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藤野先生获奖教案

时间:2022-10-17 09:49:55 八年级 我要投稿

藤野先生获奖教案(通用6篇)

  本课学习的重点是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方法以及用感情线索组织材料的方法。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藤野先生获奖教案,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

藤野先生获奖教案(通用6篇)

  藤野先生获奖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品析体现先生品质的关键语句,体会特殊时期难能可贵的真情;

  2、抓住重要事件和关键信息点,理解特定背景下藤野先生的“伟大”。

  【教学重点】

  知藤野其事,品先生其人

  【教学难点】

  理解藤野先生平凡中的“伟大”

  【教学思路】

  总体思想:走近一位恩师——感受一份深情——体味一段境遇——铭记一份感动

  一、感念恩师,引发回忆(3’)

  由鲁迅敬重的三位老师的话题导入,出示课文中37段中的句子: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

  在鲁迅先生笔下这位“最使我感激”的、伟大的老师是哪一位呢?其“伟大”从何体现的?引入课题。

  二、走近先生,评其印象(5’)

  人的第一印象最为深刻,20年来藤野先生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如昨。请同学们读一读有关文段,说说藤野先生留给作者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样的?

  生读6—9、38段,抓住藤野先生外貌、声调品析:不修边幅、生活俭朴。

  三、了解先生,感受人品(15’)

  从相识、相处到相离,藤野先生在鲁迅心中的形象逐渐高大起来。请细读课文,看作者选取了那几件事,体现了先生怎样的品格?

  读文字,品语言,说见解。以“读 ,我看到一个 的藤野先生”的句式来分析人物形象。

  ——添改讲义:一丝不苟,诲人不倦

  ——纠正解破图:严谨治学,循循善诱

  ——关心解剖实习:无微不至,真挚诚恳

  ——了解女人裹脚:善良,求实

  思考:关于藤野先生这些琐事,用“伟大”是否恰当?

  ——什么叫“伟大”?学生类比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老师,进一步探究鲁迅评价藤野先生“伟大”的原因。

  四、惜别先生,思其伟大(12’)

  作者是在怎样的特定背景中去写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或哪些细节)进一步凸显了藤野先生的“伟大”?

  跳读,抓关键信息,对照“我”当时的生存、精神困境与藤野先生对“我”的态度,;领略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和人性光辉。

  生讨论(同桌交流),师点拨指导。学生谈到即可,不展开探讨,例如学生可结合如下方面说(不一一详说,点到即可):

  ——清国留学生的现状

  ——在仙台的“优待”

  ——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

  重点引导学生品析“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

  弱国愚民:弃医从文(将先生与“我”,放在我的精神成长史来看!)

  人情的暖意→人性的光辉(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

  【师生带着感情再读37段:“但不知怎地,……”读文末最后几句话:“每当夜间疲倦……”】

  五、缅怀先生,抒写心语(5’)

  设想一:为藤野先生授予“中日友好奖”,写颁奖词

  (颁奖词示例):格桑德吉:悬崖边上的护梦人

  格桑德吉,女,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的一名教师。 2000年,格桑德吉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她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西藏。

  【颁奖词】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悬崖,门巴的女儿执意要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把知识一点点注入一个个乡村。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

  设想二(课外作业):夜深人静之时,面对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请把我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象,模仿作者口吻,给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心迹。

  藤野先生获奖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组织材料,学习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体会、理解文章含义丰富的语言,掌握文章叙事线索。

  3.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教学重点、难点:

  1.明确文章的线索,探讨文章的主题。

  2.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

  3.联系材料,领会作者弃医从文的情感因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让学生说说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并阐述理由。(有老师、

  父母、朋友、还有偶尔相识的陌生人)

  再让学生说说在成长中,哪件事最让你难忘?

  由学生的回答导入文章。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讲述了他与先生的交往。鲁迅先生怀念藤野先生的原因与我们刚才所讲的原因是不是一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课文。

  2.复习有关《朝花夕拾》的知识。让学生说出已经学过的两篇课文的名称。然后说说在《从》《阿》及《藤野先生》三者之间的先后顺序。

  顺序是《阿》《从》《藤野先生》,作品是按照作者成长的经历来排列的,《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散文集。

  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

  1.速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些事情?

  (2)文章重点写了发生在哪里的事情?此外还写了什么地方的事情?你能说出文章中的地点变化吗?

  2.明确:

  (1)文章以作者在日本仙台求学的经历为线索,写了作者在日本求学的一段经历,即写了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时藤野先生的关心,匿名信事件,幻灯片事件即离开仙台等一系列事情。

  (2)重点写了发生在仙台的事情,此外还写到了东经等地的事情。文章中的地点变化:东京——仙台——中国。

  三.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文章的叙事线索,以次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划分

  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3):在东京的所见及去仙台求医的缘由。

  第二部分(4-35):在仙台学医,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及弃医从文的经过。

  第三部分(36-38):回国后对藤野先生的思念。

  四.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朗读课文前三段,体会鲁迅文笔特点。

  2.讨论交流:

  (1)这部分文字所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2)作者对所描写的对象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你能够通过具体的语句来分析吗?

  明确:

  所描写的对象是“清国留学生”速成班的其他成员。对他们是一种厌恶之情,这是从他们逛公园,赏樱花,梳辫子,学跳舞等事情中可以看出。这也许也是鲁迅为什么要离开繁华的东京的原因所在。

  (3)一些段落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明确:

  比喻、反语的巧妙使用,使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而又不失力度。文章中这样描写“清国留学生”:“但花下……实在标致极了”

  这段文字在准确地形容与细致的描写的基础上,作者还把“清国留学生”的精神风貌刻画出来了,本来是担当着救国重任的留学生,到东京之后,则不思进取,反而追逐时髦,将头发弄得油光可鉴,尤其可悲的是,始终不忘记那条象征落后和耻辱的大辫子,反而将其弄得十分醒目,令人恶心。文章用比喻和反语夸张,将讽刺之情巧妙地流露在字里行间。

  藤野先生获奖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把握文章的线索。

  通过教师讲授和小组合作,学生可较为熟练地进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

  结合创作时代背景,学生可深刻体会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教师讲授和小组合作,学生可较为熟练地进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本文的线索,学生可深刻体会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学生说说自己遇到的最难忘的老师,并说说原因,互动两轮,顺势引题。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教师提问,学生独立思考,回顾:散文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是对零散的散文语言材料加以整合,加工,使之更加有序,情感或观点更加鲜明的语言组织方式。)

  朗读全文,独立思考,本文详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

  (明确:改讲义、匿名信事件、观看教学影片、送别)

  同桌讨论,与藤野先生相关的是哪几件?另外两件如何归类?

  (明确:改讲义、送别是叙述作者与藤野先生间的互动,次两件是照应了标题《藤野先生》,是文章的明线;匿名信事件、观看教学影片是与作者的爱国情感相关,属于暗线。)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读

  通读全文,学生独立思考:关于藤野先生,本文写了几件事?几件详写?几件略写?

