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黑板报素材资料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许多多的黑板报吧,黑板报具有宣传和传递信息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黑板报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弘扬传统文化黑板报素材资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统文化的文化含义
文化(culture)本身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根据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的定义,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其核心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各种知识,其本质是传播。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传统文化的主要种类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至如今,古今中外的学者们尚不能得出定论,除了多维视野的原因外,还有语言学角度的客观歧义。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总和。
首先,从时间角度上讲,有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
其次,从空间角度讲,有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海洋文化,大陆文化。
其三,从社会层面上讲,有贵族文化,平民文化,官方文化,民间文化,主流文化,边缘文化(姜义华先生分之为规范性文化,非规范性文化,半规范性文化。这种分法比较新颖,所以着重介绍一下。所谓的规范性文化,姜先生认为是以儒家经典为经,以历代官修史志为纬,在长期流迁演化中广泛吸收了道,法,阴阳,纵横,玄,外来文化等诸家学说而形成的经史文化,是中国小农社会的具有最高权威的规范性文化。与此相应的,则是普遍存在于一般民众中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与人的种种关系,风俗,习惯,信仰,追求,日常心理,潜在意识及形形色色的成文或不成文制度中的非规范性文化。除去这两种文化之外,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半规范性文化,指雅俗程度不一的大量文学艺术作品,对经史文化呈半游离状态的各种文化教育,宗教娱乐活动,比如《水浒传》《三国演义》《隋唐演义》《西游记》等俗文化代表作。当然了,我觉得姜先生的分法似乎只针对中国传统文化才有效)。
其四,从社会功用上,分为名号文化、礼仪文化,制度文化,服饰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
其五,从文化的内在逻辑层次上,又可分为物态文化,心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四个层次。
其六,从经济形态方面, 又有牧猎文化,渔盐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之分。还有人在其中搞着色,黄色文化,蓝色文化什么的。
除此之外,还有分得更俏皮的,比如张远山先生在他的《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随笔中,把文化分为头脑文化,胸膛文化,腹部文化与下半身文化。下半身又被他分为两段,为胯部文化与胯部以下文化。他说,以唐中叶(安史之乱)为界,此前是中国文化上半身,此后是中国文化下半身。细分的话,从尧到周,即公元前3千年到公元前552年孔诞生,约2500年,是中国文化史前时期,尚没有头脑。孔子诞生前后,春秋战国,中国进入了头脑文化时代。秦始皇在一统,集权加专制,胸脯拍得啪啪响,中国进入了胸膛时代。汉朝拍得更响了,拍得匈奴大兵都哆嗦。霍去病墓关的石猪石马,一看就知道是最没头脑的人刻的。最有头脑的司马迁,却被最没头脑的武帝阉了下半身。也是这个没头脑的汉武帝,宣布独尊儒术,导致中国两千年的知识分子大都成了无脑人。总之,张先生这么分,分得很俏皮,之所以给大家啰嗦这么多,无非是想给大家一点启示,同学们如果有兴趣,不妨独创个分法来。
文化特点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其显著特点是:儒、佛、道三家民族文化,共同支撑,又相互融合。
3.历史悠久。如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
