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鸣惊人的成语典故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一鸣惊人成语典故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用到典故的地方还是很多的,适当运用典故可以增大诗词表现力,在有限的词语中展现更为丰富的内涵,可以增加韵味和情趣,也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直。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典故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鸣惊人成语典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鸣惊人成语典故1
成语名字:一鸣惊人
成语发音: yī míng jīng rén
成语解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近义词:一举成名一步登天
反义词:身败名裂臭名远扬
成语例句:一鸣惊人,实在是出乎意外。(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篇》)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
成语典故:
当时齐国的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沈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而把宜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因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亡的边缘。
虽然,齐国的一些爱国之人都很担心,但是,却都因为畏惧齐王,所以没有人赶出来劝谏。
其实齐威王室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很喜欢说些隐语,来表现自己的智慧,虽然他不喜欢听别人的劝告,但如果劝告得法的话,他还是会接受的。淳于髡知道这点后,便想了一个计策,准备找个机会来劝告齐威王。
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陈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其国有汁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发生名叫,只是毫无目的的蜷夫着,大王您猜,这是一只什么鸟呢?”
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亦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向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而他时再也不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于是沈吟了一会儿之后便毅然的.决定要改过,振作起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是,因此他对淳于髡说:
“嗯,这一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亦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就会惊动众人,你慢慢等着瞧吧!”
从此齐威王不在沈迷于饮酒作乐,而开始整顿国正。首先他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的,就给予奖励;而那些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蓬勃的朝气。
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顿军事,强大武力,奠定国家的威望。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齐国。
齐威王的这一番作为,真可谓是“一鸣惊人”呀!
所以后来的人便把“一鸣惊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
一鸣惊人成语典故4
一鸣惊人的意思
[释义] 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语出] 《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正音] 一;不能读作“yì”。
[辨形] 鸣;不能写作“呜”。
[近义] 一举成名 一步登天 名满天下
[反义] 身败名裂 臭名远扬 丢人现眼
一鸣惊人的成语典故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位入赘女婿。身高不足七尺。为人滑稽,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国,从未受过屈辱。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谜语,彻夜陶醉于酒宴,不理政事,将国事委托卿大夫。文武百官也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在旦夕。身边近臣不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劝谏说:“国中有大鸟,落在大王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猜这是什么鸟?”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二县长官来朝奏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侵占的土地归还齐国。齐国的声威竟维持三十六年。这些话都记载在《田完世家》里。
用一鸣惊人造句
1) 这辆车子是厂家为他精心打造的,不要看它的样貌平平,可如果力量爆发,一定是一鸣惊人的。
2) 所以,NBC要想留住观众,还是需要一个在黄金时段能一鸣惊人的节目。
3) 他在班里一直默默无闻,成绩也是很一般,可这次他竟然考得全班第一,真是一鸣惊人啊!
4) 他是个有潜力的运动员,别看他现在平平淡淡的样子,我相信要不了多久他就能一鸣惊人。
5) 平时沉默的小明,今天参加辩论比赛竟然获得冠军,真是一鸣惊人啊!
6) 六一儿童节,送你个"一":一尘不染、一笑倾城、一花独放、一鸣惊人、一帆风顺、一生平安。祝福你"六六大顺、一枝独秀"开心快乐。
7)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8) 在取得一鸣惊人的成绩之前,必先做好枯燥乏味的准备工作。
9) 我国体育代表团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便一鸣惊人,夺得了枚金牌。
10) 能“一鸣惊人”的.人,必定在他“不鸣则己”的时候,不断养精蓄锐;能“动如脱兔”的人,必定在他“静如处子”的时候,细细观察;能“一夕成名”的人,必定在那一夕之前,有着千百个夜晚,暗暗地演练。
11) 张老不敢旁鹜数十年,终于一鸣惊人。
12) 他平时不露声色,关键时刻却往往一鸣惊人。
13) 很多人觉得别人一鸣惊人的成功无非就是踩到狗屎而已,但每份成功背后必然有外人看不到的付出。
14) 运动会上,平常少言寡语的李伟一鸣惊人,一举夺得三项冠军。
15) 你天天想有朝一日写出一鸣惊人的好文章,可是却不愿从一鸣烦人写起,那就永远不会有一鸣惊人的时侯。
16) 这次考试小红一鸣惊人,全班第一。
17) 这次期末考试,小明同学一鸣惊人,竟然获得全班第一的好成绩。
18) 我本想来炫耀一番,一鸣惊人的,结果发现自己江郎才尽矣。
19)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0) 如果你这个问题上了美国的网上排行榜,那你真是一鸣惊人。
21) 你想要在比赛中一鸣惊人,平常得加倍努力才行。
22) 尽管华夫格织毛巾尚未在美国市场一鸣惊人,它们却可能已对毛巾布产生影响。
23) 小红平时学习默默无闻,期中考试成绩却一鸣惊人!