  (明确:详写的有改讲义和送别;略写的有被当做扒手、询问裹小脚、担心作者不参加解剖课。)

  同桌讨论,改讲义这件事体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

  (明确:A。作为学者,治学严谨;作为教师,认真负责B。尊重他人,没有民族间的偏见。)

  小组合作,探讨一下其它几件事体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

  (明确:送别——没有民族间的偏见;询问裹小脚——治学严谨,对自己专业领域里的知识盲点非常感兴趣;担心作者不参加解剖课——作为教师,认真负责;尊重他人的信仰,没有民族偏见;被当做扒手——不拘小节。)

  独立思考: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中不拘小节,工作中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人格上非常尊重他人,没有民族偏见的教师。)

  (四)小组讨论,拓展延伸

  小组讨论,本文提现了作者怎样的爱国思想?

  (明确:体现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心路历程,展现了鲁迅先生对祖国深沉的热爱之情,以及设身处地思考如何唤醒中国人麻木思维的深切的社会责任感。)

  (五)回顾全文,小结作业

  小结:结合板书请学生集体简述本文说明的内容,结束课文。

  作业:对比阅读本文与《阿长与山海经》,分析一下从人物描写的方法上看二者有何异同,从所反映的中心思想上看,二者有何异同。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

  若想深刻了解本文内涵,把握本文情感,须对鲁迅先生个人生平以及时代背景有一定地了解,在这个问题地处理上,可以预先留下预习任务,让学生先对此进行材料收集和分享,在导入环节讨论。

  藤野先生获奖教案 篇4

  教材简析:

  《藤野先生》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一直是中学语文的经典篇目写于1926年,文章主要回忆了藤野先生对自己的亲切关怀和严格教诲,赞扬了他正直热忱、严谨治学和毫无民族偏见的博大胸怀,抒发了自己的深深怀念之情,并追述自己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历程,表达了不忘恩师教导,认真做人的决心

  学情分析:

  1、由于作者所写的人和事与现在相隔的年代较远,学生缺少对本文相关背景知识的了解

  2、对本文关键性的语句深层含义和蕴含的情感体会不深

  3、一时难体会文中所写的几类人的作用以及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认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和副词的准确运用

  2、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理解本文所描写的几类人的对比作用

  3)理解特殊背景刻画人物的作用

  3、情感目标

  1)感受藤野先生正直热忱、严谨治学和毫无民族偏见的博大胸怀,以及作者的深深怀念之情

  2)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原因,学习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1、重点: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难点: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

  教学课时:

  3课时

  课前预习:

  1)回忆自己以前非常敬佩的一个老师是谁,想想原因

  2)学生预习课文,并了解作者对寿境吾先生和对藤野先生的不同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任务:自学生字词,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学习活动: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在人生成长的路上肯定会遇到过很受你敬佩的老师,是谁呢?你为什么难以忘怀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藤野先生》

  二、走近作品

  1、简介作者

  说说你所了解的鲁迅先生

  2、简介藤野先生

  作者也有一位最为敬佩的老师,令他一生都难以忘怀,那就是藤野先生屏幕显示:在我所认为的教师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便是藤野先生

  2、简介文章写作年代和故事背景

  A、写作年代

  B、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

  三、走进作品,感知内容

  1、检查预习

  A、读准

  杀戮华裔溺爱深恶痛绝深谙诘责匿名油光可鉴抑扬顿挫

  出言不逊杳无音讯驿站绯红瞥见畸形

  B、读顺

  标致掌故精通时事的人模胡落第爱国青年

  2、整体感知

  A、听录音,感知文章思路

  提示:找出文章中表示地点转换的句子,注意总结作者在各个地点分别写了什么事情

  B、请列出本文的结构图

  明确:本文是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我”与藤野先生,相识、相知、相别、怀念的顺序来写的

  C、 小结思想内容

  明确:四个典型事例两条线索两种真挚感情一次思想转变

  四、作业

  假若《藤野先生》刚在报社发表时,限于篇幅,报社要求作者在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不变的前提下,缩写成800字记叙文,请你帮作者进行缩写

  第二课时

  学习任务:精读直接描写藤野先生的有关片段,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初步感受藤野先生在作者心中的伟大形象

  学习活动:

  一、检查作业

  请同学们每个小组推选出一篇缩写成800字的记叙文朗读、总结出缩写后的主要内容屏幕显示:初步印象典型事例

  二、品析人物形象,初感“伟大”

  1、引出“伟大”——具体了解藤野先生在作者心目中的位置

  (屏显藤野先生图片)藤野先生,是鲁迅青年时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老师,二十多年后的中年鲁迅是怎样评价他的呢?(屏显第37段并齐读: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针对这段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鲁迅先生?什么是“伟大”?(超出寻常,令人钦佩敬仰的)是啊,一个普通的医学教授,仅仅两年的师生情谊,况且鲁迅后来也弃医从文,二十多年后为什么说在“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呢?(板书:伟大?)

  2、初感“伟大”——从一个普通学生角度感受藤野先生的伟大先生形象

  1)过渡:同学们通过课后的缩写练习都知道,有关直接描写藤野先生的片段,即“初步印象”和“典型事例”等内容是必须要留下来的

  2)思考:那请大家在阅读这些内容(及6——23段),能否结合具体词句谈谈:初次见面时作者认为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先生?在与藤野先生交往的两年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你又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藤野先生?

  3)互动:

  ①第一节课:工作中规中矩,生活不拘小节

  诵读:让学生模仿“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自我介绍:“我就是叫做藤野严九郎的……”

  ②添改讲义:诲人不倦,一丝不苟

  诵读:“你能抄下来么?”是商量询问的口吻;“拿来我看!”为学生可以抄下来讲义而兴奋

  比较:“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添改”,改为“修改”或“订正”行不行?(“添改”,即增加和订正如果说增加讲义中脱漏的地方还是一位医学老师的职责的话,订正文法的错误就不是他份内的事了)

  ③纠正解剖图:既严格又耐心

  比较:“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和原文比较,想想能不能这样改(原文是委婉的批评,耐心的指导,怕“我”难堪)

  ④关心实习:无微不至,充满尊重

  比较:体会下列三句话的表达效果:(屏显)

  “听说中国人是很迷信鬼的”

  “听说中国人是很相信鬼的”

  “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

  (作为一个医学教授,本可以坦言,没有鬼,不必迷信之类的话,但是怕伤了“我”的自尊,故意委婉地说“敬重”,而不是“迷信”或是“相信”,这是对“我”的尊重,也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即使它可能是落后的、愚昧的)

  ⑤了解女人裹脚:求实精神,善良心地

  比较:(屏显)

  原稿:总要看一看才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定稿: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定稿更强调了一种郑重的态度、求实的精神,以及对中国妇女遭受摧残的同情,为自己不能亲见的遗憾“好”字,还容易引起误解)

  提醒:还有一些细节要注意,比如“叫我”“将我叫到”,三次都是老师主动喊学生

  4) 小结:(板书)

  见面:学者形象

  交往:

  典型事例角度思想品质伟大先生

  添改讲义对工作认真负责,热心助人

  纠正解剖图对学生要求严格,一丝不苟

  关心解剖实习为人体贴入微,尊重学生

  了解女人裹脚治学治学严谨,求实精神

  5)从这些片段中,哪些词句直接表现出作者的敬佩之情?