《周易》实际上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源头,也是儒、道共尊的经典。《道德经》的出现,使道家成为独立的思想流派。而在两汉之际,佛教开始传入中原,并渐与儒、道融合,构成佛与儒、道,三足鼎立的格局。这个格局在隋朝已基本形式;至宋代,宋孝宗便明确提出“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的传统文化观;到了元、明之后,更进一步地便发展成“三教合一”的学说。
19-20世纪,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的攻破国门,中华民族面临“千年未闻之变局”。有识之士期望从传统文化的佛教思想中找到解决方案,提倡复兴佛教传统文化,其代表人物有梁启超、谭嗣同、欧阳竟无、王恩洋、梁漱溟、章太炎。而在此大变局中,以超然的方式坚守并传承传统文化的,则有印光法师。
知识
1、琴棋书画:笛子、二胡、古筝、萧笛、鼓、古琴、琵琶。中国象棋、中国围棋;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木版水印。国画、山水画、太极图等。
2、传统文学:主要是指诗词曲赋。《诗经》、《楚辞》。如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
3、传统节日:中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
4、中国戏剧:京剧、越剧、秦腔、潮剧、昆曲、湘剧、豫剧、曲剧、徽剧、河北梆子、皮影戏、川剧、黄梅戏、粤剧、花鼓戏、巴陵戏、木偶戏、梨园戏、歌仔戏、庐剧等。
5、中国建筑:亭阁牌坊、园林寺院、钟塔庙宇、亭台楼阁、民宅。
6、语言文字: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我国除汉族使用汉语外,回族、满族、畲族也基本转用汉语。
7、医药医学:中医、中药、《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脉经》、《本草纲目》、《千金方》、《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
8、宗教哲学:儒、道、释〔佛〕、周易、阴阳、五行、八卦、占卜、风水、面相等。
9、民间工艺:潮绣、剪纸、风筝、中国织绣(刺绣等)、中国结、泥人、面人、面塑、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千层底等。
10、中华武术:太极拳、咏春拳、武当拳、形意拳、少林武术、南拳、剑术等。
11、地域文化:中土文化、潮汕文化、江南文化、塞北岭南、大漠风情、蒙古草原、黑土地、青藏高原、桂林山水、中原文化、巴陵文化等民风民俗。
12、衣冠服饰:汉族衣冠服饰始于黄帝,备于尧舜,各朝代形制不同,中国还有受其他民族文化影响而诞生的服饰。少数民族服饰种类较多,如苗族的"呕欠"、"呕欠嘎给希"、"呕欠涛"。
13、古玩器物:玉、金银器、瓷器、红木家具、景泰蓝、中国漆器、彩陶、紫砂器、蜡染、古代兵器等。
14、饮食厨艺:茶;茶道;酒文化、八大菜系饺子、汤圆、粽子、年糕、月饼、筷子等。
15、传说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梁祝、牛郎织女等。
弘扬传统文化标语
1、传古今文化,播东方神韵。
2、国学经典智慧,创造美好人生。
3、传承古文化,塑造新人才。
4、传承古贤经略,播种栋梁之苗。
5、传承弘扬文明,鼎立世界中华。
6、博览五千年,塑造当代贤。
7、传播古典文化,成就华夏修养。
8、承圣贤之德,解天下之事。
9、博学助君明志,笃行助力致远。
10、博古而通金,挥手在云端。
11、文明凝聚力量,文化成就辉煌。
12、博古而通金,挥手在云端。
13、传承古文化,塑造新人才。
14、传承弘扬文化,成就美好人生。
15、传承弘扬文明,鼎立世界中华。
16、传播东方智慧,共享华夏文明。
17、传统文化播神州,华夏文明永流传。
18、传圣贤道、授成业、解精神惑。
19、借助先贤成就,打造现代经典。
20、习文通古今,惠民在人心。
21、弘扬传统文化,守护精神家园。
22、普新道新德,及优生名仕。
23、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4、用东方智慧优化您的生活。
25、传承古文化,修身齐圣贤。
26、扬智者之帆,行慧者之路。
27、传授东方经典,培训传统文化。
28、汇集东方智慧,传播华夏精神。
29、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30、学古人的智慧,致今天的财富。
31、弘扬传统文化,缔造华夏智慧。
32、东方文化之源,当代修身之所。
33、传承古贤经略,播种栋梁之苗。
34、授古人之德,开今人之风。
【弘扬传统文化黑板报素材资料】相关文章:
弘扬传统文化黑板报03-16
弘扬传统文化黑板报图片大全04-08
夏天防暑黑板报素材资料08-09
关于登革热的黑板报素材资料08-10
暑假安全黑板报素材资料08-12
节能环保黑板报素材资料08-11
预防近视黑板报素材资料03-17
期末冲刺黑板报素材资料08-13
足球文化黑板报素材资料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