握这种文体的特点,着重体会其语言的力量。“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从字面上可以解为“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本文是作者《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

  二、教师范读课文:

  1学生听,注音,教师订正(见课下注释)。(学生听录音)

  2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停顿的两处地方:

  马/之千里者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三、学生初读,领会课文内容。

  四、疏通文意:

  1、学生四人小组按课下注释尝试翻译,遇到问题就提出来,先看有没有程度较高的同学能帮助解决,若没有,提交全班解决。

  2、处理完字词后,给两分钟时间重新梳理课文。然后翻译。

  翻译采用分组“开火车”的方式,比如第一组,一人翻译一短句,负责第一段;二组,负责第二段;三组负责第三段。以达到比较大的活动面积。

  可能遇到的字词障碍:

  马之千里者(马中能日行千里的,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是马也(是,这也,表判断)

  才美(才华和美好的素质)

  鸣之(之,语助词,延长音节同《狼》久之)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其……其……,是……还是……,表反问语气)

  ⑷ 文中那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⑸ 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

  ⑹ 本段中通过那些语言来体现饲马者的浅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⑺ 本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

  2、学生交流讨论结果,教师从旁指导。

  3、在此基础上,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语气、重音、停顿和速度得当。

  同桌间互相听读;指名学生朗读;全班学生齐读。

  五、反思学习,品味意境

  1、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无限痛惜;愤怒谴责;深刻嘲讽。

  2、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比喻人才。

  3、揭示“托物寓意”的写法。

  本文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这种写法赋所托之物以某种象征意义,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就以千里马喻贤才,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类似的文章我们还学过《在山的那边》、《行道树》等。这种写法的显著特点是寓深刻的道理于具体的形象之中,曲折、深沉、储蓄,能激发人们的想像。

  4、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六、迁移创新

  造成韩愈一代人怀才不遇的原因是因为统治者的愚昧无知,那么在春光明媚的新世纪,你觉得社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怎样做才能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板书设计】

  伯乐不常有不以千里称也(无限痛惜)

  食马者无知安求其能千里也(愤怒谴责)

  天下无马其真不知马也(深刻嘲讽)

  【教后反思】

  补充背景材料进行感悟。《马说》一文是作者韩愈借千里马被埋没、被摧残的不幸遭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之情。因此有关于文章及作者的写作背景尤为重要:《马说》大约写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

  鉴于此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中,我布置了一项内容:结合历史知识,借助手中的资料,搜集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感知文章内容。

语文初二下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1. 整理归纳出作者列举的几大案件,明确作者写作意图。

  2. 品味报告文学散文化的语言,体会作者隐含于文字中的悲愤之情。激发民族义愤,激励

  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整理归纳作者列举的几大案件,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隐含于文字中的悲愤之情。

  教学过程:

  一、由题目导入

  提问1:课题中有“屠杀”两字,通读全文,从文章内容上给“屠杀”下个定义。

  提问2:“屠杀”可解释为“大批大批地残杀”,为什么在“屠杀”前要再加上个“大”字?

  二、细读文章,归纳“大屠杀”案件

  1.(列表)归纳“大屠杀”案件。

  2.明确:“大”说明南京大屠杀人数之多,屠杀的残忍度之烈。日本军国主义残杀中国人民不分对象,尼姑、平民、军人甚至妇女儿童。说明他们以杀人为目的,想要亡我中国。

  三、感悟文章议论部分,明确作者写作目的

  1、思考:日本在中国实行屠杀政策并非始于1937年,东北三省、上海、河北、南昌都在37年前发生过类似的屠杀事件,作者为什么要选南京大屠杀作为这篇报告文学的题材呢?

  2.、带着这个问题散读课文第三部分。(重点品读“作为历史的回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等句)

  明确:国土如此之小的日本野心极大,妄图将中国灭亡,“南京”是中国当时的首都,显然日本军国主义是要“杀一儆百”,其野蛮和残暴程度可见一斑。

  3、思考:日本军国主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野心来吞并中国,中国人民为什么会遭受这样的灾难?

  明确:因为当时中国太落后了,综合国力不强,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要增强国力。——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四、感悟作者隐于文字背后的情感

  提问:最后一部分作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爱憎之情溢于言表,一篇好文章通常作者都会将自己的情感隐藏于文字中,比如“风景秀丽的燕子矶”这句,作者为什么要在叙述“燕子矶大屠杀”加上这句话呢?