  明确:A、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B、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

  三、总结写人手法

  思考:大家通过这节课学习可否知道,直接描写某人,最基本的方法是什么呢?

  明确:直接写人,一定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把人放在具体的叙述和细致的描写中去表现

  屏示:典型事例——从不同角度选取,对突出人物思想性格具有一定代表性

  细节描写——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符合人物身份,传达人物心理

  四、作业

  运用本课学习的直接写人的一些方法,写一写你心中最为敬佩的老师,500字左右

  第三课时

  学习任务:了解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过程及原因,品味作者爱国主义的强烈思想感情,从而进一步感受藤野先生在作者心中的伟大形象

  学习活动:

  一、回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我们认识了一位怎样的藤野先生?

  教师小结:如果孤立地去看这几件事,就说藤野先生是“伟大”的,还有些单薄,还不足以让鲁迅、让我们感动,因为这更多的是一个教师,至多是一个好教师的职业本能那么,到底还有什么原因呢?

  二、深品“伟大”——从一个弱国的爱国青年角度感受藤野先生伟大人格魅力

  1、结合生活体验

  据你的经验,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最感动于别人的帮助呢?(第一,这个人非常需要帮助,甚至走投无路;第二,你给了这个人最需要的东西)

  教师补充举例两篇赞美老师“伟大”的文章一篇是张九韶的《太阳味儿》文章写到“我”小时候很优秀,自尊心也特强,可是一天晚上突然尿了床,为了不让同学知道,就每天大义赴难般的钻湿被窝,可是有一天被子却被人偷偷晒过了谁晒的呢?是班主任班主任后来告诉“我”,尿床不是什么丢人的事,被子是晒在他自家的小院里,没人知道所以“我”由衷地说班主任有一颗“伟大”的爱心还有一篇是魏巍的《我的老师》作者小时候,父亲在军阀部队里几年没回来,于是很多孩子就说:“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作者真好像父亲死了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批评了那些孩子,还写了一封信劝慰作者,说作者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于是作者感激地说蔡老师“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啊!”

  结论: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孤立地看很平常,但是如果有了不平常的发生背景,这件事就变得不平常了

  2、认识文中之“我”

  过渡:那么文中当时的“我”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思考:当时的“我”为什么要出国呢?说说“我”当时最需要些什么?

  屏示一:故事发生在1902——1906期间,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列强虎视鲸吞,军阀割据混战,百姓水深火热,祖国和民族,命悬一线国之出路,民之前途在哪里在哪里呀?(北京图片:日俄战争)

  屏示二:鲁迅先生的《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屏示三: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鲁迅《琐记》

  屏示四: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鲁迅《<呐喊>自序》)

  屏示五:

  结论:一个弱国的爱国青年,饱受歧视,怀着救国救民的梦

  3、深品先生“伟大”

  过渡:那么文中的“我”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和藤野先生相识、交往的呢?

  ①从上面材料可以看出,鲁迅去日本是因为在国内已毫无出路,到日本寻求学问那么抱定希望远涉重洋到了日本又怎样呢?

  默读第1-3段,思考:鲁迅到日本的第一站是首都东京,后来他为什么又选择去一个不大的市镇——仙台呢?(通过在东京的两件事:赏樱花、学跳舞,他看到的是清国留学生的不学无术、附庸风雅,到处乌烟瘴气,没有自己想要的学问)

  哪句话概括地表达了他对东京的态度?(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反复朗读对比(屏显):

  东京也是这样

  东京无非是这样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无非,只不过“也”字,有照应上一篇的意思,表明作者的失望和焦虑并没有因为到了东京而改变这句仅仅八个字,先声夺人,一下子道尽了鲁迅内心的极大愤慨、失望、厌恶等复杂而沉重的感情)

  ②“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这岂不就是在极度失望之后再碰碰运气的侥幸和无奈吗?自己读读第4段,你感觉去仙台的路上,鲁迅的心情怎样?(“日暮里”,让人想到“日暮途穷”或“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水户”,是他的浙江老乡客死的地方这两个地方会让他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渺茫的前途从这两个地名来看,他很颓唐、很失落,有点“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味道)

  ③读第5段,想一想:初到仙台的鲁迅,受到了怎样的优待?鲁迅的心情怎样?(“不但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鲁迅最需要的是学问和振兴祖国的良方,不收学费、操心食宿都不是他需要的,所以他才把这些关心幽默地统归为——“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可见鲁迅对这种优待的态度是——感谢但并不感动)

  ④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的鲁迅,真是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正是在这样的处境下,藤野先生雪中送炭般地闯入了鲁迅的生活——这又可谓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作者暗示我们:第一,他的境遇很糟,需要帮助;第二,他到底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而这时,是藤野先生给了鲁迅最及时、最急需的帮助!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去朗读第37段(齐读)

  现在,“伟大”这个词有着落了吗?我们可能觉得已经够了,但鲁迅先生并没有止笔

  ⑤再看第24-31段,写了两件事: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边默读边思考:这两件事给了鲁迅怎样的刺激?这和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合作探究

  全班讨论,教师点拨:

  “中国是弱国,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在反复诵读中感悟:鲁迅是不是对对方的言行表示理解?“意见却变化了”什么意思?

  (这两件事不仅是鲁迅弃医从文和藤野先生分别的直接原因,更重要的是,给藤野先生做了反面的衬托: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怀,是发生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之下——不但是在失望中苦苦追求,而且在追求中常常受辱;是发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日本举国都在歧视中国人;中国人自己也麻木不仁)

  藤野先生这种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已经是常人所不及的大爱、大善、大美!这种毫无民族偏见的人格才是“伟大”的,这样的老师才是“伟大”的!所以鲁迅内心深受震撼,二十年后鲁迅先生仍然感激地说——(齐读第37段)

  三、升华“伟大”——从一个在寂寞中坚持战斗的作家角度感受藤野先生的伟大人格给予的无穷力量

  1.二十年后,在寂寞中战斗的鲁迅,从这段温馨的回忆中汲取到无穷的力量所以他感慨地说——(再读第37段)

  2.如果说,我们最初提到“伟大”,是模糊的,在解读了两人的交往之后,“伟大”一词开始变得清晰,那么,在弄懂了他们交往的背景之后,“伟大”这个词就是立体的,动人的它分明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曾经怎样的鲁迅,在一个怎样的境遇之下,遇到了一个怎样的藤野先生所以鲁迅真诚地说——(再读第37段)

  3.鲁迅离开仙台后就与藤野先生失去了联系,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这位异国的恩师1935年,日本一家出版社打算出版《鲁迅选集》,专门去征求鲁迅先生的意见鲁迅先生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这篇文章选录进去”

  一个偶然的机会,已偏居乡下的藤野先生看到了别人推荐来的《鲁迅全集》得知昔日的学生已成为中国的大文豪,他异常惊喜但没过多久,鲁迅先生就与世长辞了,师生再也没能见上一面当藤野先生听到鲁迅逝世的噩耗后,他正襟而坐,默哀良久,徐徐抬起头来,用颤抖的双手把鲁迅的照片高高举起,然后饱蘸浓墨,提笔写下“谨忆周树人君”

