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说话要看对象的寓言故事

时间:2022-07-15 17:37:20 寓言故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说话要看对象的寓言故事

说话要看对象的寓言故事1

  【说话要看对象的寓言故事】

说话要看对象的寓言故事

  孔子带着他的几名学生出外讲学、游览,一路上十分辛苦。这一天,孔子一行人来到一个村庄,他们在一片树荫下休息,正准备吃点干粮、喝点水,不料,孔子的马挣脱了缰绳,跑到庄稼地里去吃了人家的麦苗。一个农夫上前抓住马嚼子,将马扣下了。

  子贡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一贯能言善辩。他凭着不凡的口才,自告奋勇地上前去企图说服那个农夫,争取和解。可是,他说话文绉绉,满口之乎者也,天上地下,将大道理讲了一串又一串,尽管费尽口舌,可农夫就是听不进去。

  有一位刚刚跟随孔子不久的新学生,论学识、才干远不如子贡。当他看到子贡与农夫僵持不下的情景时,便对孔子说:“老师,请让我去试试看。”

  于是他走到农夫面前,笑着对农夫说:“你并不是在遥远的.东海种田,我们也不是在遥远的西海耕地,我们彼此靠得很近,相隔不远,我的马怎么可能不吃你的庄稼呢?再说了,说不定哪天你的牛也会吃掉我的庄稼哩,你说是不是?我们该彼此谅解才是。”

  农夫听了这番话,觉得很在理,责怪的意思也消释了,于是将马还给了孔子。旁边几个农夫也互相议论说:“像这样说话才算有口才,哪像刚才那个人,说话不中听。”

  看起来,说话必须看对象、看场合,否则,你再能言善辩,别人不买你的账也是白搭。

说话要看对象的寓言故事2

  【说话要看对象的寓言故事】

  我国著名保健学家、北京安贞医院洪昭光教授说:“古人讲:‘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用这话来形容医生的语言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洪教授举了个真实的例子,听来令人啼笑皆非,细细品味,寓意深刻。有个病人作肝脏检查,做完B超后,医生说:“七厘米肝癌了,这个病啊,死得很快。我现在劝您想想,您平时喜欢吃什么?抓紧时间快些吃。您喜欢玩什么?抓紧时间赶快玩。”病人当时就吓坏了,脸色苍白,摔在地上起都起不来。病人回到家中,一宿都没睡着觉。第二天起来,自己照镜子一看,完了完了。结果病人在床上一躺就是40天,皮包骨头,不到40斤。

  后来,他们单位工会主席来探望说:“组织上派我来看看,看你还有什么要求没有,组织上尽量帮助你。”最后病人说:“我要死了,这一辈子没见过天安门,能看看天安门,死了也值了。”工会主席说:“那就去吧。你起不来了,我派4个小伙子抬担架,抬你上天安门吧。”工会主席偷偷对陪病人的4个小伙子说:“你们赶紧走,看完就回来,千万别让他死在北京。北京是咱们的首都,死在那里不好办。”

  幸好到了北京,其中一个小伙子提议再请北京的'专家看看。说来还真巧,他们碰到一个有经验的老专家。病人检查完了,老专家说:“您放心,没有病。”病人说:“我都快死的人了,您怎么说我没有病?”老专家说:“这是误诊肝癌,是吓唬人啊。吓唬人就是这么厉害!有人上午得了肝癌,下午就不行了,精神崩溃了,马上起不了床,什么活也干不了了。您这是‘良性肝硬化腹水’。我一辈子做医生,对您这病有数。您放心绝对没有问题,我敢开证明,我敢给您做担保,我给您负责!”

  病人回东北后,又能吃又能喝,什么病也没有。如果那病人不是来北京这么一趟,要是想趁活着的时候看天安门,那他早被吓得没命变成骨灰了,白白送了一条命。

说话要看对象的寓言故事3

  【说话要看对象的寓言故事】

  古时有一个书呆子,说话不看对象,总爱咬文嚼字。有一次睡觉被蝎子螫了,便摇头晃脑地喊道:“贤妻,速燃银烛,你夫为虫所袭!”一连说了几遍,他的妻子怎么也听不明白。

  他更着急了,说道:“身如琵琶,尾似钢锥,叫声贤妻,打个亮儿,看是什么东西。”

  他的妻子还是不知怎么回事。结果他痛得熬不住了,一气之下道:“老婆,快点灯,蝎子螫了我啦!痛死我了!”

  这则笑话提示我们,讲话时一定要先看对象,这一点是绝不能忽视的。

  我国古代有个叫许允的人在吏部做官,提拔了很多同乡。魏明帝觉察之后,便派人去抓他。

  他的妻子为了揽过局面,告诉许允:“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因为她深知跟九五之尊的皇帝打交道,难于求情,却可以“理”相争,依皇帝的身份地位是不可能随便以情断事的,皇帝以国为大,以公为重,只有以理断事和以理说话,才能维护好国家利益和作为一国之主的身份。

  所以,在魏明帝审讯许允的时候,许允直率地回答说:“陛下规定的用人原则是‘举尔所知’,我的同乡我最了解,请陛下考察他们是否合格,如果不称职,臣愿受处罚。”

  魏明帝派人考察许允提拔的同乡,他们确实很称职,于是不仅将许允释放了,还赏了一套新衣服。根据是封建王朝制定的个人荐举的任官制度,许允提拔同乡一事,不管妥不妥当,都合乎皇帝在其身份地位上所认可的“理”。这可以说是善于根据说话对象的`身份地位来选择说话方式的绝好例子了。

  荀子说:“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

  这句话中的“未可与言”,似乎与整个对象相关。那个人或那些人不宜说。正像毛泽东说的,对牛弹琴,除了讽刺对象,还有讽刺主体的含义,谁让你把琴拿去对不适宜的人弹?

【说话要看对象的寓言故事】相关文章:

给对象的睡前故事(精选11篇)09-21

给对象讲的睡前小故事01-07

经典寓言故事07-20

经典寓言故事02-16

给对象讲的睡前故事(精选210篇)02-02

哄对象的睡前故事(精选47篇)08-09

什么是寓言故事03-17

杞人忧天寓言故事03-24

杯弓蛇影的寓言故事02-08