  明确:1、美丽的地方却成了屠宰场,形成强烈的对比,作者这样安排是为了突出日军的残暴,中国人民的无辜。

  2、如今的燕子矶依然秀丽,但它却时刻提醒着人们不应该忘记在这片土地上曾有过的血腥屠杀,亡灵们的哀号,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段耻辱的历史,更不要让这段悲剧再一次重演。

  五、回家作业

  类似“风景秀丽的燕子矶”这样将作者情感隐于文字中的句子在文中还有很多,回家后

  找出一两句,说说它们分别隐含了作者什么思想,有什么作用?

  感悟如下:

  每次聆听陈老师的教诲总会有茅塞顿开之感,今天也是如此。当我整理完陈老师口诉的自己上过的《南京大屠杀》的教案后,再对比自己的教案我又有了新的发现与启迪:

  1、语文老师要使出浑身解数将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拉回课堂。

  要做到这一点并非如说的那样轻松。就那我今天上的这堂课来说吧!原本我选择这篇

  自读课文就是因为它能激发起同学们的民族义愤,能使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有些感染力。没想到一节课下来还是因为多种因素而没能实现原定的目标。虽然我试图用老师范读来增加感染力,带动全班的氛围,但是同学们却一如既往地“我自岿然不动”,搞得我挺被动的。

  其中当然有客观的因素诸如时间上少了10分钟,学生们在第一节课上通常都有点没睡醒等等。但究其主观原因我认为还是由于我的课没有备好:主要是我忽略了对于“南京大屠杀”这一知识同学们是“已知”的这个问题,在“已知”的情况下就应该试图给他们一些“新知”,一些新的情感体验,而并不仅仅等同于以往的爱国主义教育。

  正如陈老师说的那样,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其他学科教会学生从“无知”到“有

  知”,而语文是母语,是自小就在不断训练不断“明白”的一门“基础学科”。所以语文学科要把同学们的兴趣停留在课堂,还是要努力让同学们在课堂上习得“新知”、获得“新”的情感体验。

  2、 教师首先要熟悉文本,要经过一番专研琢磨,这样才能备好一堂有“效率”的课。

  今天我的这节课无疑是在做一次无效的劳动,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仅仅关注如何将报告文学的三个特征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不是让他们在体验感悟中获得这三个概念。其二,指导学生圈画有关表现日军残暴,人民无辜的语句过繁、过细。

  基于以上两点,我反思我的这节课没有带给学生们新的知识,而只是在做重复劳动。这不符合二期课改“长文短教”的精神。

  正如陈老师说的那样,对于初三年级,语文老师应该关注知识的整合而不是将知识机械地重复。我想这句话对于我们初三接下去的复习课是有指导意义的。

  再次对比两份教案不难发现,陈老师在多年研读教材,教材已烂熟于心的前提之下依然不断地在求新求变。在陈老师的教案中对课题“南京大屠杀”有了一番新的诠释,并分别以“给‘屠杀’下定义”,“为什么在‘屠杀’前加个‘大’字”,以及“作者为什么要选‘南京大屠杀’作为自己的这篇报告文学的题材”这三个问题串联起了三大环节,构思巧妙。而最后“感悟作者隐于文字中的情感”这一环节更能培养初三学生深层次地感悟作者的情感的能力,让他们的情感体验更上一个台阶。

  3、 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要规范,要有感染力,更要注意精练。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能言善辩的人,但真正要做到说话得体又精炼,而且还能思路明

  晰可不是件容易办到的事。就拿我今天的课来说,事后在评课过程中前辈们为我指出了不少不规范的课堂用语,比如在提到日本军国主义时因为紧张的缘故我说成了“日本人”等等。

  当然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训练出来的,但是我会牢记教研员李老师的提点:努力先从“每堂课提问不超过六个问题”开始尝试,循序渐进地规范并完善自己教学的语言。

【语文初二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初二下册教案11-04

初二语文下册说课稿02-21

初二语文下册课件03-26

初二下册语文春酒教案05-01

初二语文下册金岳霖先生教案设计05-01

初二下册语文《石榴》教案02-15

语文版初二下册语文《背影》教案03-30

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吆喝》教案03-06

苏教版初二下册语文《口技》教案03-06

苏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海燕》教案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