  后来当有人问及他当年教鲁迅的心情时,藤野先生说:“少年时期,有一位先生教过我汉文,我尊敬中国,也就觉得对那个国家的人也应该高看的……前后外国留学生只有周先生一人因此我帮他寻找住处,学习日语,虽我能力有限,却要尽力关心……我是为了对道德的先进国家表示敬意,而不单为周先生一人……”(屏显)

  最后,让我们深情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屏显并齐读)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四、作业

  将上节课所写的作文,在适当的地方加进一些特定的背景,扩充为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

  全程板书:藤野先生

  鲁迅

  “我”:藤野先生:

  普通学生伟大先生(正直热忱严谨治学)

  救国青年伟大人格(毫无民族偏见)

  爱国作者无穷力量(感激鼓励怀念)

  藤野先生获奖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能对文本中的`关键字词进行细读品味,采用圈点批注阅读法,感受“我”的困境和藤野先生对“我”的态度,体会鲁迅先生的情感。(重点)

  3、通过揭示文本矛盾、联系文化背景等阅读方法,讨论、评价、领会鲁迅先生深邃的情感。(难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简单接触了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请用一个词概括藤野先生给你的印象。

  (生答:认真、负责、严格、严谨、朴实等)

  那么,鲁迅又是怎样评价藤野先生的呢?找找。

  (生找并齐读: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二、感受人物品质

  鲁迅1904到1906前往仙台求学,与藤野先生相处仅仅只有两年时间。但是时隔20年,鲁迅却“总还时时记起他”。

  1、鲁迅记起什么呢?首先,鲁迅记起与先生交往的哪几件事呢?

  (添改讲义/修改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询问裹脚/惜别)

  2、当鲁迅记起藤野先生,记起这些事时,说道,藤野先生是最使他感激,给他鼓励的一个。一件件小事,何以让鲁迅又感激又受到鼓励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这段回忆,仔细地探索探索:鲁迅还记起藤野先生的什么?

  “我”总是还时时记起他的。

  (要求:选择两人交往中最有感触的细节,点评批注,体会我的情感)

  A、一叫我: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强调:藤野先生是一个医学老师,有必要改文法错误么?他是一时兴起么?他是不是吃饱没事干太闲了?

  所以他添改背后,我们看到是怎样的藤野先生?(一丝不苟/热忱真心)

  所以啊,“我”总还是时时记起他的一丝不苟,热忱真心。感激!)

  B、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样的,我们没法改变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严格要求。这样对学问严谨的态度也影响鲁迅以后作文做事。对鲁迅而言,确实是言传身教的鼓励。

  比读: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画。

  你给喜欢哪种表达?语气委婉,循循善诱。

  所以啊,“我”总还是时时记起他的一丝不苟、循循善诱。)

  C、“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换词:敬重/迷信/相信

  身为医学教授,他知道有没有鬼呢?既然知道没有,何用敬重一词?我的感觉怎么样?

  所以啊,“我”总还是时时记起他的尊重与牵挂。

  D、裹脚:叹息

  E、惜别:欲言又止。

  有这样一位循循善诱、热情诚恳、无微不至而又尊重学生的老师,无怪乎作者会充满感激之情;有这样一位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老师言传身教,无怪乎作者会感受到满满的榜样鼓励。

  三、激发矛盾

  1、鲁迅如此感激他的老师,可这位老师在他的一篇回忆文章中却这样写道:对于周君,我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亲切。相同的事情、相同的经历,两人的感触为何截然不同?

  2、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最感动于别人的帮助和鼓励?

  3、那么鲁迅呢?他当时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他渴望什么?和身边同学关系怎么样?

  请看所发的材料,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所处环境,再想想藤野先生的行为,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材料一:

  去东京前:

  “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琐记》

  (提示:《锁记》中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因此鲁迅打算离开南京前往日本求学。鲁迅期待的是怎样的学习环境呢?)

  材料二:

  ……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呐喊自序》

  (提示:此段写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对国民的认识:愚昧麻木。在课文看电影事件中是否有体现?)

  材料三:

  周君来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那怕过了相当的年数,很可悲的是,日本人还写中国人做猪头三。因此有恶骂风气的时候,所以同级生之中也有这样一群,把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看待。我少年的时候,曾承福进蕃校出身的野波先生教过汉语,一方面尊重中国的先贤,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所以周君就可以为特别亲切和难得了吧。

  ——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

  (藤野严九郎回忆当时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境遇。结合“匿名信事件”,想想鲁迅渴望什么?)

  4、鲁迅是在什么情况下去的日本?此刻最想要什么?得到了么?

  因此,他发出了感慨——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读出心情:失落/无奈/鄙夷)

  到仙台呢?这个时候作者又处在怎样的环境下?和同学关系好么?

  匿名信事件。作者的发出怎样的评论:中国是弱国……(愤慨,觉得屈辱)

  5、其实藤野先生也知道这种情况。藤野先生明知

  6、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如何看待藤野先生的行为?

  此时的中国就是弱国,日本人根本就看不起国人,肆意欺辱国人自尊,而国人自己呢麻木软弱,落后迂腐。似乎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的中国人就理应被歧视,被欺负。恰恰是在这样一个特定背景下,藤野先生对弱国学生及其国家保有的尊重和同情,关心和鼓励,真诚和公平,就显得尤其难得可贵了。这样无民族偏见的,坚持真善的品质,怪不得作者要冠以伟大一词呢!

  四、总结

  先生给我了最需要的东西,这些越看似平常的、不经意的东西,就越显珍贵。正如钱理群所说:某种程度上,鲁迅要写这篇《藤野先生》,其实是要从自己青年时代老师的记忆中,发掘出“理想的人性”来和现实对抗。

  齐读最后段,收束课堂。

  藤野先生获奖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线索,找出文中主要事例。

  2.学习文章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深刻体会鲁迅和藤野先生深厚的师生感情以及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感。

  4..品析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反语的运用。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绯红()不逊()诘责()匿名()油光可鉴()畸形()瞥见()杳无消息()深恶痛疾()发髻() 抑扬顿挫()驿站()

  2.读后随笔。(读完文章后的感受、问题或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合作探究

  目标一:

  1.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2.将课文分成三大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3):

  第二部分(4-35):

  第三部分(36-38):提示:文中“我”的活动变换了3个地点,请根据地点的变化来划分。

  目标二:

  细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的题目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而是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还写了日本“爱国青年”的寻畔和看电影事件。这些事情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

  细读课文4——35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2.文章写了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这些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概括)

  目标三:

  1.作者为什么要告别藤野先生离开仙台(或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

  2.文章流露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深怀念之情,请找出文中写鲁迅怀念藤野先生的具体表现。

  目标四:

  品味下面的句子。

  1.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注意划横线词语的感情色彩)

  2.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伟大”与“姓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矛不矛盾?为什么?)