24) 他平时不声不响,这次参加校际普通话朗诵比赛,竟然一鸣惊人,获得独诵冠军。
25) 老王平时默默无闻,这次却写出了震动学术界的论文,真是一鸣惊人哪!
26) 想不到老王平时默默无闻,这次却写出震动学术界的论文,真是一鸣惊人。
27) 虽然很难预测哪些服务将脱颖而出,但地理定位服务将在年一鸣惊人。
28) 天明平时一碗饭也吃不下,今天竟能吃下三碗饭,简直是一鸣惊人啊!
29) 八一建军节:一心一意跟党走,一寸丹心护家国,一丝不苟干工作,一日三省正己身,一言九鼎立人品,一身正气树形象,一日千里求进步,一鸣惊人创伟业。
30) 冬至到了,我用糯米粉捏一个羊给你,祝你快乐洋洋得意;捏一个鸡给你,愿你事业一鸣惊人;捏一个乌龟给你,望你健康永远相伴;祝冬至快乐,心中暖暖!
一鸣惊人成语典故5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kūn)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 当时齐国的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继位以后,却沉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而把一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因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亡的边缘。虽然,齐国的一些爱国之人都很担心,但是,却都因为畏惧齐王,所以没有人敢出来劝谏。 其实齐威王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很喜欢说些隐语,来表现自己的智慧,虽然他不喜欢听别人的劝告,但如果劝告得法的`话,他还是会接受的。淳于髡知道这点后,便想了一个计策,准备找个机会来劝告齐威王。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臣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齐国有只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发声鸣叫,只是毫无目的的卷附着,大王您猜,这是一只什么鸟呢?” 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亦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像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而他实在也不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于是沉吟了一会儿之后便毅然的决定要改过,振作起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因此他对淳于髡说:“嗯,这一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一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就会惊动众人,你慢慢等着瞧吧!” 从此齐威王不在沉迷于饮酒作乐,而开始整顿国政。首先他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的,就给予奖励;而那些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蓬勃的朝气。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顿军事,强大武力,奠定国家的威望。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齐国。齐威王的这一番作为,真可谓是“一鸣惊人”呀!
一鸣惊人资料
【注音】yī míng jīng rén
【解释】鸣,鸟叫。一声鸣叫使人震惊。比喻平时很一般,突然做出惊人的事情。
【出处】《韩非子·喻老》
【简介】【一鸣惊人】yi ming jing ren 《史记 滑稽列传》: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已:罢。)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例句:在全国体操比赛中,不少新手一鸣惊人,创造出良好的记录。)一鸣惊人,是指一位不出名的人干出卓越的光辉成绩使世界惊异起来;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蓝本出自《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近义词】一举成名、一炮而红、一步登天、名满天下、不同凡响
【成语举例】这家企业,建立五年来一直平平淡淡,可今年竟然能够跻身浙江省前十强,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一鸣惊人成语典故】相关文章:
一鸣惊人的成语典故07-27
成语一鸣惊人的故事07-20
杯弓蛇影成语典故08-01
肝脑涂地成语的典故08-02
塞翁失马成语典故08-01
成语典故:不贪为宝08-02
成语的历史典故11-03
不教而诛的成语典故12-30
曲高和寡的成语典故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