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致空气》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致空气》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致空气》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把握诗的内容,理解诗的主题及象征写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熟读此文的基础上,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诗歌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诗中最精华的思想和精美的形式来熏陶感染学生,感悟真情、理想、希望和人生。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诗的象征意义。
2、难点:理解诗歌的象征写法和巧妙的构思。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朗读带、录音机、有关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资料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谜语导入:看不到,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世间万物离不了。(空气)同学们这么快就猜出来了,可见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一种物质,我们从不去在意它;而诗人则不然,他以敏锐的眼光抓住空气的特点,赋予了空气以新的象征意义,写了一首富有哲理的现代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致空气》。
二、课堂活动
(一)作者简介。
邵燕祥,1933年出生,195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歌唱北京城》。1955年出版《到远方去》,在当时的青年和诗歌爱好者中有广泛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出版诗集多种;1990年起主要从事随笔杂文写作,有组诗《五十弦》、《金谷园》发表。近年来时有新诗见诸报刊,总题《母语写作》。
(二)朗读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自读,教师作朗读指导。
3.学生在小组内朗读,同学互相评价。
4.教师指名配乐朗读。学生评价。
(三)第一次自学展示
1、内容:阅读全诗,整体感知。
诗歌不是随心所欲之物,它与其它文学作品一样,同样有着严谨的结构,试说说这首诗歌在结构上的特点?
2、方法:先教师作朗读指导, 然后学生自读,再让学生在小组内朗读,同学互相评价,以读促理解。
学生小组内合作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提升,教师引导、评价、更正、补充、小结。
1、学生明确:全诗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诗节,总括空气的特点;
第二节至第五诗节,从几个方面讴歌空气;
第六诗节,总结全诗。
2、预见性问题:
学生可能在在划分时出现起止不准确的情况,教师可从第一节,五节内容上提示,如两节相同内容“无所不在,踪迹难寻”。
(四)第二次自学展示
1、内容:
(1)第1节中“我”指谁,“你”指谁?为什么把“你”称做“我的……朋友”?
(2)第1节中诗人总括了空气的那些特点?
(3)请用一句话概括第2、3节的内容。
(4)你觉得第2节中那两个词用得最巧妙?为什么?
(5)2、3节中是紧扣空气的哪种属性来写的?
(6)4、5节中有哪些意象,你是怎样理解的?
2、方法:小组内先个人朗读,然后组内讨论。
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提升、教师引导、评价、更正、补充、小结。
学生明确:
(1)我是诗人自己,你是空气,诗歌以第二人称你开头,把空气当作我的朋友来称呼,奠定了全诗的叙述角度和抒情方式-述说和直抒胸臆。全诗就像诗人面对知心朋友在真诚述说。
(2) “质朴到透明”、“无所不在”又“踪迹难寻”。
(3)第2节在孤独和黑暗中,空气陪伴着我。第3节在我将要窒息时,空气给我生命。
(4)动词“沉”用最巧妙,两个“沉”字写出了黑暗之深,孤独之深,我被孤独和黑暗包围的绝望。
(5)空气给予人呼吸,给予人生命。 2、预见性问题:对第六小题中的“意象”一词学生可能不理解,
(6)第4节中除了空气还有“地牢”“海风”“森林草野的青气”。“地牢”象征险恶的,禁锢人的处境,“海风和青气”象征“关怀”“希望”“信念”“理想”等等。第5节除了“空气”主要还有“街头”“柳丝”“丁香”它们象征“自由”“幸福””美好地生活”等等。个人批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象征意义。
2、理解诗歌的象征写法和巧妙的构思。
教学过程
一、课堂活动
1、学生思考:
(1)第六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2)第六节内容是不是第1节简单的重复?为什么?(3)作者写这首诗就是为了赞美空气吗?为什么?(4)这首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用什么象征什么?