  三、拓展延伸

  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藤野先生获奖教案(通用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藤野先生获奖教案】相关文章:

《藤野先生》教案03-15

《藤野先生》教学教案05-07

有关藤野先生教案11-27

鲁迅《藤野先生》教案03-15

名师藤野先生教案03-14

藤野先生教案范文03-15

藤野先生优秀教案03-14

《藤野先生》教案设计05-07

致藤野先生03-22

在线咨询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藤野先生获奖教案(通用6篇)

  本课学习的重点是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方法以及用感情线索组织材料的方法。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藤野先生获奖教案,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

藤野先生获奖教案(通用6篇)

  藤野先生获奖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品析体现先生品质的关键语句,体会特殊时期难能可贵的真情;

  2、抓住重要事件和关键信息点,理解特定背景下藤野先生的“伟大”。

  【教学重点】

  知藤野其事,品先生其人

  【教学难点】

  理解藤野先生平凡中的“伟大”

  【教学思路】

  总体思想:走近一位恩师——感受一份深情——体味一段境遇——铭记一份感动

  一、感念恩师,引发回忆(3’)

  由鲁迅敬重的三位老师的话题导入,出示课文中37段中的句子: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

  在鲁迅先生笔下这位“最使我感激”的、伟大的老师是哪一位呢?其“伟大”从何体现的?引入课题。

  二、走近先生,评其印象(5’)

  人的第一印象最为深刻,20年来藤野先生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如昨。请同学们读一读有关文段,说说藤野先生留给作者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样的?

  生读6—9、38段,抓住藤野先生外貌、声调品析:不修边幅、生活俭朴。

  三、了解先生,感受人品(15’)

  从相识、相处到相离,藤野先生在鲁迅心中的形象逐渐高大起来。请细读课文,看作者选取了那几件事,体现了先生怎样的品格?

  读文字,品语言,说见解。以“读 ,我看到一个 的藤野先生”的句式来分析人物形象。

  ——添改讲义:一丝不苟,诲人不倦

  ——纠正解破图:严谨治学,循循善诱

  ——关心解剖实习:无微不至,真挚诚恳

  ——了解女人裹脚:善良,求实

  思考:关于藤野先生这些琐事,用“伟大”是否恰当?

  ——什么叫“伟大”?学生类比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老师,进一步探究鲁迅评价藤野先生“伟大”的原因。

  四、惜别先生,思其伟大(12’)

  作者是在怎样的特定背景中去写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或哪些细节)进一步凸显了藤野先生的“伟大”?

  跳读,抓关键信息,对照“我”当时的生存、精神困境与藤野先生对“我”的态度,;领略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和人性光辉。

  生讨论(同桌交流),师点拨指导。学生谈到即可,不展开探讨,例如学生可结合如下方面说(不一一详说,点到即可):

  ——清国留学生的现状

  ——在仙台的“优待”

  ——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

  重点引导学生品析“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

  弱国愚民:弃医从文(将先生与“我”,放在我的精神成长史来看!)

  人情的暖意→人性的光辉(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

  【师生带着感情再读37段:“但不知怎地,……”读文末最后几句话:“每当夜间疲倦……”】

  五、缅怀先生,抒写心语(5’)

  设想一:为藤野先生授予“中日友好奖”,写颁奖词

  (颁奖词示例):格桑德吉:悬崖边上的护梦人

  格桑德吉,女,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的一名教师。 2000年,格桑德吉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她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西藏。

  【颁奖词】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悬崖,门巴的女儿执意要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把知识一点点注入一个个乡村。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

  设想二(课外作业):夜深人静之时,面对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请把我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象,模仿作者口吻,给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心迹。

  藤野先生获奖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组织材料,学习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体会、理解文章含义丰富的语言,掌握文章叙事线索。

  3.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教学重点、难点:

  1.明确文章的线索,探讨文章的主题。

  2.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

  3.联系材料,领会作者弃医从文的情感因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让学生说说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并阐述理由。(有老师、

  父母、朋友、还有偶尔相识的陌生人)

  再让学生说说在成长中,哪件事最让你难忘?

  由学生的回答导入文章。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讲述了他与先生的交往。鲁迅先生怀念藤野先生的原因与我们刚才所讲的原因是不是一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课文。

  2.复习有关《朝花夕拾》的知识。让学生说出已经学过的两篇课文的名称。然后说说在《从》《阿》及《藤野先生》三者之间的先后顺序。

  顺序是《阿》《从》《藤野先生》,作品是按照作者成长的经历来排列的,《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散文集。

  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

  1.速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些事情?

  (2)文章重点写了发生在哪里的事情?此外还写了什么地方的事情?你能说出文章中的地点变化吗?

  2.明确:

  (1)文章以作者在日本仙台求学的经历为线索,写了作者在日本求学的一段经历,即写了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时藤野先生的关心,匿名信事件,幻灯片事件即离开仙台等一系列事情。

  (2)重点写了发生在仙台的事情,此外还写到了东经等地的事情。文章中的地点变化:东京——仙台——中国。

  三.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文章的叙事线索,以次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划分

  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3):在东京的所见及去仙台求医的缘由。

  第二部分(4-35):在仙台学医,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及弃医从文的经过。

  第三部分(36-38):回国后对藤野先生的思念。

  四.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朗读课文前三段,体会鲁迅文笔特点。

  2.讨论交流:

  (1)这部分文字所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2)作者对所描写的对象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你能够通过具体的语句来分析吗?

  明确:

  所描写的对象是“清国留学生”速成班的其他成员。对他们是一种厌恶之情,这是从他们逛公园,赏樱花,梳辫子,学跳舞等事情中可以看出。这也许也是鲁迅为什么要离开繁华的东京的原因所在。

  (3)一些段落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明确:

  比喻、反语的巧妙使用,使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而又不失力度。文章中这样描写“清国留学生”:“但花下……实在标致极了”

  这段文字在准确地形容与细致的描写的基础上,作者还把“清国留学生”的精神风貌刻画出来了,本来是担当着救国重任的留学生,到东京之后,则不思进取,反而追逐时髦,将头发弄得油光可鉴,尤其可悲的是,始终不忘记那条象征落后和耻辱的大辫子,反而将其弄得十分醒目,令人恶心。文章用比喻和反语夸张,将讽刺之情巧妙地流露在字里行间。

  藤野先生获奖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把握文章的线索。

  通过教师讲授和小组合作,学生可较为熟练地进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

  结合创作时代背景,学生可深刻体会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教师讲授和小组合作,学生可较为熟练地进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本文的线索,学生可深刻体会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学生说说自己遇到的最难忘的老师,并说说原因,互动两轮,顺势引题。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教师提问,学生独立思考,回顾:散文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是对零散的散文语言材料加以整合,加工,使之更加有序,情感或观点更加鲜明的语言组织方式。)

  朗读全文,独立思考,本文详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

  (明确:改讲义、匿名信事件、观看教学影片、送别)

  同桌讨论,与藤野先生相关的是哪几件?另外两件如何归类?

  (明确:改讲义、送别是叙述作者与藤野先生间的互动,次两件是照应了标题《藤野先生》,是文章的明线;匿名信事件、观看教学影片是与作者的爱国情感相关,属于暗线。)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读

  通读全文,学生独立思考:关于藤野先生,本文写了几件事?几件详写?几件略写?

  (明确:详写的有改讲义和送别;略写的有被当做扒手、询问裹小脚、担心作者不参加解剖课。)

  同桌讨论,改讲义这件事体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

  (明确:A。作为学者,治学严谨;作为教师,认真负责B。尊重他人,没有民族间的偏见。)

  小组合作,探讨一下其它几件事体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

  (明确:送别——没有民族间的偏见;询问裹小脚——治学严谨,对自己专业领域里的知识盲点非常感兴趣;担心作者不参加解剖课——作为教师,认真负责;尊重他人的信仰,没有民族偏见;被当做扒手——不拘小节。)

  独立思考: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中不拘小节,工作中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人格上非常尊重他人,没有民族偏见的教师。)

  (四)小组讨论,拓展延伸

  小组讨论,本文提现了作者怎样的爱国思想?

  (明确:体现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心路历程,展现了鲁迅先生对祖国深沉的热爱之情,以及设身处地思考如何唤醒中国人麻木思维的深切的社会责任感。)

  (五)回顾全文,小结作业

  小结:结合板书请学生集体简述本文说明的内容,结束课文。

  作业:对比阅读本文与《阿长与山海经》,分析一下从人物描写的方法上看二者有何异同,从所反映的中心思想上看,二者有何异同。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

  若想深刻了解本文内涵,把握本文情感,须对鲁迅先生个人生平以及时代背景有一定地了解,在这个问题地处理上,可以预先留下预习任务,让学生先对此进行材料收集和分享,在导入环节讨论。

  藤野先生获奖教案 篇4

  教材简析:

  《藤野先生》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一直是中学语文的经典篇目写于1926年,文章主要回忆了藤野先生对自己的亲切关怀和严格教诲,赞扬了他正直热忱、严谨治学和毫无民族偏见的博大胸怀,抒发了自己的深深怀念之情,并追述自己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历程,表达了不忘恩师教导,认真做人的决心

  学情分析:

  1、由于作者所写的人和事与现在相隔的年代较远,学生缺少对本文相关背景知识的了解

  2、对本文关键性的语句深层含义和蕴含的情感体会不深

  3、一时难体会文中所写的几类人的作用以及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认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和副词的准确运用

  2、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理解本文所描写的几类人的对比作用

  3)理解特殊背景刻画人物的作用

  3、情感目标

  1)感受藤野先生正直热忱、严谨治学和毫无民族偏见的博大胸怀,以及作者的深深怀念之情

  2)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原因,学习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1、重点: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难点: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

  教学课时:

  3课时

  课前预习:

  1)回忆自己以前非常敬佩的一个老师是谁,想想原因

  2)学生预习课文,并了解作者对寿境吾先生和对藤野先生的不同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任务:自学生字词,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学习活动: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在人生成长的路上肯定会遇到过很受你敬佩的老师,是谁呢?你为什么难以忘怀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藤野先生》

  二、走近作品

  1、简介作者

  说说你所了解的鲁迅先生

  2、简介藤野先生

  作者也有一位最为敬佩的老师,令他一生都难以忘怀,那就是藤野先生屏幕显示:在我所认为的教师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便是藤野先生

  2、简介文章写作年代和故事背景

  A、写作年代

  B、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

  三、走进作品,感知内容

  1、检查预习

  A、读准

  杀戮华裔溺爱深恶痛绝深谙诘责匿名油光可鉴抑扬顿挫

  出言不逊杳无音讯驿站绯红瞥见畸形

  B、读顺

  标致掌故精通时事的人模胡落第爱国青年

  2、整体感知

  A、听录音,感知文章思路

  提示:找出文章中表示地点转换的句子,注意总结作者在各个地点分别写了什么事情

  B、请列出本文的结构图

  明确:本文是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我”与藤野先生,相识、相知、相别、怀念的顺序来写的

  C、 小结思想内容

  明确:四个典型事例两条线索两种真挚感情一次思想转变

  四、作业

  假若《藤野先生》刚在报社发表时,限于篇幅,报社要求作者在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不变的前提下,缩写成800字记叙文,请你帮作者进行缩写

  第二课时

  学习任务:精读直接描写藤野先生的有关片段,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初步感受藤野先生在作者心中的伟大形象

  学习活动:

  一、检查作业

  请同学们每个小组推选出一篇缩写成800字的记叙文朗读、总结出缩写后的主要内容屏幕显示:初步印象典型事例

  二、品析人物形象,初感“伟大”

  1、引出“伟大”——具体了解藤野先生在作者心目中的位置

  (屏显藤野先生图片)藤野先生,是鲁迅青年时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老师,二十多年后的中年鲁迅是怎样评价他的呢?(屏显第37段并齐读: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针对这段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鲁迅先生?什么是“伟大”?(超出寻常,令人钦佩敬仰的)是啊,一个普通的医学教授,仅仅两年的师生情谊,况且鲁迅后来也弃医从文,二十多年后为什么说在“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呢?(板书:伟大?)

  2、初感“伟大”——从一个普通学生角度感受藤野先生的伟大先生形象

  1)过渡:同学们通过课后的缩写练习都知道,有关直接描写藤野先生的片段,即“初步印象”和“典型事例”等内容是必须要留下来的

  2)思考:那请大家在阅读这些内容(及6——23段),能否结合具体词句谈谈:初次见面时作者认为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先生?在与藤野先生交往的两年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你又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藤野先生?

  3)互动:

  ①第一节课:工作中规中矩,生活不拘小节

  诵读:让学生模仿“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自我介绍:“我就是叫做藤野严九郎的……”

  ②添改讲义:诲人不倦,一丝不苟

  诵读:“你能抄下来么?”是商量询问的口吻;“拿来我看!”为学生可以抄下来讲义而兴奋

  比较:“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添改”,改为“修改”或“订正”行不行?(“添改”,即增加和订正如果说增加讲义中脱漏的地方还是一位医学老师的职责的话,订正文法的错误就不是他份内的事了)

  ③纠正解剖图:既严格又耐心

  比较:“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和原文比较,想想能不能这样改(原文是委婉的批评,耐心的指导,怕“我”难堪)

  ④关心实习:无微不至,充满尊重

  比较:体会下列三句话的表达效果:(屏显)

  “听说中国人是很迷信鬼的”

  “听说中国人是很相信鬼的”

  “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

  (作为一个医学教授,本可以坦言,没有鬼,不必迷信之类的话,但是怕伤了“我”的自尊,故意委婉地说“敬重”,而不是“迷信”或是“相信”,这是对“我”的尊重,也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即使它可能是落后的、愚昧的)

  ⑤了解女人裹脚:求实精神,善良心地

  比较:(屏显)

  原稿:总要看一看才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定稿: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定稿更强调了一种郑重的态度、求实的精神,以及对中国妇女遭受摧残的同情,为自己不能亲见的遗憾“好”字,还容易引起误解)

  提醒:还有一些细节要注意,比如“叫我”“将我叫到”,三次都是老师主动喊学生

  4) 小结:(板书)

  见面:学者形象

  交往:

  典型事例角度思想品质伟大先生

  添改讲义对工作认真负责,热心助人

  纠正解剖图对学生要求严格,一丝不苟

  关心解剖实习为人体贴入微,尊重学生

  了解女人裹脚治学治学严谨,求实精神

  5)从这些片段中,哪些词句直接表现出作者的敬佩之情?