预见性问题:“象征”一词学生可能理解不透,教师可补充讲解。
2、教师引导、评价、更正、补充、小结
(1)内容上是对全诗的总结。因为再次强调踪迹难寻又无所不在所以与第1节遥相呼应,形成一种工稳的结构。
(2)不,它只是重申了第1节空气的特点“踪迹难寻又无所不在”。除此之外它还概括了空气与人的关系:“厮守身边却默无一语”。最后两句,诗人直接抒发了人类与空气永不分离的感慨。“永不分离,永不分离,到最后一息”,这既是诗人对空气的赞美,同时也是诗人真诚的希望。
(3)不是,借歌咏空气,赞美了人世间的真情。 五、本课小结 这是一首用
(4)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以人们司空见惯的,习焉不察的空气为歌颂对象。抓住空气的特点:“无所不在”又“踪迹难寻”;“厮守身边”又“默无一语”。在对空气这一须臾难离的自然现象的讴歌中,寄予了诗人对真情、真理、理想、信念的赞颂和呼唤。
二、问题研究
1、"你轻轻嘘着我的面颊,许我以湿咸的海风,森林草野的清气。"这句话仅仅是在写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海风味和草的味道吗?还暗示了其他的什么?
明确:除了写海风吹送来的清新气息,还可以理解为朋友或亲人给予我的无微不至的关心、鼓励和安慰。
2、"我还疑是布景和道具。"如何理解?
明确:主人公获得自由之后,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怀疑自己在看戏。
3、"这才是真的,真的春天的气息。"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这里的春天不仅是指自然界的春天,也指人生的春天,在人生的春天里,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三、拓展延伸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一首诗就是一部影片。请同学们从2-5小节中任选一节,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当时主人公所经历的情景。可适当地加入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
四、课堂小结
1、这是一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以人们司空见惯的空气为歌颂对象,寄寓了诗人对于友谊对于真情等的歌颂。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对信念、对希望的歌颂)
2、人们渴望真情,呼唤真情,在我们这个社会当中,真情是无处不在的。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请你谈一谈。オ
五、随堂练习
1、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朗读,谈谈喜欢的原因或感受。(学生只要谈得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和鼓励。)
2、教师提供一些词语,如:仙人掌、白杨、蜡烛、楼梯、太阳、月亮、向日葵等,让学生任选一个,赋予新的象征意义,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来歌颂友谊和真情。
板书设计:
致 空 气
邵燕祥
象征
空气--真情 友谊 希望 信念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致空气》教案2
教学目标:
1、感知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
2、理解诗歌象征手法的运用,了解其象征意义;
3、指导学生尝试多种朗读方法,体味诗歌情感;
4、背诵诗歌,积累语料。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象征手法的运用,较为准确地把握其象征意义;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透过具体意象来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体验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二、初读,把握诗歌内容。
学生速读诗歌,感知诗歌内容。
提问:
⑴从字面上来理解,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对空气的赞美)
⑵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空气?(因为空气给予我太多的帮助,给予我特别的关爱。)
⑶重点读解2~5诗节。
三、研读,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1、诗人在这首诗中,尽情讴歌了空气给予自己特别的关爱,这里的空气的意象无不染上诗人浓浓的主观色彩,因此这个意象已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物象,而是寄托了一种特别的味,这就是诗歌中所常有的一种手法,你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手法吗?(象征)
2、诗歌中所赞美的空气,你认为它象征什么?请从诗歌中找出具体的例证加以说明,如能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来谈更好。
(学生思考讨论后自由述说,教师适当点拨补充。)
3、学法迁移
阅读下面两首短诗,谈谈你的理解:
写给一只搪瓷碗
有了光洁的外表
就忘了曾经是土坏
有一天
你猛然一跳
摔在地上
与泥土融为一体
老马(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932年4月
四、指导朗读。
1、引导学生分别用高兴与感激、后悔与悲伤、向往与期盼的心情来朗读诗歌。
2、配乐背诵。
五、课堂小结。
《致空气》是一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诗人以人们司空见惯、习焉不察的空气为歌颂对象,在对空气的讴歌中,寄寓了诗人对于友谊、对于真情的赞颂。
六、布置课外作业。
1、熟练背诵全诗。
2、仿照《致空气》或《老马》写一首有象征意义的小诗。
板书:
致空气
邵燕祥
内容:对空气的赞美
象征
情感:对友谊、真情……的赞颂
(高兴与感激、后悔与悲伤、向往与期盼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致空气》教案】相关文章:
八年级语文《致空气》课文04-15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永久的悔》教案02-24
八年级下《致空气》导学案04-23
初二下册《致空气》教学设计范例04-15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教案12-19
邵燕祥诗歌《致空气》原文04-15
语文版四年级下册教案08-26
语文版小学八年级下册背影说课稿02-14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