  明确:A、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B、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

  三、总结写人手法

  思考:大家通过这节课学习可否知道,直接描写某人,最基本的方法是什么呢?

  明确:直接写人,一定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把人放在具体的叙述和细致的描写中去表现

  屏示:典型事例——从不同角度选取,对突出人物思想性格具有一定代表性

  细节描写——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符合人物身份,传达人物心理

  四、作业

  运用本课学习的直接写人的一些方法,写一写你心中最为敬佩的老师,500字左右

  第三课时

  学习任务:了解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过程及原因,品味作者爱国主义的强烈思想感情,从而进一步感受藤野先生在作者心中的伟大形象

  学习活动:

  一、回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我们认识了一位怎样的藤野先生?

  教师小结:如果孤立地去看这几件事,就说藤野先生是“伟大”的,还有些单薄,还不足以让鲁迅、让我们感动,因为这更多的是一个教师,至多是一个好教师的职业本能那么,到底还有什么原因呢?

  二、深品“伟大”——从一个弱国的爱国青年角度感受藤野先生伟大人格魅力

  1、结合生活体验

  据你的经验,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最感动于别人的帮助呢?(第一,这个人非常需要帮助,甚至走投无路;第二,你给了这个人最需要的东西)

  教师补充举例两篇赞美老师“伟大”的文章一篇是张九韶的《太阳味儿》文章写到“我”小时候很优秀,自尊心也特强,可是一天晚上突然尿了床,为了不让同学知道,就每天大义赴难般的钻湿被窝,可是有一天被子却被人偷偷晒过了谁晒的呢?是班主任班主任后来告诉“我”,尿床不是什么丢人的事,被子是晒在他自家的小院里,没人知道所以“我”由衷地说班主任有一颗“伟大”的爱心还有一篇是魏巍的《我的老师》作者小时候,父亲在军阀部队里几年没回来,于是很多孩子就说:“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作者真好像父亲死了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批评了那些孩子,还写了一封信劝慰作者,说作者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于是作者感激地说蔡老师“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啊!”

  结论: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孤立地看很平常,但是如果有了不平常的发生背景,这件事就变得不平常了

  2、认识文中之“我”

  过渡:那么文中当时的“我”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思考:当时的“我”为什么要出国呢?说说“我”当时最需要些什么?

  屏示一:故事发生在1902——1906期间,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列强虎视鲸吞,军阀割据混战,百姓水深火热,祖国和民族,命悬一线国之出路,民之前途在哪里在哪里呀?(北京图片:日俄战争)

  屏示二:鲁迅先生的《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屏示三: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鲁迅《琐记》

  屏示四: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鲁迅《<呐喊>自序》)

  屏示五:

  结论:一个弱国的爱国青年,饱受歧视,怀着救国救民的梦

  3、深品先生“伟大”

  过渡:那么文中的“我”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和藤野先生相识、交往的呢?

  ①从上面材料可以看出,鲁迅去日本是因为在国内已毫无出路,到日本寻求学问那么抱定希望远涉重洋到了日本又怎样呢?

  默读第1-3段,思考:鲁迅到日本的第一站是首都东京,后来他为什么又选择去一个不大的市镇——仙台呢?(通过在东京的两件事:赏樱花、学跳舞,他看到的是清国留学生的不学无术、附庸风雅,到处乌烟瘴气,没有自己想要的学问)

  哪句话概括地表达了他对东京的态度?(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反复朗读对比(屏显):

  东京也是这样

  东京无非是这样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无非,只不过“也”字,有照应上一篇的意思,表明作者的失望和焦虑并没有因为到了东京而改变这句仅仅八个字,先声夺人,一下子道尽了鲁迅内心的极大愤慨、失望、厌恶等复杂而沉重的感情)

  ②“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这岂不就是在极度失望之后再碰碰运气的侥幸和无奈吗?自己读读第4段,你感觉去仙台的路上,鲁迅的心情怎样?(“日暮里”,让人想到“日暮途穷”或“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水户”,是他的浙江老乡客死的地方这两个地方会让他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渺茫的前途从这两个地名来看,他很颓唐、很失落,有点“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味道)

  ③读第5段,想一想:初到仙台的鲁迅,受到了怎样的优待?鲁迅的心情怎样?(“不但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鲁迅最需要的是学问和振兴祖国的良方,不收学费、操心食宿都不是他需要的,所以他才把这些关心幽默地统归为——“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可见鲁迅对这种优待的态度是——感谢但并不感动)

  ④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的鲁迅,真是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正是在这样的处境下,藤野先生雪中送炭般地闯入了鲁迅的生活——这又可谓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作者暗示我们:第一,他的境遇很糟,需要帮助;第二,他到底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而这时,是藤野先生给了鲁迅最及时、最急需的帮助!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去朗读第37段(齐读)

  现在,“伟大”这个词有着落了吗?我们可能觉得已经够了,但鲁迅先生并没有止笔

  ⑤再看第24-31段,写了两件事: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边默读边思考:这两件事给了鲁迅怎样的刺激?这和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合作探究

  全班讨论,教师点拨:

  “中国是弱国,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在反复诵读中感悟:鲁迅是不是对对方的言行表示理解?“意见却变化了”什么意思?

  (这两件事不仅是鲁迅弃医从文和藤野先生分别的直接原因,更重要的是,给藤野先生做了反面的衬托: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怀,是发生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之下——不但是在失望中苦苦追求,而且在追求中常常受辱;是发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日本举国都在歧视中国人;中国人自己也麻木不仁)

  藤野先生这种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已经是常人所不及的大爱、大善、大美!这种毫无民族偏见的人格才是“伟大”的,这样的老师才是“伟大”的!所以鲁迅内心深受震撼,二十年后鲁迅先生仍然感激地说——(齐读第37段)

  三、升华“伟大”——从一个在寂寞中坚持战斗的作家角度感受藤野先生的伟大人格给予的无穷力量

  1.二十年后,在寂寞中战斗的鲁迅,从这段温馨的回忆中汲取到无穷的力量所以他感慨地说——(再读第37段)

  2.如果说,我们最初提到“伟大”,是模糊的,在解读了两人的交往之后,“伟大”一词开始变得清晰,那么,在弄懂了他们交往的背景之后,“伟大”这个词就是立体的,动人的它分明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曾经怎样的鲁迅,在一个怎样的境遇之下,遇到了一个怎样的藤野先生所以鲁迅真诚地说——(再读第37段)

  3.鲁迅离开仙台后就与藤野先生失去了联系,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这位异国的恩师1935年,日本一家出版社打算出版《鲁迅选集》,专门去征求鲁迅先生的意见鲁迅先生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这篇文章选录进去”

  一个偶然的机会,已偏居乡下的藤野先生看到了别人推荐来的《鲁迅全集》得知昔日的学生已成为中国的大文豪,他异常惊喜但没过多久,鲁迅先生就与世长辞了,师生再也没能见上一面当藤野先生听到鲁迅逝世的噩耗后,他正襟而坐,默哀良久,徐徐抬起头来,用颤抖的双手把鲁迅的照片高高举起,然后饱蘸浓墨,提笔写下“谨忆周树人君”

  后来当有人问及他当年教鲁迅的心情时,藤野先生说:“少年时期,有一位先生教过我汉文,我尊敬中国,也就觉得对那个国家的人也应该高看的……前后外国留学生只有周先生一人因此我帮他寻找住处,学习日语,虽我能力有限,却要尽力关心……我是为了对道德的先进国家表示敬意,而不单为周先生一人……”(屏显)

  最后,让我们深情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屏显并齐读)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四、作业

  将上节课所写的作文,在适当的地方加进一些特定的背景,扩充为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

  全程板书:藤野先生

  鲁迅

  “我”:藤野先生:

  普通学生伟大先生(正直热忱严谨治学)

  救国青年伟大人格(毫无民族偏见)

  爱国作者无穷力量(感激鼓励怀念)

  藤野先生获奖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能对文本中的`关键字词进行细读品味,采用圈点批注阅读法,感受“我”的困境和藤野先生对“我”的态度,体会鲁迅先生的情感。(重点)

  3、通过揭示文本矛盾、联系文化背景等阅读方法,讨论、评价、领会鲁迅先生深邃的情感。(难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简单接触了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请用一个词概括藤野先生给你的印象。

  (生答:认真、负责、严格、严谨、朴实等)

  那么,鲁迅又是怎样评价藤野先生的呢?找找。

  (生找并齐读: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二、感受人物品质

  鲁迅1904到1906前往仙台求学,与藤野先生相处仅仅只有两年时间。但是时隔20年,鲁迅却“总还时时记起他”。

  1、鲁迅记起什么呢?首先,鲁迅记起与先生交往的哪几件事呢?

  (添改讲义/修改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询问裹脚/惜别)

  2、当鲁迅记起藤野先生,记起这些事时,说道,藤野先生是最使他感激,给他鼓励的一个。一件件小事,何以让鲁迅又感激又受到鼓励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这段回忆,仔细地探索探索:鲁迅还记起藤野先生的什么?

  “我”总是还时时记起他的。

  (要求:选择两人交往中最有感触的细节,点评批注,体会我的情感)

  A、一叫我: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强调:藤野先生是一个医学老师,有必要改文法错误么?他是一时兴起么?他是不是吃饱没事干太闲了?

  所以他添改背后,我们看到是怎样的藤野先生?(一丝不苟/热忱真心)

  所以啊,“我”总还是时时记起他的一丝不苟,热忱真心。感激!)

  B、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样的,我们没法改变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严格要求。这样对学问严谨的态度也影响鲁迅以后作文做事。对鲁迅而言,确实是言传身教的鼓励。

  比读: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画。

  你给喜欢哪种表达?语气委婉,循循善诱。

  所以啊,“我”总还是时时记起他的一丝不苟、循循善诱。)

  C、“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换词:敬重/迷信/相信

  身为医学教授,他知道有没有鬼呢?既然知道没有,何用敬重一词?我的感觉怎么样?

  所以啊,“我”总还是时时记起他的尊重与牵挂。

  D、裹脚:叹息

  E、惜别:欲言又止。

  有这样一位循循善诱、热情诚恳、无微不至而又尊重学生的老师,无怪乎作者会充满感激之情;有这样一位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老师言传身教,无怪乎作者会感受到满满的榜样鼓励。

  三、激发矛盾

  1、鲁迅如此感激他的老师,可这位老师在他的一篇回忆文章中却这样写道:对于周君,我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亲切。相同的事情、相同的经历,两人的感触为何截然不同?

  2、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最感动于别人的帮助和鼓励?

  3、那么鲁迅呢?他当时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他渴望什么?和身边同学关系怎么样?

  请看所发的材料,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所处环境,再想想藤野先生的行为,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材料一:

  去东京前:

  “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琐记》

  (提示:《锁记》中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因此鲁迅打算离开南京前往日本求学。鲁迅期待的是怎样的学习环境呢?)

  材料二:

  ……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呐喊自序》

  (提示:此段写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对国民的认识:愚昧麻木。在课文看电影事件中是否有体现?)

  材料三:

  周君来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那怕过了相当的年数,很可悲的是,日本人还写中国人做猪头三。因此有恶骂风气的时候,所以同级生之中也有这样一群,把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看待。我少年的时候,曾承福进蕃校出身的野波先生教过汉语,一方面尊重中国的先贤,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所以周君就可以为特别亲切和难得了吧。

  ——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

  (藤野严九郎回忆当时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境遇。结合“匿名信事件”,想想鲁迅渴望什么?)

  4、鲁迅是在什么情况下去的日本?此刻最想要什么?得到了么?

  因此,他发出了感慨——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读出心情:失落/无奈/鄙夷)

  到仙台呢?这个时候作者又处在怎样的环境下?和同学关系好么?

  匿名信事件。作者的发出怎样的评论:中国是弱国……(愤慨,觉得屈辱)

  5、其实藤野先生也知道这种情况。藤野先生明知

  6、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如何看待藤野先生的行为?

  此时的中国就是弱国,日本人根本就看不起国人,肆意欺辱国人自尊,而国人自己呢麻木软弱,落后迂腐。似乎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的中国人就理应被歧视,被欺负。恰恰是在这样一个特定背景下,藤野先生对弱国学生及其国家保有的尊重和同情,关心和鼓励,真诚和公平,就显得尤其难得可贵了。这样无民族偏见的,坚持真善的品质,怪不得作者要冠以伟大一词呢!

  四、总结

  先生给我了最需要的东西,这些越看似平常的、不经意的东西,就越显珍贵。正如钱理群所说:某种程度上,鲁迅要写这篇《藤野先生》,其实是要从自己青年时代老师的记忆中,发掘出“理想的人性”来和现实对抗。

  齐读最后段,收束课堂。

  藤野先生获奖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线索,找出文中主要事例。

  2.学习文章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深刻体会鲁迅和藤野先生深厚的师生感情以及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感。

  4..品析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反语的运用。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绯红()不逊()诘责()匿名()油光可鉴()畸形()瞥见()杳无消息()深恶痛疾()发髻() 抑扬顿挫()驿站()

  2.读后随笔。(读完文章后的感受、问题或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合作探究

  目标一:

  1.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2.将课文分成三大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3):

  第二部分(4-35):

  第三部分(36-38):提示:文中“我”的活动变换了3个地点,请根据地点的变化来划分。

  目标二:

  细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的题目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而是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还写了日本“爱国青年”的寻畔和看电影事件。这些事情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

  细读课文4——35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2.文章写了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这些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概括)

  目标三:

  1.作者为什么要告别藤野先生离开仙台(或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

  2.文章流露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深怀念之情,请找出文中写鲁迅怀念藤野先生的具体表现。

  目标四:

  品味下面的句子。

  1.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注意划横线词语的感情色彩)

  2.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伟大”与“姓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矛不矛盾?为什么?)

  三、拓展延伸

  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